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时候,春节其实叫“元旦”,而立春才叫“春节””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通约智库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创建页面,内容为“[http://cpwiki.sseuu.com/index.php?title=%E5%9C%A8%E5%8F%A4%E6%97%B6%E5%80%99%EF%BC%8C%E6%98%A5%E8%8A%82%E5%85%B6%E5%AE%9E%E5%8F%AB%E2%80%9C%E5%85%83%E6%97%A6%E2%80%...”)
 
 
第1行: 第1行:
 +
2020-10-26 11:00:00
 +
 +
李凤阳
 +
 +
你知道吗?在1912年之前,我们现在的春节其实叫“元旦”,并不叫“春节”。
 +
 +
我国古代的“春节”在先秦时叫“上日”、“元日”、“改岁”、“献岁”;
 +
 +
到了两汉时期,又被叫为“三朝”、“岁旦”、“正旦”、“正日”;
 +
 +
魏晋南北朝时称为“元辰”、“元日”、“元首”、 “岁朝”;
 +
 +
到了唐宋元明,则称为“元旦”、“元 ”、“岁日”、“新正”、“新元”;
 +
 +
而清朝基本定名为“元旦”或“元日”。
 +
 +
所以在古代元旦就是新年,元旦是一年开始的第一天,就是指正月初一。比如南朝文史学家萧子云《介雅》说:“四季新元旦,万寿初春朝。”宋代吴自牧《梦粱录》也说:“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一岁节序,此为之首。”
 +
 +
您注意没?上面所列的春节称呼无一提到“春”的字眼,“元“和”旦”两字倒是经常被用到。为什么呢?因为我国的古代并不是一直以春天的开始为一年的开始。
 +
 +
夏朝以正月为岁首,而夏历后来又演变为阴历、农历;
 +
 +
商朝以十二月为岁首;
 +
 +
周朝以十一月为岁首;
 +
 +
秦朝以十月为岁首,汉初仍延其旧;
 +
 +
但是到了汉武帝时期,汉武帝制定《太初历》,遵从夏历,以正月为岁首,从此正月初一成为中国人的元旦(即现在的春节)基本确定下来。
 +
 +
不过“春节”一词也是存在的,只是另有所指,即二十四节气之中的“立春”。这是有证据的,在《后汉书·杨震传》中有这样的话:“春节未雨,百僚焦心,而缮修不止,诚致旱之征也。”
 +
 +
那么,是什么时候“元旦”不再是春节了,而改称“春节”了?这要与孙中山的中华民国建国讲起。孙中山1912年建立中华民国,不再以农历清朝宣统年号为主,而采用国际通用的公历纪年,同时宣布公历1月1日为“元旦”,春节则不再采用“元旦”一词,并主张国民过“新”年而不过“旧”年。然而习俗的力量是巨大的,民间继续通行农历,并以这年公历2月18日所对应的正月初一为新年之始,至于这一天叫什么,笔者就不得而知了,反正既不叫“元旦”,也不叫“春节”。
 +
 +
袁世凯接过孙中山的总统职位后,觉着民俗难改,于次年1913年批准正月初一为“春节”,是为旧历新年,“春节”一词从此具有了现代春节的含义。
 +
 +
后来蒋介石上台后,虽然强令推行过公历年的规定,以至于在一些地方民众偷偷过旧历年,但民俗难改,最终不得不承认“元旦”和“春节”的并存状态。到了1949年新中国成立,仍然沿袭了这一习惯。
 +
 +
这么算来,以“春节”为名的春节,从1912年到现在不过百年而已,实在是一个历史并不悠久的节日嘞呢!
 +
----
 
[http://cpwiki.sseuu.com/index.php?title=%E5%9C%A8%E5%8F%A4%E6%97%B6%E5%80%99%EF%BC%8C%E6%98%A5%E8%8A%82%E5%85%B6%E5%AE%9E%E5%8F%AB%E2%80%9C%E5%85%83%E6%97%A6%E2%80%9D%EF%BC%8C%E8%80%8C%E7%AB%8B%E6%98%A5%E6%89%8D%E5%8F%AB%E2%80%9C%E6%98%A5%E8%8A%82%E2%80%9D&mobileaction=toggle_view_mobile 在古时候,春节其实叫“元旦”,而立春才叫“春节”]
 
[http://cpwiki.sseuu.com/index.php?title=%E5%9C%A8%E5%8F%A4%E6%97%B6%E5%80%99%EF%BC%8C%E6%98%A5%E8%8A%82%E5%85%B6%E5%AE%9E%E5%8F%AB%E2%80%9C%E5%85%83%E6%97%A6%E2%80%9D%EF%BC%8C%E8%80%8C%E7%AB%8B%E6%98%A5%E6%89%8D%E5%8F%AB%E2%80%9C%E6%98%A5%E8%8A%82%E2%80%9D&mobileaction=toggle_view_mobile 在古时候,春节其实叫“元旦”,而立春才叫“春节”]

2021年1月1日 (五) 01:52的最新版本

2020-10-26 11:00:00

李凤阳

你知道吗?在1912年之前,我们现在的春节其实叫“元旦”,并不叫“春节”。

我国古代的“春节”在先秦时叫“上日”、“元日”、“改岁”、“献岁”;

到了两汉时期,又被叫为“三朝”、“岁旦”、“正旦”、“正日”;

魏晋南北朝时称为“元辰”、“元日”、“元首”、 “岁朝”;

到了唐宋元明,则称为“元旦”、“元 ”、“岁日”、“新正”、“新元”;

而清朝基本定名为“元旦”或“元日”。

所以在古代元旦就是新年,元旦是一年开始的第一天,就是指正月初一。比如南朝文史学家萧子云《介雅》说:“四季新元旦,万寿初春朝。”宋代吴自牧《梦粱录》也说:“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一岁节序,此为之首。”

您注意没?上面所列的春节称呼无一提到“春”的字眼,“元“和”旦”两字倒是经常被用到。为什么呢?因为我国的古代并不是一直以春天的开始为一年的开始。

夏朝以正月为岁首,而夏历后来又演变为阴历、农历;

商朝以十二月为岁首;

周朝以十一月为岁首;

秦朝以十月为岁首,汉初仍延其旧;

但是到了汉武帝时期,汉武帝制定《太初历》,遵从夏历,以正月为岁首,从此正月初一成为中国人的元旦(即现在的春节)基本确定下来。

不过“春节”一词也是存在的,只是另有所指,即二十四节气之中的“立春”。这是有证据的,在《后汉书·杨震传》中有这样的话:“春节未雨,百僚焦心,而缮修不止,诚致旱之征也。”

那么,是什么时候“元旦”不再是春节了,而改称“春节”了?这要与孙中山的中华民国建国讲起。孙中山1912年建立中华民国,不再以农历清朝宣统年号为主,而采用国际通用的公历纪年,同时宣布公历1月1日为“元旦”,春节则不再采用“元旦”一词,并主张国民过“新”年而不过“旧”年。然而习俗的力量是巨大的,民间继续通行农历,并以这年公历2月18日所对应的正月初一为新年之始,至于这一天叫什么,笔者就不得而知了,反正既不叫“元旦”,也不叫“春节”。

袁世凯接过孙中山的总统职位后,觉着民俗难改,于次年1913年批准正月初一为“春节”,是为旧历新年,“春节”一词从此具有了现代春节的含义。

后来蒋介石上台后,虽然强令推行过公历年的规定,以至于在一些地方民众偷偷过旧历年,但民俗难改,最终不得不承认“元旦”和“春节”的并存状态。到了1949年新中国成立,仍然沿袭了这一习惯。

这么算来,以“春节”为名的春节,从1912年到现在不过百年而已,实在是一个历史并不悠久的节日嘞呢!


在古时候,春节其实叫“元旦”,而立春才叫“春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