重视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自从关注和开设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后,我就一直希望能够通过各种渠道,使家长、老师、相关部门重视这个对孩子终身发展非常重要的问题。
一年前,我参加了市教科所科研站组织的第三期访学教师活动,昨天正式结业了。
在这一年的学习中,我曾经在高中小组的研讨学习中做过我的思考和探索的介绍,很高兴得到了老师们的支持和鼓励。去上海学习期间,给华师大的学生做过长达三个小时的“如何做一个快乐幸福的老师”的讲座,希望通过自己的经历和探索使大学生规划好自己人生和职业。
在昨天的结业式上,有我们这一期结业的60多人,第四期进站学习的老师有七十多人,还有市内各区教体局主管的负责人和市局领导等。访学教师课题研究阶段性成果交流中,我是这一期中的两个发言人之一。
当我接到通知的时候,我就考虑是讲我的教改探索还是讲中学生职业规划,两选一。最后我决定讲职业规划。这是一次很难得的机会,我希望通过介绍自己的困惑、思考和探索,使更多的人重视对学生进行职业方向的引导,帮助他们寻找和确定自己的人生和职业目标,增强学习动力。
我先介绍自己在07年底关注这个问题的起因。
一是每年学生报志愿的迷茫。学生不是按照自己的特长、潜能、爱好选择相应的专业和学校,大多是按照家长和社会热门职业风向。学生缺少对职业和大学专业的了解,很无助和迷茫。许多学生都是匆忙选择。
二是大学生就业困难。当代大学生对所学专业满意度较低,一些大学生甚至毕业时也不知道自己将来要从事什么职业。在各种媒体、机构分析的原因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被忽视了,就是中学生职业规划教育的严重缺失,导致学生失去了选择的最佳时机,使大批的学生职业发展之路付出了过高的成本代价。
三是开博客与国内国外朋友的交流。我是在07年底懵懵懂懂中开博,却没想到这一无意中的做法给我带来极大的影响。开博两年多来,我开阔了眼界,接受许多新理念、新思想和方法。了解西方职业规划理念从幼儿园就开始了。英国、德国、日本,甚至我国的台湾都已形成完善的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的连续体系,而我们国家在许多省市地区对高中生进行职业生涯指导还仍是空白。
开博后我最大的收获是结识了一批各行业的朋友们,是你们给了我巨大的支持和鼓励,并给了我许多建设性的建议,我非常感谢我的朋友们。
然后我介绍了自己的实践探索
2008年暑假期间,我开始自编教材,设计课程,开学后在高一开始开设《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选修课,至今已结业两期。(这学期学校在高一没有开设选修课,我这学期就没开成,期待下学期了。)
我给学生介绍职业的分类和大学专业的分类,让学生对此有初步了解;通过自我分析和他人评价、测评,对自己的优缺点有个比较全面的认识;通过一分钟演讲、合作探讨成功案例、职业模拟表演、职业体验和访谈等,对自己的能力和潜能有进一步的发现;通过职业访谈、高校走访、典型人物成长追踪、创业设想、职业倾向测试、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等,思考和设计自己的人生。教会学生懂得如何思考和设计自己人生和职业目标。
我介绍了我在教学中如何将课堂教学与职业规划有效结合,为学生进行能力的构建,为学生发展创造条件,培养和锻炼能力的。我以09年毕业的那个被称为弱班的成长经历作为案例。对于上四百分都很艰难的这个班的学生,我情感先行,真心关注每一学生,讲能力构建对他们发展的重要性;细节上培养独立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手把手教看书、构建体系;课前一分钟演讲、撰写小论文、自主变式练习等语言表达思维、胆量;与学生交谈时进行职业探讨,根据学生特长、潜能、爱好等帮助他们思考和规划将来的发展。教他们两年中我开设的所有的公开课,有全校、市级的都在他们班上,目的是锻炼他们能力,增强信心。
他们的能力逐渐得到提升,他们变得自信,有胆量,思维和表达能力等都得到提高。
高考时大多取得了令自己满意的结果。
我至今仍很怀念和感谢这些学生,是他们给了我挑战和激情,促进了我的提升。我和他们共同成长。
一年的访谈学习虽然结束了,但我的探索和努力仍将继续。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