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机共同体中人机的解释
目前人们定义的“人机”,隐含人和计算机或人和机器人的意思,应用中时常使用的“人机对话”,指的就是人和计算机或机器人的对话。科学技术进步预言家库兹韦尔在1999年写的《机器之心》。其中的机器就是指计算机或机器人,机器之心就是指在机器中的人工智能应用。但我们与电脑或手机进行对话的机器人却往往又称之为虚拟人,认为那是与网络、虚拟世界中的虚拟人进行对话。
机器人和虚拟人在人工智能领域中的定义有所不同。机器人通常是指能够执行各种任务的自主移动设备,而虚拟人则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创建的虚拟形象。
虽然机器人和虚拟人都有“人”的字眼,但它们的功能、外观、交互方式和应用场景都有所不同。机器人更注重功能性和稳定性,可以代替人类执行某些危险或重复性任务,而虚拟人则更强调虚拟身份特性和自然度,可以与用户进行语音、文字等交互,帮助用户解决问题或提供服务。
因此,后者的人工智能产物称为“虚拟人”可能更合适,因为它们更贴近人类形象和交互方式,可以更好地模拟人类的行为和情感。而机器人则更注重执行任务和自主移动等机械功能。当然,这并不是说机器人和虚拟人是完全独立的,两者在技术上也有相互借鉴和融合的趋势。
基于上述的解释,人机共同体中的“机”,我们会根据语境交替着机器人和虚拟人进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