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改

大中华文明的始祖:伏羲

添加5,407字节, 2019年3月12日 (二) 07:15
一、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
这片大陆四周有自然屏障,内部有结构完整的体系,形成一个地理单元。在中国远古居民的概念里,这是人类得以生息的惟一一块土地,因而称之为“天下”。“天下”即“王土”,所谓“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当时的王土只是专指中原地区,它的四边则被称为东夷、南蛮、西戎、北狄。<br>
'''3、现代考古最新成果对8000年文明史之说的支持'''
现在再回到我开头提出的问题上来:大地湾文化与伏羲文化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过程中居于怎样的位置,最早的中华文化之根是怎么产生的?我们先从大地湾遗址的最新考古成果说起。《科学通报》2010年发表的《甘肃大地湾遗址距今6万年来的考古记录与旱作农业起源》是继2006年12月大地湾发掘报告发表之后的又一重大成果。该论文第五部分“结论”中有这样一段文字:“DDW06探方剖面……为大地湾遗址人类活动建立了可靠的年龄框架,在此年龄框架下,对距今6.0万年来文化遗物的研究显示, DDW06探方提供了中国北方,从旧石器文化到新石器文化发展的持续记录,表明这里的人类依次经历了原始采集狩猎、先进采集狩猎、早期农作物栽培和成熟农业4个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建立了中国北方人类,由采集狩猎到旱作农业的基本过程。”这篇论文中还有两段论述:“距今1.3万年左右(第五层),细石器细石器技术制品迅速增加,随后大地湾一期陶片出现,并且陶片数量逐步增加。第5层炭屑的AMS4C测年结果接近于距今8000a,与此前报道的大地湾一期的测年结果基本一致。炭化黍遗存和狗的骨骼同位素数据显示,黍可能在此时已被驯化……7000以后……表明人类经济生活方式发生了较大变化,黍或粟遗存大量出现,说明植物资源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不断加强,农业经济日渐成为人类经常生活中的主体。人骨和动物骨骼同位素研究表明,大量的农作物和少量驯养动物是人类食谱的主要内容,从侧面说明农作物产量可能大大增加,较成熟的农业经济已经基本建立。”这段文字所给出的考古结论是,从距今13000年到8000年前的五个世纪当中,大地湾的先民们完成了从先进的采集狩猎到成熟农业的发展过程。这是已经发现的其他新石器遗址所不具备的。当然还应当说明,大地湾遗址并不是孤立的,在大地湾周边的广大地区还星罗棋布着数以百计的遗址。但是考古研究总是有局限性的,他们只重视石器、陶片、黍和粟的炭化种子,以及人类骨骼、驯养动物的骨骼等物件,以此来确定当时人类在物质生产方面的发展,却很少甚或没有顾及到,伴随着物质生产的发展而产生的人类认识与思想等文化精神方面的发展与进步。显然,考古学家所定义的考古学的文化,并没有完整地反映出那个时期文化的全貌,它缺失了那个时期极其丰富的人文成就。创造这些精美器形和艺术品、培育人工作物黍和粟并完成成熟农业发展的先祖,一定也在这里(大地湾及其周边的古成纪地区)创造了极其丰富的文化,那就是伏羲文化。<br>我最初提到的大地湾文化与伏羲文化在空间上的重叠现象,现在可以得到印证了。没有任何一个新石器遗址像大地湾一样,伴随有伏羲文化的叠加与存在。关于时间上的重叠,怎么印证的呢?请注意,前边论文中提到的8000年和7000年,是“成熟农业”发展与完成的两个关键时期,这两个时期也正是伏羲与伏羲文化诞生与形成的关键时期。这样说的依据在哪里?<br>河南省伏羲文化研究的学者们从三个方面论证了,伏羲在河南淮阳(建都宛丘平粮台,太昊陵墓一带活动的时间为距今约6500年左右。这个论证是可信的。这6500年只是伏羲时代的后期,不少古籍都有伏羲凡十五代、历一千五六百年的记述(比如,《遁甲开山图》、《帝王世纪》都有相类似记载)。1500年加上6500年,正好是8000年,伏羲文化的时代应当在距今8000年前到6000年前的这两个千年中。这两千年的伏羲时代,由发达的采集狩猎时代向成熟的农业经济转变,期间产生了什么样的伏羲文化呢?<br>请看——<br>伏羲始创的文明成果有:1、造网罟促渔猎,开创农业:2、继承结绳,造书契,始创八卦,应天时地利得人和(天人合一,阴阳辩证):3、俪皮为礼,制度婚娶,始有家和姓:4、立九部,设六佐,以龙纪官,创社会初型:5、作历度,定节气,以利农耕:6、驯养牺牲,以充庖厨,民食乃丰;7、制琴瑟,定八音,作驾辩(乐曲),以娱民乐:8、尝百草,制九针,医疗民疾;9、养蚕化布,民始有衣,改善穿著;10筑室庐,安民居,始建城可以想象,这么多的文明创造,绝不可能是一代伏羲所能完成的它是伏羲时代的先祖对前13000-8000年间所创文明的集成与总结,也是其后的十数代伏羲历时1600年才逐渐创建的伏羲文化(据《遁甲开山图》,部落联盟首领凡十五代,袭庖牺氏之号,历一千六百年)。在这个创建过程中,伏羲带领族群的一部分部落,沿着渭河到达黄河中游地区,把他们的文化与当地的族群文化相融和,为后来在黄河中游地区形成以三皇五帝为开端的华夏文明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显然,伏羲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文化。现在有一个伏羲故里(甘肃天水)、伏羲故地(河北新乐)、伏羲故都(河南淮阳)三角之说。它反映了伏羲文化由西向东传播的过程。其实,全国各地都有伏羲和女娲的活动遗存和祠庙。这充分证实,一代代伏羲当时曾走遍中华大地,向各个地区不的部落族群传授文明薪火。由此可见中华民族的形成过程是在距今8000年到4000年期间,由伏羲所创文明开始,经历了神农、黄帝和尧舜、禹的时代,最后形成了以汉民族(也即华夏族)为核心的中华民族。它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在农耕经济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中华文化。'''4、岭南地域新石器文化在多元一体格局中的作用'''<br>在地处岭南的广东,新石器文化比较丰富,不同时期的遗存在这里都有发现最早的有阳春独石仔和封开黄岩洞的洞穴遗址。两处遗址的打制石器和兽骨、螺蚌壳,经放射性碳素测定,年代为前12000—前9000年间,为距今14000年到11000年的新石器早期的遗存。以英德青塘、潮安陈桥遗址为代表的遗存中,已经出现了磨制石器和夹砂或者夹贝壳粉的粗红陶。陈桥的粗红陶已经出现了绳纹、篮纹、蚶壳压印纹,并在器口颈部涂有赭红色的宽带,是早期彩陶的萌芽
1,894
个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