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宇宙的规则(中)

来自通约智库
江南仁讨论 | 贡献2021年3月24日 (三) 22:24的版本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上医至道(新祝由科创始者)

二、信道。

“信道”是建立在“知道”的基础上,明白宇宙人生的真相,真理,才是正信。正信就是“诚信”而不是“迷信”。

“诚信”怎样形成?心诚则灵,一念不生谓之诚!没有一点妄想,什么念头都没有,才是真正的诚。

“迷信”:迷就是不明白,不明白就“信”,就是迷信!“信”是前提,唯有做到“信愿行”坚定不移的信,才能自觉的,无怨无悔地去“行”。

那么,人类应该信什么?

信天人合一、信大道真理!

首先,我们来简单了解一下,为什么人是一个小宇宙?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道是宇宙运行之道,属于先天。

德是道之显,显于人。人相当于宇宙的终端感应器,宇宙运行的道均在人身显现。

所以,看到了人,就相当于看到了宇宙。大而无外,小而无内。

道与德即是宇宙与人,自然界(大宇宙,宏观整体)和人(小宇宙,微观个体)是互相感应、互为反应、互为映照的。故天人合一、宇宙与人相合。

人体的内部结构和运行原理同宇宙是一样的。

我们都知道,人体最小的单位是〝细胞〞,而细胞再分解到最小的单位是〝电子、原子、夸子……〞,用微观想象人体的构造,说穿了就像是一个充满〝繁星点点〞的小宇宙的能量体。

邵壅曰:“人头之圆也象天,足之方也象地。

天有四时、五行、九解、三百六十六日,人亦有四肢、五脏、九窍、三百六十六节。天有风、雨、寒、暑,人亦有取、与、喜、怒。”

《黄帝内经•素问》里面的一段描述也说明了人是宇宙的缩影。

“惟贤人上配天以养头,下象地以养足,中傍人事以养五藏。天气通于肺,地气通于嗌,风气通于肝,雷气通于心,谷气通于脾,雨气通于肾。六经为川,肠胃为海,九窍为水注之气。以天地为之阴阳、阳之汗,以天地之雨名之、阳之气,以天地之疾风名之。暴气象雷,逆气象阳。故治不法天之纪,不用地之理,则灾害至矣。”

从文字里面我们可以看出天人是相应的,天道与人道同,天人相通,精气相贯。可见人这个小宇宙是多么的优越生动!

1、信道就是信生命、信自己。道是绝对的,唯一真实存在,是宇宙万物众生的本源。

众生刚从“大道”中分离出来的时候,具足道的特性,后来产生了妄想,德能不断降低,离道越来越远,就形成了不同密度的生命。

但本性没有差别,一旦觉醒,找回真我,回复本性,自然也就一律平等了。

2、信道的伟大计划。道的意志决定成功的伟大计划!

①道需要元灵成为载道之器,亲自体验宇宙万物的生发过程,体验道的无上至尊和不可思议。元灵需要在体验中积累经验,不断净化,纯化,成长,提升。

②道是平等的包容一切众生,让众生在黑暗中重返光明→从哪里来回哪里去,回归大道。

③道的神圣恩典:地球是全宇宙最多姿多彩的世界,生命从一维层到四维层都有:走直线的爬虫类属于一维层生命,它只有直线的概念。

在平面上活动的生物属于二维层生命,只能在平面上爬行,没有立体概念。

所以它们能在墙壁,天花板上爬行而掉不下来。能在空间活动的动物是三维层生命(绝大多数动物),但它没有时间概念。

人呢!人类是地球上的四维层生命,具备了生命的至高灵性。“人身难得,真理难闻,中华难生”。

在漫长的轮回过程中,能到地球上来“得人身”是很难的,而得了人身,能够听闻宇宙人生真相,更是难上加难!而生在中华大地,更是千载难逢的机遇!

而现在我们都具备了,这是我们千万劫修来的福报,抓不准,再不觉醒,失掉这次机会就太可惜了!就看你怎么做了!一念之差,一步之遥,要么天堂,要么地狱!何去何从,命运把握在每一个人手中!

3、信世界大同、天下一家,众生本来一体,最终都要回归大道。人类共有一个家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没有你我他。

明白了这个道理,人类现实中的矛盾还有什么化解不了的!还用你争我夺,打打杀杀吗?

你就是我,我就是你,还有什么区别?你所谓的仇人,说不定哪一世曾经是父子,今天在大街上撞车的,说不定哪一世是夫妻,不是冤家不聚头,没有缘分哪能撞车!你说不是吗?

4、相信到地球上来是自己的选择。既然是自己的选择,无论男男女女、无论贫穷富贵、多灾多难,都是因为灵魂需要这段经历的体验。

所以,无论遇到什么挫折,我们都要坦然面对!大千世界、芸芸众生,如果真的明白了这一点,你还有什么放不下的呢?

5、信人类命运共同体,道是宇宙万物的本源。《易经》强调三才之道,将天、地、人并立,人为中心。

人的地位最重要。天有天之道,在于“始万物”。地有地之道,在于“生万物”。人有人之道,在于“成万物”。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共同的信仰、遵循道的法则。

人们之所以心理空虚,没有真正的获得感,不敢彻底的去相信自己的信仰和自己的缘分。

其主要原因就是因为你没有信道,不明白宇宙人生的真相。信道是真信,容不得半点虚假的成分,99.999%都不行!

三、悟道。

悟有两种:一个叫解悟,一个叫证悟。解悟,就是我们对宇宙人生真相了解了、认识了,不再迷茫,是相当明了、非常清楚了,一点都不含糊。

证悟,就是亲证,用身体、用心灵融入宇宙去实悟,就像至尊圣人、佛菩萨。

这一点我们目前是做不到的!所以当下悟道重点在解悟,其实这也是在往证的功夫上走,最先寻求的是一种悟道的境界。

1、悟道的最大障碍是“我执”。人生中最大的悲哀是看不清自己,以自我为中心,过于执着,迷失于自我偏见!一切都是围绕着一个“我”字,这是最要命的一点。

因为人是自私的,有诸多的放不下。放不下亲情,放不下钱财名利,放不下所执着的一切。

如果没有随缘的心态,要求事事都随己愿,那么任何环境都不可能满足你。

只有放下“我执”端正身心,用智慧化解掉心里的障碍,去除执着偏见、分别和妄想,所有的烦恼才会云开雾散。

否则,有我就不可能平等,有我就不可能清净,有我就是在执着个性,有我就失去了整体性,那么,你就永远不可能进入道。

2、悟道的意思就是达到境开的地步,达到和宇宙万物相生相容而相通的来往境界,与自然的感观与心灵的境界相辅相成。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放下人心的贪嗔痴,放下自私的欲望和贪念。

也只有这样才能够与宇宙的磁场和自然的能量相合,得到能量的补充和磁场的给予。

从而通达于万物阴阳和天地阴阳,真正融入与磁场的交流和万物信息的沟通,这才是获取宇宙能量、进入开悟的境界。

3、悟道就是明心见性,达到一悟百悟,一了百了。道清静无为,如如不动。

万事万物虽然都是它的显现,但它却无念。这一切显现都是自然的缘聚缘散。

真正明心见性、大彻大悟的人,“与众物而同光,为万有之根本”,心物一元,物理有形的光,与自性无相的光配合。

到达这个境界,才可以说明心见性谓悟道!“如日普照”,是太阳普照,如同太阳出来一样,整个大地普放光明,是同时的。

如果你说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那还差远了!

你不但见到那个本体,你本身也变成那个本体的功能之一了,方为万有之根本。

4、悟道在于“道法自然”。“大道”尊重每一个众生的自由意志,众生都有自由选择的权力,无论谁都无权干涉。

自己选择的路,自己走,没有理由抱怨。有些人穷其一生,苦苦追寻大道,殊不知这道便在脚下。

其实我们走过的每一步都是道,虽然不尽然合天地至理,但这都是自然之道。《道德经》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类是自然界的一份子,融于自然才能合于道。

要期待,不要假想,顺其自然,如果注定,就一定会发生。不乱于心,不困于情,如此、安好,人生没有那么多莺莺燕燕!人生百年,不如意事十有八九,费多大力气拿起的,就要费多大力气放下。

冥冥中一切皆有定数,我们需要做的就是以善心处于顺境,以静心安于逆境。只有,真正参悟了宇宙人生真相,你才是一个真正的小宇宙,才能融入天地人合一的自然之道。

5、悟道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始终贯串宇宙人生。古语有云:大道三千。谁又能真正的明白其中道理呢?

人的一生就是悟道的一生,当我们真正的悟透了,才能融入道中。

所谓人生就是修行,真正的修行是要悟道天地人三界之间的关系和宇宙万物的阴阳之理。

因为我们是人的修行,所以必须要在三界之内悟道,才能超越灵感和三维空间的心灵感应。

宇宙人生真相告诉我们:大千世界阴阳主宰天地人三界,天为阳,地为阴,人为中枢。

《灵宝毕法》云:“道生万物,天地乃物中之大者,人为物中之灵者,别求人道,人同天地。”

所以我们人类的修行是不可能脱离三界的,此为宇宙人生真理。而宇宙间阴阳的相合是一种天地的能量,互相贯通与宇宙之中。

人体的自然磁场和阴阳贯通的能量融入宇宙,使人体产生自然的阴阳能量和心灵的潜能,从而贯通与天地人三气合一的自然宇宙能量中,以达到悟道的至高境界。

大道至简。“道”本来就是现成的,只是我们自己一直都在玩头脑游戏,总在向外求,向知识里面找,被自己所知道的那点可怜的知识,一直障碍在门外了。

古大德云:悟道不难,唯嫌捡择。“捡择”就是分别和取舍,有了分别心,才会去捡择,“道”是平等无分别的。

心里有二、三,才会去捡择,回到“一”就不会再有什么分别和捡择了,因为“一”已经接近了“道”、“悟道得道”本性没有自我,一切都是恒顺众生。

有我就不可能平等,有我就不可能清净,有我就是在执着个性,有我就失去了整体性,有我你就永远不可能从物质信仰的圈圈走进精神信仰的圈圈,那么,你就永远不可能进入“道”。

对于宇宙人生,大多数人浑然不知,谁能让不明白宇宙大道的人,逐渐明白了悟?

谁能让这污染的世风、人心,由浊而清?

谁能让贪图安逸的众生,逐渐觉醒、流动起来,活出生命的意义?

在探索宇宙真理的道上,我们一次次将世界观打破重组,即是我们对人类生命意识觉醒的重新认知。世界大同、天下一家,人类期待共同觉醒。

我们从知道、信道、悟道三个方面了解了大道的真相,只是这样了解了还是远远不够的,而是,重在“行道”然后才能“得道”。古人云:“学道容易奉道难,奉道容易行道难,行道容易得道难。”

下面我们从行道与得道两个方面进一步探讨宇宙人生的真谛。发布于 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