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李岗文化

来自通约智库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磨盘碾出“裴李岗”

本篇收录自《启封中原文明 20世纪河南考古大发现》

一篇报道引出一种文化

1972年的某一天,《河南日报》报道了这样一则新闻:新郑裴李岗村在平整土地时一次发现石磨盘十多套,这些石磨盘经琢磨而成,平面看是前宽后窄的椭圆形,略呈鞋底状,盘底附有柱状的足。
那么,这些精致的石磨盘是什么时期的遗物?属于哪一种考古文化?为什么集中出现在裴李岗村?这些问题引起了考古界的注意和重视。考古工作者开始把目光投向这个不起眼的小村落,有心人开始研究那些普通的石磨盘、石磨棒身上蕴藏的文化含量。
1977年春天,开封地区文管会的崔耕同志组织人员对裴李岗遗址进行了考古试掘,出土了石器、陶器、骨器等文物。由于这些文物大部分出于墓葬中,尤其是石磨盘、石磨棒、石铲和陶鼎、陶壶、陶罐、陶三足器的同时出土,为研究裴李岗遗址的特征提供了科学依据。经过碳-14测定,当时认定其时代距今约7000年,早于仰韶文化,发掘者认为“裴李岗遗址是不同于过去所发现的各类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另一种文化”。
1978年,开封地区文管会、新郑县文管会和郑州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对该遗址进行第二次发掘,发现两座大墓:一座墓随葬陶器18件和石磨盘、石磨棒及石块等;一座墓随葬品有15件。1979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再次对裴李岗进行发据,清理墓葬82座、灰坑3个,出土各种器物400余件。

此时开始养猪羊

经过三次科学的考古发掘,基本搞清了遗址的情况和文化面貌以西河李水渠为界,以东是居住区,以西是氏族公共墓地。公共墓地,分布密集,排列有序,长方形土坑竖穴,头向南,多为人葬,少数为合葬,仰面朝天,双腿伸展,两臂自然放于身体两侧。随葬品1-10件不等主要是石晷和陶器,只有两座墓较大,随葬有绿松石珠。值得注意的是,单人墓内除其中一座之外,其余凡随葬石磨盘、石磨棒的均不见石斧、石镰、石铲等。反之,随葬有石斧、石镰、石铲的也不见石磨盘、石磨棒 两者不共存。合葬墓的随葬品从放置位置看,也分属两个死者。
遗址的文化层简单,而文化内涵有早晚差异。居住在这里的先民以农业生产为主,并且已经出现猪、羊家畜的饲养,距今9000-7000年,并在第二次发掘中首次提出“裴李岗文化时期”,认为裴李岗遗址是处我国新石器时代的早期文化遗存。

石磨棒石磨盘距今已有八千年

和其他大型新石器时代遗址地面上随处可见石器、陶片等相比,裴李岗遗址地面上很少见到陶片,文化层薄,包含物极少,灰坑内遗物稍多,但不丰富,完整的器物主要出自墓葬。石器以磨光为主,制作精致,也有少量打制的。器物有磨盘、磨棒、铲、镰、刀、斧、弹丸和石片等,其中以磨盘、棒、铲、镰等具有显著的特点,是这里的典型器物。磨盘平面多为前宽后窄的椭圆形,盘底附有四足;有的平面狭长,而后端平齐如柳叶状底盘无足。它们与扁圆柱状的磨棒配成套。历年发现的磨盘有40多件,都出自墓葬,是加工农作物壳皮的工具。铲身狭长肩薄,两端具有圆弧刃;另一种有肩铲,它的两端俱作圆弧刃。镰身为拱背长三角形,刃部附有细密的锯齿,柄部较宽,上端上翘,下部磨有缺口,可能是为了便于捆缚木柄 陶器的特征更为突出,手制,胎壁厚薄不均。初出土时陶质松脆,略用手捏即碎,干燥后却变得比软坚硬。经测定,泥质陶的烧成温度为950℃,夹砂陶为900C左右,证实火候比较高。陶器多呈红色或橙红色,个别的呈灰褐色,而胎内多呈灰色。器形有鼎、罐、壶、盆、碗、钵、盘、瓢形器及陶塑的猪头、羊头等。

裴李岗文化“走”遍河南

新郑裴李岗遗址,位于新郑市西北8公里裴李岗村西,双洎河经遗址西侧自北向南又折向东流去,遗址位于双泊河转弯处的北岸台地上。经测定距今8000年左右,比仰韶文化早1000多年,是一个新的文化类型。
目前,我省已发现裴李岗文化遗址百余处,南到潢川双岗,北至濮阳孔悝城,东达项城高老家,西至卢氏薛家岗。遗址分布在浅山丘陵地区,多位于地势较高的地点,一般距河较远,遗址面积小,多为单一的裴李岗文化;在平原上多位于近河的岗丘上,遗址面积大,一些遗址上还有伸韶文化和龙山文化的遗存。裴李岗文化的发现,是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的重大突破。它填补了中国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的空白,因首先在新郑裴李岗遗址发现,故而被命名为“裴李岗文化”。新郑裴李岗遗址为国务院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先后被评为“20世纪河南十项重大考古现”和“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