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级位置决定资产阶级的心理结构的心理扭曲的原理

来自通约智库
郭晖讨论 | 贡献2023年11月6日 (一) 06:18的版本 (创建页面,内容为“爱学心理是一种元心理学,在爱学中,世界上本来不存在心理结构和心理规律、心理机制,也就不存在政治经济爱学批判思想...”)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爱学心理是一种元心理学,在爱学中,世界上本来不存在心理结构和心理规律、心理机制,也就不存在政治经济爱学批判思想中的资产阶级的心理结构必然心理扭曲的心理原理,但创造出来了,有人认同和抗拒,于是一切就开始存在并有了。


政治经济爱学批判——武装无产阶级的心法体系,一把专门为革命的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打造的武器,一种专门为无产阶级打造的顶级武功。


数千年的人类社会历史,就是有爱者代表的善,和缺爱者代表的恶的斗争的历史,善恶斗争就是有爱者和缺爱者的斗争。


有爱者和缺爱者矛盾就是政治经济社会心理的主要矛盾,缺爱的阶级社会皆是如此。


按照马克思的历史辩证唯物思想,物质决定意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从而可以推理出,资产者位于政治经济结构的特殊阶级位置上,由于资产者的生存和获利方式缺乏政治经济合法性和道德合法性,所以心理结构是心理扭曲的。


心理病态的人在病态的社会心理环境中,创造的思想理论往往是病态的,资产者位于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结构的阶级位置,创造的思想理论往往是病态和扭曲的,是不利于全人类和人类的长期、整体利益,这种思想理论是缺爱的思想理论。


在爱学心理中,缺爱的资产者,皆是小我主导心理结构的心理扭曲的人,缺爱的资产者普遍都有鄙视、贬低、污名化无产者的心理动作。


有的资产者,是赤裸裸的公开贬低劳动者,有的是隐藏了,但暗地里,在自己的小圈子里,这种想攻击劳动者的冲动就会忍不住表现出来。


这个心理规律非常公平,缺爱的心理扭曲的资产者,为了满足病态需要,用病态的方式占有劳动者的生产成果,用心理扭曲的方式去攻击和贬低劳动者,这样做的心理后果,就是缺爱的资产者从此永远失去了内心平静和幸福。


资产者为了维护阶级利益,就会用践踏道德的方式去维护阶级位置,用非理性的方式合理化行为。


每一个人内在的真我声音和爱的声音是永远存在的,资产者即使获得了金钱、名声、地位,但真我的爱的声音一直在谴责资产者,爱和真我的功能永远无法彻底消灭。


缺爱的资产者无论怎么样去压抑和扼杀真我,拼命压抑爱的声音,但都无济于事,真我会在内心里告诉他自己得到的一切是不应得的,爱会告诉他为了利益去出卖和扼杀真我是不道德的、不对的,爱会告诉他要爱自己和爱所有人,不能为了一己之私而去占有他人劳动成果。


不只是缺爱的资产者受到真我和爱的无时无刻的追杀和谴责,凡是缺爱者,皆是如此受到真我和爱的谴责。


这不是靠人的意志、意识能改变的心理规律,不是一个人自以为善良和有道德,就能摆脱真我的追杀,爱的心理正义的心理规律是具有对所有人一视同仁的公平。


缺爱的资产者,由于政治经济的位置,由于阶级利益来源的方式和途径的缺乏道德合法性,由于要占有无产者的劳动成果,要靠占有劳动者的剩余价值来获利,所以缺爱的资产者的心理扭曲是必然的,被爱的心理正义惩罚是必然的。


这是社会心理层面上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是马克思没有看到的地方,那时也还没有精神分析,这也是全世界的绝大部分人没有发现和破译的心理规律。


我根据对各类缺爱的资产者和小资产者的言行、思想的大量观察、分析,通过精神分析的原理、规律,结合马克思的政治经济批判思想,就创造了无产阶级的经济基础,决定了资产阶级的心理的上层建筑,决定了缺爱资产者小我主导的心理结构,决定了资产者必然会心理扭曲的政治经济心理的原理。


资产者和附庸于资产阶级的小资产者,在社会上对于劳动者的贬低、鄙视和攻击非常普遍,比如所谓富人算法高级、富人的思想、文化就是优越的,穷人不懂投资,穷人都很愚蠢之类的言论。


在爱学心理中,劳动者靠劳动生存,是最值得尊敬的事,靠劳动生存是荣誉的事。从政治经济爱学的视角看,无产者坚守住了爱和真我,无产者承受并忍受了各种政治经济心理的压力,体面的靠自力更生的劳动来维护生存。


在爱学心理中,小资产者和资产者,是一群无法坚守爱和心理底线的人,为了获取高人一等的病态的心理快感,为了逃避劳动,承受不了阶级处境,承受不了阶级位置带来的社会经济心理压力,所以通过投机取巧和花言巧语的方式去占有劳动者的剩余价值,去占有劳动者的生产成果,以此逃避内心。


但缺爱的资产者永远无法逃出内心,内心就是一个困住缺爱的资产者者的牢笼,缺爱的资产者一辈子要受到真我和爱的谴责和追杀,有停不下来的焦虑。


这类缺爱者,由于突破了爱和道德的底线,不愿意靠劳动生存,看见小资产者和资产者享受优越的奢华生活和高档的生活,小我就羡慕嫉妒恨,于是开始坚守不了劳动的底线,开始厌恶和排斥劳动,开始突破爱与道德的底线,去往上攀爬。


缺爱者的向资产阶级看齐,就是学习如何变坏和变蠢,通过又坏又蠢的方式去获取博弈优势和生存竞争优势,通过看似合理的非理性堕落和突破底线的方式常用生存竞争,还美名其曰是正义和道德的,是为了好人和社会更好。


缺爱者堕落要去占有劳动者的生产果实,就要做到扼杀真我和爱,就要背叛真我和人性,要把劳动者评判成很愚蠢和傻、low,不懂高级的价值交换和投资,这就是缺爱者要进化成资产者或者向资产者看齐并寄生于资产阶级要付出的心理代价。


如果原生阶级是无产阶级的人,就要面临背叛原生阶级和原生家庭、自己的三重背叛,要践踏并扼杀原生阶级真我、原生家庭真我、爱的真我,以此才能体验到自己去通过缺乏道德正当性的方式占有劳动者的剩余价值是合理的。


一开始背叛和出卖自己出身的无产阶级的原生阶级,就会有强烈的心理动作去贬低、鄙视、歧视原生阶级,会拼命用各类观念、思想理论去合理化对原生阶级的攻击,拼命合理化自己通过缺乏道德合法性的手段占有劳动者的生产成果的行为。


拼命这个词,足以说明这类人一开始背叛无产阶级要付出的心理代价是多么沉重,贬低和鄙视无产阶级,并合理化资产阶级的私有财产和病态获利方式,就是这类人给资产阶级的投名状,从而能被资产阶级和其附庸接纳。


原生阶级是资产阶级的人,继承了原生阶级的资产者,吃相就会比较好看,而原生阶级是无产阶级的人,进化到小资产者和资产者,由于要面临三重背叛的处境,要释放大量心理能量,压抑扼杀爱的程度很深,吃相就会非常难看,健全的有爱者看到都会感觉很恶心。


所谓穷人“人性”差是因为在现在的社会和时代里,评估出来的,才会表现成这样的。


在过去人类历史上的劳动者最光荣的社会里,无产的劳动者普遍是得到社会敬重的,劳动是光荣、高尚的,当商人是要被鄙视的,利益和实力不重要,靠自己的劳动生产生活,是不会被鄙视和认为低端。


那个时候就算有些劳动者经受不住考验和诱惑,依旧不影响整体劳动者的地位和荣誉。

资产者的小我思想评判的劳动者的实力和素质差,不会影响当时社会的风尚和舆论,穷人依旧是被尊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