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论的哲学”的版本间的差异
(→三 黑格尔辩证法与谓词的逻辑机制) |
(→三 与先行理论的对质及形式论的意义) |
||
第29行: | 第29行: | ||
==二 “价值形式论”展开的背景与机缘== | ==二 “价值形式论”展开的背景与机缘== | ||
==三 与先行理论的对质及形式论的意义== | ==三 与先行理论的对质及形式论的意义== | ||
− | 第五节 “价值”的实体论规定与形式规定== | + | ==第五节 “价值”的实体论规定与形式规定== |
+ | |||
==一 贝利的价值理论的基本机制== | ==一 贝利的价值理论的基本机制== | ||
==二 马克思对贝利的批判== | ==二 马克思对贝利的批判== |
2019年8月30日 (五) 02:07的版本
目录
凡例
新版序言
前言
序章 开端的商品规定与价值实体
目录
- 1 第一节 《资本论》的逻辑出发点
- 1.1 一 从商品出发是绝对要求吗
- 1.2 二 开端商品的历史性规定的问题
- 1.3 三 马克思关于上升法的说明
- 1.4 第二节 黑格尔辩证法的开端论与展开的逻辑
- 1.5 一 黑格尔哲学中的开端问题
- 1.6 二 《精神现象学》与舞台迂回的逻辑
- 1.7 三 黑格尔辩证法与谓词的逻辑机制
- 1.8 第三节 “商品世界”的事实与价值的实体规定
- 1.9 一 商品世界的用在性与存在论的背景
- 1.10 二 价值的实体论规定与导出的逻辑
- 1.11 三 商品价值论的问题学
- 1.12 一 “商品论”的形式论地位
- 1.13 二 “价值形式论”展开的背景与机缘
- 1.14 三 与先行理论的对质及形式论的意义
- 1.15 第五节 “价值”的实体论规定与形式规定
- 1.16 一 贝利的价值理论的基本机制
- 1.17 二 马克思对贝利的批判
- 1.18 三 价值实体与价值形式的相关存在
- 1.19 一 《初版》与《再版》的外在异同
- 1.20 二 “价值形式”的两个要素及其关系
- 1.21 三 “等价形式论”与货币形成的逻辑==
- 1.22 第七节 “价值形式”的自为-他为的四肢结构
- 1.23 一 价值形式论中的当事主体之维
- 1.24 二 价值形式的自为-他为的中介结构
- 1.25 三 价值关系的“四肢”存在结构
- 2 第八节 “价值”的“实体论”规定的再设定
- 2.1 一 价值的实体性与抽象人类劳动
- 2.2 二 问题论的背景与“难题”的再确认
- 2.3 三 价值的“社会的实体”与关系规定
- 2.4 第九节 “价值存在”的特殊性与商品论的视域
- 2.5 一 价值的表现形式的存在论的特殊性
- 2.6 二 普遍“实体”的内化与外化的层次
- 2.7 三 价值判断的交互主观性与价值的存在
- 2.8 一 商品世界的拜物教性质的表现形式
- 2.9 二 商品的“拜物教性质”的存在机制
- 2.10 三 拜物教论与价值规定的逻辑机制
- 2.11 一 “交换过程论”的位置及课题
- 2.12 二 “商品”的矛盾与货币商品的析出
- 2.13 三 商品世界的“泛人称性”与货币拜物教
- 2.14 一 所谓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
- 2.15 二 商品形式的物象化与社会效力性
- 2.16 三 《资本论》的商品论的机制
- 2.17 一 辩证法的论述机制与论脉阶型
- 2.18 二 商品世界论的定位与物象化的局面
- 2.19 三 从异化论到“物象化论”的转换
第一节 《资本论》的逻辑出发点
一 从商品出发是绝对要求吗
二 开端商品的历史性规定的问题
三 马克思关于上升法的说明
第二节 黑格尔辩证法的开端论与展开的逻辑
一 黑格尔哲学中的开端问题
二 《精神现象学》与舞台迂回的逻辑
三 黑格尔辩证法与谓词的逻辑机制
第三节 “商品世界”的事实与价值的实体规定
一 商品世界的用在性与存在论的背景
二 价值的实体论规定与导出的逻辑
三 商品价值论的问题学
第一章 问题论的背景与价值形式论==
第四节 “价值形式论”的直接课题与范围==
一 “商品论”的形式论地位
二 “价值形式论”展开的背景与机缘
三 与先行理论的对质及形式论的意义
第五节 “价值”的实体论规定与形式规定
一 贝利的价值理论的基本机制
二 马克思对贝利的批判
三 价值实体与价值形式的相关存在
第六节 《资本论》的价值形式论的观点==
一 《初版》与《再版》的外在异同
二 “价值形式”的两个要素及其关系
三 “等价形式论”与货币形成的逻辑==
第二章 物象化论的视角与价值规定==
第七节 “价值形式”的自为-他为的四肢结构
一 价值形式论中的当事主体之维
二 价值形式的自为-他为的中介结构
三 价值关系的“四肢”存在结构
第八节 “价值”的“实体论”规定的再设定
一 价值的实体性与抽象人类劳动
二 问题论的背景与“难题”的再确认
三 价值的“社会的实体”与关系规定
第九节 “价值存在”的特殊性与商品论的视域
一 价值的表现形式的存在论的特殊性
二 普遍“实体”的内化与外化的层次
三 价值判断的交互主观性与价值的存在
第三章 拜物教论与商品世界的机制== 第十节 “商品”的“拜物教性质”及其秘密==
一 商品世界的拜物教性质的表现形式
二 商品的“拜物教性质”的存在机制
三 拜物教论与价值规定的逻辑机制
第十一节 “交换过程”论与“商品世界”的矛盾==
一 “交换过程论”的位置及课题
二 “商品”的矛盾与货币商品的析出
三 商品世界的“泛人称性”与货币拜物教
第十二节 《资本论》的商品论的逻辑机制==
一 所谓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
二 商品形式的物象化与社会效力性
三 《资本论》的商品论的机制
临时的定位——拾遗与补说
一 辩证法的论述机制与论脉阶型
二 商品世界论的定位与物象化的局面
三 从异化论到“物象化论”的转换
后记 增补 “鲁宾的问题”寄语 附录 以物象化论为视角读资本论 凡例和文献略称 商品世界的物象存在与商品拜物教 第一节 商品的二重规定 (1)商品的“二因素” (2)劳动的“二重性” (3)注意事项和小结 第二节 商品的价值形式 (1)场面设定与论题 (2)价值表现的机制 (3)价值形式的展开 第三节 商品的拜物教性质 (1)商品拜物教的秘密 (2)价值关系的实态 (3)拜物教的存在条件 劳资关系的物象化与资本积累 第一节 工资的现象与本质 (1)工资的本质规定 (2)工资形式的狡计 (3)工资的国际差异 第二节 资本的积累与占用规律 (1)积累的基本机制 (2)占有规律的转变 (3)积累的一般规律 第三节 原始积累与现代殖民 (1)原始积累与权力之剑 (2)积累过程的展开 (3)殖民地的显露 资本主义直接生产过程的结果 第一节 资本的物象化与拜物教观念 (1)生产资料的资本观念 (2)自我增殖体的拜物教观念 (3)资本神秘化的层叠高涨 第二节 劳动对资本的从属 (1)生产劳动概念的畸变 (2)从属的实质化和物象化 (3)主体活动的从属机制 第三节 资本关系本身的物象化 (1)资本主义商品的产生 (2)与简单商品的内在差异 (3)蕴含剩余价值的商品 后记 名词索引 译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