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需要迎战,中国需要高福
作者丨燕梳楼
写下这个标题,不是为了找骂的。
更不是为高福洗白,而是要告诉大家一个事实。
因为疫情,现在整个国际局势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非常不利于中国。
你不需要看别的,就看外交发言人的出场频率就知道。
现在的中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疲惫,都艰难。
所以,此时此刻,事关国运,生死攸关,
我们必须暂时放下偏见,放下埋怨,
支持这个CDC主任,
中国的抗疫队长。
(一)
昨天高福高调亮相。
高调的让人一时难以接受。
毕竟,他沉寂的太久,被吊打的太惨。那些淹没他的唾沫星子,犹如黄河之水,又浑又烈。
昨夜,高福接受中国国际电视台CGTN专访,强势回击关于“不存在人传人”的传言。在短短的20秒内,4次强调:
我从来没有说过不会人传人!
大家注意,不仅没说过,而且是never ever!
从没说过!
恍惚间,那个自信的、睿智的、神采飞扬高福,又回来了。
从深陷舆论漩涡,到全民口诛笔伐,再到失声痛哭,再到坚忍出征,再到登上国际舞台交流中国经验,曾经所有人都以为“完了”的高福,春风满面的再出江湖。
面对镜头,他侃侃而谈。
“在任何情况下,科学家都不能够说新冠病毒不存在人传人现象,当时大家对新冠病毒还不熟悉,但可以得知它是一直冠状病毒,而冠状病毒总是有人传人现象。”
划个重点:
冠状病毒总是有人传人现象。
看到没有,人传人是常识,只要是冠状病毒就会人传人!
这种常识性的错误,作为一个身挂八国院士衔的世界顶尖级专家,会犯这种低级错误么?
这种错误,只有王广发这样的砖家才会犯!
1月18日,参与第三批专家组赴武汉时,“人传人”已经是专家们的共识。
只不过,这个共识是通过钟南山讲出来而已。
钟南山的意见,就是我的意见。
(二)
深夜播出,全程英文。
虽然高福的英文带着淡淡的山西腔。
大家也许会问,为什么要选择国际电视台来做这样一个专访?
大半夜的,说的又是英文,明明是不想让我们看到嘛,他这是怕什么,躲什么,回避着什么?
你猜对了,他真不是讲给你听的。
你信与不信,接受与不接受,并不重要。
他也不需要在我们这儿洗白,再多的口水对他来说也是毛毛雨。
那么,他到底是讲给谁听的呢?
为什么是深夜,为什么是英文,又为什么是CNTN?
我们先来看看CNTN的传播对象,或许能明白点什么。
CNTN,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下属的国际传播机构,全称为“中国环球电视网”。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大外宣,面向境外观众进行宣传是其主要职能。
一个频道两个人,一问一答,全程英文,非常流畅和自然。很明显,这个专访经过充分的准备和精心的安排。
选择这个时候回答这个全民追问两个月都石沉大海的问题,非常有深意。
第一,当前的国际局势非常不利中国,“病毒源头论”“消息不透明”等指责的声音波涛汹涌。
第二,在这种形势之下,仅仅指望外交发言人隔空狂怼明显乏力,迫切需要卫生领域的专家、官员助攻。
第三,高福不仅是中国的疾控中心主任,还有两个身份,一个是英国牛津大学博士后,一个是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而美英恰恰是此轮叫得最凶的两个急先锋,欲把自己的防控失责推给中国,不遗余力地向中国泼脏水。
这时候,选择高福回应武汉当初关于“人传人”的论断,已非个人荣辱,而是国家需要。
采访中,高福特别说了这样一句话,意味深长:
“科学家应该做的是把自己当作一名侦探,证据是作出任何结论的关键,不能根据怀疑来下结论。”
不能根据怀疑来下结论!
这是在讽刺谁敲打谁?
又是在向谁喊话?
(三)
关于高福的争议,从论文始。
人们怒不可遏,武汉的疫情如此一发而可收,你们却忙着跑到国外去发论文然后名利双收?
虽然高福及时回应称,这是一篇回顾性论文,但封城禁足后的国人早已听不进,并以此为情绪的宣泄口,展开了一场长达数月的民间“问责”。
其后,他的一系列言论被放大,被解读。
1月22日,高福称儿童等年纪比较小的人不宜感染病毒。
1月25日,高福称“1名患者传染14名医务人员”事件,不能算“已出现超级传播者”。
1月26日,高福拍着胸口称,疫苗肯定会成功的。
不能说每一句都说错了,但至少没有一句说对了。
而他之前的采访“语录”也被翻了出来,来反衬他是“大话专家”:
SARS类似事件不会再出现。 我们已建成造价7亿的传染病直报系统。
事实无情地袭来,新型病毒不仅比SARS严重十倍百倍,而且号称几分钟就直达顶层的预报系统,也完全失了灵。
这时候的高福,他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了。
如果不选择断臂求生,只会死的更快。
毕竟,病毒比他更聪明也更无情,说出的话泼出的水,到最后可能丢的不是人,而是穷尽一生换来的CDC主任之位。
这期间,无数的媒体和自媒体,对他进行了狂轰滥炸。
我也曾写文数篇,予以痛击。时至今日,回想起来确有不实不妥之处。但人们并不愿意接受他就这么成功上岸。
毕竟,在疫情爆发初期,作为国内传染病防控的最高领导,即使如钟南山后来为他开脱所说,CDC需要更大的权利来应对疫情,也难辞其咎。
即使“人不传人”“可防可控”并非他所说,但至少他也没有第一时间出来纠正纠偏,并给予他这位置上应有的建议和预警。
我们不能仅看他没说什么,更应该看他说了什么。
在需要说话的时候没有说,也是一种失职。
他更大的能力在于,能在巨浪滔天的谴责声中,选择坚忍,匍匐前进。
正如他自己总结的那样:“要在锐气和妥协之间,寻求一种平衡。”
他做到了,而且最终迎来了他的高光时刻。
频频出现在世界上的重要平台,高调接受采访,这一切均表明,他已经成功回到他应有的位置上。
开始走上世界舞台,为中国抗疫工作代言。
(四)
草蛇灰线,余脉千里。
一切都有迹可循。国际舞台上,需要大智慧。
作为中疾控掌门人,自从他的论文在国外一发表,指控他“瞒报”、“失责”、给西方打小报告的声音就席卷而来,且异常凶猛。
但普通老百姓的鞭鞑,长不及身,响不及耳,对于高福这样的人物来说,再多的口水也不过是一片乌云。
在长达两个月的声意洪水中,这个史上最受争议的CDC主任,岿然不动浑然入定,凭他东南西北风,这份定力与智慧,确非寻常人可比。
去威胁谁了吗?没有。
动用权利删贴了吗?没有。
进行辟谣或者求助警方跨省了吗?没有。
主动找媒体解释了吗,辩白了吗,找人洗地了吗?也没有。
以他的职位与权利,做这些难吗?
凡是痛骂高福甚至措辞激烈的文章现在都还活的好好的,一篇没少。民间,甚至以“高蝙蝠”戏称之。而他,在一片唾弃之中,竟然笑而不语,一声未吭。
直到2月15日,闹出“高福被查”的乌龙时,他才被迫发声,说了一句非常无奈的话:
“我不能到网上去吵架”。
而如今,却如此高调出来澄清传言,这份看似“迟到”的自证意义何在?
在两个多月的至暗时刻里,高福被“软埋”,从此人间蒸发。
其内心该有多强大,多坚忍。
但是时间线走到了3月10日,事情开始起了微妙变化。
这一天,媒体报道了他参加中国红十字会与派遣至伊朗的中国专家小组召开了视频会议的消息。其中一段话是:
随后,高福陆续出现在欧亚、南亚、非洲等地区的交流中。据不完全统计,高福等专家在9天内3次向59国介绍防疫经验。
这句话,表明争论中的高福不但安全着陆,而且正承担着中国官方“抗疫大使”的角色,开始驰援各个疫情国。
其后的3月27日,高福接受《science》杂志采访。国内环球、财新等权威媒体都在显著位置进行了报道。
在采访中,高福回应了两个问题:
第一,早期之所以难界定“人传人”,是因为没有足够的证据。 第二,欧美国家最主要的错误,是没带口罩。
别看他这两句话轻飘飘,却有四两拨千斤之力。
至少回答了西方吵的正凶的两个重要问题:
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病毒的源头在中国。
欧美国家之所以疫情惨重,完全是因为轻慢。
自此,他正式走上矫正国际舆论的舞台,以一个中国防疫大使的身份,开始向西方开炮!
虽然,他在之前的国内抗疫战斗中,显得那么悄无声息。
今日重出江湖,已然黄钟大吕!
(五)
此时的中国,内外交困,饱受质疑。
高福正以中国CDC主任之职,如他当初征战非洲埃博拉一样,再次走上世界舞台中间。
活动频频,妙语连珠,一方面对外输出防疫经验,一方面回应西方质疑。
用他曾经英国牛津实验室主任的身份,用他去年刚当选的美国外籍院士的权威,去拦截西方射出的冷枪流弹。
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也不是为自己而战斗。
中国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具有专家背景的CDC主任挺身而出。
美国有福奇,我们就得有高福。
至于他曾经犯过的错,我们选择暂时放下。
功是功,过是过。现在既不是摘桃子的时候,也不是打棒子的时候。
千秋功过留给后人评说。
但该是专家做的事情,不能都交给外交发言人。
既然我们一再声明,病毒来源的问题就交给科学。那么,我们就得相信科学家,特别是我们自己的科学家。
放眼全国,拥有世界8个院士头衔的科学家能有几人?
走出至暗时刻的高福,又一次站上世界舞台。
历史再一次选择了他,他也回到了他应有的位置上。
世界需要迎战,中国需要高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