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自由贸易区”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通约智库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未显示同一用户的2个中间版本)
第1行: 第1行:
[[亚太自由贸易区]]
+
 
 +
2010年横滨APEC部长级会议上,与会部长表示,将在各国之间43项双边及小型自由贸易协定的基础上,在亚太地区建立自由贸易区(Free Trade Area of the Asia-Pacific, FTAAP)。
 +
 
 +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包括亚太地区各国在内的新兴经济体表现抢眼,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也逐渐发生变化。亚太地区占全球40%人口及53%经济产出。APEC成立于1989年,现有21个成员,是亚太地区机制最完善、层级最高、影响最大的经济合作组织。
 +
 
 +
上世纪90年代初,东盟发起东亚区域合作进程,逐步形成了包括东盟与中日韩(10+3)、东盟分别与中日韩(10+1)在内的一系列以东盟为核心的区域合作机制。另外,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贸区正式全面启动,已成为APEC内部发展比较成熟的区域性自贸区。
 +
 
 +
中文名  亚太自由贸易区
 +
 
 +
外文名  Free Trade Area of the Asia-Pacific, FTAAP
 +
 
 +
成立时间  2010年
 +
 
 +
促成事件  2010年横滨APEC部长级会议
 +
 
 +
 +
==横滨宣言==
 +
在2010年11月13日至14日,亚太经合组织21个成员的代表在日本港口城市横滨举行会议,围绕“变革与行动”主题深入讨论,联合发表“横滨宣言”。
 +
 
 +
==APEC==
 +
宣言说:“我们已达成一致,现在是时候把亚太自由贸易区从理想转化为更加现实的愿景。”
 +
 
 +
“我们要求亚太经合组织采取具体措施,实现亚太自由贸易区。这是进一步推动亚太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主要载体。”
 +
 
 +
与会代表认为,有关自由贸易区的协议不应过于狭义,必须“广泛、高质量、成型、致力于‘下一代’的贸易和投资”。
 +
 
 +
==各方观点==
 +
亚洲开发银行(ADB)总裁黑田东彦(Haruhiko Kuroda)表示 ,亚太自由贸易区是很好的构想。他认为,相比双边或与少数几国缔约,牵涉更多国的自由贸易协定成效更好,因为那不只让成员国受惠,还降低了对非成员国的负面影响,对全球经济都有加分作用。
 +
 
 +
2014年11月4日,中国商务部部长助理王受文在北京回应,建设亚太自贸区是APEC21个成员的一致愿景,“已经得到了可以说是所有成员的一致支持”,“不存在阻止和冲突的事”。会议期间中国将推动亚太自贸区建设,完成《亚太经合组织推动实现亚太自贸区路线图》的制定,促进区域一体化。
 +
 
 +
中方希望发挥亚太经合组织在推动区域一体化方面的协调和领导作用,落实APEC自贸区信息交流机制,加强亚太自贸区的分析研究,促进TP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等自贸区的互动,为最终实现亚太地区一体化奠定坚实基础。
 +
 
 +
APEC作为以经贸为主的合作机制,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自然属于每一届领导人会议的重中之重,但与以往APEC会议议题有重大不同的是,本届会议各方将实质性启动意义深远的亚太自贸区建设,此举成行,标志着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迈出新的步伐。
 +
 
 +
综合来看,亚太自由贸易区将会带来以下三个方面的影响:
 +
 
 +
一是亚太自由贸易区将为成员经济体注入新的活力。此次APEC会议着眼联动发展,积极推动制定APEC互联互通雄伟蓝图,将为亚太经济的长远发展提供强有力保障。而“蓝图”也是一份可以立即开始执行的战略性规划文件,它与中国提出的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及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一系列重大构想一道,将为APEC各方创造可持续的经济增长。
 +
 
 +
二是亚太自由贸易区推动全球贸易发展。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在中国举行,本身就说明了中国有条件和有能力更好地发挥国际化的作用,比如顶层设计“一带一路”,设丝路基金促基建出海、中国高铁外交等。亚太地区作为全球最具有活力的地区,如统一的贸易区顺利完成,将能够推动全球的多边贸易谈判,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全球最大的经济体。
 +
----
 +
[https://baike.baidu.com/item/%E4%BA%9A%E5%A4%AA%E8%87%AA%E7%94%B1%E8%B4%B8%E6%98%93%E5%8C%BA/8481827?fromtitle=%E4%BA%9A%E5%A4%AA%E8%87%AA%E8%B4%B8%E5%8C%BA&fromid=16011329&fr=aladdin 亚太自由贸易区]

2020年11月21日 (六) 03:59的最新版本

2010年横滨APEC部长级会议上,与会部长表示,将在各国之间43项双边及小型自由贸易协定的基础上,在亚太地区建立自由贸易区(Free Trade Area of the Asia-Pacific, FTAAP)。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包括亚太地区各国在内的新兴经济体表现抢眼,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也逐渐发生变化。亚太地区占全球40%人口及53%经济产出。APEC成立于1989年,现有21个成员,是亚太地区机制最完善、层级最高、影响最大的经济合作组织。

上世纪90年代初,东盟发起东亚区域合作进程,逐步形成了包括东盟与中日韩(10+3)、东盟分别与中日韩(10+1)在内的一系列以东盟为核心的区域合作机制。另外,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贸区正式全面启动,已成为APEC内部发展比较成熟的区域性自贸区。

中文名 亚太自由贸易区

外文名 Free Trade Area of the Asia-Pacific, FTAAP

成立时间 2010年

促成事件 2010年横滨APEC部长级会议


横滨宣言

在2010年11月13日至14日,亚太经合组织21个成员的代表在日本港口城市横滨举行会议,围绕“变革与行动”主题深入讨论,联合发表“横滨宣言”。

APEC

宣言说:“我们已达成一致,现在是时候把亚太自由贸易区从理想转化为更加现实的愿景。”

“我们要求亚太经合组织采取具体措施,实现亚太自由贸易区。这是进一步推动亚太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主要载体。”

与会代表认为,有关自由贸易区的协议不应过于狭义,必须“广泛、高质量、成型、致力于‘下一代’的贸易和投资”。

各方观点

亚洲开发银行(ADB)总裁黑田东彦(Haruhiko Kuroda)表示 ,亚太自由贸易区是很好的构想。他认为,相比双边或与少数几国缔约,牵涉更多国的自由贸易协定成效更好,因为那不只让成员国受惠,还降低了对非成员国的负面影响,对全球经济都有加分作用。

2014年11月4日,中国商务部部长助理王受文在北京回应,建设亚太自贸区是APEC21个成员的一致愿景,“已经得到了可以说是所有成员的一致支持”,“不存在阻止和冲突的事”。会议期间中国将推动亚太自贸区建设,完成《亚太经合组织推动实现亚太自贸区路线图》的制定,促进区域一体化。

中方希望发挥亚太经合组织在推动区域一体化方面的协调和领导作用,落实APEC自贸区信息交流机制,加强亚太自贸区的分析研究,促进TP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等自贸区的互动,为最终实现亚太地区一体化奠定坚实基础。

APEC作为以经贸为主的合作机制,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自然属于每一届领导人会议的重中之重,但与以往APEC会议议题有重大不同的是,本届会议各方将实质性启动意义深远的亚太自贸区建设,此举成行,标志着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迈出新的步伐。

综合来看,亚太自由贸易区将会带来以下三个方面的影响:

一是亚太自由贸易区将为成员经济体注入新的活力。此次APEC会议着眼联动发展,积极推动制定APEC互联互通雄伟蓝图,将为亚太经济的长远发展提供强有力保障。而“蓝图”也是一份可以立即开始执行的战略性规划文件,它与中国提出的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及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一系列重大构想一道,将为APEC各方创造可持续的经济增长。

二是亚太自由贸易区推动全球贸易发展。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在中国举行,本身就说明了中国有条件和有能力更好地发挥国际化的作用,比如顶层设计“一带一路”,设丝路基金促基建出海、中国高铁外交等。亚太地区作为全球最具有活力的地区,如统一的贸易区顺利完成,将能够推动全球的多边贸易谈判,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全球最大的经济体。


亚太自由贸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