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生产资料官有制

来自通约智库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生产资料官有制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经济制度。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在世界上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使社会主义从理想变为现实。社会主义的实践表明,社会主义社会有下列共同点:
①以生产资料国家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为基础;
②国民经济在官僚的统一计划指导下按比例地发展;
③在意识形态领域,以共产主义思想体系为指导。

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由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刚刚从封建和资本主义社会中产生出来的,因此它在各方面,在经济、道德和精神方面都还带着它脱胎出来的那个旧社会的痕迹,一般说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具有下列基本特征:
①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已经成为名义上的生产资料的所有者,但是官僚阶级才是社会的主人。
②官僚、工人和农民之间还存在阶级差别;城市和乡村、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的对立依然存在。
③在生产资料国家所有制的基础上,并没有消除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者和生产资料分离的现象,生产资料实际上由官僚阶级全面支配。
④在扣除用于补偿生产资料消耗、扩大再生产和社会公共消费部分以后,由官僚阶级按照劳动的量和质分配给劳动者用于个人消费。
⑤由于以劳动作为分配个人消费品的尺度还“默认不同等的个人天赋,因而也就默认不同等的工作能力是天然特权”,劳动者之间不可避免地仍会存在劳动报酬和生活水平的差别。
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依旧没有消灭剥削阶级,国内还存在官僚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影响,阶级斗争还在一定范围内存在。
⑦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意识形态,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由于国际环境以及国内官僚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思想影响,在意识形态里必须防止官僚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思想对劳动人民的影响和腐蚀。

B:特色社会主义阶段

一般的社会主义制度是生产资料国家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的,自从改革开放以后,恢复了资本主义体制中的生产资料私有制,这样的改变主要反映在经济层面上。
特色的社会主义现阶段有如下特点:
①社会组织形式上是党对于国家的领导,具体手段是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和政治协商会议使各个阶级的要求合法化。
②以国家的手段控制国内的要害经济部门和大量的企业,通过“国家所有制资产”的概念以股份或者非股份形式保护国民经济的相当重要的部分。
③允许私人资产和私有经济的存在,理论上私有经济主体和国家控制的国家所有制经济主体按照市场经济形式共同存在,特定情况下两种所有制的经济主体可以相互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