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軍捷:实现“动态清零”!香港应再来一次全民支持的自愿自测自报行动
实现“动态清零”!香港应再来一次全民支持的自愿自测自报行动
吴军捷
原创1天前 · 时事评论员
关注
文|吴军捷 今日头条原创首发
今天4月12日,政府公布昨日新增1,407宗新冠阳性检测个案,新增死亡59人。第五波疫情累计阳性个案1,178,959宗,8,614人去世。近两星期疫情稳步趋缓。
4月8日至10日经快速抗原检测呈阳性并成功在网上平台申报的个案共2,875宗,其中无病征的占65%,有病征的35%。与全民自愿检测行动展开前有病征个案65%,无病征个案占35%的分布刚好相反。
文章图片1
当局相信,这是因为此前去检测的市民除因政府要求外,很多是自己感到或者怀疑有症状的人。近三日市民响应政府呼吁,加上有大量快速抗原测试包派发,市民即使没有病症,也乐意进行快速检测,因而找出不少阳性个案。这是很有价值的,因为每个阳性都可能在社区形成一道传播键。
也就是说过去三天全民自愿检测对控制疫情或多或少有帮助,在香港这个讲究个人自由的社会,政府尽管做了许多工作,例如免费派发了二千多万个检测包;准备了足够的治疗床位、隔离中心,居家抗疫支援系统不断完善,物资也十分充裕。但是政府还是无法知道有多少人做了自愿检测,检测出阳性的又是不是都向政府申报了?林郑月娥特首曾经说过,我们准备好每天日增一两万个案都可以应付。而现在政府掌握的数据是每天新增一千多。
尽管专家有不同的估算模型,但谁都没有回答上述的两个问题。因为这里最难测的一个变数是有多少市民真心配合政府的这个措施。
文章图片2
毋庸置疑,抗疫是一项极其复杂的战争,没有现成的必胜方法,只能在吸取各方的经验和试错中“摸着石头过河”。如果全体或大多数的市民自觉地配合政府,自测自报也不失为一个走向“动态清零”的好步骤。
抗疫的大堤由无数石块垒成,这也可能是其中一块。因为它能够用比较经济的办法找到潜在的阳性感染者,对正常的经济和生活不造成影响,如果做到面广及迅速,可能赶在奥米克戎的感染力的前头。更重要的是,它是全民参与的,不“躺倒”的自觉抗疫行为,是每个市民与香港“同舟共济”的精神体现。
可惜,由于前段时间的政治风波、政府的错失,香港社会撕裂、政府威信下降,执行能力大打折扣。尽管在中央指导下的抗疫措施,也受到各方的质疑、指责、谩骂。对这个全民自测自报的好做法,也没有得到全港爱国者的充分重视,倾全力的支持。因此,我建议:
一、所有真正关心香港的社团组织都带头实行自测自报,反复宣传,落实到人。有些团体有强大的社会调查能力,连选举预测都能做好,为什么不能配合政府,做好这项工作的社会反应和效果的社会调查?
文章图片3
二、政府应该对积极自报的市民予以奖励,可以另外开一个平台,阴性、阳性都报,实行抽奖。至少在一个月内免费供应所需的检测包。
三、光是林郑月娥去呼吁市民支持是不够的,如果李家超认为这个工作值得做,也可以用个人身份共同号召市民去做,所有香港有影响的人物都应该去推动。做好一件实事,比表态更有说服力。
四、复活节后,四月21、22、23最好再做一次统一安排的全民自愿检测,到时候的数据对决定下一步的抗疫工作更有价值。
抗疫工作无论对现届和来届政府都是压倒一切的工作,也是关系到全港市民的性命安全、生活质量、前途考量的重大问题,绝不能因为人事变动而受到影响,谨表达一个普通市民的真心祈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