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庆东论教育

来自通约智库
星河ricv6讨论 | 贡献2019年3月3日 (日) 05:33的版本 教育培养什么人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教育培养什么人

语文思维

孔庆东

今天,我们来谈谈,语文思维与写作能力培养。

世界上的道理是非常有限的,古人说,“前人之述备矣”,我们还能比孔孟老庄多说几句话?还能比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到爱因斯坦多说几句话?现在世界上所有的学者教授全部死光,难道人类文明就断绝了吗?不会!只要书在就行,剩下的人继续读孔孟老庄、读康德、读黑格尔、读马克思,人类文明仍会延续。

道理都在,那么多人读书,怎么人类还不见进步?我的体会是,虽然读书了,但大多数人没有读懂。如果人真的具有读懂书的能力,不但学者专家都不要了,大多数书都可以烧了。一部《论语》还不够你做人的吗?或者把《论语》烧了,一部《金刚经》还不够吗?把《金刚经》烧了,一部《道德经》也够了。“条条大路通罗马”,人活着就是为了“通罗马”。有一条路就够你“通罗马”的了,结果我们这条路上不去,换一条路又上不去,走了八十条路都没上去,然后每天就研究这八十条路,培养了许多所谓的名师专家,给你讲这条路上的风景很迷人,那个专家又讲如何爬这条路,还有很多专家告诉你这条路上有小松鼠,那条路上有魔鬼——就没有一个老师告诉你怎么上去“通罗马”。所以,读书存在着读懂和读不懂的问题。

孔子说,“唯上智与下愚不移”——上智与下愚是永远存在的,这中间只划了一道,其实是一道深渊。1974年的“批林批孔”运动,批评了孔子很多观点,其中这个观点就被当作一个反动的思想来批判,说孔老二非常反动,他看不起劳动人民,还不让劳动人民翻身,说劳动人民就是“下愚”的,奴隶主阶级就是“上智”的。首先是污蔑劳动人民愚昧,不光污蔑他们愚昧,而且还说“不移”,劳动人民永远受压迫受剥削。但是后来我自己去读《论语》,发现原来孔子说的并不是这个意思。孔子不是说一个具体的人,智商、文化水平比较低,将来就不能提高了,他是从结构性的角度来讲这个问题。社会是由各种结构构成的,在社会系统中,不论具体的人怎样变化,永远存在着“智”和“愚”的差别——这个结构是不变的。比如原来国家能培养10万名大学生,后来把比例提高,培养100万大学生,好像是比原来增加了九倍的人才,这只是一个表面现象,实际上在培养出的这100万个大学生里面,仍然存在着前10万与后90万的差距,也就是这前10万相当于以前的大学生,剩下这90万还是以前的社会青年。所以现在有很多人奇怪,说现在的大学生怎么不如以前那么好呢。这就说明,从结构上看,“智”和 “愚”是不会改变的。一个国家可以把全部国民都当成大学生来培养,但是结果还是该多少人愚昧就多少人愚昧。比如西方国家,我们以为他们全民受教育水平高,可是他们的国民怎么会做出那么多愚蠢的判断呢?当他们的政客在电视上忽悠他们的时候,他们几乎都上当了,都按照政客给他们指出的道路去投票选举,还以为是自己选出来的,其实都是被人家引导的。读书没读懂是一个普遍现象,不仅是中国,外国也这样,不仅是现代,古代也这样。

有一部分人读懂了,为什么也不能成功,也不能为社会做出贡献?读懂了之后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实践。读懂的人本来就不多,大部分又不去实践,虽然世界上的道理“前人之述备矣”,但实际上所起的作用,还不如煤变成炭的效率高。跟语文问题结合起来,怎样读懂书,归纳到“悟”的问题;读了书之后是否去实践,归纳为“练”的问题。“悟”和“练”,正是今天我们要讲的题目。

语文思维,重点在于“悟”;写作能力,重点在于“练”。把它归结为这两个字,换一个新的角度,从佛教角度来谈一谈语文的问题。佛教讲“悟”、讲“练”,在佛教里“练”经常用“修”、 “参”这些名词来表示——参禅悟道,修行。

建议大家可以适当地读一点佛经,比如《金刚经》、《坛经》。佛经开头经常说“如是我闻” ,之后,佛就在一个地方领一帮人,基本都是一千二百五十人,集合之后,每人拿着一个碗到城里去要饭——古印度要得等和尚们来化斋,给他盛最好的,然后自己家再吃饭——之后都回去一块儿吃,很有规矩。吃完之后洗漱干净,佛开始说法。佛和今天老师讲课不一样,不像我们有很严密的体系。佛上来就吹牛,就说我这个人特别有本事,能够放出十亿光年的能量来。或者做一串比喻,说这个东西很厉害吧,还有一个比他厉害十倍,还有第三个比第二个更厉害十倍,然后前面这些所有加起来不如我的万分之一。佛说法,大量地运用修辞手段,不是运用推理。佛用一种特别夸张的表达方式,打击听众的思维,改变你所原来固有的那些俗念、浊念,佛讲法的教学方式、教学体系,是一种引导人开悟的教学体系。《论语》、《老子》、《庄子》,思想深刻、影响深远,也都和表达方式有关,哲学借助文学的翅膀。

佛教又说“不立文字”。最善于驾驭文字的人,反而看穿了文字的秘密,文字就是开悟工具。悟的不是文字,悟的是道。真正悟道之后文字就是桥,佛教里讲“过河拆桥”,达到彼岸之后、悟道之后,要忘掉通往道的具体途径。

佛愿意用比喻,孔孟老庄这些圣人都喜欢用比喻。比喻的本质是拿一个事说另一个事,可从逻辑上知道一个事和另一个事分明不是一回事。比如说太阳红得像火,太阳就是太阳,火就是火。当我们说A像B的时候,其实我们想说的是共同存在于A和B之中的东西。如果有一个人执着说,太阳不是火,他没有悟的能力,是书呆子。

“悟”经常和“通”联系在一起,“悟”是“打通”的意思。世界上的事物是独立的,每一个具体的例子,都有相对独立的时空,它们之间的联系不是客观的联系,是主观的联系,是人的思维打通了相对独立的时空——无论这个时空多么小,我们在主观上打通了。当你用一个文字符号表现你的感官所发掘的一些东西的时候,就是语文的内容,是叙述的学问。叙述你感悟到的世界,并准确地深刻地叙述和表达出来,需要的是“悟”。只有“悟”,才能打通本来彼此独立的事物之间的统一性,只有“悟”,你才能找到太阳和火之间的联系。比如苏东坡讲的典故:一个盲人,他没见过太阳,他问人什么是太阳,有人给他比喻说太阳就像个盘子一样,希望他能明白,可是有一天他听人家敲钟,他说,噢,这就是太阳!他理解的“盘子”是敲出声音的那个东西,敲钟的声音跟敲盘子的声音很相似,他听见敲钟,认为是敲盘子,这就是“太阳”——他不能建立这两个事物之间准确的同一性。语文思维就是在毫不相干的事物中间,努力去寻找它们之间的相关性、相通性、统一性。在其他学科看来,有些事物是相近的,有些事物是很远的,有些事物是不沾边儿的;语文思维就像哲学上讲的,万事万物都有联系,在于怎么建立,在于怎么发现。

任何一个文字,特别是汉字,包含的信息是无穷的,谁也想不到一个字将来还能够容纳多少东西。比如汉字中最无聊的、最没有用的一些语气词,“的”、“了”、“吧”、“呢”的“吧”,我们没有想到今天它有了巨大的用处——“网吧”。 “吧”本来是语气词,今天就成了名词,它原来就存在着这个可能性。每一个符号都存在着无穷多的可能性,因缘际会,这个可能性就迸发出来了。

佛教的“因缘”二字,有因,有缘。“因”是一个事物本身包含的无穷的可能性,但不是所有的可能性都会变成现实性。语文好的人,思维是跳跃的,在感官上感觉是跳跃的,但事后去研究,又发现大有逻辑,大有哲理,存在着先天的可能性,这个可能性包含在跳跃的基础上。比如朱自清《荷塘月色》里“通感”的修辞手法,“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又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用听觉写视觉。这固然是朱自清有悟性,原来的对象中就包含了这种可能性,他发现了这个可能性。发现“可能性”的人,就是悟道的人;没有“悟”的能力,堆积多少知识也达不到。

“悟”分两种,“顿悟”与“渐悟”,禅宗推崇“顿悟”,净土宗推崇“渐悟”。“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六祖慧能用这个偈子表达了顿悟的道理。一旦顿悟就豁然开朗,但不是所有的人都能顿悟。“顿悟”和“渐悟”不能完全分开,是不是渐悟惭悟,渐悟到了一定的程度,突然有一天顿悟了?存在不存在这样的现象?这个时候我们怎样去鉴定二者的差别?有一天我们顿悟了,此前的渐悟还有没有价值,还算不算数?在大部分人不能顿悟的时候,渐悟还是更有价值的,所以净土宗的信徒是最多。净土宗有一个最简单的法门,不管你有没有文化,不管你做了多少孽,天天念“阿弥陀佛”就能到西方极乐世界。顿悟和顿悟之间不好比,不像对抗性的竞技。对于大多数人来讲,你心里怀着顿悟的理想,顿悟的追求,但是日常中,还是以渐悟为基础。

“渐悟”,就是“练”、“修”、“参”,渐悟是体现在日积月累中的。许多家长、学生问我,怎么提高语文的学习成绩?我给很多人都是同样的答案:写日记。写日记要给自己写,孔子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不是给别人看的,学习是对照自己,对照自己的良心,“三省吾身”,你真的很严肃地对待自己,你是你自己的老师,你也是你自己的学生,你是你自己的法官,你也是你自己的罪犯。你真的能这样去写日记,何事不成?第二,写日记的方法,不要把它当作一个很严肃的、很重大的、像写作文一样的任务去完成,你没写就有负担了。我每天就用十分钟的时间写日记。他问写什么,我说只要你有真心,随便。一开始会乱写,写到几十天之后,自己一个东西被开发出来了,自己就会把它越写越好。比如一开始这十分钟只写一百字,能不能一年之后把它提高到三百字?十分钟强迫自己写三百字,高考作文将不成问题。随便写一件事,随便发一个议论,十分钟写到三百字,天天写,提高的何止是语文。在这个方面,佛家的理念和儒家的人生发展轨迹就合一了,儒家讲“修齐治平,格物致知”。

我们对佛教本身也要进行一个扬弃,也要进行一个“过河拆桥”。《金刚经》最伟大的一点,讲到最后又告诉我们,刚才我说的话也都是虚的。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否定之否定”,花非花雾非雾——双重的否定,才能使人彻底地觉悟。所以焚香诵经、修桥补路,这些都是手段,本来都是为了成佛用的。可是很多人不懂,把这些当成了目的,混淆了目的和手段。

提升语文思维,有种种的办法。语文这门功课,功夫在课外。语文这个学科最好地体现了课堂内外打通、结合的道理。“悟”了之后,语文课不需要费多少时间。每天写十分钟日记,也不必真的去写,如果有别的方法替代也一样,我们都是为了过河,不要拘泥于过河的桥是什么样的、船是什么样的。

成佛可以分成很多阶段,从和尚,到罗汉、到菩萨、到佛,“佛”只是一个平台,我们把佛比喻成一个高原,上了这个高原之后都算“佛” 了,佛跟佛之间还有差别。

又由“佛”想到尼采说的“超人”,佛就是超人。尼采也用比喻,比喻平常人和超人的关系,就是人跟猴子的关系。人是什么——人就是超猴。人已经是万物灵长了,超越同类,就成为“超人”。佛教,还有儒家思想都是指导我们成为“超人”的,而这种“超人”不是尼采说的“超人”,尼采说的“超人”,有抛弃原来的同类的意思。尼采的思想为什么会被法西斯所利用?法西斯认为自己是优越人种,你们都是劣等人种,所以优等人种就可以灭掉劣等人种,他觉得自己是正义的。今天的这个世界——由英美主宰的世界,正是暗含着这样一种法西斯逻辑,他认为自己是上帝的选民,你们都是反人类的,你们是劣等的,至少是迷途的羔羊,所以他踩你、灭你都是合理的。而中国文化的“超人”是要救原来的同类的,是要普渡众生,强调领袖人物和普通人的关系。这个差别,仍然需要通过“语文思维”去把它“悟”出来。语文思维的“悟”,就是打通语言符号与世界万物的联系。人之所以从猴子中超拔出来,就是人建立了语言符号,用符号来统治世界万物。

怎么把“语文思维”贯彻到写作能力中去呢?有悟性的人或者是要达到、提高这种悟性,应该做什么呢?在我看来,应该做文字游戏。随便写日记,能释放你生命中本来存在的游戏文字的精神。中国文字,除了用来交流信息、搞科学发明、写文章之外,有一种很好的功能,就是可以玩儿。世界上最好玩儿的是什么?就是汉字。会玩汉字,才能获得最高级的幸福。建立在汉字智慧上的灯谜、对联、诗词,如果不会,是人生的极大遗憾,特别是作为中国人的极大遗憾,因为这包礼物就在你的面前摆着,你没有打开它,而打开它、进入它、享受它,并不难。所以我鼓励喜欢语文、有志于语文成绩提高的孩子大量地做文字游戏。你能不能给同学起一个外号,非常准确生动鲜明,又不损害他的人格,然后迅速在全校不胫而走,最后就代替了他的本名,你有没有这个本事?一下子达不到就要从一点一滴做起,对每一个文字感兴趣,每个字要带着怀疑地感兴趣,养成查字典的习惯,热爱查字典,查字典是乐趣。从各种咬文嚼字中,去领悟这个世界的奇妙。

归结起来,“悟”和“练”,“悟”和“修”,融合一道,让我们去热爱文字热爱写作。曹文轩老师说,“写得一手好文章是一种人品”。曹老师从严肃的品德角度去考虑,我从比较世俗的角度去考虑,热爱文字、热爱文学是人生的第一乐趣。莎士比亚说,“人是宇宙的精华”,在我看来,文字是精华中的精华。热爱文字,像热爱自己的生命、热爱“道”一样去热爱文字,通过对文字的“悟”和“修”,打开语文这扇大门。

鲁迅是语文教学的灵丹妙药

  我自己总结了一下,我的语文教学受学生欢迎,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自己在工作中,贯穿了中国现代文学的精神。现代文学精神的核心,其实就是鲁迅精神。我当时讲现代文学,包括我讲语文课,因为我自己是研究现代文学的,所以我非常重视鲁迅这条线。

  钱理群老师是中国研究鲁迅的一流专家,我是钱老师的第一个研究生,我从他身上深深体会到了何谓“鲁迅精神”。做学问,不能仅仅把学问作为一个饭碗,还要把学问跟自己的个人生命结合起来,钱老师就是这样的学者,令我敬佩。有的老师也很有学问,但他仅仅把学问当成一种职业,看做一个饭碗,和自己的生命并不结合,我不能说那样不好,那也是一种选择,但我更倾向于将生命与学问打成一体的。

  每次讲一篇课文,我都像在学校做论文一样,去找我所能找到的与这篇课文有关的所有材料,再找一个我合适的讲法,然后写一个提纲,按照提纲去讲,跟学生互动、讨论,正是这样的讲法使学生接触到了真切的鲁迅。

  我从来不说,鲁迅是伟大思想家、伟大革命家、伟大文学家,我都不说,鲁迅是什么让学生自己评价,你觉得鲁迅高也好、低也好,可以自己比一比,你自己能不能说出他这些话来?你认为还有哪些作家能赶上他,能说出他那些深刻的话来?

  上世纪90年代初的时候,学生正崇拜王朔,那一代学生特别喜欢王朔,我说虽然王朔身上有反鲁迅的一面,但他身上还有一点鲁迅精神,大家去找找看,可以把王朔和鲁迅比较一下,这样能够帮助他更深理解鲁迅,这样的教法果然有效。

  这种思考使我感觉到,鲁迅是语文教学的一把金钥匙,我们大家可能都同意——鲁迅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和重点,但我认为他还是一把金钥匙,一旦把鲁迅拿下,学生过了鲁迅这一关,他不可能不喜欢语文,他不可能不喜欢文言文,他不可能不喜欢作文。也就是说鲁迅这一关拿下了,会对整个语文教学都有一个整体的提高和促进。

  钱理群老师曾经说,鲁迅是语文的灵丹妙药,特别是作文的灵丹妙药。他说社会上那么多作文班,好多都是胡扯,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让学生读鲁迅,读鲁迅可以应付所有考试,应付所有作文,我也是这么认为的。这里我第一次公布这个秘诀,告诉大家鲁迅是可以应付一切作文的,让学生仔细研究鲁迅的文章就会知道,鲁迅做文章,第一绝不会跑题,第二绝对别开生面,鲁迅的文章篇篇都是高分作文。

  你随便翻开一本鲁迅的杂文集,看了题目,你不知道他下面要怎么写,可是看了下面怎么写之后,你只有佩服,却不能指责他,你不能说他跑题了,他写得非常切题,而且没有他做不了的题目。古今中外正反左右,真是纵横叱咤,鲁迅是中国第一作文高手!这就是鲁迅文章本身的魅力。你读鲁迅多了,思路自然就会打开。我们有的老师,现在老去推荐学生读很多作文选、范文来打开思路,那样不行,因为那不是高手。只有学了高手,自己才能达到中等水平,所以学鲁迅是最好的办法。

  有不少年轻的作者喜欢写杂文,称自己在学习鲁迅。但他们对杂文的理解是有偏差的,他们以为有一腔正义感、对社会不满、见什么骂什么,就是写杂文,这根本不对。鲁迅首先是有大学问、有大爱。有大学问才能够写杂文,杂文这种东西是很容易偏激的。因为你只论一人一事,这种东西很可能是片面的。你必须要有一个整体观,你有能写一篇长篇小说的才华,然后来写一篇千字文,才能够举轻若重,这是比举重若轻更高的一个层次。

  金庸小说里写的,独孤求败30岁的境界是举重若轻,那时他力气很大,可以把重物举起来,但是他到了40岁,步入更高的境界,就举轻若重,写千字文像写长篇小说。

  所以,鲁迅的文章每看一篇都有黄酒的味道,非常浓重,非常深厚。鲁迅的文字感觉也是很好的,读鲁迅的杂文或者小说,简直可以感觉到文中一个字都不能轻易更换,你试着改一个字看看?!就是不能改,改了就不行。鲁迅使用文字,往往是使用最基本的含义,即使用那个字的本义。这就是最大可能地发挥了汉语的魅力,使文字之间流淌的那个看不见的灵魂和作品的灵魂融为一体。

  比如我们讲过的《孔乙己》,读完《孔乙己》之后,有种感觉久久挥之不去,不是特别深,也不是特别淡,就是那个劲。那个劲,到底是一个什么劲?孔乙己给我们留下的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感觉?我们老想总结它,但是一总结可能就错了。

  鲁迅读二十四史,怎么能读出“吃人”两个字来呢?这绝不是用总结中心思想的办法总结出来的,而是他建立了一个感觉。他反复读,读着读着“吃人”两人字就冒出来了。

  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孔乙己》里一个很不重要的细节,小伙计被推荐到一个酒店里去,但这小伙计很笨,但因为荐头的面子很大,又辞退不得,于是就负责一个很不重要的工作。为什么?因为他不会羼水,这个酒店是经常要往酒里羼水的。往酒里羼水这个意象竟然这么重要!尽管是一个很容易被忽略的细节,但对整篇的气氛有影响,往酒里羼水的意思概括成两个字,恰恰就是“凉薄”,人情凉薄,而整个一篇《孔乙己》讲的就是凉薄。

  我们总结《孔乙己》说是封建礼教的弊端、批判科举制度等等,这都是从我们所受的教育、政治观念出发,去强加到孔乙己身上的一个概念、一个中心思想。这个中心思想也不能说它错,也对,但这不是根。

  为什么一个外国人读了《孔乙己》心里头也不好受呢?他对什么科举制度一无所知,他对中国当时的社会根本不了解,但他读了孔乙己之后,心里也难过。因为《孔乙己》写出了具有普遍人性意义的人与人之间的漠不关心,一种痛心的凉薄。

  “孔乙己在场的时候,使人们这么快活,但是孔乙己不在的时候,大家便也这么过”,这才是《孔乙己》这篇小说最打动人心的地方。这个人给大家带来欢笑,但大家心里根本没有他的灵魂,没有人关心他,活着死了都没有人关心他,只有老板记着他还欠十九文钱,这恰恰是一种世态炎凉。鲁迅就能本能地把握这种东西。

  再比如《故乡》,《故乡》读了之后也有一种味道,有一种感觉让人久久挥之不去,这种味道到底是什么东西,竟能让人久久挥之不去?

  我记得我上中学的时候学《故乡》,我的一个同学喜欢画画,但画得不好。他拿了一张白纸,用圆珠笔画了一片蓝,代表深蓝的天空,然后在上面用黄色笔画了一轮大黄月亮,下边画了两道小树叶。画得这么差的一个画,却给我留下了永远难忘的印象。我想读过《故乡》的学生,可能对老师归纳的中心思想都忘了,但是忘不了小说里画的那个画面:深蓝的天空挂着一轮金黄的月亮,海边沙地上一个少年戴着银项圈。这个画面是永远忘不掉的。

  其实,如果写在别的小说里,也不见得这么难忘,为什么《故乡》里的这一段这么难忘呢?因为我觉得这一段是《故乡》的灵魂,就像诗歌有诗眼一样,这是题眼。

  为什么说它是题眼呢?因为《故乡》讲的是一个希望的意思,那么这个“望”的本义是什么? “望”这个字的本义恰恰是月圆,农历每个月的十五叫“望”,初一叫“朔”,最后一天叫“晦”。鲁迅恰恰是在最根本的意义上使用“望”这个字的,他写了一轮圆月。

  中国有几千年的文化积淀,我们随便看到一个汉字,流淌在我们血液中的文化积淀就发生了作用。中国人看到“春”这个字,想到的绝不仅仅是冬天过去之后的那个季节、那种时节,不是,中国人看到“春”这个字,有很多说不出来的感觉,这种感觉可以影响自己,影响别人。

  有一次我上鲁迅课的时候,有一个外国留学生说,他觉得《故乡》的结尾不好。他说《故乡》的结尾那句话“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是多余的,有了这一句话反而把话说破了。我说,有这句话也不能说不好,但我也同意你的观点,没有也可以。因为这篇文章的意思太深了,如果没有这句话点破,很多人可能领悟不到,所以鲁迅要写出这句话来。如果是领悟力非常强的人,即使没有后面那一句,《故乡》也足以达到思考的效果,使人思考“希望”是怎么一回事——到底是我们知识分子的这个“希望”更可靠,还是闰土拿的那个神像更可靠?这才是一个根本问题,而这个问题都统合在天上月亮的照耀之下。鲁迅就是这样来使用这个“望”字的。

  在北大读书教书期间,我经常接触到韩国学者、日本学者,他们几乎从来不佩服中国别的,却最佩服中国有鲁迅。他们有钱,有这个,有那个,可就是没有鲁迅,所以他们极度尊敬甚至可以说是珍惜鲁迅先生,鲁迅不仅是中国的,更是全亚洲的,是整个东方灵魂的脊梁。

  在一个全球化强势的时代,文明的决战进入新阶段的时代,作为中国的教育工作者,我觉得要讲出鲁迅丰富多彩的一面,才能够更好地结合我们的语文教学。所以,我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侧重讲的是鲁迅人性的一面,讲他的痛苦,讲他的智慧,讲他的爱恨,讲他的学问、才华,讲鲁迅永远站在弱势群体一面,谁受压迫他为谁说话。

  鲁迅其实是文化界大侠,他抑强扶弱,自己也受欺负。但他又不是一个简单的牺牲者,他也让自己尽量过得好,不做无谓的牺牲。鲁迅素来是反对学生徒手请愿的,为什么?他把政府看透了,当时的政府不值得请愿,请愿没用。但是学生一旦请愿,他就支持学生。

  鲁迅他不做无谓的牺牲,但有了事情他承担,所以鲁迅的一生既痛苦又快乐。我们要看到鲁迅这方面的人格魅力,鲁迅不是冷冰冰的一个简单的文化斗士,而是那么有人情味的一个人。所以,他的一生用钱理群老师的话说是“生命的大飞扬”。

  鲁迅曾经用了很多年研究佛经,探讨人到底怎么活着最好,他思考的是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奥斯托洛夫斯基思考的一样的问题:“人怎么活着一生过得最好?”鲁迅选择的是“生命的大飞扬”,所以他在《死火》里表达了这个思想——“与其冻灭,不如烧完”。他的痛苦是深刻的痛苦,我们体会到他的痛苦,就能看清自己的痛苦,不会因为一些小烦恼就寻短见。我觉得这都太不值得,想想鲁迅那代人的痛苦,这点儿真没什么,年轻人必须从他身上学习他的胆识、智慧。

  如果能把鲁迅这一关拿下来,对于学生学习其他现代白话文、文言文,都能够起到纲举目张的作用,带动整个语文教学整体地前进,最关键的是还能完善学生的品格,可谓功莫大焉。

孔夫子的教育理念

  本人是一个教育工作者。当今,我们这个社会上都在批判应试教育。让孩子太遭罪了,一天到晚——上课,写作业,上补习班。有的孩子一天只能睡几个小时,上课直打盹。这就让我回忆起我们中国最伟大的教育家孔夫子。看看人家是怎么当老师的,人家是怎么上课的。

  想当年孔子是地球上第一个民办教师。到了春天的时候,孔子怎么上课呢?《论语》里有一段话:“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什么意思呢?春天的时候,做一身新的学生服。做一身新衣服,是不是就坐在教室里上课呢?不是。干嘛呢?跟着孔老师出去。谁坐教室里上课啊,那一看就老师水平很低。水平高的老师都不在教室里上课,都在外边上课。而且不是非得分成一个年级一个班,“冠者五六人”,大学生研究生,谁愿意跟着谁跟着,而且还有中小学生一块儿,小孩儿也跟着。而且还得找一个河边,老师跟学生,脱了下去游泳,充分地体会春天之美好。

  这样,把灵魂都激活了,身体都打开了,高高兴兴坐那儿,孔子说,来同学们,咱们今天讨论讨论非洲动物问题,明天讨论讨论北约问题。这样,学生能不爱学吗?如果看谁还没上来,“子路,过去把他捞上来。”你想象一下:那个春天,那个气氛,那个学校,能有厌学的学生吗?而且事实告诉我们:孔子的学生都成名了。他没有百分制啊,不是说哪个学生85分,哪个学生90分,没有。他的学生各国诸侯抢着要啊。

  所以说,今天,在春天这个季节里,谈到教育问题,我觉得我们还要发扬孔夫子的教育理念,教育思想。解放我们的孩子,把他们放回到春天里去。不是让他们不学习,而是让他们怀着春天的心情,学习之后,成为充满青春朝气的祖国的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