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楼市规模破万亿!三点变化值得深思”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通约智库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第1行: 第1行:
 
房地产新视野 昨天
 
房地产新视野 昨天
   
+
 
+
12-07 20:10
 
 
 
 
来源: 搜狐网    推荐关注:城乡地产研究院
 
 
 
活动关注:疫后振兴—2020年12月27日-12月29日第十五届中国(北京)康养·文旅小镇项目实操高端总裁峰会暨优质产业资源对接大会(可在文章尾部查看)
 
 
 
 
 
 
 
 
时值初冬,北京楼市热度不仅未降,反而显露出反常的燥热。
 
时值初冬,北京楼市热度不仅未降,反而显露出反常的燥热。
 
无论是新房市场、还是二手房市场,自4月开始的成交升温,楼市这把火始终未息,一路烧到了年尾。
 
无论是新房市场、还是二手房市场,自4月开始的成交升温,楼市这把火始终未息,一路烧到了年尾。
 +
截止目前,北京新房商品住宅共成交4.3万套,金额2691亿元,全年有望接近3000亿元,再创北京新房市场成交额新记录。
 +
二手住宅销量正疾速奔向16万套,全年成交额破8000亿元几无悬念,今年的二手销量将是近四年里成交最高的一年。
 +
新房与二手叠加,2020年北京楼市的住宅成交额一步迈上了万亿市场规模的新航道!
 +
以万亿市场容量为催化剂,北京地产行业正在产生怎样的改变?
 +
1
 +
房企争相掘金
 +
在融资环境趋于紧张,调控政策没有丝毫放松迹象的市场环境下,谨慎拿地成为房企的主流态度,但北京无疑处在极为特殊的市场环境下。
 +
一方面,今年的热销再一次印证,北京并不缺少客户,开发商只要在价格上做出让步,或是在户型、精装或科技系统上呈现更好的居住体验,都可以将潜伏的客户激活,带来不错的销量。
 +
过去几年,北京房企虽偶有“踩空”,但整个盘面却表现得颇为积极乐观。
 +
一马当先的首开、中海销售额双双突破200亿,紧随其后的金茂、中铁、华润、京投销售额也在百亿上下,不管是基于业绩导向,还是对现金流的贡献,北京都是房企规模化布局中的战略重地。
 +
另一方面,北京的首都效应,是全国任何城市都无法比拟的,在北京打响名号的红盘,足以成为全国借势的榜样。
 +
2016年,保利在朝阳东坝打造了叫好又叫座的「和光尘樾」之后,深圳、杭州、重庆、青岛陆续二、三十个城市均吃到了北京的产品红利。
  
截止目前,北京新房商品住宅共成交4.3万套,金额2691亿元,全年有望接近3000亿元,再创北京新房市场成交额新记录。
+
打开百度APP,查看更多高清图片
 +
和光尘樾样板间实景
 +
更早一些,融创的壹号院系、泰禾的院子系,金茂的府系,这些响誉全国的产品系均发轫于京城,扬名于天下。
 +
正是因此,近年来总有房企前赴后继地“进京赶考”,以求在北京扬名立万。譬如2019年的雅居乐、港中旅,今年,睽违土地市场多年的佳兆业、合生相继在北京公开拿地。
 +
对于购房者们来说,这个消息喜忧参半。喜的是,在北京能够住在全国最好的房子里;忧的是,想要住到好房子里,为之付出的置业成本只怕是易涨难跌。
 +
2
 +
土地激进破局
 +
北京土地政策一向是垂范全国的调控标杆,无论是“7090”、“限房价竞地价”,“限溢价竞自持”,土地源头的强力管控,无疑为北京实现“房价环比不上涨”的调控目标稳住了基本盘。
 +
与此同时,房企ROE的下滑成为普遍现象,对投资收益的精算,北京的土地市场流拍流标成为寻常。新一轮紧缩调控以来,北京土地市场相继流拍了30宗土地,纵使在楼市火热的今年,也有5宗地块流拍。
 +
为了扭转地市颓势,北京相继在土地交易环节放开了“限房价”,放宽了“7090”,并加大了黄金地段优质土地的推出量。
 +
截止目前, 今年北京五环内已成交9宗住宅用地。而追溯历史,上一次五环内土地出让的如斯景象,还是在将四环作为内城边界的2011年。
 +
这个消息,对于购房人很友好,对于开发商却未必。
 +
北京虽然在土地出让环节悄然松绑了房价限制,但房企在取得预售证时同样需要面临隐形的红线,最直观的是,不管地价多高,北京三至五环间获准上市的住宅售价均未突破12万元天花板。
 +
海淀四季青的颐和金茂府,房价11万+依然抢不到,显然是购房者在对比18万+的万柳书院后做出的理性选择。
 +
但对开发商而言,购房者的追捧,带来的却是黄金宝地竞争压力的爆增。据了解,海淀树村的楼面地价最高已测算到接近9万,如果预售价的隐形红线依然坚固,就算卖到12万,树村恐怕还是难逃薄利快销盘的命运。
 +
无论如何,北京土地管控的宽松依然印证着房地产调控的有限松绑,房企也因此打响了重仓北京的信号枪。
 +
2020年,长袖擅舞的首开,联合各路房企一气摘得8宗住宅用地。中海北京与中海新城投资拿地额合计超250亿,超越销售额的地价款略显激进,同时也表达出企业的信心。
 +
对于购房人来说,2021年,有大把品牌房企的优质项目可选。但与此同时,因为五至六环间地价的上扬,那些房价在3万5万元之间,覆盖刚需、刚改客群的主力产品很可能会在2021年出现10%-20%的上涨。
 +
3
 +
平台化与数字化
 +
一城一地的得失只是小节,长远布局的房企早已锚定全新的发展目标。
 +
在北京,8000亿容量的二手房市场已经将新房市场远远抛在身后,掌握客源信息的中介经纪人扼住了房企的咽喉,吞噬了大量利润。放眼全国一、二线城市,楼市存量时代已是不可逆的市场趋势,也成为房企规模化目标下的最大隐忧。
 +
举个例子,今年前11月创下6786.6亿元销售额的恒大,已稳居房企前列,但与前三季度平台交易额超2万亿的贝壳相比,传统模式的瓶颈一览无余。
 +
恒大给出的破局之术是:房车宝,并为此砸出了200亿,意图在一、二、三线城市织就一张经纪公司的大网。
 +
恒大祭出现金补贴、无息借款、房车宝期权三大法宝,每家企业最高可获得30万元的支持,迅速与上百家经纪/渠道公司达成合作,从而整合中小中介的线下资源,既卖房又卖车,既卖恒大房也卖市场房,向平台化公司发展。
 +
恒大能否成功尚未可知,但向着数字化、平台化转型却成为房企谋求变革的新尝试。
 +
2G到4G的升级,58同城贝壳成为地产行业线上霸主。5G时代的到来,也许终有一天,房子也像快消品一样,网上选购、在线下单、线上收房、装修装饰、购买家电,购房者直接拎包入住就行了呢,甚至出现包揽全程,应需定制的独角兽企业也未可知。
 +
17万亿全国新房规模,万亿容量的北京楼市,创想未
 
----
 
----
 
[https://mp.weixin.qq.com/s/eabP3gJFbT2P0DS5ZjLV5Q 北京楼市规模破万亿!三点变化值得深思]
 
[https://mp.weixin.qq.com/s/eabP3gJFbT2P0DS5ZjLV5Q 北京楼市规模破万亿!三点变化值得深思]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85421324736374028&wfr=spider&for=pc&searchword=%E5%8C%97%E4%BA%AC%E6%A5%BC%E5%B8%82%E8%A7%84%E6%A8%A1%E7%A0%B4%E4%B8%87%E4%BA%BF!%E4%B8%89%E7%82%B9%E5%8F%98%E5%8C%96%E5%80%BC%E5%BE%97%E6%B7%B1%E6%80%9D]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85421324736374028&wfr=spider&for=pc&searchword=%E5%8C%97%E4%BA%AC%E6%A5%BC%E5%B8%82%E8%A7%84%E6%A8%A1%E7%A0%B4%E4%B8%87%E4%BA%BF!%E4%B8%89%E7%82%B9%E5%8F%98%E5%8C%96%E5%80%BC%E5%BE%97%E6%B7%B1%E6%80%9D]

2020年12月8日 (二) 04:40的版本

房地产新视野 昨天

12-07 20:10 时值初冬,北京楼市热度不仅未降,反而显露出反常的燥热。 无论是新房市场、还是二手房市场,自4月开始的成交升温,楼市这把火始终未息,一路烧到了年尾。 截止目前,北京新房商品住宅共成交4.3万套,金额2691亿元,全年有望接近3000亿元,再创北京新房市场成交额新记录。 二手住宅销量正疾速奔向16万套,全年成交额破8000亿元几无悬念,今年的二手销量将是近四年里成交最高的一年。 新房与二手叠加,2020年北京楼市的住宅成交额一步迈上了万亿市场规模的新航道! 以万亿市场容量为催化剂,北京地产行业正在产生怎样的改变? 1 房企争相掘金 在融资环境趋于紧张,调控政策没有丝毫放松迹象的市场环境下,谨慎拿地成为房企的主流态度,但北京无疑处在极为特殊的市场环境下。 一方面,今年的热销再一次印证,北京并不缺少客户,开发商只要在价格上做出让步,或是在户型、精装或科技系统上呈现更好的居住体验,都可以将潜伏的客户激活,带来不错的销量。 过去几年,北京房企虽偶有“踩空”,但整个盘面却表现得颇为积极乐观。 一马当先的首开、中海销售额双双突破200亿,紧随其后的金茂、中铁、华润、京投销售额也在百亿上下,不管是基于业绩导向,还是对现金流的贡献,北京都是房企规模化布局中的战略重地。 另一方面,北京的首都效应,是全国任何城市都无法比拟的,在北京打响名号的红盘,足以成为全国借势的榜样。 2016年,保利在朝阳东坝打造了叫好又叫座的「和光尘樾」之后,深圳、杭州、重庆、青岛陆续二、三十个城市均吃到了北京的产品红利。

打开百度APP,查看更多高清图片 和光尘樾样板间实景 更早一些,融创的壹号院系、泰禾的院子系,金茂的府系,这些响誉全国的产品系均发轫于京城,扬名于天下。 正是因此,近年来总有房企前赴后继地“进京赶考”,以求在北京扬名立万。譬如2019年的雅居乐、港中旅,今年,睽违土地市场多年的佳兆业、合生相继在北京公开拿地。 对于购房者们来说,这个消息喜忧参半。喜的是,在北京能够住在全国最好的房子里;忧的是,想要住到好房子里,为之付出的置业成本只怕是易涨难跌。 2 土地激进破局 北京土地政策一向是垂范全国的调控标杆,无论是“7090”、“限房价竞地价”,“限溢价竞自持”,土地源头的强力管控,无疑为北京实现“房价环比不上涨”的调控目标稳住了基本盘。 与此同时,房企ROE的下滑成为普遍现象,对投资收益的精算,北京的土地市场流拍流标成为寻常。新一轮紧缩调控以来,北京土地市场相继流拍了30宗土地,纵使在楼市火热的今年,也有5宗地块流拍。 为了扭转地市颓势,北京相继在土地交易环节放开了“限房价”,放宽了“7090”,并加大了黄金地段优质土地的推出量。 截止目前, 今年北京五环内已成交9宗住宅用地。而追溯历史,上一次五环内土地出让的如斯景象,还是在将四环作为内城边界的2011年。 这个消息,对于购房人很友好,对于开发商却未必。 北京虽然在土地出让环节悄然松绑了房价限制,但房企在取得预售证时同样需要面临隐形的红线,最直观的是,不管地价多高,北京三至五环间获准上市的住宅售价均未突破12万元天花板。 海淀四季青的颐和金茂府,房价11万+依然抢不到,显然是购房者在对比18万+的万柳书院后做出的理性选择。 但对开发商而言,购房者的追捧,带来的却是黄金宝地竞争压力的爆增。据了解,海淀树村的楼面地价最高已测算到接近9万,如果预售价的隐形红线依然坚固,就算卖到12万,树村恐怕还是难逃薄利快销盘的命运。 无论如何,北京土地管控的宽松依然印证着房地产调控的有限松绑,房企也因此打响了重仓北京的信号枪。 2020年,长袖擅舞的首开,联合各路房企一气摘得8宗住宅用地。中海北京与中海新城投资拿地额合计超250亿,超越销售额的地价款略显激进,同时也表达出企业的信心。 对于购房人来说,2021年,有大把品牌房企的优质项目可选。但与此同时,因为五至六环间地价的上扬,那些房价在3万5万元之间,覆盖刚需、刚改客群的主力产品很可能会在2021年出现10%-20%的上涨。 3 平台化与数字化 一城一地的得失只是小节,长远布局的房企早已锚定全新的发展目标。 在北京,8000亿容量的二手房市场已经将新房市场远远抛在身后,掌握客源信息的中介经纪人扼住了房企的咽喉,吞噬了大量利润。放眼全国一、二线城市,楼市存量时代已是不可逆的市场趋势,也成为房企规模化目标下的最大隐忧。 举个例子,今年前11月创下6786.6亿元销售额的恒大,已稳居房企前列,但与前三季度平台交易额超2万亿的贝壳相比,传统模式的瓶颈一览无余。 恒大给出的破局之术是:房车宝,并为此砸出了200亿,意图在一、二、三线城市织就一张经纪公司的大网。 恒大祭出现金补贴、无息借款、房车宝期权三大法宝,每家企业最高可获得30万元的支持,迅速与上百家经纪/渠道公司达成合作,从而整合中小中介的线下资源,既卖房又卖车,既卖恒大房也卖市场房,向平台化公司发展。 恒大能否成功尚未可知,但向着数字化、平台化转型却成为房企谋求变革的新尝试。 2G到4G的升级,58同城贝壳成为地产行业线上霸主。5G时代的到来,也许终有一天,房子也像快消品一样,网上选购、在线下单、线上收房、装修装饰、购买家电,购房者直接拎包入住就行了呢,甚至出现包揽全程,应需定制的独角兽企业也未可知。 17万亿全国新房规模,万亿容量的北京楼市,创想未


北京楼市规模破万亿!三点变化值得深思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