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理论发展历程
1、马克思和恩格斯早年的“同时胜利”论
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的爆发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早年都倾向于“同时胜利”论,即革命在资本主义世界或几个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同时爆发才有可能取得成功,因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全世界的无产阶级、尤其是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愈发的团结起来;同时在一个国家爆发无产阶级革命后,必然会遭到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围剿,社会主义革命的同时爆发得以成功。在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掌握政权的无产阶级利用资本主义国家已有的财富累积,迅速发展社会主义,从而完全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
2、恩格斯晚年的“一国胜利”论
“一国胜利”论是恩格斯在晚年提出的理论。他认为随着欧洲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社会主义革命可能会在单独的一个国家爆发并取得胜利。但恩格斯也认为,社会主义革命在一国爆发的同时,必须以世界革命成功为条件,才能取得真正的胜利。由此可见,尽管恩格斯晚年曾预言社会主义革命可能会在一国取得胜利,但一国的革命胜利需以世界革命为基础才能取得最终胜利。
3、列宁的“一国胜利”论与俄国革命
列宁在早期曾经信奉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同时胜利”论,但随着无产阶级运动在欧洲各国的高涨,列宁认为社会主义革命有可能会在一国首先取得胜利,“经济和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由此就应得出结论: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在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
在十月革命后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列宁认为,欧洲革命全面爆发的可能性的延缓已经成为客观事实,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必须面对一国建设社会主义的现实;但从另一方面来说,列宁认为欧洲革命的爆发,可以免除帝国主义国家武装干涉的可能,同时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革命后的经济援助有利于落后国家生产力的发展,从而巩固俄国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成果。
新经济政策实行之后,苏联国内生产力有了显著的提高,列宁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也发生了转变;在《论合作社》一文中他指出:“这还不是建设社会主义所必需的一切吗?这还不是建成社会主义社会,但这已是建成社会主义所必需而且足够的一切。”列宁认为,在国家支配大生产资料和无产阶级掌握政权的情况下,社会主义建设完全有可能在一国取得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