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

来自通约智库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成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

2021-03-22 07:48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客户端 成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

(2021年2月7日成都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批准)


目 录

前言

第一篇 积极融入更好服务新发展格局 开启高水平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天府、可持续发展世界城市新征程

第一章 规划背景

第二章 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第一节 指导思想

第二节 基本原则

第三章 发展目标

第一节 2035年远景目标和2050年远景展望

第二节 “十四五”时期发展目标

第三节 实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

第二篇 强化极核引领和主干带动 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第一章 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

第一节 推动以创新为新动能的高质量发展

第二节 推动以协调为新形态的融合性发展

第三节 推动以绿色为新优势的可持续发展

第四节 推动以开放为新引擎的双循环发展

第五节 推动以共享为新局面的人本化发展

第二章 建设现代化成都都市圈

第一节 构建高效联通的现代交通圈

第二节 打造错位协同的产业生态圈

第三节 形成共建共享的市民生活圈

第四节 推动开放创新功能平台相互开放

第五节 合力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第三章 “干支联动”引领区域协同发展

第一节 促进成都平原经济区一体化发展

第二节 协同川南经济区发展

第三节 协调川东北经济区发展

第四节 联动攀西经济区发展

第五节 助力川西北生态示范区发展

第四章 推动成渝相向发展

第一节 联手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

第二节 协同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第三节 共同打造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

第四节 携手打造高品质生活宜居地

第三篇 打造国内大循环战略腹地 建设国内国际双循环门户枢纽

第一章 增强国际门户枢纽功能

第一节 打造多向度战略大通道体系

第二节 建设高效率枢纽体系

第三节 建强高能级开放平台体系

第四节 构建高效现代流通体系

第五节 提升开放发展水平

第六节 联动重点区域协同开放

第二章 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第一节 完善提升国际消费平台功能

第二节 全面提升消费供给质量水平

第三节 营造绿色健康、开放包容的消费环境

第三章 合理扩大有效投资

第一节 进一步优化调整投资结构

第二节 充分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

第三节 深化投融资体制机制改革

第四篇 深化经济地理重塑 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

第一章 深化经济地理重塑

第一节 构建“三区三线”国土空间管控体系

第二节 推动形成区域错位发展新格局

第三节 完善功能区差异化发展体制机制

第二章 推动形成“两区一城”协同发展新格局

第一节 高标准建设四川天府新区

第二节 高起点建设成都东部新区

第三节 高水平建设西部(成都)科学城

第四节 完善“两区一城”协同发展机制

第三章 构建新型城镇空间结构

第一节 强化中心城区极核引领作用

第二节 加强郊区新城功能节点作用

第三节 分类优化提升城市空间品质

第四节 加快推进县城补短板强弱项

第四章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第一节 构建城乡融合产业发展格局

第二节 打造新型小城镇综合体与川西林盘品牌

第三节 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

第四节 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

第五章 提升城市基础设施承载能力

第一节 优化市域综合交通体系

第二节 加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

第三节 强化现代能源供给保障

第四节 加强水务基础设施建设

第五篇 大力提升科技创新策源能力 打造高质量发展动能引擎

第一章 加快构建多层次创新体系

第一节 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第二节 加快建设天府实验室

第三节 培育壮大多元创新主体

第二章 加快打造创新生态链

第一节 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

第二节 加快核心技术研发

第三节 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第四节 提升产业创新能力

第五节 优化创新生态环境

第三章 持续深化全面创新改革试验

第一节 探索重大关键技术攻关新体制

第二节 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改革

第三节 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第四节 深化科技金融创新

第五节 优化科技人才配套制度

第六篇 持续深化经济组织方式转变 构筑产业竞争比较优势

第一章 加快建设具有全球显示度的产业生态圈和产业功能区

第一节 建设高能级产业生态圈

第二节 建设高水平产业功能区

第三节 建设高品质科创空间

第二章 加快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第一节 突出发展先进制造业

第二节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第三节 培育壮大新经济和未来经济形态

第四节 大力发展都市现代高效特色农业

第三章 大力发展数字经济

第一节 推动数字产业化发展

第二节 推动产业数字化发展

第三节 全面提升数字安全水平

第四章 提升产业高质量发展核心竞争力

第一节 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

第二节 提高资源要素集成配置能力

第三节 提升西部金融中心服务能力

第四节 提升总部经济发展能级

第五章 加快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布局建设

第一节 加快建设基础信息网

第二节 稳步建设智慧能源网

第三节 优化升级枢纽交通网

第四节 超前部署科创产业网

第七篇 纵深推进重点领域改革 激发高质量发展蓬勃动力

第一章 探索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

第一节 建立经济区全方位高效协同合作机制

第二节 完善经济区指标划分和税收征管协调制度

第三节 探索跨区域合作共建经济区协同管理机制

第二章 纵深推进“五项制度”改革

第一节 深化以绩效为导向的财政预算制度改革

第二节 深化以效率为导向的国资经营评价制度改革

第三节 深化以产出为导向的土地资源配置制度改革

第四节 深化以成长为导向的企业扶持激励制度改革

第五节 深化以利民便民为导向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改革

第三章 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

第一节 持续深化国资国企改革

第二节 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

第三节 优化经济运行调节机制

第四章 持续深化营商环境综合改革

第一节 优化市场化营商环境

第二节 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第三节 优化便利化营商环境

第四节 优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第五章 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

第一节 建立城乡人口有序流动的迁徙制度

第二节 积极稳妥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第三节 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第八篇 着力提升城市发展软实力 塑造天府文化独特魅力

第一章 全面提升社会文明程度

第一节 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第二节 加强市民思想道德建设

第三节 全面涵育文明素养

第二章 传承发展天府文化

第一节 延续天府文化根脉记忆

第二节 激发天府文化创新创造活力

第三节 加强文化对外交往和传播

第三章 促进文体事业繁荣发展

第一节 完善公共文体基础设施

第二节 提升公共文体服务水平

第三节 加快构建智慧公共文体体系

第四节 推动文体领域体制改革创新

第四章 高水平建设“三城三都”

第一节 建设世界文创名城

第二节 建设世界旅游名城

第三节 建设世界赛事名城

第四节 建设国际美食之都

第五节 建设国际音乐之都

第六节 建设国际会展之都

第九篇 持续推动绿色可持续发展 打造美丽中国建设新典范

第一章 全面塑造城市大美形态

第一节 夯实自然生态本底

第二节 塑造高品质公园城市场景

第三节 打造蓝绿交织的绿道蓝网

第四节 提升城市景观风貌

第二章 加快提升生态价值创造性转化能力

第一节 构建生态产品价值体系

第二节 拓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第三节 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第三章 大力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第一节 推进节能降碳和应对气候变化

第二节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第四章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第一节 持续加强大气污染防治

第二节 持续加强水污染防治

第三节 持续加强土壤污染和固体废物污染防治

第四节 加强噪声污染防治

第五节 持续提升环境风险防范与应急能力

第六节 推进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

第十篇 全力打造高品质宜居地 彰显城市幸福美好生活价值

第一章 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第一节 办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

第二节 推进“健康成都”建设

第三节 改善居民居住条件和居住环境

第四节 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充分就业

第五节 大力提升城乡居民收入水平

第六节 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第二章 营建全龄友好包容型社会

第一节 提升“一老一小”服务水平

第二节 建设青年创新创业就业环境友好城市

第三节 保障妇女、未成年人和残疾人等群体权益

第四节 加强退役军人保障和服务

第三章 创新优质公共服务供给

第一节 建设社区优质生活服务圈

第二节 推进高品质公共服务精准供给

第三节 创新高品质公共服务供给方式

第十一篇 全面完善城市治理体系 提升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

第一章 深入推进法治成都建设

第一节 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建设

第二节 推进新时代地方立法工作

第三节 深入推进依法行政

第四节 深入推进公正司法

第五节 加快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

第二章 全面增强城市安全韧性

第一节 确保城市经济安全

第二节 保障人民生命安全

第三节 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成都”

第四节 加强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

第三章 深入推进城乡社区发展治理

第一节 描绘公园社区“五大愿景”构建社区价值共同体

第二节 开展社区发展提质“五大行动”构建社区发展共同体

第三节 实施社区治理增效“五大工程”构建社区治理共同体

第四节 推进社区服务供给“五个优化”构建社区生活共同体

第五节 提升基层治理“五种能力”构建社区行动共同体

第四章 推进智慧城市建设

第一节 提升智慧城市基础支撑能力

第二节 推进数据资源共享开放利用

第三节 营造城市智慧化应用场景

第十二篇 切实有效保障规划实施

第一章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第二章 完善规划体系

第三章 突出项目支撑

第四章 强化政策协同

第五章 营造良好氛围

第六章 强化评估考核

结语

附件一:

附件二:

附件三:

前言

“十四五”时期(2021—2025年),是成都在高标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建成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之后,乘势而上全面开启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泛欧泛亚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际门户枢纽城市建设,加快向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天府、可持续发展世界城市迈进的开局五年,是成都进一步做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极核”、提升成都都市圈“主干”功能的重要五年。坚持以新发展理念凝聚社会共识、引领城市转型、塑造时代价值、构筑战略优势,使规划更加适应新时代要求、更加符合城市发展规律、更加反映市民美好生活期盼,是我们不懈的追求。

本纲要根据《中共成都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编制,注重处理好继承与创新、合作与竞争、发展与安全、政府与市场、战略与战术的关系,主要明确2035年全市远景目标和“十四五”时期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思路目标、主要任务、重大举措,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规范市场主体行为,是我市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新征程的宏伟蓝图,是政府履行职责的重要依据,是全市人民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

第一篇 积极融入更好服务新发展格局 开启高水平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天府、可持续发展世界城市新征程

成都是全体市民的共同家园,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努力开创公园城市美好未来是我们共同的追求。“十四五”时期,要准确把握宏观环境、国家战略、发展阶段、市民需求发生的深刻变化,以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的新担当新作为,奋力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天府、可持续发展世界城市建设的新局面。

第一章 规划背景

“十三五”时期,面对错综复杂的外部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全面落实党中央和省委各项重大决策部署,聚力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推动城市能级全方位提升、发展方式全方位变革、治理体系全方位重塑、生活品质全方位提高,如期完成了“十三五”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高标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了决定性成就,实现了从区域中心城市到国家中心城市、进而冲刺世界城市的历史性跃升,为高水平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建设新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

专栏1 “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成效

◆坚持以创新发展培育新动能,城市竞争优势实现战略性重塑。以产业生态圈创新生态链为核心的经济组织方式逐步完善,现代化开放型产业体系加快构建,新经济赋能城市转型发展的引力场作用持续彰显,经济总量超1.77万亿元,人均GDP达到高收入经济体水平,高新技术产业营业收入突破万亿元,地区生产总值千亿级区(市)县增至8个,全员劳动生产率和全要素贡献率分别达到18.2万元/人和48.5%,市场主体达292.1万户,新经济企业数量达45.8万户,7家企业达到独角兽标准,新职业人群规模位列全国第三,成为“最适宜新经济发展的城市”之一。

◆坚持以协调发展构筑新空间,城市发展格局实现根本性转变。坚定推动“东进、南拓、西控、北改、中优”差异化协同发展,高起点规划建设东部新区,城市空间格局实现从“两山夹一城”到“一山连两翼”的千年之变,建成区面积超过100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超过1600万,服务人口超过2200万。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走深走实,成都平原经济区加快成势,实现成德眉资公交“一卡通”,成都平原经济区铁路公交化运营,成都国际班列组货服务省内市州全覆盖,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医药健康、商贸等以成都为中心的跨区域产业生态圈加速构建。

◆坚持以绿色发展开辟新路径,城市生态品质实现突破性提高。全面塑造“青山绿道蓝网”城市空间形态,积极推动生态价值创造性转化,打造山水生态、乡村郊野等六大公园场景,城园相融公园城市大美形态逐步彰显,累计建成天府绿道4408公里,打造公园城市场景品牌120个,建成区人均绿地面积达14.9平方米,森林覆盖率达40.2%。空气优良率较2015年提高9.6个百分点,单位GDP能耗和碳排放量分别降低12.2%、18%,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原生生活垃圾基本实现零填埋,锦江水生态治理获习近平总书记充分肯定。“轨道+公交+慢行”绿色交通体系加快构建。

◆坚持以开放发展厚植新优势,城市枢纽能级实现跨越式跃升。亚蓉欧立体大通道体系基本形成,“一市两场”航空枢纽格局加快构建,自贸试验区改革试验纵深推进,进出口总额排名上升至副省级城市第6位,落户世界500强企业增至305家,双流国际机场跻身国内第四个“5000万级机场俱乐部”成员和全球最繁忙机场25位,国际(地区)航线数量达到130条,GaWC世界城市排名从第188位跃升至第59位,中欧班列(成渝)累计开行数量达14000列,占全国总量40%,获批在蓉设立领事机构数量增至20家,蝉联“中国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标杆城市”。

◆坚持以共享发展开创新局面,城市宜居环境实现全方位改善。民生和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世界文化名城、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城镇累计新增就业134.9万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4%,高于GDP增速1.3个百分点,一般公共预算民生支出占比达65%,新增中小学和幼儿园学位52.5万个,医疗卫生机构超过12121个。高标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全面完成援彝援藏任务,乡村振兴成效初步显现,多年连续位居“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榜首。

◆坚持以党建引领激发新活力,城市安全韧性实现系统性增强。党的全面领导显著加强,全面从严治党纵深推进,社区治理效能显著提高,每万人拥有社会组织7.5个、城乡社区居民服务设施4.4个。公共应急管理能力快速提升,安全生产形势明显好转,初步构建城市安全重大风险防控体系,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成果,成为全国感染率最低、复工复产复市最快、活力秩序恢复最好的城市之一。

专栏2 “十三五”规划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十四五”时期,国内外宏观环境将发生深刻而复杂的变化,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向纵深演进,但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未来五年,要深刻认识、准确把握宏观环境变化蕴含的新机遇新挑战、国家战略变化赋予的新使命新要求、发展阶段变化呈现的新趋势新特征、群众需求变化带来的新向往新期盼,坚持新发展理念,铸公园城市之魂,走高质量发展之路,保持战略定力,办好自己的事,努力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专栏3 “十四五”时期成都发展面临的内外环境

◆迎来多重叠加的战略机遇:“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等国家开放战略交汇实施,有利于推动成都由内陆腹地转变为开放前沿,引领开放格局系统性重塑;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国家区域战略密集部署,有利于推动成都由国家中心城市向现代化国际都市稳步迈进,引领城市能级加快跃升;党中央赋予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重大使命,国家实施的引领性创新、市场化改革、绿色化转型等重大政策复合叠加,有利于推动成都率先探索中国特色、时代特质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引领发展方式根本性转变。

◆面临多方汇聚的现实挑战: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全球城市网络体系加快重构,对城市创新驱动提出更高要求;我国经济发展空间结构发生深刻变化,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正在成为承载发展要素的主要空间形式,对城市间协调发展提出更高要求;生态文明建设仍处于爬坡过坎的攻坚阶段,协同推进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更加紧迫,对城市绿色转型提出更高要求;经济全球化遭遇更多逆风和回头浪,国际经贸规则加速重塑,对城市全面开放提出更高要求;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人口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各类矛盾风险进入高发易发阶段,对城市共建共治共享提出更高要求。

◆存在多元交织的瓶颈制约:城市经济地理与高质量发展存在结构性矛盾,人口和经济规模逼近城市空间承载上限,综合承载力亟需提高,转向内涵式发展更为迫切;城市功能体系与高水平营城存在结构性矛盾,功能分布不均衡、结构不合理,高端资源要素集聚转化存在瓶颈;城市内在动力与高能级极核引领存在结构性矛盾,新旧动能接续转换不畅,发展动力活力有待进一步释放;城市空间布局与高品质生活存在结构性矛盾,生产生活生态融合不够,人口结构优化进程缓慢;城市治理体系与高效能治理存在结构性矛盾,治理能力难以适应日益增长的经济规模和人口需要,城市安全有序运转存在隐患。

面向未来,要在站位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新发展格局上走在前列,既要坚定信心、把握机遇,又要立足实际、锚定目标,顺应客观规律,发挥比较优势,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提升发展能级、建强核心功能、创造美好生活,让更多发展成果惠及全体市民,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天府、可持续发展世界城市的新征程中取得新成绩新突破,为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更多成都力量。

第二章 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第一节 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及成都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和省委重大决策部署,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系统观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为总目标,以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为统领,以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实现高效能治理为发展导向,以服务新发展格局构建和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战略牵引,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增强“五中心一枢纽”功能、厚植高品质宜居优势、提升国际国内高端要素运筹能力为主攻方向,以构建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创新体系、城市治理体系为重要路径,以实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提升市民和市场主体获得感为目的,注重处理好继承与创新、合作与竞争、发展与安全、政府与市场、战略与战术的关系,全面提升成都发展能级和综合竞争力,打造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天府和可持续发展世界城市打下坚实基础。

第二节 基本原则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及成都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坚持和完善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领导,不断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能力和水平,为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根本政治保证。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和共同富裕方向,立足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将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城市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增强全体市民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提升城市功能品质,优化公共服务供给,让人民群众成为城市发展的积极参与者、最大受益者、最终评判者。

——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紧紧围绕发展新阶段、新特征,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贯穿于城市工作全过程和各领域,加快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加快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纵深推进“五项制度”改革,构筑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推动以制度型开放为重点的高水平开放,打造向西向南国际门户枢纽,在更高层次、更宽领域参与国际竞争合作,加快形成立体全面开放新格局。

——坚持系统观念。深刻把握公园城市内涵特质和世界城市演进规律,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把握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发展安全两件大事,协调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强化开放、科技、改革、文化四大动力,调动社会各方积极性,实现发展质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统一。

第三章 发展目标

第一节 2035年远景目标和2050年远景展望

2035年远景目标。到2035年,力争高水平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新型城市建设进入世界先进城市行列,成为美丽中国建设实践范例,世界文化名城影响力显著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基础设施、人民生活达到东部地区水平,共同富裕走在全国前列,超大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活跃增长极和强劲动力源,全面建成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泛欧泛亚有重要影响力的国际门户枢纽城市。

2050年远景展望。到2050年,建成泛欧泛亚区域性的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金融中心、贸易中心、文化中心,成为创新驱动、全龄友好、生活富裕、生态宜居的公园城市样板,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天府,成为充分体现中国特色、时代特征、成都特质的可持续发展世界城市。

第二节 “十四五”时期发展目标

锚定2035年远景目标和2050年远景展望,充分考虑我市发展阶段特征和未来发展支撑条件,力争到2025年,全国重要的经济、科技、金融、文创、对外交往中心和国际综合交通通信枢纽城市核心功能迈上新台阶,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建成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

——努力建设以创新为新动能的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体制机制改革、重大平台打造、创新主体培育等取得重大突破,现代化开放型产业体系成型成势,以新经济为牵引的创新应用场景加快构建,“两区一城”成为创新主阵地和转型新动能,加快形成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的战略支撑。

——努力建设以协调为新形态的融合性发展先行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极核”城市、全省“主干”作用全面增强,在国家和全省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布局中的能级位势明显提升,推动成渝互动协同和成德眉资同城化、成都平原经济区一体化、五大经济区协同发展取得重大成效,主体功能区差异化协同发展迈入新阶段,新型城镇化建设取得新进展,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加快建设,基本形成“大都市区—区域城市—功能区—新型社区”四级空间体系。

——努力建设以绿色为新优势的可持续发展先行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方式加快形成,生态价值创造性转化的路径更加多元,城市生态价值、人文价值、经济价值、生活价值、社会价值持续提升,绿色生态成为城市最优质的资产和最鲜明的底色,人城境业高度和谐统一的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形态基本形成。

——努力建设以开放为新引擎的双循环发展先行区。服务国家立体全面开放格局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高能级开放平台体系和国际供应链体系更加完备,全球高端资源要素加快集聚,国际国内两个市场运作能力显著提升,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加快形成,内陆开放高地建设和创新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取得实质性突破,初步建成国家向西向南开放门户枢纽城市。

——努力建设以共享为新局面的人本化发展先行区。世界文创、旅游、赛事名城和国际美食、音乐、会展之都建设整体成势,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吸引力和美誉度持续增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优质均衡公共服务体系、全覆盖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党建引领双线融合治理体系进一步完善,法治成都建设取得新进展,民生福祉显著提升,成为“人民城市”的幸福样本。

专栏4 “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


第三节 实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

为更好满足市民对幸福美好生活的新向往,持续创造高品质生活宜居地优势,把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发展成果转化为人人可感可及、普遍受益的社会认同,实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顺应未来五年城市人口和市场主体总量、分布、需求及其结构性变化,统筹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需求侧管理,以现代产业体系夯实城市发展物质基础、以商业化逻辑创新公共服务多元供给、以场景化营造释放城市投资机会、以产业化思维满足多元市场需求、以全周期理念推动人力资源高效协同、以共建共治共享凝聚高质量发展合力,让人民群众和广大企业共享城市发展红利。

专栏5 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

◆居民收入水平提升工程:以共同富裕为导向,坚持体现效率、促进公平,激发劳动者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提高居民工资性收入、提升经营性收入、增加财产性收入,促进收入分配更加合理有序,确保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保持同步。

◆高品质公共服务倍增工程:建立基本公共服务清单管理和动态调整机制,实现由服务户籍人口向服务常住人口转变,建设更多家门口的好学校,提供更加优良的健康服务,打造优雅时尚的文旅新场景,共享崇尚运动的生活新风尚,构建现代化、国际化、智慧化、均衡化的高品质公共服务体系,让公共产品更加优质普惠、共享可及。

◆生活成本竞争力提升工程:聚焦百姓衣食住行,完善供给体系、稳定价格成本、提升服务质量,力争房价收入比保持在全国主要城市中的较低水平,形成房子住得起、有保障、可选择,生活消费品价格稳、种类多、品质优,生活服务就近便捷、丰富多元、温暖贴心,打造“中国最具生活成本竞争力”的超大城市,让城市更加幸福宜居、生活更加巴适安逸。

◆城市通勤效率提升工程:丰富“轨道+公交+慢行”多样化绿色出行选择,构建“通勤圈”“生活圈”“商业圈”高度融合的通勤体系,形成职住格局平衡适宜、交通设施智能便捷、出行选择丰富多元、交通管理规范有序、通勤生活深度融合,让“上班的路”“回家的路”更加舒心美好。

◆城市更新和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工程:以天府锦城、一环路市井生活圈和锦江公园子街巷改造等城市品质提升重大工程为牵引,深入推进城市有机更新,全面加速老旧小区、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进程,推动老旧小区硬设施软环境双提升、老旧社区服务治理更加完善、老旧片区重构市井烟火气,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功能品质,保留城市记忆,让市民家园更有颜值、市井生活更有品味。

◆生态惠民示范工程: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加快构建全域公园绿色体系,塑造山水呼应、绿道蓝网、城园相融的城市形态,实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土更净、景更美,擦亮“雪山下的公园城市”金字招牌,让市民在大都市也能望见雪山、漫步绿道、亲近自然。

◆稳定公平可及营商环境建设工程:以市场主体和市民获得感为评价标准,营造“有无熟人一个样、大小企业一个样、国有民营一个样、内资外资一个样、投前投后一个样”的稳定公平发展环境,实现办事环境便捷高效、政策环境稳定可及、市场环境公平开放,让“办事不求人、办事不找人”成为成都营商环境的鲜明标识,确保市场主体安心投资、专心经营、全心发展。

◆青年创新创业就业筑梦工程:以看得见摸得着的城市机会成就青年创业梦想,以“锐意创新、宽容失败”的城市气度激扬青年奋斗勇气,以“乐观包容、友善公益”的城市温度提升青年情感归属,确保青年创新有平台、创业有底气、就业有机会、情感有归属,打造创新创业者的“圆梦之都”“活力之都”,让“蓉漂”成为时代风尚,让青年人筑梦成都、成就未来。

◆智慧韧性安全城市建设工程:完善重大安全风险防控和应急处置体系,全周期呵护城市安全,做强“城市大脑”、做细“神经末梢”,构建智慧城市治理体系,推动城市管理智能便捷、灾害防治高效及时、安全防线牢固坚韧、社会环境稳定有序,实现智能感知就在身边、安全网络覆盖全域、风险隐患远离市民,让城市治理更加有序、更富活力、更可持续。

◆全龄友好包容社会营建工程:彰显“全龄共享·友善公益”城市气质,聚焦“一老一小”和特殊群体,把柔性关照渗透到城市规建管运各个环节中,把人文关怀落实到衣食住行育教医养每个细微处,确保孩子们开心成长、老年人舒心长寿、特殊人群暖心有尊严,让每一个生活工作在成都的人都能感受到城市的关怀和社会的温暖。

第二篇 强化极核引领和主干带动 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全面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国家战略,以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全面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开创新时代幸福美好生活的全新实践,以成德眉资同城化壮大成都都市圈、做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极核”和全省发展“主干”功能,以“干支联动”引领五大经济区域协同发展、拓展国内大循环战略腹地,以发挥优势、彰显特色、协同发展为导向推动成渝相向发展、齐心唱好“双城记”,合力打造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

第一章 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

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以实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厚植高品质宜居优势,加快锦城公园、锦江公园建设和一环路改造提升工程为示范引领,推动城市空间结构、整体形态、发展方式、营城路径等全方位深层次变革,实现“人城境业”的高度和谐统一,塑造面向未来的核心竞争优势,探索城市内涵式、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之路,努力形成更多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制度成果和实践经验。

第一节 推动以创新为新动能的高质量发展

把创新作为城市战略转型的关键核心,积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以“两区一城”为主要支撑布局建设一流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强化创新策源功能,打通科学发现、技术发明、产业发展一体化路径,推进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主动聚焦创新链布局产业链,以产业功能区为载体推动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以新经济为牵引推动创新深度链接,强化创新应用转化功能,驱动新产品研发扩延、成链筑势,促进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高水平推动跨区域协同创新、“一带一路”开放创新和全面创新改革,推动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加快形成与公园城市发展相适应的经济结构和动力结构,让创新成为公园城市的动力源泉,打造服务国家科技自立自强的创新策源新高地。

第二节 推动以协调为新形态的融合性发展

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战略牵引,加快推动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以平台城市思维在成都都市圈乃至更大范围构建网络化功能布局,推动规划协调、政策协同、功能共享,构建多层次跨区域综合基础设施网络和产业发展体系,全面提升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协同性和承载力。围绕“一山连两翼”城市发展新格局,突出“东进、南拓、西控、北改、中优”差异化功能定位,以“人城产”逻辑推动组团发展、功能复合,构建产城融合、职住平衡的全域功能体系,统筹推进新城新区增量拓展和生态涵养区减量发展、中心城区有机更新和近郊区域加快发展的精明增长发展格局,让协调成为公园城市建设的内生特点,全面提升城市经济和人口承载力。

第三节 推动以绿色为新优势的可持续发展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创新以生态环境为导向的城市开发模式(EOD),全面塑造绿道蓝网、天清气朗的城市形态,构建大尺度生态廊道和网络化绿道脉络,引导城市空间布局和产业经济地理分布。强化生态环境管控治理,完善生态建设运营双平衡机制,建立健全以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和环境风险有效防控为重点的生态安全体系,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探索生态价值转化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推广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加快形成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推动生产生活绿色化转型,构建自然有序、绿色高效的发展体系,让绿色成为公园城市的普遍形态,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第四节 推动以开放为新引擎的双循环发展

坚持内外联动、循环畅通,以国际化思维、全球化视野探索谋划内陆城市高水平开放新路径,加快拓展联通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立体化战略通道、高能级开放平台和全球供应链体系,提高国际高端资源要素流量、壮大市场规模、释放消费需求潜能。强化以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为重点的开放制度创新,坚决破除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在更高层次、更大范围、更宽领域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让开放成为公园城市发展的独特性格,打造面向全国、链接全球的资源配置中心,建设国内大循环战略腹地和国内国际双循环门户枢纽。

第五节 推动以共享为新局面的人本化发展

立足人民城市为人民,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侧改革,探索形成政府主导、市场主体、多元参与的公共服务高质量供给格局,率先建设覆盖全区域全人群、标准化均等化的公共服务体系,努力创造高品质生活。增强全周期管理意识,推动治理架构适应性重塑、治理闭环全链条优化,搭建党建引领、社会协同、群众参与的协作网络,加快构建与城市人口、资源高速集聚相适配的治理能力体系,全面提升城市现代化治理能力和安全发展能力。以场景化营造释放投资机会,努力在更高水平上实现发展与治理良性互动、秩序与活力动态平衡,让共享成为公园城市价值取向,全面提升城市宜居宜业宜学宜养宜游品质,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市民。

第二章 建设现代化成都都市圈

聚焦做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极核”和全省发展“主干”功能,主动下好“先手棋”,以推动成德眉资同城化为方向,创建成德眉资同城化综合试验区,探索行政区与经济区适度分离,打造有机融合的区域经济共同体,加快形成全省发展“主干”由成都拓展为成都都市圈,建设经济发达、生态优良、生活幸福的现代都市圈。到2025年,都市圈地区生产总值突破3.3万亿元,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75%左右。

第一节 构建高效联通的现代交通圈

打造轨道上的都市圈。构建都市圈轨道交通体系,推进建设成都铁路枢纽环线改造、成都外环铁路、成都至德眉资3市市域(郊)铁路等,构建“两环三射”都市圈轨道交通骨架。统筹布局以成都为中心枢纽的多层次轨道交通网络,推进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四网融合”。探索成都地铁以多种方式向毗邻区域延伸,构建以成都站、成都东站、天府站、东部新区站、德阳北站、眉山东站、资阳西站为核心节点,多种轨道交通方式有机衔接的都市圈轨道交通“一小时”通勤圈。

畅通都市圈高快速路网。加快天府大道北延线、东西城市轴线(东线)、成都经济区环线高速、成资大道、铁路港大道等城市联通轴线项目和城际高快速通道建设。滚动推进都市圈“断头路”打通项目,力争到2025年全面消除交界地带“断头路”。构建都市圈公共交通服务体系,加快推动客运班线定制服务发展,实施农村客运公交化改造,推动实现一卡(码)通乘、优惠共享和跨市域多场景应用,促进公共交通服务同城化。

建强都市圈陆空联运网络。以成都国际空港陆港为中心,积极推动都市圈物流体系统筹布局,强化川藏铁路寿安客货站等重要物流站场与成都国际空港陆港间快速直通,加快形成一体化、多层次、国际化现代物流集疏运体系,共享枢纽便利。围绕腹地空间拓展带来的新需求,持续推进综合枢纽周边铁(公)路客货站、多式联运项目、铁路专用线、集装箱拼箱共享中心、国际邮件集散中心、跨境电商分拨中心、冷链物流基地等建设,争取新设一批综合保税区,探索建设综保区“两场一体”共享虚拟货站,持续强化枢纽集疏和资源配置功能。

第二节 打造错位协同的产业生态圈

共建成德临港经济产业带。着眼服务全省制造业转型升级、建设外向型经济发展高地,发挥成都国际铁路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引领作用,推动成都国际铁路港和德阳国际铁路物流港一体化运营。依托陆港枢纽和中欧班列,构建贯通亚欧大陆的物流配送和供应链,共建共用铁路港保税区发展对外贸易,突出成都创新、德阳制造比较优势,发展适铁、适欧出口型加工制造业,打造万亿级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和千亿级现代物流产业集群。

共建成眉高新技术产业带。围绕建设内陆开放门户和打造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发挥四川天府新区引领作用,加强电子信息、先进材料、智能制造等领域产业协作,持续拓展金融、商贸、科教、医疗、文化等领域合作。沿天府大道南延线集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协同眉山东部片区,共建成眉高新技术协作产业园区,打造现代服务业先行示范区,形成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协作共进的局面。

共建成资临空经济产业带。立足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双核”相向发展,打造成渝发展主轴新兴增长极,共享天府国际机场建成投运势能,强化成都东部新区与资阳联动发展,支持资阳建设成都东部新区协同区。以共建成都天府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一区两片”为纽带,依托成都空港新城、简州、天府奥体公园、未来医学城、未来科技城、成都空天产业功能区、简阳临空经济产业园及电商物流产业功能区、资阳临空经济区、资阳高新区等载体,深化轨道交通、医药健康等领域产业协作,打造成都天府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协同区。

推动建设龙泉山东侧现代产业发展带。大力推进成都东进,以航空经济为核心,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东移,强化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价值链协作,探索在区域内共同创建承接国际和东部产业转移示范区,引领德眉资3市发展战略相向互动,形成更大空间尺度的协同发展态势,在龙泉山东侧共同打造都市圈增量人口和产业主要承载地。

第三节 形成共建共享的市民生活圈

探索建立基本公共服务与常住人口挂钩机制,有序推进公共服务便利共享,打造共建共享的市民生活圈。加快推进教育“八大共享平台”建设,协同打造现代化教育体系。深化医疗卫生事业合作,推动有条件的三级医院跨区域合作组建医疗联合体,协同推进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增强都市圈公租房保障政策协同性,探索建立住房保障领域一体化信用体系,协同推进住房保障体系建设。探索合作建设养老服务设施、康复中心、医养共同体,建立异地养老服务机制,促进基本公共服务普惠化。推广以社会保障卡为载体的“一卡通”管理服务模式,推动养老、医疗、失业保险关系无障碍转移,加快就业失业登记、职位发布、岗位推荐等服务同城化。创新社会协同治理模式,健全突发事件联防联控、应急处理与救援联动机制。加强交界地带城市管理联动,建立健全治安维稳、行动执法等协作机制。推动户籍便捷迁移、居住证登记信息互通共享,实现流动人口信息共享。

第四节 推动开放创新功能平台相互开放

大力提升协同开放水平。协同搭建开放合作平台,推进中国(四川)自贸试验区试点经验按规定在自贸试验区协同改革先行区复制推广。协同利用综合保税区功能,协同创建国家级和省级外贸转型基地,共同建设和运用中国—欧洲中心、中国(四川)—东盟自由贸易中心及国别合作园区等。实施成都都市圈营商环境提升专项行动,打造内陆地区营商环境先行示范区。实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探索推进行政审批无差别化受理,推动标准共商共通、检测认证结果互认。推动都市圈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深化口岸协作,推动通关数据互联互通。共建都市圈企业“走出去”综合服务基地,以“成都总部+德眉资分中心”的形式布局,构建企业走出去综合服务体系和国际产业协作网络,共建“亚蓉欧”班列基地。

协同提升创新驱动发展水平。推动都市圈内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省级新区等协同参与西部(成都)科学城建设,打造若干特色鲜明、功能突出的科技创新基地,增强都市圈科技创新策源能力。协同推动产教深度融合发展,共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联动开展双创工作,促进创新要素合理流动高效配置,共同打造区域创新共同体。建立高层次人才共育共引共用机制,探索出台人才协同发展专项支持政策,组建区域人力资源服务联盟;探索共建科创资金池,扩大科技创新券适用范围,强化创新政策联动,营造良好创新生态。

第五节 合力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共同开展生态建设,合力加强沱江、岷江流域水体联防联控和水环境综合治理,共建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协同修复龙门山生态,探索建立常态化跨区域市场化生态补偿机制。协同推进环境保护,联合开展大气污染综合防治,开展重点流域污染综合治理,协同推进废弃物资源循环利用和园区循环化改造,建立生态环境资源交易平台,完善联合环境执法机制。

专栏6 现代化成都都市圈建设

◆打造轨道上的都市圈:实施成都都市圈铁路建设及公交化运营改造,探索成都地铁以多种接驳方式向德眉资3市毗邻区域延伸,推进成都铁路枢纽环线改造和成都外环铁路及成德S11、成资S3、成眉S5等市域铁路建设,构建“两环三射”都市圈轨道交通网络骨架,形成多种轨道交通方式有机衔接的都市圈轨道通勤网络。

◆建设都市圈高快速路网:有序推动成都经济区环线、成汶(彭州段)、天眉乐、邛雅、天邛等高速建设和成绵、成乐、成南、成渝等高速扩容,建设迎宾大道与天府国际机场高速北线互通、五环路与成绵扩容互通等项目,提升都市圈高速路网衔接转换效率;推进天府大道北延线、东西城市轴线(东线)等城市联通轴线项目建设,加快完善城市“环+射”快速路体系,推动成资大道、“成都—眉山”一体化通道、金简仁、成龙简、成金简、成雅等城际快速通道建设。

◆构建都市圈产业生态圈:推动跨区域电子信息、医药健康、绿色智能网联汽车、航空航天、轨道交通、智能制造、先进材料、绿色食品、会展经济、现代金融、现代物流、文旅(运动)、现代商贸、都市现代农业等产业生态圈建设。

◆共建开放合作平台:推动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成都天府新区片区、成都青白江铁路港片区试点经验向德阳、眉山、资阳、温江自贸试验区协同改革先行区复制推广;积极推动四川天府新区创建国家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推动建设成都天府临空经济区;推动成都国际铁路港与德阳国际铁路物流港一体化运营,共同构建全方位立体开放合作新格局。组建同城化发展投资和服务平台,开展股权合作和业务协同。

◆打造创新共同体:支持都市圈高校加快“双一流”“双高计划”建设,共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特色学院和新型研发机构、创新型企业,推动产教深度融合发展;协同建设区域统一技术交易市场、产业协同创新发展联盟和大型试验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建设协同创新中心;共建共享“校企双进”等品牌科创活动和“科创通”“盈创动力”等科创服务平台。

◆共建要素交易平台:推进公共资源智慧交易、知识产权价值评估、土地要素交易、林业产权交易、环境资源交易、数据交易等载体共建,引导各类资源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和高效配置。

◆共享公共服务平台:推进优质教育、师资培养、智慧教育、职业教育、实践基地、国际交流、教育监测、教育治理等教育同城化“八大共享平台”建设,协同打造现代化教育体系;以发展互联网医疗以及医联体、专科联盟、疫情协同防控平台建设为重点,打造医疗卫生同城共享平台;以打造天府“三九大”旅游服务专线、公共文化服务超市、成德眉资网上博物馆和开展“文化天府”服务、公共图书馆服务、体育系统协同服务为重点,打造文游体育同城共享服务平台;以建设社会保险服务平台、医疗保障服务平台、都市圈住房保障体系、灵活就业人员缴存住房公积金政策体系为重点,打造社保医保和住房保障政策平台;以开展养老服务同城合作、培育养老服务连锁品牌、建立养老服务行业信用体系为重点,打造养老服务协作政策平台;以建设食品安全监管合作平台、应急管理协作平台、市民云平台为重点,打造社会治理一体高效政策平台。

◆共筑区域生态屏障:共同推进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增绿增景”,打造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旅游环线,建设世界级城市绿心;协同推进龙门山—邛崃山生态修复,筑牢都市圈西部生态屏障;实施长江上游水生态综合治理和保护修复,实施南河邛崃、新津、蒲江片区水利工程(三江片区),推动沱江流域东部新区、简阳、金堂、旌阳、雁江段和岷江流域都江堰、新津、邛崃、东坡、彭山段等重点河湖岸线修复,共建沿江生态廊道防护林体系。

◆交界地带同城化示范:推动青白江—广汉、彭州—什邡、金堂—中江、天府新区成眉片区、新津—彭山、蒲江—丹棱、简阳—雁江、简阳—乐至交界地带在区域布局、规划衔接、交通设施畅通、产业协同互补、公共服务便利共享、公共设施跨区域统筹服务、生态环境联防联治、社会治理融合等领域积极探索、深化合作,形成更多工作亮点和可复制推广的经验,建设同城化发展示范区。

第三章 “干支联动”引领区域协同发展

深入落实省委“一干多支”发展战略,围绕区域经济“一轴两翼三带”布局,充分遵循区域经济发展规律,加快推动成都平原经济区内圈同城化、全域一体化,协同引领川南、川东北、攀西经济区及川西北生态示范区建设,着力共建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区域发展利益共同体,打造区域协作的高水平样板。

第一节 促进成都平原经济区一体化发展

围绕成都平原经济区内圈同城化、全域一体化发展,着力在基础设施、产业布局、生态环保、人才流动、政策协调等方面取得突破,共同打造创新驱动、高端引领的现代经济集中发展区和西部地区最具发展活力、最具竞争优势的现代化城市群。以西部(成都)科学城与绵阳科技城联动为牵引,协同德阳、眉山、乐山,构建“科技创新—产业革新—经济转型”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链条,打造协同创新共同体。推动产业园区、开发区等平台组建联盟,协同打造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积极培育核技术应用、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集群。

第二节 协同川南经济区发展

聚焦共建共用西部陆海新通道,依托成都高能级枢纽平台,发挥川南经济区南向开放区位和港口优势,协同推进以成都为核心的供应链体系,共同打造南向开放门户。持续深化与泸州、宜宾港口以及西南(自贡)无水港的合作,共建完善“多港一体、整体联动”的多式联运体系,增强以泸州、宜宾、内江、自贡为重要节点的供应链体系集成能力。围绕节能环保装备、智能终端等领域,积极探索多形式产业协同模式,共建跨区域产业集群。联动宜宾、内江推进页岩气滚动开发,携手打造中国“气大庆”。

第三节 协调川东北经济区发展

聚焦东向北向出川大通道建设,依托成都创新研发和资源整合能力,发挥川东北清洁能源、特色农业等资源密集优势,强化协调联动发展。积极参与川东北油气资源开发利用,补齐建强上游研发、下游应用转化链条,共建国家天然气综合开发利用示范区,提升成都清洁能源保障和先进制造配套水平。支持成都种业研发、农产品精深加工市场主体参与川东北经济区农业新技术研发推广、农产品精深加工、流通销售等环节打造,共建绿色食品产业集群。

第四节 联动攀西经济区发展

聚焦现代南方丝绸之路建设,依托成都门户枢纽功能和产业市场潜力,发挥南向通道和气候优势,联动攀西经济区发展。协同争取畅通成都经攀西通往滇中,衔接孟中印缅和中国—中南半岛的铁路货运大通道,共同争取规划建设成都—西昌—昆明—东南亚(南亚)客运高速铁路。协同打造串联川西南和滇东北的旅游黄金路线,共建阳光康养旅游目的地。高水平建设成都·大凉山农特产品加工贸易园区,加强特色农业开发合作。协同构建钒钛、稀土等战略资源深加工和应用协作体系。

第五节 助力川西北生态示范区发展

聚焦川藏铁路建设,依托成都世界旅游名城品牌效应,发挥川西北生态资源优势,强化与川西北生态示范区协同发展。协同保障川藏铁路建设,共同推进成都至兰州、成都至西宁铁路建设,共建西向战略大通道。协同打造一批世界级精品景区和旅游线路,加快建设都江堰至四姑娘山山地轨道交通扶贫项目,促进民族特色文化产品开发,提升成都国际旅游目的地吸引力。加强高原特色生态农牧业资源开发合作。持续推进成阿、成甘共建园区高质量发展。

第四章 推动成渝相向发展

牢固树立一体化理念、一盘棋思维,以加强战略对接、政策衔接、功能链接为导向,齐心协力、相向而行,唱好“双城记”、建好“经济圈”,大力提升成都发展能级和综合竞争力,全面提高经济集聚度、区域连接性和整体协同性,有力支撑成渝地区打造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

第一节 联手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

聚焦合力打造西部金融中心提高服务辐射能力,共同争取国家层面出台专项支持政策,协同开展金融合作项目,营建金融业发展良好生态。围绕协同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提高支撑带动能力,共同培育若干以成渝为中心,在成渝地区乃至全国全球配置资源要素、组织生产销售的产业生态圈;共同建设高水平汽车研发制造基地,联手打造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具有全球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集群,共同培育先进材料、生物医药等高成长性新兴产业集群,协同建设绿色食品等特色消费品产业集群;积极参与川渝合作共建产业合作示范园区。围绕合力打造数字产业新高地提升数智化水平,共同探索数字产业集聚发展模式,共促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推动两地工业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相互开放,合力构建全国领先的“5G+工业互联网生态”,共建成渝工业互联网一体化发展示范区。

第二节 协同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聚焦提高区域创新策源能力,合力打造科技创新高地,高水平建设成渝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按照“一城多园”模式共建西部科学城,串联成渝地区主要科创载体;实施成渝科技创新合作计划,集聚优势创新资源,共同争取和布局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重大创新平台,推动创新链产业链协同,推动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围绕区域创新资源和科技服务共享,联合搭建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服务平台,协同组建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联盟,共同设立成渝创投基金,共建成渝地区一体化技术交易市场,建立健全科创政策协同共用机制。围绕共同提升国际科技交流合作水平,共同打造“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区,承办“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协同建立成渝地区国际科技合作基地联盟。

第三节 共同打造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

聚焦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提升先进要素集成能力,强化空港陆港水港功能联动,协同搭建运营组织平台,强化与通道沿线城市协作,提升南向开放水平。围绕共创中欧班列(成渝)优质品牌,推动集结点、代理、运输、仓储、信息等共享共用,强化多式联运衔接。围绕共同提升制度集成创新力,共同争取国家支持创建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共建自贸试验区协同改革先行区。协同争取扩大包括第五航权在内的国际航权开放,扩大铁路、港口、机场口岸对外开放。搭建多边交流平台,共促对外合作交流。深化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协作。

第四节 携手打造高品质生活宜居地

以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为目标,深入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便捷生活行动方案,推动实施交通通信、户口迁移、就业社保、教育文化、医疗卫生及住房保障六大便捷行动,推进公共服务政策协同,有效促进人口流动和生产要素自由流动,携手建设包容和谐、美丽宜居、充满魅力的高品质生活宜居地。推动生态环境标准统一、一张负面清单管两地,建设沱江、岷江流域生态带,共筑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共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巴蜀特色消费集聚区、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

专栏7 成渝相向发展重点任务

◆共建西部金融中心:协同争取国家层面支持出台专项政策,完善金融机构体系,提升金融服务广度和深度,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建设内陆金融开放体系,推动金融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切实维护金融安全与稳定。

◆共同打造现代产业集群:着力突破前沿技术、共享供应链体系,共建世界级电子信息、汽车制造、装备制造产业集群;着力培育核心企业、推进成链集群,共同培育先进材料、生物医药等高成长性新兴产业集群;着力打造产业闭环,增强民生基础产业安全韧性,协同打造绿色食品等特色消费品产业集群。

◆共建成渝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以天府新区为核心承载区,集中布局建设若干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一批科教基础设施、前沿引领创新平台,筑牢科技创新中心内核。

◆共建西部科学城:按照“一城多园”模式合作共建西部科学城,共同争取国家支持开展科技创新改革试验试点,布局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前沿交叉研究平台和国家(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临床医学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等,提升创新策源能力。

◆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联动推进与通道沿线节点城市协作,协同搭建跨区域运营组织平台,强化境内外枢纽和集货分拨站点设置的统筹与协调;协同推进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合作,吸引东盟及相关国家共同参与通道建设。

◆共享长江黄金水道航运势能:推动成都国际铁路港、公路港与重庆果园港、万州港等深化物流协作,加快优化长江航运物流运营组织,有效降低公铁水联运成本;推动成都东向、重庆西向物流统一运筹,实施铁水联运班列、公水联运班车常态化双向开行项目,协同推进区域铁水联运组织效率提升和运输服务一体化。

◆共筑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协同谋划和建设一批涉水工程和涉气、固危废等治理项目;共同争取国家支持建设成渝地区重点流域、区域环境风险应急管理平台;协同建立生态环境联合执法机制、推进生态标准统一,完善环评审批会商机制;协同推动环境信用信息共享和环境信用体系建设。

◆推进实施六大便捷行动:实施交通通信便捷行动,协同推进成渝直联铁路提质、高速公路扩容,推进高铁公交化、公交客运便利化、通信一体化,共促两地市民便捷往来;实施户口迁移便捷行动,加快两地户籍信息共享、业务协同,推进居住登记信息互通互认,实现户口迁移便利化;实施就业社保便捷行动,推动人才跨区域流动、养老保险关系无障碍转移、社会保险协同认证、社保卡共享应用;实施教育文化便捷行动,保障两地务工人员子女义务教育,促进公共文化服务资源共享;实施医疗卫生便捷行动,推进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医院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实施住房保障便捷行动,推动房地产信息开放共享和公租房保障范围常住人口全覆盖,加快公积金互认互贷。

第三篇 打造国内大循环战略腹地 建设国内国际双循环门户枢纽

积极探索融入新发展格局的有效路径,坚持对外开放和扩大内需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国家中心城市对畅通国民经济内循环和链接全球经济外循环的引领支撑作用,着力增强国际资源要素集聚与辐射能力、规则制度集成创新能力、信息资源汇聚运用能力,在更高层次上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构筑吸引国际商品和要素资源的巨大引力场。

第一章 增强国际门户枢纽功能

突出“四向拓展、全域开放”,以建强泛欧泛亚空港陆港“双枢纽”为依托,以构建空中丝绸之路和国际陆海联运“双走廊”为重点,加快形成“欧盟—成渝—日韩”“成渝—东盟”开放通道体系和“四向多廊”全球物流网络,构筑面向“一带一路”供应链核心节点和资源配置中心,做强门户的运筹、控制功能和枢纽的集疏、辐射功能,塑造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

第一节 打造多向度战略大通道体系

构建通达全球、中转高效、功能完善的国际航线网络。加快推进“48+14+30”国际航空客货运战略大通道布局,形成通达48个全球重要航空枢纽城市及经济中心城市的国际精品商务航线,连接14个全球重要物流节点城市的国际全货机航线,辐射30个重要世界旅游目的地及入境游来源地的国际优质文旅航线,提高到全球商务城市、新兴市场和旅游目的地的航班密度,到2025年,国际(地区)航线达140条以上,实现至全球门户机场“天天有航班”。积极争取扩大国际航权开放,大力发展国际通程中转联运航线,重点培育欧洲与东亚、南亚、东盟、澳新间经成都中转的洲际航线,打造欧洲、非洲、中东到南亚、太平洋、大洋洲的中转首选地。

构建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陆海大通道格局。深化“四向拓展、全域开放”,全面增强国际铁路港承载集疏功能和中欧班列集结中心、西部陆海新通道主枢纽功能。突出南向,多径拓展东中西三大泛亚陆海贸易通道,串联粤港澳大湾区、北部湾,链接东南亚、南亚地区。强化西向,拓展泛欧泛亚陆上贸易通道,串联西北经济腹地,对接新亚欧大陆桥,链接欧洲及中亚、西亚地区。优化东向,全面提能东向经济循环通道,串联长三角、长江中游等地区,链接日本及美洲地区。畅通北向,串联关中平原城市群,对接京津冀及东北亚地区,衔接中蒙俄经济走廊。持续优化中欧班列“四向拓展”网络布局,常态化开行国际铁路班列和跨境公路班车,进一步拓展国际陆海通道覆盖范围。

专栏8 多向度开放大通道示意图


◆突出南向:拓展南向东中西三大泛亚陆海贸易通道,南向东线加快建设成自宜高铁,协同推动湘桂铁路南宁至凭祥段改造升级,打造成都—黄桶—钦州港的铁海联运通道;南向中线稳定运行经广西凭祥至越南河内跨境铁路班列,适时研究规划成都至西昌至昆明高铁,推进成昆铁路扩能改造和隆黄铁路隆昌至叙永段改造;南向西线构建形成进出印度洋孟加拉湾铁海联运通道。

◆强化西向:拓展泛欧泛亚陆上贸易通道,加快建设成都至兰州、成都至西宁铁路,规划研究成都至格尔木铁路,保障川藏铁路雅安至林芝段工程建设,推进实施川藏铁路成都枢纽引入线(天府—朝阳湖),对接新亚欧大陆桥运输大通道。

◆优化东向:全面提能东向经济循环通道,加快建设成达万、成渝中线高铁(沪渝蓉高铁重庆至成都段),推进成渝铁路成隆段扩能改造,形成直达上海的沿江高铁通道;构建经宜宾、泸州、万州等港口连接长江黄金水道的铁水联运通道;拓展成都至日本、美洲地区的国际陆海联运通道。

◆畅通北向:加密北向进出川通道,积极谋划成都经三台至巴中至安康高速铁路,适时规划成都至西安第二高铁新通道;持续扩大连接俄罗斯等国家班列服务网络,衔接中蒙俄经济走廊。

第二节 建设高效率枢纽体系

提升亚蓉欧航空枢纽。高标准建成天府国际机场,推动天府国际机场、双流国际机场“两场一体”协同运营和航线网络结构优化,大幅提升航空枢纽客货量级和货运能力。实施西部城市航线拓展专项行动,围绕市场需求,加快拓展西部腹地市场空白航点,加快构建干支衔接的航线网络,提升与西部地区地级城市的通达性,实现11个西部腹地市场空白航点拓展、5条新空中快线打造、7个省内机场航班频次加密,不断强化航空枢纽的区域覆盖与辐射能力。加快推进天府国际机场“动货、普货双铁进港”工程和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创新面向全球的“中欧班列+国际客货机”陆空联运模式,开展航空中转集拼业务通关、空铁联程联运试点和空铁公运输体系一体化建设试点,打造全球一流的空铁公多式联运物流港,全面增强航空枢纽衔接转换和集疏运能力。推动双流机场协同鄂州机场打造西部航空货运枢纽,建设成渝世界级公务机FBO基地。大力吸引国际国内知名全货运基地航空和航空快递企业在蓉设立基地航空公司,积极培育货运基地航空公司,搭建航空综合服务平台,打造洲际航空中转枢纽和货运组织中心,全面提升航空枢纽组织运筹能力。

强化泛欧泛亚陆港枢纽。加快构建以成都国际铁路港为主、铁路货运场站为补充的铁路货运体系,增强铁路货运枢纽设施承载能力和运转效率,完善国际多式联运集疏系统,提升铁路货运场站及装卸、仓储、配载等环节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加快完善成都国际铁路港货运场站功能布局,持续增强国际铁路港枢纽集疏功能,推动城厢站新增国际集装箱功能区、集装箱中心站扩能改造、多式联运转换中心等功能性设施加快建设,完善国际班列境内外服务节点,增强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和西部陆海新通道主枢纽功能。推动国际铁路直达班列及铁海联运班列扩容增效,优化“铁海”“铁水”“铁公”联运模式,探索推动新津、邛崃、蒲江共建国际铁路物流集散枢纽,打造面向东盟、服务泛亚区域的国际贸易新通道。

完善国家高速公路枢纽。聚焦提升空港陆港“双枢纽”集疏运能力,加快建设成都经济区环线高速、天邛高速,加快推进成渝、成绵、成南、成乐等既有高速扩容改造;协同推进成汶、天眉乐等高速公路项目建设,强化空港陆港与周边区域的快速直连。到2025年,基本建成国家级高速公路枢纽和全国一流的公路联运港,形成覆盖全域、畅接全省、辐射中西部、通达全国的高速公路网,全市高速公路里程超过1500公里,全面融入国家“71118”高速公路网。

建设国际性区域通信枢纽。升级扩容成都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网络,积极争取国家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等国家级重大基础设施布局,系统布局一批区域性、行业性、科学性数据中心,打造“一带一路”重要信息通信节点、数据中心和国际信息港。加快下一代互联网、第五代移动通信网大规模部署和商用,推进公众通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融合发展,推动信息资源整合共享,增强信息要素交互力。

第三节 建强高能级开放平台体系

推进自贸试验区改革创新。对接和引领全球高标准规则,持续深化改革探索,突出以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将中国(四川)自贸试验区成都区域建设成为国家纵深开放发展的重要战略支点。聚焦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推动产业“补链强链扩链”,着力打造具有成都特色的自贸试验区。围绕数字贸易、医药健康、航空经济等领域,争取更多国家事权下放,赋予自贸试验区更大自主权。积极参与川渝自贸试验区协同开放示范区建设,争取以成都东部新区为核心建设自贸试验区新片区。

增强国家级平台开放引擎功能。做强天府新区开放主引擎,着力打造新增长极和内陆经济开放高地。增强成都高新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主阵地功能,打造链接汇聚全球优质创新创业资源要素的国际化平台。强化临空临港经济区开放主枢纽功能,高标准建设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争取成都东部新区设立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增强成都经开区全球资源要素配置能力,建设高能级开放合作平台,进一步完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持续提能成都国际铁路港经济技术开发区。

夯实口岸平台开放支撑。完善口岸开放体系,推动天府国际机场口岸开放设立,建成天府国际机场口岸设施及综合性进境指定监管场地,提升双流机场冰鲜水产品、肉类等进境商品集散中心能级,优化提升口岸布局和功能、查验配套设施建设标准和服务保障能力。积极申报设立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和保税监管场所,推动设立天府国际空港综合保税区,持续提升综合保税区发展水平。抢抓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机遇,坚持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并重,优化泛欧泛亚市场布局,打造“一带一路”进出口商品集散中心和国际消费中心。

增强国际合作园区窗口示范功能。着力提升中德、中法、中意、中韩、新川等国际合作园区共建层次,打造国际合作园区建设样板。推动中国—欧洲中心能级提升,持续优化对欧交往中心建设,打造中国与欧洲开展投资贸易和科技合作的重要平台。加快川桂国际产能合作产业园建设,增强国际资源要素链接能力。建立有利于要素流动和分工协作的专业化管理服务机制,全面提升产业承载力和国际影响力。

推进中日(成都)城市建设和现代服务业开放合作示范项目建设。聚焦老龄化医疗和健康护理、城市建设、食品和农产品等领域合作,以推动中日贸易自由便利、投资自由便利、跨境资金流动便利、人员进出自由便利、运输来往自由便利、数据安全有序流动为目标,实施更深层次的对日开放试点政策,探索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对日开放合作制度成果,落地一批对日开放合作项目,积极打造中日地方合作示范。

第四节 构建高效现代流通体系

集聚培育高能级流通主体。以提供集成、系统、一体的物流服务为导向,支持资源整合能力强、市场销售网络广、国际运营水平高的知名流通企业和进出口贸易企业在蓉设立总部基地和分拨中心;引育一批全球知名的国际物流综合服务商、全球供应链龙头企业,为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世界级产业集群提供国际采购、全球配送、跨境分销等功能集成服务,形成与现代产业体系相匹配的现代供应链体系。构建“平台+科技”赋能体系,加强物联网、5G、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流通领域中的推广应用,提升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依托数字化平台、信息化系统拓展等载体,打造智能仓储、智慧配送、自动化包装等场景应用,进一步提升流通效率。

建设便利化流通服务平台体系。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加快建设跨境供应链综合服务平台和现代供应链科创中心,构建满足全球采购、全球配送的供应链综合服务平台,打造国际供应链枢纽,为企业提供从国内端至国际端、生产端至销售端的物流供应链一体化综合服务;积极搭建高效、柔性、低成本的全球配送网络,做大做强泛亚和国内物流配送网络,为跨国分销企业的配送中心、零售卖场提供基于供应链全环节的定制化流通服务、专业化清关服务、多样化组配服务。加快建设西部“一带一路”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和中欧班列(成都)国际供应链枢纽,推动商品货物便捷交易、高效流通。

第五节 提升开放发展水平

集聚高能级国际机构和市场主体。积极争取国家批准在蓉增设更多外国领事机构,打造国别合作园区“国际会客厅”。按规定程序积极加入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世界城市和地方政府国际组织,吸引国际组织在蓉设立分支机构。建设天府中央法务区,聚力引进与区域产业发展关联性强、匹配度高的银行、保险、会计、法律、管理咨询等高端生产性服务企业总部和各级分支机构。着力引进与成都产业发展相契合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新兴行业专业总部,吸引国际“隐形冠军”中小企业来蓉发展。建立投资中介服务“超市”,健全外资服务体系。

推进对外贸易创新提质。聚焦构建“欧洲—成都—RCEP成员国”经济廊道,大力发展以成都为中转枢纽的货物贸易和以成都为承载平台的转口贸易,增强泛欧泛亚国际门户枢纽地位。主动扩大先进技术、关键设备、资源性产品等进口,促进软件开发、动漫设计等生产性服务业出口,支持企业创立外贸品牌,实现对外贸易“优进优出”。深入推进中国(成都)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天府新区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高新区国家数字服务出口基地、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建设,深化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布局海外仓国际营销服务平台、境外经贸合作区。到2025年,服务贸易占进出口贸易比重达到30%。

推动“走出去”量质齐升。在“一带一路”建设引领下,紧跟国家经济外交战略,把握中欧投资协定、RCEP等战略机遇,推动成都产业加快“走出去”,提升全球资源配置能力。支持有实力的企业依托航空货运网络、陆海新通道和中欧班列构建全球供应链网络,发展全球营运业务,努力在跨境贸易、产业投资、金融服务、数字平台、产权交易、全球采购等领域培育一批有全球资源运作能力的国际化企业,带动成都企业“走出去”。探索建立“一带一路”风险管理中心和商事互联网仲裁院,为“走出去”企业提供涉外法律、金融、管理咨询等服务。

开展更加广泛务实的国际交流合作。聚焦增强国际对外交往中心功能,积极开展重大国际交流活动,主动承接国家主场外交和重大涉外会议,积极申办举办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高层论坛对话、前沿品牌展会、国际赛事活动,打造国家级国际交往承载地。加强同港澳地区在各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帮助成都企业拓展国际市场。支持开展民间友好交流合作,培育民间对外交往组织,发挥华人华侨桥梁纽带作用,鼓励各类群团组织开展对外交流活动,汇聚民间力量参与对外交往。

第六节 联动重点区域协同开放

加强与长江经济带沿线区域联动开放。深化与泸州港、宜宾港、万州港等港口合作,构建铁水联运体系。强化与武汉、长沙等中游城市在产业协同、园区共建等方面的合作。突出与上海、杭州、南京等长三角城市在高端服务等方面的协作,承接高端产业转移。持续建设成都东向沿江铁路大通道,加密至长三角地区航班班次,形成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便捷交通联系,拓展与东北亚、美洲经贸合作领域。

加强与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区域合作。加强与重庆在物流交易、跨国供应链、跨境电商等方面全面合作,探索与广西、贵州等省市建立西部陆海新通道自贸区合作机制。加强与钦州、东兴、瑞丽等沿海沿边城市的合作对接,促进通关一体化和便利化发展。以高端贸易、技术、金融为纽带,联动泛珠三角区域与东南亚、南亚国家建立中心—腹地关系,加快拓展南向国际市场。

加强与包昆城镇化轴带沿线区域合作。发挥包昆城镇化轴带中心城市作用,加强与西安、银川等城市在交通物流设施共建、产业互补配套、文化旅游等方面的合作,协同带动包昆轴带北端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加强与兰州、西宁、乌鲁木齐等西北沿线主要城市的商贸物流合作,建设商贸物流节点,联动拓展西向国际市场,加快推动包昆城镇化轴带成为贯通南北、支撑西部的城镇化和现代化发展主轴。

专栏9 国际门户枢纽功能提升

◆建设空中丝绸之路:新开通6条精品商务航线、4条国际全货机航线、3条优质文旅航线,提升国际航线中转衔接水平,打造面向全球的航空门户枢纽、洲际航空中转枢纽和航空货物转运中心,升级完善链接全球资源要素的空中通道体系。

◆推进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完善班列基地,深入推广“欧洲通”运输模式,打造“干支结合、枢纽集散”的高效集疏运体系,提高班列运输受众面;加快建设“一带一路”国际多式联运综合试验区,深化多式联运“一单制”,推动建立国际陆上贸易新规则;推动中欧班列与西部陆海新通道全面对接,构建以成都为主枢纽的国际班列网络。

◆提升枢纽服务及效率:高标准建成投运天府国际机场,提升双流国际机场运营保障能力,促进“两场一体”运营,建设天府国际空港临空经济试验区,强化国际航空门户枢纽功能;建设“四港六中心”物流枢纽、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和西部陆海新通道主枢纽,推动建设天府枢纽站、东部新区综合交通枢纽站、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成都火车站综合枢纽改造、天府空港动货站等项目,提升枢纽集聚和扩散能力,强化资源要素及物流的配置运筹功能。

◆建强高能级开放平台:推进中日(成都)地方发展合作示范区、“一带一路”金融服务中心、新川AI创新中心、中韩创新创业离岸孵化合作基地、中意设计创新基地、中法生态园、中德(蒲江)产业新城、川桂国际产能合作产业园等项目建设,夯实国际门户枢纽城市建设的核心载体。

◆提升现代流通效率:推进天府国际机场“空铁公”多式联运示范、中国西部汽车物流多式联运示范、邛崃市现代物流园区等多式联运项目建设,提升流通衔接转换效率;推进西部“一带一路”大宗商品交易中心、花木(农产品)进出口园区、西部医药制造流通基地、川藏物资集散交易中心、川藏农特产品商贸物流中心、川藏药品及医疗器械物流基地等集散交易平台建设,提升流通便利化水平;推进现代供应链科创中心、中国西部生鲜配送基地、西南冷链物流中心、成都菜篮子保供中心暨国际农产品及食品综合服务项目、智慧物流产业园等建设,提升物流配送能力。

◆推进对外贸易创新:加快推进天府新区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一带一路”进出口商品集散中心、中国(成都)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建设,推动成都全球跨境电商服务资源中心提质增效,深化采购贸易方式试点、二手车出口试点、平行汽车进口业务试点、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建设,建设国家进出口创新基地、检测检修出口基地、动漫手游出口基地,做强成都服务外包品牌。

第二章 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坚持高端化与大众化并重、快节奏与慢生活兼具,围绕居民消费品质化、多样化、服务化升级趋势,推动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高水平动态平衡,打响“成都创造”“成都服务”“成都消费”“成都休闲”四大品牌,加快建设立足西部、辐射全国、面向世界的具有国际时尚魅力和天府文化特色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到2025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11000亿元,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60%。

第一节 完善提升国际消费平台功能

建设高能级消费服务平台。深入实施传统消费和重点特色消费品供应链补链强链行动,加快建设覆盖消费供应链全过程和满足全球采购、全球配送的供应链综合服务平台,搭建高效、柔性、低成本的国际消费供应链体系。加快布局国际医疗、教育、文创、体育、旅游、会展等功能性中心,围绕艺术品、数字文化产品等领域打造一批高能级交易平台,建设中国国际消费品牌孵化基地。大力培育发展“博览会”“时尚周”“消费展”等国际产品和服务消费新平台,办好中国(四川)天府田园农博会等展会,持续提升西博会、糖酒会等老牌展会辐射力和影响力。

营造高品质消费空间载体。以业态创新、场景营造、品牌集聚、功能完善为重点,持续提升春熙路商圈品质和影响力,推动交子公园商圈、西部国际博览城商圈集聚国际国内高端消费资源,加快建设空港新城临空经济商圈和成都蓉北商圈。实施特色商业街区品质提升行动,大力推进宽窄巷子、文殊坊、望平坊、成都音乐坊、凤凰里水街等特色商业街区改造提升。加快发展城市功能性商业综合体和城市社区消费服务设施。依托锦城公园、锦江公园、一环路市井生活圈,营造多元消费场景,打造高品质生活空间和特色消费新载体。

第二节 全面提升消费供给质量水平

汇聚高端消费供给主体。以构建“买全球、卖全球”网络体系为目标,积极培育与国际接轨的高端商品消费链和商业集群,加快引进具有全球视野和较强品牌运作能力的国际知名商业运营企业,鼓励企业和资本整合国际商业优质要素资源,形成一批国际型文创、商贸、旅游、体育、音乐、餐饮、汽车消费企业。积极引进首店、概念店、体验店、定制店、无人商店、会员制商店等高端新兴消费运营服务主体。支持传统消费企业向渠道平台商、集成服务商、供应链服务商、定制化服务商等转型。创新老字号品牌建设,推动蓉城老字号品牌在转型升级中焕发新活力。

培育优质新型消费产品。协同推进传统消费提档升级和新型消费发展壮大,推动购物、旅游、餐饮等传统消费创新植入特色文化元素,升级打造蓉城休闲、时尚购物、美食体验等世界级消费产品体系,巩固提升医美、口腔、康养等传统优势消费市场。积极发展夜间消费、周末消费、绿色消费、创意消费、“公园+”消费等特色消费,加快培育定制消费、智慧消费、数字消费、无接触式消费等新型消费。积极鼓励引导直播电商、社交电商健康发展,推动教育、医疗等服务线上线下交互融合,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电子商务合作示范基地。

打造多元特色消费场景。依托产业功能区、商业载体、旅游景点、文体场馆、邻里空间、公园绿道等载体,融合熊猫、三国、金沙等天府特色元素,规划建设精品主题公园、主题街区、主题体验购物馆。推动消费场景有机融入城市建设、产业发展和市民生活,加快打造熊猫野趣度假、天府文化品鉴、地标商圈潮购、社区邻里生活、体育健康脉动、公园生态游憩、特色街区雅集、未来时光沉浸等消费场景,鼓励发展智慧门店、自助终端、智能机器人等社区商业消费新场景。

第三节 营造绿色健康、开放包容的消费环境

推广运用国际先进管理理念与服务模式,建设与国际接轨的消费领域标准体系,推动消费基础设施数字化、智能化升级,促进国际消费便利化。以审慎包容态度深化消费领域体制机制改革,争取探索放宽消费市场特别是文化、信息等服务消费领域市场准入。不断提升消费政策的精准度和可及性,充分激发消费新模式、新业态发展活力。规范市场秩序,强化消费环境的源头治理,依法严厉打击消费市场违法行为。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探索建立特色旅游商品线下无理由退货制度、消费环节经营者首问和赔偿先付制度,构建多元参与的消费者权益保障和社会监督机制,创建放心舒心消费城市。

专栏10 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

◆开放型消费平台建设:深入推进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工作,建设欧洲进口商品国家馆、南亚商品馆等;鼓励企业参加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亚欧博览会等国际展会,扩大“成都造·全球行”覆盖范围;引进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前沿品牌展会、国际消费节会、知名时尚秀展等高端消费活动;建设需求、库存和物流信息实时共享的供应链协同平台,设计、采购、分销、仓储、配送等全过程供应链协同平台。

◆特色化消费场景营造:推动熊猫IP、定制零售、智能智慧、公园经济、医美健康、文化品鉴、体育赛事、乡愁记忆、数字消费、夜间消费等消费场景建设,建设一批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鼓励区(市)县结合区域资源禀赋和特色文化建设一批具有区域标识度、多业态融合发展的消费场景;打造国际化社区生活新场景,建设一批产业服务型、文化教育型、商旅生态型、居住生活型国际化社区。

◆品质化消费供给提升:鼓励零售企业开展线下体验、线上交易、移动支付等融合发展模式,提升个性化、柔性化服务水平,增加中高端品质商品品类。支持新零售企业下沉社区,提升社区商业发展品质。支持本地企业开设跨境电子商务O2O(线上线下)体验店。加快免税购物中心、区域性进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等建设。创新开展成都“十二月市”等主题市集活动。

◆高能级消费载体建设:按照都市级、城市级、区域级三个层次差异化打造42个城市品质商圈,打造春熙路、交子公园等都市级商圈,打造西部国际博览城、双流空港、光华等区域性城市级商圈。培育建设63条特色街区,大力推进锦里、东安片区、铁象寺水街、文殊坊、音乐坊、国医汇、东郊记忆、正东街等步行街改造提升,推动太古里等争创国家级步行商业街示范街区。

◆国际化消费环境优化:推动主要商圈、景区交通便捷换乘和光纤宽带、无线网络等全覆盖。增加购物离境退税商店、口岸免税店、市内免税店、离境提货点,规范设置中英文双语导视标识标牌,建设高素质志愿服务队伍。加快食品、药品等重要产品的追溯体系建设,建设二手车流通大数据综合服务平台,加大对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等失信行为的整治力度,推动服务评价体系建设,推动建立消费维权社会共治格局,探索建立跨境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

第三章 合理扩大有效投资

充分发挥投资“补短板、调结构”的关键性作用,聚焦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着眼长远发展和未来需要,在保持投资合理增长的同时,更加注重投资政策的精准性,加快提高投资的质量和效益。

第一节 进一步优化调整投资结构

统筹当前与长远、传统与新型、补短板与锻长板关系,加快补齐基础设施、市政工程、农业农村、公共安全、生态环保、公共卫生、物资储备、防灾减灾、民生保障等领域短板,支持建设有利于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项目。围绕“两新一重”重点领域,推进新型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及交通、水利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聚焦增强“五中心一枢纽”核心功能,重点强化关系城市长远发展的战略性、全局性、功能性重大项目投资。聚焦现代化开放型产业体系,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有效投资,强化产业功能区、高品质科创空间、创新生态链等重点领域投资,加大先进制造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投入力度,推动现代服务业和新经济投资提速升级。聚焦“两区一城”等重点区域建设,以片区综合开发为重点,加快引进、开工一批高能级、牵引性、支撑性重大项目。

第二节 充分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

持续创新完善“项目清单+城市合伙人”机制,常态化公开发布回报机制明确、商业潜力大的优质项目,鼓励民间资本参与“两新一重”领域和公共卫生、仓储物流、应急储备等短板领域的建设。优化投资资金保障机制,推进多元化项目投融资模式,引导和鼓励民营企业在资本市场加大融资力度,深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创新,拓宽低成本融资渠道。积极稳妥推进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试点,盘活优质存量资产。充分发挥政府专项债、政府投资基金的带动作用,激发民间资本活力和动力。更高质量利用外资,依法在更多领域允许外资控股或独资经营。

第三节 深化投融资体制机制改革

深入推进投资审批制度改革,深化“证照分离”改革和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持续实施“项目长服务制”“首席服务制”,按照“要素跟着项目走”的要求加大对重大项目的资源匹配力度,更大力度破除民营企业在蓉投资兴业的显性和隐性壁垒,提升投资审批和落地效率。强化政府投资统筹管理,建立政府投资范围动态调整机制,健全完善政府投资范围评估调整机制。突出政府投资在补短板、惠民生、促引导方面的作用,加快形成市场主导的投资内生增长机制。加强投资监督检查,建立信息对称、权责对等、运行规范、风险控制有力的投资监督检查体系,强化重点项目质量考评和政府投资项目效益评审,实现政府投资项目全程全面监管。

第四篇 深化经济地理重塑 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

坚定不移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和新型城镇化战略,持续深化经济地理重塑,优化完善新型城镇体系,大力提升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水平,增强基础设施综合承载力,加快形成主体功能约束有效、国土开发建设有序、城乡共兴共融的城市发展新格局。

第一章 深化经济地理重塑

强化底线约束,坚持“中心引领、轴带串联、组团支撑”的空间发展理念,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和体制机制障碍,持续优化主体功能分区,建立完善主体功能明确、区块错位协同、要素高效流动的差异化发展体制机制,构建与城市战略、资源禀赋相适应的功能布局和制度体系。

第一节 构建“三区三线”国土空间管控体系

以生态安全格局为前提,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硬约束,优化生态空间、农业空间、城镇空间布局,强化空间刚性管控,确保各类空间占市域面积比例长期基本稳定。优先保护生态空间,按照国家关于生态控制区的相关要求进行管控,到2025年,生态空间内的镇村建设用地在现状基础上不增加。严格保护农业空间,严格保护永久基本农田,加强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保护利用。集约布局城镇空间,确定城镇开发边界,严格管控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实现城镇集约高效发展。

第二节 推动形成区域错位发展新格局

高起点建设“东进”区域。坚持“筑城兴业、品质聚人”,聚焦增强产业体系中的高端环节引领功能,加快现代产业和先进要素集聚,提升人口和经济承载力。围绕航空经济、智能制造、现代物流、未来医学等重点领域,加快打造临空产业、汽车产业、陆港产业、健康产业四大集群。强化空港新城、简州、淮州、简阳城区等重要组团辐射带动作用,激活龙泉山东侧现代产业发展带和沱江绿色发展经济带沿线区域发展潜力,推动形成拥江发展新格局,打造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基地,形成成渝相向发展的新兴极核,塑造蓝绿环绕、绿色智慧的未来之城。

高水平发展“南拓”区域。坚持“创新赋能、生态表达”,聚焦增强科技网络中的原始创新策源功能,充分发挥四川天府新区内陆开放门户和成都高新区自主创新示范区引领作用,突出生态价值转化示范和生产、生活、生态空间融合可持续发展样板打造,联动双流、新津、邛崃形成协同发展新格局。围绕打造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和公园城市先行区,加快构建以成都新经济活力区为新经济发展动力源,以成都科学城、天府国际生物城为创新核心引擎,以数字经济带、开放经济带、总部经济带、绿色经济带为创新功能拓展区和创新技术转化区的“一源双核四带”生产力布局,加快建设全市综合性副中心,塑造疏密有致、智慧高效的创新之城。

高标准提升“西控”区域。坚持“提质增效、绿色成长”,聚焦增强生态系统中的涵养与价值实现功能,以建设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为引领,推动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和生物经济创新发展。强化生物经济创新动力中心引领功能,联动成都医学城、天府中药城等重点区域,建设具备高端绿色成长基因的生物经济示范带。以农旅融合为重点,串联都江堰精华灌区、大邑安仁古镇、崇州“古镇金三角”(街子、元通、怀远古镇)、郫都战旗村等优质文旅资源,打造“大美田园”走廊;以农商融合为重点,串联龙门山湔江河谷、青城山、西岭雪山、鸡冠山等优质山水资源,打造“蜀山乡韵”走廊;以农工融合为重点,串联中国天府农博园、天府农创园、天府现代种业园、温江都市现代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园等优质农科资源,打造“天府农耕”走廊。统筹推动“大美田园”走廊、“蜀山乡韵”走廊、“天府农耕”走廊,形成多元特色的西部城乡融合示范大走廊,塑造充分彰显川西风貌的生态之城。

高质量改造“北改”区域。坚持“四向融通、立体链接”,聚焦增强开放格局中的核心枢纽支撑功能,以金青新大港区为龙头牵引,充分发挥国际铁路港、自贸试验区、综合保税区等高能级开放平台作用,整体形成“一港多区”一体化协同发展格局。围绕青白江欧洲产业城、龙泉驿汽车产业功能区、新都现代交通产业功能区等重点产业功能区,打造“1+8”临港先进制造业基地。围绕成都国际商贸城功能区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彭州濛阳、赵镇南部片区等重点商贸平台,构建“一区多点”国际现代商贸体系。着力建设成都都市圈重要的经济增长极、链接欧亚的陆港门户枢纽、产贸结合的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塑造生态廊道环绕、轨道交通赋能的开放之城。

高品质优化“中优”区域。坚持“业态迭代、利益平衡”,聚焦增强流量网络中的战略资源配置功能,以场景营造和片区开发为牵引,以优化城市形态、提高产业层次、提升城市品质为重点加快推进城市有机更新,打造高能级高品质生活城区。以天府锦城“八街九坊十景”重点街区街坊、“两环八线十三片”街巷游线体系、一环路市井生活圈等示范工程为依托,系统打造具有蜀都味、国际范的城市生活新场景。推动凤凰山、华西坝、金融城、金沙光华、龙潭寺等城市南北纵轴和东西横轴线重点片区集聚高端产业和优质要素,全面提高经济承载力和生活宜居性,着力建设国家文创中心、国际文化交流与展示中心,塑造天府文化魅力充分彰显、历史与现代相得益彰的人文之城。

专栏11 主体功能分区重点片区示意图


第三节 完善功能区差异化发展体制机制

健全主体功能区差异化协同发展长效机制,为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提供制度保障。健全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全面建立“三级三类”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按照主体功能定位严格控制建设用地总量,合理安排土地利用年度计划,调整结构,盘活存量,实现国土空间健康有序发展。构建“差异化用途管制—全域全要素监管”管理监督体制,制定针对性强、协调性好的财政、投资、产业、土地、人口管理、环境保护等政策配套体系。实行主体功能分区的政绩考核评价机制和激励制度,建立科学化、精细化的绩效评价指标及政绩考评标准,逐步形成差异化的考核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加强组织协调,完善市级层面主体功能区战略和制度的实施机制,形成推进“东进、南拓、西控、北改、中优”建设整体合力。

第二章 推动形成“两区一城”协同发展新格局

坚持互利共生、开放协作、相互成就、整体成势,聚焦协同打造创新策源地和成果转化区、培育现代产业集群、共建公共服务供给体系、共享开放平台、密切合作制度体系,构筑具有强大国际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的高能级共同体,打造成渝相向发展的战略支撑。

第一节 高标准建设四川天府新区

深入践行“一点一园一极一地”发展战略,以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先行区为统揽,以高标准建设成都科学城和打造内陆开放门户为支撑,加快打造公园城市典范和高质量发展样板。着力塑造公园城市场景体系、价值体系、话语体系,集中呈现人城境业高度融合的公园城市示范场景,加快打造生态型、高质量、人本化、有韧性、可持续的公园城市样板。以成都科学城为核心载体,突出集聚“国家队”、拓展“高校圈”、用好“超级算”、培育“独角兽”,做强科技强国西部力量支撑。以天府总部商务区为载体,建设面向世界的中央商务区,打造成都未来城市新中心。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高端和价值链核心,加快构建以新经济突破发展为带动,总部经济、商务会展、科技研发、文创产业、现代金融五大重点产业协同发展的现代化开放型产业体系。着力提升通达功能,加快构建立体开放通道体系,推动开放型制度创新,强化消费牵引、聚合自贸试验区、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等政策优势,全面提升总部经济、会议会展聚集高端资源要素的能力,积极构建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战略链接。

第二节 高起点建设成都东部新区

聚焦打造国家向西向南开放新门户、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新平台、成德眉资同城化新支撑、新经济发展新引擎和彰显公园城市理念新家园,坚持“精筑城、广聚人、强功能、兴产业”理念,统筹推进片区综合开发,加快构建“双城一园、一轴一带”的空间格局。聚焦航空经济、智能制造、总部经济、现代物流等产业,在龙泉山东侧培育形成先进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带。聚焦国际空港门户枢纽建设,增强国际消费、国际交往、国际投资贸易平台和口岸服务功能。统筹区域交通整体布局,推进轨道交通延伸拓展,联通成渝快线与成德眉资环线,织密成渝“双城”高快速路网,形成新区与周边区域协同发展新格局。突出拥江发展,依托“一山一江多湖”优质生态本底,推动城市营城模式变革,构建青丘为幕、碧水润城、丘谷成廊、城绿相融的城市形态。

第三节 高水平建设西部(成都)科学城

聚焦打造全国重要的创新驱动动力源、全国重要的高质量发展增长极、全国一流的高端创新要素集聚地、全国领先的创新创业生态典范区,加快构建“一核四区”空间功能布局,形成“核心驱动、协同承载、全域联动”的发展格局。成都科学城重点围绕网络安全、空天技术、先进核能等领域,聚焦提升创新驱动和原始创新策源功能,着力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科学高地、综合性科学中心主阵地、国家实验室和天府实验室承载地。成都新经济活力区重点发展5G通信与人工智能、网络视听与数字文创、大数据与网络安全、区块链等新经济新产业,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新经济策源地。生命科学创新区重点突破发展生物技术药物、高性能医疗器械、精准医疗等领域,建设重大新药创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成果转移转化试点示范基地,打造世界级生物产业创新与智造之都。未来科技城重点夯实智能制造、航空航天、6G、网络信息等产业发展基础,打造国际一流应用性科学中心、中国西部智造示范区和成渝国际科教城。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基地重点聚焦集成电路、新型显示、智能终端、网络通信等前沿技术领域,建设全球电子信息产业高端要素汇集区,打造国际知名的中国新硅谷。

第四节 完善“两区一城”协同发展机制

加强创新体系协同共建,优化“一核四区”功能布局,做强“一核”创新策源功能,促进“四区”创新成果转移转化,协同打造创新策源地和成果转化区。加强产业生态协同共建,推动“三网一智造”集成共享发展,协同培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和高新技术服务业集群。加强开放平台协同共享,推动自贸试验区和自主创新示范区联动发展,支持天府新区创建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推动航空港、铁路港联动开拓海外市场。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协同布局,统筹布局教育、医疗等重大功能设施,组建城市一体化运营服务商联盟,健全公共服务共享机制,推动人口与公共服务区域总体均衡。加强人力资源协同开发,实行产业人才联合培养新模式,推动科技人才资格职称跨区域互认共享。加强战略协同对接,整体谋划产业政策、区域规划、城建运营和组织保障体系。加快推动双流、新津、简阳、邛崃等有机融入“两区一城”协同发展新格局。

专栏12 “两区一城”建设

◆天府新区能级提升:重点推进鹿溪智谷、雁栖湿地、龙泉山森林绿道等一批“生态+”项目和西博城等高能级商圈建设,构建公园城市场景体系;加快建设天府高铁枢纽站及区域内轨道交通项目,快速链接两大机场;加快建设中意文化创新产业园、四川区域协同发展总部基地等重大平台,提升资源要素聚合力。

◆东部新区片区综合开发:重点推进天府奥体公园核心区、成都健康医学中心(未来医学城)、沱江活力湾区、智能制造、龙泉湖智慧科创城、龙马湖CAZ、淮州产城融合、通用航空产业、成都国际职教城、三岔TOD、淮州光伏应急产业和节能环保产业拓展区等片区综合开发或运营,全面提升东部新区人口和产业承载能力。

◆西部(成都)科学城重大平台建设:成都科学城重点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天府实验室、创建国际技术转移中心等;成都新经济活力区重点建设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等;生命科学创新区重点建设重大新药创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成果转移转化试点示范基地等平台等;东部新区未来科技城重点建设国际合作教育园区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基地重点建设IC设计产业总部基地、“芯火”双创基地等。

◆“两区一城”协同联动:高水平编制“两区一城”区域空间规划,研究制定“两区一城”协同发展实施方案、政策意见和综合改革实施方案;统筹东部新区空间资源、天府新区平台资源、西部(成都)科学城创新资源,推动共建产业生态圈创新生态链;争取设立自贸试验区成都东部新区新片区,推动联动开放;共同制定更具含金量和吸引力的“人才新政”。

第三章 构建新型城镇空间结构

着力推动城市由“两山夹一城”向“一山连两翼”发展,强化中心城区极核引领作用,加强四川天府新区、成都东部新区、国际铁路港大港区的重要支撑作用和郊区新城功能节点作用,分类优化提升城市空间品质,加快完善县城综合服务功能,形成“一心两翼三轴多中心”的组团式、网络化市域空间结构。

专栏13 “一心两翼三轴多中心”市域空间结构

◆“一心”:指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将龙泉山由生态屏障提升为两翼共享的世界级品质城市绿心和国际化城市会客厅。

◆“两翼”:分别为龙泉山东西两翼,西翼包括中心城区、天府新区和国际铁路港大港区等区域,东翼包括东部新区、淮州、简阳城区等。

◆“三轴”:为南北城市中轴、东西城市轴线和龙泉山东侧沱江发展轴,将建设成为凝聚城市发展的功能轴、文化轴、公共服务轴和景观轴。

◆“多中心”:指多个国家中心城市功能中心,形成承载经济中心、金融中心、科技中心、文创中心、对外交往中心、综合交通通信枢纽等核心功能、各具特色的功能中心。

第一节 强化中心城区极核引领作用

统筹兼顾经济、生态、安全、健康等多元需求,大力推进中心城区功能升级、风貌提升、场景营造和产业更新,合理控制规模,推动内涵式发展,实现中心城区“瘦身健体”。适当疏解中心城区一般性制造业、区域性专业市场和物流基地等功能和设施,推动中心城区优质医疗和教育等公共服务资源向郊区新城延伸,合理控制开发强度和人口密度。集聚创新要素,增强高端服务功能,引导生产环节向生产性服务环节转型,传统服务业向规模适度、经营规范、业态高端方向发展,植入有显著资源配置特性、创新创意特征的功能业态,率先形成以现代服务业为主体、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产业结构。以“优形态、增活力、显魅力”为导向,实施绣花功夫的社区微更新、街巷微循环,加强存量土地复合利用,有机植入科技、文化、生态、生活等场景,推动城市有机更新,塑造历史街区风貌充分彰显、小游园及微绿地交织的历史之城。

第二节 加强郊区新城功能节点作用

以承接中心城区功能外溢和人口疏解为导向,按照控制规模、把握节奏、提升品质的发展路径,建设一批“产城融合、职住平衡、生态宜居、交通便利”的郊区新城,承担国家中心城市特色功能,强化综合服务能力,加强对周边城镇和乡村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以发挥优势、彰显特色、协同发展为导向,统筹郊区新城产业发展,引导重大产业项目向资源环境承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郊区新城布局,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因地制宜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商贸物流中心和区域专业服务中心,成为成都未来发展战略新空间和重要的增长极。分类指导、科学施策,着力完善教育、医疗公共服务配套,推动文化、体育等重大公共资源在郊区新城间合理配置,不断放大生态优势,优化市政设施功能,营造多层次消费场景,建设最美郊区新城,增强引人聚流能力,成为高品质宜居高地的重要承载地。推动具备条件的县(市)改区。

专栏14 “五中心一枢纽”功能空间承载


第三节 分类优化提升城市空间品质

以有机更新活化存量空间。遵循城市传统肌理和历史格局,以中优、北改区域为重点,实施老旧城区改造“五大行动”,推动以“留改建”为主导的城市有机更新。以“城市针灸”理念促进老街巷、老院落焕发新生,以“创新创意”方式推动老厂房、老建筑、老旧商务楼宇改造,打造特色文化街区,增设多元休闲开敞空间,持续推进场景营造和业态更新,形成现代化精致城市风貌,实现存量空间的再度繁荣。

以高标规划赋能增量空间。突出以全球视野、国际标准、时代要求规划设计东进、南拓等重点区域,强化建筑形态、风格、立面、色彩等控制,构建城市景观廊道系统,塑造疏密有度、错落有致、显山露水的城市风貌,形成高度集约化、品质化、高端化的现代大都市形态。强化重大基础设施和优质公共服务的导入作用,提升交通网络链接水平和开放平台辐射能力,加快人口和产业集聚。

以功能复合打开弹性空间。坚持“人城产”逻辑,以西控区域为重点,加强用地空间布局与管控的“刚弹结合”,集中利用有条件建设用地,塑造以人为本、功能复合、宜居适度的空间形态。推动全域功能区体系建设,开展功能区模块化设计和社区化管理,打造交通圈、商业圈、生活圈“多圈合一”的城市功能区。以TOD建设引领城市空间优化和公共服务体系重构,打造城市消费新场景,大力发展流量经济,加快形成15分钟生活圈。推动新型社区建设,细化“社区—街区—地块—建筑”空间尺度管控策略,打造满足各类人群行为方式和价值选择的社区场景。

第四节 加快推进县城补短板强弱项

坚持问题导向,大力提升县城公共设施和服务能力,为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和新型城镇化战略提供重要支撑。加快推进国家县城新型城镇化示范建设,实施公共服务设施提标扩面、环境卫生设施提级扩能、市政公用设施提挡升级、产业培育设施提质增效,满足农民日益增加的到县城就业安家需求,推动农民工更好融入城市。结合临近产业功能区人群特征、产业门类以及本地居民需求,优化消费供给体系,完善生活服务及生产性服务配套,强化大型文化、体育功能设施布局,不断增强县城对周边区域的辐射带动作用。

专栏15 县城补短板强弱项示范

◆金堂县补短板强弱项示范行动:实施提升防洪排涝能力、提标公共服务设施、提级环境卫生设施、提档市政公用设施、提质产业培育设施等“五大工程”,加快建设县社区智慧服务中心、天府水城静脉家园建设(一期)、县城综合医疗水平提升、县城基础教育能力提升、县污水处理能力提升、县城内通外联骨架路网优化提升、县智慧城市治理中心、“一带一路”亚蓉欧国际冷链物流产业园(一期)及配套设施工程、县农贸市场提档升级等工程项目,为建设宜居、韧性、智能的新型县城提供示范样本。

◆公共服务设施提标行动:推进邛崃、简阳、彭州、崇州、蒲江、大邑等8个县(市)县城中小学幼儿园建设工程,建设邛崃市第二人民医院等8所医院;建设彭州华怿艺术科技城项目;实施蒲江城市更新安置房(一期、二期)、仁里安置小区、同心三期安置小区、凤栖苑人才公寓、老旧小区改造等项目;推进幸福港湾社区服务中心、大邑市民中心、蒲江城市滨河公园、四川省养老实训示范基地(二期)等项目建设;推进崇州公共卫生医疗中心、都江堰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改扩建、简阳市中医医院康复治疗中心及传染病区等项目建设。

◆环境卫生设施提级行动:实施柳河沿线综合整治、蒲江河综合治理、王泗污水处理厂及污水管道、安仁污水处理厂、崇州都市农业产业功能区污水集中处理、空天产业功能区排污管网、天邛产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绛溪河防洪治理等工程项目。

◆市政公用设施提档行动:实施邛崃城区基础设施、彭州中心城区基础设施及配套一期、蒲江县城市市政基础设施提升改造PPP项目等项目;实施大邑全域公交一体化、成渝客专简阳城镇化建设高铁示范核心区及影响区基础设施等项目。

◆产业培育设施提质行动:实施彭州市工业开发区十九条道路、成都九尺冷链物流产业园、成都(青白江)国际铁路港大港区农副产品智慧物流港、彭州国际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崇州冷链物流配送基地、大飞水文旅综合体、室内冰雪运动场馆、成都·大凉山农特产品加工贸易园区等项目。

第四章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坚持把乡村作为极其宝贵的稀缺资源、未来发展的战略空间,推动城乡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培育一批功能完善、形态独特、连城带村的新型小城镇综合体和川西林盘,推进农村新型社区建设,推进撤并乡镇“活化工程”,扎实做好乡镇(街道)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后半篇”文章,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高质量建设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全力打造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乡村振兴成都样板。

第一节 构建城乡融合产业发展格局

以产业融合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构建“以点串线、以线带面”的城乡产业融合发展格局。以农业园、产业园为核心,带动现代化农场、农村新型社区、川西林盘的建设,形成“核心引领、多点联动”城乡融合发展点状单元。开展“天府好米品质提升行动”,推动川米振兴和川果高质量发展,提升发展天府现代种业园,建设长江中上游中试熟化基地,搭建川菜调味品产业研究院、川菜学院等创新平台,扩大四川省蔬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影响力,夯实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与绿色食品供给品质。整合全域山水田园、地域文化等资源,结合航空走廊、交通网络、绿道网络、水系脉络、特色资源,加快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文化创意等,延伸康养旅游产业价值链,打造具有吸引力和独特魅力的城乡融合示范线、示范片。围绕生物经济、绿色经济等重点产业,加快产业功能区协同发展,建设一批国家级功能性平台,打造城乡产业融合样板。

第二节 打造新型小城镇综合体与川西林盘品牌

培育“人文创意型”集群。实施“小镇+”战略,以“聚人”为第一原则,坚持“一镇一品”,积极探索“小镇+林盘”“小镇+景区”“小镇+产业园”等建设模式,打造生态资源型、文创艺术型、景区度假型、特色产业型等多种类型的新型小城镇综合体。突出从产业、生态、文化等维度活化小镇,加快以“产业特、功能合、形态美、机制活”集聚人气、吸引企业,打造别具一格的农商文旅体融合体验空间,为新知识群体、小众创业群体、独角兽群体创造生态化、小众化的创新空间。

打造“场景赋能型”川西林盘聚落。按照片区策划、整体招商、一体运营的思路,秉持一个精品林盘聚落催生一个规上服务业企业的理念,强化功能植入、业态提升,以宜游宜购宜娱宜宿的新场景赋能传统林盘升级,打造一批旅游型、商务型、文创型、博览型、社团型等现代特色林盘试点示范,推动移步换景、连片发展,形成彰显川西生态宜居优势、巴蜀人文底蕴的高品质林盘聚落经济带。

第三节 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

围绕“田园美、村庄美、生活美”,积极推进布局优化、卫生洁化、院落绿化、生态美化,打造“人居高品位、场景高颜值、生活高满足、治理高效能”的美丽宜居乡村。推进乡村建筑师和设计师制度试点,加强乡村风貌整体管控,注重村居整体错落有致,改善村居院落建筑风貌。推进全域乡村景观化景区化改造,以精品民宿“点亮”乡村旅游,促进农业价值再发现、功能再挖掘、能级新提升,打造都市现代农业的“川西样板”。优化农村人居环境,大力推进实施村庄生态化有机更新,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实现农村户用厕所无害化全覆盖,完善村庄生活垃圾收运体系,加强农村污染治理。

第四节 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

推动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社会事业向农村覆盖,促进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优质化发展。坚持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建设、统一管护,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和县域基础设施补短板专项行动,推动农村公共服务设施、环境卫生设施、市政公用设施提级扩能,加快绿色能源推广应用。完善基本公共服务需求识别、动态调整、项目投入清单标准,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制度并轨。大力培育多元化市场化投资运营主体,推广政府、企业、社会资本合作模式,通过招标采购、合约出租、特许经营和政府参股等形式,引导各类主体参与城乡公共服务投建运营。加快推动大邑县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建设。

专栏16 天府美丽乡村示范

◆“小镇+”示范行动:“小镇+文化”示范建设,突出文化引领带动作用,遴选文化名镇、名村,以及汇集名人、名品、名产等资源的小镇,强化IP塑造,加强静态与活态展示,建设一批以安仁世界文博小镇、白鹿音乐小镇、道明竹编非遗文创小镇、观胜川派盆景小镇、天府沸腾小镇、岷江桂雨小镇、麓艺生态小镇等为代表的“文创艺术型”小镇;“小镇+景区”示范建设,借力景区的泛旅游延伸,强化小镇的服务接待功能,提高基础设施水平,打造一批以龙门山森林康养小镇、朝阳湖滨湖度假小镇为代表的“景区度假型”小镇;“小镇+产业园”示范建设,依托产业园区推动项目植入,引导一批有重大示范带动效应的项目落户小镇,强化生产生活生态有机融合,打造一批以友爱农科小镇、三医小镇、丽春航空动力小镇等为代表的“特色产业型”小镇。

◆“林盘+”示范行动:依托林盘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优美的山水田园景观,结合当地特色文化、产业,通过改造和新建,植入休闲、观光、商务、会议、博览、度假、双创、社团组织等现代功能业态,打造“林盘+旅游”“林盘+商务”“林盘+文创”“林盘+博览”“林盘+社团”等现代特色林盘,着力建设一批以鱼凫竹海、稻香渔歌林盘聚落、夏河溪文创聚落、贺麟故居、蔚崃林盘聚落、七里诗乡、张家大院林盘、周家院子+种业硅谷等为代表的体现天府文化特色、承载现代复合功能的新型林盘聚落。

◆“精品民宿+”打造行动:加强对传统村落、传统民居的保护和利用,加大对传统艺术、传统民俗、人文典故、地域风情等挖掘和传承,将地域文化、本土文化融入民宿开发与建设,通过“民宿+文化”“民宿+文创”“民宿+体育”“民宿+论坛”“民宿+技艺”“民宿+温泉”“民宿+书店”等多业态发展、多价值挖掘,打造“一村一特”“一村一品”“一户一景”等极具文化创意和景观美学的乡村特色民宿产品。

第五章 提升城市基础设施承载能力

加快实施一批战略性、引领性、功能性重大基础设施工程,完善市域综合交通体系,提升市政、能源、水务等基础设施综合服务水平,构建高效便捷、保障有力的基础设施网络,有效支撑高质量发展。

第一节 优化市域综合交通体系

更新城市路网布局理念,进一步优化市域路网体系,加快实施城市通勤效率提升工程,以轨道交通助推“轨道+公交+慢行”三网融合交通体系建设,构建布局合理、绿色高效的城市交通体系。加密轨道交通网络,实施市域铁路公交化改造,大力推进轨道交通向郊区新城和功能区延伸。实现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及在建里程达850公里以上,力争轨道交通(地铁+市域铁路+有轨电车)在建及运营里程达到1000公里以上。加快完善市域快速路网体系,推进干线公路联网畅通,进一步完善城市主干路网建设,实施中心城区拥堵节点改造工程,持续优化城市次干、支路路网。提升天府新区、东部新区路网密度,打通区(市)县跨界区域的“断头路”,打通产业对接线路、旅游线路等,实施农村道路联网加密和提档升级。坚持以人为本、慢行优先战略,强化轨道、公交之间接驳,完善公交智能调度系统,持续推进城乡公交融合,持续提高换乘便捷性,轨道交通占公共交通分担率达65%。

第二节 加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

以提升城市综合服务水平为导向,着眼未来城市发展需要,提高市政设施现代化水平。重点提升天府新区、东部新区市政基础配套水平,高标准打造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基础设施,加快建设天府国际空港新城基础设施工程。加快老城区市政基础设施提升改造,加大对老旧设施的安全排查和智能化改造力度。推进地下综合管廊与道路一体化建设,统筹加快集成电力、通信、燃气、给排水等地下市政设施信息,统一建立综合管网基础信息库,推进建设专业管线信息平台和管线管理信息系统。实施城市道路照明增灯补亮行动,试点推进智慧多功能灯杆建设,照亮市民回家的路。推广LED光源节能改造。

第三节 强化现代能源供给保障

顺应能源发展趋势,持续改善能源供给质量,增强能源供给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加快完善电力供应系统,积极推动东部新区变电站建设,加强储能和智能电网建设。支持可再生能源电力接入,探索分布式能源、储能、交直流混合配电网等新技术的应用。加快完善城乡燃气管网设施建设,推进燃气场站改造升级,全面推进天然气进村入户。提升燃气供应保障水平和网络调储能力,推进天然气管网互联互通。

第四节 加强水务基础设施建设

突出战略布局、安全集约,加快推进供排净一体化改革,加强水务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水务保障能力。实施重大水利工程,加强引水工程和大中型水库工程建设,集中建成一批骨干枢纽和重点水源工程。立足全域城乡统筹,优化城乡供水管网设施布局,实施供水管网跨区域连通互济工程,推动供水设施提标改造,继续实施农村供水安全保障工程。推进智慧水务融合工程建设,建成集全面感知、数据共享和智能应用于一体的智慧水务平台体系,全面提升水务监管信息获取、动态监控、协同监督能力。

专栏17 城市基础设施赋能

◆轨道网络高质量发展计划:加快推进8号线二期、10号线三期、13号线一期、17号线二线、18号线三期、19号线二期、30号线一期8个轨道交通项目建设;启动第五期建设规划编制报批工作,力争“十四五”期间获批并开工;加快有序开展S2线(三岔湖至金堂)、S13线(龙泉驿至天府国际机场)等市域线前期工作,争取纳入国家层级规划;推进西控区域旅游轨道交通建设,增强天府机场到重要旅游景点“快进慢游”旅游基础设施功能;研究中低速磁悬浮规划建设;研究论证S1线(金堂线),以及都江堰经崇州、天府新区至天府国际机场市域铁路。

◆城市路网提升计划:加快推进成都东西城市轴线(东段)、天府大道北延线城市轴线、天府新区交通骨干路网、东部新区与天府新区连接通道等城市主干路建设;加快推进铁路港与空港道路连接工程;启动天蒲快速路新建工程、创新大道、双楠大道崇州段,建成成温崇、崇双、天新邛快速路;推动杉板桥路改造、羊西线改造、天温都快速路和沙西线扩容、成洛大道、五环路与成名高速互通及成彭、彭邛、彭广青淮、成洛简等快速路等工程建设,完善城市骨干路网体系;加快推进中心城区慢行系统品质提升工程;推进五环路、货运大道、成青路改造工程。

◆都市TOD网络打造计划:建成主题特色鲜明、功能业态高端的TOD网络体系,重点实施福田、火车南站、三岔、太平园、东客站、龙潭寺、东光南站、廖家湾、人北、四川师大、林家坝、成都行政学院、万盛、犀浦—天河路、成彭高铁彭州站、成蒲快铁邛崃站和崇州站站城一体、新津站+5G公园城市社区、都江堰等TOD项目。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系统成网计划:突出布局合理、系统成网,加快推进沙西线、东西城市轴线(东段)等地下综合管廊在建项目建设进度。启动3.5环(三环)等地下综合管廊储备项目研究,尽快通过“环+射”、“区域管廊连接线”等建设方式实现管廊连网成片。

◆能源保障重大项目:突出能源安全、重点区域保障,全面推进成都地区220千伏及以下电网项目、成都地区500千伏输变电工程、成都简阳清洁能源调峰项目、甘孜—天府南—成都东、阿坝—成都东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电网工程、川西气田勘探开发、中航油成彭管道天府机场支线工程、天府总部商务区西区集中供能项目、天府新区燃气门站项目等建设。

◆水务基础设施重大项目:加快推进李家岩水库及输水管道建设;有序推进引大济岷工程、长征渠工程、毗河供水工程二期前期工作和建设;全面推进三坝水库及输水管道工程、久隆水库及输水管道工程建设;加快推进沱江团结水利枢纽工程研究论证和建设,开展淮州水源工程(羊毛沟水库)等项目前期工作;加快实施成都市水七厂三期、空港新城水厂、简州水厂、三坝水厂、天台山水厂、简阳水厂、石堤堰水厂、都江堰北区水厂等工程建设。持续推进都江堰灌区续建配套和现代化改造。

第五篇 大力提升科技创新策源能力 打造高质量发展动能引擎

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围绕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城市未来发展、企业成长需要、市民生命健康,聚焦科学新发现、技术新发明、产业新方向、市民新需求,强化原始创新能力,着力优化创新生态,推动全产业链创新提升,打造全国重要的科技创新策源地和产业创新应用场,加快培育城市发展新动能、塑造未来竞争新优势。

第一章 加快构建多层次创新体系

以增强科技创新源头供给为重点,着力接续转换新旧动能,突出创新能力对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撑作用,加快构建与城市能级跃升相匹配的动力系统。到2025年,力争建成1个国家实验室、1个国家技术创新中心、3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新增20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初步建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第一节 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聚焦增强原始创新能力,形成以世界一流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大学和科研机构、前沿科学交叉研究平台为核心的科技策源体系。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命科学、空天技术、先进能源等前沿领域,打造创新基础设施集群。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知名科研机构,联合中科院、国内外知名高校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等领域打造新型研发机构,重点支持中国科学院大学成都学院等研究型大学建设。建设世界一流前沿科学交叉研究平台,重点建设国家川藏铁路技术创新中心、国际深地科学研究中心等。发挥成都超算中心算力功能性设施赋能作用,支撑多元应用场景数据汇集与处理需求,打造全国重要的算力功能服务平台,争取纳入国家超算中心体系。依托天府新区兴隆湖周边区域,加快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核心承载区。

专栏18 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

◆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重点项目:争取建设第四代先进核能技术铅铋快堆研发及应用工程、自由电子激光极紫外光刻光源、跨尺度矢量光场时空调控验证装置、极端复杂电磁环境大科学装置、西部光源(红外太赫兹自由电子激光装置),加快建设柔性基底微纳结构成像系统研究装置、转化医学研究设施等国家级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

◆世界“双一流”建设重点行动:重点支持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高校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学科),支持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口腔医学、交通运输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基础数学等优势学科建设世界一流学科。

◆世界一流科研机构建设重点项目:建设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核动力研究设计院、中国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成都分院、四川省脑科学与类脑智能研究院、中科院西部科学数据中心、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整体迁建暨天府清洁能源研发基地、中科院光电所科学城园区等项目。

◆世界一流前沿科学交叉研究平台建设重点项目:建设国际深地科学研究中心、四川国家应用数学中心、多态耦合轨道交通动模试验平台、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等项目。

第二节 加快建设天府实验室

强化战略科技力量建设,对标国家实验室建设要求,聚焦空天科技、生命科学、先进核能、电子信息等优势领域加快组建天府实验室,着力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争创国家实验室并纳入国家实验室体系。优化实验室空间布局,采用“核心+基地”模式,构建实验室网络体系,打造若干特色鲜明、功能突出的科技创新基地。完善实验室管理运行机制,建立“科研特区”制度。争取已获批国家实验室到成都设立研发机构,建好国家实验室成都基地。

专栏19 天府实验室建设

◆天府实验室空间布局:推动四川天府新区与中科院光电所在成都科学城组建光电科学与技术实验室,成都高新区与电子科技大学在未来科技城组建电磁空间与泛在互联实验室,成都东部新区、成都高新区与四川大学在成都东部新区未来医学城和成都高新区前沿医学中心共同组建生命健康实验室。完善空天技术和先进能源领域实验室组建方案,适时挂牌运行。

◆天府实验室管理运行机制创新:科研管理实行“重点攻关+前沿探索”的“双轮驱动”科研体系,以责任院士和PI项目管理制,组建专业科研团队承接国家、省、市科研项目。考核机制按照战略导向、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和绩效导向,实行“定期评估+动态调整”机制。实行“科研特区”制度,赋予天府实验室科研自主权等特殊支持政策。

第三节 培育壮大多元创新主体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大创新型企业培育力度,重点向初创型科技企业提供综合性科技创新服务,支持创新型中小企业加强产业协同和技术联合攻关,推动创新型领军企业提升国际竞争力,打造创新型企业集群。加快建立现代科研院所制度,支持高等院校、科研事业单位增强科研能力,发挥高水平大学作用,积极引进世界一流大学、知名科研院所来蓉共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特色学院。实施“天府实验室全球高端人才招引计划”“蓉漂计划”“产业生态圈人才计划”“成都城市猎头行动计划”等,加快聚集国际一流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高水平创新团队、创新型企业家,加强与科研院校联合培养高层次应用型、技能型科技人才。

专栏20 企业创新能力提升

◆创新型领军企业提能行动:大力培育创新引领型行业龙头企业,支持行业头部企业整合人力、技术、信息、资本等创新资源要素,引领打造共创共赢的创新生态。大力培育独角兽企业,推动准独角兽企业接续成长。聚焦优势领域培育“专精特新”隐形冠军企业,融入高端价值链,培育“成都创造”企业竞争优势。

◆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行动:持续扩大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建立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完善区(市)县域产业功能区三级联动培育体系。开展重点行业专利导航,落实研发设备加速折旧、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和创新产品首购等方式,对企业的科技创新活动给予支持。

◆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行动:鼓励创办科技型中小企业,搭建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面向中小企业的云服务平台。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开展专利权质押融资,鼓励有条件的科技型企业到创业板、新三板上市挂牌。发挥“科技创新券”的激励作用,健全面向中小企业的标准化、链条化科技服务。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行业专业培训机构共建产学研联合实验室、概念验证中心。

第二章 加快打造创新生态链

加快完善全过程创新生态链,构建创新主体高效协作、创新资源有序流动、创新政策激励相容、创新活力竞相迸发的新生态,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形成科技和经济社会深度融合的发展格局。到2025年,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39件,全市技术合同成交总额超过1800亿元。

第一节 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

积极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在航空航天、信息技术、生命科学、先进能源、轨道交通等重点领域,争取承担新一批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建设高水平基础研究基地,积极争取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落户成都,打造学科交叉融合、内涵关联的原始创新集群。加快建设西南作物基因资源挖掘与利用、西南特色中药资源等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推动生物治疗、牵引动力、通信抗干扰等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创新提能,增强基础研究能力。争取承担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建立国际创新合作和科技信息高端交流平台,联合开展科学前沿问题研究,主动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增强开放创新能力。

第二节 加快核心技术研发

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在新型光刻技术、多模态网络与通信、生物与信息融合等领域,主动争取承担国家“卡脖子”核心技术攻关。超前布局量子互联网、太赫兹通信、合成生物、类脑智能等前沿技术,争取颠覆性技术实现突破。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引导企业增加研发投入,支持企业创建国家级创新平台。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支持重点企业牵头联合高校院所组建技术创新中心、产业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工业设计中心(设计院)、重点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等创新联合体,研究设立未来产业技术研究机构,提供产业技术整体解决方案。推动高校院所以市场为导向,聚焦产业功能区急需领域开展“订制研发”,构建逆向技术创新链条。

专栏21 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发展重大平台

◆国家级创新平台:加快建设国家川藏铁路技术创新中心、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西南作物基因资源挖掘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西南特色中药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先进微处理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手性药物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国家级平台。

◆省部共建创新平台:加快建设动物抗病营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石油天然气装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南土地资源评价与监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濒危野生动物保护生物学重点实验室等省部共建创新平台。

◆部级创新平台:加快建设太赫兹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B类)、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室、轨道交通工程动力学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统计信息技术与数据挖掘重点开放实验室、中药学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大气探测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欠平衡钻井研究室等部级创新平台。

第三节 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优化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加快建设“一带一路”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培育一批市场化专业化科技服务机构和技术经纪人队伍,打造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构建辐射全国、链接全球的技术交易和成果转化服务体系。支持高校、科研院所设立专业机构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探索推进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中试熟化,落实科技成果转化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健全科技成果转化孵化体系,引导企业、投资机构等共建科技企业孵化器、小微企业创新基地等,加强环高校知识经济圈建设。

第四节 提升产业创新能力

加强开放式共性技术平台建设,支持大型企业引领中小企业深度参与创新链协同协作,促进中小企业融入产业创新网络,推动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支持企业引进国内外科技成果在产业功能区实施转化,构建从研究开发、中试熟化到工业化试生产的全链条服务平台,面向市场需求开展工程化与产业化开发。支持创新产品首购首用,推行政府重点工程、政府投资项目及国有投资项目采购使用创新产品。建立创新产品交易平台,按照包容审慎的原则构建创新产品(服务)推广应用新通道。

第五节 优化创新生态环境

推动创新资源共享,建立成都科技创新资源共享服务平台,推动科研基础设施、大型科研仪器、科技数据等面向社会开放服务。打造成都双创品牌,深入实施“创业天府”行动计划,持续开展“创交会”“校企双进”“菁蓉汇”等创新创业品牌活动。大力弘扬创新型企业家精神,形成崇尚科学、尊重人才、勇于创新的社会风尚。营造创新社会环境,推动创新文化、创新精神、创新价值融入城市精神,营造激励创新、宽容失败的社会氛围。

专栏22 创新环境营造

◆环高校知识经济圈建设行动:加快建设环川大知识城、环电子科大知识经济圈、环西南交大智慧城、环西南石油大学能源科技成果转化区、环川农大知识经济圈、环中医大知识经济圈、环成都理工大学知识经济圈、环西南财大财经智谷、环川师大知识经济圈、环成都大学创新港、环西华大学食品科技成果转化区等环高校知识经济圈。

◆创业品牌提升行动:完善“城市机会清单+城市未来场景实验室+创新应用实验室”机制,持续举办“场景营城产品赋能‘双千’发布会”,打造“场景汇”线上线下平台,持续以新场景吸引新产业。培育新经济“城市合伙人”,深化“双百工程”和梯度培育计划,健全新经济企业服务专员制。优化新经济发展生态,创新核心要素供给,高质量举办全球创新创业交易会、新经济发展论坛、新经济企业海外行等活动,提升“最适宜新经济发展的城市”品牌影响力。

◆创新力量汇聚行动:深入实施“蓉漂人才荟”系列活动,搭建青年人才、应届毕业生与企业精准对接平台,加速人才汇聚,选拔培育一批创新能力强、创业项目优、发展潜力大的青年(大学生)人才。打造“天府英才”“金熊猫”“锦绣优才”“金牛骄子”“诸葛人才”“东骄华章”“津津希望”等区域人才品牌,提升区域人才竞争力。推动“技能成都”“成都工匠”品牌建设,挖掘培育一批“高精尖缺”产业技能人才,夯实高质量发展的技能人才支撑。实施本土人才自主培育计划,激发本土人才创新创业活力。争取举办西部科学家峰会。

◆创新氛围营造行动:秉持科学让生活更美好的理念,丰富科普形式,以科技活动周、科普月、科普日等重大科普活动为契机,打造“院士专家进校园”等品牌性科普活动,营造良好的创新文化氛围。创新传播方式,建设科普中国乡村e站、社区e站、校园e站等科普设施,打造“科普熊猫号”科普主题列车,扩大“科普熊猫”品牌传播力和影响力。营造科普场景,打造“绿道+科普场景”,提升科普服务能力。积极支持实验室等创新平台开展科普工作,打造科普共享基地。

第三章 持续深化全面创新改革试验

聚焦重大科学技术攻关、科技成果转化、知识产权保护、科技金融、科技人才等重点领域,深入开展系统性、集成性、协同性改革,深耕细作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充分激发创新活力和发展潜力。

第一节 探索重大关键技术攻关新体制

健全鼓励支持基础研究、原始创新的体制机制,建立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运行保障机制,完善支持重大技术攻关的财政投入机制,支持企业、高校、科研院所、金融机构等社会力量增加投入。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产业技术创新机制,将国有企业技术创新情况纳入考核机制,加快推进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紧缺新材料研制和关键共性技术平台建设,优化完善创新产品应用和服务的支持政策。

第二节 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改革

实施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改革,深化“先确权、后转化”的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改革,进一步明确赋权形式、健全决策机制、规范操作流程、完善成果评价机制、健全收益分配和激励机制。赋予科研事业单位和科研人员更大自主权,支持在蓉高校院所扩大选人用人、机构设置、科研立项等方面自主权,实行重大科技项目“揭榜挂帅”和科研经费“包干与负面清单”制度。支持研发投入纳入国有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推动国有企业研发投入稳步增长。支持科技型企业设置特殊股权结构,探索“同股不同权”治理。组建成都科技创新投资集团。

第三节 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建立完善全市全链条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加强知识产权政策支持、公共服务和市场监管,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能力,营造公平透明的知识产权法治环境和市场环境,加快建设知识产权保护典范城市。设立中国(成都)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争取设立知识产权法院、检察院,开展新型知识产权法律保护试点,建立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推进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前瞻布局成立技术交易所,国家技术转移西南中心,支持建立连接技术市场与资本市场的区域性综合服务平台,完善技术成果转化公开交易与监管体系。

第四节 深化科技金融创新

提升“科创通”和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知识产权融资服务平台等科技金融服务平台效能,引导各类孵化器、众创空间、金融机构为科技企业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的金融综合服务。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科技金融服务体系,支持银行机构与创业投资、证券、保险、信托等机构合作,积极探索投贷联动、股债结合等创新型融资方式,促进交叉性、综合性科技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加大对天使投资、创业投资的政策支持力度,支持创业投资企业开展投资活动,发挥政府创投基金引导作用,优化创业投资营商环境。积极推进科创板上市,加强优秀科技企业上市培育辅导。积极推进知识产权证券化,支持科技企业运用信用贷款、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科技保险等科技金融产品。

第五节 优化科技人才配套制度

建立人才评价多元化机制,实施知识价值导向的收入分配机制,完善人才顺畅流动机制。建立健全各类人才的职称申报渠道,将港澳台人才及持有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证的外籍人才纳入成都市职称评审范围,探索境外专业人才在自贸试验区便利执业。健全创新人才激励机制,探索完善“蓉漂计划”支持政策,根据市场标准采用年薪制、协议工资制、项目工资制等。赋予创新团队和领军人才更大的人财物支配权和技术路线决策权,探索实施顶尖人才“全权负责制”,将“科技能人”聘为“科技顾问”,建立联合开放实验室。争取探索更优外籍人才永久居留政策和先行先试技术移民制度,加快集聚一批国际科技领军人才、重大科学工程等领域高层次人才。丰富引才模式,探索国际人才引进与国际项目招商相结合,推行离岸创新创业基地引才、“研发飞地”引才、项目合作引才、校地平台引才等多种柔性引才模式。

第六篇 持续深化经济组织方式转变 构筑产业竞争比较优势

围绕构建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新经济、都市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协同发展的现代化开放型产业体系,以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为主攻方向,以高能级产业生态圈建设为牵引,以产业功能区高质量发展为支撑,以布局建设新型基础设施赋能产业发展,推动发展数字化转型,加快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着力增强产业发展的控制力、话语权和抗风险能力。

第一章 加快建设具有全球显示度的产业生态圈和产业功能区

坚持以产业生态圈深化经济组织方式创新,全面推动产业功能区建设提质增效,高起点规划建设科创空间,强化产业发展的根植性、关联性和延展性,加快形成集聚、集约、集群发展的良好态势。

第一节 建设高能级产业生态圈

坚持高效协同、开放共享理念,强化产业生态圈协同关联产业、配置关联要素作用,系统整合提升产业配套链、要素供应链、产品价值链、技术创新链、服务供给链,加快形成要素资源集约集成、产业配套合作紧密、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全球市场供应供销便捷的产业竞争优势。到2025年,基本建成14个高能级产业生态圈。聚焦产业配套链,推动产业链主导型企业整合更广泛区域的上下游生产能力,完善从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到营销服务的产业全链条发展体系。聚焦要素供应链,推动平台支撑型企业、供应链头部企业跨区域建设要素市场交易平台、共性技术攻关平台、共享生产服务平台,引导各类资源要素跨地域、行业、企业合理流动。聚焦产品价值链,支持头部企业跨境、跨区域开展多种形式资本运作,打造利益共同体,瞄准集成电路的高端芯片设计、航空装备大部件系统集成、汽车动力系统、原研药研制等高附加值环节形成新的产业增值模式,培育若干个“微型生态圈”。聚焦技术创新链,支持创新型企业、人才、中介机构整合技术创新资源,发布并动态更新促进产业创新发展的“共享服务清单”,共建共用实验场景、应用场景、孵化育成平台、检测认证服务平台,抢抓未来战略产业发展主动权。聚焦服务供给链,以产业生态圈为单元整合生产、生活服务配套设施,瞄准产业要素敏感性、产业人群个性化需求创新服务供给模式,推进产业生态圈联盟实体化、常态化运行,差异化、精准化制定行业监管、市场培育、模式创新、专业服务、要素配置等产业政策体系。

专栏23 成都产业生态圈示意图


第二节 建设高水平产业功能区

坚持集约节约、职住平衡,持续增强产业功能区发展动力、专业水平、集聚效应,构筑城市功能优化、产业集群发展、管理创新提能的空间载体。到2025年,力争实现85%以上功能配套、85%以上的生活需求在产业功能区解决,形成具有成都特色的66个产业功能区品牌优势。聚焦产城融合、功能复合,推动一批城市级功能性平台、项目落户产业功能区,加快推进产业功能区生产、生活、生态空间与消费场景、商业场景有机融合,打造一批集生产空间、商业街区、生活社区和公共服务为一体的产业社区,形成产城一体的城市公共空间。聚焦产业专精化发展,精准定位产业功能区主导产业细分领域,科学编制、动态优化“两图一表”,招引一批细分领域竞争优势强的头部企业、关键环节企业,打造一批细分领域的隐形冠军。聚焦高效管理、专业服务,开展法定机构试点,因地制宜赋予土地开发、规划建设、项目促建等方面自主权,建立产业功能区优胜劣汰和产出水平论英雄的考核机制,完善“管委会+平台公司+专业机构”管理体制,提升战略资源整合和综合运营管理能力,打造产业功能区综合运营品牌体系。

专栏24 产业功能区高水平建设

◆产业功能区建链强链补链行动:围绕发展基础、资源禀赋、区位条件的差异性,选择与城市特点功能相适应的产业定位,尽快形成功能区在细分领域的比较优势。对照“两图一表”,聚焦细分领域的行业领军企业、核心技术优势、产品市场份额和供销网络体系等方向进行招引。以头部企业为牵引集成产业链上下游、左右岸,吸引零部件企业就地配套。

◆产业功能区功能提升行动:提升专业化生产配套,优化完善基础设施网络,加快布局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全面推进智慧产业功能区建设,持续推进标准厂房建设,加快推进专业楼宇培育建设。营造高品质生活场景,提升生活服务多层次保障能力,持续推进人才公寓和产业园区配套住房建设。系统推进产业功能区建设一批绿廊、绿道、小游园、微绿地等绿化空间。

◆产业功能区要素专业化配置行动:结合企业投资能力、建设时序等因素,综合运用点状供地、标准厂房等差别化供地方式。创新财政支持方式,每一个产业功能区组建至少一支政府主导的产业投资基金,聚焦产业链龙头企业和关键环节加大政府基金投放力度,全面落实功能区各类市场主体税收优惠减免政策。围绕专业管理人才、科技研发人才和产业技能人才需求偏好,精准制定落户购房、医疗服务、子女入学等保障政策。

◆产业功能区专业化服务能力建设行动:围绕服务企业全生命周期成长,构建包含科技创新、金融资本、人力资源、信息技术、物流交通、能源资源、现代商务、公共管理等多领域、专业化服务体系。提升专业化服务市场化运作能力,组建市场化运营主体,建立产业功能区“一站式”产业服务中心,打造N个专业服务功能平台,形成“1个服务中心+N个服务功能平台”产业服务体系。积极推动产业功能区平台公司打造集“综合服务品牌+特色服务品牌+产业资源品牌”于一体的产业投资运营品牌体系。

第三节 建设高品质科创空间

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商业化逻辑,聚焦产业细分领域强化产业基础能力建设,完善生产配套、生活服务和政务服务体系,打造产业资源集聚平台与价值创造平台。重点培育一批高端要素汇集、产出效益明显、竞争优势突出的高品质科创空间,到2025年,全面建成2000万平方米以上高品质科创空间。提升科创空间规划设计能力,建设集科技研发、创新转化、场景营造、社区服务等为一体的科创空间,提供“一站式”科技服务和高品质生活配套。提升科创空间创新支撑能力,围绕主导产业、新兴应用场景,集中布局一批国家产业创新中心等高能级研发平台、硬核科技“二次开发”等孵化育成平台、检测认证等公共服务平台,支撑产业技术创新和成果孵化转化。提升科创空间品质吸引力,聚焦创新人群生活特质,加快建设高密度楼宇和低密度住宅,精准提供职住共存、功能混合的生活和公共服务设施,有机植入智慧、生态、艺术的生活服务形态。

专栏25 高品质科创空间建设

◆高品质科创空间规划设计能力提升:优化用地布局,突出街区尺度、融合布局。提升产业功能,突出创新驱动、核心赋能。完善配套服务,突出精准定制、配套完善。强化立体开发,突出复合共享、互联互通。打造形态风貌,突出区域特质、错落有序。强化景观特色,突出增绿添彩、彰显人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突出绿色低碳、智慧高效。

◆高品质科创空间创新能力提升:着力培育聚焦主导产业的基础研发能力,聚焦科创新经济的孵化转化能力,聚焦创新生态链的精准招引能力、聚焦多维度协同的创新生态能力,聚焦专业化服务的创新支撑能力,聚焦专业化市场化的管理运营能力。

◆高品质科创空间建设支持体系:完善推进科创空间片区开发建设、用地功能复合的政策。推动科创空间主导产业发展“给平台”、科创企业发展“给奖补”、科创企业服务创新“给机会”、科创企业知识产权服务“给保护”、科创企业审慎监管“给包容”。加强土地要素保障,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完善财税政策支撑,加强人力资源保障,强化新型基础设施保障。支持国有企业建设运营科创空间,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等。

第二章 加快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坚持把发展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突出创新引领、协同发展,注重补短板和锻长板,不断推动产业发展向中高端迈进,增强“成都制造”在全球价值链产业链中的影响力和控制力,支撑“成都创造”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更加凸显,促进“成都服务”全球配置力和吸引力显著提升,推动“成都新经济”成为经济发展主动能。

专栏26 “十四五”时期产业高质量发展主要指标


第一节 突出发展先进制造业

加快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以创新引领、数字赋能、服务融合为发展导向,以构建掌握产业链核心环节、占据价值链高端地位的先进制造业新体系为战略路径,创建国家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试验区,着力锻造面向全球、面向未来、服务国家战略的成都制造业核心优势。到2025年,培育形成电子信息、装备制造两大万亿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水平和竞争力位居制造强市前列。聚焦巩固提升优势领域国际竞争力,重点围绕“芯屏端软智网”六大电子信息产业领域和航空装备、汽车、智能制造、轨道交通、能源环保五大装备制造产业领域,全力打造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世界级产业集群。聚焦增强战略性新兴领域的技术链掌控力和产业链拓展能力,重点围绕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产业领域,加快技术突破、业态创新,推动制造业企业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做大做强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聚焦抢占前沿领域发展先机,培育发展北斗星链、合成生物等未来产业集群,构建一批未来产业增长新引擎。聚焦提升特色优势领域发展位势,在电子装备、高端材料、商用航天等重点领域培育一批特色鲜明的龙头企业,推动产业集聚融合发展。聚焦推进城市更新与产业转型互促互进,推动都市工业依托特色街巷、专业楼宇等新产业载体,加快向轻型化升级,引育一批总部型、创新型、技术型都市工业企业。

专栏27 先进制造业发展

◆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行动:以成都电子信息产业功能区、成都科学城、成都新经济活力区、成都芯谷、金牛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省级)、龙潭新经济产业功能区、智能应用产业功能区等产业功能区为重要载体,重点发展“芯屏端软智网”六大领域,推动中国电科成都产业基地、业泓成都超声波指纹辨识模组、人工智能产业园等建设,强力引进电子信息领域头部企业,加强与轨道交通、智能网联等领域产业合作,打造世界集成电路重要基地、国际智能终端制造高地、世界级新型显示产业高地、世界软件产业重要研发基地和标杆城市。到2025年,产业规模突破1.5万亿元。

◆医药健康产业发展行动:以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成都医学城、华西国际医谷、天府中药城等为重要载体,重点发展生物技术药创制及外包服务、生物医学材料及医疗器械研制、小分子药创制、现代中药研制等领域,加快建设药明康德生命健康产业基地、京东方健康产业园、科伦生物医药产业基地、新绿色现代中药高科技产业化基地、威高医疗装备产业园等,推进医药、医疗、医贸协同发展,打造国际三医融合高地、国际生物医药创新创造中心、国际医疗健康服务高地、国际医药供应链枢纽,建设西部大健康产业基地。到2025年,产业规模突破8000亿元。

◆装备制造产业发展行动:以天府国际航空经济区、成都未来科技城、双流航空经济区、简州、淮州、青羊总部经济区、成都空天产业功能区、龙泉驿汽车产业功能区、新都现代交通产业功能区、成都现代工业港、天府智能制造产业园等为重要载体,重点发展航空装备、汽车、智能制造、轨道交通、能源环保五大领域,加快建设四川成都航空产业园、星空年代“一带一路”高通量宽带卫星产业基地、内嵌式中低速磁浮交通产业基地、淮州国家节能环保产业示范基地、东方电气氢能产业园等项目,加快与国际国内有先发优势和技术实力的大型汽车及知名零部件集团开展合作,争取大飞机、新能源汽车、绿色制造系统集成、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等重大专项,推动智能网联汽车、航空装备、轨道交通领域产业达到世界级水平,能源环保领域初步形成光伏、氢能等高端技术装备集群。到2025年,产业规模突破1万亿元。

◆先进材料产业发展行动:以天府新区新能源新材料、成都新材料、青白江先进材料等产业功能区为重要载体,重点发展“4大特色材料+4大优势材料”领域,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和工艺,打造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绿色、智慧、循环的先进材料产业高地。到2025年,产业规模突破2500亿元。

◆绿色食品产业发展行动:以成都川菜产业城、中德(蒲江)产业新城、简阳临空经济产业园、邛崃绿色食品产业功能区等产业功能区为重要载体,重点发展川菜及调味品、名优酒、方便休闲食品、健康饮料四大领域,加快建设上海巴克斯酒业有限公司洋酒生产全产业链基地、天味食品调味品产业园等项目,打造全球川菜中央厨房、特色方便休闲食品创制中心。到2025年,产业规模突破4000亿元。

第二节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推动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和向价值链高端延伸。以赋能先进制造业、融通产业循环为目标牵引,以“优产业提能级、建平台聚流量、强枢纽促循环”为关键路径,加快培育“在成都、链欧亚、通全球”的生产性服务业集群,打造国家先进生产性服务业标杆城市、全球服务资源配置战略枢纽。到2025年,全市生产性服务业规模达到8800亿元,占服务业比重达到50%。聚焦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构建以总部经济为发展模式,以科技服务、金融服务、流通服务和信息服务为核心引领,以商务服务、服务贸易、人力资源服务和节能环保服务为基础支撑,以智能化解决方案服务、总集成总承包服务、柔性化定制服务、共享型生产服务、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等新经济新业态为增长潜力的先进生产性服务经济体系。聚焦提升产业空间承载力,以“集聚成点、串点成轴、点轴互动”为导向优化生产性服务业空间体系,塑造“一轴带动两港协同三级支撑”的空间发展格局,打造城市核心级、片区服务级和园区配套级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聚焦提升国际要素融通链接力,建设要素运筹中心,发挥成都国际门户枢纽城市作用,拓展服务半径,形成立足成都、服务全川、联动成渝的区域供应链服务网络,搭建“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生产性服务业合作交流平台,构建辐射国内的供应链服务网络,集聚高能级全球生产性服务机构,构建链接泛欧泛亚的供应链服务网络。

专栏28 先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

◆天府总部经济聚核成势行动:以天府总部商务区、白鹭湾新经济总部功能区、武侯电商产业功能区、简阳临空经济产业园,金牛总部经济区、青羊总部经济区和新都油气科创城等载体,着力引进高能级、复合型、综合型、功能型企业总部入驻,培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总部企业等集群。

◆高能平台经济创新建设行动:支持行业领军企业向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转型,打造20个行业级和通用型工业互联网平台。支持中小企业将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运营管理等核心业务向平台迁移,推进智能交互技术、行业平台、软硬件产品集成应用,打造20个具有品牌效应的中小企业技术服务平台。以高品质科创空间为主要载体,建设20个具有地区影响力的EDA/IP、CRO等共性技术服务平台。

◆服务功能区创标杆示范行动:建立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高品质科创空间“创标杆”评价体系,评选一批具有示范带动效应的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和高品质科创空间,强化考核激励,突出宣传推介。

◆成都服务标准化品牌化行动:鼓励参与制定、修订行业地方、国家标准,支持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开展标准化试点示范,重点推进100个标准化试点示范建设。主动参与国际标准制修订,推动更多行业标准、管理标准成为国际标准。大力开展5—8个“成都服务”品牌培育试点建设,培育一批“专精特新”型品牌服务领军企业,打造一批名企、名园。

◆生产性服务新场景营造行动:以智能工厂、智慧化会展、智慧楼宇为重点,营造20个生产服务应用场景。鼓励企业推广应用3D打印技术、多点互动触摸、全息技术、裸眼3D技术、AR/VR虚拟、AI智能互动等新工艺新技术。开展特色典型应用场景试点示范,打造应用场景IP,建设“城市未来场景实验室”,遴选推广一批生产性服务业创新项目。

◆数字“新基建”创新赋能行动:强化区块链技术、5G、工业互联网、物联网、AI算力云等信息技术应用,加快推进人工智能创新中心二期、电子信息产业功能区数字功能区、京东智慧未来社区、中德(蒲江)产业新城数字化园区、彭州石化5G智慧化工园区、成都集装箱5G智能场站与智慧陆港等智慧园区建设,打造一批智慧园区。

推动生活性服务业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着眼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建设美丽宜居生活城市,推动商业发展高端化、生活服务便利化、服务供给品质化、消费方式多元化,让“生活城市”成为成都最响亮的金字招牌和最靓丽的城市名片。推动商业发展高端化,打造国际化、时尚化发展的核心引领区,加快打造若干千亿级商圈和一批百亿级商圈。增强时尚品牌引进、发布、交流等高端功能,大力引进品牌旗舰店和特色主题店,打造时尚潮流引领地。推动生活服务便利化,以打造15分钟社区生活服务圈为抓手,推进社区生活服务便利化、品质化。大力发展社区商业,打造集商业、文化、体育、卫生、教育等于一体的“邻里人家”,探索“社区商业+”创新融合方式。大力建设社区集成化智能服务终端,完善线上线下合一、前台后台联动的社区综合服务模式,提升市民日常生活服务便利度。推动服务供给品质化,推动旅游休闲服务提档升级,培育发展低空旅游、科技旅游等6大旅游新业态。充分发挥中医药学科及产业优势,大力发展医疗健康、养老个性化服务,做强“医美之都”,打造西部医疗康养高地。推动文化服务、餐饮服务特色化发展,构建体现天府特色、蓉城特质的生活服务体系。推动消费方式多元化,大力发展体验服务、共享服务、绿色服务、假日经济等新模式新业态,营造优雅时尚、健康绿色生活消费方式新风尚。

专栏29 品质生活性服务业发展

◆生活服务供给提质增效行动:推动旅游休闲服务提档升级,构建遗产观光、蓉城休闲等7大核心支撑产品体系,建立国际化旅游信息咨询、国际旅游购物离境退税和便捷支付体系,推进天府国际旅游度假区、郫都国际川菜文旅小镇等重大旅游项目建设,打响“成都休闲”品牌。推动居民和家庭服务规范化、标准化、精细化发展,健全家政服务标准体系和诚信体系,支持家政企业连锁化发展。提升物业服务品质,加快建设社区环境和物业管理委员会,引育一批专业化物业管理第三方机构,建设全国领先的物业服务管理体系。

◆新兴生活服务场景营造行动:聚力营造体验服务场景,建设一批体验式商场、体验式酒店等物化载体,积极发展虚拟现实体验购物等新模式,加快发展体验旅游、体验餐饮、体验农业等服务业态。聚力营造共享服务场景,推动住房、停车位、康养设施等生活空间共享,交通出行、文化娱乐等消费资源共享以及知识技能共享,发展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旅游短租等共享消费方式。聚力营造绿色服务场景,加快建设绿色基础设施、园区、社区,积极发展绿色交通、休闲、餐饮、住宅等绿色业态。聚力营造定制服务场景,支持企业在服饰、家居、旅游休闲、康体健身、精准医疗等领域开展大规模量身定制服务,推进众筹定制、众包设计等定制服务模式发展。

◆天府特色生活服务培育行动:推动文化服务特色化发展,传承巴蜀文明、发展天府文化,着力发展创意设计、音乐艺术、传媒影视、动漫游戏、现代时尚等重点领域,加快天府锦城、天府影都等重大项目建设,打造一批特色文化街区和文创空间,支持数字文创企业运用数字扫描、AI特效和云渲染等先进方式研发AAA级游戏、高精度数字影区等数字技术含量高的文创新产品。推动餐饮服务特色化发展,着力打造一批特色餐饮街区和餐饮中心,加大餐饮“老字号”技艺和文化的传承保护,加快成都名小吃标准化、川菜产业化基地和餐饮中央厨房建设。

◆社区商业开发建设行动:建设社区商业发展载体,加快推进购物中心、生活广场、娱乐休闲一条街等社区商业项目,打造连锁型社区购物中心品牌,打造全龄全时多元社区商业体系。打造生活服务综合体“邻里人家”,围绕商业、卫生、教育、文化等居住配套,提供“一站式”服务。探索“社区商业+”创新融合方式,推动“社区商业+文创、社区商业+旅游、社区商业+体育、社区商业+图书馆、社区商业+展览、社区商业+养老”等发展。健全“开发商前期开发+经营商租赁经营”的良性运作机制。

◆生活服务强区(市)县培育行动:通过明确目标、细化方案、创新举措,积极培育3—5个生活服务强区(市)县典型示范,提升生活性服务业对区域生活品质的促进作用。强化中小城镇服务功能,围绕生活性服务业重点领域,充分发挥各区(市)县比较优势,积极打造一批服务业科创空间和特色小镇,形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点。

推动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围绕支撑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要求,开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试点,推动制造与服务实现高水平互动、协同、融合发展,加快形成一批创新活跃、效益显著、质量卓越、带动效应突出的企业、平台和示范区。培育融合发展新业态,推动先进制造业以建设智能工厂、推广柔性化定制、发展共享制造平台、提升总集成总承包水平、加强全生命周期管理等方式向服务型制造转型,推动现代服务业由服务衍生制造向制造业拓展延伸。探索重点行业、重点领域融合发展新路径,发展面向重点行业和区域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推动消费品工业服务化升级,引导研发设计企业与制造企业嵌入式合作。搭建制造业和服务业深度融合平台,建设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的技术服务平台、产业协作平台、综合服务平台、国际交流平台,支持大企业大集团牵头打造两业融合的共享平台,引领带动各专业公共信息平台互联互通。

专栏30 两业深度融合发展

◆新业态新模式培育行动:在个性化定制服务、整体解决方案服务、共享型生产服务、总集成总承包服务、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等方面,打造3—5个行业领军标杆企业。

◆重点行业融合发展行动:支持先进材料原材料企业向产品和专业服务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培育3—5个行业领军企业。发展服装、家居规模化、个性化定制服务,培育3—5个行业领军企业。推动装备制造企业向系统集成和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培育3—5个具有总承包能力的大型综合性装备企业。推动汽车新能源化智能网联化发展,加快汽车由传统出行工具向智能移动空间升级,完善研发设计等汽车制造和现代服务深度融合全链条体系。

◆重点领域融合发展行动:在手术机器人、医学影像、远程诊疗等高端医疗设备领域,以及可穿戴监测、运动、婴幼儿监护、适老化健康养老等智能设备领域,培育3—5个行业领军企业。

第三节 培育壮大新经济和未来经济形态

加快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坚持以新经济新动能构筑城市发展新优势,重点发展新产业,创新营造新场景,深化培育新主体,加快建设新载体,协同构建新生态。到2025年,全市创新创业活跃,创新能力显著提升,新经济市场主体发展到60万家以上。聚焦发展新产业,重点布局数字经济、智能经济、绿色经济、创意经济、流量经济、共享经济六大形态,加快发展“人工智能+”“大数据+”“5G+”“清洁能源+”“现代供应链+”五大重点产业。围绕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打造工业无人机、数字文创、量子通信、区块链、氢能等成都新经济特色新赛道。聚焦营造新场景,围绕创新提能加大场景供给力度,完善“创新应用实验室+城市未来场景实验室+城市机会清单”机制,持续开展“场景营城产品赋能”行动。聚焦培育新主体,打造新经济企业发展梯队,深化新经济头部企业落地计划,推动头部企业平台潜力释放与城市能级提升互动强化。聚焦建设新载体,推动成都新经济活力区、白鹭湾新经济总部功能区等空间载体建设,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新经济创新策源地和活力区。聚焦构建新生态,创新高端要素供给,持续营建创交会、兴隆湖高端论坛等展示平台,开展企业走出去、创新加速营、企业交流圈等活动,打造“最适宜新经济发展的城市”品牌。

专栏31 新经济发展

◆新经济创新发展行动:建设国家靶向药物开发技术工程研究中心、面向新经济的技术交叉与转化中心、中国移动(成都)产业研究院、滴滴西部创新中心等新经济技术创新平台,引导企业围绕数字技术、智能技术、生物技术、前沿颠覆性技术等领域开展联合攻关,促进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

◆新经济载体环境提升行动:建设成都新经济活力区、天府鹿溪智谷、人工智能创新中心、5G互联科创园、电子科技大学三医+人工智能科技园、白鹭湾新经济小镇、龙潭智造科创谷等空间载体,打造城市“新经济地标”。持续举办创交会、兴隆湖畔·新经济发展论坛、新经济企业海外行和市(州)行等活动,提升新经济品牌显示度。

◆城市未来场景实验室建设行动:支持科技企业、新型研发机构等独立或牵头组建“城市未来场景实验室”。持续推出数字孪生场景、智慧交通场景、智能公服场景、科普绿道场景等1000个示范新场景,对经实验室验证成功的应用场景项目,纳入成都新经济创新产品目录,开展示范建设活动,打造创新应用标杆。

◆新经济主体培育行动:建立新经济和未来经济企业库,引进和培育一批具有支撑作用的平台型新经济龙头企业和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本土新经济IP企业。鼓励海内外新经济人才来蓉创新创业,鼓励在蓉新经济企业与高校、职业技术院校开展人才培养。

前瞻布局未来经济形态。坚持全球眼光、战略思维,加快布局以共性技术、共享平台、要素变革、消费升级为牵引的未来经济形态,抢占未来经济发展制高点。到2025年,围绕生物经济、航空经济、陆港经济等优势领域,力争形成具有成都特色的未来经济形态。布局发展生物经济,推动生物技术从医药健康领域向工业、农业、材料、能源、环保等多领域拓展延伸,加速工艺系统及产品规模化应用和推广。布局发展航空经济,加快建设天府国际空港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依托国际航空货运,在临空经济区引育航空先导产业,在全域延伸布局关联产业、引致产业,构建“航空+”全域航空经济生态圈。布局发展陆港经济,促进适欧适亚、适铁适港产业融合互动,推动形成“依港布产、以贸促产、产贸两旺”的开放型经济发展新路径。

第四节 大力发展都市现代高效特色农业

坚持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搭建城乡产业协同发展平台,培育新型农业产业、突出生态价值转化、提高农业产出效益,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到2025年,以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为主要载体,培育形成千亿级都市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大力实施“农业+”行动,推动农业与旅游、文创、康养、互联网等跨界融合,重点发展农业电商、休闲农业、文创农业、智慧农业,打破行政区划构建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一心两翼·一环三廊”产业融合发展空间格局。夯实农业基础,加大高标准农田和都市现代农业产业功能区(园区)建设力度,推动农业规模化、机械化、信息化发展,稳定粮食、生猪、禽蛋产量,强化龙头企业与农民利益联结,积极培育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探索延长农业产业链新模式,推动农业种养业与食品加工业紧密衔接。促进农业创新发展,创建新型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平台,加快突破都市农业、智慧农业、功能农业等领域前沿技术。拓展农产品市场,构建“市级公用品牌+区(市)县区域公用品牌+企业自主品牌”三级品牌体系,强化农产品一体化集配设施建设,推广扩大农产品产地直配、电商直采直供、博览展销等模式应用。做强主要农产品供应链,构建“产地前置加工仓、枢纽核心物流仓、销地周转调剂仓”物流体系,建立“供销合作社+”农业全产业链服务体系。

专栏32 都市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发展

◆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行动:实施“农业+会展”行动,建设天府农博园,举办西部国际农业博览会。实施“农业+文创”行动,规划建设一批农业文创示范园区、空间、小镇等。实施“农业+旅游”行动,构建“点、线、带、面”相结合的全域乡村休闲旅游格局。实施“农业+康养”行动,规划建设农业产业园、田园综合体,打造以山地运动、森林康养等为主的健康养生基地。

◆农业发展质效提升行动:开展高标准农田及灌区现代化建设,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治理提升。建设天府现代种业园、崇州都市现代农业产业功能区等农业发展载体。建设西南作物基因资源发掘与利用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国家成都农业科技中心等农业产业科技一体化平台。建设四川省种质资源中心库、四川成都国家预制种基地、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省级落叶果树种业产业园、蒲江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等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应用平台。

◆农业品牌体系建设行动:打响“天府源”市级公用品牌,建立县级区域公用品牌名录库,建立企业品牌资源库,构建“天府源”+“县级区域公共品牌”、“天府源”+“地理标志品牌”、“天府源”+“知名企业品牌”双品牌体系。

第三章 大力发展数字经济

发挥数字化引领、撬动、赋能作用,建设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和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加快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着力提升数字化生产力,打造网络强市、数字成都。

第一节 推动数字产业化发展

发挥数字技术创新引领作用,推动电子信息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发展数字新业态新产业,构建“云联数算用”要素集群和“芯屏端软智网”产业链,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深入推动电子信息制造业向新一代信息技术迭代升级,积极发展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卫星通讯、无线通讯等信息通信业。加快建设新型数字产业化平台,高水平建设IC设计产业园,建强智能化国际数据中心和区块链产业创新中心等功能平台,强化“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5G+”等数字技术研发及应用,超前布局发展4K/8K超高清视频产业。

第二节 推动产业数字化发展

坚持以科技为基础、以数据为要素、以价值为中心、以共建为导向,推动数字科技创新重塑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都市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发展方式,创建国家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加速家具制造、食品加工等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大力推进先进制造业数字化变革,实施企业“上云用数赋智”行动,建设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国家工业大数据分中心,加快构建“5G+工业互联网”生态,建设一批“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加快推进现代服务业数字化变革,推进数字科技在工业设计、现代物流、文化创意、医疗健康、文化旅游等领域广泛应用,发展电子商务、电子物流、在线旅游、数字金融、分享经济等产业新业态。积极推进都市现代高效特色农业数字化变革,加快发展农村电商、智慧农业等,推进“短视频+网红”等农产品线上线下融合销售模式,加强数字农业试点示范和数字农业产业功能区建设。

第三节 全面提升数字安全水平

围绕做强数字经济的基础保障,大力发展网络信息安全产业,增强重要网络和信息系统可靠性和安全防护能力。健全完善数据安全管理制度,深化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和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制度建设,统筹完善网络安全信息通报预警机制,构建网络安全综合防御体系。加快创建国家网络安全产业园区,积极培育工业信息安全制造业创新中心,大力支持网络信息安全关键技术产品研发,加快发展网络信息安全咨询、培训、测试、认证、审计、应急、运维等全方位的安全服务,培育一批具有核心技术的网络安全骨干企业。

专栏33 数字经济发展

◆数字产业化项目:建设网易成都数字产业基地、阿里巴巴数字经济产业生态基地、中国数码港成都大数据产业园、阿里云西部云计算中心及数据服务基地、人工智能创新中心二期、5G互联科创园、5G文创综合体、大唐5G云基地IDC、远洋大数据生态产业园、西南云计算智慧产业基地、腾讯云启创享中心、科成云计算总部基地暨数字经济产业中心、新都软件产业园、崇州大数据国家新型工业示范园等项目。

◆产业数字化项目:建设数字经济信息产业园、基于工业互联网的“5G+”四川省区块链产业创新中心、基于工业互联网+区块链的边缘设备接入系统、成都集装箱5G智能场站与智慧陆港、中德精工产业功能区数字化园区、西南数字电商科创中心等项目。

◆数字安全项目:建设中国电科(成都)网络信息安全产业园、优炫西部总部暨信息安全研发中心等项目。

◆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成渝枢纽节点(成都)项目:优化提升城市智慧治理中心、成都超算中心、成都市公共数据运营服务平台等一批城市数据中心支撑平台功能,规划建设人工智能大数据中心、东部新区数据中心、全域成都医联等一批重大数据中心工程项目。

第四章 提升产业高质量发展核心竞争力

围绕提高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引导高端优质资源要素向重点领域、关键环节集中集聚和高效配置,增强总部经济集聚能力、运筹能力和辐射能力,加快形成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新格局。

第一节 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

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聚焦产业高端、智能、绿色转型方向,推动产业基础再造,构建高标准的产业基础体系,提升产业创新基础、生产基础、配套服务核心竞争力。着力推进产业创新基础高级化,聚焦网络安全、航空航天、先进材料、光电显示等具有比较优势和基础条件领域,编制主导产业和重点产业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先进基础工艺、产业技术基础和关键共性技术清单,增强产业创新基础源头性供给。着力推进产业生产能力高级化,强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型通用技术的引领带动作用,围绕关键基础材料和整机装备、产品的开发和生产,提升高性能、高可靠性、高强度、长寿命和智能化核心技术零部件生产能力。着力推进产业配套服务高级化,支持企业积极参加国际国内标准制定,培育发展基础工艺中心、工业设计中心,布局建设一批先进基础工艺共享制造平台,构建以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为支撑的制造业创新平台。

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以自主可控、安全高效、高端高质发展为导向,围绕产业链供应链“强核心、补短板、提价值”,增强成都产业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中的影响力和控制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围绕产业链全景图强链、补链、延链,建立协调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的链长制。聚焦增强产业链核心能力,围绕产业优势领域,争取国家重大生产力和科技设施布局,培育1—2家主营收入超千亿、主导全球产业链的头部企业,吸引带动产业链供应链上关键节点和核心环节的企业在蓉布局,推动产业链核心环节本土化。聚焦补齐产业链缺失环节,以成本控制和竞争力提升为导向,建立产业链缺失环节补链清单,制定实施重点细分领域企业招培计划、“链主”企业供应商招商计划和短板产品临时储备计划,建立产业链供应链应急响应机制。聚焦提升产业链增值能力,实施产业链更新再造计划,打造全产业链创新提升示范,培育发展网络化协同研发制造、大规模个性化定制、云制造等新业态新模式,探索产业增值新途径,培育壮大一批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产业链“链主”企业。

第二节 提高资源要素集成配置能力

促进人力资本高效配置。聚焦多元化人才引育,大力提升高知识高技能人口比例,打造与城市发展战略和高质量发展要求相匹配的人力资源协同体系,加快建设国际人才枢纽。到2025年,吸引新落户全日制大专及以上学历人才、技能人才超过50万人。强化新型人才引育,突出高端数字科技人才、新型技能人才、网红流量人才引进,加大基层数字经济应用型人才培育,实施“产业生态圈人才计划”,构建“一圈一策”人才体系,探索实施产业生态圈专项人才定向培养,力争5年内遴选1500名左右高素质产业领军人才。围绕全产业链人才需求,适度放宽人才认定标准。加强中德产教融合创新基地等平台运营,推动产教融合培育,支持企业、职业院校按照产业发展需求联合培养高层次应用型、技能型人才。深入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打造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支持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行业协会等搭建“共享人才”平台,引导新职业人群灵活就业,提升人力资源配置效率和综合效益。

推动数据要素融通赋能。探索建立数字资产交易规则,推动人工智能、物联网等领域数据资源标准化和集成化,创新构建多层级数据要素登记确权体系,探索制定数据定价标准和规则。加快培育数据市场主体,支持引导电信、金融、交通、信用、消费互联网、工业互联网等数据密集型行业平台和企业积极参与数据要素市场交易。创新数据交易模式和运营机制,推进区块链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服务平台建设,推动设立数字资产交易中心,探索开展数据审计、数据保险等新型业务。积极推进政府数据开放共享,搭建全市统一的数据交换共享平台。引导市场主体利用数据要素优化生产流程、降低交易成本、促进供需对接等。发挥数据要素作为新型生产要素对产业发展释放的乘数效应,培育发展数据要素市场,提升数据要素使用效率、交易效率、价值创造效率。

推进土地资源差异化配置。以市场化配置为导向,创新土地供给方式,优化产业用地供应保障。深化土地精细化管理模式探索,推进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探索混合产业用地供给和点状供地模式,允许不同产业用地类型依法合理转换。健全长期租赁、先租后让、弹性年期供应、作价出资(入股)等工业用地市场供应体系。探索“创意空间”、楼宇产业和综合性产业用地供给,推动空间“立体开发”,搭建空中连廊强化建筑联动。支持采取回购、节余土地分割转让等市场化方式盘活存量闲置土地,推进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支持原土地使用权人在符合规划、不改变用途的前提下,对自有存量土地实施自主或联合改造开发。

专栏34 要素集成配置能力提升

◆人才政策体系升级行动:深化完善成都人才新政政策,实施天府实验室全球高端人才招引、双招双引攻坚行动等创新性政策措施。出台招商引资重大项目及总部企业人才公寓支持办法。强化人力资源产业园等人才发展平台载体建设。

◆数据融通能力提升行动:建设专项应用数据支撑系统,提升面向应用的数据重组和数据服务快速封装能力,缩短各类智慧应用的数据准备时间。简化数据操作流程,形成标准统一的数据接口服务,实现跨部门、跨地域、跨层级、跨领域数据流通共享。

◆新型产业用地(M0)探索行动:加强新型产业用地(M0)规划管控,确保新型产业用地(M0)总规模原则上不得超过所在区(市)县工业用地总规模的5%。强化规划管控,容积率原则上控制在2.0—4.0区间。强化新型产业用地(M0)准入审查。鼓励推行新型产业用地(M0)“标准地”供应。进一步规范存量工业用地转型升级。

第三节 提升西部金融中心服务能力

增强金融机构集聚能力。培育引进金融功能性平台,鼓励和引导境内外金融机构布局区域总部,设立金融科技、清算结算、跨境贸易服务、研发运营等功能性平台。做强做大法人金融机构,争取新增一批银行、证券和保险等金融机构,鼓励具备条件的金融机构在蓉新设消费金融、金融租赁、理财等专业子公司,支持本地法人金融机构完善法人治理,优化经营模式和激励约束机制。规范发展地方金融组织,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起设立地方金融组织,推进经营管理规范化、发展模式特色化、人才队伍专业化和发展方向集团化,发挥服务实体经济作用。到2025年,金融产业增加值达到2800亿元以上,全球金融中心指数保持国内一流位势、国际知名态势。

增强金融资源配置能力。完善资本市场服务平台建设,引进培育全国性或区域性金融及要素交易中心,增强驻蓉境内外证券交易所西部中心的资本市场综合服务功能,引领推动成渝地区资本市场一体化。争取天府(四川)联合股权交易中心纳入区域性股权市场和业务创新试点。构建统一高效的环境资源权益交易体系。提升经济证券化水平,推动科创企业、新经济及新业态企业挂牌上市,提升直接融资比重,支持上市公司加强资本运作,围绕上下游产业链开展资源整合、并购重组,鼓励企业提升信用评级,利用国内外债券市场融资。完善综合基金服务体系,增强多层次政府投资基金体系带动作用,争取设立公募基金,发挥私募股权基金支持创新创业作用,探索私募股权二级市场基金发展创新。

增强金融科技创新能力。强化核心技术研发,争取相关科研院所联合设立金融科技研发机构,提升金融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深化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知识产权融资服务平台建设,创建知识产权金融生态示范区。提升应用场景营造,深化法定数字货币试点,推动数字金融发展,探索区块链、大数据等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深化开展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强化地方金融监管沙箱建设,建立完善反洗钱监测平台。

增强特色金融服务能力。推动科创金融、消费金融、农村金融、供应链金融、绿色金融、文创金融、航空金融等特色金融突破发展,组建成都科技创新投资集团,申建全国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全国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试验区。构建现代金融产业生态圈,聚力提升“成都金融城”品牌影响力,打造交子公园金融商务区、成都文化金融商务区等金融产业功能区,培育壮大金融特色功能,打造特色金融先行区。

增强金融开放合作能力。推动成德眉资金融同城化,成渝地区金融市场和监管区域一体化。深化自贸试验区金融创新,探索跨境人民币业务创新,开展本外币合一账户试点,争取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合格境内有限合伙人(QDLP)等试点,争取设立人民币国际投贷基金。加快建设“一带一路”金融服务中心,设立“一带一路”金融服务机构,搭建“一带一路”金融功能平台,探索设立中日国际合作基金、证券公司等,打造金融开放合作引领区。

增强金融生态涵养能力。完善地方金融监管体系,健全金融风险预防、预警、处置、问责机制,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强化信用体系、金融中介服务体系建设,争取中外信用评级机构在蓉设立实体机构,研发适合西部地区的征信产品。构建多层次金融人才体系。争取设立金融法院和破产法庭,健全金融审判体系,优化国际化金融营商环境。

专栏35 西部金融中心建设

◆做强金融科技引擎: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物联网等关键领域基础研究突破和创新应用转化;大力引进培育金融科技领军机构,不断完善金融科技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打造“实验室—孵化器—产业园”全链条的培育机制;拓展金融科技应用场景,加强金融业务、金融监管、社会民生等领域的金融科技应用。

◆促进资本市场融通:充分发挥上交所、深交所、全国股转系统三大西部基地作用,支持上市公司利用资本市场开展资源整合、并购重组,加强企业发债融资和资产证券化支持力度;构建多层次政府基金体系,增强创新资本对企业的支持力度;大力推动农村产权、文化产权、知识产权等要素交易市场发展,探索建设数据资产交易中心等新型要素交易市场。

◆加强金融机构集聚:大力引进有影响力的国内外金融机构设立研发运营、资产管理、清算结算等功能性总部,争取设立专业保险公司、金融租赁公司等各类持牌金融机构,培育引进信用评级、资产评估等金融中介服务机构;完善法人金融机构市场化经营机制,扩大法人金融机构服务范围,提升交子金控平台作用;创新地方金融组织发展模式,拓宽地方金融组织融资渠道。

◆推动金融业态创新:以全球新金融发展趋势为引领,在做强做优传统金融的基础上,加快向新金融生态圈构建转变,着力推动特色金融突破发展,夯实金融生态圈建设载体基础,走出一条符合自身资源禀赋、区域特色、产业特点的金融创新发展之路。

◆增强金融开放辐射:加强跨境金融创新发展力度,支持金融机构在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政策框架下为企业境外业务活动提供多元化金融服务,加快“一带一路”沿线金融服务布局,积极争取自贸试验区金融政策下放;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开展直接投资、证券投资、衍生品投资等境外投资业务,积极吸引私募股权基金、创业投资基金等金融机构在蓉落地。

◆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加快推动金融风险监管、信用体系建设、金融人才服务等金融生态环境要素全面提升,营造与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国家西部金融中心相适配的金融营商环境。

第四节 提升总部经济发展能级

以融入全球产业链高端和价值链核心为导向,全面增强总部经济集聚能力、运筹能力和辐射能力。到2025年,力争总部企业数量超过400家,建成总量最大、能级最高、环境最优的中西部总部经济发展高地和总部企业首位城市。聚焦提升总部经济集聚能力,积极引进国内外企业总部深耕成都,推动重点产业领域高成长性的本土企业向总部企业发展,支持在蓉企业改制、升级为综合型总部或全国总部。聚焦提升总部经济运筹能力,搭建“总部+”区域协作平台,建强研发生产分工协作、产业配套协同、企业高效联络等功能,促进总部企业与区域企业的深度合作。聚焦提升总部经济辐射能力,支持在蓉跨国公司、国内集团总部和功能型总部,沿供应链网络通道节点城市拓展业务。大力实施总部企业“走出去”,打造总部集成服务的供应链平台。

专栏36 总部经济发展

◆总部载体建设行动:以天府总部商务区为载体,建设面向世界的中央商务区。加快建设四川区域协同发展总部基地、青羊总部经济基地、天府总部基地、东部区域总部企业孵化基地、白鹭湾新经济总部功能区等一批总部经济发展载体。

◆总部企业集聚行动:加快综合型总部聚集,建设川藏铁路总部、中粮集团西南区域总部、新希望全球控股总部等。加快功能型总部集聚,建设兴科蓉总部结算中心暨国际生物医药供应链服务中心、传化智联西部运营总部、海天集团研发总部、捷贝通石油技术集团总部等。

◆总部企业招引行动:加快高能级总部招引,瞄准世界200强、“一带一路”高能级总部企业,招引一批高能级跨国企业总部。

第五章 加快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布局建设

围绕高质量发展和幸福美好生活,以服务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为导向,聚焦创造新供给、激发新需求、培育新动能,加快布局建设新型基础设施。到2025年,建成5G基站不少于8万座,新能源充电桩6万个,全面形成技术先进、模式创新、四网融合、支撑有力的新型基础设施体系。

第一节 加快建设基础信息网

推进信息基础设施集成、集约建设,推动网络连接增速,增强国际通达能力。加快推进5G基站、千兆光纤网络、物联网规模覆盖。推动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间带宽扩容,提升区域骨干通信能力。打造存算一体数据中心,优化布局边缘计算节点,争取在蓉布局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国家级互联网交换中心等重大项目。积极融入全国大数据枢纽节点和中心集群,增强数据中心服务能力,系统布局区域性、行业性、科学性数据中心。推进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成都)节点提档升级,加快建设二级节点。加快推进基于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的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试点,全面推进城市信息模型(CIM)平台建设,推进城市运行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建设,推进智能化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提升城市基础设施运行效率和服务能力。

第二节 稳步建设智慧能源网

加强智能电网建设,推进面向智能电网的5G新技术规模化运用,加强10千伏及以下智能电网建设。完善新能源充电桩、加氢站等能源终端设施布局,加快构建清洁能源汽车充电、加氢、加气等基础设施网络。推进新建建筑物配建停车场以及新建城市公共停车场按照15—25%比例配建新能源汽车停车位并按照100%预留充电设施建设条件。加强居民小区、商业楼宇等重点区域停车场充电桩建设,新建住宅配建停车位建设充电基础设施或预留建设安装条件,有序推进居民小区智能充电统建统管。

第三节 优化升级枢纽交通网

应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开展智能路网改造,实施智慧交通三期工程,推动传统基础设施转型升级为融合基础设施,加快形成智慧交通体系。加快中德智能网联四川试验基地建设,推动基于5G车路协同车联网大规模验证与应用,积极推动智能网联示范应用。推动智慧公交、端到端定制化出行等一站式智能出行服务,建设轻量化、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出行生态。推动建设交通大脑,提高道路通行效率和安全性。

第四节 超前部署科创产业网

加快布局公共设计平台、中试生产线、检验检测中心、轨道试验线和公共试验设施,加强国家软件产业基地(成都)公共技术支撑平台、国家“芯火”双创基地等建设,促进公共平台推动创新成果商品化、产业化发展。推动5G基础设施覆盖高品质科创空间,为产业功能区主导产业应用场景赋能。在科创空间中塑造产业相关应用场景,为推广新技术、新产品开展集成应用示范和孵化企业新业态、新技术、新模式落地创造条件。

专栏37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信息网:建设国家网络安全基础设施、成都5G智慧城、“星河”卫星互联网一体化空间基础设施等项目。

◆智慧能源网:建设超大城市绿色低碳智慧能源体系示范、成都市氢能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绿色氢都、清洁能源消纳高载能绿色产业合作区、成都市电动汽车公共充电基础设施网络、成都市居民小区电动汽车智慧充电网络等项目。

◆枢纽交通网:建设“西控”区域轨道交通旅游环线、公园城市智慧交通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全制式轨道交通“智造+服务”创新高地、中德合作智能网联汽车、车联网试点示范、基于人工智能的城市智慧交通大数据应用系统、城市级智慧交通车路协同应用示范系统、基于5G的无人机新型道路感知系统及应急保障系统等项目。

◆科创产业网:建设芯片银行战略基地、四川省区块链产业创新中心、天府智能产业互联网创新中心、清水河无线创智产业社区、天府新区集成电路公共设计平台、智慧旅游大数据产业园等项目。

第七篇 纵深推进重点领域改革 激发高质量发展蓬勃动力

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突出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全面深入推进经济社会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攻坚,加快形成有利于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和营商环境。

第一章 探索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

坚决破除制约一体化发展的行政壁垒和体制机制障碍,以构建跨区域产业生态圈为牵引,以促进资源要素高效便捷流动为目标,率先在规划统筹、政策协调、协同创新、共建共享等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加快探索构建相互依存、互惠互利、水涨船高的区域协同发展利益共同体。

第一节 建立经济区全方位高效协同合作机制

探索建立经济区重大规划和重大项目统一编制、联合报批、共同实施的规划管理体制。探索建立政务服务跨区域合作机制,促进区域内政府服务水平一体化和均等化。争取试行建设用地指标、收储和出让统一管理机制。探索建立公共服务一体化机制,推动公交、社保、教育、养老等领域无障碍转移接续,推动建立医疗保险参保年限互认机制。探索建立经济区重点领域制度规则和重大政策沟通协调机制,提高政策制定统一性、规则一致性和执行协同性。推进经济区统一要素市场建设,共建统一开放的人力资源、土地和产权交易等要素交易市场。

第二节 完善经济区指标划分和税收征管协调制度

探索经济统计分算方式,根据飞地经济、总部经济、合作园区等不同跨区域合作模式特点,探索建立互利共赢的主要经济指标协调机制。探索建立区域一体化财税分享机制和征管协调机制,按照“投入产出对等”等原则分担征地补偿、拆迁安置、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配套等前期财政投入。建立区域投资、税收等利益争端处理机制。加快完善关于重大产业项目跨区域迁移的财税分成和产值统计政策。

第三节 探索跨区域合作共建经济区协同管理机制

推行经济区管理权和所有权分离,成立跨行政区的管理机构,在合作园区探索联合成立管委会、共同组建平台公司,共同编制经济区产业协同发展规划、指导目录和产业地图。探索招商引资、项目审批、市场监管等经济管理权限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推广“总部+基地” “研发+转化” “头部+配套”等协同招商、互动发展模式,推行招商引资项目异地流转和企业迁移利益共享机制。构建跨区域产业生态圈联盟,合作共建跨境跨区域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

第二章 纵深推进“五项制度”改革

聚焦制约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性障碍、机制性梗阻、政策性难题,遵循“政府主导、政策供给、企业主体、市场运作”逻辑,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构建系统完备、精准高效的政策体系。

第一节 深化以绩效为导向的财政预算制度改革

持续深化零基预算改革,加快推进财政支出标准化,不断强化财政对重点支出的资金保障。建立财政金融协同运作机制,完善政府投资基金体系,健全政府债务管理体系,着力放大财政支出引导效益和杠杆效应。健全预算绩效管理机制,实施覆盖预算管理全过程的绩效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紧密挂钩制度,推动绩效管理和预算管理深度融合。

第二节 深化以效率为导向的国资经营评价制度改革

紧紧围绕服务城市战略、服务社会民生、参与市场竞争,立足行业特点和企业发展阶段,科学构建以战略支撑、社会服务、资本运营、市场经营、专业运作、现代治理“六大效率”为核心内容的国资经营评价体系。进一步优化以效率为导向的国资经营评价指标及配套制度,贯通“评价诊断—结果反馈—问题整改—效率提升”工作闭环,形成更加成熟定型的聚焦问题、精准施策、持续革新的国资国企改革制度机制。

第三节 深化以产出为导向的土地资源配置制度改革

坚持以亩产论英雄,实施开发建设强度差异化管控机制,建立容积率区域统筹机制。构建与主体功能区差异化发展战略相适应的土地优化配置方式,创新产业用地供应机制,全面推行新型产业用地(M0)、科研设计用地(A36)。健全农村产权资源要素交易、登记、服务等配套政策制度,加快建设用地二级市场,规范开展建设用地使用权转让、出租、抵押,提高存量建设用地配置效率。

第四节 深化以成长为导向的企业扶持激励制度改革

健全分层分级企业全生命周期扶持激励机制,依据不同发展阶段企业差异化需求精准供给政策服务,推动初创型企业扩量提质、双向发力,构建“科创空间+专业化运营队伍+创新创业载体”的综合服务体系,优化“众创空间+孵化器+产业功能区及园区”梯级创新创业孵化体系。推动快速发展型企业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发展,积极开展“蓉易贷”“壮大贷”“政采贷”“科创贷”“科创投”等金融创新融资服务。探索领军型企业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发展,大力引进六类500强企业,推动龙头企业兼并重组、拓展海外市场,积极招引培育大企业大集团、地区型总部、功能性总部。

第五节 深化以利民便民为导向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改革

完善基本公共服务清单管理制度,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相适应的动态调整机制。推进基本公共服务领域市与区(市)县共同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积极培育专业化社会企业和组织参与公共服务供给,大力实施高品质公共服务倍增工程。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监测评价体系,完善考核及反馈机制。大力推动公共服务供给方式和质量变革,鼓励推广公建民营、民办公助等模式,积极支持引导教育、医疗、体育、绿道、益民五大民生投资集团、民间资本参与公共服务供给,推动基本公共服务由常住人口向服务人口覆盖。

第三章 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

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对各种所有制企业一视同仁、平等对待,持续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进一步完善经济运行调节机制,全面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

第一节 持续深化国资国企改革

坚持市场化、专业化改革方向,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开展二三级企业市场化、国企总部去行政化、降成本增效益、对标一流企业管理提升等国企改革专项行动,增强城市战略支撑能力、社会民生保障能力、参与市场竞争能力。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发挥国有经济体系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战略引领和基础保障作用,聚焦城市功能体系、现代产业体系、经济地理重塑等领域,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加大在教育、医疗、文化、生态、生活服务等领域及东进、南拓区域投资布局。建立健全国资国企赋能机制,推动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以深化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促进产权结构融合化,以深化投资运营管理制度改革促进国资管理方式市场化,以深化国资证券化改革促进融资方式多元化。深入实施“两降两提”专项行动,推动市属国企强化债务和成本管控,切实提高市场经营效率和效益。提高市属国企主营业务集中度,提升管理团队和核心业务人才专业化水平。推进市属国企现代治理体系建设,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形成各司其职、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制度安排。

第二节 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

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完善常态化、规范化的政企沟通机制,健全支持民营企业和中小微企业发展的制度体系,创建民营经济示范城市。进一步提升产业政策精准性、稳定性、有效性,坚持“竞争中性”原则,破除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各种壁垒,培育更多本土世界知名企业、中国500强企业和细分领域隐形冠军企业。进一步营造尊重企业家精神、支持企业家发展的社会氛围,加大产权和企业家合法权益保护力度,大力弘扬蓉商精神,创办川渝民营经济合作峰会,举办全球蓉商大会,鼓励蓉商回乡创业,让成都真正成为民营企业和民营经济发展的沃土。全方位优化外商投资服务,完善外商投资服务体系,加强外商投资合法权益保护,吸引更多世界500强企业、国际组织落户成都,打造新时代外商投资首选地和高能级全球资本聚集地。

第三节 优化经济运行调节机制

准确把握国家宏观政策取向,强化发展规划的战略导向作用,促进财政、金融、就业、产业、投资、消费、环保、区域等政策落地和协同发力,统筹做好“六稳”“六保”。健全经济运行调度机制,重视预期管理,强化政策预研储备。加强苗头性倾向性潜在性问题研究,提升经济监测预警和风险防控能力。提高逆周期调节应对举措,做好跨周期配套政策储备。加快推进统计现代化改革,完善统计体系,强化统计监督职能。加强经济治理数据库等建设,提升大数据等现代技术手段辅助治理能力。

第四章 持续深化营商环境综合改革

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以市场主体和市民获得感为重要评价标准,打造投资贸易便利、行政许可便捷、要素获取容易、政策精准易享、法治保障完善的利企便企新高地,加快建设稳定、公平、可及的营商环境标杆城市。“十四五”时期,争取实现在国际国内城市营商环境排名中稳步提升。

第一节 优化市场化营商环境

全面提升市场准入透明度和可预期性,强化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刚性约束,进一步健全公平竞争政策体系,进一步放开民营企业市场准入,清理招投标、政府采购、不合理管理措施等各类显性和隐性壁垒,逐步实现地方设定行政许可事项“零审批”。畅通市场主体参与政策制定的渠道,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商会和中介机构纽带作用,健全重大政策事前评估和事后评价制度。

第二节 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研究推进优化营商环境立法工作,争取探索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推动建立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机制。构建衔接事前、事中、事后全监管环节的新型监管体系,完善智能智慧监管机制,形成“无事不扰”“无处不在”监管服务,提升智慧监管能力。探索完善包容审慎、柔性执法,动态调整行政处罚“三张清单”,全面落实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深入推进市场监管领域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常态化。建立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完善和健全覆盖全社会的社会信用体系,推进市场主体信用积分管理模式,推进政府诚信建设,保持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推动环境预期更加良好稳定。

第三节 优化便利化营商环境

大力推进“数字政府”建设,升级“蓉易办”平台,完善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提升融合“一网通办、一网统管、一键回应”,推进“一件事一次办”改革,全面推广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一站式”服务,优化线上线下“一个窗口”,推进全流程在线审批,实现同一政务服务事项无差别受理、依申请类事项可网办率100%、政务服务大厅办理事项网上可预约率100%。完善“蓉易享”系统,优化政企沟通全时在线平台,科学精准出台惠企利企便企政策措施,惠企政策集中汇集、精准推送、网上申请、快速审批、及时兑现,普惠政策免审即享。以“天府市民云”、“蓉易办”平台等为载体,完善市民公共服务“互联网+”平台和场景,打造数字化社区便民服务中心。

第四节 优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强化与国际先进营商规则衔接,推动贸易规则、监管模式和贸易工具创新。健全外商投资促进、保护和服务体系,全面落实国家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实行高水平跨境贸易和投资便利化政策,建立一站式国际商事纠纷解决机制。争取推进多元化税收担保方式改革,探索开展“两步申报”“两段准入”改革,进一步降低通关整体费用,实现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应用率达到100%。探索建立精通国际营商规则的对外交流多语种人才储备库。大力培育引进涉外法律、咨询等中介服务机构。

第五章 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发挥成都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示范带动作用,加快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促进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合理配置,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打造全国超大城市城乡融合发展的标杆示范。

第一节 建立城乡人口有序流动的迁徙制度

深化户籍制度改革,试行以经常居住地登记户口制度,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城镇化机制,推动农民工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完善集体经济组织人力资源培育和开发利用机制,探索农业职业经理人培育模式和多种人才引进方式。建立健全由政府、企业、个人共同参与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维护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健全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体系,加快建立衔接协调的劳动力流动政策体系和交流合作机制。

第二节 积极稳妥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持续推进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落实集体所有权,支持集体经济组织采取“集体经济+土地流转”“集体经济+租赁入股”等方式,对农村承包地进行统一规划、统一经营和统一开发利用;稳定农户承包权,衔接落实好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政策,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进一步放活土地经营权,探索土地经营权流转和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新模式。以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体系为重点,稳慎推进郫都区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积极稳妥开展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盘活利用工作,进一步提高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利用效率。按国家、省统一部署,全面推开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交易。

第三节 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增强“农贷通”、成都农交所等金融综合服务平台支撑作用。鼓励工商资本投资适合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的农业领域。依法合规开展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农民住房财产权、集体林权、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集体资产股权等抵押融资,完善涉农信贷风险分担机制和乡村振兴农业产业发展贷款风险补偿金制度。发行支持乡村振兴、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等领域专项债券。加快完善农业保险制度,完善农村金融风险防范处置机制。

第八篇 着力提升城市发展软实力 塑造天府文化独特魅力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定文化自信,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着力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不断激发全社会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更好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建设面向世界的中华文化传播和文明交流互鉴高地。

第一章 全面提升社会文明程度

坚定不移地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凝聚共识、指导实践,不断提高市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构建思想文化建设高地和道德风尚建设高地。

第一节 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学习,擦亮“蓉耀青年”“理响成都”等理论宣传教育品牌。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做好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中华文化思想理念和传统美德的天府表达。发挥高校、党校、社会科学研究院机构阵地作用,加强新型智库建设,培养一批学科带头人和社科哲学专家。实施文化艺术创作新品、优品、精品计划,推出一批价值鲜明、思想深刻、具有强烈感染力的文化艺术力作。

第二节 加强市民思想道德建设

深入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弘扬党和人民在各个历史时期奋斗中形成的伟大精神,推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四川段成都片区规划建设,聚焦重要历史节点开展重大主题活动。实施市民品德教育计划,深入开展道德模范、时代楷模、最美人物、身边好人培育评选和学习宣传活动,持续开展“少年传承中华美德”“爱我中华”等主题教育活动。提倡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开展以劳动创造幸福为主题的宣传教育。开展“诚信成都”建设,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

第三节 全面涵育文明素养

实施公共文明提升计划,争创全国文明城市标兵。持续深化核心价值引领、天府文化润城、先进典型示范、市民友善优雅“四大行动”,立足社区建强新时代文明实践体系,打造最美成都人、书香成都等品牌。深入推进网络文明建设,大力倡导简约生活、绿色生活、文明旅游、文明出行。弘扬天府文化“友善公益”志愿精神,广泛开展志愿服务关爱行动。推进城市阅读空间建设,打造全民阅读城市。

第二章 传承发展天府文化

发挥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十大古都的独特优势,涵养历史底蕴,延续文化根脉,持续推动天府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提升城市文化内涵和品位。

第一节 延续天府文化根脉记忆

推动历史文化保护与城市更新相结合,加强城乡整体风貌和特色要素的保护。加大对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风貌区、历史建筑、近现代革命文化遗址、水文化和工业文化遗存、名人故居、重要历史遗迹等保护力度,顺应“两江环抱、三城相重”古城格局,启动实施一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的保护和改造利用。构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体制机制,健全全域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体系,不断完善文物考古发掘机制和文物安全长效机制,开展文化遗产资源调查、研究阐释、保护传承、展示宣传,推进文化遗产资源共享和活化利用。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传承,实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激活大美乡村资源,建设天府特色西蜀园林,打造乡村文化记忆标识,提升乡村文化旅游吸引力。加快建设巴蜀文化旅游走廊,讲好巴蜀故事,打造“国际范、中国味、巴蜀韵”的世界级休闲旅游胜地。

第二节 激发天府文化创新创造活力

扩大文化领域开放,加强天府文化创新供给,推出一批高质量高水平的天府文化研究成果,创作一批体现天府文化的学术著作、文艺作品。加快文物与博物馆体系、书店体系、演艺体系、赛事体系、美术空间体系、创意设计空间体系等建设,构建可阅读、可感知、可欣赏、可参与、可消费的文化生态。引导文化文物单位与社会力量深度合作,研发展示成都形象、面向国际市场的文创精品。培育发展文化特色浓、市场竞争力强的老字号品牌。推动天府文化元素有机融入公园城市建设,开展城乡规划建设评估,建设承载文化记忆、富有时代特色的历史文化街区、建筑群落和文化景观公园,打造十大城市文化新地标。推动天府文化场景转化,实现文商旅体深度融合发展。推动有条件的社区打造文创消费场景,推动城乡老旧、闲置房屋的艺术化改造,激活乡村经济价值。

第三节 加强文化对外交往和传播

建强天府文化国际传播交流体系,扩大天府文化展览展示和交易交流,加快建设“一带一路”国际艺术中心。升级国际化传播平台,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新型主流媒体集群,讲好中国故事成都篇章,让天府文化“活”起来。深度提炼天府文化精神标识、时代价值,精心制作一批城市入门读物、影视纪录作品、文学翻译精品,多方位宣传“像成都人那样生活”的生活城市品牌。加强国际化议题策划,创新国际叙事方式和对外话语体系,加强国际友城深层互动,让世界更好感知成都、读懂成都。加大国际化推广营销,规范和优化公共场所国际化标识标牌,深入开展海内外文化旅游联动营销。构建国际化营销体制机制,全力塑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文化传播品牌。推动国际人才社区高雅艺术建设,打造集国际艺术、国际教育、国际演出、国际交流“四位一体”的文化艺术中心。

专栏38 天府文化传承发展

◆天府文化弘扬发展计划:适时成立“天府文化促进会”等工作平台,推动天府文化研究、创新和开发利用,开展《天府文化简史》编制工作,规划建设“成都历史名人馆”,塑造“天府文化名人像”。在绿道、公园、景区景点和公共场所,以艺术审美形式展示“天府文化”,鲜活呈现成都生活美学。推进天府文化与金融资本、科技、互联网跨界融合,搭建资源转化平台、品牌推广平台,把具有丰厚人文底蕴的天府文化转化为产业优势。

◆都江堰灌区文化公园建设计划:以灌区文化价值为导向,塑造“一轴两翼三心四核多点”的特色空间结构和以水为脉串联生态、文化、人居、产业的绿道蓝网空间形态,推进灌区绿道蓝网的塑造与管控、多样丰富的文化展示、人水和谐的宜居品质打造、活力创新的特色产业发展和“1171”灌区特色品牌塑造等工作,形成凝聚魅力的灌区世遗文化展示游园、流水修竹的东方生态人居诗意公园和传承开拓的创新创造发展活力乐园,推动灌区文化品牌享誉中外,成为具有中华文明标识意义、彰显文化自信的中国文化名片。

◆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计划:加快推进三星堆—金沙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加快建设东华门遗址公园、新津宝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鱼凫遗址公园、邛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四川段成都片区、临邛古城有机更新公园暨历史人文型公园城市示范区等,加强白马寺街“巴蜀文化”发轫地保护利用,推动文化遗址保护、活化和合理开发;加快建设峨影沉浸式电影博物馆,推动县级博物馆完善布局和展览更新,构建历史内涵深厚、文化内容丰富的博物馆体系。

◆十大文化地标建设行动:加快建设天府文化中心(东华门)、天府艺术公园、成都城市生活美学馆、成都音乐坊、文殊坊、四川大学博物馆群、成都自然博物馆、张大千艺术博物馆、成都生态文明展示馆、三国蜀汉城等十大城市文化新地标。

◆文化遗产创新性利用行动:探索“非遗+”,建设非遗展示馆、非遗项目体验基地、非遗美学生活馆、非遗主题演艺等,推动非遗活态化传承;打造一批文化遗产体验新载体,以演艺、剧目等方式将文化遗产体验主体化、可视化、舞台化,打造《舞韵天府》《蜀风雅韵》《蜀女卓文君》《伎乐24》《金沙》等文化演绎剧目,打造芙蓉国粹川剧秀、花重锦官光影秀、合江亭蜀宫夜宴等夜间文化演艺体验产品。

◆乡村文化记忆标识建设行动:推动对川西林盘、乡村民俗文化的保护、开发和利用,将乡村文化资源的保护和活化融入乡村“大景观”打造中,构建独特的乡村文化意象;活化一批具有年代记忆的建筑、工具、物品、民俗等,建设一批唤醒乡愁、触摸传统、延续文脉的文化记忆“打卡地”和乡史、村史、社区博物馆。

◆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成都)建设计划:协同开发世界遗产地、环龙门山、环龙泉山等文旅资源,打造天府国际机场连接青城山—都江堰等国际IP旅游资源的快速交通网,提升环成都文旅圈国际化发展水平;串联古栈道、剑门关、白马关、三星堆、武侯祠、摩崖石刻、南方丝绸之路(茶马古道)等历史文化遗址,推动蜀道申遗,做优蜀道文化旅游带;深度挖掘长江源头酒、灯、盐、茶、竹文化价值和“三线”工业基地人文底蕴,做强沿长江休闲度假旅游带。整合红色文化、巴文化资源,打造伟人故里、嘉陵江、大巴山旅游环线,贯穿川东北渝东北生态文化旅游带。用好攀西阳光等独特自然资源,培育南方丝路文化旅游带。

◆文化对外交往传播提质行动:依托大型国际展会活动、节事平台,把握重大赛事活动密集举办机遇,开展城市形象推介和国际营销;实施“海外文化交流基地建设、国际主流媒体合作、国际智库渠道拓宽、自有媒体能级提升、社交媒体、全民外宣”六大计划,打造跨文化交流传播矩阵;加强天府文化的国际传播,办好《天府文化》杂志,设立天府文化展示传播中心、天府名人堂、天府文化讲堂,出版天府文化系统丛书。

第三章 促进文体事业繁荣发展

围绕保基本、促公平、提效能,推动公共文体服务智能化、公共文体供给多元化,扩大公共文体惠民工程覆盖面、增强实效性,巩固深化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成果,率先建成普惠性、标准化、均等化、可持续的国内领先现代公共文体服务体系。“十四五”期间,新增基层公共文化示范点230个,普惠性群众文化活动年均增长10%,新增天府绿道健身新空间1000个,实现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5平方米。

第一节 完善公共文体基础设施

实施公共文体设施网络开放行动,打造“15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健全市、区(县)、街(镇)、社区(村)四级公共文体设施网络,实施公共文化设施补短板提效率工程,全面提高全市公共文化设施的每百万人拥有量,达到世界先进城市标准。持续深入推进基层公共文化示范点建设,推动广播电视基本公共服务、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亲民化”改造和标准化特色化建设。持续推进县级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建设,推动公共文体服务机构在城市新区、产业功能区建设分支机构、服务网点,将成都市劳动人民文化宫等群团组织文化阵地纳入全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积极引进社会机构共建城市书房、智慧图书馆、艺术长廊等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完善公共体育设施体系,持续推进“家门口”健身空间建设,加快构建城市体育综合体、公园绿道、城市金角银边、社区体育空间四级健身设施体系,推动设施开放共享,打造群众身边绿色健康运动场景。

第二节 提升公共文体服务水平

实施天府文化精品和公共文体服务倍增行动,推动实现培育国际知名的专业乐团,引进国际国内精品舞台艺术、音乐演出、美术展览等年均增长20%。持续推进哲学社会科学、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戏剧曲艺等繁荣发展,实施天府文化主题艺术创作“攀原登峰”计划。建设城乡一体的公共文体服务体系,加快推动全民阅读、全民健身、全民艺术普及、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等活动,实施“群艺馨兴”群众文艺创作繁荣、“阅读+”跨界融合、天府文化古籍活化利用等专项行动计划。创新举办文化惠民活动,加大乡村体育投入力度。探索基层公共文体设施“公办民营”“民办公助”试点,推动基层文化活动中心社会化、专业化管理。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推进群众体育组织网络建设,引导社会资本参与体育服务供给,实现年均开展健身系列活动5000场次。开展公共文体服务分类供给,建立“以需定供、按需配送”的公共文体需求征集和反馈评价机制。

第三节 加快构建智慧公共文体体系

依托“城市大脑”“智能感知网络”“城市数据湖”,打造“智慧公共文体服务”,推动公共服务全方位、全体系、智能化升级。做强“文化天府”公共文化云、成都数字图书馆、智慧博物馆服务功能,实施“高清成都智慧广电”建设工程,实现4K标准广播电视网络全覆盖,不断推进公共文体服务线上线下有机融合、精准供给。加强公共文体数字平台的横向联合和纵向延伸,升级全市公共图书馆分布式集群系统,逐步构建联接省、市、县、乡和成渝地区的公共文体联盟服务数字平台。打造一站式“蓉城指尖文化”微信公共服务矩阵,创新和推广“云传播”“云服务”等文体服务方式,制作更多优秀的公共文体数字产品,建设博物馆全网预约平台和共享讲解系统,满足城乡群众通过网络共享文体服务需求。

第四节 推动文体领域体制改革创新

提升文体公共服务现代化治理能力,依托“文旅e管家”大数据绩效管理平台,建立跨部门文体工作机制,推动文体和商业、商务、会展、科技、金融等产业的融合。探索特殊管理股试点,支持具有示范性、带动性的“互联网+文化”项目建设。推进区块链等技术在文化领域的运用,推动文化产品版权登记、流转、交易和开发等线上化、可视化。加强著作权、品牌等要素市场和产权市场法治建设,打造国家级文化产权交易和投融资综合服务平台。依托自由贸易试验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建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文化体制改革创新试验区。

第四章 高水平建设“三城三都”

创新诠释美好生活向往的城市表达,全面增强“三城三都”文化感召力、行业竞争力、消费吸附力,建设文化人才荟萃和文化创造转化高地。“十四五”时期,举办国际品牌赛事28个、国际化音乐活动40个、国际认证的会议展览50个,国家高等级博物馆、图书馆和专业剧场音乐厅等天府文化地标达130座以上,打造“最成都·生活美学新场景”400个、书店和城市阅读空间4000家、文化街区和天府绿道“沉浸式文化空间”100个。

第一节 建设世界文创名城

秉承“全球视野、集群发展、跨界融合、品牌引领”,高水平建设世界文创名城。加大文化传承与创新、开放与合作,汇聚全球文化创意设计要素资源,构建完善公园城市文化标识,加快建成一批体现成都文化特质、蕴涵城市精神的文化地标。围绕“讲好成都故事、传播成都声音”,打造具有国际国内影响力的“大奖、大节、大赛、大作”。大力发展现代时尚、传媒影视、动漫游戏等重点领域,实施支柱产业培育、骨干企业孵化、数字文创跨越发展、国际文化贸易促进、作品创作与版权保护运用等工程。深化文创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鼓励推出“文信贷”“匠人贷”“文创保”等,建设多层次、多渠道、多元化文创金融合作生态体系,打造天府文创金融生态圈。建设一批文创园区、文创特色街区、城市美学生活空间,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创产业功能区。

第二节 建设世界旅游名城

推进新时代全域旅游大众旅游发展,着眼于“兴业惠民、润城聚势”,积极创建首批国家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国家文化与金融合作示范区、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聚集区,深入开展重大项目招引、文旅品牌攻坚、全域旅游拓展计划,建设一批富有文化底蕴、特色鲜明的世界级旅游景区、度假区和休闲街区,加快建设世界旅游目的地。打造“世遗都江堰—文化古蜀州—千秋西岭雪”大青城黄金旅游廊道,全力塑造世界级旅游品牌,构建完善具有国际吸引力和竞争力的核心旅游品牌和“7+5”旅游产品体系。推动文旅消费升级和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建设百个文旅融合新项目、千处文化旅游城市消费新场景。围绕完善旅游配套服务,持续开展旅游厕所革命,加快落成一批重大功能性文旅产业载体设施,打造国家全域旅游大数据标杆城市,做优做强“中国最佳旅游城市”品牌。到2025年,建成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4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2个。

第三节 建设世界赛事名城

围绕“谋赛、营城、兴业、惠民”,推动赛事名城建设同全民健身、改善民生、塑造城市品牌、优化城市功能、发展赛事经济等有机结合,建设“运动成都”。对标国际一流,规划建设天府奥体公园,构建举办国际综合性赛事的场馆体系和运营体系。发挥赛事资源配置和流量吸引功能,链接全球高端要素资源,办好大运会、世乒赛、汤尤杯、足球亚洲杯和世运会等重大赛事,实现年均举办国际赛事20项。推进赛事与文商旅深度融合,培育发展体育消费,打造体育特色消费场景,建强体育产业功能区,提升体育消费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加快建设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提升体育全民生活化水平,培育独具魅力的成都体育文化,培养市民健康向上的体育精神。

第四节 建设国际美食之都

突出“品牌化、特色化、国际化”发展方向,培育美食国际品牌、打造美食消费场景、发展绿色美食产业、弘扬成都美食文化,打造全球美食产业高地。积极培育本土美食品牌,大力引进海外知名美食品牌,打造国际美食品牌聚集商圈。持续举办成都国际美食旅游节,建设一批主题鲜明、文化浓郁、独具特色的新型美食消费场景,形成中外美食荟萃、多元饮食文化交流、多层次美味碰撞的发展新格局。加快发展绿色餐饮,培育美食人才,健全优质食材供应体系,不断提升美食产业供给能力和服务水平,打造全球美食供应链枢纽和全球食材采购平台。推动美食产业跨界发展,扩大成都联合国“世界美食之都”的全球影响力。

第五节 建设国际音乐之都

坚持“润城、育城、兴城”,精塑城市形象、厚植文化底蕴、发展音乐经济,提升城市品位和市民人文素养,不断扩大音乐之都国际知名度、美誉度。提升成都音乐文化魅力和气质,实施音乐创意人才扶持计划,引育一批知名音乐企业和一流院团,打造“蓉城之秋”等国际音乐节会品牌,吸引集聚全球音乐资源。打造特色音乐消费场景,提高音乐演艺场馆服务水平,加速构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演艺载体和音乐社区、园区、街区、小镇等。大力发展数字音乐和音乐演艺,大力支持紧扣时代主题的“成都创作”“成都制作”“成都出品”,打造成都味浓、国际范足的精品力作,促进音乐事业与音乐产业协同发展。

第六节 建设国际会展之都

聚力城市名片打造、要素资源共享、内外市场联通,引育一批“名展、名馆、名企、名业”,创新“会展+产业+功能区+投资贸易”融合发展模式,打造良好会展产业生态。举办主导产业契合度高、显示度鲜明的品牌会展活动,办好世界园艺博览会,推动会展国际化,做强会展之都城市名片。引育具有国际和区域竞争力的大型会展企业集团,构建产业链条完整、基础设施完善、生产生活配套的会展产业生态体系,推动会展业数字化、智慧化、生态化转型升级,拓展城市绿道、公园等会展展示新空间。

专栏39 “三城三都”建设

◆“世界文创名城”建设行动:加快推进天府锦城“八街九坊十景”、天府文化公园、成都城市生活美学馆、天府艺术公园、金沙演艺综合体、中国大熊猫国家公园主题公园、大邑长征文化产业园和邛崃市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凤求凰爱情文化主题公园、宽窄水巷生活美学公园、职工文化主题公园、高新区文化中心等项目,加快建设三国创意园、国宾天府文化园、望丛天府文化产业园、青城山国际道文化交流中心、凤凰国际文化产业园、西部智媒体产业园、安仁影视数字产业园等载体,将中国成都国际非遗节、成都创意设计周、金熊猫文创设计奖等打造成国际性城市文创品牌,积极培育中国青年电影节、中国新锐设计创意设计大赛、国际女性艺术季等节会活动品牌。实施支柱产业培育、骨干企业孵化、国际文化贸易促进、作品创作与版权保护运用等计划,集聚一批世界文化名家、文创盛事策划师和高层次领军人才,培育一批领军龙头企业。推动数字文创跨越发展,支持建设工业数字文创生产线,引导数字文创企业运用数字扫描、AI特效和云渲染等先进方式研发AAA级游戏、高精度数字影区等数字技术含量高的文创新产品。

◆“世界旅游名城”建设行动:加快熊猫基地、平乐古镇·天台山、安仁、洛带古镇等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推进西岭雪山·花水湾旅游度假区、三岔湖旅游度假区创建国家旅游度假区,形成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5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等具有国际吸引力和竞争力的核心旅游品牌体系。加快推进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锦绣天府、熊猫古镇·理想新城、中旅熊猫免税度假区、天府影都、成都影视硅谷、三国蜀汉城、牧马山国际旅游度假区、都江堰灵岩山国际禅文化旅游区等重大项目,高标准建设“夜游锦江”、339天府熊猫塔、爱情专线等多元功能复合、消费业态集聚的文旅综合体和文旅消费新地标,推出一批主打“小而美”的“微度假”目的地,提升旅游配套服务水平。

◆“世界赛事名城”建设行动:深入实施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品牌赛事引进培育、职业体育繁荣振兴、休闲运动产业发展和体育人才培养“五大工程”。积极筹备大运会、世乒赛、汤尤杯、足球亚洲杯、世运会等国际综合性赛事和顶级单项赛事,大力引进乒乓球大满贯赛事等高级别国际国内赛事,将成都马拉松、“熊猫杯”国际青年足球锦标赛、金堂铁人三项世界杯赛等打造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和知名度的自主品牌赛事,积极谋划大运会文化艺术周等体育文化活动。构建专业化赛事商业体系,大力吸引和培育专业化体育赛事运营管理团队,增强国际大型赛事申办、营运、管理竞争力。加快天府奥体公园、东安湖体育公园、凤凰山体育公园等重大赛事场馆和高新区体育中心等综合赛事场馆建设,推动青城山旅游装备产业功能区、大邑文体智能装备产业功能区等打造成为全国一流的体育产业功能区,推动天府奥体公园建设奥林匹克休闲运动小镇、山地水上户外运动基地。打造一批体育消费新场景新空间新产品,实施体育健身举步可就建设,营造绿道健身、校园体育等全民健身氛围,培育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体育明星,彰显城市体育影响力。

◆“国际美食之都”建设行动:深度参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大会等交流分享活动,争取高质量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美食之都复审,巩固“世界美食之都”品牌影响力。加强与世界美食城市联盟,国际慢食协会等国际美食行业组织联系,搭建国际美食交流平台。积极引进美食首店、特色小店、国际美食节会以及美食旗舰店、体验店、文创店。打造“美食+旅游”、“美食+文创”、“美食+会展”、“美食+社区”等互动体验场景。开展“国际美食引进来,成都美食走出去”行动,打造全球美食供应链枢纽和全球食材采购平台。延伸美食文化产业链,传承发展川菜、川茶、川酒“老字号”和历史名店。

◆“国际音乐之都”建设行动:加快推进成都音乐坊、成都交响乐团音乐厅、国际音乐产业园、M50创库空间、白鹿钻石音乐厅、国际演艺装备文创园、“一带一路”国际艺术中心暨凤翔湖音乐创意公园等重点载体和项目建设,推进东郊记忆音乐公园、少城视井文创产业园等一批音乐园区形成聚集效应,加快培育彭州白鹿、邛崃平乐等音乐小镇,提升成都城市音乐厅、成都露天音乐公园、云端天府音乐厅等演艺服务水平。扩大蓉城之秋成都国际音乐季、成都金芙蓉音乐比赛、成都国际友城青年音乐周、街头艺术表演等城市音乐演艺品牌影响力,高水准举办中国音乐金钟奖,积极汇聚草莓音乐节、麦田音乐节、汽车音乐节、仙人掌音乐节等活动在蓉举办。扶持音乐原创作品,实施天府音乐校园唱享计划,开展原创音乐作品征集评选。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音乐企业、支持本土音乐企业快速发展,实施音乐创意人才扶持计划。

◆“国际会展之都”建设行动:加快建设国际会都岛、淮州国际会展中心等会展场馆设施;提升西博会、糖酒会、欧洽会等品牌展会国际影响力,办好世界园艺博览会,培育一批与城市定位、产业发展契合度高、显示度强的知名展会活动,重点布局全球展览业协会(UFI)认证和符合国际大会及会议协会(ICCA)标准认证品牌项目,吸引世界500强、国内500强企业年会在蓉举办;培育会展新经济产业集群;与全球30强、国内50强会展经济企业开展合作,鼓励其在蓉设立区域总部、独立法人机构;构建会展人才培育体系,培育一批会展产业领军人才;积极发展双线融合、室内户外展会模式。

第九篇 持续推动绿色可持续发展 打造美丽中国建设新典范

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定贯彻“突出公园城市特点,把生态价值考虑进去”重要指示,增加绿色空间和生态产品供给,加快提升生态价值创造性转化能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积极探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城市新范式,为世界城市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中国方案”的“成都样本”。

第一章 全面塑造城市大美形态

坚守自然生态安全边界,锚固自然生态本底,构建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打造多层次全域公园体系和蓝绿交织的绿道蓝网,营造自然、经济、社会、人文有机交融的景观风貌,推动城市自然有序生长,争创“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擦亮“雪山下的公园城市”名片,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城市。力争到2025年,天府绿道建成10000公里,新增立体绿化面积100万平方米,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不低于90%,合理提高绿化乔灌木比重,城市绿地率达41%,绿化覆盖率达47%,森林蓄积量达4000万立方米。

第一节 夯实自然生态本底

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大力实施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着力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构建以大熊猫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强化湿地保护修复,持续推进水土保持工作。坚持尊重自然生态原真性,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保护山水生态基底、延续河网水系格局、严守耕地保护红线、落实各类保护功能区域,全面构建“两山、两网、两环、六片”生态安全格局,保护龙门山和龙泉山生态绿色屏障,全面优化岷江、沱江水系网,加快完善环城生态区和环二绕生态环,着力打造六片生态绿隔区,锚固全域发展的绿色空间底线。

专栏40 市域生态安全格局示意图


第二节 塑造高品质公园城市场景

凸显公园城市多维价值,营造天府绿道、乡村郊野、产业社区、天府人文、城市街区、社区生活和科技应用等多元空间场景,形成可进入、可参与、可感知、可阅读、可欣赏、可消费的高品质空间体验。构建全域覆盖、类型多样、布局均衡、功能丰富、特色彰显、空间渗透、业态融合的全域公园体系,彰显“绿满蓉城、花重锦官、水润天府”的蜀川胜景,建成万园相联、城园相融的公园城市。建设灵秀峻美、密林苍翠的山水公园,以大熊猫国家公园、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为重点,强化生态保护、维护生物多样性和水源涵养功能;以历史遗存、山地峡谷、林地雪山、大熊猫等特色资源为载体,营造“四季有景、步移景异”特色景观。构建田林交错、变幻多彩的乡村公园群,以特色湖泊湿地、人文景观和农林产业等资源为载体,建设郊野公园、川西林盘、农业产业园等乡村公园;发挥特色镇带动作用,形成“特色镇+林盘+农业园区/产业园区”基本单元。打造星罗棋布、全民共享的城市公园,重点建设综合公园、专类公园、社区公园、小游园、微绿地,结合服务人口和区域半径,进一步优化城园空间布局,实现“300米见绿、500米见园”。建设绿色开敞、互联互通的廊道公园,以沿道路、河滨湖岸、溪谷、山脊等绿色廊道,实现各类公园和场景的串联。

专栏41 全域公园体系示意图


第三节 打造蓝绿交织的绿道蓝网

以天府绿道网、天府蓝网建设为重点,全面推行林长制,加快形成全民共享、覆盖全域、蓝绿交织的网络体系。加快推进“区域级—城区级—社区级”三级绿道建设,形成“一轴两山三环七带”主干绿道体系,串联全域公园及城乡节点,打造交融山水、连接城乡、覆盖全域的生态“绿脉”。加快建设纵横密织的城市蓝网,以可亲可触的河湖水网提升两岸滨水空间价值,构建“三江润城、百河为脉、千渠入院、万里织网”的整体格局,以品质场景引导新经济新消费功能的集聚,打造引领城市高质量发展的1000公里精品蓝网发展带,以生态要素融合公共服务设施的布局,构建水声入耳、蓝绿交融、人水共生的10分钟蓝网生活圈。

第四节 提升城市景观风貌

积极推动城市建设与自然景观、文化景观有机结合,凸显山水城市景观特征,塑造“蜀风雅韵、大气秀丽、国际时尚”的城市总体风貌。以中心城区、东部城市新区为重点,突出开发强度、建筑高度管控,加强对城市中轴、门户、老城、中心等各类天际线管控,加快构建望山见水的城市景观眺望系统,塑造以天府黄为主色系的城市色彩体系,形成“透风见绿、簇群错落”的景观风貌。分步实施景观照明提升工程,以骨干路网、河岸为骨架,以城市核心区域、地标景点为重点,打造楼宇、道路、桥梁、河道光彩靓丽夜景。优化城市附属绿化、道路绿化,以建筑屋顶、建筑墙体、驳岸为重点实施立体绿化,建设空中花园、垂直森林,美化城市第五立面,着力推动具备条件的城市公共建筑立体绿化全覆盖,塑造城市高品质绿化景观。

专栏42 公园城市生态品质提升

◆“青山”修复行动:推进龙泉山国家储备林建设、龙泉山沱江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龙门山生物多样性博览园建设,构建以大熊猫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筑牢龙门山和龙泉山生态安全屏障。

◆“绿道”建设行动:持续建设以“一轴两山三环七带”为骨架的总长16930公里的天府绿道,形成贯穿全域、覆盖城区、连接主要功能区的绿色交通网络,在持续打造和后期维护过程中,引入社会资本进行示范性合作。

◆“蓝网”打造行动:加快水润天府蓝网及灌区水系修复,规划建设山溪河水收集利用及渠系景观化提升项目;补充流域生态用水,全面提升供水和资源综合开发能力、水生态承载能力;结合锦江、沱江、岷江(金马河)流域综合治理及九道堰、东安湖、白沫江、桤木河、羊马河等蓝网示范项目,打造1000公里精品蓝网发展带。

◆“公园”筑景行动:打造锦城公园美丽示范,全面加强锦城公园场景营造、景观设计、产业植入、机制创新等工作,以500公里绿道串联特色小镇、特色林盘院落等高能级新兴生活消费场景,植入形式丰富、功能复合、富有特点的时尚产业,提升区域生态价值优势,开展环城生态区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作,全面构建开放共享、充满活力、要素齐全的城市中心公园;开展锦江公园治水筑景,聚焦水生态治理,持续保护提升锦江水生态,促进锦江公园带河道控源、截污、清淤、补水和管护,并以滨江路车退人进、有机更新腾挪地块等为途径增加开敞空间,以绿道、林荫道、特色街道等慢行系统向腹地延伸串联开敞空间,以“增绿添彩”丰富岸线色彩、提升岸线景观,着力打造开阔滨水空间。持续开展“百个公园”建设,加快实现“老公园·新活力”。

◆全域增绿行动:继续实施大规模绿化全川成都全域增绿行动,向生态修复提升和高质量发展方面转变,加快推进公园增绿、城市道路增绿、小区绿化与立体绿化增绿、天府绿道增绿、生态廊道增绿、龙泉山植被修复增绿、龙门山植被提升增绿、生态管护与修复增绿以及增花添彩,着力构建“生态区—绿道—公园—小游园—微绿地”五级城市绿化体系,打造绿满蓉城的绿化环境,实现“开门见绿”,力争2025年绿视率达30%。

第二章 加快提升生态价值创造性转化能力

守正创新、开拓进取,持续推进生态价值转化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进一步强化制度保障与技术支撑,积极拓宽政府主导、企业和社会各界参与、市场化运作、可持续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加快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努力把绿水青山蕴含的生态价值转化为金山银山。到2025年,生态资源价值核算体系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基本建立,力争形成一系列具有首创性、示范性、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成果和实践经验。

第一节 构建生态产品价值体系

以生态物质产品、生态权益产品、生态服务产品为重点构建生态产品体系,实现生态产品供给新突破。扩大生态物质产品供给,将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加强生态权益产品供给,推动碳排放权、水权、排污权、用能权及林权等环境权益快速形成价值;创新生态服务产品供给,依托山水林田湖特色,通过“绿道+”“公园+”“川西林盘+”“森林+”“大地景观+”等模式,以生态赋能产业创造产品、创新产品。

第二节 拓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坚持以生态保护优先促绿色发展,依托森林、湿地及川西林盘、公园、绿道等特色资源,聚力产业植入与场景营造,塑造绿色新兴业态,拓宽生态产品价值转化路径。重点聚焦生态环境优势明显的“西控”区域,大力发展绿色生态产业,着力打造高端生态品牌,建立以融合互动为导向的生态价值转化路径,深化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机制,发挥川西林盘、大地景观载体优势,持续激发绿色新兴生态产业发展动力活力。重点依托天府绿道、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等生态工程载体,创新以生态环境为导向的城市开发模式(EOD),建立以价值开发为导向的生态价值转化路径。强化“绿道+赛事”“公园+产业”“场景+消费”等商业模式创新,依托公园绿道持续开展场景营城活动每年不少于1000场,营造高品质生活场景和消费场景,不断激发生态、文创、研发等新投资需求,着力孵化创新研发、设计咨询等智力密集型产业,大力培育生态美学文创、户外商业消费等新业态、新产品,形成“生态投入—环境改善—品质提升—价值反哺”良性循环。

第三节 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聚焦生态产品确权、核算、交易等关键环节,优化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可持续转化。贯彻落实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创新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评估方法和管理制度,建立健全自然资源资产统一调查、评价、监测、确权登记制度,全面建立覆盖各类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的有偿出让制度。建立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机制,科学构建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体系,探索建立GDP和GEP“双核算、双运行”的绿色经济考评体系,制定生态产品目录清单,开展生态产品价值核算评估试点。配合建立综合性生态补偿机制,探索实施生态产品供给与经济发展目标增减挂钩、生态资产账户异地增减平衡、生态投入有机补偿,创新重大生态工程可持续建设机制,积极开展长江中上游国家生态综合补偿试点。建立生态产品市场化运营机制,健全环境权益交易制度,积极推进碳排放权、水权、排污权、用能权及林权等交易。加快培育壮大一批环保龙头企业,支持拥有核心技术或拳头产品的龙头企业向环保服务领域拓展,提供第三方治理服务。建立吸引社会资本投入生态环境保护的市场机制,探索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等金融产品开发,探索以自然资源未来现金流为支撑的资产证券化,鼓励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绿色基础设施建设。

专栏43 加快生态价值转化

◆价值转化路径拓宽行动:加快建设鹿溪智谷生态价值转化产业链聚落、川西竹海生态价值转化示范区等项目,以西控区域为重点,加强对有条件的川西林盘活化利用和产业植入,加大农商文旅体产业融合发展力度,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多元转化。

◆生态产品市场运营行动:积极推进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用能权交易试点建设,打造西部环境权益交易中心;创新绿色金融制度,提升绿色金融规模,建设成为中国绿色金融中心,协同推进西南地区和长江经济带中上游地区绿色金融发展,争创国家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

第三章 大力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完善生态文明领域统筹协调机制,落实国家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推动部分行业碳排放率先达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低碳转型。力争到2025年,单位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降低至24立方米/万元以下,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持续降低,力争2030年前率先实现碳达峰,加快建设碳中和示范城市。

第一节 推进节能降碳和应对气候变化

持续巩固低碳城市建设成果,以降碳为总抓手,加快推进能源结构、产业结构、交通出行结构低碳化调整。严格落实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推进全域减煤,扩大天然气覆盖面,加速电力设施增容,强化清洁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推动氢能、光伏等新能源开发利用,深化能源要素价格改革,打造清洁低碳高效的能源体系。大力发展培育绿色低碳产业,深入推进传统产业低碳转型,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主动融入低碳产业链高附加值环节,建设绿色技术创新中心、绿色工程研究中心,打造国家绿色产业示范基地。坚持行人、非机动车和公交车优先的低碳交通理念,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推动货运集约高效发展,不断扩大低碳交通技术应用范围,构建“绿畅并举、快慢相宜”的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大力发展绿色建筑,积极推进装配式建筑,大力发展钢结构建筑。开展绿色低碳示范创建行动,不断完善“碳惠天府”碳普惠机制和政策保障体系,积极倡导市民绿色出行、绿色消费,构建绿色低碳生活圈,引导企事业单位实施低碳化管理,参与碳中和公益行动。加强气候变化风险评估和监测,全面推进低碳技术创新、低碳试点示范、低碳数据支撑和低碳理念普及,提升城市基础设施适应气候变化能力。

第二节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推广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和循环利用体系,提高全社会资源产出率,探索建设“无废城市”。加快推进固体废物综合利用,促进固体废弃物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推动企业循环式生产、产业循环式组合、园区循环式改造,建设城市废弃资源循环利用基地;积极发展资源节约型种植、养殖业,推广农林牧渔多业共生、农工复合的循环型农业模式;大力发展低碳旅游,推动零售批发、餐饮住宿、现代物流业循环发展,促进服务主体绿色化、服务过程清洁化。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实行用水总量和强度双控,加快构建小型分布式再生水利用系统和城市再生水有机平衡系统,提高水资源循环利用率。完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统筹布局再生资源分拣中心,推动再生资源回收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促进再生资源回收与利用环节的有效衔接。

第四章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以解决突出环境问题为突破口,持续推进“三治一增”,严格生态环境准入,强化环境质量约束,推动末端治理向源头治理、综合治理转变,有效防范化解环境风险,持续改善环境质量,让青山绿水蓝天的良好生态环境成为城市最优质的资产和最鲜明的底色。到2025年,全市PM2.5浓度小于38μg/m3,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98%,基本消除黑臭水体,危险废物安全处置和综合利用率达到100%,城镇和农村集中居住区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达100%,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4%,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92%。

第一节 持续加强大气污染防治

深入推进科学治气,持续改善空气质量。以PM2.5和臭氧协同控制为主线,开展多污染物协同控制。深入推进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用地和农业投入结构调整。实施大气污染源分类防控,提升大气污染监测监管能力,强化工业源、移动源、扬尘源和其他城乡面源治理。加强重污染天气应对,深化区域联防联控,提高预报预警能力,共享监测和污染源清单信息,推动区域协同减排。

第二节 持续加强水污染防治

统筹水环境、水生态、水资源“三水共治”。深入实施河(湖)长制,严格实施水污染物总量控制,推动城镇污水管网全覆盖,积极开展农业农村水污染治理,扎实开展沱江、岷江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和可持续发展试点,系统推进黑臭水体整治。强化水生态保护与修复,持续推进全市天然水域十年禁捕,恢复水生物多样性。优化水资源管理与调度,加强空中云水资源开发利用,保障河湖生态流量,建设节水型社会。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规范化建设,集中整治乡镇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生态环境问题。控制地下水超采,推进地下水与地表水、土壤、区域与场地协同治理。

第三节 持续加强土壤污染和固体废物污染防治

落实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有序开展污染调查评估和源头防治,强化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环境污染源头管控和安全利用,加强未利用地保护,推进受污染地块风险管控和治理修复,保障土壤环境安全。加快补齐危险废物、医疗废物收集处置能力短板,加强白色污染治理,提升固体废物管理的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

第四节 加强噪声污染防治

强化噪声源头管控,突出规划引领,严格落实防噪声距离。完善噪声法规规章和制度,构建环境噪声污染防治现代治理体系。强化噪声科技支撑和监管能力建设,建成声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网络。以解决群众身边的噪声污染问题为导向,以缓解噪声污染投诉为抓手,大力开展社会生活、建筑施工、交通运输及工业生产领域环境噪声污染防治,促进区域声环境质量逐步改善。

第五节 持续提升环境风险防范与应急能力

强化流域、区域、园区、行业、企业五个层面风险管控,提升危险废物、化学品、重金属、核与辐射四大领域环境风险防控基础能力,积极应对环境风险,切实保障环境安全。完善环境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开展重点流域、区域及工业园区环境风险评估工作,加强环境应急物资储备,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深入推进跨市、跨区(市)县、跨部门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协调联动机制,不断提高联防联控水平。

第六节 推进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

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建立健全领导责任体系、企业责任体系、全民行动体系、监管体系、市场体系、信用体系、法规政策体系。打造“数智环境”,建设以数智中心为核心、以数据与科研为基础的数智系统治理体系,不断提升生态环境科学监管、精准施策水平,着力提高生态环境治理能力,树立超大城市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先行标杆。落实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任中)审计制度。

专栏44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水环境治理行动:推进长江上游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供排水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全市排水管网,污水处理厂提质增效;推进锦江、沱江、金马河流域水生态综合治理和三岔湖综合整治及扩容,推动重点流域水环境保护和整治;推动洗瓦堰、凤凰河二沟、第七再生水厂二期、骑龙等地埋式再生水厂和新都高新技术产业园再生水厂等项目建设。

◆大气环境治理行动:加快推进成都平原大气复合污染研究和防控院士(专家)工作站(含重点实验室)、成德眉资一体化空气质量预测预报和措施响应评估综合技术平台、温江区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城市多功能除霾系统等大气污染精细化管理项目建设。

◆土壤污染和固体废物污染治理行动:继续推进崇州市土壤污染综合防治先行示范区建设,实施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和治理修复试点示范建设;加强工业固废、危险废物、生活垃圾、餐厨垃圾和建筑垃圾利用处置项目建设,实施塑料污染治理“十大行动”,重点建设长安静脉产业园、天府水城静脉家园、万兴(三期)、大林环保发电厂等项目,实施长安填埋场封场生态修复,提升资源化利用能力。

◆生态环境治理能力提升行动:按照“产学研宣智”工作思路,带动提升生态环境治理能力,以平台化思维、项目化方式推进生态环境领域工作,稳步推进国家环境保护机动车污染控制与模拟重点实验室(成都基地)、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成都创新研究院、成都市生态环境科普教育基地与生态文明建设主题公园、“数智环境”等重大项目建设。着力构建水、大气、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污染源监控和生态状况监测网络,推进在线监测平台和大数据库建设,提升环境监测能力。

第十篇 全力打造高品质宜居地 彰显城市幸福美好生活价值

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实施高品质公共服务倍增工程,全面推进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大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共同富裕,让市民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第一章 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强化政府保基本责任,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由户籍人口向常住人口覆盖,支持社会力量兴办公益事业,提升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筑牢民生保障底线。

第一节 办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

坚持全域全生命周期现代教育理念,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推进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发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高中教育优质特色发展、特殊教育优质融合发展,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动市属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市,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五育”并举,探索实践德智体美劳融合育人,深化学科德育、课程思政改革,构建大中小幼纵向衔接、分层递进,课内课外融合联动,学校、社会、家庭横向贯通的“大德育”体系。坚持以体育强健体魄、锤炼意志,以美育涵养心灵、提升品位,以劳动教育促进养成、塑造精神,不断增强学生爱国情怀、文明素养、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本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推进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发展,加强科学育儿指导和幼儿快乐启蒙教育。加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提供普惠性学前教育服务,创新幼儿师资培训培养,强化待遇保障,积极创建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和城乡一体化,加快义务教育学位供给,推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鼓励高中阶段学校优质特色多样化发展,深化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探索选课走班,积极稳妥推进高考综合改革,促进个性化学习和创新素养培育,合理提高普通高中入学比重。到2025年,新建和改扩建幼儿园、中小学400所,新增学位30万个,义务教育、普通高中优质学校覆盖率提升到70%。进一步完善特殊教育体系,促进残障学生更好发展。全力推进国家职教高地建设,支持在蓉高职院校“双高计划”建设,集聚国内外一流职业院校,新增进入“双高计划”市属高职院校1—2所。聚焦产业功能区需求,推进职业教育融合创新发展,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优化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深化普职融通、校企合作,推行现代学徒制,支持职业学院校开展1+X证书制度试点,大力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深化高等教育内涵发展,支持在蓉高校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鼓励增设一批产业紧缺型博士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积极引进国内外顶尖高校和科研机构来蓉建设研究生培养基地和分院。优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快培养理工农医类专业紧缺人才,支撑引领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提升。持续推进全球学习型城市建设,完善社区教育服务体系,健全智能化、个性化在线教育资源服务体系,完善终身学习体系。

加强教育开放与合作。推进中外人文交流教育实验区建设,打造一批中外人文交流品牌项目。加强与发达国家(地区)高校的交流合作,积极引进世界知名高校来蓉开展中外合作办学。全力打造成都职业教育国际合作新高地,推动成都职业教育“走出去”、国(境)外应用技术型高校“引进来”,高水平建设国际合作教育园区和国际职教城。持续优化留学生结构,做强“留学成都”教育品牌。探索成渝地区、成都都市圈城市间在育人模式、资源供给、教师队伍、产教融合、高等教育、教育对外交流等方面的协同与合作。

加大教育发展保障力度。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建立适应教育行业特点的教师人事薪酬保障激励机制。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不断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素质。到2025年,培养市级以上名优教师3000名。完善适应学龄人口变化趋势的基础教育资源布局,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全面推进智慧教育,构建全域覆盖、场景丰富的成都智慧教育数据中台,健全数据驱动的智慧教育治理体系。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国家和省级试点示范,加强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支持和规范民办学校发展,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完善校园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和依法处理机制,切实加强财政投入、学校建设用地等要素保障。

专栏45 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目标与重点行动


第二节 推进“健康成都”建设

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围绕实现病有良医、体有所健,坚持基本医疗卫生事业公益属性,构建面向全民、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高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务供给能力,促进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

提升全民健康素养。建立健全政府主导、部门合作、全社会参与的全民健康素养促进长效机制。提升健康教育、慢病管理和残疾康复服务质量,深化职业病危害专项治理,大力开展职业健康宣传教育培训。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和终身体育锻炼理念,强化家庭和高危个体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及干预,加强精神卫生和心理健康服务,建立心理健康服务网。提高全市人民公共卫生健康意识,大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促进全民养成文明健康生活方式。

促进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大力促进部、省、市级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协作发展,加快优质医疗资源扩容提质和区域均衡布局,引进全球高水平医疗机构来蓉合作办医。依托四川大学在东部新区规划建设未来医学城,实施医教结合,积极争取国家医学中心、区域医疗中心和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群建设,打造全国高水平医疗健康服务“引领极”。到2025年,新增三甲医疗机构10个以上,实现三级医疗机构区(市)县全覆盖,市级医院建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高水平临床重点专科10个。合理规划配置新增医疗卫生资源布点,推动新增医疗卫生资源向妇幼保健、老年病、感染性传染类等医疗卫生服务薄弱领域倾斜。构建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改革和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立稳定的公共卫生事业投入机制,创新医防协同机制,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完善人才政策保障和激励机制,改善疾控基础条件,完善公共卫生法治体系、预案体系、指挥体系、保障支撑体系,打造国家公共卫生安全标杆城市。到2025年,新增三级乙等县级疾控中心5个以上,重大传染病疫情有效处置率达100%。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合理提高医务人员薪酬待遇。加强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和管理考核,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全科医生队伍建设,开展纵向型紧凑型医联体建设,构建更加成熟的分级诊疗制度。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民族医药事业,大力推动中医药事业、产业、文化“三位一体”发展,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提高优生优育服务水平,提高人口素质。积极发展互联网健康医疗服务,大力推进分时段预约诊疗、互联网诊疗、电子处方流转、药品网络销售等服务。完善全民健身设施配套,推进天府绿道健身场景和“家门口运动空间”工程建设,构建以政府为主体、社会组织和企业参与的全民健身共建共享体系。

专栏46 公共卫生和医疗健康服务能力提升

◆全民身体素质提升行动:强化健康教育工作,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进一步完善全民健身体系,发布体育健身活动指南,完善体质健康监测体系,加强体医融合和非医疗健康干预。

◆“好医院”建设行动:突出重点培育优质综合及各类专科医院,优化医疗资源布局,推动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创新基地、成都健康医学中心(未来医学城)片区华西医院集群一期和二期、华西国际肿瘤治疗中心(重离子质子)一期、华西医院锦江院区一期、四川省儿童医学中心等部省级医院项目建设,加快推进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四期、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改扩建一期、成都市第六人民医院金牛院区、成都市第七人民医院三期、成都市第八人民医院二期等市级医院项目建设,有序推进金牛区中医医院、高新区妇幼保健院、金堂县淮州三级综合医院、温江区第五人民医院、都江堰人民医院二期以及龙泉驿区中医医院迁建、新津区人民医院迁建、邛崃市中医院迁建、大邑县人民医院迁建、青白江区妇幼保健院迁建、新都区第二人民医院迁建等区(市)县医院项目建设。

◆优质医疗资源扩容提质行动:进一步优化全市优质医疗资源布局,建立完善跨部门组织领导、统筹协调和政策联席机制,加大医联体建设投入,推进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和社区医院创建。实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热诊室(发热哨点)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加强基层卫生机构预防接种门诊标准化建设及妇女、儿童保健规范化门诊建设。加大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投入,加强基层特色专科科室建设,提升基层卫生人员综合素质和整体水平,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做实做细“全专结合”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公共卫生安全保障行动:落实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传染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推进公共卫生环境治理法治化工作,探索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公共卫生法律体系。

◆中医药振兴发展行动:健全完善中医药服务体系,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强化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推动中医药事业高质量高水平发展。促进中医药跨界融合发展,弘扬中医药优秀传统文化。

第三节 改善居民居住条件和居住环境

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持续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和市场体系,巩固房价收入比在全国主要城市中较低的竞争优势,完善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推动住有所居向住有宜居转变。健全房地联动和人房地挂钩机制,稳定住房供应规模,住宅用地供应比重不低于60%,优先保障人才住房建设用地需求。支持发展长租房,规范发展住房租赁市场,推动土地供应向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倾斜,新增租赁住房30万套以上。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全面推进实施租赁补贴,加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力度,着力解决困难群体和新市民住房问题。加快推进人才安居工程建设,高标准建设人才公寓,新增人才公寓10万套以上。

实施城市更新和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工程,按照片区综合开发理念,系统谋划环境提升、民生改善、场景培育,全面加速棚户区、城中村和老旧小区改造,推动符合条件并达成一致意见的单元加装电梯“应装尽装”,让“老成都”焕发新活力。到2025年,完成棚户区改造10000户、城中村改造6800户。以党建引领深化推进物业管理改革,推动物业服务管理与城乡社区发展治理有机融合,不断提升各类居民小区物业服务管理覆盖率,推动物业服务质量和居民满意度持续提升。加快安置房建设,做好在外过渡农户安置工作,落实国家、省关于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和补偿的相关政策,进一步规范成都市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行为,保障被征收人合法权益。

第四节 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充分就业

全面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加强财政、金融、产业、贸易、投资等重大经济政策与就业政策的配套衔接,加快构建引导创新、鼓励创业、高质就业的政策服务体系,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坚持经济发展就业导向,健全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联动机制,完善产业发展与人力资源开发协同机制,发挥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对劳动力的吸纳作用,支持开发新职业新工种,培育新的就业增长点。到2025年,新增实习见习岗位10万个、新职业岗位25万个。着力提高慈善、养老、康养、家政、社区治理等行业社会企业和社会组织吸纳就业的能力,全方位、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健全创业带动就业机制,完善政策扶持、服务导向、基地孵化等多层次、全方位创业帮扶体系,营造更加宽松便利包容的创业环境,鼓励网络创业,促进劳动者自主就业。健全覆盖全体、贯穿终身、运转高效、获取便捷的职业技能提升培训制度体系,构建资源充足、结构优化的技能提升载体平台,推动“技能成都”品牌建设,完善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实现劳动者技能就业、技能增收、技能成才与产业升级互促共进。到2025年,技能培训机构达到800家,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达1200家。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和创业引领计划,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序外出就业和就地就近转移就业创业,统筹做好失业人员、征地农民、外来灵活从业人员、退役军人、残疾人等群体就业帮扶。健全困难人员就业援助长效机制,扩大公益性岗位安置,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实施基层公共就业服务经办能力提升计划,着力构建覆盖城镇社区、产业社区、乡村社区的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全面优化“互联网+公共就业创业服务”,打造“智慧就业”公共服务平台。健全就业需求调查、失业监测预警体系,完善就业形势分析研判制度。推广构建和谐关系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经验,加快建立新时代和谐劳动关系多元共建体系,创新劳动关系协同和争议处置机制,完善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制度。“十四五”期间,年均城镇新增就业不低于23万人。

第五节 大力提升城乡居民收入水平

坚持富民增收导向,推进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建设,激发劳动者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确保城乡居民收入与经济同步增长,劳动报酬与劳动生产率同步提高,实现“居民钱袋子”与“城市富裕度”同步提升。实施居民收入水平提升工程,到“十四五”末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力争突破70000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力争突破40000元,进入国内高收入城市行列,中等收入群体占常住人口比例提升10%,城乡收入比缩小到1.8:1以内。围绕实现劳有所得,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健全各类生产要素由市场决定报酬的机制,完善反映人力资源市场供求关系、劳动者贡献和企业经济效益的工资水平决定机制、正常增长机制、支付保障机制,依法推动企业建立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促进工资合理增长。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保护公民合法财产权。探索通过土地、资本等要素使用权、收益权增加中低收入群体要素收入,支持企业实施员工持股计划,拓宽租金、股息、红利等增收渠道。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扶持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发展。加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建设,依法推动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鼓励农民积极参与乡村富民产业发展,利用电子商务开展多种经营,增加经营性收入来源,进一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健全劳动、资本、知识、技术等各类生产要素由市场决定报酬的机制,完善高技能高素质人才薪酬激励机制。深化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完善干部队伍激励机制,贯彻落实公务员工资正常增长机制。运用好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再分配调节机制,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发展慈善等社会公益事业,推动收入分配更加合理有序。

第六节 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坚持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可持续基本原则,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构建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扩大企业年金覆盖面,鼓励发展商业性养老保险,推动实现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无缝衔接。夯实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优化补充医疗保险制度,健全医疗救助制度,深化长期照护保险制度,完善重大疫情医疗救治费用保障机制,加快发展商业健康保险。健全灵活就业人员、退役军人和被征地农民参保制度,探索建立新经济新业态从业人员失业保险政策和职业伤害保障制度,积极构建预防、康复、补偿“三位一体”的工伤保险制度体系。深入推进全民参保计划,实现法定人群参保全覆盖。建立参保扩面与就业促进衔接机制,实施中小微企业、灵活就业人员、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参保促进行动,引导鼓励符合条件的参保人员持续稳定参保缴费,提高参保质量。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筹资和待遇调整机制,确保各项社会保险待遇有效落地落实,适度稳步提高待遇保障水平。优化社会保险经办管理服务体系,构建以社会保障卡为载体的“一卡通”服务管理模式,推进经办管理服务信息化智能化。健全社会保险基金预决算管理制度,完善社会保险基金监督机制。优化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等制度,健全基本生活救助与专项救助、临时救助衔接,县、镇(街道)、村(社区)三级互通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实现应保尽保、应救尽救。健全社会救助、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推进社会福利设施建设投资多元化。补齐殡葬设施短板,实现殡仪服务优质均衡。推动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加强慈善组织监督管理。按照国家统一安排部署,稳步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

专栏47 居民就业、收入和社会保障

◆就业创业服务能力提升行动:聚焦提升就业创业服务能力,持续开展促进就业专项行动和人力资源协同示范工程,进一步完善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建立创业服务中心,大力发展各类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深化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建设,推动人力资源服务业创新发展。深入实施全民技能提升计划,建立覆盖全体劳动者、贯穿劳动者全生命周期和运转高效、获取便捷的全民技能提升培训体制机制,形成资源充足、结构优化的技能提升培训载体平台。建设一批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技能大师工作室、公共实训基地,打造一批就业见习基地。完善就业失业监测工作体系,建立失业员工与招工企业对接数据平台,提高就业服务精准度。

◆和谐稳定劳动关系维护行动:聚焦构建和谐稳定劳动关系,加快建设一批集创业就业、人才交流、矛盾纠纷调处、法律服务等为一体的信息服务平台,打造一批劳动关系公共服务中心。

◆城乡居民增收行动:聚焦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加快推进创业富民工程、财富增值工程建设,力争到“十四五”末,城乡居民工资性收入年均增幅分别达到7%、9%左右,经营性收入年均增幅分别达到7%、7%左右,财产性收入年均增幅分别达到9%、7%左右,转移性收入年均增幅分别达到7%、9%左右。

◆社会保障水平提升行动:聚焦提升社会保障水平,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实施新就业形态灵活就业人员参保促进行动,落实各项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完善社会救助服务制度,全面落实政府资助重点救助对象参保缴费政策及公益性捐赠税收优惠政策,建立健全城乡困难群众医疗救助机制。提升社会救助服务设施水平,加快推进特殊教育提升工程、成都市儿童福利院犀浦院区重建、救助管理站综合服务楼建设等项目建设。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信息化便民服务创新提升行动:聚焦高品质、均等化公共服务,深入推进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全数据共享、全服务上网、全业务用卡”和智慧治理。推动落实以社会保障卡为载体的“一卡通”服务管理模式,打造“一卡通”创新应用示范城市。

第二章 营建全龄友好包容型社会

彰显“全龄共享·友善公益”城市气质,响应全年龄段市民对美好生活的差异化需求,以优质公共服务关怀全龄人口,聚焦“一老一小”和特殊群体,把柔性关照渗透到城市“规建管运”各个环节中,把人文关怀落实到“衣食住行育教医养”每个细微处,让每一个生活在成都的人都能感受城市的关怀和社会的温暖。

第一节 提升“一老一小”服务水平

积极应对“一老一小”人口比例提升带来的服务需求增加,围绕实现老有颐养、幼有善育,加快增强养老服务能力,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构建适老宜居的社会环境。加快增强托育服务能力,积极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提升托育服务供给水平。

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强化养老服务设施配套,深入开展城企联动普惠养老专项行动,大力发展普惠优质养老机构,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养老服务,促进民办养老机构规模化、连锁化、专业化发展,大幅度增加各类养老服务床位,满足多层次多样化养老服务需求。到2025年,普惠性养老床位增加10000张。全面推进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加强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建设,建立家庭喘息服务机制。引导养老服务机构运营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探索设立“家庭照护床位”,完善居家照护服务。进一步促进医养融合发展,鼓励社会资本开办护理院和康复医院,鼓励现有民办护理院增设老年护理床位,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医务人员与老年人家庭建立签约服务关系。到2025年,护理型床位数占全市养老床位数比重超60%。推动家庭、社区环境适老化改造,健全老年人优待制度。探索建立社会福利、救助和保险相衔接的长期照护保障制度。加强养老护理员技能培训,培育为老服务公益组织,推广“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模式。实施社区医养结合服务能力提升工程,推进智慧医养,积极创建国家和省医养结合示范城市。

推动托幼一体化建设。增加托育服务供给,鼓励有条件的幼儿园开办托班,向社会提供更多的普惠性托育额。完善0—3岁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支持社会力量发展普惠托育服务,支持建设一批示范性托育服务机构,规范托育服务标准,加大托育服务政策支持力度,增加优质育婴师。

第二节 建设青年创新创业就业环境友好城市

以看得见摸得着的城市机会成就青年创业梦想,以“锐意创新、宽容失败”的城市气度激扬青年奋斗勇气,以“乐观包容、友善公益”的城市温度提升青年情感归属,打造创新创业者的“圆梦之都”“活力之城”,让“蓉漂”成为时代风尚。实施创新创业就业筑梦工程,加快构建引导创新、鼓励创业、高质就业的政策服务体系,打造城市赋能青年创新创业、就业兴业的典范,选树青年创业先锋,发挥青年创新创业示范引领作用。完善青年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践体系,广泛布局创新孵化载体,健全创新激励机制,探索金融服务模式,形成多层次青年创新支持生态。制定优秀青年大学生在蓉创业分层补贴政策,升级青年创业“一站式”服务平台,提升“创业之城”品牌力。加强青年人才队伍建设,改革青年人才管理体制,持续优化青年人才落户制度。开展“蓉漂杯”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大赛、“知名高校感知成都行”等人才招引活动,为各类人才汇聚成都提供平台通道。

完善青年创新创业服务体系,提供“无偿资助+无息借款+天使投资+信用贷款”的创业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体系,提供优秀青年大学生在蓉创业分层补贴政策支持,丰富“人才贷”“成果贷”等科技金融创新产品,实施“创业保”等青年人才创业失败救济保障。优化“科创通”双创服务平台功能,提升创业辅导和融资、场地、人才、市场等方面精准对接服务。推动城市机会开放共享,每年发布1000个新场景、1000个新产品。建成1000万平方米孵化器、众创空间,提升“科创交流+科创展示+科创传媒+科创培训+科创加速器”等领域服务水平,满足创业全生命周期载体需求。登陆科创板、创业板等资本市场的企业新增50家。

根据人才空间分布优化人才工作布局,推动“线上+线下”人才全方位服务。升级青年人才驿站功能,为青年人才提供优质服务。优化青年人才公寓布局建设,对符合条件的来蓉青年给予安家补贴和购房优惠。建立青年企业家俱乐部、创业者之家,建设青年活力社交空间,开展交友交往、体育竞技等青年交流活动,打造公园式婚姻登记场所。推动产业社区功能整合和传统产业空间社区化转型,营造空间更开放、生态更多元、社区交流更活跃的产业社区环境。积极培育志愿服务、创业就业、文艺体育等青年社群,推动形成多元参与、共建共治共享的多层次青年“朋友圈”。引导青年有序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等,促进青年更好实现社会融入。支持在蓉高校开展国际合作,拓宽青年参与国际交往渠道。

第三节 保障妇女、未成年人和残疾人等群体权益

进一步完善妇女、未成年人和残疾人利益诉求机制以及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体系,依法维护合法权益。促进男女平等和妇女全面发展,重视妇女身心健康,建立健全妇女关爱服务体系。实施“家家幸福安康工程”,建立完善支持家庭发展的法律政策体系。将儿童优先、儿童友好理念贯穿全市政策制定、服务配套、城市规划及文化提升等方面,建立“顶层设计+战略规划+行动计划+项目库”工作体系,完善未成年人关爱、农村留守儿童服务、未成年人保护、未成年人犯法犯罪预防等服务体系,加快实现政策友好、空间友好、服务友好、文化友好,建设儿童友好型城市。实施无障碍场景营建行动,新旧公共场所无障碍化率分别达100%、80%,健全残疾人托养服务制度,完善残疾人托养服务机制。为特殊少年儿童提供幼小初高15年免费教育,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应入尽入,同步建设一批残疾人职业教育学校和普通高校特殊专业,有需求残疾儿童康养资助覆盖率达100%,符合条件的残疾人享有康养服务率达80%。培育发展助残社会组织,广泛开展助残公益服务和就业援助服务。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体系实现所有镇(街道)全覆盖。

第四节 加强退役军人保障和服务

建立健全退役军人组织管理体系、教育培训体系、工作运行体系和政策制度体系,提升服务保障水平,维护合法权益。加强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标准化、信息化建设,推进“互联网+退役军人服务”。健全退役军人移交安置机制,完善待遇保障制度,落实抚恤优待政策,整体提升军休服务管理水平。加大双拥工作力度,巩固军政军民团结,争创新一届全国、全省双拥模范城。加大英烈褒扬力度,大力弘扬英烈精神,强化烈士纪念设施和军人公墓管理维护。

专栏48 全龄友好包容社会营建

◆育幼服务能力提升行动:加快引进托育服务机构,根据社会需求,引导企事业单位等开办托班,提升托育服务供给能力和供给水平。丰富儿童友好型设施和服务供给,引导大型商超普及母婴室。

◆儿童活动空间建设行动:依托社区规划建设社区儿童综合体200个,集中配套社区托儿所、社区儿童中心、家庭聚会中心、儿童运动场及家庭农场等设施,打造儿童“5分钟步行活动圈”,提供更多鼓励、吸引儿童参与社区活动机会。依托城市社区公园,打造儿童“15分钟公共空间体验网络”。依托城市郊野公园,打造儿童“半小时自然体验圈”,为儿童提供回归自然、释放天性的公共空间。

◆未成年人关爱服务体系建设行动:全面实施儿童发展纲要,坚持儿童优先原则,完善保障未成年人权利法规政策体系和制度机制。健全未成年人关爱服务体系,完善监测预防、强制报告、应急处置、评估帮扶、监护干预“五位一体”未成年人保护机制。实施“童伴计划”项目,创建友好型城乡社区儿童之家,加大政府购买儿童关爱服务力度,培育引导社会组织参与儿童关爱保护服务工作。

◆青年发展凝心聚力行动:以落实国家、省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为牵引,围绕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社交场景、就业服务、创业帮扶、志愿服务、国际交流等领域,制定支持青年发展政策举措,打造青年友好城市等重点项目,形成具有成都特色的青年发展政策体系、工作体系、保障体系。

◆退役军人服务保障行动:有序推动服务保障体系信息化、标准化、智慧化建设,完善退伍军人服务中心(站)体系和功能,建立层级清晰、互相衔接、规范有序服务体系,加强军休服务设施建设,加快形成全域覆盖、资源共享的军休服务保障体系。开展烈士纪念设施效能提升行动,发挥烈士纪念设施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用,稳步推进军人公墓建设。

◆促进妇女全面发展行动:全面实施妇女发展纲要,全方位优化妇女发展环境,促进妇女平等参与经济社会建设、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提高妇女参与国家和经济文化社会事务管理水平。持续提高妇女技能素质,促进女性就业创业,消除就业性别歧视,培养女科技人才,高质量促进妇女成长成才。完善婚姻家庭纠纷预防化解机制,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完善落实法规政策性别平等评估机制,促进人口均衡发展。

◆残疾人权益保障行动: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服务体系,保障残疾人生命健康权、生存权、发展权。完善残疾人预防和康复工作机制,开展无障碍场景营建专项行动,完善康复托养设施,强化残疾人基本康复服务。健全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完善照护和托养服务机制。保障残疾人平等教育和就业权利,发展残疾人文化体育事业。加强精神卫生福利机构建设,推进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加强无障碍环境建设。培育发展助残社会组织。

◆创新人口综合管理行动:加强人口综合调控,有序疏解部分城市功能,促进人口合理分布,引导新增人口到重点区域、片区居住和就业。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完善条件落户和积分落户双轨并行户籍政策体系。优化吸引高校毕业生、留学回国人员、专业技术人才等高层次人才及各类急需紧缺的技能型人才落户的鼓励性政策。进一步落实居住证政策,稳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覆盖符合条件的外来常住人口。结合城市实际服务人口需求,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供给进行预留。

◆养老服务能力提升行动:支持建设居家社区养老、机构养老等服务设施,补齐农村养老服务短板,力争实现所有街道和有条件的乡(镇)至少建有1个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每个区(市)县至少建有1个智慧养老院或智慧养老社区、1所县级特困人员供养服务设施。规划建设老年医院、康复医院、护理院和安宁疗护机构。鼓励社会资本建设一批优质养老院、养老基地项目,改善社会福利院老人活动室、康复理疗室等设施,增加社会福利院护理型养老床位数,优化提升养老照料中心功能,增设养老服务中心站点。到2025年,全面建成健康养老服务体系,基本建立多层次经济困难的高龄、失能、失智老人的长期护理保障制度。

第三章 创新优质公共服务供给

牢牢把握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面向全龄人口,大力推进公共服务便捷可及,精准扩大公共服务有效供给,实施高品质公共服务倍增工程,以商业化逻辑创新公共服务多元供给方式,优化公共服务供给结构,形成功能完善、覆盖全域、优质高效、充满活力的社区生活服务发展体系,努力实现高品质公共服务均衡普惠。

第一节 建设社区优质生活服务圈

以城镇社区、产业社区为重点规划设置生活服务圈,合理规划配置公共服务设施,根据社区服务人群结构、消费习惯、生活特性不同,系统营造邻里、消费、生态、文娱、服务等社区生活场景。打造城镇社区、产业社区15分钟步行生活圈,滚动发布社区商业机会清单,打造生活服务综合体“邻里人家”50个、特色商业街区200个,发展社区连锁店1.2万个、成都特色小店500个、社区食堂120个,实现生鲜菜市、洗衣理发、家政维修等基本便民服务社区全覆盖,社区养老、学前教育、特色文体等品质提升服务配置到位,私人定制、深度体验等个性化服务精准供给。构建乡村社区15分钟骑行生活圈,优化调整文化教育、养老、体育等服务设施布局,加快建设便捷联通、舒适宜人的骑行网络,构建与新时代乡村居民生产生活相适宜的骑行可达、高效复合的公共服务圈,满足“全龄、全时、全新”多元需求,提升食住行游购娱等生活消费性价比。积极探索社区公共空间由政府委托、社会企业或社会组织整体运营模式。加大各类服务设施与场地的开放度,形成互补与共享的服务机制。加快建立社区公共服务圈规划建设标准。充分运用新材料、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为社区赋能,依托智慧社区服务平台,打造现实与数字“孪生”社区,提升社区服务水平。

第二节 推进高品质公共服务精准供给

加大公共服务项目库、人才库整合力度,建设公共服务供需对接信息平台,提供精准化公共服务信息发布、检索、推荐服务。开展公共服务需求常态化调查,做好公共服务舆情监测预警和应对,拓展公众参与渠道,保障居民公共服务需求的表达权、决策权和评价权,积极妥善回应社会关切问题。引入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和新理念,构建技术型多元参与平台,提升居民公共服务需求反馈效率。提前预测公共服务需求变化趋势,增强适应城市发展变化能力,提升公共服务供给精准度。

第三节 创新高品质公共服务供给方式

拓展公共服务市场化供给途径,完善公共服务供给机制,鼓励、支持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提供养老、医疗、就业培训、社区教育、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开展公共服务合格供应商模式试点,保障市民自主选择合格供应商的权力。推动互联网技术在健康、养老、教育领域的应用,大力发展智慧医疗、智慧养老、在线教育等新经济新业态,提供更多便捷化、个性化、多元化的公共服务。

第十一篇 全面完善城市治理体系 提升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

坚持“城市的核心是人”的价值取向,遵循超大城市治理规律,聚焦城市治理短板,全面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加快实施智慧韧性安全城市建设工程,着力构建和完善适应新时代要求的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体系,努力走出一条符合超大城市特点和规律的发展治理新路。

第一章 深入推进法治成都建设

坚持依法治市、依法执政、依法行政,深化法治成都、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打造全国一流法治城市,为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第一节 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建设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支持和保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职权,加强对“一府一委两院”的监督。加强和改进人大工作,强化人大代表与人民群众的联系,确保人民群众能够通过人大代表更好行使权力。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加强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建设,创新协商民主运作机制,进一步健全建言资政、凝聚共识双向发力机制,打造协商民主工作品牌,提高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水平。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联系团结群众的纽带作用,更好发挥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优势和作用。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全面贯彻党的侨务政策,凝聚侨心,服务我市新发展。

第二节 推进新时代地方立法工作

坚持科学立法,加强立法与改革决策有机衔接,重点推进城乡建设与管理、环境保护、历史文化保护等方面地方性法规及政府规章制定,加快构建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现代治理地方性法规体系。完善党委领导、人大主导、政府依托、各方参与的立法工作格局,始终坚持党对立法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人大及常委会在立法选题、起草、审议等环节的主导,切实加强政府在立法论证和法规起草中的重要作用,不断拓宽社会各方有序参与立法的途径和方式。完善立法工作机制,健全立法立项、起草、论证、协调、审议机制和立法规划计划编制制度、立法征求意见机制、立法征求公众意见采纳反馈机制,优化基层立法联系点制度,建立健全立法中涉及的重大利益调整事项论证咨询机制、争议较大的重要立法事项引入第三方评估制度和立法后评估制度。

第三节 深入推进依法行政

依法全面优化完善政府职能,推进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加快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健全依法行政决策机制,加快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完善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制度,健全依法决策机制。健全重大行政决策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制度。建立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加强对财经法纪制度执行情况的审计监督,健全并严格实施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制。完善行政执法程序,制定行政执法程序规范。推动综合执法力量下沉。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加强行政执法指导监督,完善行政执法监督制度。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建立健全并督促落实常态化的案卷评查、执法检查和责任追究机制。健全完善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

第四节 深入推进公正司法

紧紧围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目标,加快推进司法责任制综合配套改革,优化司法职权配置,健全司法权内部制约监督体系,严格落实法官、检察官办案责任制,完善法院、检察院领导干部权责清单和监督管理职责。深化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和执行“一体化”改革,深入推进民事诉讼程序繁简分流改革试点,完善均衡结案机制,大幅提升司法办案质效。完善统一法律适用机制。深化司法公开,优化平台载体,形成开放、动态、透明、便民的阳光司法机制。完善法律监督实施机制,加强检察机关对执法司法活动的监督,促进提升执法司法公信力。加强人大监督、民主监督、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确保司法活动在受监督和约束的环境下有序开展。全面落实案件质量评查和司法责任终身追究机制。

第五节 加快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

紧紧围绕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突出全业务、全时空,优化公共法律服务供给,完善公共法律服务规划和政策,加快实体、热线、网络平台融合发展。鼓励将基本公共法律服务事项纳入政府购买服务范围,建成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深化法律援助制度改革,推行法律援助“负面清单”“全域通办”“告知承诺”制度,提升农民工法律援助质效。创新提升涉外法律服务能级,助力国际门户枢纽城市建设。加快发展法律服务业,提升万人律师拥有率。深化“公证最多跑一次”改革,加快构建人民调解专业、行业等网络,深化人民调解“一体化”改革。改进创新普法工作,全面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深化“法律七进”和“宪法法律进高校”活动,提升全民法治意识。到2025年,村(社区)配备法律顾问比例达100%,每万人律师拥有率达到全国领先水平。

专栏49 法治成都建设

◆全国一流法治城市建设行动:构建“法治成都建设指标体系”,推动法治成都、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开展法治建设工作督查。

◆与超大城市治理相匹配的法规体系构建行动:构建与超大城市治理相匹配的法规制度体系;推动公园城市、国际化营商环境、产业功能区法定机构等重点领域立法项目;制定出台地方立法程序规定,提高立法质量效率。

◆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创建行动:持续开展重大行政决策案例和法治政府建设创新项目“双评选”活动,全面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和包容审慎柔性执法,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努力创建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

◆法治保障建设行动:加强和改进行政复议工作,稳妥推进行政复议体制改革,加快形成公正权威、统一高效的行政复议工作体制;加强律师队伍建设,提高律师队伍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推进社区矫正机构规范化建设,推动“智慧矫正”建设,确保特殊人群管控有力。

◆法治宣传教育提升行动:加快推进法治宣传栏、法治文化阵地及法治宣传教育基地等建设,确保基层镇(街道)、村(社区)、行业法治宣传栏全覆盖。

第二章 全面增强城市安全韧性

把安全发展贯穿城市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坚决守护城市安全防线,夯实交通物流、市政能源、信息通讯等生命线工程,完善超大城市治理中的应急管理体系和风险防控体系,全面提升城市基础设施和保障体系的抗风险、抗冲击及快速恢复能力,确保城市安全韧性、社会安定和谐、市民安心放心,打造活力秩序有机统一的善治之城,建设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

第一节 确保城市经济安全

统筹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加强经济安全风险预警、防控机制和能力建设,实现重要产业、基础设施、战略资源、重大科技等关键领域安全可控。加强产业安全监督防范,开展常态化产业竞争力调查和评价,增强产业体系抗冲击能力,加强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和能力建设,统筹推进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和数据信息安全建设,维护网络空间安全稳定。着力优化全市重要物资及能源产储运配结构布局。构建完善粮食物资储备体系和以价格监测、应急加工、应急配送、政府储备为载体的应急供应体系,稳定粮食生产能力和生猪产量,支持粮食物流、粮食产业进一步发展,确保粮食安全。优化布局供电网络,完善天然气管道输配体系,加快推进储气基础设施建设,强化输油通道和储备油库建设,积极提升炼油水平和质量,确保能源安全。加强水源地保护,提高水资源集约安全利用水平,保障水资源安全。维护水利、电力、供水、油气、交通、通信、网络、金融等重要基础设施安全。维护金融安全,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防范化解房地产市场风险,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维护生态安全、网络安全等新型领域安全。加强政府债务风险监测评估、预警和应急处理,积极稳妥化解债务风险。

第二节 保障人民生命安全

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加强公共卫生、安全生产、自然灾害、食品药品监管等重大领域风险识别预警、防控机制和能力建设,构建适应超大城市的“城市安全风险全过程综合管理”模式,全面提升城市应急管理能力。

增强基础设施防灾减灾能力。加强洪涝干旱、森林火灾、地质灾害、气象与地震等自然灾害防御基础设施建设,提升自然灾害防御工程标准。优化防灾减灾空间,将公共安全作为国土空间规划的重要考量,科学预留防灾避难和中长期安置重建空间,建立高灾害风险区结构性建设红线,编制高危产业“禁限控”目录。健全救援疏散避难系统,建设安全、可靠、高效的疏散救援通道系统,加强应急避难场所规划建设和科学管理,到2025年,建设完成23个一类应急避难场所,人均应急避难场所面积不低于2平方米。完善城市消防设施布局,到2025年,建立完善消防队站体系,实现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微型消防站建设全覆盖,力争5分钟消防力量到场救援。提升重要设施综合抗灾能力,提高公路、桥梁、轨道交通、管道、港口、机场、仓库等重要基础设施和学校、医院等公共场所安全设防标准。强化城市生命线保障,优化供水、供电、输油、供气、通信、排水等城市生命线布局,加强周边规划控制,保证安全距离。加强院前医疗急救网络建设,加快布局建设紧急医学救援中心、西部公共卫生应急救援中心、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等项目,构建优质高效的紧急医学救援体系,提升救护车配置水平,到2025年,每万人口配置救护车数高于国家和省标准,实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热哨点诊室(发热门诊)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推进二级以上综合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建设。打造智慧医疗平台,实现城市急性救治一张网。

健全完善城市应急管理体系。构建应急预案体系,完善预案演练、评估、备案审查和更新制度。建设智慧应急平台,加强重要设施、重大危险源、重点脆弱性目标和重点区域安全风险动态感知,提升多灾种和灾害链综合监测、风险早期识别和预报预警能力,增强突发事件协同应对处置效能,到2025年,地震监测和预警信息覆盖率达到80%。健全综合应急救援体系,打造“4+1”应急救援力量体系,推进地震快速反应、供水排涝、高空山岳、水域灾害、高层建筑、大型城市综合体、石油化工等特种灾害专业处置能力建设,加快国家安全生产(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基地、国家西南区域应急救援中心建设,完善应急救援空域保障机制。强化应急物资保障,建立平战结合应急储备规划布局,建设综合应急物资储备库和调度决策信息平台,健全应急物流体系,打造应急物资供应产业互联网云仓,形成市、区(市)县、镇(街道)三级应急物资储备网络,探索构建跨区域应急物资保障供应协同机制。推进多种形式的社会化储备,编制推广成都市家庭应急物资自储清单。夯实韧性城市基本单元,构建“社区发现、镇街呼哨、部门响应、协同整治”基层安全风险治理体系,形成社区应急“准备—响应—处置—恢复”全过程闭环。加强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等领域全民安全教育和应急技能培训工作,推进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建设,提升公众自救互救能力。完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和重大疫情防控救治补短板体系,健全超大城市重大疫情监测预警、风险评估、流行病学调查、检验检测、医疗救治、紧急征用等制度,提升重大传染病疫情有效处置率。

提升安全保障水平。完善城市安全管理体制机制,大力推进清单制管理,建立健全履责问责机制,推进应急管理综合执法改革。实施城市安全风险监测预警,全面开展城市安全风险评估、“城市体检”、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和评估机制,精准防范化解城市安全重大风险。加强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有效落实城市安全管理领导责任、监管责任和主体责任。强化重大隐患排查治理,持续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开展森林防灭火和城乡防火专项治理,强化分级分类监管执法,全面排查和坚决治理危险化学品、城乡消防、交通运输、城市建设、特种设备等重点行业领域及商场、旅游景区等人员密集场所重大安全隐患,到2025年,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运输安全风险监测监控率达到95%。加强对重大活动的审查和安全检查,健全重大活动交通保障和应急疏散机制,严防公共安全事故发生。严格落实食品药品安全属地责任,完善区域食品药品安全检验检测网络及风险预警交流机制,形成来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证、责任可追究的食品药品安全责任链。严厉整治无证无照经营、制售假劣食品药品等行为。按国内一流、国际接轨标准持续推进食品检验研究院、药品检验研究院能力提升。加强进境高风险动植物及其产品检疫风险管控。到2025年,重点食品品种可溯源率达到100%,区域性系统性重大食品安全风险得到有效控制,本地生产国家基本药物抽验合格率达到99%以上,杜绝重大药品安全事件。

第三节 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成都”

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聚焦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维护社会安定、保障人民安宁,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加强社会稳定风险和社会治安防控,积极争创全国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示范城市。

创新社会稳定风险防控机制。健全“党建引领、双线融合”社会治理机制,筑牢社会综合治理防风险、保平安底线。健全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和合法性审查制度,建立全市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中心。加快“天网工程”“雪亮工程”“慧眼工程”集成建设应用。深化社会重大风险、历史遗留问题、突出信访问题“三张清单”工作制度,健全完善信访维稳工作责任制,建立项目化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和危机干预机制,构建事前提前预防、事中积极化解、事后妥善处置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闭环管理体系。

高标准建设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升级版。健全社会治安专项工作会商研判制度、资源统筹制度,推动重点部位联动防控、重大风险联动稳控和重要领域联动管控,实现刑事案件总量、违法犯罪警情持续下降。深化“1362”立体化信息化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打造智慧公安,推动公共安全领域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广泛运用,实施网络空间治理。夯实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基础工程建设,完善健全防控机制。加快建设高度协同、高效运转的现代化警务体系。完善黄赌毒综合治理体系,建立扫黑除恶长效机制,坚决防范和打击暴力恐怖、黑恶势力、新型网络犯罪和跨国犯罪。强化监督管理、社区矫正、社会适应性帮扶工作,健全预防和减少犯罪工作体系。深化城际治安防控合作,积极搭建治安防控跨区域协作平台。

第四节 加强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

贯彻落实中央深化国防动员体制改革部署,构建完善国防动员体系,激励社会资源参与国防动员。加强新时代成都国防动员工作研究,全面提升国防动员建设质效。加强应急应战一体化建设,统筹衔接各级动员预案与军队有关预案、应战预案与应急预案,推动国防动员系统、政府应急系统与相关系统资源融合共享,推动应急物资、战略物资、战备物资共享、联合保障协同。统筹人民武装、国民经济、人民防空和国防交通等方面动员能力建设,提升重点领域、重点企业应战应急动员能力。加强国防教育,增强全民国防意识。

专栏50 安全韧性城市建设

◆公共卫生应急基础设施建设提能行动:加快推进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三期、成都市紧急医学救援中心、成都西部公共卫生应急救援中心、成都市精神卫生中心(成都市脑科医院)、成都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重大疾病及健康危害因素检测能力提升项目、成都市急救指挥中心迁建、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急救中心和感染科等项目建设,全市县级疾控机构力争全面达到三级乙等标准。

◆城市风险防控能力提升行动:聚焦提升城市经济防风险能力,加快建设地方金融监管沙箱机制,创新分领域监管方式,防范化解网络安全风险及新型经济安全风险;聚焦提升社会风险防控能力,建立全市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中心,完善城市风险隐患定期排查、情报信息研判预警、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风险防控协同等机制,健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完善应急预案体系。

◆“1362”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行动:融入智慧城市,把公安大数据机房作为“城市大脑”备份中心库,以创建全国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示范城市为抓手,构建点线面结合、网上网下结合、人防物防技防结合、打防管控结合的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升级治安防控智能应用。

◆重要物资保障行动:提升粮食和应急物资安全保障能力,实施成都西部粮食安全示范工程,加快建设成都西部粮食和物资战略储备中心、温江区粮食和物资应急保障中心;聚焦生活物资保障体系建设,深入推进“米袋子”强基行动,做好猪肉、蔬菜等“菜篮子”产品生产流通组织,推动成都都市圈共建联建蔬菜、猪肉生产基地,加快农产品标准化冷链仓储物流设施建设,推进零售终端菜市店融入15分钟社区便民生活服务圈。

◆食品药品安全保障行动:大力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推进“互联网+”食品信息追溯体系建设,深化市食品安全监测预警数据中心建设,推进食品营养与功效及安全性评价平台建设,健全食品安全风险预警机制。

◆城市应急能力提升行动:提升应急管理信息化水平,启动城市“安全大脑”建设;实施自然灾害防治能力八大重点工程,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实施应急救援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加快推进国家西南区域应急救援中心、国家安全生产(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基地、天府新区应急服务保障基地、国家环境应急成都综合基地、城乡消防队站和救援攻坚能力等建设。提升应急社会动员能力,建设安全应急体验场馆,打造公共应急广播系统,开展镇、街道、村应急能力标准化建设。

第三章 深入推进城乡社区发展治理

围绕构建“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以城乡社区为基本场域,坚持发展治理融合、五维一体推动,引导全社会共建社区价值共同体、发展共同体、治理共同体、生活共同体、行动共同体,奋力建设幸福美好公园社区,建设全国基层治理标杆城市。

第一节 描绘公园社区“五大愿景”构建社区价值共同体

推动公园与社区无界融合,促进人居、休闲、文化生活场景与生态场景融合叠加,建设生态宜居的生活社区。搭建社区创新创业平台,营造社区生产场景、机会场景、商业场景,建设场景驱动的活力社区。推动天府文化在城乡社区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建设崇善尚美的人文社区。健全党组织领导的“一核三治、共建共治共享”基层治理体系,建设多元协同的共享社区。推进前沿技术嵌入基层治理的各领域、各环节,建设智能高效的智慧社区。

第二节 开展社区发展提质“五大行动”构建社区发展共同体

开展社区空间品质提升行动,探索编制社区级城市设计,实施社区微更新,打造社区美空间,活化利用社区“金角银边”,促进美学运用与社区建设有机融合。开展社区场景营造赋能行动,大力实施主题社区营造,鼓励发展社区科创空间,培育社区新经济应用场景、生态消费场景。开展社区商业发展繁荣行动,搭建社区商业行业组织和需求供给平台体系,完善社区商业发展支撑政策,加快构建“基础便民型+品质提升型”社区商业业态体系,打造社区商业场景。开展社区生态价值转化行动,加强社区生态资源区域统筹规划和功能设计,推动社区服务设施有机植入公园绿地。开展社区天府文化创生行动,创新打造“天府社区游”品牌,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

第三节 实施社区治理增效“五大工程”构建社区治理共同体

实施自治活力提升工程,深化完善基层民主协商自治平台、形式和载体,健全村(居)民议事会制度,完善基层民主协商制度,提升居民参与公共事务的意识水平。实施小区治理延伸工程,推动党建引领小区治理制度化,推进专业社会工作服务,探索“物业+社工”、物业管理信托制等服务模式。实施社会主体培育工程,建设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积极培育专业化、枢纽型、品牌性社会组织,大力发展社区社会组织,支持发展社区社会企业,“十四五”期间全市培育孵化枢纽型、品牌性社会组织不少于30个、社区社会企业40个。实施韧性城市筑基工程,开展社区风险隐患“体检”,推进社区基本应急设施标准化“6+N”配置。实施智慧社区建设工程,编制智慧社区建设规划,完善社区服务管理综合信息平台,推动天府智慧小区建设。

第四节 推进社区服务供给“五个优化”构建社区生活共同体

优化社区公共服务配置机制,统筹推进社区服务设施建设,推进公共政策服务常住人口、公共服务覆盖服务人口改革。优化政务服务下沉机制,加强镇街便民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推进政务服务向社区延伸。优化便民生活服务培育机制,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构建社区生活服务圈。优化社区志愿服务参与机制,统筹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打响“在社区爱成都”社区志愿服务品牌。优化社区综合服务载体运营机制,提升社区综合体、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小区党群服务站服务功能,到2025年,实现党群服务中心亲民化改造全覆盖、综合服务功能设施全覆盖,社区用房不低于每百户30平方米。

第五节 提升基层治理“五种能力”构建社区行动共同体

提升党建引领能力,完善“党建引领、双线融合”机制,健全五级党组织联动体系。提升市场运筹能力,建立机会清单定期发布机制,畅通市场主体参与社区运营的制度化渠道。提升社会协同能力,探索社区资源配置制度改革,健全社会主体承接政府转移职能和委托具体事务的制度机制,畅通城乡居民、群团组织、社会组织、市场主体等参与社区治理渠道。提升基层统筹能力,深化镇街层面“四个一”管理机制改革,健全社区发展治理经费保障激励机制,完善社区专职工作者专业化培养、职业化发展体系,提升社区工作者专业化职业化水平。提升法治保障能力,贯彻落实《成都市社区发展治理促进条例》,健全“一社区一法律顾问”制度,深化“诉源治理”改革。

专栏51 城乡社区发展治理

◆社区空间品质提升行动:以功能融合为导向,提升城市新区品质,优化郊区新城和产业功能区社区空间治理规划体系,打造功能混合的“复合城市”和“垂直社区”。系统梳理城乡社区小微闲置空间、低效用地和“金角银边”,形成“在地资源清单”,结合城市开发和公建配套分步骤有计划更新利用,每年实施不少于345个社区微更新项目。

◆社区科创空间建设行动:配置体现人文价值、美学体验的社区舒适物设施体系,推动研发设计、生产服务、科技服务、生活休闲功能场景融合呈现,促进先进要素、创新企业和研发活动向社区集聚,在社区孕育更多的“新型规上企业”。

◆社区精品主题场景营造行动:积极培育向上向善向美的社区精神,每年新增10万名社区志愿者,挖掘100名蓉城好邻居,创建100个邻里好组织,推出100个邻里好活动。传承历史文化,绘制社区文化资源地图,构建社区文化识别体系,每年创建20个以文化为本底的主题社区。

◆社区社会组织及自组织培育行动:引导居民依据兴趣爱好、特色专长和服务需求成立各类自组织,通过活动项目化、项目组织化提升自组织的组织、协商、行动能力,引导其有序向社区社会组织转化,到2025年,实现每个城(乡)社区拥有不低于20个(10个)社区社会组织。

◆小区治理效能提升行动:推动社区发展治理在居民小区落地生根、走好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百米”。推行城镇居民小区有党组织引领、有党员示范带头、有服务阵地保障、有经费支撑和党建引领小区治理制度化的“四有一化”建设;支持小区组建业委会或院落自治组织并规范主体运行,通过成立业主大会、小区议事会、院落管委会等实现小区自治组织全覆盖;制定物业行业信用信息管理办法,健全行业评价、价格协商、良性退出等机制,因地制宜推广“物业管理信托制”“物业+社工”“老旧小区物业片区化管理”“农民集中居住区自治管理”等模式。

◆社区社会企业培育行动:出台培育发展社区社会企业的指导意见,建立市区两级社区社会企业库,完善入库标准、绩效评估、动态调整、运营监管、良性退出机制,重点培育空间运营、物业服务、社区商业、便民服务等领域社区社会企业。

第四章 推进智慧城市建设

坚持场景驱动、算法赋能、智能协同、多元共治,构建完善超大城市智慧治理体系,提升政府决策科学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便利化水平,打造韧性、绿色、宜人、安全的新型智慧城市发展样板。到2025年,新型智慧城市架构体系基本形成,成为国内一流的新型智慧城市样板和全国“数字政府、智慧社会”典范城市。

第一节 提升智慧城市基础支撑能力

创新智慧城市规划设计、建设管理、投资运营和评价评估工作机制,加快智慧城市标准和规范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系统建设和接入标准规范,推进全市各级业务系统向“城市大脑”接入和集成,做强全域感知、全局洞察、系统决策、精准调控的“城市大脑”体系,通达各级各部门管理和服务的“末端神经”。运用市、区(市)县两级“城市大脑”建设成果,延伸构建“街镇中脑”“社区小脑”“小区微脑”,打造五级贯通的“多脑协同”城市治理体系。打造数字孪生城市,构建城市信息模型,建立城市体检信息平台,完善城市运行的数字化底板。完善智能化感知体系和基础设施,全面部署市政设施、交通运输、地下管网、河湖林池、生态环境、自然灾害、安全生产、治安防控等智能感知设施,推动交通、给水、排水、燃气、电力等基础设施智能化升级和管理。

第二节 推进数据资源共享开放利用

加强城市数据资源中心建设,构建市、区(市)县两级数据资源池,打造城市数据湖。完善人口、法人、自然资源、时空地理、电子证照、公共信用等基础库数据资源汇聚更新机制,构建共享共用的公共视频资源库。完善跨部门跨层级数据共享机制,支撑行业、基层构建完善应用体系。整合企业和社会数据资源,加强数据治理,提升数据质量。建立完善安全可靠的数据开放平台,推进政务部门和公共企事业单位数据资源集中向社会开放。建立公共数据资源运营机制,促进公共数据资源流通增值。

第三节 营造城市智慧化应用场景

聚焦政务服务、城市运行、公共服务、风险防控等重点领域,构建以“城市大脑”为智能中枢的城市智慧化应用体系,打造政策、服务、资金等直达基层、直达企业、直达民生的暖心应用场景。构建智能化政务服务体系,打造“蓉易办”服务品牌,让市民和企业“办事不求人、办事不找人”,实现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构建智能化城市运行体系,推进城市运行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建设,提升跨部门、跨区域、跨层级联动协同能力,实现城市运行“一网统管”。以“天府市民云”为主要载体构建智能化公共服务体系,覆盖医疗、出行、教育、就业、社保、医保、养老、殡葬、帮扶和社区服务等民生领城,实现公共服务“一网通享”。构建智能化风险防控体系,提升自然灾害、事故灾害、突发事件等领域协同处置能力,实现风险防控“一体联动”。构建智能化社会诉求响应体系,整合线上线下资源,建立健全接诉即办、未诉先办、联动督办的社会诉求全方位响应机制,实现社会诉求“一键回应”。建设城市智慧消防平台,加快推进高层、地下、大型商业综合体等高危场所的火灾预警监测体系建设。

专栏52 智慧城市建设

◆基础支撑“共享共用”行动:完善智能化感知体系和基础设施,构建市、区(市)县两级“城市大脑”协同治理体系,强化数据共享开放,加快智慧城市标准规范建设,实现基础支撑“共享共用”。

◆政务服务“一网通办”行动:聚焦高效办成一件事,打造“蓉易办”服务品牌,让市民和企业“办事不求人、办事不找人”,实现政务服务“一网通办”。

◆社会诉求“一键回应”行动:整合线上线下资源,建立健全接诉即办、未诉先办、联动督办的社会诉求全方位响应机制,实现社会诉求“一键回应”。

◆城市运行“一网统管”行动:打造融合互通、快速反应、联勤联动的城市运行综合管理服务平台,提升跨部门、跨区域、跨层级联动协同能力,推动“一屏全观”,实现城市运行“一网统管”。

◆智慧城市示范建设行动:推进智慧大运建设,为大运会提供全方位智慧应用服务。高标准建设智慧东部新区,打造数字成渝桥头堡。建设智慧产业功能区,实现服务全集成、数据全融合、态势全可视。推进智慧科学城、智慧博览城建设,打造城市智慧场景新名片。

◆智慧城管建设行动:建设城市综合管理指挥中心,完善环卫固废、城市道桥、违法建设、工地扬尘等监管系统,打造智慧城管大脑。以智慧多功能杆为载体,加快推动“多杆合一、多箱合一、缆线共廊”,打造集智慧照明、交通诱导、视频监控、交通疏导、环境监测、无线通信、应急求助等功能于一体的城市公共设施综合物联网络。

◆智慧社区建设行动:编制智慧社区建设规划,迭代升级天府智慧小区建设导则,完善智慧社区与智慧城市统筹建设机制,推动城市数据中台赋能智慧社区建设,持续汇聚时空地理、电子证照、人流物流等信息,构建物理和虚拟“孪生”对应、动态交互的社区数字地图。依托“天府市民云”构建社区基础信息库、搭建社区智慧治理平台、市民生活服务平台、社会主体参与平台,整合面向社区工作者的线上工作功能、优化面向社区居民的线上服务功能、加载面向社会主体的线上交互功能。加快在社区公共空间、小区楼宇、社区综合体、社区服务网点等布设自助公共服务终端,打造数字化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对接多类主体开发智慧物业、智慧安防、智慧健康、智慧养老、智慧教育等多种应用场景。

第十二篇 切实有效保障规划实施

第一章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自觉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和加强党对改革开放的领导,把党的领导贯穿于“十四五”规划实施全过程,完善监督体系,将监督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治理中,大力激发领导干部、市场主体等干事创业的积极性,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第二章 完善规划体系

建立以发展规划为统领,以空间规划为基础,以专项规划、区域规划为支撑,定位准确、边界清晰、功能互补、统一衔接的规划体系。加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对专项规划、区域规划、空间规划等各类规划的指导,与国家、省、市行业部门相关规划紧密衔接,加快编制实施重点专项规划,明确各领域的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确保规划纲要目标顺利实现。

专栏53 “十四五”重点专项规划、区域规划


第三章 突出项目支撑

坚持以规划引领项目建设、以项目支撑规划落地,围绕产业发展、创新驱动、基础设施、绿色低碳、社会民生等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包装策划并组织实施好一批关系城市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大项目。优化重大项目投资领域和区域布局,保持投资规模合理增长。

第四章 强化政策协同

围绕规划提出的目标任务,加强经济社会发展政策的统筹协调,注重政策目标与政策工具、短期政策与长期政策的衔接配合。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方式,有效引导社会资源,合理配置公共资源。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研究制定一系列能够有效解决突出矛盾、营造公平环境、激发社会活力的重大政策举措,为实现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提供有力支撑。

第五章 营造良好氛围

加强宣传报道,深入宣传“十四五”规划纲要的思路、目标及重点任务,加大对成都建设全面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的报道力度,协调中央主流媒体、境外主流媒体加强对成都城市发展成果的宣传推广。通过各种渠道,调动全社会力量、借用民间智慧共同参与到规划实施中来,激发市民参与的积极性、自觉性和创造性,提高全民参与度,实现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

第六章 强化评估考核

依法动态开展“十四五”规划纲要年度跟踪监测、中期评估和末期全面评估,视评估情况报市人大审议后进行动态修订调整。开展市级专项规划中期评估。完善规划主要指标监测、统计、评估、考核制度,强化对约束性指标完成情况的评价考核。将本规划确定的约束性指标纳入各部门、各区(市)县综合评价和考核体系,与政府目标管理挂钩。

结语

“十四五”时期是成都大有可为、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面向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天府和可持续发展世界城市的美好愿景和宏伟蓝图。我们惟有创新转型,才能赢得更加繁荣的未来。我们惟有改革开放,才能在全球城市的竞争中实现超越。面向未来,成都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天府,迈向更具创新活力、更加生态宜居、更加开放包容、更为安全韧性的可持续发展世界城市,这是我们共同的梦想和责任。

附件一:

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


附件二:

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十大工程


附件三:

高质量发展增长极和动力源十大工程



欢迎转载,注明出处 联系电话:028-86751128


成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