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潜规则走向明规则

来自通约智库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原创 微言随享 微言随享 2021-8-11

此篇文章是在偶然的必然中完成的。

说是必然,因为一直有这个理念或者价值判断,但始终没有下定决心去研究梳理和写作,这需要机缘巧合,最终还是偶然起了作用。

偶然因素有两个:

第一,本学期主持完成了博士研究生一门课程的两个专题,时间总计约6-7个小时。当我按照事先准备好的授课内容,讲完第一个专题的时候,我从博士生同学们的平静如水的眼神当中,我意识到,我此次的专业授课并不成功。

我找到了可能的原因:如果是传授专业性知识,那是本科阶段要完成的,如果传授具体的研究方法或者工具,那是研究生阶段要完成的,而博士生需要的应该是思想或者思维方式。

我决定做出改变,不再按照事先准备好的授课内容完成第二个专题。

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我想到了新的授课主题。在接下来的两个月左右的时间,为了这3个小时的报告,我阅读了不少于30本书关于经济思想史和研究方法相关的书籍,做了不少笔记,且按照自己想好的主题进行了梳理归纳。

第二个专题结束后,从同学们眼神来看,好像还行。

所以,这篇文章是我这些阅读的意外副产品之一。

第二个偶然原因就是一次意外的对话,让我下定决心把它写下来(下面详述之)。

此文动笔于7月初,但由于白天要干“公”活,你知道,不干“公”活就没有粮票,没有粮票就没有粮草。所以写作进度极其缓慢。到了法定节假后,着手近按计划完成,没想到中间插了一个广告,这个广告就是《孔子同志的那些年和那些事儿》,插播广告结束后又继续,直到今天终于完成。本文总计1.9万余字,三个部分,外加一个小尾巴结。

好了,该丢笔了,否则假期真的就结束了。

这就是此篇文章写作的由头或者引子。

特别说明是,尽管我阅了一些相关著作,但是由于内容涉及的时间跨度较长,如有硬伤、错误或者纰漏之处,请批评指正。

一、半天对话:求学、发财和升官

2021年6月1日,国际儿童节,由于这天被单位派去“公干”,所以一直未能到办公室。2021年6月2日早上一到办公室,发现办公桌上有张纸条,写道:老师,节日快乐,永远年轻。并附有摆了爱心形状的4颗的棒棒糖。见到此情此景,愣一下,随即,我不由自主地开怀、开心、开朗的哈哈大笑起来........

那时,很想照照镜子,可惜办公室没有。

这帮小伙伴们真是太可爱了........

不一会儿,一个从事餐饮业的老总第一次敲门(我至今不记得他贵姓,平时是点头之交,当时也实在是不好意思问)。

我很惊讶,因为他从来没到过我办公室。我第一句就问他:你怎么到这来了?你怎么知道我的办公室在这里?

他回答很有水平:刘老师,你可是名人,我在路上随便问一个人,就知道你的办公室在哪里。

这回答体现了他极高的情商。

当时我就在暗暗寻思:这位老兄如果在体制内,就凭他这高超的情商,一定会成为领导的红人,身边的要人,一定会飞黄腾达。

在这里顺便说一个我观点,显然,一个人要在人间社会上混下去,要么智商高,要么情商高,要么智商和情商都高。要是啥都不高,甚至很低,估计目标就是低生存质量。

当然,马云叔叔又说了,要想混得长久,还要有“爱商”。显然这个层次不是一般人所能达到的。但就目前马云叔叔的现状来看,也未能达到,不是说他不想达到,因为人一旦出名,他自己的命运是自己无法控制(很久没有听到马云同志的精彩的报告了,他的金句让人脑洞大开,但他还是被自己的金句害惨了,真个是祸从口出)。

在我看来,在中国,要想活得久而且活得好,除了这“三商”之外,更重要的是还需要一种无敌的智慧,叫“政商”。如果不讲政治,如果不懂政治,不论“三商”如何多高,如果没有“政商”,“三商”就会变成“三殇”( 以后回过头来看,马云一定是中国商业史上的最经典案例)。

当然一般来说,他无事不登我草殿。

我问他有何好事?

原来,他想去南昌市一个著名的旅游景区开设餐饮业,要我提供一些意见和帮助。

我说,这好办,两个字:算账。接下去,我们拿一张纸、一支笔和计算器,考虑各种风险、引流成本、原材料成本、运营成本以及比较保守的收入,等等问题,算出回报率大约在25~30%左右。共同得到的结论是:可以干。

他问,怎么样把我们刚才说的和计算的形成一个东西。我说,如果你跟你的合伙人谈,一张纸和一支笔就够了,如果要把这个想法交给政府某个衙门,那你要形成一个正规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前就你的实际情况来看,一张纸和一张笔就够了,如果需要做正规的可研报告,到时候再说。

“算帐”了将近一个小时左右。又有人敲我的办公室门,我来不及说“请进”,他径直坐下来,没等我开口,张口就一句:好久没跟兄弟聊聊。

我赶紧跟这位小老总说,我跟这位还有其他事要谈,要不我们今天就谈到这里,如果还有什么问题,我们再联系? 这位小老总似乎怀着满意和不满意的心态离开了。

这位新进来的兄弟,年龄与我相仿,我们很熟悉,所以,也不客气了。我看他的脸色、眼神和形状,感觉他有好多话要说,估计需要聊一段时间。所以,泡了一杯茶,并准备好了两包纸巾,担心他说着说着,一不小心就流...眼......(哈哈)。

他一坐起来就说道,哎呀,国家刚刚开放了三胎,这是好消息,像你这样的高学历、高智商,一定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要抓紧时间了。

我大笑......,说到:就为这事儿?你亲自来一趟?

我们同时哈哈大笑,此话题就此打住。

我知道,他的来意并非在此。

他又说到,像你这么好条件,是年轻的教授,又是博导,你要去上面拱一拱,当个什么领导,戴一个什么“官帽”,完全是有可能的。以后说话有人会听一点,地位会高一点,日子就好过一点,你这家伙,不知道你到底怎么想的?

我又再次哈哈大笑......

笑毕。我说,想必你这个老兄小猪,到上面拱了很久,却发现白菜被人拱完了?

他幽幽的说:哎呀,上面没人,后面也没人。这事难啊。

我知道,一个人即使进入公务员队伍,也不一定能有帽子,要当官还是要上面有人,或者后面有人。当然,最好的途径就是有一个好老爹或者好老妈。如果很不幸,都没有,又不太会混,那只能在这个系统里面跑跑龙套,干个底活,为生存下去。有机会的话,就吃拿卡要,搞一些额外油水。

这种情况数千年以来就是如此,至今不可能有根本性改变。

其实,这位老兄也是我们单位最小的小领导(目前是副处级,政府系统称为副县级)。

然后,他给我如数家珍般的讲了目前我们所在单位最新领导层变化情况。说是有50多位领导要提拔或者要交流提拔。我很奇怪的是,他是怎么知道的?参加了单位吏部的组织工作会议?

我对于这些一无所知,也没有时间去关心关注这些大事!

但从他的语气要以判断,他不属于这几十位名单范围之内,他有些失望,所以,估计找我聊了聊。

怎么劝?从个人感情来说,应该依照他的意思或者思路也抱怨下,这不对,那不对。

因为吏部永远是正确的。我只好说起了“官”话。

我说道,兄弟,你看啊,我是这样想的,不知对不对。组织这次没想起你,也不要难过,下次还有机会,你还年轻嘛,这是组织在考验你。我们更应该要从自身找原因,目前没有提拔,这说明目前你本职工作做得还不够好嘛,还不够优秀,等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了,自己优秀了,组织自然会相起你的。要相信组织嘛。

因为跟他是兄弟又是朋友了,也只能这样说了。

你看,这天将近两个小时的对话,三个人有三个不同的主题:求学、发财和升官。不同的人在不同阶段和不同环境的需求不同的。真巧的是,从那天经历事件顺序来看,升官还是我们中国人最重要的目标。更恰巧的,发财和升官是两位中间有交集,所以暗示着,升官发财最终的目标(哈哈)。

二、“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有......还是......没有啊? 但,这引起了我的一个思考:我国历史上“官帽制度是怎样炼成的(正式说法是人才选拔制度)”?

特要说明的是,本文的所谈的昌清朝(1912年)以前的历史,与当下无关。


公元前209年,陈胜提了一个“千年之问”:“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公元前207年,秦朝灭亡,答案似乎是:没有。

但自此以后的汉、魏、晋、唐、宋、元、明、清的仍然实行世袭制度的事实,答案似乎又是:有。

如何看?

其实,应该要分开来看。我以为,可以概括为:政权是从封闭走向更封闭;治权是从封闭走向开放。所以,本部分一笔带过地谈一下政权,下一部分重点谈谈治权。


字典上说,政治是牵动社会全体成员的利益并支配其行为的社会力量。

我以为,所谓政治,其实包括两个最核心的内容:一个是政权,一个是治权。

被称为一代宗师的钱穆先生认为,自汉代以来一直到清朝覆灭,中国的政权是封闭的,具体是世袭制。只不过,在不同的朝代,旗帜的姓不一样,刘家换成李家,张家变成赵家而已。

当然,我还得补充一下:应该是从夏商周以来一直到清朝覆灭,政权均是封闭的。

换汤不换药,有时候汤也没有换。

这就是鲁迅先生所说的“城头变幻大王旗”。

为何如此?简单,人性使然。当一个家族通过各种方式途径取得了政权之后,他很自然的希望自己的子子孙孙、世世代代,永享荣华富贵,永续江山的主人地位。试问一下,你当了皇帝,不这么想吗?不要说皇帝,当你手握大权时,难道不想把大权传给自己亲生的后代吗?

不信,我随便看一个朝代的皇帝关系谱,就西周吧。其实周王也就是皇帝,只不过皇帝的正式叫法始于秦始皇(表1),这个可以明白无误的展示吧。

表1 西周皇帝(王)关系谱表

序号

王号

名字

与上代关系

1

周武王

姬发

周文王次子

2

周成王

姬诵

周武王之子

3

周康王

姬钊

周成王子

4

周昭王

姬瑕

周康王之子

5

周穆王

姬满

周昭王之子

6

周恭王

姬繄扈

周穆王之子

7

周懿王

姬囏

周恭王之子

8

周孝王

姬辟方

周穆王之子

9

周夷王

姬燮

周懿王之子

10

周厉王

姬胡

周夷王的之子

11

周宣王

姬静

周厉王之子

12

周幽王

姬宫湦

周宣王之子

(网上资料整理而得)


而且在长期皇权继承过程当中,经过血与火的战斗,形成了一项规则叫“嫡长子继承制”以规范整个皇权的继承规划。嫡即正妻、原配,正妻所生之长子为嫡长子。规定嫡长子享有继承优先权。

通俗解释:你母亲是皇后,皇后生的叫嫡长子。假如,你母亲生了两个儿子,你是老二,尽管你很出色,但是你大哥比你早出生,那怕双胞胎早一天,但,很不幸,必须先立你大哥为太子,就算你大哥智商有问题也必须立他(如痴呆皇帝晋惠帝司马衷),这就叫立嫡以长为先。

你想要当皇帝,就得等大哥挂了,或者被废才能轮到你。



图片


尽管有规范的“嫡长子继承制”,但还是有许多惊心动魄的、皇族内部的血与火的“杀”,比如说唐太宗李世民上位就是杀了两位亲兄弟(玄武之变),而且逼父亲李渊自动退位(李渊其实很清楚,如果不主动退位,结果将是一无所有)。

从历史整体来看,中国封建的政权是从封闭走向更封闭,然后在封闭中走向崩溃,每一个朝代的更替,都是一次小的崩溃。到了1912年,整个封建政权在超密封的封闭中走向了全面崩溃。

其实,不只是中国的封建社会如此,在西方的欧洲的封建社会也是如此,古希腊和古罗马帝国时代皇权都是继承的。就到了现代,有些伊斯兰教国家,比如沙特也是基于血缘关系的“嫡长子继承制”传下去。

原因无他,唯人性尔。

当然我们得说一句,符合人性的不一定是合理的,因为人性中真、善、美,也有假、恶、丑。

用我们经济学术语就是:个人理性不一定会导致集体理性。个人最优不一定会集体最优。


哎呀,说了那么多,打个比方吧,可能更好理解一点。

其实,一个国家很像一家超大型公司,公司领导层有董事长、董事会、CEO以及各事业部经理,当然还有干具体活的员工,这个数量最多,当然,这个集团还要面对消费者(也就是百姓),集团公司要以一定价格消费者提供一些私有产品,同时,还要提供一些公共产品,以收取保护费。

在这个公司里,董事长(皇帝、政权)是世袭的,董事会是董事长的家族成员,也是实世袭的。

比如,朱元璋当了皇帝之后,开始考虑如何让朱家王朝万代永续,当然理由是让万民享受万年安平,其实嘛,谁都知道,这是让自己的子子孙孙掌握国家政权。所以,他在全国各地封了24个儿子和一个孙子为王,简称潘王。每一个潘王都有9000到57,000人的军队。这些潘王的军队平时可以保卫看家护院,外来入侵时可以保卫皇帝,抵御入侵。很显然,皇帝驾崩之后,下一任皇帝将从这些董事会成员当中产生(由此可见,朱元璋同志生殖能力很强,有名有姓,这是计入法定的)。

至此,你会明白,皇帝以及皇权是有种的。

那么,下一部分就要讨论CEO、各事业部长以及员工(这三种类型的员工本质上都打工仔)如何产生的?

三、规则演变:官帽制度是怎样炼成的? 前已述及,在封建社会,政权是从封闭走向更封闭,历史学界一致的看法是,唐开放,宋开明,宋专制,清独裁。

现在讨论治权问题,治权其实最核心的就三个问题:

第一,谁给?

第二,为什么要给?

第三,如何给?

第一个问题,治权是政权给的,这一点不用讨论。

第二个问题,为什么要给?这个问题说来话长,但不外乎就两点:一是,为了保持政权的稳定性和长久性。二是为了保证社会的稳定和活力之间取得平衡,也就是说,希望鱼和熊掌都要兼得。

第三个问题,如何给?本节主要谈谈这个问题。其实从规则演变来看,“给”的过程也不是那么爽爽快快,痛痛快快和大大方方,是经过扭扭捏捏、掂量掂量,而且很久很久。

我们一起来看看如何演变的。

(一)世卿世禄制 世卿世禄制就是世世代代戴帽子,子子孙孙向国家领工资。

为什么能够享受这样的宇宙超级优惠政策?

主要在于自己的祖...祖先争气。如果自己的祖...祖先在跟着一位创业董事长参与一家超大型公司创业(当然,这确实难得,能坚持到最后确实不容易,很多人在此过程当中连命都搭上去了),成功后,就要排排坐,分果果。

这个果子就要世代继承下去。

老子崩了,儿子接着干,干到崩掉为止,孙子接着干,干到崩掉为止。就这样在一个家族里面,边干边崩,边崩边干,国家让你实现:崩—干和干—崩有机衔接,无缝对接。

总之,只要进入这个笼子,就不担心失业问题和生存问题,生活天天欢乐的小鸟、小猪一样,很舒服,没有焦虑,无忧无虑。

有多少个事业部(卿)?很多。比如,《吕氏春秋》谓“周之所封四百余”。《荀子》谓“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左传》谓周分封“兄弟之国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

这个方法是什么时候开始的?不清楚,大概是从尧舜禹之后开始的,盛于周。

这个方法好不好?非常好,产权清晰,责任明确,外人也不用抢,也抢不着。一世接着一世干,世代永不怠工,而且这也是家天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尽管不是最核心部分(封建亲戚,以蕃屏周)。

这个方法有问题吗?有,而且是大大的。

简单的说,是两个“边际递减”。一是边际血缘关系递减。经过若干代的世袭,不管是横向的和还是纵向的血缘就淡薄了,血缘和亲情关系就递减了,六代以后全是水(我国有五服以内之说)。外人也不用抢,也抢不着。但内人(同行)就可以抢,春秋战国时期诸强在斗得不亦乐乎之时,他们肯定也会掐指算过,其实是同一个祖宗(周天子),但谁会在乎呢?因为,我们没有关系了(四百余国成五霸、七雄,后归一),不抢白不抢。二是边际能力递减。简单的说,不管CEO部长以及员工,只要是世袭制,就一定会,一代不如一代,一代比一代无能,一代比一代饭桶,一个比一个蠢货,即使中间跑出两个能人出来,那也是回光返照,或者基因突变而成,改变不了边际能力递减趋势(在一篇文章我已经说过了)。

所以,我们就会发现任何一个朝代公司中,第一任董事长可以说是雄才伟略,文治武功。比如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但接任去的董事长的才华不可能超过超大型公司的创始人。

就这样,经过全方位、立体式的世袭制度,成功地将一个国家打造成一个超级家族垄断公司。

由于垄断公司内部治理结构不顺畅,员工越来越多,但人才越来越少,内外连接不通畅,外面的人才进不去,所以导致公司提供的产品质量越来越差,科技含量越来越低,但定的价格(税收)越来越高。

按照经济学理论,从形成的原因来看,垄断分为自然垄断、行政垄断和市场垄断。其中最不公平和最无效率的是行政垄断,因为它是靠权力运行的结果。所以,现在大多数国家反垄断主要是反行政垄断。当然市场垄断和自然垄断的垄断度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也要破除,因为这会影响到社会创新。

但老百姓对垄断了没有办法,这些产品不要也得要。一是民智未开,二是人家也没有刀枪啊。

但好就好在,大公司下属的分公司之间干起来了,大的吃小的,快的吃慢的,经过长达300多年的重组兼并斗争,最终形成了5个规模较大的分公司(五霸)。

这算下来,平均每一年就有1.2个分公司消亡。原因在那里?显然是两个“边际递减规律”起作用的结果。为什么会有机会让“边际递减规律”起作用,因为世卿世禄制。

当历史车轮行进到战国时代,这是一个更加混乱的时代,是一个更加礼坏乐崩的时代,更是一个弱肉强食的时代。当然,也是生产力大发展,生产关系大调整,思想文化大繁荣的时代。

就这样,世卿世禄制的到了存废的十字路口。

就看看谁能率先举起这一刀。


(二)军功爵制 举起这一刀是商鞅。

当然,他背后站着一个最大的支持都,就是秦国董事长是秦孝公。

先简要说说商鞅,商鞅生于约公元前395年,卒于公元前338年。战国时期卫国人,喜欢刑名法术之学,受李悝、吴起的影响较大,青年时期四处游学于诸国,在游学中,体察到了社会巨变,观察到了民意之势,增长了见识,增加了才干,逐渐有了经世之才,有了救国之志。游学到了魏国,当时魏国宰相公叔痤向魏惠王推荐商鞅,他说商鞅年轻有才,可以接替他的位置担任宰相,又对魏惠王说,如果不用之,则杀之。魏惠王认为公叔痤病入膏肓了,是个疯子。所以,既不用之,也不杀之。哎呀,一个好端端的大人才摆在面前却不用。其结果就是魏国成了秦国第3个被灭的国家,估计肠子都悔青了(想起了周星驰关于爱情一万年的名段)。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此时,秦孝公正在招兵买马,招聘人才,准备大干一场。商鞅听说那里有工作岗位,逃离魏国前去应聘。

第一次面试,商鞅大谈仁道,秦孝公:呵呵。

第二次面试,商鞅大谈王道,秦孝公:呵呵。

秦孝公想,再给他一次机会,不行就滚他蛋,商鞅经过两次试探,感觉这个老板还行。

第三次面试,商鞅大谈霸道,秦孝公:大喜,录用,高薪,给权。


商鞅36岁时,发动了一场影响至今的“商鞅变法”。“商鞅变法”涉到内容十分广泛,主要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经济制度、军事制度、户籍制度、国内安全制度和文化制度等。具体内容就不谈了,因为此文章的主题不在于此,如果需要了解,可以回家翻书。


商鞅是好人吗?不是,至少不是传统意义上或者狭隘意义上好人(不外乎是“天资刻薄”、“少恩”、“务行苛刻”、“废礼义之教”等),但他一定是一个好宰相,一个好政治家(司马迁:后世遵其法;毛泽东:商鞅是“吾国四千余年之记载”中“首屈一指”的“利国福民伟大之政治家”)。其实,这两者并不矛盾。借用当年明月的话是:一个好人是做不了好皇帝的,一个好皇帝不可能是一个好人。

我以前写过一篇文章,题目叫《国家间的竞争本质是制度的优劣竞争》。里面有一段话,再摘录一下:国家间的竞争本质是国家之间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文化制度的竞争,而政治制度是其中的核心。谁拥有了优越的制度,就会产生无穷的生产力,激发起无穷个体的无穷的创造力,就会有强大的政治、经济、科技和军事实力,就会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主导地位。

也就是说综合国力(包括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是表象,背后的逻辑是制度(生产关系)是否契合生产力的发展。

可以说,商鞅就是一位善于把握历史大势,坚定推进制度创新的政治家。


好了,唠叨了这么多,还是回到主题吧。

接下来的问题就是:什么是军功爵制?为什么要实行军功爵制?军功爵制有什么效果?

第一,什么军功爵制?商鞅祭出的第一刀就是推行军功爵制,废除世卿世禄制。

  商鞅规定:秦国的士兵只要斩获敌人“甲士”一个首级,就可以获得一级爵位“公士”、田一顷,宅一处和仆人一个。斩杀的首级越多,获得的爵位就越高(下表)。证据是敌人的人头实物,就是说,只要把敌人的人头砍下来带回军营,作为报账发票。而且,“一人获益,全家共享”(如果做囚犯的父母就可以立即释放。如果他的妻子是奴隶,也可以转为平民)。

现在应该明白了吧,军功爵制简单地说就是“以人头换爵位和工资”,其最核心的地方是“人头”,尽管这很恐怖,但确实简单管用,实用好用。

大道至简嘛。

在这些绝好的优惠政策刺激下,因为家族的上.....上代没有人参与了超大型公司的创建,而生活在最底层的老百姓,一想到:只要生几个勇猛儿子,多砍几个人,就能改变世世代代贫穷的命运。这活好干。所以,努力干活,多生男孩,要多少就生多少,然后开展有针对性的素质教育,从小就培养弄刀弄枪和打架的能力,成年后,满怀希望送其上战场,满怀希望儿子建功立业。上战场后,个个都是猛男,因为一家人的幸福生活都等着他呢。


表2 商鞅的制定的脑袋数量、爵位和工资对应表

脑袋数量

爵位

岁俸(石)

1

公士

50

2

上造

100

3

簪袅

150

4

不更

200

5

大夫

250

6

官大夫

300

7

公大夫

350

8

公乘

400

9

五大夫

450

10

左庶长

500

11

右庶长

550

12

左更

600

13

中更

650

14

右更

700

15

少上造

750

16

大上造

800

17

驷车庶长

850

18

大庶长

900

19

关内侯

950

20

彻侯

1000


第二,为什么要实行军功爵制?商鞅很清楚,要强军刀,必须要从军刀之外入手。写到此处,想起我小时候,老师教导我们说,要读好书,功夫在课外。但我们现在大多数人理解课外就是课外培训。我的理解是,课外是课外自主学习。

理解不同应对之策自然不同。

商鞅对当时局势有着深刻的理解。很显然未来七雄必然归一,因为老大只能是一个,天下不可能有二主。所以要灭掉其他分公司,就必须用强大的军力,而要有强大的军力,必须改革公司的治理结构,实现强兵。

要强兵就要有敢打仗、能打仗和打胜仗的军队。

能打胜仗的人必然不会出自世卿世禄的那帮人,这帮人从小娇生惯养,养尊处优,不要说去上战场,就连骑马拿刀都成问题。打仗是危险的,在那个冷兵器时代,打仗是很痛苦的,士兵的死法绝大多数是:白刀子进,红刀子出,有时候,还要来回进出几次。战争是残酷的,能够承受起这些残酷的,必定是来自于贫苦人家,但贫苦人家的小孩也不会无缘无故的为完全垄断的家族式的公司上战场卖命。要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唯一的办法在于利益。所以,商鞅的方法是:他们最需要什么就给他们什么。

来自穷苦人家的士兵真是拼了命,个个勇猛,展示出了智慧,既成功地消灭敌人,又成功地保存了自己。据说,很多时候,没等双方士兵站好列队,排好阵型,秦国士兵不讲交战规则,冲上去就取了人家脑袋,回营报账了。速度快,效率高,令对方还没有怎么明白过来,脑袋就没有了。短短的几年时间,商鞅成功的将秦国打造成为“虎狼之国“。

第三,军功爵制有什么效果?这个就不说了吧,就一句话:天下归秦。


图片



商鞅舌战群儒


(三)察举制 毕竟,太平日子还是要比混乱日子要长,如果天下每天都处于砍砍杀杀的,那谁的日子都没法过。

在战场上砍砍杀杀,那叫立功,其规则是:用别人的脑袋换取功名利禄。在和平时代里的砍砍杀杀,那叫犯罪,其原则是:用别人脑袋换取自己的的脑袋。

纵观中国几千年历史,一个朝代的命运就基本上是这样的:在前期,砍杀别人而生,在后期,被别人砍杀而死。

这很公平。


但,当一个王朝公司创立之后,接下去,就要和平治理,叫吏治。

而秦在战争时创建的军功爵制,显然只是“战时临时措施”,显然不适合于和平时代。俗话说:马背上可以取天下,但马背上不能治天下。

 但秦朝大公司来不及享用超额利润的快乐时光(享年14岁),就被汉代刘邦他们砍死了。

在汉朝稳定下来之后,就开始了官员选拔制度的创新,公元前134年,也就是汉武帝元光元年,正式废除了军功爵制,创立了察举制度。

什么是察举制度?顾名思义,察就是观察,举就是推举。也就是政府设立一定标准,通过观察一个人的平时表现,如果表现不错,然后向政府推举做官的制度。虽然,后来要加考试,但考试为辅,考试基本不存在黜落(当时未有黜落法,对策者皆被选)。

有标准吗?有,什么标准?最重要的就两个,一个是孝,一个是廉(孝子廉吏)。

第一个孝字,好理解,百善孝为先嘛,这是儒家的标准,因为儒家的理论是,一个人不孝就不可能忠,不忠就不能为官(忠君)。

另外一个字叫“廉”,这个就更好理解,廉洁做官要基本要求。

察举制度好吗?讲真,很好——但这只是前期的。

因为,首先这巩固了治权向社会开放的理念,并且开始探索开放的机制。这在制度上正式终结了世卿世禄制,消除了其复活的可能性,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其次,在察举制下,个人的社会背景、家庭出身不再是选士任官的唯一依据。地方士人只要有值得称颂的道德品质和,就有可能成为察举对象,从而登上仕途。许多出身卑微的人才像主父偃(推恩令的倡导者,对中央集权制度产生了重要影响)得到朝廷董事会的重用,而这在世卿世禄制下是根本不可能的。

一般来说,当一项制度创立后,如果上上下下认认真真的按照标准执行,规规矩矩老老实实按照孝和廉的标准来操作,察举出来的官员基本上还不错,口碑挺好,本事不一定有,但为官廉洁和仁爱是肯定的。

但到了中后期,就开始变质异化了。原因在于难以执行的“标准”和在于人性。

首先,请问“孝”的标准是什么?没有,它是定性的。无法定量的标准就是没有标准,结果怎么样?闹出了很多假孝的笑话,比如,“埋儿奉母”。

廉的标准是什么?也没有。而且题是,一个人如果以前没有做过官,怎么样能知道人家是否廉洁呢?那只有一个标准就是:贫穷,贫穷就是廉(读到此处,你应该理解了,建国初期,为什么要划分出身成份,而且以贫农为荣)。

最要命的,举荐权掌握在地方各级政府手中。

这下,人性的光辉弱点最终发挥了淋漓尽致。

其实很简单,如果请你去推荐一个人入朝做官,请问,你的标准是什么?如果你回答:严格按照官方意义上标准:孝和廉。如果是这样,那你真是高估了自己,除了你自己,谁都不信。

我告诉你,你一定会推举自己的人:先自己(自荐),然后自己的儿子,兄弟、孙子们等。总之,排序一定是:先亲血缘,然后泛血缘,最后是关系缘。而正是最后一种关系缘,异化出卖官买官方式(术语叫捐官)。此时,什么“圈圈”、“派派”、“帮帮”、“*系”、“*线”、“你的人”、“我的人”、“他的人”就有产生了。

顺道说叨说叨,那个时候的买官卖官跟现在的表现形式不一样,以前是出钱进入公务员队伍就是买官卖官,而现在则不一样,现在是指通过考试进入笼子以后,为要换一个好笼子或者进入一个大笼子而进行的各种上下联动的活动。

最后,察举制异化和演化成为任人唯亲、唯财、唯势,权门势家把持了治权。

可以说,汉因察举制而兴也,也因察举制而亡。

(四)九品中正制 汉朝灭亡以后,又进入了另一个版本的战国时代。

但是对官员的选拔制度的创新仍未停止脚步,在吸取察举制的基础上,曹操的组织部长陈群同志认为察举制有缺陷,缺陷就从下往上推举方式,下面推荐上来的官员,上面不知道这个人是好还是坏。所以,提出了一种新的办法,叫九品中正制。

就这样,九品中正制登上历史舞台。

九品中正制,其实两个关键词“九品”和“中正”。

九品就是将官员划分不同的类别等级,分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和下下等九个等级。然后,根据不同的官员等级分类分级推荐。

这个对后世产生很大的影响,而且影响至今。

但我们今天的品和级设置更多,也更复杂,有正国级,副国级,正(省)部级,副(省)部级,正厅级,副厅级,正县(处)级,副县(处)级,正科级、副科级等十级,这还是领导职务层级。

这还不够,因为人太多了,实职位子有限,都不可能往上走。只好增设置级别相当的非领导职务,但享受相等待遇。如巡视员、副巡视员、调研员、副调研员等,巡视员有一级巡视员、二级巡视员,调研员分为一级调研员、二级调研员、三级调研员、四级调研员(反正我有些蒙圈,这根据2019年6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理解的。借此机会,斗胆向吏部建议一下:个人感觉这两个帽子的名字还有改进的空间,你看,由于人家是非实职、非领导职务,感觉可以巡而不视,调而不研,就会认为,人家是吃闲饭的)。

反正我知道的就这些,不知道对不对,全不全,因为这还是比较复杂的。

设置这么多级别,然后让人一级一级往上爬,因竞争太激烈,自下而上爬一级是很难的,很多人没有爬几步就挂了。

据我所知,目前爬的比较快的两种方法是(嘘,不要告诉别人,你知道就行):

第一,最好在吏部上班。这样你就知道哪里有帽子,有多少帽子?那些帽子好,那些帽子容易得到。这样,你在给别人发帽子的时候,比较容易顺手给自己捎戴一个。

第二,如果很不幸,没有机会有吏部,那就跳下去(空降挂职),然后借力回弹,把级别弄上去,然后,来回多跳两次,然后纵横......。

但,对绝大多数人来说,弄个正厅,堪比登珠峰。


这么复杂的体系肯定需要专门的人干这个活,干这个活的人或者组织就是中正官及其系统。这个专业中正官及其系统就是后来的吏部雏形,也就是现在组织部系统。

中正官的任务就是不断到各地考察、考察再考察,然后向政府部门推荐人才做官。但中正官也是人,人不可能做到真正的、完全的中正,为什么?有私利,徇爱憎,快恩仇,摄势,畏祸(吕思勉:《中国通史》)。

说到此处,应该就会明白,其实,其实九品中正制和察举制本质是一样的,只不过,一个自下而上,一个是自上而下,换汤不换药。考察都没有统一的定量标准,主观性极强。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

不服不行。

其结果就是: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庶族。

所以,他们的产生后果也是一样的,命运也是一样的。

经过数百年的运行,九品中正制和察举制最终还是成为变异的世卿世禄制。

显然,这是汉武帝董事长和陈群部长完全没有想到的。

但,当今时代还有一程度存在的。

今天早上看到了一篇文章,题目是《北大博士挂职报告:县城政治江湖,正在向旧社会转变沦落!》,据说,这篇报告是由北大博士冯军旗到河南省新野县挂职两年所调查写成的(特此说明,因我不知道此文的数据真实性,特将作者和题目列出,以便读者自查,我不承担责任)。

其文章很长,涉及内容很多,大意如下:河南省新野县共有副科级以上干部1013人,其中副科680人,正科280人,副处40人,正处5人。在这个副科以上干部刚过一千的农业县,具有血缘和婚姻关系的政治家族就有161家,其中,产生5个以上副科级以上的大家族21家,5个以下2人以上的小家族140家,这就意味着每十个干部中至少有一个背后有家族势力。

我看完之后,一点也不惊讶,更不奇怪。

正常吗?正常,只不过是一种不正常的正常。

但不能说正在沦落旧社会,因为在这方面,人性是没有新旧之分。

但我知道,不论是何种官僚制度,一旦变成世袭制,它便很快就要腐朽下去(著名史学家朱绍侯语)。

(五)科举考试制 科举考试制终于来了,这是制度变迁和优化的自然结果。

科举考试制,核心在考试。

我相信大家只要读过书的,对考试都会熟悉,现在更是如此。幼儿园升小学要考(测)试,小学升初中要考试,初中升高中更要考试,高中升大学要考试(最重要),大学升硕士研究生要考试,硕士研究生升博士研究生要考试。大学之后每个阶段毕业之后,如要做公务员或者进入事业单位,更得要考试(这才是科举考试的本质)。

考多了,也就已经无所谓了,已经因为已经“烤焦”了。

尽管如此,考试是最好的形式,因为有公平,对于寒门弟子来说,只要是公平的就是最好的。


图片


总体来讲,科举考试制起于隋(公元587年,隋文帝正式废除九品中正制,实行科举考试制),成型于唐,完备于宋,变异开始于明朝,腐朽于清,亡于1905年,总计1300余年,是迄今为止活的最长的一项制度(现在还活着)。

由于科举考试制度存续时间最长,横跨中国几个最重要的朝代。变化较多,十分复杂,不是我所能研究透的。为此,再次阅读了读钱穆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吕思勉的《中国通史》、吴晓波的《历代经济变革得失》和吴稼祥《中国历代治理之得失》等几部较权威著作。他们对科举考试制虽然谈得都宏观性,但都是直指问题的实质。

所以,我提炼了几个场景,其他细支末节就不探究了。

1.二狗,你真好!科举考试制的积极作用是有毫无疑问的。他是对以前贵族世袭模式(如前所述,不管是察举制还是九品中正制,最终都演化为世袭模式)的一次彻底的革命,是对贵族政治集团一次摧毁性打击,从制度上切断了贵族世袭的根源。同时,是对平民百姓是一次重大机遇,从此,英雄不问出身,只要你愿意好好读书,都可以通过参加科举考试获得功名,既不需要地方长官的察举,也不需要九品中正官的主观评定,这从制度上,真正确保治权向全社会全面开放。这才大大激发了民间的活力。

具体来说,具要重要意义如下:

第一,科举制改善了用人制度,使拥有才识的读书人都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天下英才收入囊中,政府的廉洁度和高效度得到了大幅提升。至此,孔子提出的“学而优则仕”在制度上真正得到了保证。

第二,科举制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

第三,科举制也促进了文化艺术的发展,形成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化繁荣局面(但请注意,对科学技术的没有有正向作用)。

经常说,“一招盛唐”,其中的“一招”就是科举考试制。我们今天所谈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复兴何”?我想就是在复兴盛唐景象。思来想去所谓“盛世”,其实是一种国民心态,一种物质充裕和人身安全前提下的内心里宁静、淡定、雍容华贵和青春活力,最能代表盛世景象的就是文化,而唐诗就是这种盛唐景象的最好的诠释。李白则是无疑代表中的代表。可惜,唐之后,就再没有了李白式浪漫主义。

总之,一句话,唐的顶峰,宋的高峰,就是由于科举考试制显现出来的制度优势和巨大威力。

2.二狗,你变坏了。科举考试制这么好,为什么会变坏?问题就出在考试内容和考试形式上。这主要发生明之后。刚才说了,科举考试制最核心就是考试,那么考什么呢?怎么考?各朝科举考试科目虽都在不断变化,比如,唐朝主要有墨义、口试、贴经、策问、诗赋等,宋朝主要是经义、策问、诗赋等,到明代只有经义一门。但内容主要全是儒家经典,主要“四书五经六艺”(再重复下,儒家经典是没有科学的)。有人计算过,儒家经典的总字数在90万左右,经过1300年历史的考试、考试和再考试,你想都可以想的得到,考试题目最终会成为什么样子。

说一下我的亲身经历。很多年前,本人有幸被随机抽取参与了两次公务员和事业单位考试的试卷命题工作。按照方案,每年都大同小异考试大纲,但任何一道(不论的行测还是申论)的试题内容都不能与以往年份有较高的相似度,因为考试结束后试题每年都会在网上公布的,更不能与考试培训机构的考试资料有所相同,否则有泄题之嫌疑;太简单的问题不能考,因为是选拔性考试,必须要有区分度和难度。而且,任何一道题目不能出现任何差错误,追求的不是99.9%,而一定要100%,一个小小的错误或失误,甚至表述有些歧义,不仅会造成巨大的、负向的社会影响,而且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这就给命题人员带来了极大的压力(反正现在,打死都不干这个活了),怎么办?最安全的办法就是绞尽脑汁,从新、奇、特、偏,冷,绝、深的角度命题,反正是让考生出其不意,意想不到,攻其不备。在最容易出错的地方却偏偏入手命题。

还有申论命题,一般是热点问题冷处理。考生在答题时,不仅要符合要参考答案(虽说是参考,但就标准答案,因为阅卷老师只能依据命题者提供的参考答案评分),字数也有大约规定,而且字要写得好,因为是集中阅卷,看多了,累。


由于科举考试制的开放程度非常高,参加考试的人越来越多,但是政府录用的越来越少。但考试内容就那么点,考试年份又经历了这么长,那只好将考试形式进行标准化。

就这样,开始了异化。“功劳”要算到读书不多的朱元璋头上。洪武三年,朱元璋正式下发红头文件,正式确定科举考试的文章形式和时间:八股文,三年一试。

朱元璋解决的办法就行八股文,但最具有讽刺意义的是,科举考试制变异变质就恰恰是从行八股文开始的。

关于八股文,那就简要两句说吧(我承认,我也写过现代八股文,那叫科研八股文)。

八股文就是指文章的八个部分,文体有固定格式:由破题、承题、起讲、入题、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题目一律出自四书五经中的原文。每一部分的句数、句型也都有严格的限定,一定要模拟圣贤的口气,传达圣贤的思想。

举两个例子,来自顾炎武的《日知录》(特说明,这网上有)。

如《乐天下者保天下》文,起讲先提三句,即讲‘乐天’四股,中间过接四句,复讲‘保天下’四股,复收四句,再作大结。

如《责难于君谓之恭》文,起讲先提三句,即讲‘责难于君’四股,中间过接二句,复讲‘谓之恭’四股,复收二句,再作大结。

每四股之中,一反一正,一虚一实,一浅一深。若题本两对,文亦两大对,是为两扇立格,则每扇之中,各有四股,其次第之法,亦复如之。


噫!跟我们现在写研究科研八股文差不多:三段论、四段论,最多五段论。

结果是,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绝对不允许自由发挥,不能有自己一点点思想。

最后,诠释经书的义理钻研到牛角尖都没有了。

所以,现在八股文就成为一种僵化、固化、老化,毫无创新的代名词。




3.二狗,你还带坏了三猫。如果科举考试制的僵化、固化、老化的异化的影响只是自身范围内,那也没有什么关系。但事实上远没那么简单,因为官僚体系在整个社会管理体系当中居于核心地位,如果核心的东西产生了变质异化,其他周边小蛋也一定跟着变会成小坏蛋。

从明朝开始,中国封建社会就开始走上不可逆转的下坡路。为什么?就是因为开始的变异变质科举制度,这全面阻碍政治,经济,文化,思想和科学技术繁荣与创新发展。主要是:

第一,萝卜越来越多,只好挖更多的坑。由于考试的人越来越多,政府只好不断地扩大政府的招录人员数量,其结果是官僚机构越来越臃肿,政府的工作人员越来越多,财政负担越来越重,但普通政府工作人员的俸禄薪水越来越少,只好利用手上的职权腐败(明尤为甚)。

第二,卡了商业主义萌芽的脖子。科举考试制度,实质上鼓励各级优秀人才当大官,不鼓励他们当商人当发大财,这实质上扼杀了民间经济的发展和商业主义的萌芽,影响极大。

第三,万马齐喑和万马同音。由于从内容到形式严重束缚应考者,使许多知识分子不讲求实际学问,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丧失了独立思考的能力,所谓知识都是为了某种需要而存在。

因为,此时“考”就变成了“烤”,既把考生烤“糊”了,也把社会烤焦了,最终结果,是把人才、天才“烤”没了,“烤”出来的全是奴才或者庸才。

哈也不说了,引用清诗人龚自珍的诗句吧: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意思是:泱泱大国,一眼望去,死气沉沉,万马齐喑,万马同音。

第四,我们还是大刀长矛。 由于读书人天天读的是“四书、五经、六艺”等传统的儒家经典,请注意,这些儒家经典在当时那可是1800多年前的玩意儿,老的掉渣的掉渣。但是,对于知识分子来说,管不了那么多了,因那就是考试内容来源。所以学习、学习,再学习;死抠,死抠,再死抠;背诵、背诵再背诵,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只要呕吐死不了,就往死里呕吐。第二,这些儒家经典没有一丁点科学技术内容。所以,在这种情况下,那时知识分子无心也无力从事现代科学研究,没能实现从经验科学向实验科学的过渡。

但,大约在明清朝同一个时间的长度里的西方(约500年),文艺复兴运动让欧洲走出了中世纪,接着是地理发现,然后爆发了工业革命,这些就奠定了西方为世界中心。而我们却像龟兔赛跑中的那只兔子一样,在一棵枯树下酣睡了500年。

结果是,到了清朝的时候,别人坚船利炮,我们还是大刀长矛。

4.二狗,其实你本质很好,还可以用。公正的说,尽管科举考试制度后面异化了谁也想不到问题,但实际上,他的本质内核还是最好的,因为他公平,对于寒门弟子来说,只要是公平的,就是最好的。对于任何制度来说,公平是底线。

所以,消失于1905年的科举考试制,在1989年新一种形式出现了,新的说法是“公务员录用制度”。


一项再好的制度,如果运行的久了,就很可能会变成坏制度。实际上,几乎所有制度均是如此,所以需要动态改革。

怎么动态改革?我想应该要有一个原则。

2021年上半年,我应邀到一个地方做了一次交流报告,在报告最后,我脱口而出了事先都没有准备的两句话,我把它当做砖头或者活靶子放在这里。

这或许可以当作原则:

一切不以人民为中心的制度,都是坏制度。

一切不以人民利益为中心的改革,就是抢劫。


小尾巴结:有意思吗? 为什么有这小部分?

这确实很突兀的,我在搭框架的时,是没有这一部分。所以,没有对这一部分内容标题序。

因为,在这几天伏案写作过程中,有一位朋友兄弟给我发了一条短信,这位仁兄也当了一个小官(正(处)县级,按照九品中正制,他大约是七品到从六品之间),因为我们很熟悉,所以他以调侃的口味,大意如下:你是一个经济学博士教授,没想到天天写一些政治学方面的东西。很奇怪,有意思不(微笑符号)?不如,你干脆还是实际一点,要不干点正事,把自己卖给市场多赚点钱,要不就务点正业,在单位搞个位子当当(这个有点熟悉)。当然,后面是大笑的动画。

他的意思很明显;我应该去务正业,务专业(哈哈,说的也是)。

当时想回一条:因为无聊。

后来想想看,这不是无聊,是因为无聊透顶。

想想也是,在这一方面我确实写了一些,花了不少精力,5月份出版了一本书叫《劉言风语》,第一部分叫厚度时代,里头大部分内容就是跟政治学相关,比如《改革永远在路上——纪念四十年伟大的改革开放》、《“官商错融交易”的内在制度逻辑——主议市场经济的地位与政府职能的定位》、《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亲、清”的新型政商关系》、《要营造健康环境让企业家快速成长》、《向左?向右?直行!》、《赛先生”与“德先生”——写在“五四运动”100周年之日》、《周朝:“始于”自己颜值,“终于”他人才华》、《国家间的竞争本质是制度的优劣竞争》、《政府不能成为改革的“钉子户”》等等。包括《孔子同志的那些年和那些事儿》,也包括此文,也是如此。

写了那么多关于历史政治的文章,以古论今,以古评今,以古启今。说了很多大白话,很多实话,也说了让很多人讨厌的话。

那,为什么要写这些玩意?以前倒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他特么一说,才觉得有必要理一理。所以,才有了这么一个尾巴结放在这里。

其实在生活中,我是幽默的、世俗的而且是感性的,因为,我觉得一切都将成为过去,有啥担心的。

但一到历史及文字写作过程中,就变得相当无聊的理性,连自已觉得无聊透了。

所以,有时候尽量用一些幽默的词加以表述。

谈一下关于历史吧,有人说,所谓历史就是过去。我以为,这其实不对。

历史在哪里?其实,历史就是活着的现实。与过去历史相比,只不过技术变了,方式变了,观念变了,衣服变了,叫法变了、色彩变了......等等,变化是巨大的、天翻地覆的,但都是表面的。实际上,里子没有变化,仔细想想,当下所发生的一切过去都已经发生过,而且还会继续发生,没有什么大惊小怪的。

只不过换了外壳而已。

那么,我们如何看待历史呢?

钱穆先生说,有两种意见,第一种意见是叫历史意见,也就是从那个制度实施的时代的人们所切身感受到而发出的意见。另外一种叫时代意见,就是后代单凭自己所处的环境和需要来批评历史上以往的各项制度。

由于环境不同,观念不同,时代意见并非完全合理。所以,我认为,还要再加一种意见,叫未来意见,也就是说,我们应该要根据当下的特点,根据未来的发展趋势,提出对过去制度改进的方案。因为,我们不能为了总结而总结,总结过去是为了指导未来,我认为,未来意见更为重要。

否则,研究历史没有意义。


我是研究经济学的,更准确的说,是学习经济学的,在大学也是任教经济学,也是一名经济学教授。

我发现,我也多次讲过,不管在以前中国还是当下中国,马克思有些结论是“例外”的,比如说,在我国,经济是决定不了政治的,因为我们的经济基础是由政治上层建筑决定的。

这并不奇怪,当然,这不是什么缺点,也不是什么优点,这叫特点。

我发现,在中国的任何时代,只要官僚体系透明而不折腾,官僚治理虽有腐败但不透顶,天下就会河清海晏。以中国人卓越的勤劳、勇敢和智慧,经济就一定会得到高速发展,经济总量成为世界第一,只是时间问题。

但是反过来也是一样的,如果政治一旦陷入黑暗,经济崩掉那是瞬间,而且经济和社会将陷入不可逆转的崩溃。

 必须承认,近10年来,我们正处于中华民族史上最好的时代,正是因此,我们才让以美国为首的战略竞争对手感到震撼和害怕。

原因是什么?原因就于我们核心领导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重拾初心,坚定使命再出发。

如何才能确保当前河清海晏的局面能够永续下去?


特别地,我们目前面临的外部环境又是史无前例的,从2018以来,美国正式将中国列入战略竞争对手,这意味着,不管我们想不想,愿不愿意,我们将是这百年未有之变局的关键参与一方。

显然这是一场持久战,比的是毅力、定力、耐力。

最终,靠实力。

内政决定外交,内力决定外力。

那么,根据以往的历史经验,我们的内在实力最终取决于自身的官僚体系及其运转效率。

坦率地说,我们当下的官僚体系接收了科举考试制度下的所有优点,但对其的缺陷并没有进行实质性的变革,有些是换了汤没换药,有些是汤都没换。

所以,我们当前的官僚体制在未来能否充分展示出刚性、韧性和弹性,以应对中美之间的高强度、高烈度以及高长度的战略竞争并获量最终胜利?

能?还是 能!

显然不能确保一定是个感叹号。

自家人跟自家人玩,自己玩完了,东西还在自己人手上,如果跟远隔重洋的外族对手玩,如果自己玩完了,那就真的什么都没了。

我认为,从长远战略来看,我们要战胜美国的唯一前提,我们就是必须克服自身体制内的官僚主义,同时孕育先进的、高效的官僚体系及运行规则。否则的话,中国超越美国,最终会成为一句空话。甚至,自身都难以为继。

这才是我忧虑所在,或者关心焦点所在。

一直坚信:一个时代,如果是有较高程度自由的开明开放,就是一个最好的时代。很幸运,当下就是这样一个时代。

正因为如此,从2018年12月18日(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纪念日)开始,在工作之余,挤出时间,写了近十万文字的这方面文章。

以上的,如果能懂的,感谢。如果还不明白,就当做是杞人忧天式废话疯话。


回到尾巴主题。

写这些玩意有用吗?

没有!

真的没有?

真的没有,一点都没有!


结束了吗?

结束了,本文结束了。

真的结束了?

可能,也许,大概,看情况,EM.......还需要“研究研究”......。但先放一放,歇一歇,哈皮哈皮。


有意义吗?

没有。

真的没有?

好像有一点。

意义在哪里?

我讲个故事吧。

作者当年明月在25到28岁时写了一套书,叫《明朝那些事儿》,作者在全书最后讲一个小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徐霞客,最后引出了作者的答案:

成功只有一个——按照自己的方式,度过人生。

但是我想,这个成功的标准很高,可以说是非常高,因为很多人很难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度过人生。因为,一个人很难去改变环境,绝大多数人只能去适应环境,才有成功的可能。

况且,是否成功,很多是来自于别人的评判,而快乐是由自己定义。

成功不一定需要按照自己的方式,也不一定能够按照自己的方式,而快乐则一定是。

所以,我将他那句话改了四个字,作为本小尾巴的尾巴:

快乐只有一个——按照自己的方式,横竖人生。


是为记。


2021年8月12日完稿。 从潜规则走向明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