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追忆鲁松二三事”的源代码
←
追忆鲁松二三事
跳转至:
导航
、
搜索
因为以下原因,您没有权限编辑本页:
您所请求的操作仅限于该用户组的用户使用:
用户
您可以查看与复制此页面的源代码。
{{4}} 作者:[[用户:杨小村|杨小村]]<br> 虽明白人生大限,无人能破,但对于鲁松的死,还是难以接受。如今天人两分,死生契阔,后死者只能把挚友的微笑永远铭记心怀。<br> 我与鲁松相识于附中“文革”初期,一个外号叫“follow”的,永远带着腼腆微笑的英俊小伙子加入我们“那一派”群众组织,开始了长达50多年的友谊。<br> 1968年11月5日那艘满载附中500多名同学的红卫轮统仓内,在一片嘈杂声中,在我和老黄(德全)身边多了一位戴金丝眼镜的“斯文哥”,德全介绍说,他是鲁松的哥哥,叫鲁石,21中的。于是,三天后黄岭农场8队茅草房统铺床,鲁石硬要和我“孖铺”了半年时光。(半年后我被调往18连)<br> 在校时,因为鲁松脚下骑的是“三支枪”,手上提的是“莱卡”,我便认为他是一个华侨或港澳的纨绔子弟。在牛坡园一天劳累后的数个夜晚,鲁石把他父亲从辅仁大学高材生,到中美军调部美军翻译,到英国皇家空军情报处香港站提供U2情报的经历一一道来,我才知道他们的父亲张华斌和我父亲一样,都是隐蔽战线上的“特工”。<br> 及至多年后我回城结婚,才又从老丈人的嘴里,了解张华斌、曾昭科的传奇故事,而与他们单线联系的是省委一办(公安部华南办事处),具体联系人正是老丈人许天民。<br> 张华斌在经历“文革”七年冤狱后,从广州外院调到北京,在公安大学任教,鲁松也随父加入了公安队伍,在公安部一局外联办工作至退休。<br> 我88年弃政从商到了香港,大约90年代中期,有一天接到鲁松电话,说今晚请我吃饭。我按地址摸到西环一栋老旧的唐楼,上电梯到顶层后,还要再步行一层楼。楼道上有大铁闸,按门铃并通报姓名后,有人引领着进了一个大厅。鲁松拉我坐下低声说,你尽量不出声,今晚来的都是港九两地的“大佬”。<br> 其实无须鲁松提醒,来者个个纹身,项下的金链条足有几斤重,和港产警匪片中的黑社会“大佬”的形象不谋而合。只见在交杯换盏中,个个“大佬”们都毕恭毕敬地喊鲁松为“大佬”。我一看这架势也不宜久留,吃饱喝足后,我低声对鲁松说,“先走一步,你还有正事要做。”他会意地笑了笑说,“那我不送了”。<br> 事后,鲁松告诉我,那天晚上,各路诸侯群情激愤,为了香港平稳过渡,纷纷向鲁松请缨:派人“做低”彭定康?鲁松说,不行!打跛佢条脚?鲁松说,还是不行!一个晚上在港九大街小巷上贴满“打倒彭定康!火烧彭定康!”的大字报大标语?鲁松说,那是我们红卫兵干过的事,在这里于事无补!<br> 最后,“大佬”们说,那我们能为香港回归祖国做些什么呢?鲁松说,协助香港警察做好“回归期”的安保工作。于是乎,在回归的那几天,香港黑社会承担了大陆基层治保组织的全部责能,按堂口、街区划分责任制。凡有一个生面孔,都有两个“码仔”跟踪盯梢,严密到连只苍蝇都飞不进来。<br> 事后,陶驷驹部长在两会期间有一番颇有争议的谈话“香港黑社会也有好人,大部分黑社会都很爱国”,指的就是他们在香港回归这件政治大事件中的表现。<br> 有一次,我和德全赴京,鲁松来接机,然后开车到了离机场不远的一个小别墅区。他说,这是我们的一个据点,用来接待一些海外人员的。他在客厅坐下后说,这栋别墅就是当年梅艳芳避难时住过的。<br> 这位“大姐大”因两派黑帮火拼死了人而离境避难,开始在东南亚几个小国转圈,还是感觉不安全。于是乎想起了“伟大祖国”,打电话到公安部求救,部里让鲁松具体安排。没料到“大姐大”因逃命时匆忙,只带了几本护照,忘带回乡证,到白云机场海关被扣住了。鲁松经请示后飞到广州,与边检海关沟通后,把梅艳芳拉到这个据点住了一段时间,直至事态平息后才离开。鲁松说,中央考虑到梅在娱乐界的地位,也看到她在带领艺人为国家赈灾抗险所作出的努力,还是要予以保护和支持的。<br> 鲁松是性情中人,热情,诚恳,重感情讲义气,又乐善好施。他的笑容里有弥勒佛的慈悲与宽恕。他靠近中枢,岗位特殊而神秘,又较自由,因此收到不少“羡慕忌妒恨”也在所难免。但他未曾在我面前讲过一句抱怨的话,把所有压力和苦恼深藏在肚子里,给人总是美好的阳光的笑容。<br> 2010年底,本人拙作《握手》出版后,鲁松来电说,在北京有好几十位附中同学,你寄两箱(40本)书过来,我帮你转发。第二年我正好到北京开会,我请他约上老同学聚聚,顺便也想听听他们对拙作的看法。那天晚上到会的有:蔡晓彦、桂林琪、桂林理、李欲晓、李为民、刘捷音、邱五元、杨子迪、彭前进、聂晓菊、乔大木等十多人,鲁松和我与老同学们畅谈甚欢。<br> 最后一次和鲁松见面是3年前,我到北京找一位法律专家、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的副院长谈一个案情。晚上,鲁松驱车到酒店,又海阔天空地侃了一轮大山。那次谈话,得知他的“二春”又离异了,但他对前妻仕途的进步,充满着祝福的喜悦,在他心目中,似乎永远没有“仇恨”一词。<br> 鲁松壮年身先卒,<br> 顿使同侪泪满襟。<br> 何期弥勒佛下生,<br> 再叙附中黄岭情。<br> 鲁松,等着我,一块在天堂打球去!<br> <br> 2021.3.22 匆草于广州旭苑
该页面使用的模板:
模板:4
(
查看源代码
)
返回至
追忆鲁松二三事
。
导航菜单
个人工具
登录
名字空间
页面
讨论
变种
视图
阅读
查看源代码
查看历史
更多
搜索
导航
首页
社区主页
新闻动态
最近更改
随机页面
帮助
华师附中老三届
站群链接
社友网(sn)
产品百科(cpwiki)
产品与服务(sn)
社区支持农业(sn)
工具
链入页面
相关更改
特殊页面
页面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