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悟管理”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通约智库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第1行: 第1行:
 
南航股份培训部
 
南航股份培训部
  
{{4}}禅悟管理
+
{{4}}'''禅悟管理'''
  
{{4}}参禅,是一种认识佛教、学习佛理、修
+
作者:[[用户:高纪元|高纪元]]
 +
----
 +
{{4}}  参禅,是一种认识佛教、学习佛理、修
 
持佛法的行为。每个佛历年中都有几次
 
持佛法的行为。每个佛历年中都有几次
 
禅期,每次7天。信仰者需结双跏趺坐入
 
禅期,每次7天。信仰者需结双跏趺坐入
第17行: 第19行:
 
'''不语戒'''
 
'''不语戒'''
  
许多年前,有四位学僧互相约定:静
+
  许多年前,有四位学僧互相约定:静
 
默打坐7天中不得开口说话。白天他们
 
默打坐7天中不得开口说话。白天他们
 
都静默不语,但到了深夜,风吹的烛火忽
 
都静默不语,但到了深夜,风吹的烛火忽
 
明忽暗。
 
明忽暗。
  
其中一位说:“啊!火要熄了。
+
  其中一位说:“啊!火要熄了。
  
第二位马上纠正说:“静默打坐应该
+
  第二位马上纠正说:“静默打坐应该
 
不发一言嘛!”
 
不发一言嘛!”
  
第三位接着说:“那你为什么还要讲
+
  第三位接着说:“那你为什么还要讲
 
话呢?”
 
话呢?”
  
第四位笑了:“哈,哈哈,只有我没有
+
  第四位笑了:“哈,哈哈,只有我没有
 
讲话。”
 
讲话。”
  
这个小故事的启示之一是:当我们指
+
  这个小故事的启示之一是:当我们指
 
责别人时,很可能自己也正在犯着错误。
 
责别人时,很可能自己也正在犯着错误。
 
如果一个队伍陷入了“不语戒”这种状
 
如果一个队伍陷入了“不语戒”这种状
第51行: 第53行:
 
'''牛过窗棂'''
 
'''牛过窗棂'''
  
佛经曰:“牯过窗棂,头角蹄全通,独
+
  佛经曰:“牯过窗棂,头角蹄全通,独
 
尾不过。”说的是一头大水牛钻过木栅
 
尾不过。”说的是一头大水牛钻过木栅
 
栏,身体过去了,可是尾巴却缠在木桩的
 
栏,身体过去了,可是尾巴却缠在木桩的
 
裂缝中,进退两难的故事。
 
裂缝中,进退两难的故事。
  
在生产现场运行中人们也会发现,牛
+
  在生产现场运行中人们也会发现,牛
 
过窗棂、进退两难的教训举不胜举:花了
 
过窗棂、进退两难的教训举不胜举:花了
 
几天时间,做好了机器检修准备工作,最
 
几天时间,做好了机器检修准备工作,最
第65行: 第67行:
 
重走、领导和员工的不满意,单单自己在
 
重走、领导和员工的不满意,单单自己在
 
时间、精力上的付出浪费就得不偿失。
 
时间、精力上的付出浪费就得不偿失。
这个小故事启示我们:在“完成大事”
+
 
 +
  这个小故事启示我们:在“完成大事”
 
的同时,“小事不忘”非常重要。面对窗棂即
 
的同时,“小事不忘”非常重要。面对窗棂即
 
使牛身子全过去,牛尾过不去,整头牛也必
 
使牛身子全过去,牛尾过不去,整头牛也必

2020年7月21日 (二) 14:18的版本

南航股份培训部

禅悟管理

作者:高纪元


  参禅,是一种认识佛教、学习佛理、修 持佛法的行为。每个佛历年中都有几次 禅期,每次7天。信仰者需结双跏趺坐入 定。据说一般接连三个禅期,为期21天 就可以领会到无念无往、一切皆空的开 悟境界。这就是俗话常说“久坐有禅”的 来源。管理者应该用参禅的态度,抛开具 体工作的干扰,坐下来静思一段时间,也 能够禅悟出许多道理来。最近参观华为 公司就听到了他们禅悟管理的3则小故 事。

不语戒

  许多年前,有四位学僧互相约定:静 默打坐7天中不得开口说话。白天他们 都静默不语,但到了深夜,风吹的烛火忽 明忽暗。

  其中一位说:“啊!火要熄了。

  第二位马上纠正说:“静默打坐应该 不发一言嘛!”

  第三位接着说:“那你为什么还要讲 话呢?”

  第四位笑了:“哈,哈哈,只有我没有 讲话。”

  这个小故事的启示之一是:当我们指 责别人时,很可能自己也正在犯着错误。 如果一个队伍陷入了“不语戒”这种状 况,就很难战胜困难。因此,遇见问题首 先照镜子,从自身去反省,然后大家共同 商议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而非互相指 责、推诿。这样,一是问题能很快得到有 效解决,二是整个队伍的合作与配合变 得愈来愈顺畅。取得成绩后,在自豪的同 时要心怀感恩。没有团队的相互配合,个 人的能力终究有限。看到周边其他部门和 同事为这个成绩的付出及努力,这样我们 会感受到组织的力量。每位成员尽最大可 能去保持这样良好的心态,那么,我们队 伍整个组织的运作会更高效,内耗更少。

牛过窗棂

  佛经曰:“牯过窗棂,头角蹄全通,独 尾不过。”说的是一头大水牛钻过木栅 栏,身体过去了,可是尾巴却缠在木桩的 裂缝中,进退两难的故事。

  在生产现场运行中人们也会发现,牛 过窗棂、进退两难的教训举不胜举:花了 几天时间,做好了机器检修准备工作,最 后实际运行时却不能够顺利进行。或者是 因为漏报了申请;或者是由于执行中没有 得到批准,重新更改,又要再花费人、财 力和时间。且不算工作耽误、相关流程的 重走、领导和员工的不满意,单单自己在 时间、精力上的付出浪费就得不偿失。

  这个小故事启示我们:在“完成大事” 的同时,“小事不忘”非常重要。面对窗棂即 使牛身子全过去,牛尾过不去,整头牛也必 须停顿下来。未来的市场竞争,愈来愈趋于 同质化。同业之间在牛身子处的差异会越 来越小,而决定我们能否取得优势,恰恰是 这条不起眼的小尾巴,也正是对这细节的 关注程度反映出一个企业的整体管理水 平。每当做完一项工作后(牛身子已过了), 再多花一点时间,内部沟通,搞清楚实际情 况(把牛尾巴处理好),就能够实现生产运 行的高效和节约。不要因为不重要的小尾 巴,使整头牛都处于进退两难的停顿境地, 造成生产极大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