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犹太的不止是希特勒--欧洲反犹往事”的版本间的差异

(江南仁移动页面犹太人反犹太的不止是希特勒--欧洲反犹往事覆盖重定向)
 
(没有差异)

2021年2月28日 (日) 08:38的最新版本

阿里、京东、美团……背后的共同金主,他拿下了中国互联网半壁江山



反犹太的不止是希特勒--欧洲反犹往事

高利贷者,道德败坏,贪婪、吝啬、冷酷和狠毒,这是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中犹太人的形像,大文豪并不是凭空杜撰出这样一个角色,这是欧洲人对犹太人的共同印像。


“反犹太主义”在老欧洲根深蒂固,这段历史现在欧洲也不大愿意提,反正有希特勒背着锅,大家心里就释然了,开开心心当圣母多好。


要说欧洲反犹的种种景像,得一国一国分开说,但篇幅太大,选几个重要的国家作一些分析,这样也能有个历史的概貌。


光荣上榜的国家有:法国,德国,奥匈帝国,俄罗斯。(英国跳过,它太狠了,狄更斯《英国史》里有的是,像狮心王理查德一世,爱德华一世等君王对犹太基本都是赶尽杀绝,枪挑火烤)。


作为法西斯发源地,意大利没有入选的原因是,这朵奇葩是不反犹的。


法国


反犹太,跟法西斯主义不能划等号,一战之前,欧洲不存在法西斯主义,这是一个政治概念。


1871年普法战争失败后,法国佬不得不把阿尔萨斯和洛林割给了德意志。复仇情绪一直在法国佬心里憋着,这不仅是右翼呼声,也是民族情绪。


没过几年,布朗热将军就想带兵,雄纠纠,气昂昂挥师越过莱茵河,去收复失地,而法国国内也出现了右翼组织“爱国者同盟”,想拥立将军为爱舍丽宫主人。


这样好了,布朗热直接跑路,不跑没命,这可是借出兵想谋逆篡位的大罪。


法国佬总是在想,到底是什么原因,我们国家会败得这么惨,将军跑路的背后是不是有大阴谋?除了这帮吃里扒外的犹太人,还能有谁在卖国?


1886年,爱德华.德律蒙办了一份刊物叫《自由言论》专门揭穿国际犹太金融势力对法国财富的掠夺和对政客的腐蚀。


然后杂志社又出了一本书叫《犹太人的法国》,书名已说明一切,不是法国的犹太人,而是相反,整个法国将毁灭在犹太人手中。


这书相当畅销,它主要说了五点:


一,法兰斯如画般的田园诗歌式生活被犹太人搞得乌烟瘴气。


二,中产阶级,小店主,小商人,工匠们受到的屈辱都是犹太人带来的。


三,罗思柴尔德这类犹太家族,夺走了法国人民的财富,是一切不幸的根源


四,自古以来,犹太人就不是好东西,他们是魔鬼的使者。


五,法国的政客,银行家,贵族,王室,主教都只能靠讨好犹太人过日子


刊物和书藉引起了人们的共鸣,犹太人手中媒体则轻轻一笑,称之为无稽之谈。


但事情就是这么巧,三年后,书中的推论被证实了。“巴拿马公司丑闻案”彻底震惊了法国佬。


1889年,法国运河工程公司宣布破产。这家公司是法国取得巴拿马运河控制权的主要工具,而修建巴拿马运河又需要天文数字的资金。


公司就发行股票来募集资金,但是资金来了,工程却困难重重。显然是有人侵吞了这些钱,而法国高官和议员却无动于衷,公司破产后才引发了一连串的调查。


换句话说,有人利用国家工程谋取私利,置国家利益于不顾。一查下去,整整140多名议员和十几名部长受贿,谁拿了利益的大头?犹太人。


法国人恨不得撕碎这些犹太金融家和巨商,但也只是嘴炮过过瘾,而犹太控制的媒体也马上进行洗地。


到了十九世纪未,更大的案子爆发了,这次不是像金融卖国这么复杂,这就是著名的“德雷福斯上尉案”。


阿尔弗雷德.德雷福斯是法军上尉,却为德国人充当间谍,收取报酬,而他就是一名犹太人,最后被判了终身监禁,庭审时最有力的证据来自亨利上校。


对犹太人而言这地不好洗。结果,大作家埃米尔.左拉跳了出来,发表示《我控诉》一文,替德雷福斯翻案,要法院重审此案,同时他成立了“人权联盟”,要为这名叛国者争人权。


后来,法庭把亨利上校的证据(文件)定为伪造,最高法院同意重审,而这时亨利上校已经被自杀了。


此案撕裂了法国社会,青年人纷纷变成了反犹先锋,太特么黑暗了,他们从反犹,转向了反体制。法国必须重新改造,作家莫拉斯成了运动的领袖。


莫拉斯的主要观点:


一,亨利上校是被犹太人暗杀的,他是法兰西英雄。


二,欧洲财富集中在伦敦和法兰克福,而这些金融中心都是犹太人的圣殿


三,对法国最穷凶极恶的敌人,恰恰是拥有法国国藉的犹太人和共济会分子。


犹太人不会忠于法国,他们有意识在制造法国社会分裂。首先要从教育系统中抵御犹太人的渗透。


1906年改判德雷福斯无罪之后,法国大学里出现了“法兰西行动党”,这些青年人,不断在学校里推动反犹太运动。


1908年5月,青年学生冲入了巴黎大学,当时有个讲座,主讲教授是“知德派”,老是在学校里讲德国人有多好,有文明,强调法德两国要增进了解,多多交流。于是他被学生轰出了校园。


1909年,学生们又赶了另一名教授,这名教授居然在课堂上对圣女贞德不敬。


巴黎大学内外都出现了大规模斗殴,犹太教师被打得很惨。


1910年对犹太人的暴力袭击转移到了街头,并成立了新的组织叫“保王报纸经销商”,仅巴黎就有六百个分部。他们手持棍棒,长剑,见到犹太人就猛打。


犹太人不得不求助于奥尔良公爵(王位继承人),公爵发话表示不支持“反犹”暴力行动,运动才得以降温。


到了1914年欧洲大战前,法国已经具备法西斯主义的土壤。他们的口号是:


“反犹太人,反共济会!”


但这个莫拉斯没什么政治能力,混不成大魔王,始终是个小党派。


德国


铁血宰相俾斯麦的德意志帝国是一个生气勃勃,实力雄厚的国家,重工业,制造业,银行业都走在欧洲前列。


1870年,柏林人口是77.5万,1900年是188.8万。


1900年整个德国城镇居民已达到54%,鲁尔,萨尔,上西里西亚还拥有着丰富的矿产,德国正在经济腾飞之中。


但德国佬却过得不开森,工人生活贫困凄凉,中产阶级家庭也没觉得得到国力相应的幸福。


问题出在哪里?嘿嘿, 一思考,又是犹太人。


犹太人是在十九世纪初在德意志帝国得到解放,短短几十年,他们就控制了金融,贸易,媒体等领域。


1878年宫廷牧师施特克成立了“基督教社会工人党”,口号是“爱君主,爱国家”主张是“反犹太”。


反犹太主张一推开,迅速得到了人民的响应,中产阶级下层和工人是他最坚定的支持者。这说明什么?跟法国一样,反犹是民众的共识。


1879年施特克宣称:“证券交易所,就是犹太人的庙堂,他们穿着华服,却干着最肮脏的勾当,他们要用财富把柏林变成一座犹太人的城市,而农民和工匠每天都在犹太人的手下苦苦挣扎。”


1883年他变得更加激进,号召全国:“我们要向犹太人宣战,直到取得最后胜利,只有把高高在上的犹太人打翻,柏林才能安居乐业”。


德国反犹的土壤跟法国差不多,但德国佬的干劲远远超过法国佬。


在宣战讲话前两年,也就是1881年4月,一份由全德国二十二万五千人签名的“反犹太人请愿书”呈交给了俾斯麦。德国人的诉求有:


一,禁止任何犹太人混进东欧移民入境。


二,限制教育界对犹太人的优先权。


三,禁止犹太人从事教育工作。


四,限制犹太人在法律界的人数。


五,接受洗礼和同化,否则离开。


这份请愿书以“种族”称呼犹太人,这是非常可怕的事情,只是当时还没意识到几十年后会发生什么?


接着,波美拉尼亚的袭击犹太人事件不断上演,不是砸店铺就是扔石头,德国警察疲于奔命,直到军队介入,秩序才得到了恢复。


但军队也忙不过来,在新什切青,人们干脆要犹太教堂给烧了,地方官也当没看见。


柏林群众在新年示威时,喊的口号是:“犹太人滚蛋”,这时,德国出现了两个反犹太中心,一个是柏林,一个是萨克森的德累斯顿。


民间反犹情绪的普及,主要是源于一本书,1868年时,《十字架报》记者赫尔曼写了本书,描写了一群犹太人半夜三更聚集在布拉格的犹太墓地,策划统治全世界,提到了后来影响极其深远的《犹太长老会议纪录》,也等于向民众提供了证据。


1871年,布拉格神学教员罗林写了《犹太人法典》,证实犹太人谋杀活人献祭的传统。老百姓就爱看这些,刺激,又有点怕怕,法国的德律蒙马上将书译成法文。


1879年,记者马尔成立了“反犹同盟”,正式主张以立法手段限制犹太人。


那么,民间已经有了广泛的反犹情绪,德国的学术界呢?跟法国公知不同的是,德国学术界也把犹太人视为灾难。


1879年,历史学家冯.特赖奇克(带冯的,一般是贵族,像冯巩,冯小刚,冯太后等)发表了《普鲁士年鉴》,全书结论是“犹太人是德意志的灾难。”


特赖奇克整整影响了一代德国大学生,柏林大学的德高望重的教授欧根.杜林则认为“犹太人是无比低劣的种族”,要不要驱赶他们,是德国荣誉问题。


这时,是否反犹太, 是一个德国人是否受人尊重的水平线。


真正把驱赶犹太人写成计划的是格丁根大学教授伯蒂歇尔,他的《德意志文集》写道:“不能容忍犹太人在德意志领土上成立国中之国,必须剥夺他们的宗教信仰,否则请离开德国。”


他认为德奥邻国必须德意志化,通过战争打败俄国人,拿下波罗的海到黑海的领土,但不要原居民,把德国人移过去,隔开俄国人和斯拉夫人,把犹太人全部赶到耶路撒冷,那里有阿拉伯人在等着他们。


但这期间,反犹分子很难进入政治高层,国会也没他们的份,这股力量慢慢就衰落下来,思想却扎下了根。


1912年,铁锤联盟和“德意志骑士团”在莱比锡成立,卐字成了雅利安人的标志,像征太阳轮。更早的卐字出现在1902年明信片上,白底红圈黑字,后来这个卐字全世界人民都熟悉。


铁锤还出版了《犹太长老会议纪录》普及版,对希特勒影响很大。


然而德国的反犹理论“圣经”却不是来自德国,而是英国,十九世纪未,英国海军上将张伯伦的儿子豪斯顿.张伯伦写下了《十九世纪的基础》,从血统上论证犹太人的可怕,他们是族近繁殖,如此下去,欧洲必定只剩下一个种族,就是犹太人。


这本书在1914年的德国,卖了十万册,在当时这数字是惊人的。张伯伦在1927年去世,1924年他就已经在欢呼希特勒的出现,预言此人会拯救德国。


张伯伦家族很牛,有的事,欧洲现在就淡化不提了。


奥匈帝国


奥匈帝国比德意志弱很多,没有军事可依赖,经济发展也比较滞后,但犹太人的存在比德国犹太人的威胁还现实。


19世纪前,维也纳犹太人很少很少,但到了1910年,犹太人已达到18万,1914年,整个维也纳的工来和贸易,金融控制在犹太人手中。


文官,媒体,医生,律师,大学生,文学,戏剧犹太人都占据了完全优势 。然后,国外的犹太人也不断向维也纳汇集,他们的语言,服饰,生活,与维也纳人格格不入,却又不可一世。


商人和工匠无法保障自己的财富,时不时来个金融崩溃,股市崩盘,银行破产,奥地利人的血汗钱就没了。


这怎么忍得了?维也纳人慢慢明白,金融崩溃是犹太人搞的鬼,他们应当负责,维也纳的反犹先锋也是出现在大学里。


1878年,大学生自由人协会,将犹太人全部开除,接着禁止任何人以犹太人为决斗对手,因为他们不配。十年后,奥地利所有大学生协会只接受雅利安人。


奥南体操协会一律拒绝犹太人加入,奥地利人开始向德国靠拢,主张两国合并。他们的反犹具有种族式。


1883年奥匈帝国贵族冯.舍纳勒在议会主张,开除所有犹太教师,称其为寄生虫。


1887年, 卢埃格尔的风头盖过了舍纳勒,接过了反犹大旗,1895年他成了维也纳市长。


1889年,奥地利布劳瑙的一位税官家里诞下了一名男婴,取名希特勒。


18岁那年,希特勒来到维也纳,舍纳勒和卢埃格尔的反犹思想,深深影响着他,泛德意志作为一种政治理念深得小希的心。


这两位大神对霍亨佐伦王朝的忠诚热情和对加入德意志帝国的急切主张,都打动了希特勒。


希特勒并不是一个光有热情的人,对两位都提出了批评,舍纳勒不了解社会底层民众的诉求。卢埃格尔过于死板。


但希特勒还是钦佩这二位精神导师。舍纳勒的话就挂了希特勒的床头“让我们建设日耳曼尼的大教堂,没有犹太人,也没有罗马。”


奥匈帝国虽然反犹运动更多的是在理论和宣传上,却偏偏培育出了希特勒的早期政治思想,还教会了他街头宣传技巧。


现在我们正被一种简单公式所迷惑:法西斯=纳粹=反犹。这不对,法西斯的真正政治对手是共产党人,只是欧洲现在不愿面对这个事实。


而把犹太人遭遇摆在了二战受害民众的第一位。如果说反犹,欧洲各国都有这传统,何必忙着切割干净?怕什么呢?讨好谁呢?


现在的欧洲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再不注意,欧罗巴斯坦并非是笑话。

俄国人反犹很复杂,有时间另开一篇。


源自外网链接:

反犹太的不止是希特勒--欧洲反犹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