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寒冬才刚开始:调控蔓延至三四线城市,香港封堵上市之路”的版本间的差异
(创建页面,内容为“[https://open-hl.toutiao.com/a6883068010391667203/?utm_campaign=open&utm_medium=webview&utm_source=mi_llq_api&req_id=20201014052314010198023105193EAD1E&dt=MI+8&label...”) |
|||
第1行: | 第1行: | ||
+ | 金角财经 2020.10.13 | ||
+ | |||
+ | 楼市寒冬才刚开始:调控蔓延至三四线城市,香港封堵上市之路 | ||
+ | 这个秋天,楼市又变了。 | ||
+ | |||
+ | 不少依赖土地财政的地方政府,早已到了无法承受的地步,等待着上边能高抬贵手。如果不能再来一场去库存为主调的“棚改”,那稍微给些空间它们浪一下,也是好的。 | ||
+ | |||
+ | 一个按捺不住的地方,开始了主动的试探。 | ||
+ | |||
+ | 9月28日,西安高新中央创新区拍卖了7宗共计463.551亩开发用地,共计总成交综合价94亿元。其中,楼面价最高达15125元/㎡。 | ||
+ | |||
+ | 这个价格,也造就了西安新地王。 | ||
+ | |||
+ | 紧接着,当地的房产媒体认为,“西安房价即将迎来惊天巨变!”,并称“房价充满想象?!” | ||
+ | |||
+ | 不过是一只撞在枪口上的出头鸟而已。 | ||
+ | |||
+ | 随着楼市的调控进入深水区,监管层的冷酷和决绝,早超出了以往的逻辑。 | ||
+ | |||
+ | 9月,沈阳、长春、成都等二线城市陆续出台了各自的楼市调控;10月,一个地处江苏的三四线小城徐州,也出台了楼市调控政策。如果二线城市被进一步管控,是调控政策的进一步强化,那调控从大城市往三四线城市蔓延,就标志着中央政府强硬到底的调控手腕。 | ||
+ | |||
+ | 同时,连港交所都在对内地房企关闭大门。 | ||
+ | |||
+ | 救市?别想了。市场的逻辑,也彻底变了。 | ||
+ | |||
+ | 调控蔓延至三四线,不留余地 | ||
+ | |||
+ | 西安的这个地王,属于顶风作案。 | ||
+ | |||
+ | 8月,住建部才刚刚开会,要坚持调控,要出台三道红线防范房企金融风险。9月就出了地王,这样急切是为何? | ||
+ | |||
+ | 据统计,2020上半年西安市土地招拍挂市场成交各类建设用地220宗,合计14531.62亩,环比上涨12.01%,同比微降1.20%,获得土地出让收入448.30亿,同环比分别上涨28.72%、16.90%。 | ||
+ | |||
+ | 可以看出,西安正在加大卖地力度。这背后,与西安在疫情下经济承压有着必然的关系。 | ||
+ | |||
+ | |||
+ | 2020年上半年,西安财政收入380亿,同比下降5.3%。因此,必须要卖地、换钱。 | ||
+ | |||
+ | 财政收入下降比西安严重的城市,比比皆是。西安背后,是一系列撑不住的地方财政。 | ||
+ | |||
+ | 撑不住归撑不住,就在西安拍出地王的时候,一大波城市正忙着制定自家的调控政策。 | ||
+ | |||
+ | 在8月参加住建部房地产工作会商会之后,包括沈阳、长春、成都、银川、唐山、常州在内的6个城市,均在9月份出台了楼市调控新政。 | ||
+ | |||
+ | 9月6日,沈阳率先出台了楼市调控政策,随后是9月11日出台新政的常州,9月14日发布新政的成都,再之后是长春、唐山发出文件,9月29日,银川最后一个发布了楼市调控政策。 | ||
+ | |||
+ | 没错,他们参加完住建部开的会议后,就推进了调控政策。在土地方面,包括唐山、长春、沈阳、银川都提出了“限房价、竞地价”。 | ||
+ | |||
+ | 长春市规定,要完善商品住房用地供应方式,部分区域采取“限房价、竞地价”“限自持、竞地价”方式出让住宅用地。 | ||
+ | |||
+ | 限自持项目是指房地产开发企业在取得土地上建设的租赁住房,在自持期限内用于住房租赁经营,不允许上市交易,产权归房地产开发企业所有。 | ||
+ | |||
+ | 自持比起直接卖出,对于房企的资金流占用更高。也就是说,这是在变相提高房地产企业的开发成本。 | ||
+ | |||
+ | 紧跟其后,国庆节刚过,江苏的徐州,也加入到了政策收紧的行列,发布了《关于进一步促进市区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 | ||
+ | |||
+ | 修改价格备案制度为:建筑面积10万㎡以下的,实行一次性价格备案;高于10万㎡的,可以分期备案。备案价格一年内不得调整。 | ||
+ | |||
+ | 这正是这一轮调控的特别之处,主阵地不仅在热度较高的一二线城市,而是蔓延到了三四线城市。 | ||
+ | |||
+ | 换句话说,全国楼市都在被封堵,并不打算留有余地。 | ||
+ | |||
+ | 所以,西安的跃跃欲试,注定徒劳无功。 | ||
+ | |||
+ | 房企纷纷拆分物业板块上市 | ||
+ | |||
+ | 除了各个地方政府正处在水深火热之中,房企们的境遇更加艰难。 | ||
+ | |||
+ | 根据南都大数据研究院调研房企的负债情况,我国76家房企一年内到期的有息负债超2.5万亿,约占有息负债总额的35%。 | ||
+ | |||
+ | 按照7%的平均融资成本来计算,每年要还的利息超1700亿。 | ||
+ | |||
+ | 搞钱,是房企们的头等大事。为此,既有房企降价卖房,也有很多房企选择分拆物业管理公司上市,换个跑道尝试融资。 | ||
+ | |||
+ | 恒大物业就在港交所递交招股书。在恒大之外,一股物业企业赴港上市潮正在酝酿。 | ||
+ | |||
+ | 建发股份和远洋集团都公布了拆分物业板块在港独立上市的计划。 | ||
+ | |||
+ | 2020年下半年,房企也延续了上半年的物业拆分潮,现在已有包括华润万象生活、融创服务、金科智慧服务等递交了上市申请表。 | ||
+ | |||
+ | 华润置地管理层在2020年中期业绩会上表示,考虑将物业和商管一起打包上市,有强化华润置地资产负债表的考量。 | ||
+ | |||
+ | 没错,降低负债率,正是当下房企争先将物业板块送上资本市场的原因。 | ||
+ | |||
+ | 对于房企来说,拆分物业板块上市后,不仅可以发行新股回笼资金、满足融资需求,更可以在资产负债表上剥离一部分负债,并通过新的融资进行融资,以达到降负债的目的。 | ||
+ | |||
+ | 房企又是怎么被逼到这个地步的呢? | ||
+ | |||
+ | 答案就在8月份出台的三道红线。 | ||
+ | |||
+ | 三道红线”新规指的是: | ||
+ | |||
+ | 红线一,房企剔除预收款后的资产负债率大于70%; | ||
+ | |||
+ | 红线二,房企的净负债率大于100%; | ||
+ | |||
+ | 红线三,房企的现金短债比小于1.0倍; | ||
+ | |||
+ | 根据“三道红线”的触线情况,将房企分为“红、橙、黄、绿”四档。 | ||
+ | |||
+ | 如踏三道红线,为“红色档”,不得新增有息负债; | ||
+ | |||
+ | 如踏两道红线,为“橙色档”,有息负债规模年增速不得超过5%; | ||
+ | |||
+ | 如踏一道红线,为“黄色档”,有息负债规模年增速不得超过10%; | ||
+ | |||
+ | 其他情况,为“绿色档”,有息负债规模年增速不得超过15%。 | ||
+ | |||
+ | 为了不踩线,房企们都拼了命地在降负债。 | ||
+ | |||
+ | 楼市寒冬才刚开始:调控蔓延至三四线城市,香港封堵上市之路 | ||
+ | 尽管分拆物业公司上市换来的资金,或许并不能完全接触房企的踩线警报,但是,对于部分正站在红线之上的房企来说,杯水车薪也好过坐以待毙。 | ||
+ | |||
+ | 只不过,在现在的市场环境下,上市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 ||
+ | |||
+ | 香港资本市场对房企关门 | ||
+ | |||
+ | 2020年以来,已经有一批内地房企,以及物业服务企业申请在港上市。 | ||
+ | |||
+ | 但从数据来看,港交所变得挑剔了许多。 | ||
+ | |||
+ | 比如,今年3月25日,金辉控股第二次冲击港股IPO,向港交所提交了上市申请表。然而到了9月25日,招股书已超过6个月而“失效”。于是,金辉控股不得不在9月25日再度递交新版招股书。 | ||
+ | |||
+ | 当然,金辉不是今年唯一一家在上市之路上命运坎坷的房企,它还有难兄难弟。 | ||
+ | |||
+ | 楼市寒冬才刚开始:调控蔓延至三四线城市,香港封堵上市之路 | ||
+ | 今年4月9日,领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在港交所递交招股书,10月9日,假期后的第一天,这份招股书“失效”了。 | ||
+ | |||
+ | 12日,领地控股二次提交了上市招股书。 | ||
+ | |||
+ | 不完全统计,在领地集团之前,年内另有5家房地产企业(含物管企业)在港交所递交上市材料失效,此前包括星盛商管、宋都服务、鹏润控股、金辉控股、上坤地产都出现过类似情况。其中除了鹏润控股,其它4家房企均选择二次递表。 | ||
+ | |||
+ | 今年港交所申请上市的房企中,包括港龙地产、大唐集团、三巽控股、时时服务也于2019年遭遇递表失效。 | ||
+ | |||
+ | 作为内地房企曾经的资本天堂,现在的香港资本市场对于房企的欢迎程度,已经可以用降至冰点来形容。 | ||
+ | |||
+ | 金角财经不完全统计,2020年,地产类以及物业服务类企业一共有35次IPO申请(包括二次提交的企业),截至目前,没有一家房地产公司成功在香港上市。 | ||
+ | |||
+ | 香港这个重要资本市场的关闭,对于正在“三道红线”的重压下苦苦挣扎的房企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 ||
+ | |||
+ | 按照过去的套路,楼市不景气的时候,市场需要地王。这样一来,政府获得土地财政,房企利用地王给市场打鸡血,购房者用地王当作信心背书。 | ||
+ | |||
+ | 仿佛只要有了地王,楼市的引擎就能再次燃烧。 | ||
+ | |||
+ | 然而现在,看看全国的楼市,调控从大城市一路覆盖到三四线小城,有增无减,范围越来越广。三道红线压顶,任凭房企喊苦喊穷,岿然不动。 | ||
+ | |||
+ | 寒冷之后,到来的不是春天,而是结冰。 | ||
+ | ---- | ||
[https://open-hl.toutiao.com/a6883068010391667203/?utm_campaign=open&utm_medium=webview&utm_source=mi_llq_api&req_id=20201014052314010198023105193EAD1E&dt=MI+8&label=open_news_xiaomi&a_t=30160852103716369349651548281f00&gy=16d6cb7d6743fc51c85351bbfba64febbe8f854af204c924070653dd9889ab079e88f5c15572668f736f2458037405e06d256b4ff0e912c2dfd77a96cbb75b40e4459c7f777e639e5d5835f8ca6822e029db735f1d712292c74f3f18bd6db69c7e181092358ac6a3cbd0e31ffbeaa74d&crypt=7603&item_id=6883068010391667203&docid=6883068010391667203&cp=cn-toutiao&itemtype=news&version=2&mibusinessId=xiangkan&env=production&category=news_house&cateCode=%E6%8E%A8%E8%8D%90&source=liulanqi&share=wechat&target=home 楼市寒冬才刚开始:调控蔓延至三四线城市,香港封堵上市之路] | [https://open-hl.toutiao.com/a6883068010391667203/?utm_campaign=open&utm_medium=webview&utm_source=mi_llq_api&req_id=20201014052314010198023105193EAD1E&dt=MI+8&label=open_news_xiaomi&a_t=30160852103716369349651548281f00&gy=16d6cb7d6743fc51c85351bbfba64febbe8f854af204c924070653dd9889ab079e88f5c15572668f736f2458037405e06d256b4ff0e912c2dfd77a96cbb75b40e4459c7f777e639e5d5835f8ca6822e029db735f1d712292c74f3f18bd6db69c7e181092358ac6a3cbd0e31ffbeaa74d&crypt=7603&item_id=6883068010391667203&docid=6883068010391667203&cp=cn-toutiao&itemtype=news&version=2&mibusinessId=xiangkan&env=production&category=news_house&cateCode=%E6%8E%A8%E8%8D%90&source=liulanqi&share=wechat&target=home 楼市寒冬才刚开始:调控蔓延至三四线城市,香港封堵上市之路] |
2020年10月14日 (三) 10:54的最新版本
金角财经 2020.10.13
楼市寒冬才刚开始:调控蔓延至三四线城市,香港封堵上市之路 这个秋天,楼市又变了。
不少依赖土地财政的地方政府,早已到了无法承受的地步,等待着上边能高抬贵手。如果不能再来一场去库存为主调的“棚改”,那稍微给些空间它们浪一下,也是好的。
一个按捺不住的地方,开始了主动的试探。
9月28日,西安高新中央创新区拍卖了7宗共计463.551亩开发用地,共计总成交综合价94亿元。其中,楼面价最高达15125元/㎡。
这个价格,也造就了西安新地王。
紧接着,当地的房产媒体认为,“西安房价即将迎来惊天巨变!”,并称“房价充满想象?!”
不过是一只撞在枪口上的出头鸟而已。
随着楼市的调控进入深水区,监管层的冷酷和决绝,早超出了以往的逻辑。
9月,沈阳、长春、成都等二线城市陆续出台了各自的楼市调控;10月,一个地处江苏的三四线小城徐州,也出台了楼市调控政策。如果二线城市被进一步管控,是调控政策的进一步强化,那调控从大城市往三四线城市蔓延,就标志着中央政府强硬到底的调控手腕。
同时,连港交所都在对内地房企关闭大门。
救市?别想了。市场的逻辑,也彻底变了。
调控蔓延至三四线,不留余地
西安的这个地王,属于顶风作案。
8月,住建部才刚刚开会,要坚持调控,要出台三道红线防范房企金融风险。9月就出了地王,这样急切是为何?
据统计,2020上半年西安市土地招拍挂市场成交各类建设用地220宗,合计14531.62亩,环比上涨12.01%,同比微降1.20%,获得土地出让收入448.30亿,同环比分别上涨28.72%、16.90%。
可以看出,西安正在加大卖地力度。这背后,与西安在疫情下经济承压有着必然的关系。
2020年上半年,西安财政收入380亿,同比下降5.3%。因此,必须要卖地、换钱。
财政收入下降比西安严重的城市,比比皆是。西安背后,是一系列撑不住的地方财政。
撑不住归撑不住,就在西安拍出地王的时候,一大波城市正忙着制定自家的调控政策。
在8月参加住建部房地产工作会商会之后,包括沈阳、长春、成都、银川、唐山、常州在内的6个城市,均在9月份出台了楼市调控新政。
9月6日,沈阳率先出台了楼市调控政策,随后是9月11日出台新政的常州,9月14日发布新政的成都,再之后是长春、唐山发出文件,9月29日,银川最后一个发布了楼市调控政策。
没错,他们参加完住建部开的会议后,就推进了调控政策。在土地方面,包括唐山、长春、沈阳、银川都提出了“限房价、竞地价”。
长春市规定,要完善商品住房用地供应方式,部分区域采取“限房价、竞地价”“限自持、竞地价”方式出让住宅用地。
限自持项目是指房地产开发企业在取得土地上建设的租赁住房,在自持期限内用于住房租赁经营,不允许上市交易,产权归房地产开发企业所有。
自持比起直接卖出,对于房企的资金流占用更高。也就是说,这是在变相提高房地产企业的开发成本。
紧跟其后,国庆节刚过,江苏的徐州,也加入到了政策收紧的行列,发布了《关于进一步促进市区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
修改价格备案制度为:建筑面积10万㎡以下的,实行一次性价格备案;高于10万㎡的,可以分期备案。备案价格一年内不得调整。
这正是这一轮调控的特别之处,主阵地不仅在热度较高的一二线城市,而是蔓延到了三四线城市。
换句话说,全国楼市都在被封堵,并不打算留有余地。
所以,西安的跃跃欲试,注定徒劳无功。
房企纷纷拆分物业板块上市
除了各个地方政府正处在水深火热之中,房企们的境遇更加艰难。
根据南都大数据研究院调研房企的负债情况,我国76家房企一年内到期的有息负债超2.5万亿,约占有息负债总额的35%。
按照7%的平均融资成本来计算,每年要还的利息超1700亿。
搞钱,是房企们的头等大事。为此,既有房企降价卖房,也有很多房企选择分拆物业管理公司上市,换个跑道尝试融资。
恒大物业就在港交所递交招股书。在恒大之外,一股物业企业赴港上市潮正在酝酿。
建发股份和远洋集团都公布了拆分物业板块在港独立上市的计划。
2020年下半年,房企也延续了上半年的物业拆分潮,现在已有包括华润万象生活、融创服务、金科智慧服务等递交了上市申请表。
华润置地管理层在2020年中期业绩会上表示,考虑将物业和商管一起打包上市,有强化华润置地资产负债表的考量。
没错,降低负债率,正是当下房企争先将物业板块送上资本市场的原因。
对于房企来说,拆分物业板块上市后,不仅可以发行新股回笼资金、满足融资需求,更可以在资产负债表上剥离一部分负债,并通过新的融资进行融资,以达到降负债的目的。
房企又是怎么被逼到这个地步的呢?
答案就在8月份出台的三道红线。
三道红线”新规指的是:
红线一,房企剔除预收款后的资产负债率大于70%;
红线二,房企的净负债率大于100%;
红线三,房企的现金短债比小于1.0倍;
根据“三道红线”的触线情况,将房企分为“红、橙、黄、绿”四档。
如踏三道红线,为“红色档”,不得新增有息负债;
如踏两道红线,为“橙色档”,有息负债规模年增速不得超过5%;
如踏一道红线,为“黄色档”,有息负债规模年增速不得超过10%;
其他情况,为“绿色档”,有息负债规模年增速不得超过15%。
为了不踩线,房企们都拼了命地在降负债。
楼市寒冬才刚开始:调控蔓延至三四线城市,香港封堵上市之路 尽管分拆物业公司上市换来的资金,或许并不能完全接触房企的踩线警报,但是,对于部分正站在红线之上的房企来说,杯水车薪也好过坐以待毙。
只不过,在现在的市场环境下,上市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香港资本市场对房企关门
2020年以来,已经有一批内地房企,以及物业服务企业申请在港上市。
但从数据来看,港交所变得挑剔了许多。
比如,今年3月25日,金辉控股第二次冲击港股IPO,向港交所提交了上市申请表。然而到了9月25日,招股书已超过6个月而“失效”。于是,金辉控股不得不在9月25日再度递交新版招股书。
当然,金辉不是今年唯一一家在上市之路上命运坎坷的房企,它还有难兄难弟。
楼市寒冬才刚开始:调控蔓延至三四线城市,香港封堵上市之路 今年4月9日,领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在港交所递交招股书,10月9日,假期后的第一天,这份招股书“失效”了。
12日,领地控股二次提交了上市招股书。
不完全统计,在领地集团之前,年内另有5家房地产企业(含物管企业)在港交所递交上市材料失效,此前包括星盛商管、宋都服务、鹏润控股、金辉控股、上坤地产都出现过类似情况。其中除了鹏润控股,其它4家房企均选择二次递表。
今年港交所申请上市的房企中,包括港龙地产、大唐集团、三巽控股、时时服务也于2019年遭遇递表失效。
作为内地房企曾经的资本天堂,现在的香港资本市场对于房企的欢迎程度,已经可以用降至冰点来形容。
金角财经不完全统计,2020年,地产类以及物业服务类企业一共有35次IPO申请(包括二次提交的企业),截至目前,没有一家房地产公司成功在香港上市。
香港这个重要资本市场的关闭,对于正在“三道红线”的重压下苦苦挣扎的房企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按照过去的套路,楼市不景气的时候,市场需要地王。这样一来,政府获得土地财政,房企利用地王给市场打鸡血,购房者用地王当作信心背书。
仿佛只要有了地王,楼市的引擎就能再次燃烧。
然而现在,看看全国的楼市,调控从大城市一路覆盖到三四线小城,有增无减,范围越来越广。三道红线压顶,任凭房企喊苦喊穷,岿然不动。
寒冷之后,到来的不是春天,而是结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