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旅俄拾零”的版本间的差异
(未显示同一用户的2个中间版本) | |||
第1行: | 第1行: | ||
− | {{4}} | + | {{4}} 金秋旅俄拾零 孙东海 |
2014年8月28日至9月6日,我们十五人自组的俄罗斯旅游团成行了。 | 2014年8月28日至9月6日,我们十五人自组的俄罗斯旅游团成行了。 | ||
− | + | 你别看人少,旅游团的“级别”却很高,自任命:原中南局子弟联谊会副会长、会长、秘书长——吴亚亮、孙新生、杨力诚,分别担任该团的团长、政委、 联络官。我们这个团共九男六女(其中三对夫妻,两对兄弟),平均年龄六十二岁,是一帮帅老头和美老太们。 | |
(照片1集体照片) | (照片1集体照片) | ||
第9行: | 第9行: | ||
− | 中秋节前夜,我从莫斯科旅游返回广州。刚进家门,重病缠身卧榻在床的老母亲就赶忙问道:“你从莫斯科回来了? | + | 中秋节前夜,我从莫斯科旅游返回广州。刚进家门,重病缠身卧榻在床的老母亲就赶忙问道:“你从莫斯科回来了? ”刹时,我惊呆了!年途八十八岁且早已半痴呆的老母亲在她脑海中仅存的几个模糊的印象里,居然还清晰地记得我十天前去莫斯科的事情。接着,她又问我:“你见到斯大林了吗? ” |
− | + | 喔!瞬时,母亲又回到了她那半痴呆的世界。但这句饱含深情的问话却使我 一时语塞,眼角发烫,思绪万千 ..... | |
一、莫斯科有我(们)的爱 | 一、莫斯科有我(们)的爱 | ||
− | 母亲的问话,使我眼前立刻浮现出父亲孙毅的身影。父亲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大规模派往苏联的留学生,当时就读于莫斯科大学东方学院(1951年至1953 | + | 母亲的问话,使我眼前立刻浮现出父亲孙毅的身影。父亲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大规模派往苏联的留学生,当时就读于莫斯科大学东方学院(1951年至1953 年)。莫斯科——这是我从小时候就耳熟能详并且向往的城市。那天,从北京飞往莫斯科的飞机还没起飞,我的心就早已飞到了莫斯科。 |
吴亚亮(三毛)、吴亚建(四毛)的姥爷和母亲都是东北抗联的,他俩的大哥抗日初期就出生在苏联,成年后才回国,那时才开始学汉语,他是新中国最早、最著名的芭蕾舞艺术家之一。三毛和四毛一说起大哥,哥俩本来就长得很豪放的“龙眉”愈加“龙飞色舞”了。莫斯科也是他们向往的地方。 | 吴亚亮(三毛)、吴亚建(四毛)的姥爷和母亲都是东北抗联的,他俩的大哥抗日初期就出生在苏联,成年后才回国,那时才开始学汉语,他是新中国最早、最著名的芭蕾舞艺术家之一。三毛和四毛一说起大哥,哥俩本来就长得很豪放的“龙眉”愈加“龙飞色舞”了。莫斯科也是他们向往的地方。 | ||
第21行: | 第21行: | ||
我们团有位懂俄语的朋友,因工作关系他结识了不少"瓦西里”和“娜塔莎”。此次他故地重游,专门请了两个半天的假去探望他们。他回来时,幽默地说:“不要理我!不要理我!我很兴奋、很兴奋”。体会他那久别重逢的喜悦,我感慨:原来有一种幸福是需要独自细细品味的啊! | 我们团有位懂俄语的朋友,因工作关系他结识了不少"瓦西里”和“娜塔莎”。此次他故地重游,专门请了两个半天的假去探望他们。他回来时,幽默地说:“不要理我!不要理我!我很兴奋、很兴奋”。体会他那久别重逢的喜悦,我感慨:原来有一种幸福是需要独自细细品味的啊! | ||
− | + | 9月1日下午,我们来到了俄罗斯历史最悠久、最负有盛名的世界名校 一 莫斯科大学。该校1949年从克里姆林宫附近搬迁扩建在莫斯科近郊的麻雀山,苏联时期也称为列宁山,主楼高240米,至今仍是俄罗斯的最高的建筑之一。 | |
(照片2莫斯科大学) | (照片2莫斯科大学) | ||
第28行: | 第28行: | ||
− | 它是用米黄色花岗岩砌成的矩形“山”状教学主楼,既气势磅礴、雄伟壮丽;又精雕细刻、婀娜多姿。顶层矗立着一杆高耸入云的红星,寓意着教育在俄 | + | 它是用米黄色花岗岩砌成的矩形“山”状教学主楼,既气势磅礴、雄伟壮丽;又精雕细刻、婀娜多姿。顶层矗立着一杆高耸入云的红星,寓意着教育在俄 罗斯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据称,该校从1951年至1960年期间为新中国培养的理工科人才超过了北大。我为父亲能在此校就读而感到骄傲;为他在校苦读三年从未逛过街的刻苦求学精神感到钦佩(有关我父亲留学的故事己在“老沈博园”刊登过)。 |
站在列宁山上,凝视近在咫尺的莫斯科大学,眼前犹如浮现出父亲在莫斯科大学勤奋学习的身影,我低声吟唱着莫斯科大学的校歌《莫斯科有我的爱》: | 站在列宁山上,凝视近在咫尺的莫斯科大学,眼前犹如浮现出父亲在莫斯科大学勤奋学习的身影,我低声吟唱着莫斯科大学的校歌《莫斯科有我的爱》: | ||
− | + | 莫斯科河畔列宁山上 | |
− | + | 美丽校园令人神往 | |
− | + | 我们携手并肩 | |
− | + | 追求心中理想 | |
− | + | 啊!莫斯科有我的爱! | |
− | + | 你永远在我心上 | |
− | + | 啊!莫斯科有我的爱 | |
− | + | 你永远在我心上 | |
− | + | ...... | |
俄罗斯、莫斯科紧紧牵系着上一代和我们这一代的多少故事和情怀啊! 母亲,她早已把这种情怀深刻在生命里。 | 俄罗斯、莫斯科紧紧牵系着上一代和我们这一代的多少故事和情怀啊! 母亲,她早已把这种情怀深刻在生命里。 | ||
第51行: | 第51行: | ||
− | + | 导游小谭,是个三十多岁、留俄的湖南小伙子,他很有民族血性,在俄留学工作了七年就和俄人打了N次架。他见到这个带有侮辱性质的图标后对司机做了个很愤怒的表情,然后对我们说:“别理他(指司机),老毛子们天性就是高傲自负,老子天下第一。他们恨美国人,小看欧洲人,讨厌中国人,恨不得全世界 都讲俄语。以前也有个老毛子司机贴过这个东西,那天我正好有屁,我憋足了劲 在他面前使劲放了个响屁,把他气坏了,和我大吵了一架。可惜今天我没屁可放,便宜他了。但我要向公司告他的状!” | |
小谭说到这里,我们都为他喝彩。随后,我们照旧谈笑风生,那司机虽心中 愤愤不平也无可奈何. | 小谭说到这里,我们都为他喝彩。随后,我们照旧谈笑风生,那司机虽心中 愤愤不平也无可奈何. | ||
第63行: | 第63行: | ||
− | + | 彼得大帝是俄人的偶像,也是俄罗斯的化身。普京能像大帝的狗,就如彼得大帝的“转世活佛”。普京冷漠的表情、健美的肌肉、强硬的性格,敢对美国佬说:“不! ”是俄罗斯女人寻找伴侣的最高标准,普京在俄罗斯有很高的人气指数,人们称他为“普京大帝”。 | |
− | + | 也不是所有的俄罗斯人都高傲的。在俄期间,我们巧遇过两次婚礼,美丽的新娘和英俊新郎及他们的亲朋好友们对我们都很热情。他们还拿出香槟酒和食品给我们品尝,我们也回赠了中国食品并和他们一起用俄语欢呼:“苦啊”!(按俄罗斯的习俗客人喊苦啊!新人就必须当众接吻),场面令人激动。我们还与他们照了很多相。 | |
(照片5婚礼) | (照片5婚礼) | ||
第72行: | 第72行: | ||
− | 不过仔细想想,俄罗斯人的冷漠高傲也是有其道理的。他们的高傲源于他们 | + | 不过仔细想想,俄罗斯人的冷漠高傲也是有其道理的。他们的高傲源于他们 强大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源于地大物博、军事强盛、教育普及、科技发达;又曾打败过成吉思汗的后人、拿破仑和希特勒。真可谓“高傲有资本论”。 |
三、彼得大帝的双手 | 三、彼得大帝的双手 | ||
− | + | 9月3日下午,我们来到了彼得堡罗要塞,看到了彼得大帝一尊坐着的铜雕像。他放在膝盖上的双手已经被人们摸得铜光闪闪。 | |
(照片6彼得大帝) | (照片6彼得大帝) | ||
第81行: | 第81行: | ||
− | + | 导游说,他的右手代表健康,左手代表财富,建议大家都去摸一摸,也沾点“帝气”。我们争相去摸,有人摸右手,有人摸左手,有人比较“贪心”,双手都摸了。 | |
− | + | 此刻,我突然觉得俄罗斯的男人们特别应该来摸摸大帝的右手。俄罗斯的男女比例为4:6,女多男少比例失调。男人平均寿命现为58岁!女人却可达70岁,俄罗斯多年来的人口一直为负增长。二战时期俄罗斯人口已经近亿。时隔七十多年,人口才1.4亿,这都是“伏特加”(俄罗斯的国酒)加纵欲惹的祸!俄国大部分地区地处亚寒带甚至寒带,气候寒冷,冬季漫长男人们以酒取暖、以酒取悦是世代的习俗。男人们很多都嗜酒如命,长期酗酒造成精子成活率低且严重影响健康。普京上台后采取了很多严厉的限酒措施,但要改变现状还需持之以恒,坚持几代人可能才会奏效。我们从圣彼得堡返回莫斯科时,就有一个酒鬼醉倒在火车站的铁轨上。 | |
− | + | 另外,普京也应该来摸摸大帝的左手,长期以来俄将财政收入的大部分都用于重工业、军工、核武、太空发展,而对于市政建设与基础设施投资甚少。近年来,莫斯科的私家车呈“火箭”式増长,公路建设却像“蜗牛”在爬行,莫斯科的塞车的严重程度已堪称“世界上最大的停车场”。从机场到我们在莫斯科市内的下榻地约四十公里,竟行驶了两个小时。 | |
− | + | 特别是到了周末,很多城里的人都要赶着到郊区的别墅休假,马路上水泄不通。俄罗斯地大人稀,能源丰富,他们用水、电、气是免费的,在城里有房子的俄罗斯人,国家会在郊区给一块很便宜的地建别墅(连同建别墅的费用约合人民币30万元)。 | |
− | + | 举世闻名的红场本来就不太大,在我们游览时却被各商家的促销摊位挤满满的仅给游人留下了红墙根旁一条十几米宽的通道。 | |
(照片7今日红场) | (照片7今日红场) | ||
[[文件:Picutre 6.png]] | [[文件:Picutre 6.png]] | ||
− | + | 红场上有很多兜售前苏联各个时期邮票、纪念品的俄罗斯汉子,他们都会讲一点点中文,当我们跟他们讨价还价要付给他卢布时他高喊:“人民币!人民币!” 他们只要人民币。问他为什么?他做一个向下的手势:“卢布,咻!”,然后做一个向上的手势:“人民币,咻!”昔日的彼得大帝和今日红墙内的“普京大帝”听到了这“咻”声不知做何感想? | |
− | + | 红场变“小”也是由于“差钱”。可是普京最近还是说:“哪怕是卖掉克里姆林宫也要建造“北极之神”(俄最新一代战略核攻击潜艇)。对此说法,俄的百姓也无太大异议,这完全是俄长期以来“大国权贵主义”的思想在作崇。 | |
在俄罗斯还有一类人群也应该快来摸一下大帝的左手。他们就是随着日益增多的游客也不断增多的小偷们。人生最大的悲剧之一就是:钱没花光却被小偷偷光了。所以每到一地,导游总是告诫我们:“包包挂在前面是自己的,背在后面是别人的。”我们那位懂俄语的朋友也经常好心地吓唬我们:“这里(指景点、车 站)一个好人都没有,一个都没有!”由于我们的警惕性高和相互照应,小偷们终究未能得手。我们所认识的另外三个中国团也没有被偷。我规劝俄的小偷们,还是赶紧改行吧,快来摸摸大帝的左手,找个正当的致富门道吧! | 在俄罗斯还有一类人群也应该快来摸一下大帝的左手。他们就是随着日益增多的游客也不断增多的小偷们。人生最大的悲剧之一就是:钱没花光却被小偷偷光了。所以每到一地,导游总是告诫我们:“包包挂在前面是自己的,背在后面是别人的。”我们那位懂俄语的朋友也经常好心地吓唬我们:“这里(指景点、车 站)一个好人都没有,一个都没有!”由于我们的警惕性高和相互照应,小偷们终究未能得手。我们所认识的另外三个中国团也没有被偷。我规劝俄的小偷们,还是赶紧改行吧,快来摸摸大帝的左手,找个正当的致富门道吧! | ||
四、政委和团长的大餐 | 四、政委和团长的大餐 | ||
− | + | 民以食为天,我们在策划旅俄行程时,孙新生政委就主动提出要拿出一万元人民币(约合六万元卢布),请全团在莫斯科吃一次中式大餐。吴亚亮团长也毫 不“执输”,立刻表示要在圣彼得堡请全团吃一次俄式大餐。真是从天上突然掉下来两块大馅饼,把我们乐坏了! | |
到莫斯科的第三天,我们已经被赫鲁晓夫式的“共产主义美食——土豆烧牛肉”搞得如同嚼蜡毫无食欲。我们早已对政委的中式大餐垂誕三尺了。政委立即拍板:“今晚就吃!”我们高兴得欢呼雀跃。由于时间紧、大伙又着急,就没有进行“踩点”,就在旅行社安排就餐的一家中餐馆。 | 到莫斯科的第三天,我们已经被赫鲁晓夫式的“共产主义美食——土豆烧牛肉”搞得如同嚼蜡毫无食欲。我们早已对政委的中式大餐垂誕三尺了。政委立即拍板:“今晚就吃!”我们高兴得欢呼雀跃。由于时间紧、大伙又着急,就没有进行“踩点”,就在旅行社安排就餐的一家中餐馆。 | ||
第108行: | 第108行: | ||
[[文件:Shape 7.png|500px]] | [[文件:Shape 7.png|500px]] | ||
− | + | 当点菜时我们顿时傻了眼,这里仅有一些家常菜,除了西红柿妙蛋,就是蛋炒黄瓜,或者洋慧妙蛋,把政委急的直跺脚,这一万元怎么花的出去,!这次我们真正体会到了打无把握之仗的“苦头。我们也体验到政委的一片热心,每上一道家常菜,大家都“赞不绝口。搞得政委只好找着法子来喝酒。后来大伙的酒兴也上来了,就着花生米也喝起了“矛台”(国内帯来的)。大家吃着家常菜、喝着高档酒、讲着儿时的趣闻、谈着老来乐的轶事。各种生动诙谐的段子成了最好的“下酒菜”。最后把从国内带的几瓶酒也不知不觉地喝光了。一买单还不到3000元人民币。真是钱不在多少高兴就好! | |
有了政委的前车之鉴,吴亚亮团长一到圣彼得堡最挂心的事就是如何请好大家这顿俄式大餐。经过一次三个人的试吃,又经过两轮与饭店老板的谈判,还考虑不要打扰到“爱静”的俄罗斯人,团长包下了一个可容下三十多人的小餐馆。 那天晚上,我们吃着一道道依次上桌的俄式佳肴,喝着伏特加和格鲁吉亚红葡萄酒(斯大林的家乡酒),唱着前苏联的老歌,跳着欢快的舞步,每一个人都尽情抒发着心中的喜悦地到了忘我的地步。我想,和我们一起高兴的还有那位餐馆的小老板,他真正尝到了富起来的中国人豪爽大方的甜头!服务员们笑嘻嘻地穿梭不停的上菜、上酒,我们笑哈哈的吃着、喝着、闹着,一直到很晚很晚。 | 有了政委的前车之鉴,吴亚亮团长一到圣彼得堡最挂心的事就是如何请好大家这顿俄式大餐。经过一次三个人的试吃,又经过两轮与饭店老板的谈判,还考虑不要打扰到“爱静”的俄罗斯人,团长包下了一个可容下三十多人的小餐馆。 那天晚上,我们吃着一道道依次上桌的俄式佳肴,喝着伏特加和格鲁吉亚红葡萄酒(斯大林的家乡酒),唱着前苏联的老歌,跳着欢快的舞步,每一个人都尽情抒发着心中的喜悦地到了忘我的地步。我想,和我们一起高兴的还有那位餐馆的小老板,他真正尝到了富起来的中国人豪爽大方的甜头!服务员们笑嘻嘻地穿梭不停的上菜、上酒,我们笑哈哈的吃着、喝着、闹着,一直到很晚很晚。 | ||
第118行: | 第118行: | ||
五、俄罗斯性格 | 五、俄罗斯性格 | ||
− | 旅俄行程快结束时,我已被连日来满目肃穆精美的教堂、金碧辉煌的宫殿搞 | + | 旅俄行程快结束时,我已被连日来满目肃穆精美的教堂、金碧辉煌的宫殿搞 得“视觉审美疲劳”了。继续往下看的兴趣也越来越小了。但我心中有一个谜团却越来越大了。俄罗斯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国家?她发展成今世强国推动她前进的内在因素是什么? |
也许,政委孙新生和团长吴亚亮也想解开这个谜。在我们旅俄的最后一天,他们和大伙商量后,将原来统一看画廊的行程安排变成各取所好。他两带领我们几个人自己掏钱去参观了俄罗斯国家历史博物馆。也有人去看了画廊,也有人去了逛街。 | 也许,政委孙新生和团长吴亚亮也想解开这个谜。在我们旅俄的最后一天,他们和大伙商量后,将原来统一看画廊的行程安排变成各取所好。他两带领我们几个人自己掏钱去参观了俄罗斯国家历史博物馆。也有人去看了画廊,也有人去了逛街。 | ||
第127行: | 第127行: | ||
[[文件:Shape 11.png|800|px]] | [[文件:Shape 11.png|800|px]] | ||
− | + | 纵观俄罗斯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对外扩张的历史。在十五世纪前,俄罗斯的前身——莫斯科公国还是欧洲一个穷乡僻壤的小国,但从伊凡三世开始,特别是后来的彼得一世、叶卡捷琳娜二世、斯大林、以及刚把克米里亚拿到手的普京, 无一不留下一个个扩张历史的足印,把一个内陆小国持续扩张成一个濒临十二个海,接壤十四个国家,横跨欧亚大陆的世界最大国。俄罗斯人的骨子里始终遗传着对外扩张的基因。大地是公平的,谁能征服她,她就属于谁。普京曾对安倍晋三说过:“俄罗斯很大,但一寸土地我们也不嫌多!” | |
− | + | 再看从彼得大帝亲政后,他隐姓埋名带领一百五十人的留学团在欧洲学习十八个月的造船、航海、武器、军事等。后来他还对公众开放宫廷的藏书。凡介绍阅读者的赏给酒和食物。叶卡捷林娜二世倾财力引进大量的西方先进文化。现在的俄罗斯仍然实行全民免费教育,爱读书蔚然成风。在咖啡馆里,在地铁站里,在街心公园里到处都可以看到静心读书的人们。 | |
(照片12 老人读书) | (照片12 老人读书) | ||
2020年6月16日 (二) 07:35的最新版本
金秋旅俄拾零 孙东海
2014年8月28日至9月6日,我们十五人自组的俄罗斯旅游团成行了。
你别看人少,旅游团的“级别”却很高,自任命:原中南局子弟联谊会副会长、会长、秘书长——吴亚亮、孙新生、杨力诚,分别担任该团的团长、政委、 联络官。我们这个团共九男六女(其中三对夫妻,两对兄弟),平均年龄六十二岁,是一帮帅老头和美老太们。 (照片1集体照片)
中秋节前夜,我从莫斯科旅游返回广州。刚进家门,重病缠身卧榻在床的老母亲就赶忙问道:“你从莫斯科回来了? ”刹时,我惊呆了!年途八十八岁且早已半痴呆的老母亲在她脑海中仅存的几个模糊的印象里,居然还清晰地记得我十天前去莫斯科的事情。接着,她又问我:“你见到斯大林了吗? ”
喔!瞬时,母亲又回到了她那半痴呆的世界。但这句饱含深情的问话却使我 一时语塞,眼角发烫,思绪万千 .....
一、莫斯科有我(们)的爱
母亲的问话,使我眼前立刻浮现出父亲孙毅的身影。父亲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大规模派往苏联的留学生,当时就读于莫斯科大学东方学院(1951年至1953 年)。莫斯科——这是我从小时候就耳熟能详并且向往的城市。那天,从北京飞往莫斯科的飞机还没起飞,我的心就早已飞到了莫斯科。
吴亚亮(三毛)、吴亚建(四毛)的姥爷和母亲都是东北抗联的,他俩的大哥抗日初期就出生在苏联,成年后才回国,那时才开始学汉语,他是新中国最早、最著名的芭蕾舞艺术家之一。三毛和四毛一说起大哥,哥俩本来就长得很豪放的“龙眉”愈加“龙飞色舞”了。莫斯科也是他们向往的地方。
我们团有位懂俄语的朋友,因工作关系他结识了不少"瓦西里”和“娜塔莎”。此次他故地重游,专门请了两个半天的假去探望他们。他回来时,幽默地说:“不要理我!不要理我!我很兴奋、很兴奋”。体会他那久别重逢的喜悦,我感慨:原来有一种幸福是需要独自细细品味的啊!
9月1日下午,我们来到了俄罗斯历史最悠久、最负有盛名的世界名校 一 莫斯科大学。该校1949年从克里姆林宫附近搬迁扩建在莫斯科近郊的麻雀山,苏联时期也称为列宁山,主楼高240米,至今仍是俄罗斯的最高的建筑之一。
(照片2莫斯科大学)
它是用米黄色花岗岩砌成的矩形“山”状教学主楼,既气势磅礴、雄伟壮丽;又精雕细刻、婀娜多姿。顶层矗立着一杆高耸入云的红星,寓意着教育在俄 罗斯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据称,该校从1951年至1960年期间为新中国培养的理工科人才超过了北大。我为父亲能在此校就读而感到骄傲;为他在校苦读三年从未逛过街的刻苦求学精神感到钦佩(有关我父亲留学的故事己在“老沈博园”刊登过)。
站在列宁山上,凝视近在咫尺的莫斯科大学,眼前犹如浮现出父亲在莫斯科大学勤奋学习的身影,我低声吟唱着莫斯科大学的校歌《莫斯科有我的爱》:
莫斯科河畔列宁山上 美丽校园令人神往 我们携手并肩 追求心中理想 啊!莫斯科有我的爱! 你永远在我心上 啊!莫斯科有我的爱 你永远在我心上 ......
俄罗斯、莫斯科紧紧牵系着上一代和我们这一代的多少故事和情怀啊! 母亲,她早已把这种情怀深刻在生命里。
二、“不许放屁”
给我们开旅游大巴的是一位身材高大,约四十多岁的俄罗斯汉子,他长着一 副典型的欧罗巴人狭长且棱角分明的脸。冷酷的脸上天生就没有生长笑肌,凹陷的双眼对我们不时释放着不屑一顾的眼神。也许他实在受不了我们在车上大声说笑,没过两天他在车的前窗上贴了个“不许放屁”的图标,其意思是说:不许讲话! (照片3不放屁)
导游小谭,是个三十多岁、留俄的湖南小伙子,他很有民族血性,在俄留学工作了七年就和俄人打了N次架。他见到这个带有侮辱性质的图标后对司机做了个很愤怒的表情,然后对我们说:“别理他(指司机),老毛子们天性就是高傲自负,老子天下第一。他们恨美国人,小看欧洲人,讨厌中国人,恨不得全世界 都讲俄语。以前也有个老毛子司机贴过这个东西,那天我正好有屁,我憋足了劲 在他面前使劲放了个响屁,把他气坏了,和我大吵了一架。可惜今天我没屁可放,便宜他了。但我要向公司告他的状!”
小谭说到这里,我们都为他喝彩。随后,我们照旧谈笑风生,那司机虽心中 愤愤不平也无可奈何.
与在大巴车上相反,身在国外旅游,我们深知国人经常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很惹外人讨厌。下车后,在参观景点时,我们似乎都变成了“哑巴”显得非常安静;改变陋习提高全民素养早已是我们这帮老头老太的自觉行为了。
从图标事件后,我开始注意俄人的表情。除了老人们慈祥些,孩儿们天真些, 其余的人面部表情冷漠呆板、不苟言笑、行之匆匆。总统普京就是俄罗斯男人的典型代表。我在冬宫见到了彼得—世(也称彼得大帝)的狗的雕像,狗的头部还真酷似普京,人们都称它为“普京狗”,普京得知后也挺认可。 (照片4普京狗)
彼得大帝是俄人的偶像,也是俄罗斯的化身。普京能像大帝的狗,就如彼得大帝的“转世活佛”。普京冷漠的表情、健美的肌肉、强硬的性格,敢对美国佬说:“不! ”是俄罗斯女人寻找伴侣的最高标准,普京在俄罗斯有很高的人气指数,人们称他为“普京大帝”。
也不是所有的俄罗斯人都高傲的。在俄期间,我们巧遇过两次婚礼,美丽的新娘和英俊新郎及他们的亲朋好友们对我们都很热情。他们还拿出香槟酒和食品给我们品尝,我们也回赠了中国食品并和他们一起用俄语欢呼:“苦啊”!(按俄罗斯的习俗客人喊苦啊!新人就必须当众接吻),场面令人激动。我们还与他们照了很多相。 (照片5婚礼)
不过仔细想想,俄罗斯人的冷漠高傲也是有其道理的。他们的高傲源于他们 强大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源于地大物博、军事强盛、教育普及、科技发达;又曾打败过成吉思汗的后人、拿破仑和希特勒。真可谓“高傲有资本论”。
三、彼得大帝的双手
9月3日下午,我们来到了彼得堡罗要塞,看到了彼得大帝一尊坐着的铜雕像。他放在膝盖上的双手已经被人们摸得铜光闪闪。 (照片6彼得大帝)
导游说,他的右手代表健康,左手代表财富,建议大家都去摸一摸,也沾点“帝气”。我们争相去摸,有人摸右手,有人摸左手,有人比较“贪心”,双手都摸了。
此刻,我突然觉得俄罗斯的男人们特别应该来摸摸大帝的右手。俄罗斯的男女比例为4:6,女多男少比例失调。男人平均寿命现为58岁!女人却可达70岁,俄罗斯多年来的人口一直为负增长。二战时期俄罗斯人口已经近亿。时隔七十多年,人口才1.4亿,这都是“伏特加”(俄罗斯的国酒)加纵欲惹的祸!俄国大部分地区地处亚寒带甚至寒带,气候寒冷,冬季漫长男人们以酒取暖、以酒取悦是世代的习俗。男人们很多都嗜酒如命,长期酗酒造成精子成活率低且严重影响健康。普京上台后采取了很多严厉的限酒措施,但要改变现状还需持之以恒,坚持几代人可能才会奏效。我们从圣彼得堡返回莫斯科时,就有一个酒鬼醉倒在火车站的铁轨上。
另外,普京也应该来摸摸大帝的左手,长期以来俄将财政收入的大部分都用于重工业、军工、核武、太空发展,而对于市政建设与基础设施投资甚少。近年来,莫斯科的私家车呈“火箭”式増长,公路建设却像“蜗牛”在爬行,莫斯科的塞车的严重程度已堪称“世界上最大的停车场”。从机场到我们在莫斯科市内的下榻地约四十公里,竟行驶了两个小时。
特别是到了周末,很多城里的人都要赶着到郊区的别墅休假,马路上水泄不通。俄罗斯地大人稀,能源丰富,他们用水、电、气是免费的,在城里有房子的俄罗斯人,国家会在郊区给一块很便宜的地建别墅(连同建别墅的费用约合人民币30万元)。
举世闻名的红场本来就不太大,在我们游览时却被各商家的促销摊位挤满满的仅给游人留下了红墙根旁一条十几米宽的通道。 (照片7今日红场)
红场上有很多兜售前苏联各个时期邮票、纪念品的俄罗斯汉子,他们都会讲一点点中文,当我们跟他们讨价还价要付给他卢布时他高喊:“人民币!人民币!” 他们只要人民币。问他为什么?他做一个向下的手势:“卢布,咻!”,然后做一个向上的手势:“人民币,咻!”昔日的彼得大帝和今日红墙内的“普京大帝”听到了这“咻”声不知做何感想?
红场变“小”也是由于“差钱”。可是普京最近还是说:“哪怕是卖掉克里姆林宫也要建造“北极之神”(俄最新一代战略核攻击潜艇)。对此说法,俄的百姓也无太大异议,这完全是俄长期以来“大国权贵主义”的思想在作崇。
在俄罗斯还有一类人群也应该快来摸一下大帝的左手。他们就是随着日益增多的游客也不断增多的小偷们。人生最大的悲剧之一就是:钱没花光却被小偷偷光了。所以每到一地,导游总是告诫我们:“包包挂在前面是自己的,背在后面是别人的。”我们那位懂俄语的朋友也经常好心地吓唬我们:“这里(指景点、车 站)一个好人都没有,一个都没有!”由于我们的警惕性高和相互照应,小偷们终究未能得手。我们所认识的另外三个中国团也没有被偷。我规劝俄的小偷们,还是赶紧改行吧,快来摸摸大帝的左手,找个正当的致富门道吧!
四、政委和团长的大餐
民以食为天,我们在策划旅俄行程时,孙新生政委就主动提出要拿出一万元人民币(约合六万元卢布),请全团在莫斯科吃一次中式大餐。吴亚亮团长也毫 不“执输”,立刻表示要在圣彼得堡请全团吃一次俄式大餐。真是从天上突然掉下来两块大馅饼,把我们乐坏了!
到莫斯科的第三天,我们已经被赫鲁晓夫式的“共产主义美食——土豆烧牛肉”搞得如同嚼蜡毫无食欲。我们早已对政委的中式大餐垂誕三尺了。政委立即拍板:“今晚就吃!”我们高兴得欢呼雀跃。由于时间紧、大伙又着急,就没有进行“踩点”,就在旅行社安排就餐的一家中餐馆。 (照片8莫斯科中餐)
当点菜时我们顿时傻了眼,这里仅有一些家常菜,除了西红柿妙蛋,就是蛋炒黄瓜,或者洋慧妙蛋,把政委急的直跺脚,这一万元怎么花的出去,!这次我们真正体会到了打无把握之仗的“苦头。我们也体验到政委的一片热心,每上一道家常菜,大家都“赞不绝口。搞得政委只好找着法子来喝酒。后来大伙的酒兴也上来了,就着花生米也喝起了“矛台”(国内帯来的)。大家吃着家常菜、喝着高档酒、讲着儿时的趣闻、谈着老来乐的轶事。各种生动诙谐的段子成了最好的“下酒菜”。最后把从国内带的几瓶酒也不知不觉地喝光了。一买单还不到3000元人民币。真是钱不在多少高兴就好!
有了政委的前车之鉴,吴亚亮团长一到圣彼得堡最挂心的事就是如何请好大家这顿俄式大餐。经过一次三个人的试吃,又经过两轮与饭店老板的谈判,还考虑不要打扰到“爱静”的俄罗斯人,团长包下了一个可容下三十多人的小餐馆。 那天晚上,我们吃着一道道依次上桌的俄式佳肴,喝着伏特加和格鲁吉亚红葡萄酒(斯大林的家乡酒),唱着前苏联的老歌,跳着欢快的舞步,每一个人都尽情抒发着心中的喜悦地到了忘我的地步。我想,和我们一起高兴的还有那位餐馆的小老板,他真正尝到了富起来的中国人豪爽大方的甜头!服务员们笑嘻嘻地穿梭不停的上菜、上酒,我们笑哈哈的吃着、喝着、闹着,一直到很晚很晚。 (照片9,10圣彼得堡俄餐)
五、俄罗斯性格
旅俄行程快结束时,我已被连日来满目肃穆精美的教堂、金碧辉煌的宫殿搞 得“视觉审美疲劳”了。继续往下看的兴趣也越来越小了。但我心中有一个谜团却越来越大了。俄罗斯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国家?她发展成今世强国推动她前进的内在因素是什么?
也许,政委孙新生和团长吴亚亮也想解开这个谜。在我们旅俄的最后一天,他们和大伙商量后,将原来统一看画廊的行程安排变成各取所好。他两带领我们几个人自己掏钱去参观了俄罗斯国家历史博物馆。也有人去看了画廊,也有人去了逛街。
博物馆内,尽管没有翻译和讲解,但从时代发展的变迁和馆内琳琅满目的刀戟枪 炮及书籍、绘画,使我猛然感悟到:彼得大帝的右手还代表着刀剑一征服就是硬道理;他的左手还代表着书本一一知识就是力量。 (照片11历史博物馆)
纵观俄罗斯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对外扩张的历史。在十五世纪前,俄罗斯的前身——莫斯科公国还是欧洲一个穷乡僻壤的小国,但从伊凡三世开始,特别是后来的彼得一世、叶卡捷琳娜二世、斯大林、以及刚把克米里亚拿到手的普京, 无一不留下一个个扩张历史的足印,把一个内陆小国持续扩张成一个濒临十二个海,接壤十四个国家,横跨欧亚大陆的世界最大国。俄罗斯人的骨子里始终遗传着对外扩张的基因。大地是公平的,谁能征服她,她就属于谁。普京曾对安倍晋三说过:“俄罗斯很大,但一寸土地我们也不嫌多!”
再看从彼得大帝亲政后,他隐姓埋名带领一百五十人的留学团在欧洲学习十八个月的造船、航海、武器、军事等。后来他还对公众开放宫廷的藏书。凡介绍阅读者的赏给酒和食物。叶卡捷林娜二世倾财力引进大量的西方先进文化。现在的俄罗斯仍然实行全民免费教育,爱读书蔚然成风。在咖啡馆里,在地铁站里,在街心公园里到处都可以看到静心读书的人们。 (照片12 老人读书)
知识是有回报性的,谁掌握了她,她就造福于谁・近半个世纪以来,俄人强文学、绘画、音乐、芭蕾、建筑等等,都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俄人的血管里始终流淌着世界先进文化的血液。列宁曾高呼,“学习、学习、再学习!”。
俄罗斯是一个伟大的民族,而伟大的民族必然可以承载起一个伟大的国家。能够造就这样两个伟大的俄罗斯必定有她特殊的东西,这就是“俄罗斯性格”。十九世纪俄国著名诗人特切夫说过:“用理性不能了解俄罗斯、用一般的标准无法衡量它,在它那里存在的是特殊的东西。对她唯有信仰才比较合适。”数个世纪以来,专家和学者们把这个“特殊的东西”解释为“俄罗斯思想”、“俄罗斯道路”和“俄罗斯性格”,至今仍在做不懈的探讨。
感谢与我同行的兄弟姐妹们,在金秋季节里携手游玩了一趟俄罗斯,圆了我多年的俄罗斯之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