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活动事工 巴哈伊禁止闭门修道,而是努力将灵性的修行根植于日常生活之中。例如,从事的工作不仅是必要、而且是当做一种对信仰的服务形式。巴哈欧拉禁止乞丐或禁欲主义的生活方式,鼓励信徒们“热切关注”社会的需要。在巴哈欧拉的著作中,更进一步地强调了自我努力和服务人类在灵性生活中的重要性,他说本着为人类服务的精神而工作在神看来如同祷告和崇拜一样。 在联合国的活动 巴哈欧拉的著作提到了现代人类集体生活对于世界政府的需要。因此,巴哈伊信徒支持由国际联盟和联合国之类的组织改善国际关系。巴哈伊社区在以色列海法世界正义院的指导下,出任下列组织的顾问: ·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 (ECOSOC)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 (UNICEF) ·世界卫生组织 (WHO) ·联合国妇女发展基金会 (UNIFEM) ·联合国环境署 (UNEP) 巴哈伊在纽约和日内瓦的联合国机构内设有办公室,并且在联合国的地区特使和机构中拥有代表。这几日,他们又在联合国机构内设立了环境和妇女发展办公室。巴哈伊还参与了其它联合国部门的开发项目。在2000年联合国世纪发展论坛,巴哈伊是高峰会议中唯一被邀请的非政府机构发言人。这篇文章有巴哈伊信仰与联合国关系的详尽信息。 国际拓展计划 1939年守基·阿芬第发起第一个七年拓展计划,1946年再次推出类似计划。1953年他发起十年向世界将军计划,为巴哈伊信仰的推广指定了雄心勃勃的规划,将巴哈伊的经典翻译为多个语言,向未传教国家派遣巴哈伊先驱。他在一封信中提出,拓展计划将在世界正义院的指导之下。1964年,世界正义院开始了一个九年计划,以及后续的几个长期计划,指导巴哈伊信仰在世界上拓展。 现阶段的计划 自1990年起,正义院主导了巴哈伊社区大规模扩展的预备计划,组织地区居民的整合,建立地区管理机构和培训设施。在这几日完成的五年计划里(2001-2006)关注于发展设施和“保持大规模扩展和团结”。自2001年起,全世界的巴哈伊社区都鼓励儿童课程,信徒聚会,和对巴哈伊宗教信仰的系统学习。2005年12月始,新的重点目标关注于青少年,特别是11至14岁之间的年轻人。 第二个五年计划于2006年4月发起;呼吁世界各地的巴哈伊信徒在1500个社区中实施先进的增长模式和社区发展计划。同时推进本土化的多级选举程序。从2001年至2021年的四个连续五年计划的实施,被提高到用于纪念阿博都巴哈逝世一百周年。 学习小组 系统的学习手段和社区发展是社团整合的主要方式。“学习小组”是其持续并自我生存之道。在导师的指导下,小组成员们完成一系列著作的学习,完成学习后便去辅导其他的学习小组。 最受欢迎的学习课程叫做Ruhi,是从哥伦比亚发展出来的,后来被其他地区广泛使用。初阶的学习包括三类:巴哈欧拉的著作,祷告文和其生死经历。后续课程包括儿童教育,巴孛和巴哈欧拉的生平等等。 行为规范律法巴哈伊信仰律法的根本来源是巴哈欧拉的著作《亚格达斯经》(Kitáb-i-Aqdas)。下列是其基本律法和宗教礼仪: ·年逾15岁的巴哈伊信徒必须每日背诵祷告文。这类祷告文有三种,每日可选其一。 ·禁止背后诽谤和议论他人。 ·阳历每年3月2日至20日的19天,成年、健康的巴哈伊信徒会在日出到日落间禁食。巴哈伊以此来体会贫困人民的艰辛,从而更加热爱生活帮助他人。 ·巴哈伊信徒不得饮酒或使用毒品,除非有医生处方。 ·性关系仅限于夫妇之间,不鼓励同性恋行为。 ·严格禁止赌博。 亚格达斯经中的一些律法到今日仍然有效,并且其管理机构会给予某种程度的强制,随着巴哈伊社区的扩大,巴哈欧拉对于其它律法的实施提供了一些循序渐进的方法。这些律法如果与信徒居住地的世俗法律无冲突,则信徒必须严格遵守,而祷告、禁食之类个人宗教礼仪完全是个人自愿的责任。 崇拜场所巴哈伊聚会一般在信徒家里或者租借场地举行。在全世界有七座巴哈伊灵曦堂,基本上每个大洲有一座,第八座在智利建造中。巴哈欧拉的著作中构想的机构叫做“Mashriqu'l-Adhkár”,是包括医院、大学等等的综合体。在土库曼斯坦阿什哈巴德的巴哈伊第一座Mashriqu'l-Adhkár是唯一符合这个要求的建筑。 婚姻巴哈伊婚姻是一个男人与一个女人的结合。其目的是孕育两个同伴极其子女间的灵性和谐,友爱和合一。巴孛对于婚姻的教诲是,它是“生存和得救的壁垒”,并且将婚姻和家庭置于社会的基石这一重要位置。巴哈欧拉高度评价婚姻,宣称那是神的永恒诫命,并且反对婚外情、极力避免离婚;巴哈欧拉教导夫妻应致力提高彼此的灵性。 巴哈伊倾向于“了解对方的性格并且在婚前用一段时间彼此相知,一但结婚就应有永结同心的意愿。”虽然父母不应为子女选择配偶,然而俩人决定结婚就必须征得双方父母的同意,即使其中一方不是巴哈伊信徒。在巴哈伊信仰中,跨种族婚姻是大力称许的。巴哈伊的婚礼很简单:唯一必不可少的仪式是,新人必须在两个证人面前宣读婚姻誓言: “我们将完全、彻底地服从神的旨意。” 符号巴哈伊教的正式符号是五角星,但是九角星的符号更加常用。该符号和里面的字体代表的是至高者。符号由两颗星重叠,有荣耀的光辉点缀,纪念三个合一。至高者的名字是阿拉伯语: يا بهاء الأبهى “荣耀的至高者!” 历法当前的巴哈伊历法是巴孛最早提出的。在此历法中一年有19个月,每个月有19天,另有4-5天为“愉快的日子”,组成了一个地球公转周期。巴哈伊的新年日期取自传统的波斯新年,在每年的3月21日,紧随于禁食月之后。巴哈伊教徒在每月的第一天会组织聚会,叫做19天灵宴会, 在集会上他们进行祈祷、社团事务磋商和联谊。 每个月都有一个和神有关的特定的名字。巴哈伊历法中的星期是我们熟悉的7日单位,一星期中的每一天也都有特定的名字。巴哈伊教定义了11个圣日,其中的9个为正式假日。这些圣日都是在该宗教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发生日。 遭受迫害巴哈伊教符号巴哈伊教符号巴哈伊宗教在伊斯兰国家持续遭受迫害,尤其是在伊朗,在1978年至1998年间,愈200名教徒被处决。2006年12月16日,埃及最高法院判决,政府不承认巴哈伊宗教。结果,埃及的巴哈伊信徒无法取得政府文件,包括身份证、出生证、死亡证、结婚证或离婚证、护照,以及其他需要列明宗教信仰的证件。同时,他们也失去了被雇佣、受教育,接受医疗服务或投票的权利。埃及个人权利维护组织指出,最高法院大法官的新闻公告对该组织提出的陈述和异议未作任何回应,仅仅讨论了巴哈伊信仰的基本教义,而这些教义不应影响法院的判决。 自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后,伊朗巴哈伊信徒的居所定期受到政府搜查,而且信徒们被禁止进入大学学习或从事政府工作,有信徒因为参加巴哈伊经文的学习而被投入监狱。巴哈伊信徒的墓地受到侮辱,财产被剥夺,巴哈欧拉父亲的故居被夷为平地。巴哈伊的朝圣地--巴孛的故居两次被捣毁。 巴哈伊的处境近几日有进一步恶化;联合国人权委员会在2005年10月的一份报告中说,伊朗武装力量司令部的一封密信表明巴哈伊信徒受到甄别和监视,2005年11月,极具影响力的国营报纸《Kayhan》由伊朗最高领袖阿里·哈梅内伊任命的总编辑发表了30多篇丑化巴哈伊信仰的文章。 有鉴于此,联合国人权委员会报告特别撰稿人在2006年3月20日表示,她“对于此类监视行动的结果可能导致的对巴哈伊信徒的迫害和歧视感到担忧”,该撰稿人所担心的伊朗境内少数宗教的境况在近几日开始恶化。 普林斯顿大学伊斯兰研究学者贝尔纳德·路易斯认为,穆斯林平信徒和伊斯兰权威机构对于如何接纳巴哈伊之类的后伊斯兰一神教颇感困扰,原因是:这类宗教信徒既不能归类于亚洲多神论或非洲万物有灵论一类非一神教徒,也不能归类于过时的前期宗教(犹太教、基督教)信徒。 区别从联系方面来说,巴哈伊信仰继承了伊斯兰教的一神论立场。 在犹太教、基督教的基础上,伊斯兰教构筑起彻底的一神论体系。安拉的独一是这一体系的核心,“万物非主,唯 有真主”是对其独一性的高度概括。而与此相联系的是安拉的如下一些特性: 第一, 安拉是独一无二的,他没有配偶或子嗣,他未产,亦未被产,他永远受到万物的祈求和仰赖,无开 始,无终止,无一与他对等的。 ( 参见《古兰经》第 112 章,第 1 — 4 节 ) 第二, 安拉是至仁至慈的,是万有的保障,是公平的圣尊的主。他是万物的创造者和监督者, 是万物的起始者,也是万物的终结者。他能使人生,能使人死。他无时不在,无处不有,是 无所不在的永恒唯一真神。 ( 参见《古兰经》第 57 章第 1 — 6 节,第 59 章第 22 — 24 节 ) 。 第三, 安拉是仁慈的,是万物的供养者,他是慷慨的,也是和蔼的;是多恕的,也是温和的, 是宽容的,也是特慈的;是独一的,也是公正的。 ( 参见《古兰经》第 3 章第 31 节,第 11 章第 6 节,第 35 章第 15 节,第 65 章第 2 — 3 节 ) 简言之,安拉是独一的, 并且是永恒的不灭的,他 无形体,是整个宇宙的创造者,是万王之王,万主之主。他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没有开始 ,没有结束。 巴哈伊接受了伊斯兰教的这种一神论观念,不管是把安拉叫做上帝、上苍,还是真主,他都是无形无体的精神本体,既超乎万物之外,又贯乎万物之中,既是万因之因,又是无因之因。 从安拉的独一性方面来说,巴哈伊教与伊斯兰教是基本一致的。但它与伊斯兰教的明显差别也是存在的。这种差别主要表如今:伊斯兰教承认以前各大宗教各有一位先知,而穆罕默德是最后一位先知。巴哈伊教则否认这一点,承认穆罕默德之后,还可以有新的先知。 第二,伊斯兰教不允许任何一个人超越凡人之上处于普通信徒和安拉之间,穆罕默德也不能例外。而巴哈伊教却继承巴布的传统,主张先知是人与上帝之间的中介,上帝借先知才得以显现。 第三,伊斯兰教不设国际级中央教义机构,巴哈伊教却设立国际最高机构世界正义院,以协调和管理全世界巴哈伊的行政事物和教务。 第四,巴哈伊教不像伊斯兰教那样繁琐的宗教礼仪。 第五,伊斯兰教虽然提倡人人平等,人类皆兄弟, 但并没有明确提出世界大同的思想。而巴哈伊教则明确主张全人类要实现大同,要组织一个全球性的超级政府。 第六,巴哈伊教不象伊斯兰教那样提倡一套严谨的 生活习俗。伊斯兰教的饮食禁忌包括:所有会令人兴奋或晕醉的酒类饮料;猪肉及其制品, 用利爪或牙齿杀害其他动物的野兽、掠食的鸟兽、爬行类的动物,未经屠宰而致死的包括自己死亡的鸟、兽肉及其制品和一切动物的血。而巴哈伊教没有这么 多饮食禁忌,允许教徒食用猪肉及其制品。在服饰方面,伊斯兰教认为,女子除面部、手脚以外 ,全身都是羞体,要求女子的衣着要把身体的所有部分都遮住,只有面部、手脚可以露在外边,男子则不准穿丝绸衣服,不准佩带金饰等,巴哈伊教则没有这样严格的规定,主张男 女平等,女子不带面纱,男子可以佩带金首饰 、穿丝绸服装。 ? 第七,从社会生活方面来说,伊斯兰教提倡集体主义原则。每星期五,要求 穆斯林都要到清真寺去聚礼,即使不是聚礼日,平时的礼拜也最好多人在一起进行,以体现 穆斯林之间的兄弟关系。而巴哈伊教虽然提倡世界大同,但却把个人的宗教生活看得比集体 的宗教生活更为重要,所以它废除聚礼,礼拜可以不去清真寺,而是根据自己的意愿决定做 还是不做,在此地做还是在彼地做。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巴哈伊教与伊斯兰教虽有许多共同点,但从这两种宗教的基本教义、仪礼、宗教生活来看,它们之间的区别是很明显的, 甚至可以说异多于同。因此,我们的结论是:巴哈伊教不是伊斯兰教中的一个教派,而是一 新兴的世界性宗教。由于它有更加现代化的内容,有更为简化的宗教仪式,更为宽容,更为 开放,更为世俗化,所以在 所以在 20 世纪 60 年代以后取得了惊人的发展,对这种宗教的发展趋势, 是要注意认真研究的。
在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