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源代码
←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跳转至:
导航
、
搜索
因为以下原因,您没有权限编辑本页:
您所请求的操作仅限于该用户组的用户使用:
用户
您可以查看与复制此页面的源代码。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英文: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简称亚太经合组织(APEC),是亚太地区重要的经济合作论坛,也是亚太地区最高级别的政府间经济合作机制。其官方顾问机构是环太平洋大学联盟。[1] 1989年11月5日至7日,举行亚太经济合作会议首届部长级会议,标志着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成立。1993年6月改名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1991年11月中国以主权国家身份,中国台北和中国香港以地区经济体名义正式加入亚太经合组织。亚太经合组织共有21个成员。 2001年10月,亚太经济合作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中国上海举办。这是APEC会议首次在中国举行。2014年,亚太经济合作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时隔13年再次在中国举行。截至2014年9月,亚太经合组织共有21个正式成员和三个观察员[2][3]。 2020年6月30日消息,出于对新冠肺炎疫情的担忧,新西兰计划取消2021年APEC奥克兰峰会全部实体会议,峰会将以“虚拟化”方式举行。[4] 中文名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外文名 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APEC) 组织性质 国际组织 创建日期 1989年 组织成员 21个成员,3个观察员 快速 导航 组织机构 组织成就 活动合作 文化传统 管理集体 评价意义 历程沿革 成立背景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诞生于全球冷战结束的年代。20世纪80年代末,随着冷战的结束,国际形势日趋缓和,经济全球化、贸易投资自由化和区域集团化的趋势渐成为潮流。同时,亚洲地区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也明显上升。 2001年上海APEC会议 该组织为推动区域贸易投资自由化,加强成员间经济技术合作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是亚太区内各地区之间促进经济成长、合作、贸易、投资的论坛。 发展历史 1989年1月,澳大利亚总理波比·霍克访问韩国时在汉城(今首尔)倡议召开“亚洲及太平洋国家部长级会议”。 张力军出席2013印尼apec峰会 1989年11月6日至7日,12个创始会员国在澳大利亚堪培拉举行首届“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部长级会议”。[5] 1991年11月12日至14日,第三届部长级会议在韩国汉城(今首尔)举行并通过《汉城宣言》,正式确定亚太经合的宗旨目标、工作范围、运作方式、参与形式、组织架构、亚太经合前景。亚太经合的目标是为本区域人民普遍福祉持续推动区域成长与发展;促进经济互补性,鼓励货物、服务、资本、技术的流通;发展并加快开放及多边的贸易体系;减少贸易与投资壁垒。这次会议也正式将中国、中国香港、中国台北三个经济体同时纳入亚太经合会。 1992年9月10日至11日,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在泰国曼谷召开,确定将亚太经合秘书处设于新加坡,并确立亚太经合运作基金的预算规则。 1993年1月,亚太经合秘书处在新加坡成立,负责该组织的日常事务性工作。 1993年11月20日,首届亚太经合经济领袖会议在美国西雅图布莱克岛(Blake Island)举行,并宣示亚太经合的目的是为亚太人民谋取稳定、安全、繁荣。 1994年11月15日,在印度尼西亚茂物举行的经济领袖会议设立“茂物目标”:发达成员国在2010年前、发展中国家成员在2020年前,实现亚太地区自由与开放的贸易及投资。 1997年的部门提前自由化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亚太地区的现实情况,难以按原有设想加以推进。经济技术合作得以保持发展势头,但因发达成员态度消极,要取得实质性进展仍需时日。 1998年和1999年的两年,APEC进入一个巩固、徘徊和再摸索的调整阶段。 ---- [https://baike.baidu.com/item/%E4%BA%9A%E5%A4%AA%E7%BB%8F%E6%B5%8E%E5%90%88%E4%BD%9C%E7%BB%84%E7%BB%87/424786?fromtitle=%E4%BA%9A%E5%A4%AA%E7%BB%8F%E5%90%88%E7%BB%84%E7%BB%87&fromid=555266&fr=aladdin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返回至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
导航菜单
个人工具
创建账户
登录
名字空间
页面
讨论
变种
视图
阅读
查看源代码
查看历史
更多
搜索
导航
首页
社区主页
新闻动态
最近更改
随机页面
帮助
华师附中老三届
站群链接
社友网(sn)
产品百科(cpwiki)
产品与服务(sn)
社区支持农业(sn)
工具
链入页面
相关更改
特殊页面
页面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