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难奠基,新中国前三十年史诗般波澜壮阔的工业史

来自通约智库
星河ricv6讨论 | 贡献2019年5月30日 (四) 05:38的版本 四、煤、石油、电力,电力是一个国家工业能力的标志,中国怎样成为今天世界第一
跳转至: 导航搜索

Jp147.jpeg 共和国初期的工厂

前 言

饥饿和苦难,是今天许多中国人听来的新中国前三十年的故事,但这三十年却是一段人类历史上最悲壮感人的历史,是荡气回肠壮怀激烈的历史,是至今仍被重重迷雾所遮盖的历史……只有了解并理解这一段历史,大家才会知道,今天的成就是多么的来之不易。在今天纪念经济改革开放四十年的时候,不要忘记毛泽东时代史诗般波澜壮阔的三十年经济革命史。
如果你不知道这段苦难却波澜壮阔感人悲壮的历史,那不是你的错,因为妖风迷雾曾经要掩盖这段辉煌历史;如果你知道了这段历史,却还对父辈为了你今天的幸福付出的苦难艰辛嗤之以鼻,无端指责否定,那是你没有良心,不配为人。

Jp148.jpeg 1953年7月15日新中国第一汽车制造厂在长春奠基

原创 | 《苦难奠基,新中国前三十年史诗般波澜壮阔的工业史》(上) 今天,我们讲述共和国前三十年苦难而辉煌的工业奠基史

一、新中国从废墟中驶来

Jp149.jpeg 共和国建国之初,满目疮痍。

Jp150.jpeg 伟大的新中国,从一片废墟中驶来

1949年新中国建国时,中国已经经历了帝国主义的百年入侵和国内连续几十年军阀战乱,粮食总产量约1.1亿吨,摊到5.4亿人头上人均只有208公斤,只够中国人半饥半饱,据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给美国国务院的报告,新中国建国前的民国时期,即使在非饥荒年也平均每年饿死600万人。
工业基础:几乎为零。1949年中国的发电量只有43亿度,人均8度甚至不如非洲的津巴布韦和摩纳哥,那一年美国的发电量是2961.24亿度,人均1974度,美国是中国总发电量的68.74倍;钢铁年产量中国15.8万吨,人均0.3公斤,远不如印度日本,美国7074万吨,人均471.6公斤。占当年世界人口近1/4的中国人总产钢量仅占世界总产钢量的0.1%!人均钢产量不到世界的1/200;工业基础原料“三酸一碱”人均只有战败后“几乎夷为平地,物资限量供应” 的日本人均硫酸产量的1/280、人均烧碱产量的1/70、人均纯碱产量的1/10;美国工业总产值占世界的比例是54.6%,中国工业产值占世界的比例不到1%。中国工业基本集中在东北几个大城市、上海和广州三地。全国产业工人只有1000万出头,工程师只有12万人,其中只有4万人合格。
在1949年,被国民党耽误了二十多年之后的中国,有些工业连晚清都不如。
1949年中国大陆仅有铁路23500多公里,铁路总货运量5589.0万吨,那年印度9305.0万吨。约有公路13万公里,通车里程不过7.5万公里。
中国几千年来唯一一次落后印度,就是在民国时期,国粉情何以堪?
当时的中国就是一个大号的非洲农业国,甚至在很多方面,不及非洲。
我们给一组经济数据给大家参考,看看毛泽东从蒋介石手中接过来的中国落后成什么样子! 发电量:1949年前后的中国年总43.08亿,人均发电量8.0度,即使在非洲也属于落后国家之列。那年非洲国家的人均发电量加纳(44.5度)、阿尔及利亚(60.0度)、津巴布韦(214度),中国与马达加斯加(6.2度)、莫桑比克(6.9度)等国为伍……
煤炭产量:1949年煤炭产量中国3243万吨。 石油产量:1949年中国原油产量12.1万吨,不够中国农村晚上点灯用,中国的农民点灯普遍使用美孚公司生产的“洋油”。
钢产量:1949年中国钢铁总产量仅占世界总产钢量的0.1%!人均钢产量不到世界人均钢产量的1/200!连非洲的津巴布韦都不如——他们1943年人均产钢3.3公斤,1949年人均9.6公斤!
工业原料产量与战败国日本比:1949年的中国,与战败后“几乎夷为平地”的日本比,仅有日本的:人均硫酸产量的1/280、人均烧碱产量的1/70、人均纯碱产量的1/10、人均精炼铜产量的1/260、人均水泥产量的1/35、人均钢产量的1/140、人均化肥产量的1/700……
工业原料产量与非洲比:1949年中国各种工业原料(如:烧碱、磷酸盐、精炼铜、铝等)总产量即使是名义上的历史最高年产量,不说比不过印度、南非等国,连最落后的阿尔及利亚、摩洛哥、埃及都比不过。例如:磷酸盐和硫酸年产量,中国为14.8万吨(1953年)和4万吨,阿尔及利亚64.8万吨和3.7万吨;摩洛哥369.3万吨和2.9万吨;埃及36万吨和2.1万吨……至于人均——任何国家的任何工业品,只要能找到两国1950年以前的同年产量数据,其人均产量基本都高于中国!
国民素质:中国国民(包括东北)80%是文盲,就算识字的20%里,还有一半多是半文盲,5.4亿人口的中国每年小学毕业生仅有64.6万人,与今天每年毕业的硕士和博士生数量相当。那个时候高小学生就算是知识分子,“高小”就是今天小学四年级以上的小学生。笑话吗?这就是共和国建国当初的现实。民国时期的中国教育相比津巴布韦都差距巨大,1949年以前津巴布韦小学入学率就已在70%以上,而1952年中国为了工业化大力发展教育,把祠堂、庙宇全改成学校后包括“初小”识字班在内的小学入学率也仅有49.2%。1949年时每年大学毕业生仅2.1万人,其中文科生占80%!全国工业需要的各种工程技术人员总数不足5万人(含见习生),占人口比例不到万分之一,全国工业(含土木工程)科研机构不过区区32个(归并后共21个)……
国民体质:新中国成立前,天花、鼠疫、白喉、猩红热、霍乱、斑疹伤寒、伤寒、肺病、麻疯、疟疾、血吸虫病……层出不穷的烈性传染病几千年来反复爆发,摧残着中国人的健康,1949年中国人均寿命35岁,世界同期平均47岁;到1976年中国人均65岁,世界同期平均57岁。
中国外汇储备:基本为0——之前国库的黄金、银元、外汇早已经被国民党搜刮干净运到台湾。
生态环境:1949年北方大部分地区生态已经严重恶化,由于当时中国没有石化能源的工业化开采,大量的树木植被被砍伐用作生活燃料,整个北方平原地区基本看不到成形的树木,所有的山岭几乎都是一片光秃秃的石山。当年全国森林覆盖率只有8.7%,而北方已经降低5%以下。蒋介石时期工业的停滞破坏了中国的环境生态,不要听信反共公知和混进共产党内推墙党的谎言是新中国破坏了中国的环境生态。

Jp151.jpeg 树木植被被砍伐用作生活燃料,留下裸露的土地

生态的恶化让全国灾害不断——暴雨、干旱、泥石流层出不穷。
急剧恶化的生态已经表明,一个农耕社会的国家,5亿人口已经超越了这片土地能够承载的极限,按照自然法则,或者爆发战争,或者爆发瘟疫或生态灾难,让总人口自然淘汰到4亿以下,才会慢慢恢复生态平衡。
过去几千年来,这片土地一直都在重复着这个规律。
——这,就是毛主席从蒋介石手中接过中国时,这个国家百业凋零的破败样子。那个时候的中国,不仅不如亚洲的印度和战败后的日本,甚至不如许多非洲国家。
伟大的新中国,就建立在这样贫瘠的土地上。

新生的人民共和国该怎么办?

怎样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粮食产量,让人民有饭吃,吃饱饭?
怎样提高国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延长老百姓的寿命?
怎样从根本上遏制恶化的生态,重建青山绿水?
所有的问题都指向一个答案——

国家工业化

当传统千年农耕作业方式已经养不活这片土地上的人民,这片土地已经到达其承载人口的极限,工业化就成为养活人民的唯一选择。靠提高效率来提高生产力,靠工业化来创造更多社会财富。
1949年人民共和国成立,在接触西方工业文明整整109年之后,中国可以真正开始建立自己的工业体系了,开始试图把这个几千年来的农业国家的社会形态改造成一个工业社会的社会形态——而不是像之前那样,只是在小农经济的海洋中建几个点缀式的工厂孤岛。
鸦片战争一百年来,无数仁人志士都试图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到底怎样才能把中国带出受列强欺凌的泥沼,重新回到世界之巅?
民主?自由?宪政?买办?成为西方附庸?历史告诉我们,这些东西毫无用处,都是谎言。当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工业机器开动起来的时候,只有中国的工业机器同样开动起来才能予以抵抗。
因此,唯一能拯救当时已经沉沦到底的中国的,只有国家工业化。
而只有一个具有强大组织能力和动员能力,以及具有坚强意志的政治力量,才能完成中国这个拥有庞大人口国家的整合,并推动它的国家工业化进程。
只有工业化才能真正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发展农业生产力。
只有工业化才能在同一片土地上创造出比农耕文明更多的社会财富,不断提高日益增多的人口的生活水平。
只有工业化才能遏制生态灾难,在保障人民生活的同时,重复绿水青山。
只有工业化才能让人民中国站起来,重回世界之巅,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人类社会绝大多数问题的解决方案归根结底就是工业化。
答案显而易见,但是做起来却千难万难。
建立一个工业体系需要天文数字的金钱,需要海量的工业设备,需要几千万熟练的产业工人以及几百万优秀的工程师……
而这一切,中国都没有。
但是中国有经历残酷战争考验,具有钢铁般意志和宏观视野的领导者,有着一个能对5亿国民进行高效组织和动员的组织——中国共产党。
中国实现国家工业化必须具备什么样的条件?
1、工业化需要足够的接受基本教育水平的工人,需要将农业人口转为工业人口。这就需要在全国范围内扫盲,当时占全国主要人口的是农村。而国民党政权是一个不下县的政权,乡村完全是乡绅自治。乡绅不愿意扫盲,国民党没能力也不想扫盲,这个条件就实现不了。只有全心全意为中国人民的翻身解放奋斗的共产党才能做到。  
  2、工业化需要土地,需要农业人口转为工业人口。这就直接触及地主的利益,这就意味着要把农民从地主的土地束缚中解放出来,并且将土地归为国家所有。土地改革应运而生。
因此,为了实现中国的工业化,共产党组织的大规模的扫盲运动、妇女解放运动和土地改革开始了,减少疾病提高人民身体素质的运动也开始了。
有人常说,印度会在多少年之后赶上中国,这是一个西方式的“民主梦想”——白日做梦。看看印度阶级固化的种姓制度,女性遭受的不平等,文盲率,土地私有制……这些因素聚集在一起,意味印度永远都不可能赶上中国,除非印度也来一场疾风暴雨式的革命,来一场土地国有化的革命、来一场“能顶半边天”的妇女解放,来一场全国范围的扫盲,来一场伟大的文化革命扫除种姓制度和其它阻碍社会进步的落后制度……
可以参阅下面链接文章(由于“地缘战略”公众号被屏蔽,文章已经打不开了):
毛主席奠定的基础与改革开放有什么关系?不把前三十年计划经济与改革开放对立起来
中央党史研究室教授:毛泽东那代人为改革开放攒下了什么家底儿?
纪念毛主席——人民新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伟大领袖
为什么越南革新开放几乎没有成效,中国改革开放则成果斐然?
中国工业化真正发展为什么要等到1949年之后

羸弱家底

在追求工业化之前,我们摊开来亮亮当时的工业家底,看看新中国初期距离工业化差多远。 工业的核心原料就是四样:粮食、能源、钢铁、三酸一碱。
1949年的中国,在这几个方面是怎样的?
前面我们已经说了,1949年中国粮食产量1.1亿吨,仅够5.4亿人口半饥半饱,根本没有多余的粮食用作工业原料和出口换汇换取先进工业设备技术。那个时候粮食亩产多低啊,今天的人可能想象不出来,到了1955年黄河、秦岭、白龙江、黄河(青海境内)以北地区亩产才150斤,黄河以南、淮河以北地区208斤;淮河、秦岭、白龙江以南地区400斤,而在1949年的粮食亩产更低,那个时候中国农业生产效率太低了。
1949年前后的中国能源,包括电力、煤炭、石油,年发电量43.08亿,人均发电量才8.0度,甚至放在非洲都属于最落后国家;年煤炭产量3243万吨,连人民日常生活需要的燃料都满足不了,更无法支持工业化所需;作为工业的血液,年石油产量产仅12.1万吨,在发现开发大庆油田之前,中国城市包括首都北京的公交车顶上都要被一个大气包装煤气,公交车都要用煤气作为动力,更不用说作为工业燃料。
19649年钢产量:1949年中国钢铁总产量仅占世界总产钢量的0.1%!人均钢产量不到世界人均钢产量的1/200!连津巴布韦都比不上。
1949年主要工业原料:硫酸产量1949年中国4万吨,美国1037万吨,日本161万吨,印度10万吨(2017年中国8694.2万吨,世界第一);烧碱产量中国1.5万吨1949年美国202万吨,日本14.6万吨,印度0.6万吨(2010年中国2086.7 万吨,世界第一);纯碱产量1949年中国8.8万吨,美国355万吨,日本12万吨,印度1.8万吨(2010年中国2047万吨,世界第一);精炼铜产量1949年中国0.2万吨,美国104.9万吨,日本7.4万吨,印度0.6万吨(2017年中国967万吨,全球1970万吨,中国占世界的49%);铝产量1949年中国仅10吨,美国71.1万吨,日本2.3万吨,印度0.4万吨(2016 年中国产能 4320万吨,产量 3250 万吨,中国占比56%)。
1949年主要工业制成品:汽车产量1949年中国0辆,美国625.4万辆,日本2.9万辆(2009年中国1379万辆,首次超过日本,世界第一);卡车产量1949年中国0辆,美国113.4万辆,日本2.8万辆(2010年中国392万辆,世界第一,2017年是其后的第二第三第四的美日韩的总和还多,看下图);拖拉机产量1949年中国0辆,美国60万台,日本0(2016年中国大型拖拉机62979台,中型拖拉机566914台[中国农业的机械化水平远远低于美国]);机床产量1949年中国0.16万台,美国11.6万台,日本0.7万台(2015 年中国机床生产总产值 221 亿美元,占当年全球总产值的 27.56%;2015 年中国机床消费额 275 亿美元,占当年全球的 34.82%);化纤产量1949年中国0,美国47.8万吨,日本5.7万吨,印度0.1万吨(2017年中国4714万吨,占世界的71%);塑料产量1952年中国0.2万吨,美国89万吨,日本4万吨,印度0.1万吨(2017年中国7515.5万吨,占世界的25%);水泥产量1949年中国66万吨,美国3594万吨,日本328万吨,印度214万吨(2017中国23.2亿吨,其它国家17.28亿吨,中国占57.31%);发电设备1953年中国2.2万千瓦,日本116万千瓦,印度0(2010年中国1.17亿千瓦,世界第一。其中火力发电设备8235万千瓦,占世界的80.3%,技术水平居世界前列,风力发电设备1646万千瓦,世界第一,水电设备1819万千瓦,世界第一);乙烯产量1960年中国0.07万吨,美国247万吨,日本8万吨(注:1949年乙烯还没有工业化生产。2017年中国1822万吨,世界第二,美国2744万吨,全球1.52亿吨)……
这就是1949年蒋介石交给毛泽东的中国工业的全部家底,实在是太薄了,连非洲国家都不如,比亚洲的日本、印度更是相差太远了。


1949年后的国人教育情况:
1949年后中国社会小学4年级以上的高等小学学生就算“知识分子”了,1949的中国教育相比津巴布韦都差距巨大,1949年以前津巴布韦小学入学率就已在70%以上,而为了工业化,毛主席大力发展教育,把识字班在内的入学率算上,1952年也仅有49.2%。
以下是新中国历史上每年学生毕业的数量: 1951——1956年,小学毕业生从100万增长到500万;
1957——1968年,初中毕业生从100万增长到500万;
1971——1976年,高中毕业生从100万增长到500万;
2001——2008年,大学毕业生从100万增长到500万;
2017年,每年有800万大学生毕业,其中硕士50万+,博士5万+。
目前中国适龄劳动力中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数将近1个亿,而整个西方世界,这个数字不过2个亿。

二、为了工业化,毛泽东主导了伟大的改革开放!

中国在这个指导思想下,毛泽东领导的共产党开始了人类历史山史无前例的最伟大的改革开放运动,首先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开放,并彻底全面改革原有旧中国留下的经济制度和社会管理体系,使之适应工业化要求。这是新中国第一次改革开放,政府设计出了一套可行的管理模式:
缺钱?就搞高积累,全国人民勒紧裤腰带,把农业生产出来的每一粒粮食、每一斤肉类水果都省下来,出口到国外换回外汇投入工业化,所以那个时候的中国人在保持基本温饱之外,没有消费娱乐,只有积累。今天许多数典忘祖的不肖子孙指责毛泽东时代让中国吃不饱饭,这是对于父辈艰辛的无视与背叛。
没设备技术?就对外开放引进!向苏联全面靠拢。
中国对接纳自己的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开放,但西方不对中国开放,不允许中国开放,不接受中国开放,还搞了一个“巴统组织”来封锁中国,但毛主席在解放广东的时候就高瞻远瞩地保留了香港,在香港开一个暗道,通过霍英东等爱国商人走私引进西方工业设备。今天有些没有历史知识的不肖子孙总是说毛泽东时代的中国闭关锁国,却不知道那是人家西方用坚船利炮要把中国封锁在12海里海岸线之内,是蒋介石配合美国,不让大陆实现工业化。一当中美和解,毛主席马上就引进13套化肥生产线以保障农业的粮食生产用肥,还引进当时世界最先进的芯片生产线搞电子工业;
没有高素质劳动力?就大面积改革基础教育体系,大力发展基础教育,用四次扫盲运动,并改革文字搞简化字,快捷高效的传播知识。
1955年1月7日,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和教育部联合发布《汉字简化方案(草案)》。1956年1月28日,国务院通过并公布了《汉字简化方案》以及拼音体系。
改革和创新国家职业教育方式,兴办工人业余大学和农民大学
为了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国家因陋就简办创造性地办起了各种各样学以致用的职工大学和中等专业学校,据不完全统计,在1977年各类学生人数达到7000多万人,相当于当时中国人口总数的近10%在职业学校接受教育,在今天我们崇洋媚外羡慕德国全民职业教育的时候,却忘记了毛主席在中国土法上马创办的全民职业培训体系。
而在1982年,在校接受各种职业教育的学生则大幅减少到只有2200万人。
没人才?就大规模向外派遣留学生。有人说当今中国改革开放的标志就是大规模派遣留学人员和引进技术,没有错。但是大规模派出留学人员和引进技术,这在人民中国刚成立后,新中国领导人就做了,中国的对外开放始于1950年2月14日签订的《中苏友好互助同盟条约》 ,更由于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苏联慷慨援助中国,前后十年中国向苏联派遣留学生2万多人,并引进了156项大型项目。
为了配合工业化高潮的到来,培养国家需要的工程技术人才,中国政府在1952年6月至9月加大力度全面改革了中国的高等教育体系,重建了全国高等院校的院系专业设置。将中国大学专业设置从以前文科占80%,改革到以理工科为主。
经过对高等教育体系的改革,1952和1953两年的大规模院系、专业调整后,全国高等院校由原来的211所改革成了182所:其中综合大学14所,工科院校39所,师范院校31所(加强教师培养),农林院校29所,医药院校29所,政法院校4所,财经院校6所,艺术院校15所,语言院校8所,体育院校5所,民族院校2所。
院系专业设置改革,加强了工程、师范和农林等方面的专业人才的培养,使专门学院尤其是工科类专门学院有了迅速的发展,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国家经济建设所急需的专门人才,对新中国的国家工业化建设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教育改革改变了旧中国工程技术教育过于薄弱的状况。

Jp153.jpeg 图|1957年11月17日毛主席来到中国对外开放的前沿苏联,在莫斯科大学对中国留学生发表演讲“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大规模派遣留学生,是对外开放的最显著标志

国家为了激励优秀人才投身工业化?还改革了社会管理体系,搞城乡二元化,让工人与干部吃皇粮,拉开城乡的待遇差别……
那么,这样的顶层制度改革就可以让中国跨进工业国家的大门了吗?
还远远不够!

任何国家的工业化过程,必然会对过去农耕社会形成稳定利益格局进行全面重构,打破以前的旧格局,重建一个以工业体系为核心的全新社会结构。毫无积累的中国大陆的土地改革,就以革命的手段收缴地主的私有土地分给农民种植,产权属于集体所有,为即将进行的国家工业化奠定了基础;蒋介石在台湾也搞土改,他用从大陆搜刮过去的黄金、外汇,政府从地主手中赎买土地分给农民,把台湾的地主变成最早拥有资本金的一批人,让原来的地主成为潜在的资本家。
在世界工业文明的先行国家,在工业化重构社会体系的冲击下,都存在大批农民失去土地,大批手工业者纷纷破产,成为工业化廉价劳动力和资本城市化贫民窟中的成员这么一个过程。因此,伴随工业化的一个重要的副产品就是社会的剧烈动荡。
无一例外,世界工业革命历史,浸透的都是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早期农业进城人口“农民工” 的斑斑血泪。作为世界工业革命的发源地,英国在工业革命初期有三件记入史册的“苦难事件”。
Jp154.jpeg 被“圈地运动”从土地上驱赶走的失地农民成为了城市除本身劳动力之外一无所有的无产者和 “流浪者”,英国制订血腥法令强迫他们成为廉价劳动力,为了活命,不得不进入生产羊毛制品的手工工场成为“农民工”。

Jp155.jpeg 工业化初期英国刚刚进城的“农民工”工人的悲惨生活

第一件事,随着工业化的推进,煤炭作为工业革命初期最主要的能源,必然带来对初级能源煤炭的巨大需求,伴随煤炭的大量开采,频繁的矿难事故随之而来,造成大批从农民改变身份成为煤矿工人的人的命运,他们被埋葬在地心深处。煤矿工人每天离家上班,但是却不知道自己是否还能够回家。曾有一部讲述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煤矿工人故事的电影,说煤矿工人的妻子小孩每天在丈夫父亲下井后,盼丈夫父亲能平安回家,成了他们日常生活主题的故事。
Jp156.jpeg Jp157.jpeg 缺少任何安全防护的英国煤矿工人在井下采煤

工业革命初期英国各个矿区的煤炭产量 Jp158.jpeg

第二件事,尽管在大航海时代,英国从全世界殖民地掠夺了天文数字的财富来启动工业化,无需像新中国工业化初期用“剪刀差”在保证农民基本温饱前提下,从本国农业和农民那里挤压和积累财富完成国家工业化,但是工业化初期工业体系对原材料和劳动力的需求却日益庞大,为了获得足够纺织业需要的工业原料羊毛,英国就产生了“羊吃人”运动的悲剧,把农民驱赶进城市,让他们成为“农民工”和工业的最廉价劳动力,英国对待本国农民的政策可以用残暴血腥来描述。
地主和新生的资产阶级毁掉农田把自己的土地和公共的土地用篱笆圈起来放牧羊群,并强行圈占农民的土地。农民丧失了赖以养家活口的土地,扶老携幼,向着陌生的地方去流浪,成为流民。这就是英国资本主义血腥发家史上的 “羊吃人”的“圈地运动”。
流民的大量增加,不利于社会稳定。这是工业化过程中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避免的现象。
第三件事情与第二件事情有关。随着大量失地农民成为社会流民,一方面增加了社会不稳定因素,另一方面兴起的工业化有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为解决流民和工业劳动力,英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在颁布限制圈地法令的同时,也限制流浪者,目的是让那些从家园中被赶出来的农民,去接受工资低廉的工作。凡是有劳动能力的游民,如果不在规定的时间里找到工作,一律加以法办。通常,对于那些流浪的农民,一旦被抓住,就要受到鞭打,然后送回原籍。如果再次发现他流浪,就要割掉他的半只耳朵。第三次发现他仍在流浪,就要处以死刑。
1547年再次通过了被认为是都铎王朝最严厉的惩治“流浪汉”的法令凡是流浪一个月还没有找到工作的人,将被逮捕,在前胸打上“S”烙印,被罚做两年奴隶,他的主人可以任意驱使他从事任何劳动。该法令把所有无业者都称为流浪汉,给予严厉的惩治。这种奴隶如果逃亡将终身为奴,逃跑两次,将被判死刑。任何人还有权将流浪者的子女抓去作学徒,当苦役。
在亨利八世和伊丽莎白两代国王时期,处死了大批流浪的农民。圈地的结果,使英国的农民数量越来越少,失去土地的农民只好进入城市,成为城市无产者,为了活命,不得不进入生产羊毛制品的手工工场和其它产品的手工工场,成为资本家的廉价劳动力。在这种手工工场里,工人的工资十分低,而每天则要工作十几个小时。
18世纪后,英国国会通过了大量的准许圈地的法令,在法律上使圈地合法化,英国农民的人数为此减少到了有史以来的最低数量。
圈地运动为英国的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这种“羊吃人”的圈地运动,为它准备了大量的、除了自己的劳动力之外一无所有的劳动者。
英国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充满了血腥。 Jp159.jpeg 羊吃人,严苛立法,把农民从土地赶走成为工业的廉价劳工

有光荣革命历史的法国,在欧洲国家中常常以暴力革命的方式解决社会冲突,因此法国在推翻封建制度方面进行得最彻底。1789年8月26日,制宪会议通过了著名的《人权宣言》,明确“在法律面前,所有的公民都是平等的”,1790年3月15日议会宣布“一切特权,一切财产的封建性质和贵族性质一律废除。”同年6月19日,议会进一步作出决议:“永远废除世代相承的贵族阶层”……工业化过程中如此决绝的社会制度改革,必然招致旧贵族的复辟和反扑,因此与激烈工业化过程相伴的是法国人的暴力革命,仅仅拿破仑时代,法国人就在工业革命的社会动荡中奉献了整个国家23%年轻人的生命。
Jp159.jpeg Jp160.jpeg 至于北美大陆的美国,其工业化进程比英国晚了半个世纪,美国工业化也导致了北方工业资本家与南方农业资本农场主在劳动力、原料棉花、市场竞争等方面的尖锐对立,南北两方奴隶制庄园经济与北方资本主义工业经济制度的矛盾已经不可调和,只能以战争的方式来决定一种制度的胜利,因此这块土地上展开了白人屠杀印第安人后整整4年的大屠杀(南北战争),将国家打成一片尸山血海——死亡人数达62万人,比后来参加两次世界大战阵亡的人数还多。
Jp161.jpeg Jp162.jpeg Jp163.jpeg 美国工业化过程中,工业资本与农业资本间矛盾激化发生南北战争

改革社会体系

那么,中国要怎么跨进工业化国家的大门? 是简单的重复英国、法国、美国等等国家工业化的残酷血腥历史,让已经饱受苦难的人民遭受工业化带来的流离失所?任由这个近代饱受战乱的国家再承受一次工业化带来的社会巨震和撕裂?或如日本德国那样发动对外侵略战争,与工业化先行国家英法美等争夺殖民地资源和市场?
中国共产党的回答是:
不!绝不!

于是,为了避免工业化先行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发生的上述类似社会冲突问题,毛泽东领导的共产党为新中国设计了一套严密的户籍管理制度。它就像一把巨锁,将五亿多国民牢牢的锁定在土地上,通过限制国民的自然流动,将工业化对社会的冲击降低到最小程度。而“农转非”就是这把开锁的钥匙——国家根据工业化的进展和需要,有计划的将一批批的农业人口转化成工业体系的工人以及体制内的管理人员。 计划经济,由此应运而生,根据国家财力和工业发展的轻重缓急计划工业项目的上马。今天那些仍在抨击计划经济的人,是属于历史的无知,或者出于反共的目的。
于是,新中国在这样复杂超前的顶层设计下,开始了长达三十年的国家工业化奠基仪式。

三、工业,以钢为纲,中国钢铁“超英赶美”之梦

工业化首先从何开始?

煤+钢是工业化的基础
放眼国民经济社会,钢铁的需求几乎无处不在:工业设备要钢铁,开采煤矿要钢铁,基础设施建设要钢铁,农业生产要钢铁,连北方冬天用钢铁做的炉子也比用砖石切成的燃料的使用效率高得多。钢铁产量的多少,标明了国家工业化的水平高低。
可是,建国之初,中国的钢铁产能低的可怜。1949年在工业化国家钢铁产量以千万吨计时,美国甚至高达7070万吨,新中国的钢铁产量仅仅15.8万吨,1950年中国钢铁产量也仅仅61万吨,对于一个工业体系而言,这点钢铁产量可谓杯水车薪。平均到每个中国人不足打半把菜刀。
Jp176.jpeg 自己一穷二白工业基础薄弱,外部又面临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的封锁,向苏联社会主义阵营靠拢,获取必要的经济援助+工业设备就成为新中国一种必然选择。
这时朝鲜南北战争爆发了,中国一方面为了拒敌于国门之外,保卫东北这个当时中国最重要的工业基地不在美国飞机飞行半径覆盖之下,一方面也是站队社会主义阵营,伟人一声令下,几十万志愿军将士身着单衣在零下四十度的气温里卧冰嚼雪,却气贯长虹,将气势汹汹的美国等西方工业化国家组成的18国联军从鸭绿江边赶回38线,从而在朝鲜停战后的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年-1957年)获得苏联156工程的关键援助。这一系列的项目不仅帮助了中国的工业经济发展,而且奠定了新中国的工业基础。
一五计划总计156项工业援助项目,包括煤炭25项、石油2项、电力25项、钢铁7项、有色金属13项、化工7项、机械24项、轻工业1项、医药2项、军工45项、建筑3项。
156个项目帮助中国初步搭起一个工业体系的架子,也是当时中国薄弱的经济基础和人力储备所能承载的工业化规模的极限,156个项目主要集中在东北,因为当时东北产业工人与技术员不够,还从上海抽调了十万产业工人与技术员赶赴东北及各地支持。
第一个五年计划轰轰烈烈展开了。到1957年,中国第二产业(工业+建筑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比从1952年的20.9%,增长到29.6%。156个项目让中国工业化取得了开门红。
一个国家建立工业并不是很难的事情,自己凑一点,别人给一点,搭起一个初步工业体系的骨架,很多规模大点的国家都能做到,困难的是如何继续扩张——怎样在其后几十年维持对工业化的持续大规模投入,发展出一个门类齐全的国家工业体系,坚持到最后让工业反哺农业的一天。这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纵观二战后历史,除了战后少数国家如日本、西德、韩国因为基础较好,人口较少,美国出于政治和地缘战略目的对其扶持援助,发展出了部分优势产业,成功完成全产业链国家工业化的,全世界只有中国!

为了加快速度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建设中国,中国掀起了社会主义建设大跃进高潮:

社会主义建设大跃进运动!

工业以钢铁为核心的大跃进开始了——15年钢产量赶上或超过英国,50年钢产量超过美国,也就是今天人口口相传却又不解其意或者误解其意的“超英赶美”。 Jp177.jpeg 计划1972年钢铁产量赶上英国,人民共和国做到了

中国的钢铁产量在毛主席提出“超英赶美”后的15年(1972年)赶上英国并与英国并驾齐驱,17年后(1975年)超过了英国,在1978年达到3178万吨,超过英国历史最高产钢量;在37年后(1995年)超过美国,从此中国的钢铁产量至今23年一直稳居世界第一。今天中国的钢铁产量超过的不是美国,而是世界,中国钢铁产量在世界钢铁业的占比超过50%。美国在其工业最繁荣时期,钢铁产量也只占世界的40%多。
毛泽东时代建设的数十个大型钢铁厂的产量仍占今天中国钢铁总产量的86.66%。是毛泽东那一辈人,让中国工业挺起了脊梁。
1995年,正是中国人热衷于抨击和否定毛泽东经济建设路线的高潮时期,几乎全社会把伟人毛泽东在1958年提出的“超英赶美”当成一个不懂经济的笑话嘲笑,而在这个时候,中国的钢铁产量已悄然地超越美国,此时,没有几个人记得1958年毛泽东给中国人定下的钢铁产量 “超英赶美”50年目标在仅仅37年之后就提前实现了。
在毛主席计划钢铁产量50年(2008年)超越美国的时候,中国那年钢铁年产量超过5亿吨,美国只有9135万吨,中国是美国5倍多。
在1949年,印度的钢铁产量都是中国8.6倍,在1976年只有中国的45%。而今天却只有中国的10%不到。
Jp178.jpeg 1996年,中国年钢铁产量首次超过1亿吨,中国邮政为此发布了纪念中国钢铁产量超1亿吨的纪念邮票。而1995年中国钢铁产量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却被人故意忘记。
Jp179.jpeg

四、煤、石油、电力,电力是一个国家工业能力的标志,中国怎样成为今天世界第一

煤+钢是早期工业化的基础。其实工业化的基础是能源+钢,在石油和电力还没有成为工业化的核心能源的时候,作为早期工业化,也就是工业化初期的第一代能源,煤炭也就成了工业化的关键因素。马丁·雅克在其著作《当中国统治世界》分析1800年西欧并没有领先中国多少,而后来中国之所以在与英国的竞争中败落,就在于中国的煤炭蕴藏在远离人口中心区的西北地区,不能为中国的工业革命提供燃料(第1章《西方的兴起》第23页)。
煤炭作为能源为工业化提供燃料,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煤炭也作为发电的主要燃料持续到今100多年,到今天中国发电量的80%还是来自火力发电,也就是使用煤炭作为发电的燃料。
Jp180.jpeg 1953年12月新疆最大的苇湖梁火力发电厂建成投产

Jp181.jpeg 1978年建成投产的广州黄埔火力发电厂

为了解决工业化需要的能源问题,建国之初,中国就将包括煤矿开采在内的能源产业放到与钢铁同等重要的地位,苏联援助的156项目中,就有25个煤矿项目、石油2项、电力25项,工业能源项目占所有援助项目的三分之一。一五计划中,中国的煤炭开采量保持着非常高的速度增长。1949年煤矿产量不过3000万吨,到1957年已经达到1.3亿吨,三年大跃进1960年达到近4亿吨的顶峰,61年又降下来为2.2亿吨,然后慢慢增长到78年的6.2亿吨。

中国历年煤炭产量 Jp182.jpeg Jp183.jpeg Jp184.jpeg Jp185.jpeg 按1961年来算,2.1亿吨煤炭产量已经是49年的7倍。
2017年世界煤炭产量为77.3亿吨,中国35.23亿吨,占世界总产量的45.6%。
2005年新疆准噶尔盆地东部从阜康市到木垒哈萨克自治县的一条狭长地带,东西长约220公里勘探出了整装型准东煤田,煤炭资源储量达3900亿吨,足够中国开采和使用100年,之前全国勘探出的煤炭总储量才2136亿吨。
Jp186.jpeg 储量3900亿吨,足够中国使用100年的整装新疆准东煤田

煤炭的大量开采,不仅带来了中国工业化的突飞猛进,还带来了工业化的副产品“凉白开”凉白开在现代社会这是再寻常不过的东西,但是在农业社会——凉白开对于普通人家是一种奢侈品。
把水煮开了再喝更有益于健康,这个常识其实古人就有,早在晋代就有《养生要集》记载: “凡煮水饮之,众病无缘生也”。但是常识归常识,直到民国,绝大多数民众日常所喝的还是未煮沸的生水,不是民众不注重个人的健康,实在是没有足够燃料。
人间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
柴名列老百姓生活第一,比粮食还重要。
粮食种下去当年总有几分收成,但是柴火却一年长不出来,越砍越少。中国几千年历史基本就是这样一个周期性地循环,随着人口的繁盛,大量的树木被砍伐作为燃料,然后是生态灾难,瘟疫、战争,人口大量减少,自然生态恢复,周而复始。
在燃料缺乏而又人口集中的城市,在毛泽东大兴水利大建水库之前,人们的饮水基本依赖地下水,也就是井水,由于农业社会的城市不具备化粪处理能力,大量人畜排泄的粪便四处横溢,致使地下水遭受严重污染。清代《京师坊巷志稿》记载,北京内外城1258口井,绝大多数都是苦水井,做饭不香,洗衣服洗不干净,洗头发黏手。这样的井水饮用基本就是吃别人用粪便培育出来的大肠杆菌。今天中国600多个城市的工业和生活用水,只要是来自水库,100%都是毛泽东时代的人民人拉肩扛建设起来的。
Jp187.jpeg 当年人拉肩扛,万众建设北京十三陵水库场景。今天中国水库库容量的90%都是毛泽东时代的人民建设的

相对富裕的城市买走了大量的柴火,农村一般只能烧秸秆稻草,有限的燃料当然只能优先保障吃饭、取暖的需求,烧开水就是一种很奢侈的行为。
大量直接饮用河水、井水的后果就是,各种恶性传染病连绵不绝,几千年直到民国,层出不穷的烈性传染病反复爆发摧残着国民的健康:天花、鼠疫、白喉、猩红热、霍乱、斑疹伤寒、伤寒、肺病、麻疯、疟疾、血吸虫病…… 柴火的宝贵,甚至在新中国建国之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很多农村都还在因为争夺柴火而发生大规模的械斗。
解决生活用燃料的问题只能靠工业化。
通过工业化开采煤炭,最终解决困扰中国社会几千年的燃料问题。
虽然开采出的煤炭大部分被投入到工业生产中,但是城市的燃料问题已经得到解决——城市(包括部分农村)开始大量应用蜂窝煤,没有城市争夺柴火,农村燃料问题也得到大幅缓解。
燃料一解决,中国人就开始喝上凉白开。
最初1958年大跃进期间,集体公共食堂开始免费供应开水,大跃进失败后,虽然食堂不再供应开水,但是,大跃进的副产品却是让城市与农村普及了大量暖水瓶,随着煤炭产量的节节上升,凉白开对于国民不再是一种奢侈品。
凉白开的普及对于人民身体健康有重大意义,到1976年中国人均寿命就达到67岁,凉白开立下了大功!煤炭立下了大功!
凉白开之后随着煤炭生产越来越高,慢慢的有了更多的燃料可以烧热水洗澡,这又意味着中国人的个人卫生条件上了一个台阶。煤炭的广泛应用不仅可以给国民生活提供更多的燃料,更重要的是不需要再砍伐树木用作燃料,挽救了岌岌可危的生态环境,1949年,全国森林覆盖率只有8.6%,北方地区不足5%,到1978年全国森林覆盖率提高到了13%,现在则是22%左右——国家的工业化水平越高,城市化率就越高,森林覆盖率就随之越高。目前中国的城市化率大致是57%左右,如果达到70%,届时中国森林覆盖率将达到40%以上。
绿水青山,只有工业化才能给予中国。

石油,是工业的血液

随着汽车代替马车成为人类的代步和运输工具,石油就进入了人们的生活,当今世界石油产量的72%用于燃料,包括汽车上的柴油、汽油,飞机、轮船等交通工具使用的燃油和发电厂使用的重油。
中国是一个相对缺少石油的国家,在大庆油田没有发现和开发之前,中国城市的公交车是以煤气作为燃料。
Jp188.jpeg 1960年北京长安街上背驮煤气包的公交车

Jp189.jpeg 带煤气包的长途汽车


向德发明的“中华煤气轿车”

向德(1901-1985),湖南衡山县(今衡东县白莲镇)人。1925年湖南公立工业专门学校(湖南大学前身)毕业后留校工作,1928年起任湖南省建设厅技士,上个世纪30年代初因研制成功“煤气汽车”而蜚声中外。湖南和平解放后,任长沙市副市长、民建中央常委、全国工商联常务委员、湖南省人民委员会委员等职,曾受到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接见。

石油是工业的血液,是机动车船最好的燃料,中国石油工业直到新中国建立前夕,基础极其薄弱,1949年中国原油产量12.1万吨。1949年9月25日中国最大的油田甘肃玉门油矿解放。1952年8月,中央命令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9军第57师转业为石油工程第一师,到1952年底,全国原油产量达到43.5万吨,为1949年的3.6倍,为旧中国最高年产量的1.3倍。生产汽,煤,柴,润四大类油品25.9万吨,比1949年提高6倍多。1959年玉门油矿已建成一个包括地质、钻井、开发、炼油、机械、科研、教育等在内的天然气石油工业基地,为新中国的石油人才培养了最基本的人才,玉门油矿当年生产原油140.5万吨,占全国原油产量的50.9%。 按照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部署勘探石油,1955年10月,克拉玛依克1井喷油,到50年代末,全国已初步形成玉门、新疆、青海、四川4个石油天然气基地,1959年,全国原油产量达到373.3万吨。
石油矿藏不足,就制造“人造油”,在人造油方面,经过扩建和改造,东北各人造油厂的产量有了大幅度的增长,另外国家还在广东茂名兴建了一座大型页岩油厂。1959年人造油产量达到97万吨,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国家炼油工业在十分薄弱的基础上,先后扩建、新建了上海、克拉玛依、冷湖、兰州、大连等8个年加工能力为10-100万吨的炼油厂,1959年生产汽、煤、柴、润四大类油品234.9万吨,中国主要石油产品自给率达到40.6%。
1960年3月,一场关系石油工业命运的石油大会战在大庆揭开了序幕,4万多人,几十万吨设备拥到大草原上,“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成为当时会战职工的豪迈誓言,仅用三年半的时间就探明了面积达860多平方公里的特大油田,建成年产原油500万吨的生产能力,三年生产原油1166.2万吨,占全国同期原油产量的51.3%。1205钻井队队长王进喜,就是当时这种精神和品格的代表人物。

感动了中国几十年的老照片

1960年,王进喜奉命从玉门油田带领1205钻井队来到大庆油田后,一不问吃,二不问住,下车先问三句话:“钻机运到了没有?”“钻井的井位在哪里?”“这里的钻井记录是多少?”当钻机运到后,他知道吊车和拖拉机不足,没有向上级伸手,而是带领职工,使用橇杠和棕绳,人拉肩扛,把五、六十吨重的钻机部件卸下火车。又靠人拉肩扛,装卸汽车,在现场安装设备,竖起了井架。于是就有了上面这张感动了中国几十年的照片。
开钻时,需要用大量的水调制泥浆,但当时既没有铺设供水管线,水罐车也很少,他不等不靠,带领职工从一里外的水泡子里,用脸盆一盆盆地端水,争取时间提前开了钻。
在一次钻进中,突然发现井涌迹象,一旦井喷,整部钻机可能被陷进地层,还会引起火灾,烧毁设备。为防止井喷,急需加大泥浆比重,但现场没有搅拌设备。在这紧要关头,王进喜和几个工人奋不顾身地跳进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泥浆。经过两个小时的搏斗,一场井喷事故避免了,可是王进喜和两个工人的身上已被碱性很强的泥浆烧起了许多大泡。王进喜吃在井场,住在井场,饿了就着冰渣啃几口干粮,困了枕着钻头躺在成排的钻杆上休息一会。从安装钻机到他们钻的第一口井完钻,他一连七天七夜不下“火线”。当地的老乡感动地说:“王队长可真是铁人啊!”从此,“铁人”这个响亮的名字,传遍了整个大庆油田,传遍整个中国。

看到铁人王进喜,你能理解那个时代人们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吗?

1960年10月,天降霜雪,人要换棉衣,生产设施要保温,可几万名涌进草原的石油会战职工仍然住在帐篷或活动板房里。为了在冬季坚持生产建设,从机关到基层,每天出动上万人挖沟复土,把新铺设的输油、供水管线深埋地下。采油技术人员和工人创造了“长烟道”、“热风吹”、“平顶盘管加热炉”等多种多样的保温设施,解决了油井和油、气集输管线的保温问题。从领导干部、总工程师、大学教授到生产工人、学徒工和炊事员,都组织起来,动手挖土打夯,盖“干打垒”。仅两个月时间就建成30多万平方米“干打垒”房子,解决了几万人的过冬问题。这种“干打垒”房子每个单位都可组织职工就地取材,自己动手盖,投资少,建设速度快,对石油会战的开展起了很大作用。1960年12月10日,大庆油田的气温下降到零下30多摄氏度,而当天原油产量达到7219吨,在冬季创造了石油会战九个月来原油日产量最高纪录。

两个月建起了成片的干打垒,总面积30万平方米

1970年11月15日,铁人王进喜逝世,年仅47岁,他用“少活20年”的干劲和精神,与4万石油工人一道用汗水、热血和生命为共和国开采出了大庆油田。
1963年,全国原油产量达到648万吨,同年12月,周恩来总理在第二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庄严宣布,中国需要的石油,现在已经可以基本自给,中国人民使用"洋油"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1964年1月25日,毛主席发出“工业学大庆”的号召,1964年2月13日,毛泽东在人民大会堂的春节座谈会上发出号召:“要鼓起劲来,所以,要学解放军、学大庆。要学习解放军、学习石油部大庆油田的经验,学习城市、乡村、工厂、学校、机关的好典型。”此后大庆成为了中国工业的旗帜,“工业学大庆”的口号响彻中华大地。
1965年新中国生产汽、煤、柴、润四大类油品617万吨,石油产品品种达494种,自给率达97.6%!
1965年,在山东探明胜利油田,1966年130多万吨,到1978年的近2000万吨,成为我国仅次于大庆的第二大油田。到1978年,大港油田原油年产量达到315万吨。1976年大庆油田年产量突破5000万吨,为全国原油年产上1亿吨打下了基础。
炼化方面,国家陆续兴建了茂名、大庆、南京、胜利、东方红、荆门、长岭等7个大型炼油厂。以地方为主先后建设了天津、武汉、安庆、浙江、广州、九江、乌鲁木齐、吉林、鞍山、石家庄、洛阳等11个大中型炼油厂,到1978年,全国原油年加工能力已达9291万吨。今天仍然是这些在前三十年兴建的炼化工厂基础,支撑中国年炼化能力达到8.5亿吨。
在被称为“十年浩劫”的1966年到1978年的13年中,原油产量以每年递增18.6%的速度增长,年产量突破了1亿吨,从1973年起,我国还开始对日本等国出口原油,为国家换取了大量外汇。所谓“十年浩劫”期间中国原油加工能力增长5倍多。
今天,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一大石油消费国,年消费石油5亿吨,其中自产石油1.9亿吨,基本是毛泽东时代石油勘探打下的基础,进口3亿吨石油,是中国每年用工业品从国外换回。石油的普及,极大地提高了国内的交通运输能力。
中国的工业化,就是王进喜这一代毛泽东时代的老一辈工人阶级用汗水、鲜血和生命拼搏出来的!


电气化时代,电力是工业的核心驱动力,是一个国家工业能力的标志

中国电力工业历年年发电量KW·H(度)



电力代表今天的能源,国家用电量也代表了一个国家的整体工业化水平。 下面,是中国与相关工业国家年发电量的比较:


2010年,中国与美国年发电量持平,这年年底中国工业产值超越在世界最大工业国宝座上盘踞了116年的美国,成为世界第一,今天,中国工业产值已经超越其后的美日德英法数国的总和。
2017年中国发电量产量总计62758.2亿度。到2018年,中国发电量将超66000亿千瓦时。


电力工业由能源、发电系统和输电系统三部分组成。

能源

煤炭产量的爆炸性增长,解决了中国能源来源问题,让中国追赶上了世界。在2005年之前中国全国勘探出的煤炭总储量2136亿吨,而准东煤田的煤炭资源储量达3900亿吨,2017年中国煤炭开采量35亿吨,足够中国开采和使用100年,
今天中国在新型能源1000亿吨石油当量“可燃冰”(中国南海的藏量佔世界储量的7成),和相当于全球煤炭储量7万倍的“干热岩”能源的勘探开采研究上,走在世界前列。
而中国在未来能源端生产无穷电力的可控核聚变装置的研究中,已经遥遥领先国际水平,中科院李建刚院士拿出的中国可控核聚变项目计划时间表,中国在2050年研制出可控核聚变的商用炉。


发电

为了保障工业化需要的电力,一五计划期间,国家就组建了三大发电设备生产企业,分别是哈尔冰电气集团、东方电气集团、上海电气集团(三大电气集团都含锅炉厂、汽轮机厂、发电机厂),如今中国大型发电设备都由这三家企业生产。
今天,三大电气集团研制的1000MW(100万千瓦)等级水轮发电机组、1000MW和1350MW (135万千瓦)等级超超临界火电机组、1000MW-1750MW(175万千瓦)等级核电机组,技术世界领先,成功占有全球市场半壁江山。中国的100万千瓦以上级别超超临界汽轮发电机组霉生产1度电只需燃烧274克煤,而日本排名第一的矶子电厂新1号机组,生产1度电需要烧煤304克。
2006和2007两年,中国每年装机容量达到1亿千瓦左右。

中国100万千瓦“超超临界汽轮发电机组”



中国第二大水电站,四川宁南县白鹤滩电站单机容量全球最大的世界首台100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导水机构通过验收

输电

发电厂发出电以后,需要输送到终端用户所在区域,就需要建设输电系统,特别是中国能源分布严重不均衡,“北煤西水”,发电企业发出的电能要到达中国经济中心环渤海津京唐地区、上海周边地区,珠三角地区,需要远距离长途传输,因此国家在一五期间,除了建设上述三个发电设备集团之外,还建设了沈阳变压器厂(被后起之秀特变电工收购)、保定变压器厂等输电设备生产厂。

1000KV特高压交流变压器


±1100千伏特高压直流变压器


2005年在准格尔盆地东部发现了储量达3900亿吨,足够让中国人使用100年的整装特大型煤田准东煤田。

世界储量最大的新疆准东煤田就在这里了

2016年1月11日, 准东-皖南(新疆昌吉—安徽宣城)±1100千伏(110万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开工建设。这是目前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输送容量最大、输送距离最远、技术水平最先进的特高压输电工程。一回1100千伏(110万伏)直流输电线路,输电容量可达1375万千瓦,经济输电距离5000公里,一条线路可以满足中国东部地区5000万个家庭的用电量。特高压输电技术可以实现大功率的中、远距离输电,以及实现远距离的电力系统互联,建立国际级的联合电力系统。

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


±1100千伏新疆昌吉直流换流站(变电站)在2018年年底竣工

线损率是一个判断高压输电系统技术先进的重要指标。从下表可以看出,中国和美国的线损率相当。但是不同的是表中美国的输电网经济输送距离是500公里,中国±1100千伏特高压线经济输送距离是5000公里,美中两国电网比较,美国输送一百公里产生的线路电能损耗,与中国电网输送一千公里产生的线路损耗相当。俄罗斯、巴西、印度有较长距离输电,对比看看他们的线路损耗率。

2017年,电网企业平均线损率为6.72%,同比增长0.06个百分点。从企业看,国家电网公司线损率最高,为6.86%,内蒙古电力公司最低,为3.93%。区别就在于国家电网承担了西电东送长距离输电。
为保障发电设备和电网设备的安全运行和无人值守运行,毛泽东时代还组建了哈尔滨阿城继电器厂、许昌继电器厂、南京电力自动化设备总厂、南京电力自动化研究所(NARI,南瑞)等电力安全和自动化设备研究机构和生产企业,他们保证了飞速发展的电力工业安全运行。

南京电力自动化研究院

中国国家电网公司在2012年首次投资境外国家级电网公司后,截止到2017年底,国家电网的海外资产已经达到600亿美元。


菲律宾、巴西、葡萄牙、澳大利亚、意大利、希腊等7个国家和地区的骨干能源网都是国网参与投资运营,2017年,中国国家电网公司在世界500强继续保持第二名。


中国电力的发电和电网技术,今天已经独步世界。
一旦中国在可控核聚变商用方面取得成功,那么配合遥遥领先世界的中国特高压电网技术,中国能源将独步世界,成为世界的能源中心。 今天,以毛泽东时代奠定的中国煤炭工业基础、石油工业基础、电力工业基础为核心的中国能源工业,正驱动着复兴中的中国滚滚向前,在当今世界525个工业门类中,有220个工业门类的产量居世界第一。
如果没有毛泽东时代为中国工业化的艰苦奠基,中国依靠当年比印度更加穷困的羸弱的工业基础,不会成为今天世界第一工业大国,世界第二经济强国。从创造财富的角度,今天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一财富创造国家。只有农业和制造业创造社会财富,服务业不创造社会财富,服务业中的金融业只是社会财富的分配机制。 (未完待续)

请关注本公众号,继续阅读本文章的下半部分。 《苦难奠基,新中国前三十年史诗般波澜壮阔的工业史》(下) 五、农业,以粮为纲 六、苦难伟大的毛泽东票证年代,为工业化勒紧裤带 七、解救人民出苦难,强壮人民体质,为工业化培养康健劳动者 八、艰辛探索与曲折道路 九、培养中国人的工业文明思维——划时代的社会主义文化革命 结束语

下半部分导读:新中国农业做了什么保证每个中国人都有饭吃?为什么会有被称之为苦难的票证年代?票证年代为今天中国的富强做出了什么样的贡献?完整解释新中国经济发展的规律和逻辑:毛泽东时代人民生活为什么苦,改开以后生活为什么得到改善,现在为什么大量进口农产品(粮食水果肉类海产品)、矿产品(石油)?新中国采取什么措施大幅增加国人寿命?艰辛探索过程又走了哪些弯路经历什么曲折?中国工业化为什么需要文化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