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经济:看上去活着,其实已经死了

来自通约智库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共享经济:看上去活着,其实已经死了

原创 消费社 2019-07-25 17:06:27

共享经济已死01.jpg

消费社按

几天前,消费社与读者探讨了日本陷入人口负增长旋涡后,出现的奇葩而悲哀的“共享家庭”迷局。其实不论是日本,美国还是中国,各种打着“共享经济”旗号的“经济”已经越来越被证明为一个伪命题。共享经济在中国,衍生出各种疯狂应用案例,我们发现不论是在和人的相处、还是在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中,所谓共享经济都不应该去尝试挑战人性。人性是脆弱的、有缺陷的,一旦违背这些规则,终将收到严厉的后果

文 / 费总

微信公众号:消费社(xiaofei_she)

什么叫共享经济,共享经济起源

雷布斯说“站在风口上,猪都可以飞起来”。2015年开始,.各类共享经济萌芽。2016年,共享单车诞生了,一路高歌猛进。同时诞生的还有共享充电宝,共享雨伞,共享篮球等这些千奇百怪的衍生共享经济产品。2018年以来,各路共享单车跑路破产。OFO押金滞留、摩拜被美团收购,共享零食、共享雨伞等业态貌似一夜间隐退市场。然而近期,背靠阿里的哈喽单车又开始喊出百亿美金估值重启大规模单车铺设动作。

共享经济到底是何方神圣?这水到底有多深?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

2010年,《共享经济时代-共享经济时代——互联网思维下的协同消费商业模式》的作者雷切尔·博茨曼在Tedx上做演讲,当她问到谁家有电钻时,在座听众几乎全部举手。面对此景她说:“电钻在整个生命周期里会被使用12到15分钟……你为什么不去租个电钻来用呢?或者把你自己的租出去赚点钱?”花300元买个电钻,用15分钟后,把它扔在储藏间任它生锈,花10块钱借一把电钻,用完再还给别人,让物品流转。两种方式你选哪个?从经济的角度来看,当然是后者更好。共享经济就是基于这样的理念诞生的。

共享经济的理念最早落地的载体不是Uber,也不是Airbnb,而是2007年在美国成立的Ecomodo,2009年成立的NeighborGoods、2010年成立的SnapGoods,它们都是基于社区物品共享的平台。共享经济最初的愿景是让物品实现充分利用,减少社会闲置。Airbnb和Uber于2008和2009年先后诞生,不过那时候它们没有得到任何关注。媒体在说到共享经济时,一致以NeighborGoods为例。

共享经济已死02.jpg

共享经济的本质是短暂出售闲置资源和时间。一个重要前提是:拥有空闲时间的人、产品或者服务,并不是时时处于忙碌或被使用状态,而是能空出时间为正好有需要的人提供服务,这种经济模式一方面充分利用了闲置的资源,一方面填补了市场对于某些产品或服务的巨大需求的不足,用一句经典的话来说叫“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

大家所熟知的所谓共享汽车、共享单车、充电宝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其实不叫共享经济,叫做”分时租赁“。就拿滴滴、UBER、AIRBNB来说,他们的产品提供的产权和使用时间是归属于物主的,他们只是恰好出售闲置时间和物品使用权而已。产品和服务提供方是海量的多个用户,而非一家。共享经济平台赚取的是佣金,以及流量带来的广告收入。共享单车和充电宝这样的租赁业务是不能称为共享经济的。因为他们都是由单一商家直接面向消费者提供出租业务,商家本身就是物品的所有者,不存在撮合交易的过程。

共享经济:看上去活着,其实已经死了 汽车平均使用率只有 4%,由此展开了庞大的网约车生态,诞生了UBER、LYFT、滴滴

中国的共享经济形态

中国的共享经济又是怎么样演变的呢?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和经营方式,我们认为可以分为4类:

第一代真共享经济

2010年5月,易到用车在北京成立,易到是中国当之无愧的共享出行和共享经济先锋,现在易到官网上还挂着“易到是全球最早网约车平台之一”。我们所熟知快的打车于2012年6月15日上市,2012年9月9日,滴滴打车上线。2014年2月全球网约车鼻祖UBER登录中国,自此中国网约车大战一触即发。大众所熟知的共享出行也就是这个时间开始,另外包括AIRBNB在内的国内国外的民宿共享也在其中。

第一代共享经济让资本和创业者见识到了共享经济的威力,也让老百姓对共享经济有了一定的认识,有了愿意尝试更多共享模式的基础。不久各类共享经济和大佬纷纷逐鹿中国。

2015年2月14日,西方情人节这天,滴滴和快的宣布完成合并,这标志者第一代共享经济红利期结束,紧接着的2016年,滴滴对彼时的UBER中国宣布合并收编。此时大量的第一代共享经济产业人才和资本,开始寻找新的机会。

共享经济:看上去活着,其实已经死了

叫好不叫座,会跑路的租赁生意

2016年,来自北大,喜欢自行车的戴威此前做的校园自行车租赁被号称O2O创投之王的朱啸虎发现。朱啸虎投资饿了么,500多万美元获得了几十倍的回报;投资滴滴出行,700万美元获得了1000多倍的回报。

2016年2月,朱啸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砸下1000万,拿下OFO10%的股份,喜欢跟风鼻子比猪还灵的VC圈闻风而动,不到2年内就为OFO砸下30亿人民币。

彼时在汽车媒体圈已混迹10年的资深记者胡玮炜在易车网、蔚来汽车创始人李斌以及极客公园创始人的指导下迅速聚集资源,于2015年组建团队,2016年4月,摩拜单车正式上线。


此后两年间,共享单车在中华大地展开了轰轰烈烈的共享单车大战。一时间,小红车小黄车谁更好骑,上海街头大爷大妈讨论得不可开交。更别提当年三天两头的免费骑优惠券活动了。还记得当年上海各大地铁站门口红黄小单车停得遍地都是,走路都难。

共享经济:看上去活着,其实已经死了 这些所谓的共享单车、共享汽车仔细分析来看,所有的产品都是由商家直接面向消费者提供出租业务,商家本身就是物品的所有者,不存在撮合交易的过程。这些所谓的新型共享经济的扩张往往要比以前我们所熟知的网约车、民宿成本更大,因为一辆车就要1000-2000块钱,你要铺设那么多的硬件,然而前期成本巨大,后期的维护成本更是一笔令人咂舌的数字,这个其实也是让这些所谓的伪共享经济的灭亡的原因。

有经济效益的租赁生意

2015-2018年,前有滴滴、后有摩拜OFO,共享经济彻底激活了一级市场,不过这种纯烧钱拼流量的生意一时半会很多人没有找到,很快有人就从租赁角度发现了很多以前的所谓刚需,将其标准化-共享充电宝、共享雨伞、共享按摩椅。

这些需求产品形态有个鲜明特征,以前在没有这些共享产业时,也有相关的产品在这些人流集中的区域进行售卖,本质是天然有需求;想想我们多少人在火车站、汽车站、商场买过充电宝、雨伞、、、我把这些新型的共享经济形态称为有经济效益和盈利模型的分时租赁“共享经济”模式,笔者与国内前三的充电宝公司从业人员有过私下接触,他们表示在部分商圈和人流集聚地充电宝租赁业务基本可以3-6个月回本,盈利模型非常良好。

共享经济:看上去活着,其实已经死了 共享经济:看上去活着,其实已经死了 ​

共享经济:看上去活着,其实已经死了 共享电话、共享充电线沙雕共享经济

在从汽车、单车这种重资产维护成本高租赁等再到充电宝、雨伞、按摩椅这些有稳定盈利模式的“共享经济”租赁后,剩下的各路神仙就展开了各种神奇脑洞,相处了令人瞠目结舌的沙雕共享经济;举几个笔者见过和知道的例子。

共享充电器:笔者在河南某几星级酒店入住时发现共享充电器一枚,使用方法先扫描二维码后获得解锁密码后即可使用其充电,可笑的是就在共享充电器旁边有酒店免费提供的充电器两个,另外我手机都没电了,请问如何扫描二维码,不得不佩服其脑洞。

共享经济:看上去活着,其实已经死了 共享纸巾:多布置于餐馆、厕所等公共场所,如需使用纸巾必须扫描二维码关注其指定公众号或阅读其指定广告后才能领用一张纸。曾经火爆一时,引起无数加盟,最近的新闻听说跑了很多共享纸巾老板,骗了加盟费。

共享经济:看上去活着,其实已经死了 共享零食:给公共区域装货架,无人看管。吃的、喝的买了自助结账,2017年底2018年初曾经红极一时,3个月几十家创业公司创下融资47亿的共享经济惊人记录,不到半年纷纷破产,目前还能在少数地方看到一些地方有相关货架,笔者此前问工作人员货架相关数据,工作人员答“都是亏钱的,公司要求做的面子工程”

共享经济:看上去活着,其实已经死了 共享吃饭,某打着交友吃饭的充斥着色情交易和酒托的APP。

共享经济:看上去活着,其实已经死了 ​

租赁向左,共享向右?

随着UBER的上市,WEWORK、滴滴、AIRBNB等新共享经济纷纷进入上市期,我们在这里小提两句:当下的共享经济正在离共享越来越远,反而离租赁越来越近——了解滴滴的人都应该清楚滴滴参股和合作多少汽车租赁平台将所谓的汽车租赁给司机全职服务司机,OYO、WEWORK、AIRBNB等纷纷进入自有产权购楼然后租赁给用户......

共享经济:看上去活着,其实已经死了 uber纽交所上市 共享经济的硬伤

费总认为共享经济有几个问题或者疑点亟待解决

共享经济不可挑战人性

费总工作以来,觉得不论是在和人的相处还是在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中,都不应该去尝试挑战人性,人性是脆弱的、有缺陷的,一切违背这些条例的人都终将收到严厉的后果。共享汽车、共享单车,车都不是用户的,没有人监管,我想停哪就停哪,想怎么用怎么用,坏了大不了换一件,而我们自己的车、单车,不论再差我们自己大部分人也会适当爱惜使用,不会可劲造;滴滴和嘀嗒顺风车经过多次整顿仍多次爆发女性被害事件也难逃此条,出租车再低效再烂出租车司机也必须公安备案家庭确址。这是费总认为大部分共享经济的原罪,共享单车、汽车、货架均死于此。

互联网红利流量下滑之后让潮水退下的共享经济无疑是在裸泳

此前消费社的文章讲述了互联网流量红利的下滑,

此前国内很多的共享经济完全依托融资和所谓低净值广告,商业逻辑完全经不起推敲和持续发展。

比如OFO凉透了、MOBIKE被收编后的某蓝色单车号称全国第一共享单车发布了所谓单车屏幕广告战略,我还能一边骑自行车一边看屏幕,不如让费总帮大家一起回忆年初很火的流浪地球广告词“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行车不规范、亲人两行泪” 如果此等车型上市必须@中国交警,@安全中国

共享经济:看上去活着,其实已经死了 该下班了 我该去骑共享单车去了。o(* ̄︶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