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城岗遗址

来自通约智库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大禹可曾此地住

“禹居阳城”与告成

IMG 20190222 142505.png 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这个传说可谓妇孺皆知。据文献记载和古史传说,我国历史上夏代初期的“禹居阳城”或“禹都阳城”的地望,就在郑州登封告成镇附近。为了探索夏代文化存,1975-1980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就以告成镇为中心,展开了大面积的考古调查与发掘工作。1977年,在告成镇东北发现了东周城址。在城内发掘 出大型建筑基址和输水管道,并出土印有“阳城仓器”戳记的陶豆和印有“阳城”戳记的陶量,证明这里就是东周的阳城遗址。这为寻找夏初阳城提供了线索。其后不久,就在其西边的王城岗上,发掘出了两座并列的属于河南龙山文化晚期的夯土城垣遗址,这就是王城岗遗址。

再现“王城”风采

王城岗遗址的东城,大部分被西移的五渡河冲毁,只剩下南城墙西段、西城墙南段和西南城角。由于残存遗迹太少,整个东城的大小已无法测知。从原来五渡河故道的东岸和现今五渡河的东河岸之间相距有300多米看,可知五渡河的河床曾由东向西移动了200多米,说明东城原来的范围应当是比较大的。
王城岗遗址的西城保存較好,它的东城墙即东城西城墙,北城墙东段已被山洪冲毀,南城墙东端的一段宽约10米的缺口,很可能是西城的南门。西城的西北城角和西南城角保存较好。西城墙长约92米,南城墙长82.4米。
002.png 东西两城的建筑方法相同,都是先挖城墙的基础槽,槽的两壁倾斜,口大于底。槽的底面一般比较平整,但也有部分槽底下凹。在基础槽内填土,遂层夯筑,当夯土筑至和基槽口相平时,夯土层则向两侧加宽并继续向上加高。遗憾的是,由于自然和人为的破坏,地面上的城墙已全部无存,只有部分基础槽保留下来。每层夯土面上铺有很薄的细砂,夯印痕较清晰,有圆形圜底、椭圆形圆底和不规则形数种。这是用河卵石作工具夯打而成的。从地层叠压关系看,城墙基槽夯土上面被河南龙山晚期文化层所压城墙基槽夯土内所包含最晚的陶片,属河南龙山文化晚期,城墙基槽夯土层下面压有河南龙山文化中期的文化层。由此可知,王城岗城墙基槽夯土的午代应是河南龙山文化晚期。

当时奠基要埋人

考古工作者在城址内发现有许多当时人们遗留下来的生活垃圾坑,尤其在西城中部和西南部较高的地方,发掘出一些断断续续的夯土遗存,但损毁较甚,已看不清原貌了,很可能是当时的建筑遗迹。其中有几处夯土遗存底部就夯筑在圆形坑内。有的夯土圆形坑内还填埋有人骨架,少者2具,多者达7具。这大约与当时夯土建筑遗迹下 004.png 面的奠基坑有关。如1号莫基坑,为圆形袋状,深2.66米理有人骨的莫基坑。坑内尚存20层夯土。由上至下第15层的中部埋有一个青年女性,西北部埋有两个儿童;第16层夯土的东部埋有一个青年女性,中部埋有一个成年男性:第17层夯土东北部埋有一个成年男性;第18层夯土东北部埋有一个儿童。在城址内还出土了大量的遗物,请如石器、骨器、蚌器和陶器。生活用具主要是陶器。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1件青铜器容器残片,此残片经北京科技大学冶金史教研室化验,证实是锡铜合金青铜铸件。 003.png

夏代以此为都城

王城岗龙山文化晚期城址,其年代在夏代初期,其地望在夏阳城范围之内。城址虽小,城墙基槽夯 土的夯筑方法也很原始,但这种现象正符合中国古代城垣建筑由小到大,从原始趋向成的发展规律。因此,王城岗城址的发现对探索夏文化是一次重大突破。1977年11月国家文物局在此召开了“登封告成遗址发掘现场会”,考古界精英云集,这是文物考古界一次重要的学术盛会。
经碳-14测定,登封王城岗遗址年代跨度在公元前2200—公元前2000年,而城址的年代约为公元前2070年。这与夏商周年表的夏始初年相一致,也与古文献记载的“禹居阳城”、“禹都阳城”相吻合,所以,王城岗遗址很有可能是夏代初年的都城。 006.png 王城岗遗址为国务院公布的全国重点文 物保护单位,并先后被评为“20世纪河南十项重大考古发现”和“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