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疫情吓人的是物价”,网民哭诉怒斥菜价疯涨

来自通约智库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太湖之南 2021.1.25

新冠已经伤人肺 莫让菜价伤人心

因疫情、低温等因素,各地菜价飙升。“比疫情吓人的是物价”,近来,网民哭诉菜价疯涨。

“走一圈菜市场,发现比疫情吓人的是物价!”一位网友近日在微博上感叹。

国务院新闻办在1月15日的新闻发布会上称,中国的物价水平大概率会保持温和上涨。但全国各地的普通大众似乎感受到的是另一番天地,这多少让人有些尴尬。

的确,寒流冲击,疫情肆虐多地封城,运输成本上升,传统新年马上到了要囤货等各种因素叠加,大陆各地的菜价一路疯涨,一天一个价,甚至半天一个价。不少人感叹吃不起。

作为冬季“当家菜”的大白菜从去年入冬的2毛钱一斤涨到2块多一斤,吉林长春更是贵的离谱。

长春市民近日反映,当地的白菜已涨价至近3~4元/斤,大葱约10元/斤,尖椒约10元/斤,还有单价近30元/斤的香菜。疫情低温等因素,大陆各地菜价飙升。

长春超市的标价,其中大白菜分别是3.5元和3.98元/斤,大葱10元/斤。

1月13日,长春一超市因提供特惠白菜,遭遇哄抢。

不只是疫情严重的北方,南方多地民众也吐槽当地菜价,感觉与专家所说温和上涨的不一。

安徽网友“记得儿家…”16日发帖说,“今年我可是眼睁睁地看着鸡蛋里最便宜的那种从两块一涨到了五块,鸡胸肉(冷冻的那种)都从3块涨到了7块,辣椒就没低过5块的,连最低廉的青菜白菜都涨到了三四块还不止。原来这叫温和上涨?什么时候能让我的薪酬也这么全面地温和上涨?”

广西南宁网友“一只深山里…”1月17日留言:“今天买菜,牛肉60、茼蒿6块、鸡蛋最便宜7块,真的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啊 !”

成都网友“-ChiaMo…”说:“成都已经算农产品丰富自产自销的地方了吧,就瞅了一眼家附近菜场:鸡蛋8元/斤;菠菜16元/斤;鸡胸肉20元/斤;大白菜22元/颗;但最震撼的还是豌豆尖,25元/斤!”

日前,成都蒜苔涨到42一斤的图片在网上热传,近日又一度冲上50元一斤,不少人感叹:“这咋比牛肉还贵?”

“节节涨价,半天一个价”

蔬菜价格并且节节涨价,甚至半天一个价。

据头条新闻报导, 黑龙江齐齐哈尔杨女士1月12日在超市买菜,还没买完菜,老板就换标签涨价,油菜3块多钱立马涨到4块多钱一斤。

另一网民“且予我”17日发帖说,“我妈在超市买鸡蛋,准备结账的时候,收银员接了一个电话,然后鸡蛋就涨价了!”

沈阳网友“小荷漫纸鸢V”16日刚发帖称,“物价已经涨的越来越过分了,大白菜超一块五一斤,土豆一块三,萝卜三块,鸡蛋快六块了 ,真的快要活不下去了…”

一天后17日再发帖称:“昨天的物价,今天已全涨,大白菜2块, 土豆2块,逼着死吗?”   邮购小米辣 “2斤”变“2个”

涨价疯中也闹出笑料。据媒体报道,河南南阳侯女士在淘宝上买了2斤小米辣,收到后发现里面只有2个小辣椒。2斤变2个。商家还寄来一张道歉信解释称,因为连续低温寒潮,导致小米辣大面积受损。(视频截图)   网上很多网友贴出自己所在超市的小米椒价格,30元/斤到45/斤不等。   南阳网友“水晶情玻璃心2014”感叹,“今年这是怎么了,啥都贵,肉贵也就算了,菜也贵!啥都涨价,就工资不涨。这年头,过着难死了。”

公主岭市网友“李李小小默默”: “物价又上涨了,菜都快吃不起了,疫情这么严重为啥还要在食品上涨价,让原本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 !”

媒体报导称“2021年物价大概率会温和上涨”的微博后面,则几乎是清一色的骂声。

网友“雨晨漫路”斥:“别闹了,别玩文字游戏了。老百姓的日子已经够艰难了。大白菜2.5/斤,大葱8元/斤,菠菜4元/斤,还提肉类吗?”

“粉红-DSB”:温和是多少?别跟老百姓玩文字游戏!

“鲁鲁之家2013”:发炎人,先温和地搧自己俩嘴巴,一月以来向钱葱领军,鸡蛋已经涨到鸡屁股疼,温和?

网友“落日西凉”解读:“失业叫下岗,通货膨胀叫温和上涨,金融危机叫经济下行………老配方老味道,专业修辞你懂的!”

很多网民急声呼吁:给条活路吧!这两年的经济状况,还涨呢?!不能这么狠吧?

在新冠肆虐的一年里,底层的民众日子艰苦,收入锐减,还叠加严寒和物价上涨。新冠伤肺,相关部门应该尽快出台对低收入家庭的救济措施,履行公共义务,且莫让菜价再伤人“心”!


“比疫情吓人的是物价”,网民哭诉怒斥菜价疯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