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改

大中华文明的始祖:伏羲

添加8,569字节, 2019年3月29日 (五) 07:06
(二)炎黄二帝生地考
据《史记·五帝本纪》载:“黄帝居轩辕之丘”,《帝王本纪》载:黄帝受国于有熊,居轩辕之丘。”
《史记正义》载:“黄帝有熊国君,乃少典国君次子,号有熊氏,又曰缙云氏,又曰帝鸿氏,亦日帝轩氏,母曰附宝。”《世本·帝系篇》载:“少典生轩辕,是为黄帝。注:号有熊者,以其本是有熊国君之子故也。都轩辕之丘,因以为名,又以为号。”
<br>
《国语·晋语四》载:“昔少典娶于有娇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br>
上述史证说明炎帝和黄帝都是有熊国君少典之子,在第二章的炎黄二帝创华夏”中,我们已对炎黄二帝是同父异母的兄弟及生地做了初步考证,只是炎帝成人后,他的父亲少典让他到“宛丘国(今河南省淮阳)”当了国君,所以在今日的禹州、新郑、新密很少遗留下炎帝的胜迹。这里则详细论述一下古有熊国的具体位置。<br>
因为黄帝继承父职当上了有熊国君,国的都城在 “轩辕之丘”所以黄帝的国号为有熊,黄帝的名号又称为轩辕黄帝。基此,我们可以将有熊国所管辖的地域称为“轩辕之域”了。那么,这个古有熊
国即轩辕之域的具体范围在哪里?<br>
汉戴德著《大戴礼记》:“(黄帝)有圣德,授国于有熊。郑也,古有熊之墟,黄帝之所都。<br>
晋皇甫谧著《帝王世纪》:“黄帝有圣德,授国于有熊,帝之所都。”<br>
西晋司马彪著《续汉书·郡国志》:“河南尹新郑县,古有熊国,黄帝之所都。”<br>
宋乐史著《太平寰宇记》:“新郑县西南九十里,旧二乡今四乡,黄帝都于有熊即其地,又为祝融之墟,于周为郑武公之国。”这里对“黄帝都于有熊” 写得更加详细,言明黄帝之都在“新郑西南九十里”。<br>
根据史书记载,上古人类大多依临水山阳穴居,所以我们还应从有山有水的地方进一步探寻古有熊国的具体位置。让我们看一看新郑西南九十里一带的地理环境。这里先从嵩山说起。<br>
在嵩山的东南分布着两座绵延的大山,东北的一座叫具茨山,西南的一座叫箕山。两山之间是发源于嵩山的颍水,由西北向东南流入淮河。在颍水上游的箕山和具茨山范围是登封、禹州、新密、新郑四县市的交汇处。在这两座绵延的大山之间,又分布着众多的古文化遗迹,有的在这座山,有的在那座山,而这些山头又分属不同的县市管辖。<br>
在前面我们曾讲到人祖太昊伏羲出生在箕山,箕山在禹州市西部。而具茨山主要分布在禹州的西北部、北部、东北部和新密的南部、东南部及新郑的西南部。具茨山古称大隗山。史书中关于大隗山是黄帝故里的记载甚多。主要论述有:<br>
《庄子》:“黄帝将见大隗于具茨之山。”<br>
《汉书·地理志》:“密县有大隗山”,“黄帝登具茨之山,升于洪堤上,受神芝图于黄盖童子,即是山也。”<br>
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志》:“大隗山在县(密县)东南五十里,本具茨山,黄帝见大隗于具茨之山,故亦谓大隗山,潠水出于此。”<br>
明天顺五年李贤《大明一统志·山川》:“具茨山,在新郑县西南四十里,又名大隗山。《水经注》日:黄帝登此山,升于洪堤,受神芝图于黄盖童子。’今其山,有轩轅避暑洞。”<br>
清嘉庆重修《大清一统志》:“大隗山,在禹州北,亦曰具茨山。《开封府志》:“大隗山在禹州北四十里,接密县东界、新郑县西南界,有轩辕避暑洞,其巅有风谷。”<br>
 
属于具茨山脉并与黄帝活动相关的山岭有:<br>
风后顶位于新郑西南15公里,为具茨山之主峰,其顶为黄帝“拜黄盖童子处”。<br>
大鸿山以黄帝大臣大鸿而得名。清蒋廷锡编《(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大鸿寨山,在禹州东北四十里,即具茨山之别峰,与密县、新郑相错。昔黄帝臣大鸿氏屯兵于此,故名。”<br>
崆峒山在具茨山西麓。明成化年间《河南总志》:“崆峒山,在钧州(即禹州)西北五十里,上有逍遥观。”<br>
大仙山在具茨山南簏。明成化年间《河南总志·山川》:“大仙山,在钧州(即禹州)西北五十里,相传黄帝修炼之处。<br>
通过上述论证,黄帝的主要活动区域是在新郑的西南、密县的东南和禹州的西北部、北部、东北部,亦即横跨上述三县市的具茨山脉一带,这里应该是古有熊国的位置。只是后来历代的行政区划把古有熊国划入不同的县市。<br>
从古有熊国的地理位置还可以看出,它北面背靠中岳嵩山,东南面向千里平原,颍水上游贯其中,颍水之东是具茨山,颍水西侧是箕山。在这史称“轩辕”的地方,土质肥厚,适于耕种;光照充足,雨量丰沛;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溶洞密布,河水长流。正是这样良好的自然环境为古人提供了生存繁衍和发展农牧业生产的条件。所以后来历代史者写史书时称此地为“轩辕之域”。如果再根据史书记载的黄帝“首山采铜铸鼎处”(详见第四章“轩辕黄帝襄县胜迹‘采铜铸鼎”处”)并参照发掘的上古文化遗址推论,广义的轩辕地域应涵盖今河南省黄河以南,漯河与平顶山以北,洛阳与汝州以东,京广铁路以西地区。此区域内最大的名山是中岳嵩山,海拔1369米。根据上述考证和当代政区地图绘制的古有熊国及轩辕地域如图。
 
黄帝到底出生在古有熊国的什么地方,这实际上已无关紧要,因为年代久远,上古时的人们不可能像今天的人们记述一个人的生地那样,把此人生于某地、某村,甚至门牌几号都写得那样详尽,他们能将黄帝的生地和居地记载为“轩辕之丘”,即“轩辕之域”的一个山丘,即已经相当准确了。至于这个山丘的确切位置,作者认为应在具茨
山南麓的某一个依山临水、背风向阳的山丘的山洞里。如果还要从史书中查找其根据的话,作者遍览史籍,仅见于清乾隆二十九年重修轩辕故里大殿碑刻:“古传,郑邑(即新郑)为轩辕氏旧墟,行在北有轩辕丘遗址。”但也仅仅是“古传”而已。
=====(三)夏禹生地考=====
夏禹是继“三皇五帝”之后,中华民族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个上古帝王。正如第一章开篇所述,华夏与中国名称的由来,主要源于夏禹,自禹而后,中国进入了奴隶制社会。<br>
据《世本·夏世系》载:“黄帝生昌意,昌意生颛顼,顓顼生鲧,鲧取有辛氏女,谓之女志,是生高密。宋衷曰:高密,禹所封国。”<br>
据《史记》载:“禹受封为夏伯,在豫州外方之南,今河南阳翟是也。”“外方之南”,即“外方山之南”,外方山,即嵩山古称;“外方山”之南的阳翟,即今河南省禹州市。禹的父亲曰鲧,《连山易》载:“鲧封于崇”,“崇”也为嵩山古称,封地方圆百里。《世本》载:禹之父“鲧娶有辛氏(今开封东一带部落
诸侯国)女,谓之女志,是生高密”。高密或密,皆是嵩山古称。古时帝王以生地命名,禹名亦高密或密。这里的高密或密,即古时的阳翟,仍指今日的禹州。<br>
以上史证雄辩地说明,禹是黄帝子孙,禹州不仅是禹的生地(即高密或阳翟),而且亦是禹的封地,并且是中华第一古国—夏朝的立国之地。至于在一些史籍的注释中,有人因为禹有生于石纽之说,
就根据四川有一石纽地名,把禹的生地解释到了四川。其实,河南禹州本就有石纽地名,这里世代相传就是禹的生地。因此,所谓的禹生四川说,是根本站不住脚的。
=====(四)沃土孕“龙”=====
在上古时期,古有熊国所在的“轩辕之域”,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地肥沃,森林密布。这里不仅有山有水,而且更适宜野兽生存。<br>
因这里深山不深,浅山不浅,更方便上古人类狩猎。这里的山上洞穴很多,为上古人类提供了良好的居住环境。当人类进入农耕时代之后,又为发展农业生产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正是这样优越的自然环境,7000年前我们中华民族的始祖伏羲就带领他的部族在这块沃土上繁衍生息,5000年前炎黄二帝继承伏義又在这里逐鹿,使华夏民族皆成为炎黄子孙。4000多年前,黄帝的四代孙,又在古有熊国的核心地区——禹州,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统一的王朝夏朝,使中华文明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正是因人祖伏羲、炎黄二帝和夏禹皆以龙为部族图腾标志,所以中华民族又称为龙的民族,炎黄子孙皆称自己是龙的传人,因此我们说龙根在河南,龙根就在禹州、新郑、新密、登封四市,这里是孕育我华夏文明的发祥
地和海内外炎黄子孙的寻根圣地。
==《伏羲探寻》==
1,894
个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