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记:螳螂捕食”的版本间的差异
(没有差异)
|
2012年6月21日 (四) 12:14的最新版本
在南方有一种昆虫,与蝉一样,很能引起人的兴趣,但不怎么出名,因为它不能唱
歌。如果它也有一种钹,它的声誉,应比有名的音乐家要大得多,因为它在形状上与习
惯上都十分的不平常。它将是一名出色的乐手。
多年以前,在古希腊时期,这种昆虫叫做螳螂,或先知者。农夫们看见它半身直起,
立在太阳灼烧的青草上,态度很庄严,宽阔的、轻纱般的薄翼,如面膜似的拖曳着,前
腿形状如臂,伸向半空,好像是在祈祷,在无知识的农夫看来,它好像是一个女尼,所
以后来,就有人称呼它为祈祷的螳螂了。
这个错误再大没有了!那种貌似真诚的态度是骗人的,高举着的似乎是在祈祷的手
臂,其实是最可怕的利刃,无论什么东西经过它的身边,它便立刻原形毕露,用它的凶
器加以捕杀。它真是凶猛如饿虎,残忍如妖魔,它是专食活的动物的。看来,在它温柔
的面纱下,隐藏着十分吓人的杀气。
如果单从外表上看来,它并不令人生畏,相反,看上去它相当美丽,它有纤细而优
雅的姿态,淡绿的体色,轻薄如纱的长翼。颈部是柔软的,头可以朝任何方向自由转动。
只有这种昆虫能向各个方向凝视,真可谓是眼观六路。它甚至还有一个面孔。这一切都
构成了这样一个小动物的温柔。
螳螂天生就有着一副娴美而且优雅的身材。不仅如此,它还拥有另外一种独特的东
西,那便是生长在它的前足上的那对极具杀伤力,并且极富进攻性的冲杀、防御的武器。
而它的这种身材和它这对武器之间的差异,简直是太大了,太明显了,真让人难以相信,
它是一种温存与残忍并存的小动物。
见过螳螂的人,都会十分清楚地发现,它的纤细的腰部非常的长。不光是很长,还
特别的有力呢。与它的长腰相比,螳螂的大腿要更长一些。而且,它的大腿下面还生长
着两排十分锋利的像锯齿一样的东西。在这两排尖利的锯齿的后面,还生长着一些大齿,
一共有三个。总之,螳螂的大腿简直就是两排刀口的锯齿。当螳螂想要把腿折叠起来的
时候,它就可以把两条腿分别收放在这两排锯齿的中间,这样是很安全的,不至于自己
伤到自己。
如果说螳螂的大腿像是两排刀口的锯齿的话,那么它的小腿可以说是两排刀口的锯
子。生长在小腿上的锯齿要比长在大腿上的多很多。而且,小腿上的锯齿和大腿上的有
一些不太相同的地方。小腿锯齿的末端还生长着尖而锐的很硬的钩子,这些小钩子就像
金针一样。除此以外,锯齿上还长着一把有着双面刃的刀,就好像那种成弯曲状的修理
各种花枝用的剪刀一样。
对于这些小硬钩,我有着许多不堪回首的记忆。每次想到它们,都有一种难受的感
觉。记得从前曾经有过许多次这样的经历。在我到野外去捕捉螳螂的时候,经常遭到这
个小动物的强有力的自我保护与还击,总是捉它不成,反过来倒中了这个小东西的十分
厉害的“暗器”,被它抓住了手。而且,它总是抓得很牢,不轻易松开,让我自己无法
从中解脱出来,只有想其他的方法,请求别的人前来相助,帮我摆脱它的纠缠。所以,
在我们这种地方,或许再也没有什么其它的昆虫比这种小小的螳螂更难以对付,更难以
捕捉的了。螳螂身上的武器、暗器很多,因此,它在遇到危险的时候,可以选择多种方
法来自我保护。比如,它有如针的硬钩,可以用镰钩去钩你的手指;它长有锯齿般的尖
刺,可以用它来扎、刺你的手;它还有一对锋利无比、而且十分健壮的大钳子。这对大
钳子对你的手有相当的威力,当它挟住你的手时,那滋味儿可不太好受啊!综上所述,
这种种有杀伤力的方法,让你很难对付它。要想活捉这个小动物,还真得动一番脑筋,
费一番周折呢!否则,捉住它将是不可能的。这个小东西不知要比人类小多少倍,但却
能威胁住人类。
平时,在它休息、不活动的时候,这个异常勇猛的捕捉其它昆虫的机器,只是将身
体蜷缩在胸坎处,看上去,似乎特别的平和,不至于有那么大的攻击性,甚至会让你觉
得,这个小动物简直是一只热爱祈祷的温和的小昆虫。但是,它可不总是这样的,否则
的话,它身上具备的那些进攻、防卫的武器也就派不上什么用场了。只要是有其它的昆
虫从它们的身边经过,无论是什么样的昆虫,也无论它们是无意路过,还是有意地侵袭,
螳螂的那副祈祷和平的相貌便会一下子烟消云散了。这个刚才还是蜷缩着休息的小动物,
立刻便伸展开它身体的三节,于是,那个可怜的路过者,还没有完全反应过来,便己糊
里糊涂地成了螳螂利钩之下的俘虏了。它被重压在螳螂的两排锯齿之间,移动不得。然
后,螳螂很有力地把钳子夹紧,一切战斗就都结束了。无论是蝗虫,还是蚱蜢,或者甚
至是其它更加强壮的昆虫,都无法逃脱这四排锋利的锯齿的宰割。于是,一旦被捉,只
好束手就擒了。它可真是个了不得的杀虫机器。
假如你想到原野里面去详尽地研究,观察螳螂的习性,那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
也就不得不把螳螂拿到室内来进行观察、分析和研究。如果把螳螂放在一个用铜丝盖住
的盆里面,再往盆里加上一些沙子,那么,这只螳螂将会生活得十分快乐和满意。我所
要做的,只是提供给它充足而又新鲜的食物就可以了。有了它必须的食品,它会生活得
更满意。因为我想要做一些试验,测量一下螳螂的筋力究竟能够有多大,所以,我不仅
仅是提供一些活的蝗虫或者是活的蚱蜢给螳螂吃,同时,还必须供给它一些最大个儿的
蜘蛛,以使它的身体更加强壮。至于我的观察、研究,以下便是在我做了上述工作以后,
所观察到的情形。
有这样一只不知危险、无所畏惧的灰颜色的蝗虫,朝着那只螳螂迎面跳了过去。后
者,也就是那只螳螂,立刻表现出异常愤怒的态度,接着,反应十分迅速地做出了一种
让人感到特别诧异的姿势,使得那只本来什么也不怕的小蝗虫,此时此刻也充满了恐惧
感。螳螂表现出来的这种奇怪的面像,我敢肯定,你从来也没有见到过。螳螂把它的翅
膀极度地张开,它的翅竖了起来,并且直立得就好像船帆一样。翅膀竖在它的后背上,
螳螂将身体的上端弯曲起来,样子很像一根弯曲着手柄的拐杖,并且不时地上下起落着。
不光是动作奇特,与此同时,它还会发出一种声音。那声音特别像毒蛇喷吐气息时发出
的声响。螳螂把自己的整个身体全都放置在后足的上面。显然,它已经摆出了一副时刻
迎接挑战的姿态。因为,螳螂已经把身体的前半部完全都竖起来了,那对随时准备东挡
西杀的前臂也早已张了开来,露出了那种黑白相间的斑点。这样一种姿势,谁能说不是
随时备战的姿势呢?
螳螂在做出这种令谁都惊奇的姿势之后,一动不动,眼睛瞄准它的敌人,死死盯住
它的俘虏,准备随时上阵,迎接激烈的战斗。哪怕那只蝗虫轻轻地、稍微移动一点位置,
螳螂都会马上转动一下它的头,目光始终不离开蝗虫。螳螂这种死死的盯人战术,其目
的是很明显的,主要就是利用对方的惧怕心理,再继续把更大的惊恐纳入这个不久以后
就将成为牺牲者的对手心灵深处,造成“火上加油”的效果,给对手施加更重的压力。
螳螂希望在战斗未打响之前,就能让面前的敌人因恐惧心理而陷于不利地位,达到使其
不战自败的目的。因此,螳螂现在需要虚张声势一番,假装什么凶猛的怪物的架势,利
用心理战术,和面前的敌人进行周旋。螳螂真是个心理专家啊!
看起来,螳螂的这个精心安排设计的作战计划是完全成功的。那个开始天不怕、地
不怕的小蝗虫果然中了螳螂的妙计,真的是把它当成什么凶猛的怪物了。当蝗虫看到螳
螂的这副奇怪的样子以后,当时就有些吓呆了,紧紧地注视着面前的这个怪里怪气的家
伙,一动也不动,在没有弄清来者是谁之前,它是不敢轻易地向对方发起什么攻势的。
这样一来,一向擅于蹦来跳去的蝗虫,现在,竟然一下子不知所措了,甚至连马上跳起
来逃跑也想不起来了。已经慌了神儿的蝗虫,完全把“三十六计,走为上策”这一招儿
忘到脑后去了。可怜的小蝗虫害怕极了,怯生生地伏在原地,不敢发出半点声响。生怕
稍不留神,便会命丧黄泉,在它最害怕的时候,它甚至莫明其妙地向前移动,靠近了螳
螂。它居然如此地恐慌,到了自己要去送死的地步。看来螳螂的心理战术是完全成功了。
当那个可怜的蝗虫移动到螳螂刚好可以碰到它的时候,螳螂就毫不客气,一点儿也
不留情地立刻动用它的武器,用它那有力的“掌”重重的地击打那个可怜虫,再用那两
条锯子用力地把它压紧。于是,那个小俘虏无论怎样顽强抵抗,也无济于事了。接下来,
这个残暴的魔鬼胜利者便开始咀嚼它的战利品了。它肯定是会感到十分得意的。就这样,
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地对待敌人,是螳螂永不改变的信条。
在蜘蛛捕捉食物、降服敌人的时候,它通常采取的办法是:首先,一上来便先发制
人,猛烈地刺击敌人的颈部,让它中毒。这样做的好处是对手中了毒,自然也就没有了
力气,也就不能继续抵抗防卫了。先下手为强嘛!与此相同的,螳螂在攻击蝗虫的时候,
也是首先重重地、不留情面地击打对方的颈部。受了一顿狂轰乱炸的痛捶之后,再加上
先前万分的恐惧,蝗虫的运转能力逐渐下降,动作慢慢地迟缓下来。也许是已经被打蒙
了的原因吧。这种办法既有效又非常的实用。螳螂就是利用这种办法,屡屡取得战斗的
胜利。无论是杀伤并食用和它一样大小的动物,还是对付比自己还要大一些的昆虫,这
种办法都是十分有效的。不过,最让人感到奇怪的,就是这么一只小个儿的昆虫,竟然
是一种十分贪吃的动物,能吃掉这么多的食物。
那些爱掘地的黄蜂们,算得上是螳螂的美餐之一了,因此常常受到螳螂的光顾。螳
螂经常出没于黄蜂的地穴附近。因此,在黄蜂的窠巢近区看到螳螂的身影屡屡出现,便
不足为奇了。螳螂总是埋伏在蜂窠的周围,等待时机,特别是那种能获得双重报酬的好
机会。为什么说是双重报酬呢?原来,有的时候,螳螂等待的不仅仅是黄蜂本身,因为
黄蜂自己的身上常常也会携带一些属于它自己的俘虏。这样一来,对于螳螂而言,不就
是双份的俘虏,双重报酬了吗?不过,螳螂并不总是这么走运的,也有不太幸运的时候。
有时,它也会常常什么都等不到,竟无功而返。主要原因是,黄蜂已经有所疑虑,从而
有所戒备了,方让螳螂失望而归。但是,也有个别掉以轻心者虽已发觉但仍不当心的,
被螳螂看准时机,一举将其抓获。这些命运悲惨的黄蜂为什么会遭到螳螂的毒手呢?因
为,有一些刚从外面回家的黄蜂,它们振翅飞来,有一些粗心大意,对早已埋伏起来的
敌人毫无戒备。当突然发觉大敌当前时,会被猛地吓了一跳,心里会稍稍迟疑一下,飞
行速度忽然减慢下来。但是,就在这千钧一发的关键时刻,螳螂的行动简直是迅雷不及
掩耳。于是,黄蜂一瞬间便坠入那个两排锯齿的捕捉器中——即螳螂的前臂和上臂的锯
齿之中了。螳螂就是这样出其不备,以快致胜的。接下来,那个不幸的牺牲者就会被胜
利者一口一口地蚕食掉。又成了螳螂的一顿美餐。
记得有一次,我曾看见过这样有趣的一幕。有一只黄蜂,刚刚俘获了一只蜜蜂,并
把它带回到自己的储藏室里,正在享用这只蜜蜂体内的蜜汁。不料,正在它吃得高兴的
时候,遭到了一只凶悍的螳螂的突然袭击。它无力还击,便束手就擒了。这只黄蜂正在
吃蜜蜂的嗉袋里储藏的蜜,但是螳螂的双锯,在不经意中,竟然有力地夹在了它的身上。
可是,就是在这种被俘虏的关键时刻,无论怎样的惊吓、恐怖和痛苦,竟然不能让这只
贪吃的小动物停止继续吸食蜜蜂体内的蜜汁。它依然在甜食着那芬香诱人的蜜汁。这真
是太奇异了,真是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啊!
螳螂,这样一种凶狠恶毒、有如魔鬼一般的小动物,它的食物的范围并不仅仅局限
于其它种类的所有昆虫。螳螂的气概虽然特别神圣,但是,或许你想不到,因为这实在
是让人不可思议。事实上,螳螂还是一种自食其同类的动物呢。也就是说,螳螂是会吃
螳螂的,吃掉自己的兄弟姐妹。而且,在它吃的时候,面不改色,心不跳,十分泰然自
若,那副样子,简直和它吃蝗虫,吃蚱蜢的时候一模一样,仿佛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并且,与此同时,围绕在食同类的螳螂旁边围观的观众们,也没有任何反应,没有任何
抵抗的行动。不仅如此,这些观众还纷纷跃跃欲试,时刻准备着,一旦有了机会,它们
也会做同样的事情,也同样地毫不在乎,仿佛顺理成章似的。然而在事实上,螳螂甚至
还具有食用它丈夫的习性。这可真让人吃惊!在吃它的丈夫的时候,雌性的螳螂会咬住
它丈夫的头颈,然后一口一口地吃下去。最后,剩余下来的只是它丈夫的两片薄薄的翅
膀而已。这真人难以置信。
螳螂真的是比狼还要狠毒十倍啊!听说,即便是狼,也不吃它们的同类。那么,螳
螂真的是很可怕的动物了!
虽然我们的螳螂是如此的凶猛而又可怕,它身上有那么多的杀伤性很强的武器,还
有那么凶恶的捕食方法,甚至它居然要以自己的同类为食。尽管如此,螳螂也和人类是
一样的,不光有缺点和不足之处,还拥有很多自己的优点。比如,螳螂能够建造十分精
美的巢穴,这便是螳螂众多优点中很突出的一个。
螳螂建造的窠巢,在有太阳光照耀的地方随处都可以找得到。比如,石头堆里,木
头块下,树枝上,枯草丛里,一块砖头底下,一条破布下,或者是旧皮鞋的破皮子上面
等等。总之一句话,在任何东西上,只要那个东西上有凸凹不平的表面,都可以作为非
常坚固的地基。螳螂就是利用这样的地基建巢的。
螳螂的巢,大小约有一两寸长,不足一寸宽。巢的颜色是金黄色的,样子很像一粒
麦子。这种巢是由一种泡沫很多的物质做成的。但是,不久以后,这种多沫的物质就逐
渐变成固体了,而且慢慢地变硬了。如果燃烧一下这种物质,便会产生出一种像燃烧丝
质品一样的气味儿。螳螂巢的形状各不相同。这主要是因为巢所附着的地点不同,因而
巢随着地形的变化而变化,会有不同形状的巢存在。但是,不管巢的形状多么干变万化,
它的表面总是凸起的。这一点是不变的。
整个的螳螂巢,大概可以分成三个部分。其中的一部分是由一种小片做成的,并且
排列成双行,前后相互覆盖着,就好像屋顶上的瓦片一样。这种小片的边沿,有两行缺
口,是用来做门路的。在小螳螂孵化的时候,就是从这个地方跑出来的。至于其它部分
的墙壁,全都是不能穿过的。
螳螂的卵在巢穴里面堆积成好几层。其中每一层,卵的头都是向着门口的。前面我
已经提到过了,那道门有两行,分成左、右两边。所以,在这些幼虫中,有一半是从左
边的门出来的,其余的则从右边的门出来。
有这样一个事实是值得注意的,那就是母螳螂在建造这个十分精致的巢穴的时候,
也正是它产卵的时候。在这个时候,从母螳螂的身体里,会排泻出一种非常有粘性的物
质。这种物质和毛虫排泻出来的丝液很相象。这种物质在排泻出来以后,将与空气互相
混合在一起,于是就会变成泡沫。然后,母螳螂会用身体末端的小杓,把它打起泡沫来。
这种动作,特别像我们用叉子搅打鸡蛋蛋白一样。打起来的泡沫是灰白色的,与肥皂沫
十分相似。开始的时候,泡沫是有粘性的。但是过了几分钟以后,粘性的泡沫就变成了
固体。
母螳螂就是在这种泡沫的海洋中产卵,繁衍后代的,每当它产下一层卵以后,它就
会往卵上覆盖上一层这样的泡沫。于是,很快地,这层泡沫就将变成固体了。
在新建的巢穴的门外面,有一层材料,把这个巢穴封了起来。看上去,这层材料和
其它的材料并不一样——那是一层多孔、纯洁无光的粉白状的材料。这与螳螂巢内部,
其它部分的灰白颜色是完全不一样的。这就好像面包师们把蛋白、糖和面粉搅合在一起,
用来作饼干外衣的混合物一样。这样一种雪白色的外壳,是很容易破碎的,也很容易脱
落下来。当这层外壳脱落下来的时候,螳螂巢的门口,完全裸露在外,可以看出来,门
的中间装着两行板片。不久以后,风吹雨打会把它侵蚀,将它剥成小片。于是这些小片
会逐渐地脱落下去。所以,在旧巢上,就看不见它的痕迹了。
至于这两种材料,虽然它们从外表上看来,一点儿也不一样,但是实际上,它们的
质地是完全一样的。它们只不过是同样原质的东西的两种不同的表现形式罢了。螳螂用
它身上的杓打扫着泡沫的表面,然后,撇掉表面上的浮皮,使其形成一条带子,覆盖在
巢穴的背面。这看起来,就像那种冰霜的带一样。因此,这种物质实际上仅仅是粘性物
质的最薄、最轻的那一部分。它看上去之所以会比较白一些,主要是因为它的泡沫比较
细巧,光的反射力比较强罢了。
这可真是一个非常奇异的操作方式。它相当有自己的一套方法,可以很迅速、很自
然地做成一种角质的物质。于是,螳螂的第一批卵就生产在这种物质上面了。
螳螂真是一种很能干的动物,也是一种很有建筑才能的动物。产卵时,它排泻出用
于保护的泡沫,制造出柔软得像糖一样的包被物,同时,它还能制做出一种遮盖用的薄
片,以及通行用的小道。而在进行这一切工作的时候,螳螂都只是在巢的根脚处站立着,
一动也不动,用不着移动身体,就在它背后建筑起一座了不起的建筑物,而它自己对这
个建筑物连看都不看一眼。它那粗壮而有力的大腿,在这件事的整个过程中,竟然没有
用武之地,发挥不了什么作用,一点儿都没有做什么。这所有一切的繁杂工作,完全都
是这部小机器自己完成的。
母亲的工作成功完成以后,就洗手不干了,放开一切,跑走了。我总是对它抱着一
线希望,盼望着它有朝一日能够回来看一下,以便表示一些它对整个家族的生产地的爱
护和关切之情。但是,我的这个希望总也得不到实现。看起来很显然,这一点对于它竟
然没有一点儿兴趣了。它真的是一去不回头了。
所以,根据这一事实,我便得出了这个结论:螳螂都是些没有心肝的东西,尽干一
些残忍、恶毒达到极点的事情。比如,它以自己的丈夫作为美餐,而且,它居然还会抛
弃它自己的子女,弃家出走且永不归还。
螳螂卵的孵化,通常都是在有太阳光的地方进行的,而且,大约是在六月中旬,上
午十点钟的时候。
在前面的文章里,我已经告诉过大家了,在这个螳螂巢里,只有一小部分可以为螳
螂幼虫当作出路。这一部分指的就是窠巢里面那一带鳞片的地方。再仔细地观察一下,
你就会发现在每一个鳞片的下面,都可以看见一个物体,而且稍微有一点儿透明的小块
儿。在这个小块儿的后面,紧接着的就是两个大大的黑点。那不是别的什么东西,就是
那个可爱的小动物的一对小眼睛了。幼小的螳螂蛴螬,静静地伏卧在那个薄薄的片下面。
如果仔细地看一下,就会发现它现在差不多已经有将近一半的身体解放了出来。下面,
再看看这个小东西的身体是什么样的吧。它身体的颜色主要是黄色,又带有一些红的颜
色。它长了一个十分肥胖而且很大的脑袋。从这个幼虫的外面的皮肤来看,非常容易地
就能分辨出它的那对特别大的眼睛来。幼虫的小嘴是贴在它的胸部的,腿又是和它的腹
部紧紧相贴的。这只小幼虫,从它的外形上看,除了它那些和腹部紧贴着的腿以外,其
它部分都能够让人联想到另一种动物的状态,那就是那种刚刚才离开巢穴的蝉的最初期
的状态。这种状态和此时的螳螂幼虫像极了。
和蝉一样,为了图方便,但是更重要的是为了安全起见,幼小的螳螂刚一降临到这
个世界上来,的确有穿上一层结实的外套的必要。要是幼虫打算从巢穴中非常狭小而又
弯曲的那条小道里爬出来,如果它想要完全地把自己的小腿伸展开来,那将是不太可能
的一件事了。这主要是因为,如果它完全伸展开身体,高高翘起那尚还缺乏力量的用来
杀戮敌人的长矛,然后再竖立起它那十分灵敏的触须,那么这样一来,它自己就完全把
自己的道路给阻挡住了,以至它无法前行,而根本不可能从通道中爬行出来。正因为如
此,这个小动物,在它刚刚降临到这个世界上的时候,它是被团团包裹在一个襁褓之中
的,那种形状就好像一只小船一般。
在小幼虫刚刚降生,出现在巢中的薄片下面不久以后,它的头便逐渐地变大,一直
膨胀到形状像一粒水泡一样为止。这个有力气的小生命,在出生后不久,就开始靠自己
的力量努力生存。它一刻也不停地一推一缩地努力地解放着自己的躯体。就这样,每每
做一次动作的时候,它的脑袋就要稍稍变大一些。最终的结果是,它的胸部的外皮终于
破裂了。于是,它便更加努力,“乘胜追击”。它摆动得更加剧烈了,也更加快了。它
挣扎着,用尽浑身解数,不停歇地弯曲扭动着它那副小小的躯干。看来,它是义无反顾
地下定决心要挣脱掉这一件外衣的束缚,想马上看到外面的大千世界究竟是个什么样子。
渐渐地,首先得到解放的是它的腿和触须。然后,它继续不懈地努力。又进行了几次摆
动与挣扎以后,终于,它的目的和企图就完全实现了。
有几百只小螳螂,它们同时团团地拥挤在不太宽敞的巢穴之中,这场景,倒真的算
得上是一种不可多得的奇观呢!当巢中的螳螂幼虫还没有集体打破外衣,还没有集体冲
出襁褓,变成螳螂的形态之前,首先暴露出它的那双小眼睛。我们很少会见到哪一个单
独的小动物独自行动。情况恰恰相反,就好像存在什么统一行动的信号一样,每当这信
号传达出来的时候,速度非常之快,几乎所有的卵差不多在同一时刻孵化出来,一起打
破它们的外衣,从硬壳中抽出身体来。因此,也就是在一刹那之间,螳螂巢穴的中部顿
时如同召开大会一样,无数个幼虫一下子集合起来,挤满了这个不太大的地方。它们近
乎狂热一般地爬动着,似乎很兴奋、很急切地要马上脱掉这件困扰它们生活的讨厌的外
衣。在这之后,它们或者是不小心跌落,或者是使劲地爬行到巢穴附近的其它的枝叶上
面去。再过几天以后,就会在巢穴中又发现一群幼虫,它们同样要进行与前辈们相同的
工作,直到它们全都孵化出来。于是,繁衍就这样不停地继续下去。
然而,有一点非常不幸!这些可怜的小幼虫竟然孵化到了一个布满了危险与恐怖的
世界上来,也许它们自己还并不清楚明白这一点。曾经有过好多次,我在门外边的围墙
内,或者是在树林中的那些幽静的地方,看到螳螂的卵在孵化,一个个小幼虫破壳而出。
我总有一种美好的愿望,希望能够尽自己微薄的力量,好好地保护这些可爱的小生命,
让它们能够平平安安而且快快乐乐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但是,很不幸,这种愿望总是
会成为泡影。已经至少有二十次了,(实际上比这要多得多)我总是看到那种非常残暴的
景象,总是亲眼目睹那令人恐惧的一幕。这些还不知道什么叫危险的小幼虫,在它们乳
臭未干的时候,便惨遭杀戮,还没来得及体验一下生活,体会一下生命的宝贵,就已经
结束了年幼的生命,真是可怜啊!螳螂虽然产下了许多卵,但是事实上,它并没有生产
极大数目的卵。至少,它所产下的那些卵,还不足以抵御那些早已在巢穴门口埋伏多时,
一旦幼虫出现,便会不失时机地加以杀戮的强大的敌人。
对于螳螂幼虫而言,它们的最具杀伤力的天敌,要算是蚂蚁了。几乎每一天,我都
会有意无意地看到,一只只蚂蚁不厌其烦地光临到螳螂巢穴的旁边,非常耐心,而且信
心十足地等待时机的成熟,以便立即采取先下手为强的行动。我一看到它们,就千方百
计地帮着螳螂驱赶它们。可是,无济于事。我的能力经常都驱逐不了它们。因为,它们
常常是先人一步,率先占据有利的位置。看来,蚂蚁的时间观念还是很强的,但是,虽
然它们早早就静候在大门之外,可它们却很难深入到巢穴的内部去。这主要是因为,螳
螂巢穴的四围有一层硬硬的厚壁,这便形成了十分坚固的壁垒,因而,蚂蚁对此束手无
策。它们的智慧还不足以使它们想出冲破这一层屏障的办法。不过,它们总是埋伏在巢
穴的门口,静候着它们的俘虏。
因此,螳螂幼虫的处境实在是非常危险的。只要它一不小心跨出自家大门一步,那
么,马上就会坠入深渊,葬送了自己的生命。因为守候在巢边的蚂蚁是不会轻易放过任
何一顿美餐的。一旦有猎物探出头来,便立刻将其擒住,然后再扯掉幼虫身上的外衣,
将其毫不客气地切成碎片。在这场战斗中,你可以看到,那些只能利用随意的乱摆来进
行自我保护的小动物,和那些前来俘虏食品的非常凶猛、残忍的大队的强盗们展开激烈
的拼杀。小动物们尽管非常弱小,但是仍然坚持着、挣扎着,不放弃对求生的渴望。但
是,这种挣扎与那些凶恶之众相比,显得多么可怜呢!用不了多长时间,也就是一小会
儿的工夫,这场充满血腥的大屠杀便宣告终结了。残杀过后,剩余下来的,只不过是碰
巧有幸能够逃脱敌人的恶爪的少数几个幸存者而已。其它的小生命,都已经变成了蚂蚁
口中之食了。就这样,一个原本的人丁兴旺的家族就衰败了。
这是非常奇怪的事情。前面我们曾提到过,螳螂是一种十分凶残的动物。它不仅以
锋利的杀伤性武器去攻击其它的动物,以猎取食物,而且还居然以自己的同类为食,并
且在食用自己的同胞骨肉时,竞然还那样心安理得坦坦荡荡。然而,就是这种可以被视
为昆虫中的灾害的螳螂,如今,在它刚刚拥有生命的初期,本身也要牺牲在昆虫中个儿
头最小的蚂蚁的魔爪下,这难道不奇妙吗!大自然造物真是让人不可思议啊!这种小小
的恶魔,眼睁睁地看着它自己的家族被这样毁掉,它自己的兄弟姐妹被这么一群小小的
侏儒所欺凌,所吞食,却对此束手无策。只能傻傻地目送亲人们远离这个充满危险的世
界。
不过,这样的情形并不会持续相当长的时期。因为,遭到不测的只是那些刚刚问世,
刚刚从卵中孵化出来的幼虫而己。但是,当这些幼虫开始和空气相接触以后,用不了多
长时间,便会马上变得非常的强壮。这样一来,渐渐地,它自己就具备了能够自我保护
的能力了,再也不是那些任人宰割的可怜虫了!
在它长大一些以后,情况就大不相同了。它从蚂蚁的群里,快速地走过去,它所经
过的地方,原来任意行凶的敌人们都纷纷跌倒下来,再也不敢去攻击和欺负这个已经长
大了的“弱者”了。螳螂在行进的时候,把它的前臂放置在胸前,作出一副自卫的警戒
状态。它那种骄傲的态度和不可小视的神气,早已经把这群小小的蚂蚁吓倒了。它们再
也不敢轻举妄动了,有些甚至已经望风而逃了。
但是,事实上,螳螂的敌人,不只是这些小个子的蚂蚁,还有许多其它的敌人。这
些天敌可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吓倒的。比如说,那种居住在墙壁上面的小形的、灰色的蜥
蜴,就很难对付。对于小小螳螂的自卫和恐吓的姿势,它是全然不在意的。小蜥蜴进攻
螳螂的方法主要是用它的舌尖,一个一个地舐起那些刚刚幸运地逃出蚂蚁虎口的小昆虫。
虽然一个小螳螂还不能填满蜥蜴的嘴,但是,从它的面目表情便可以很清楚地看出来,
那味道却是非常之好。看来,它相当满意。每吃掉一个,蜥蜴的眼皮总是要微微一闭,
这的确是一种极端满足的表现。然而,对于那些年轻的、仍不走运的少年螳螂而言,它
们真可谓“才出龙潭,又入虎穴”啊!
不仅仅是在卵孵化出来以后是如此的危险,甚至就是在卵还没有发育出来以前,它
们就已经处于万分危险之中了。有这样一只小个儿的野蜂(challis),它随身携带着一种
刺针,其尖利的程度,足可以刺透螳螂的由泡沫硬化以后而形成的巢穴,这样一来,螳
螂的血统,就如同蝉的子孙后代一样,遭受到相同的命运。这样一位外来的客人,并没
有受到谁的邀请,就在螳螂的巢穴中擅自决定产下自己的卵。它的卵的孵化也要比这巢
穴的主人的卵提前一步。于是,螳螂的卵就会顺其自然地受到侵略者的骚扰,被侵略者
吞食掉。比如说螳螂产下一千枚卵,那么,最后剩留下来的,没有遭受噩运而被残酷地
毁灭了的,大概也就只有一对而已了。
这样一来,便形成了下面这条生物链。螳螂以蝗虫为食,蚂蚁又会吃掉螳螂,而蚂
蚁又是鸡的食品。但是,等到了秋天的时候,鸡长大了,长肥了,我又会把鸡做成佳看
吃掉,这可真有趣!
或许螳螂、昨晚、蚂蚁,甚至是其它个儿头更小一些的动物,食用之后都可以增加
人类的脑力。它们采用一种非常奇妙但又见不到的方法,提供给我们的大脑某种有益的
物质。然后,作为我们人类思想之灯的油料。它们的精力慢慢地发达起来,然后贮蓄起
来,并且一点一点地传送到我们身体的各个部位,流进我们的血脉里。它们滋养着我们
身上的不足之处。我们就是生存在它们的死亡之上的。世界本来就是一个永无穷尽的循
环着的圆环。各种物质完结以后,在此基础上,各种物质又纷纷重新开始一切;从某种
意义上讲,各种物质的死,就是各种物质的生。这是一个十分深刻的哲学道理。
很多年前,人们总是习惯性地把螳螂的巢看做是一种充满迷信的东西。在布罗温司
这个地方,螳螂的巢,被人们视为医治冻疮的一种丹灵妙药。大多数人拿一个螳螂的巢,
然后把它劈开成两半,挤出里面的浆汁来,涂抹在痛楚的部位。农村里的人常说,螳螂
巢的功效,就仿佛有什么神奇的魔力一样。然而,我自己从没有感到它有什么功效。
与此同时,也有一些人盛传,认为螳螂巢医治牙痛非常有效。假如你有了它,也就
用不着再怕什么牙痛了。一般情况下,妇女们常常在月夜里到野外去收集它,然后,很
小心地收藏在杯碗橱子的角落里,或者是把它们缝在一个袋子里面,仔细珍藏起来。如
果附近的邻居们,谁要是患了牙痛病的话,就会跑过来,借用它。妇女们管它叫做“铁
格奴(Tigno)”。
如果是脸肿了的病人,他们会说:“请你借给我一些铁格奴,好吗?我现在痛得厉
害呢!”另外的一个就会赶快放下手里的针线活儿,拿出这个宝贝东西来。
而她会很慎重地对朋友说:“你随便做什么都可以,但是不要摘掉它。我只有这么
一个了,而且,现在又是没有月亮的时候!”
没有想到,农民们的这种心理上的简单而幼稚的反应,竟然被十九世纪的一位英国
医生兼科学家所超越。他曾经告诉过我们如此荒唐可笑的事情。他说在那个时候,如果
一个小孩子在树林里迷了路,他可以询问螳螂,让它指点道路。并且,他还说道:“螳
螂会伸出它的一足,指引给他正确的道路,而且很少或是从不会出错的。”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