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改

大中华文明的始祖:伏羲

添加6,552字节, 2019年3月22日 (五) 15:32
无编辑摘要
们说,不是这样吧,可以让他试一试。尧于是听从诸侯们的话,命鲧治水。鲧治水9年,没有成功。这时尧已经在位70年了,他仍询问谁能顺应天命来继任帝位,让大臣们都来推荐贵族亲戚中的和被疏远而隐藏起来的人才。大臣们说,有一个还没有妻子、名叫虞舜的人很好。尧说也听说有虞舜这个人,但不知到底怎样。大臣们说舜是个盲人的儿子,虽然他的父亲不效法德义他的母亲不讲忠信,他的弟弟狂傲无理但舜都能用孝义来亲和他们,使他们弃恶从善。于是尧就说试一试吧,就把他的两个女儿嫁给舜为妻,让他的两个女儿来观察舜的德行。通过考察,先让舜担任司徒之职,让舜谨慎地协调父子、君臣、夫妇、兄弟、朋友间的五常之教。随后又让舜普遍参与百官事务。通过20年的实践考验舜做得都很出色,尧就称老回家,让舜代行天子的政事“以观天命”,即继续对尧进行考验。舜代行政事8年,尧就去世了。查阅各类史书,对尧的生地无记载,即帝位后的都城为平阳。尧的父亲是帝喾,喾的部族所在地为高辛,喾30岁即帝位后都亳,亳即今河南省濮阳。<br>
5.帝舜<br>
虞舜乃五帝中最后一帝。其后是由禹开启的中华第一王朝夏王朝。由此帝舜就成了中华文明史上一个承上启下的重要帝王。下面虞舜乃五帝中最后一帝。其后是由禹开启的中华第一王朝夏王朝。由此帝舜就成了中华文明史上一个承上启下的重要帝王。下面对帝舜的有关事迹作一比较详尽的介绍。<br>(1)帝舜家世<br>舜乃有虞氏部落人,故称虞舜。据说舜目为双瞳子,故名叫华。舜是黄帝第八代孙。只是从他上溯五辈,即帝颛顼之子穷蝉开始到舜这一辈,“皆微为庶人”。史载:舜的父亲是个盲人,舜的母亲在生下舜后不久就去世了。他的父亲又娶了一个妻子,生了一个孩子叫象,象非常奢侈傲慢,不讲道理。而舜的父亲又非常偏爱后妻生的孩子,所以舜的父亲和后母及这个坏弟弟常常想杀死舜,舜总是躲避逃掉了。舜如果有一点小的过错,就会受到父亲的严厉惩罚。但舜并未因此而怨恨父母和弟弟,他小小年纪就担负起家庭生活的重担,故《史记·五帝本纪》载:“舜,冀州之人也。舜耕历山,渔雷泽,陶河滨,作什器于寿丘,就时于负夏。舜用辛苦挣得的劳动成果养活全家,他丝毫不违背做儿子的道义,他的父母和弟弟想杀掉舜也找不到机会。舜在20岁时就因对父母孝顺而声名远扬。所以在30岁时就被四方诸侯推荐到帝尧那里管理天下大事,并成为尧帝(两个女儿即娥皇和女英)的女婿。<br>(2)帝舜生地与生活区域考前面讲舜生于冀州,耕于历山,渔雷泽,陶河滨,作什器于寿丘,就时于负夏,这概括了舜的生地和他当上帝王前的生活状况,那么他的生地和生活区域在今之何处?据我国著名史学家河南大学教授朱绍侯等先生的大量考证,舜生于现在的河南省濮阳县徐镇老街(古属冀州所辖)。舜“耕历山”,是说舜在历山种地。历山在今濮阳县东南13公里的胡状乡杨岗上村。舜“渔雷泽”,是说舜在雷泽捕鱼。雷泽在今濮阳县西南2公里的新习乡、城关镇、五星乡交界处,现名黑龙潭。舜 “陶河滨”,是说舜在黄河边上烧窑制作陶器,河滨在今濮阳县古黄河故道。舜“作什器于寿丘”(一说在今山东省曲阜县东北做各种饮食器具,但未定论)。舜“就时于负夏”是说舜在负夏乘时逐利做过生意。负夏在今濮阳县东南9公里的五星乡固堆村。此地古名负夏、负瑕、瑕丘,现瑕丘遗址尚存(以上见青庆印主编《帝舜故里》,瑕丘文物保护领导小组出版)。胜迹详附录“觅祖根畅游中州”。<br>(3)帝舜功绩<br>《史记·五帝本纪》记载,舜受尧禅让后更加辛勤治国,他任命禹为司空,主管土木工程,由禹去治理洪水;让弃负责农事,组织民众播种谷物;让契做司徒,教育百姓五常伦理,使人宽厚;让皋陶做狱官,制五刑安定中原;让垂做共工(此处的共工是官职名),统领工匠事务;让益和朱虎、熊罴做管理山泽的虞官;让伯夷做秩宗,掌管天、地、人三事的礼仪;让夔做典礼官,用歌、诗、舞蹈和五声教导民众;让龙做纳言官,传递舜的旨命;其他还任命了后稷、彭祖等共22名官员管理国家大事。在舜的治理下,国力所及,“方五千里,至于荒服(指距国都很远的地方都来臣服)。南抚交附(抚,安抚;交附,古地名,五岭以南)、北发(古地名,越南北部),西戎、析枝渠廈、氐、羌(西方部族),北山戎、发、息慎(北方部族),东长、鸟夷(东方部族,一说鸟夷指日本),四海之内咸戴帝舜之功。于是禹乃兴《九招》之乐(乐曲名),致异物(招致珍奇的动植物),凤皇(凰)来翔。天下明德皆自虞帝始(即天下之清明的德政都是从舜帝的时候开始)”。舜帝50岁的时候代行天子政事,58岁时尧帝去世,61岁时接替尧帝登帝位,登帝位39年到南方巡回视察时,在苍梧(今湖南省南部、广西省东北部和广东省西北部一带)郊野去世,安葬在长江南部的九疑山,此地就是零陵,即今湖南省宁远县南。<br>(4)帝舜治国重臣禹和皋陶<br>在舜帝执政时,他的最得力的两个大臣,一个是禹,另一个就是皋陶。正是这二人的丰功伟绩,才为舜时的太平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禹的功绩将在后面章节叙述,这里专门介绍一下皋陶的事迹。舜任命皋陶为大理,又称狱官,主管司法。舜帝经常与禹和皋陶讨论一些重大问题。一次,当他们讨论如何继承尧的事业,把社会治理得更好时,皋陶提出了“安民”的问题。这是我国文献记载中最早的“安民”的提法。此事载《尚书·皋陶谟》,后又被司马迁采入《史记·夏本纪》中,现摘其数段,以飨读者。皋陶对舜帝和禹说:“允迪厥德,谟明弼谐。”禹曰:“俞,如何?皋陶曰:“都,慎厥身,修思永。敦叙九族,庶明励翼,迩可远在兹”禹拜昌言曰:“俞!此段是说:只要按照先王的道德处理政务,就能使谋略实现,大臣之间就能同心同德。禹则表示赞同,并问其详。皋陶说:要做到这点,必须从自身做起,提高品德修养,无言行之失,非浅近之谋,以敦厚之心待“九族”而“家齐”,则有能力的大臣会勉力辅佐天子,从而国有所治。即后世说的“修身、齐家、平天下”。还说,一切从大处着眼,从长远考虑,由近及远,就能把社会治理好。禹非常赞同皋陶的意见。皋陶曰:“都!在知人,在安民。”禹曰:“吁,咸若时,惟帝其难之。知人则哲,能官人。安民则惠,黎民怀之。能哲而惠,何忧乎獾兜?何迁乎有苗?何畏乎巧言令色孔壬?”此段是说:皋陶在禹的赞同下,又进一步作了以下阐述:这里的关键在于“知人、安民”。于是禹赞叹地说:即使是尧帝亦难能做到这二者兼举啊;并进一步发挥说:知人则智则明,则会任用聪明贤达之官员(即知人善任),只有大智大慧的人才能做到;安民,必须给人民以仁爱,自己有智慧又有德于百姓,百姓就会爱戴你、想念你,如此“能哲而惠”,就不会忧心獾兜之党恶,有苗(即三苗,长江流域的另一民族)之不服迁移,更不用害怕好言善色、包藏奸恶的孔壬(即共工)了。皋陶曰:“都!亦行有九德。以言其人有德,乃言曰,载采采。”禹曰:“何?”皋陶曰:“宽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乱而敬扰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塞强而义。彰厥有常,吉哉!”这段是皋陶又以安民为中心展开了论述:要使民安,为官者就必须具备“九德”;总言其人有德,必须看他所做的每一件事才可相信。禹就问皋陶何谓“九德”?皋陶说:一是态度豁达,毫不拘束,又能恭
==《伏羲探寻》==
1,894
个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