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改

天湖商周墓地

添加30字节, 2019年2月28日 (四) 02:44
息国贵族的天堂
[[文件:062.png|right|200px]]
1979年4月,当地水利部门开工修建条引水灌溉渠,计划将竹竿河水西引灌溉农田,引水渠恰好自东向西横穿墓地。一天下午,水渠提灌站工地上几百位建设者正在挥汗如雨地紧张忙碌着,一位中年汉子一铁锨下去便惊得呆住了:这是什么东西?一个铜喇叭?怎么还有铜香炉?……消息不胫而走很快就传遍了周围十里八乡,信阳地区文物管理委员会、罗山县文化馆的文物干部闻讯后,立即奔赴现场,随即清理、发据了渠首南边的6座古墓葬。原来这是几座商代墓葬,“铜喇叭”是喇叭形口的青铜觚,“铜香炉”是三足青铜鼎。次年秋季为了配合引水灌渠的扩建工程,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文物考古部门再次抢救发掘了天湖商周墓地。两次发掘商周墓葬42座,特别是22座商代墓葬集中于一个墓地上,并出土大批珍贵的青铜器、玉器、石器、陶器和部分罕见的木漆器,成为我国当时除殷墟以外最为完整、最为重要的一批商代墓葬实物资料。天湖墓地也因此成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文件:063.png]]
===收获得来多艰辛===
豫南地区这一重大考古发现引起了学术界的高度重视,同时也惊动了文物走私犯罪分子。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之后,天湖墓地便成为非法盗掘古墓者的犯罪活动目标。尽管当地政府不断加强保护措施,公安司法机关也先后依法惩治了多
名违法犯罪分子,但金钱的诱惑不断驱使着一些利欲熏心者铤而走险,致使天湖墓地多次被盗,屡禁不止。1991年春,天湖墓地再次被盗。国家文物局接到报告后,立即指示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地、县文物部门组成联合考古队于7月
上句进驻工地,再次对罗山天湖商周墓地进行大规模的抢救性考古发掘。<br>
[[文件:063064.png|left|200px]]
由于地理位置偏僻,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后,李村交通仍为不便,只有一条坑洼不平的土路通往蟒张乡政府所在地,逢阴天下雨便道路泥泞、无法行车。考古队驻扎在废弃多年的水渠提灌站的三间旧瓦房中,没水没电,条件相当艰苦。然而联合考古队是一支吃苦耐劳、团结奋进的战斗集体,天热光着膀子干,没电在煤油灯、汽灯下记录各种资料,没水挑竹竿河水沉淀后饮用……。随着雨季的来临,新的困难相继出现,下丽使发掘进度减缓,还出现了两次小的塌方险情。竹竿河上游山洪暴发,浑浊的洪水无法饮用,考古队员们边拉肚子边吃药,仍然坚持工作。最使人无法忍受是无孔不入的蚊虫叮咬,蚊帐、蚊香、灭害灵、风油精、驱蚊油各种驱蚁工具和药品都作
用不大,傍晚时分考古队员们双手捧着碗筷来回踱步、躁脚与蚊虫共进“晚餐”。自然环境的恶劣可以克服,但犯罪分子的黑手却始终使考古队感受到外来的威胁。一位围观的农民指着刚刚出土的青铜提梁卣说:竹竿河对面、光山县的一个小镇上有来自南方的“商人”,拿着照片悬赏20万收购此物。地处偏僻的考古工地上也曾出现过行迹可疑的外乡人身影。考古队不断加强安全措施。工地昼夜值班保卫,夜间加强巡逻;每两天一次将出土铜器、玉器运到县城保护;加班加点、当天开挖的墓葬尽量当天清理完毕。一次,连日的阴雨使出土文物无法外运,考古队员便将它们置于床铺之下,誓与珍贵文物共存亡。<br>
1,894
个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