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钜新诗词(第一部)

来自通约智库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第一部 辗转(1968~1972)
彭钜新 2008.11

离莞返穗①
蕉畦河网间②,埠头咫尺近③。
水上竹寮④秋风穿,潮涌心难定。
思友意阑珊⑤,海角天涯命。
夕渡东江落魄归⑥,夜深人不静⑦。
[注悉]①我于1968年11月5日从广州华师附中分配到东莞麻涌公社大盛大队务农。②这里河汊纵横,小船通到每块香蕉地。③简易的步级式码头随处可见。④提供青年居住的水上简易竹房,风凉水冷。⑤原来分配到大盛插队的同班同学突然都赴海南了,令我顿时不知所措。⑥到麻涌第三天我不辞而别,徒步到南洲,傍晚坐小船渡东江口抵南岗,后乘车回到华师的家中。⑦当时思想非常混乱,一心想去海南,又知道此举有违学校的分配,性质严重。当夜睡在父亲(父已去粤北干校)的小钢丝床上。第二天母亲说我一夜尽说梦话,这是之前从未有过的。

离穗赴琼①
汽笛荡鹅潭②,不忍俯首望③。大盛水香④未能留,琼崖山花放?
船过大屿山⑤,才知南海浪。故乡晚红远天边,豪情⑥不再唱。
[注悉]①我于1968年11月15日乘红卫轮离开广州赴海南,开始八年四个月的知青生活。②指广州白鹅潭,往海南的海轮从此处鸣笛起锚。③我的海南行一波三折。本是分配到东莞大盛插队,但人到莞后发现本计划一同插队的挚友均赴海南农场了,赴琼之心突发,于是徒步回家,精神几乎崩溃。当时父亲已去干校,全凭母亲恳求华附工宣队,我的海南行才得以实现。我独自站在船舷,不敢望码头上送行的弟弟,感情十分复杂。④大盛处于东江三角洲滨临狮子洋的水网地区。作家陈残云的“香飘四季”写的就是此地。此地盛产香蕉、甘蔗等,所谓“香”真乃名副其实,是十分富饶的鱼米之乡。⑤珠江口东侧的一个岛屿。船出珠江口后,直接面对南海的波浪,初次出海的人会深有感受。⑥从小学到中学我的各科成绩都非常突出,同学、老师和父亲对我的期望都很高,自己也非常自信。

抵琼二则
(一)路见
秀英①喧鼓锣,椰树舞秀发。
棕榈张伞夹道迎,胸牌一尺大②。
西昌瓦檐低③,场街十丈恰④。
晨号⑤唤醒新农工,落墨人生画⑥。
(二)新家⑦
小庐丈余方,窗洞高十寸
。一排通铺五人陈,上下乃需蹦⑧。
草檐三尺悬,泥墙厚五寸。
大门里外锁扣空⑨,灯亮戍时正⑩。
[注悉]①1968年11月16日抵达海口秀英港。②海口市民胸前的忠字牌足有一尺见方大,远远看去如文革初期牛鬼蛇神胸前挂的牌子。③17日深夜乘农场的货车从屯昌县城到场部途径西昌公社,见一排低矮的房舍以为是猪圈。日后才知是公社的驻地。④场部大街仅两排瓦房,长约30米。⑤18号早晨在场部招待所听到农场的广播。⑥18号即分配到二队,离场部仅数百米,开始知青生涯。⑦指我在二队的宿舍。⑧床架用桁条架设,比较高。⑨草房的木门是不上锁的,非常太平。⑩每晚七点至九点场部给我们供电。

逛县城
年少不知疲,日行八十里①。
新酬在手人难安,不期聚闹市②。
老妇点款难③,米糕入口易④。
途中有闲戏水波⑤,归来追落日。
[注悉]①从场部到县城来回76里地。②68年11月第一次领到工资,各农场的许多知青都不约而同在周日赶到县城。③经过西昌公社,许多知青围着一位卖发糕的妇女付钱买糕,生怕买不到。④发糕的味道好极了,我们离开生产队时连早餐都没吃。⑤在去县城的途中经过一座山塘,我们下水畅游了一番。

迷茫三则①
(一)思
徘徊近黄昏,倦鸟孤枝上。
夕阳无力胶叶衰,师园红尘在②?
只怨土龙③低,云山④无法现。
日暮小楼⑤饭菜香,是否母在唤⑥?
(二)忧
离家仅十周,但觉人已旧。
舞台三尺众人登,扎根⑦几番秀?
寻友⑧下海南,是否太疏谬?
凝眸欲求十载秋⑨,唯知人更旧。
(三)醒
徘徊夜徘徊,凝视日凝视。
三界⑩不分幻实颠,白院⑾夜寒寂。
梦断闻悲嗥⑿,邻房动地泣。
小童无奈黄犬癫,阴阳一墙近⒀。
[注悉]①指1969年1月时的思想状况。②师园指梦中的华师校园,多数教师上粤北五七干校了,从初一到高三的许多中学生上山下乡了,大学生也全数离校了,这个冬季难现文革火红的喧嚣,校园一定格外冷清。③土龙指场部附近的土龙村,位于一座小山坡上。④云山指广州白云山。⑤我家是一幢两层楼房的二楼。⑥小时候每到开饭,母亲总要呼唤我们。如今家中只有母亲和小弟,这种呼唤声还有吗?⑦当时号召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扎根边疆,不少人都争先表决心。⑧我从东莞到海南主要是由于几位挚友都到了海南,其实到农场后也是人各东西。⑨当时刚满18岁,常想10年后自己会是怎么样?⑩指天界、人界、冥界,当时思想混乱,不时产生幻觉。⑾指农场医院,我生平第一次住院,还是我队书记史同生逼我去的。⑿一位小童因被狂犬咬,下午入住隔壁病房,当晚半夜病孩发出嗥叫声,天亮前就死去了。⒀我受到极大震撼,突然感到人生应倍加珍惜,并决定明早出院。

打猎①
风低少月光,腹中空荡荡。
三人②屏息猎后山,垂涎足三丈。
咫尺闪红黄③,举枪空茫茫。
子时黯然近草房④,夜鹰⑤哀声慢。
[注悉]①1969年年初在二队某夜上山打猎。②指同房的三位知青。③在林中看见一双双或红或黄的眼睛。④12点左右我们空手而归。⑤指猫头鹰,它好像是在嘲笑我们空手而归。晚上驻地防风林中常传来猫头鹰的哀鸣。有一夜我和一位知青去打它,他负责射击,我负责照射目标。结果我拿电筒的手被火枪喷发的火药烫伤。

女猪倌①
栏高屋檐低,没在蕉丛里。
只闻猪声人影单②,独有风骚气③。
厚唇少言词④,身盈面颊赤。
百斤在肩脚生风⑤,愁绪双眉砌⑥。
[注悉]①一位海口女知青。②猪场除她以外还有一位老职工,老实巴交,秃顶。③虽然猪场很隐蔽,但其骚气远远都能闻到。④1969年年初猪场的男职工因被滚烫的饲料烫伤肚皮不能上班,我去猪场帮忙。将近一周里她就几乎没和我说一句话。⑤她能干得很,百多斤的饲料挑在肩上不在话下。⑥据说她出身地富,少语寡欢。

上山伐木四则①
(一)雨林
热带雨林奇,处处生机盎。
巨荫底下灌木欢,竹藤罗网降。
蜂巢地里修②,蚂蟥树上荡③。
山蚁力比海格斯④,蟒蛇过一丈。
(二)寻幽
酷齿染黄皮⑤,闻漆⑥起舞乱。
排排玉指⑦挽衣衫,挥刀⑧情难断。
山是湿海绵,花草气息浪。
当归⑨独幽诱人寻,异乡忘稠帐。
(三)青钢
满目阔叶鲜,千姿百态迸。
冠厚枝繁囊中虚,一刀三寸甚。
众里寻青钢⑩,此木尤坚韧。
叶细皮青肉色红,昂首腰身正。
(四)晚归
两段老青钢,锄把半百正⑾。
牛拖⑿悠然夕阳催,山里阴风盛。
午餐米未粘,牯乏人更困。
它视水沟为澡塘⒀,鞭起骂声恶。
[注悉]①1969年春节前的一个周日,随班长入深山伐木。②一种在地里筑巢的蜂,攻击性很强。③山蚂蟥常常挂在枝叶上。④指希腊神话中的大力士海格力斯,海南的山蚂蚁体大力强,能快速搬运超过自己体重数倍的东西。⑤一种能吃的野果,会把牙齿染黄,且很难退色。⑥漆树会使人发痒,严重者闻到其气味都会过敏。⑦林中的白藤、黄藤和五月梅的表皮上长着许多小刺,极易勾住衣裤。⑧即使砍断藤蔓,其刺仍会留在衣服或皮肉中。⑨一种中药,生长在荫湿的水沟附近,其味十分浓郁。⑩树名,用作砍刀把和锄镐把的上好木材。⑾我们砍了两棵粗壮的青钢木,据说能做五十多根锄头和砍刀的把。⑿拖木料的运输工具。⒀每到坡底的水沟,拖木料的水牛就在水中打滚,我们只好大声吆喝,催它上路。

修路①
刀锯雨林伏,锄镐山峦让。
树头顽石送药包②,地摇人也颤。
以为哑炮生③,两人前后上。
霹雳一声别阴阳④,胃海翻恶浪⑤。
[注悉]①1969年春节前农场组织各队修公路,通往准备开发的新队。②大树头和坚硬的岩石用炸药爆破。③中午午饭时,紧邻的三队工地在一阵爆破声后,几位农工前去排哑炮。④埋在一棵大树头下的一坛炸药(以为是哑炮)突然起爆,一位山东籍男青年瞬间和树根一同飞向空中,死得很惨。另一位海口知青胸部受伤。⑤第一次目睹人的死亡过程心情十分沮丧,本来令人垂涎的牛肉包子见了就反胃,甚至不能听到包子两字。

垦荒①
树高老藤缠,刀下仍相抱。
火耕野山猪羊烹②,百鸟冲天啸。
腰带③系山坡,树苗带中冒。
何日头灯照胶刀④?十年⑤汗血耗。
[注悉]①指1969年在晨星农场西部山区开垦橡胶园。②垦荒的过程一般是:先砍伐树木,待其晒干后放火烧山,据说野猪和黄猄被烧死的事曾有发生,然后在山坡上修环山行(即窄梯田),最后在环山行上挖穴种胶苗。③一层层环山行酷似一条条系在山上的腰带。④指橡胶树可以割胶了,割胶一般夜半即起,持胶刀戴头灯。⑤橡胶苗从种下到可以割胶,一般要8~10年。

砍坝①
长刀草木催,雨林杀机伴。
断竹如箭靶为人,老侨上唇绽②。
短刀大树倾,豪气胸中漫。
弯勾③不恋老树皮,脚背分两段④?
[注悉]①指1969年在晨星农场西部山区开荒砍坝的情景,我们将原始森林的树木、藤、竹和芒草等等均砍倒。②一株被藤拉弯的竹子不知被谁被砍断后,猛然刺中我身边一位归国华侨的上唇,满口鲜血,一连数天只能喝粥。③短刀前端的弯勾。④砍刀滑过树皮砍在我的右脚背上,见骨,数月不愈,至今刀疤仍清晰可见。

挖穴①
烈日当空悬,火过山仍热②。
赤膊举锄斗笠扔③,皮开奇花④盛。
顽石丁镐挥,茧破琼浆渗。
锄把不时穴边弹⑤,下巴几回震?
[注悉]①指1969年在晨星农场西部山区开荒挖橡胶洞穴的情景。②垦荒的过程一般是先砍伐树木,待其晒干后放火烧山,山还未完全冷我们就开环山行和挖穴。③我那时连草帽都不戴,不知晒掉了几层皮。④指水泡。⑤橡胶洞穴的上底是八十厘米见方,洞深八十多厘米。在未掌握技巧前挖到一定深度时锄把常常碰到穴的顶沿,锄把的末端弹击自己的下巴。

三月三
巧逢三月三①,安营苗山上②。
挥锄舞汗③日三竿,西和东边唱。
似歌曲太单,如诉音高亢。
有心引腔嘴不张,生怕入红帐④。
[注悉]①农历三月三为苗族的“爱情节”,当天男女青年三五成群对歌择偶。②1969年三四月间二队在农场西部一座苗寨附近的山上开荒,我们就住在一座苗胞的闲置仓库里。③早上六点就开工了,海南四月的阳光到了八九点已十分炽热,人人都汗流浃背。④红帐指婚嫁,苗胞对歌是要定终身的,我当然想都不敢想,故不敢唱歌。

万岁①
闻鸡先请安②,感恩谢米饭③。
家家户户只认忠④,伟人⑤山墙站。
万岁⑥惊野山,夜半舞河岸⑦。
神州唯唱东方红⑧?草房小曲⑨荡。
[注悉]①1968~1969年在农场的见闻,处处显露出红海洋的气氛,当时万岁的口号是最风靡的。②早起第一件事是同宿舍的人集体面向主席画像宣誓,时称早请示,内容是对毛主席的祝福、背主席语录和表决心等。③到食堂打饭,必须先呼“翻身不忘共产党,幸福不忘毛主席”。④老工人砖瓦房的玻璃窗上描上了鲜红的“忠”字。⑤二队食堂的整块山墙上绘上毛主席的巨幅彩像。⑥中共“九大”开幕的喜讯半夜传到开荒工地,我们立即组织游行,在寂静的山路上高呼各种万岁口号。⑦我们还在开荒的宿营地(苗村边的小溪旁)跳起了“忠”字舞。⑧泛指当时传唱的革命歌曲。⑨即使是在那个年代,知青中还是有人在吟唱抒情的旧曲。

夜路二则①
(一)惊
伴友场部行②,独归子时正。
沟深路野星月昏,谁在两眼瞪③?
树头舞翩跹④,有人身后蹦⑤?
远处啼罢近处鸣⑥,草摇风不盛⑦。
(二)黑
临行谨叮嘱⑧,夜径不难觅:
黑泥白石光水潭,借光区分易。
刚下第一坡,已是两手赤⑨。
水潭泥石谁顾及?暗中觉护庇⑩。
[注悉]①事情发生在1969年,当时我们在远离场部十几里的深山里开荒,当晚的经过令我很惊恐。②晚饭后我陪邻铺潘明强回场部与其妹妹相聚。③看见林中闪烁着一对对红的、绿的和黄的亮光,其实是黄猄、狐狸等动物的眼睛。④路边的树头千姿百态。⑤在山野走夜路时总听见身后有脚步声,其实就是自己的脚步声。⑥不时传来的动物啼叫声和猫头鹰等的鸟鸣声。⑦附近草丛有动物(蛇?)爬(窜)过时发出的响声,使你感觉到草在动。⑧老工人教我走夜路的方法。⑨指手中的棍子已经不知何时扔掉了,手电也不知不觉的关掉了。⑩当时总觉得把手电关掉,自己不易被发现会更安全。


南疆骤雨多,瞬间阴晴变。
风起云涌凉气生,天浴淋漓畅①。
雨后赤橙黄,彩练南北跨。
天桥是否接故乡?桥上走一趟。
[注悉]①到农场不久的一段时间里,每当暴雨来临,我们从林段撤回时,我喜欢站在草房外沐浴,爽。

浴井①
坡下井水盈②,半园相拥抱。
荡起涟漪才更衣③,不想映清照。
冬暖仲夏凉,水滑歌声俏④。
除夕鱼肉满饥肠⑤,子时井中闹⑥。
[注悉]①二队为解决知青洗澡挖的水井,并在井口以上用墙将水井一分为二,男女浴室共用一井。浴室用砖砌,屋顶有透光的琉璃瓦。②此井泉眼出水量大,有时会漫上井沿,用水桶舀水即可。③为防止水面倒映出自己的人影让对面浴室的人看见,更衣前需先拨动水面。④知青最喜欢在洗澡时高歌。⑤平时数月不闻荤腥味,甚至连青菜都吃不上,常有饥饿感。1970年的除夕夜,武装连(组建在二队原址上)加菜,饱餐后不久,我和邻铺的刘某还到团部买了几听肉罐头,也不加热就在途中解决掉了。⑥当夜奇饱难敖,趁女浴室无人跳入水井中浸泡凉水助消化。

围猪
草坡尘土扬,战士①冲冠怒。
天蓬元帅②越院墙,闲庭③呆不住。
原来比猴精,围追更信步。
无奈火枪响一声④,肉香六腑顾⑤。
[注悉]①指武装连全体官兵,1969年武装连猪舍里的一头猪越墙而去,那时由于缺乏饲料,养的猪比狗还灵活,精瘦。②指逃逸的那头猪,引用西游记中猪八戒在天庭的职位(天蓬元帅)。③指猪圈。④全连百多青年在草坡上围追了半天也没能抓住它,只好开枪把它击毙。⑤马上杀猪,当夜加菜,众喜。

包子二则
(一)盼
月朗星更稀,引项树下望。
半斤米饭转瞬空?皆因有所盼①。
只怨友归迟,更恐叮嘱忘。
肉包②五双囊中摇③?垂涎三尺半。
(二)饥
苦莲④笑我痴,夜静口涎沥。
数月不闻鱼肉腥,包子勾魂易。
“尾巴”齐根割⑤,胃肠患洁癖。
海带南乳豆角酸⑥,甚于佛膳地。
[注悉]①1969年武装连的一个周日,我托张寅到屯昌买十个包子,一整天都想着包子。②县城的肉包一毛三分一个,个大馅足,由猪肉、白菜和鸡蛋组成的馅想起来都流口水。那时我的工资是每月22元。③我一直在想着那10个包子,它们应在张寅的挎包里随着他回来的脚步一摇一晃的。④农场的住房前后一般都种有一排排的苦莲树,该树速生,可作为家具的木料。⑤“文化大革命”期间,在农村推行过“割资本主义尾巴”的政策,即取消或限制农村自留地、家庭副业等,当时农场的副业生产亦受到极大限制,肉菜自给困难。⑥一段时间里我们只能以海带、南乳和酸豆角下饭,但米饭还是足够的。

挑担三则①
(一)情深
垦荒饥更慌,运薯百里奔。
卯时②出发星月稀,倦腰未曾振。
连长慈心肠,恐我肩头嫩。
两条藤蔓免用箕③,欲谢舌又笨。
(二)担重
一坡拐数弯,林稀阳光艳。
以为肩上生紫烟,脚下如有绊。
日暮人落单,连长回首望。
上肩方知孰个轻④,随即换重担。
(三)有感
戍时⑤抵工棚,灶火驱寒气。
饭香汤热一身轻,谁有此快意?
藤蔓似轻柔,紧拉显张力。
径如筷子芯未干⑥,百斤太随意。
[注悉]①1970年上半年武装连在十连开垦橡胶园,为解决工地的粮食不足,我们班到约20公里外的地方挑木薯。②5~7时,那天我们五点多就出发。③连长为了照顾我,特别用藤帮我捆扎木薯,其余人均用簸箕装。④其实由于排列有序、捆扎紧密的缘故,我的担子比用畚箕的担子更重。⑤19~21时,当天我和连长近八点才回到工地。⑥砍下来的藤只要未干枯就能承受极大的拉力,且柔韧性极好。

一打三反①
兵团气吞山,会战西南向②。
烈日挥锄汗渍白③,为何心寒颤④?
“一打”浪潮汹,鱼鳖⑤沙滩晾。
革命之本唯阶级,“七类”⑥窑边站。
[注悉]①指1970年发生在全国的一打三反运动,打击现行反革命,反贪污,反盗窃和反投机倒把运动,其实主要是一打而已。②当时晨星农场改编为六师二团,我们武装连在与黄岭农场交界的西南部山区开荒,时称会战。③汗蒸发后留在身上的是一片片白色的盐斑。④每到运动来,出身不好的人总会担心,这次我的感觉特别强烈。⑤指被政治运动打倒的反动分子。⑥文革期间把地主、富农、反革命分子、坏分子、右派分子、资产阶级知识分、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等并称为黑七类,结果我们数位出身不好的知青,主要是走资派、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等的子女从工地直接被清理出武装连,调往一连砖瓦场。

荔枝①
六月荔枝熟,树高果子绿②。
空腹③攀枝独尝鲜,无暇树下怒④。
晶莹果肉颠,更喜红邻树⑤。
躬身绷指尽采之,饭菜香他户⑥?
[注悉]①1970年上半年从武装连刚调到一连砖瓦场,在邻近农村摘荔枝一事。六元买下一棵树,装了三麻袋(能装200斤大米的大麻袋),11人吃了3天。②该品种色绿。③连早餐都没吃,为了留肚装荔枝。④树下拾荔枝装麻袋的人一开始很焦急,催树上的人赶紧把荔枝扔下来。⑤看见邻树上红红的荔枝又羡慕了。⑥我们在树上尝邻近树上的荔枝,老觉得其味不错,其实在买该树前邻近几棵树我们都尝过,味道是不及我们的。

伐竹子①
偏好坡之颠②,舞动山风猎。
身似荆条竖婷婷③,不作孤家客④。
伐竹在远山,午后人饥渴。
路边冬瓜水灵灵,入口喉却恶⑤。
[注悉]①1970年在一连砖瓦场时,到五连的山上砍竹子,用作编织茅草帘。②这种小竹子一般长在山顶附近,不惧强风。③这种小竹子大小如荆条,且韧性好。④小竹子喜欢成片地长。⑤由于饥渴,我们生吃冬瓜,咽喉其痒无比。

出山①
赶集赴定安,霞光洒脸上。
野梅②通红峰蝶忙,金银花串串。
近午出山来,一马平川邝。
稻浪千层远天边,山人目光半③。
[注悉]①在一连砖瓦场,某周日全体知青一起到相邻的定安县赶集。②指五月梅,果小,但密密麻麻地簇拥着。③在农场生活了近两年,山虽然不高,但也是开门见山,地无三尺平,连场部也是建在山坡上。突然看见广阔的原野,心胸也随之开阔,尤感山中的目光短浅。

百蛋夜宴①
茅舍百卵香,八仙肚量阔。
十子金薄②卷腹中,余者汤中破③。
生怕夏夜长,鸭蛋穿肠过。
又赴邻队化节缘④,面条囊中落⑤。
[注悉]①1970年国庆前夜在一连砖瓦场,我们八位知青来了一顿百蛋宴。②每人吃了一张由十个鸭蛋煎成的蛋餠。③剩下的二十只鸭蛋煮了一大锅汤。④砖场附近的一连晚餐加菜,一般过节的食物是按人头配给的,包括面粉。我们在吃过蛋餠后仍觉未饱,又前往一连食堂碰运气。⑤结果一连慷慨大方,我们每人又吃了半斤面条,令人瞠目结舌。

公牛①
体圆脖子粗,四蹄短而奋。
一对犄角似弯刀,两眼炯炯瞪。
盔甲②黝黝黑,扬鞭③猎猎响。
浑身卷毛如金钱④,枭雄命短暂⑤。
[注悉]①1970年10月初我们一连砖场合并到三连砖场,这里指的是三连砖场唯一的公牛。②指公牛的皮肤。③指公牛的尾巴。④它身上的毛象铜钱般一圈一圈的。⑤它太好斗了,附近的公牛十分惧怕它,碰见它只能是落荒而逃,我们只好把它杀了。当天遭13号强台风的袭击,水淹砖场,对岸猪场更是被洪水卷走22人。

台风二则①
(一)山洪
磨刀向悍牛②,玉帝龙颜变。
风旋雨横涌山洪,一夜退三站③。
浊流卷洲滩,悲歌响彼岸④。
芳草长伴英烈魂⑤,豆蔻花未放⑥。
(二)反思⑦
粮油弥足惜,分秒不可倒。
洪水当前能速决,尚有方舟靠。
草庐立沙滩,敖顺⑧怒火冒。
洲滩原来亦水疆,难怪龙王闹⑨。
[注悉]①指1970年10月16日在海南登陆的13号台风,我所在的屯昌晨星农场遭暴雨狂风袭击,山洪爆发,损失严重。②16日下午我们砖瓦场宰牛,此牛为一头十分好斗的公牛,特别喜欢欺负对岸养猪场拉车路过的公牛。③17日凌晨两点多,茅草房后晨星河的洪水涌入屋内,我们迅速窜到山上,带上一锅熟牛肉。后又转移到附近农村。在接近拂晓时经过几乎漫顶的晨星桥抵达场部。④我们的对岸下游是新建的农场养猪场,他们也同时遭洪水袭击,28人中仅6人生还,大水没顶前他们高唱国际歌。⑤指晨星农场为纪念死去的英烈而修建的烈士墓场。⑥殉难的22人中,20位为女青年,其中最小的仅15岁,最大的也才23岁。⑦养猪场发现洪水上涨的时间和我们差不多,可能比我们早,因为我们发现洪水后数分钟,水即进屋了。但由于他们既要处理粮油等,又要集合、探路,错失了宝贵的逃生时间。此外,他们的房舍建在河滩上,此沙滩显然是由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山洪落淤形成的,也就是说,历史上是曾被淹没过的。营地地形又易被洪水包围,形成孤岛,对逃生极为不利,最终酿成22人死亡的惨剧。⑧南海龙王。⑨指应遵守自然规律。

夜遁三则①
(一)水涨
丑时扁钟②急,行囊满身挂③。
沐风浴雨踏水波,躬腰窜窜窜。
绣女玉步摇④,错将龙穴探⑤。
月淡云浓⑥美人⑦泅,忙中乱乱乱。
(二)撤离
水已没双膝,潮郎⑧信步定。
欲与洪水比高低⑨,心思罄罄罄。
人离水齐腰,栅开百蹄劲⑩。
黄犬悠然立屋脊,无恙幸幸幸。
(三)心忧
举锅⑾上山冈,天地混一色。
辗转又临星河边,桥上怯怯怯⑿。
破晓抵土龙⒀,姜汤⒁点滴热。
彼岸姐妹⒂无消息,心中涩涩涩。
[注悉]①指1970年13号台风的当夜我们逃离砖场一事。②农场常用拖拉机的犁刀当钟。当夜轮流值班,我交班上床尚未入睡,接班的史贻庄已发现河水漫到屋前,赶紧敲钟,当时约两点半左右。③我们一听到钟响,二话不说,各自卷盖就走,全部私人家当基本一次就运完,连嘴都叼着行李。④当时砖场共十来个知青,三个女的均来自汕头的达濠,在家多绣花。她们行动缓慢,我们只好回头帮她们收拾行李。记得一位姓万的女子在微弱的油灯下慢慢地解蚊帐结,我一把就把她的蚊帐扯下来。砖场唯一的一位老军工是我们的头,当天下午他布置完防台值班事宜后就回家了(他家在其他连队)。⑤龙穴指打砖时人所站立的洞,大概80公分深。当时这些洞被洪水淹没了,其中一位女子不慎掉到洞中,人几乎没顶,幸好被及时拉起。其实这些洞她们每天都站在其中,应十分清楚其位置。⑥当晚虽然乌云滚滚,但由于是农历九月十八日,依稀能见月光,对我们的撤离还算有利。⑦指那位落洞漂在水中的女子。⑧唯一的一位潮汕男知青。⑨这位潮汕知青居然用砖块垫高床腿以防床铺被淹,斐然所思。⑩在山脚的牛圈虽然未进水,但圈内的牛群已躁动不已,我和徐罗申把栅栏门一打开,十几头牛立即夺门而出向山野奔去。⑾我们把一大锅熟牛肉抬上山顶。⑿当时的晨星桥,洪水几乎漫顶,激流冲击着老拱桥的桥台,桥面风雨交加,我们侧身躬腰多少有点胆寒。⒀土龙指团部,我们团部在土龙村旁。⒁基建队为我们煮了热姜汤并安置我们住下,当时砖场属基建队管。⒂指砖场对岸养猪场的女知青,想必也被洪水淹了,但一直联系不上,令人十分担心。

放牛①
胶园静悄悄,放牛夕照下。
舌卷青草脆沙沙②,八哥牛背上。
甩尾绿蝇欢③,搔痒倚树干。
满身泥甲风中扬④,可怜树皮叹⑤。
[注悉]①在三连砖场也放过几天牛。②牛吃草的响声十分悦耳。③牛不时用尾巴驱赶身上硕大的牛蝇,但也只能是令它们在其背上跳来跳去而已。④砖场的牛常常是踩泥或运泥后才被放牧,故往往是满身泥巴。⑤牛在树干上来回地蹭,树皮容易破损。所以要驱赶蹭胶树的牛。

小河与灌木
房后小河①低②,水滑礁磐错。
灌木交臂掩小河,叶落水面破。
偶尔河水横,枝叶水下没。
水消才露黄沙③衣,风吹罗衫破。
[注悉]①指三连砖瓦场后的晨星河。②平时小河的水面远远低于地面。③指大水过后,灌木的枝叶上往往沾满了洪水携带的黄沙。

河边野蜂①
蜂巢②低枝悬,随风左右晃。
岸陡林密巧相逢,强吻③火辣辣。
弃刀④潜入河,终究出水面。
漫天黄兵仍叫嚣,忍辱⑤躬身窜。
[注悉]①在三连砖瓦场工作期间被野蜂蛰一事。②野蜂巢,灰褐色象个瘦灯笼挂在树枝上。③我一头撞在蜂巢上,立刻被群蜂蛰咬。④当时我和陈建中沿晨星河河岸寻找茅草(编草帘用),手里拿着镰刀。镰刀还是陈帮我带回去的。⑤我跑到场医院,韩医生告诉我一共被蛰了十多处,结果用氨水涂之。

砖场二则①
(一)劳作
人牛舞一池②,千转③泥膏细。
推弓加印斗离坯④,错落逐层砌⑤。
砖窑似穹庐,泥坯队列密⑥。
清烟散尽火苗升,才是功告日⑦。
(二)自画像⑧
脚掌如牛蹄,手背象龟板。
窑口烈焰修眉须,鼻孔黄烟喷。
抖落满身尘,小河歌声荡。
举重单杠泛沙波,砖场春意盎。
[注悉]①主要指在三连砖瓦场的生活。②就地挖制砖用的粘土,经浸泡后用牛踩,形成一个圆形的泥池。人站在池中牵着数头牛不停地转圈,确实象人牛共舞。③指转圈的次数非常多,通常一池泥要踩半天。④打砖的过程,用钢丝为弦的弓把砖斗内的砖坯与膏泥分离,用木板插在斗下,然后用两拇指按住砖坯提起砖斗(每块砖都会留下拇指印),砖坯落在板上。⑤砖坯在晒场上层层码放,相邻层的摆向不同,为了方便晒干和风干。⑥此种窑亦称鸡罩窑,呈圆拱型,泥砖在窑内要摆放有序,底层形成扇形的火道。⑦当砖窑烟囱的白烟转为清烟,清烟再转为火苗时,砖基本上已烧制完成。⑧此段是我们当时生活的真实写照:和牛一道用脚踩泥炼泥膏;手由于要经常接触泥膏十分粗糙并开裂;往炉膛添木材时眉毛头发常被高温烤焦;砖出窑时烟尘滚滚,全身上下全是尘土,鼻子也能喷出烟尘。但工余生活却十分丰富,我们自制了单杠和杠铃,甚至还堆起跳高的沙池,当年从报纸上学会的广播体操我一直坚持做到现在。屋后的晨星河更是我早晚游泳的好场所。

住院①
天使②清酒施③,肌肤醇香散。
三天三夜太虚游④,相思红灿灿⑤。
才饮南丁汤⑥,面颊霞光泛⑦。
辟谷⑧一周未成仙,仍需烟火伴。
[注悉]①1971年在三连砖瓦场工作时因高烧住团部医院,医生先后怀疑是重感冒、勾端螺旋体和乙脑,高烧数天不退,正准备转院到海口时病情才得以控制。出院时,韩医生说是副伤寒。②指护士。③为了给我降温,护士用酒精檫我全身。④我昏睡了三天,梦见了许多往事。⑤昏睡中似乎见到华师校园的家,每到房外相思树结果的时候,透过纱窗满眼一树的红,仿佛整间房都被染红了。⑥南丁指英国护理学先驱、妇女护士职业创始人和现代护理教育的奠基人南丁格尔。南丁露指牛奶,我清醒过来后,有护士把她自己的奶粉冲给我喝,那时奶粉可是十分珍贵和稀缺的。⑦我脸色向来极差,但当我喝上牛奶时觉得脸颊发烫,大概是感动。⑧近一周未沾米面。

白大爷①
风霜烙脸庞,红颜映白发。
耳顺②仍攥放牛鞭,晋煤嘴边挂③。
两分就一餐④,唯独儿孙大⑤。
能借九章⑥祭亡灵,来者⑦水中化。
[注悉]①砖场的一位放牛的临时工,山西人,姓白。大家都叫他白大爷。②六十岁称耳顺。③老人喜欢谈往事,特别是在山西给日本鬼子挖媒的经历,在和他放牛的时候我不知反复听了多少回。④当时伙房的菜不到4分一份,白大爷为了省钱坚持要半份,我们破例允许他。⑤尽管每月工钱二十来块,他还常常汇钱给老家的儿子。他的大儿子是农场医院的院长,大爷病危时一直撑着,直到大儿子来到跟前,亲口交代钱藏在何处才闭目。⑥指《九章算术》,是中国古代数学专著。13号台风过后,有一段时间我和他一块放牛。一天傍晚我们来到养猪场遗址(被台风摧溃,死了22人,其中20位为未婚女青年。),他对我说,此处死了百多人。我以为他老糊涂了,澄清道仅22人。他自言自语:每人都该生四五个娃,百多人呀!我无语。他的算法令我震撼。⑦指那些再也不可能问世的娃。

山火二则①
(一)火起
伐薪九连山,端阳糍粑脆②。
钟声裂穿阑夜空,祝融③肆酒醉。
毒舌三丈高,山林节节碎④。
天幕殷红热浪腾,无奈逼人退。
(二)勇者
巾帼⑤显英姿,运筹尤若定。
舞动长缨⑥缚赤龙,不为寸土泣⑦。
长刀泛红光⑧,不是山火映。
脚筋寸断无哀声,须眉亦可敬。
[注悉]①1971年端午节前后,我们数位砖场工人在九连的山上伐木用作烧砖的燃料,一天旁晚九连附近的山林发生一场大火,我们随九连一起上山灭火。②端午节当天九连吃花生糖馅的煎糍粑,按理我们是没份享受的,当时许多东西是按人头配给的,但九连视我们是同连职工一样地过节。③祝融,是传说中的古帝,以火施化,号赤帝,后人尊为火神。④芒草和树木被大火烧得炸炸响,节节地倒下。⑤指挥灭火的九连连长是位广州女知青。⑥指临时用刀砍出防火带。⑦正面扑打山火几乎是徒劳的,只有舍去部分山林,从而控制火场。⑧指人血,一位徐闻的男知青被砍刀砍断了脚后跟上的脚筋。

蝴蝶①
黄昏近河边,暑气少肆虐。
百尺草坪繁花鲜?无风却摇曳。
人近花儿飞,扬起七彩雪。
人间若有小蝶欢②,无香也愉悦。
[注悉]①1971年夏在三连砖瓦场,一天黄昏与陈建中、左永辉等在附近一块草坪上看见成千的蝴蝶宛如花的海洋,其景十分震撼。②成千上万的蝴蝶能如此和谐地共舞,令人感慨。

九一三①
会场②哨兵多,如临大敌到。
五年几度黑云涌③,又是血雨暴?
名扬平型关,漠北秃鹫闹。
君侧常闻虎狼嚎④,国安何时候?
[注悉]①1971年9月13日凌晨2点25分,一架中国三叉戟飞机在蒙古国温都尔汗地区坠毁,半个多月后,我国政府发布了《中共中央(1971年)第57号文件》,向全国通告如下:“林彪于1971年9月13日仓皇出逃,狼狈投敌,叛党叛国,自取灭亡。”②指团部传达林彪事件的会场。③想想文革以来党内高层斗争不断,其残酷的程度令人难以置信。④毛的身边真有那么多的阶级敌人吗?

夜过墓地二则①
(一)望乡
月斜墓碑白,草深萤火②灿。
明晨北返归故乡,英烈何东望③?
魂系亚尖山④,不听星河⑤忏。
思乡欲上岭之颠,海峡⑥隔不断。
(二)安息
可望不可及,劝君前事忘。
不如起舞伴小蛾⑦,永葆花季样。
恕我行匆匆,夜风寒颤颤。
昨日音容尤清晰⑧,不敢回首望。
[注悉]①1971年的一个初秋夜,我到团部领探亲通行证,返回砖瓦场时路经22位抗洪烈士的墓地,死者大部分是广州和汕头的女知青,有的还是校友,他们的故乡和我一样均在海岛之北。②指萤火虫。③墓碑朝东。④亚尖岭在农场的东面,海拔402m为附近一带最高。⑤墓地坡前晨星河的那场洪水正是吞没他们的元凶,如今潺潺的水声仿佛在忏悔。⑥指位于海南岛北部的琼州海峡。⑦指萤火虫。⑧死者中有的不仅是校友,而且是邻居,其中马海臣在事发前两天驾牛车经过我们砖场,我还急忙拉住我们那头好斗的公牛。

黄河
忽闻“黄河”①声,心如琴曲浩。
千转百回奔向东,不畏群山傲。
曾有探索心②,如今手茧俏。
油灯还能照方程③?听听船夫号。
[注悉]①我于1971年第一次回广州探亲,在红卫轮上突然响起钢琴协奏曲“黄河”,非常震撼。②记得小学五年级时,我们阅读过“科学家谈论21世纪”一书,当时壮志满怀,立志要攀登科学高峰。③此次探亲后,我开始了不懈的学习(主要是物理和数学),离开二队后一直使用煤油灯。

海鸥①
昨日西南飞②,夕照哀鸣慢。
今朝东北③向朝霞,翻浪戏波唱。
黄嘴白尾④依,人却容颜变。
如若识君展翅飞,早把佳音报。
[注悉]①在回穗的红卫轮上看见海鸥有感而发。②三年前去海南,船是往西南航行的,船尾的海鸥同样朝西南飞。③而今回广州是朝东北向的。④指海鸥。

抵家四则
(一)忧心
车过岗顶弯①,愁眉顿交错。
唯恐相见母心酸,只恨容颜挫。
黑黄橘子皮②,红豆③满脸卧。
双腿斑驳④骨嶙峋⑤,三年如何过?
[注悉]①乘22路公交车回家,岗顶站是下车的前一站,车过岗顶左转行驶数百米就是华师后门站了。②由于日晒和长年与泥、砖打交道,皮肤又黑又黄,而且十分粗糙。③指痤疮。④指由于水土不服引起皮肤过敏及刀和锄头留下的伤疤。⑤指人很消瘦,大约九十来斤吧,数月前病愈出院后在团部胶厂一称才八十八斤。

(二)家园
草深校园清①,三载②不敢认。
春蚕无丝化地龙③,国伤何处恨?
一家六五分④,鸿雁⑤南北奔。
舟车辗转⑥何太急?门锁黄锈甚⑦。
(三)旧友
树高琵琶红,只有家雀碰。
左邻乡音⑧不曾识,老猫向后蹦。
无猜变陌人⑨,相见不相认。
血统遗风今尤吹,故园空留恨。
(四)追忆
珠水还在流,骑楼如旧立。
人散城疏夏夜长⑩,红絮风中泣⑾。
巡城⑿不知疲,喧哗无处忆。
云吞肠粉猪红粥,尚且有处觅。
[注悉]①1971年的华师校园,杂草丛生,大部分教师去了五七干校,学校停办,显得格外空荡。②我于1968年离开华附去海南务农,71年是首次获准回穗探家(华师校园内),仅三年时间,曾经生活了十几年的校园已冷落到我不敢辨认。③春蚕比作教师,无丝暗喻文革期间称学术权威为不学无术者,地龙是蚯蚓的别名。全句指老师不教书而耕地去了。当时华师的教师,尤其是老教师大多在粤北五七干校劳动。④父母在粤北五七干校劳动,姐姐和大弟弟分别在东莞沙田和长安当知青,小弟在广州上学,我在海南,一家六口分五地。⑤指家人间的联系靠书信往来。⑥当时从农场回家,需步行至场部搭农场拉货的卡车到县城,然后坐班车到海口,再乘海轮回广州。从海口上海轮,还要乘火车至秀英港上船,且船票十分难买。⑦回到家中,恰巧小弟到从化分校学农,家无一人,房门钥匙还是从邻居处取的,门锁已经很久未被开启过了。⑧我下乡后,学院调整了住房。老九们再也不能独门独户了,我家搬来了化学系一户叶姓的潮州人家。⑨文革期间血统论盛行,红五类与黑七类界限分明,我和一些童年挚友就这样从此分道扬镳了。⑩大概是人们上山下乡和到五七干校等原因,当时广州市区显得人马稀疏,晚上店铺早早关门。⑾指文革中到处张贴的革命标语已破损不堪,在风中摇曳。⑿我每天骑车满城转,想寻找记忆中的喧哗。

分别
团部一纸书①,我辈山里奔。
离者强欢送者忧,此去人更困②。
妇人泪盈盈③,须眉心颤颤。
山旷人稀劳作辛④,独有真情盛。
[注悉]①1972年砖瓦场的青年均被调离,仅剩几户老工人留守。②我们一行7人调往13连,该连位于农场的西部,路远山陡,条件更差。③给我们送行的妇女们在分别时竟然流下难舍的泪,虽然我们相处才两年不到。④砖瓦场不足20人,三面环山,一面临水,工作非常辛苦,练泥、打砖、装窑、烧窑、出窑、装车,还要上山伐木作为烧砖的燃料,割茅草和砍小竹子编草帘用作遮盖砖坯以防雨淋。人们在生活和工作中只有相互依靠,犹如一家人。

由于容量不足,第二、三部随后发出。
作者 彭钜新 2008.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