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黄奇帆:丢掉幻想,准备斗争”的源代码
←
黄奇帆:丢掉幻想,准备斗争
跳转至:
导航
、
搜索
因为以下原因,您没有权限编辑本页:
您所请求的操作仅限于该用户组的用户使用:
用户
您可以查看与复制此页面的源代码。
<br> <center><font size="5" color=blue;">'''黄奇帆:丢掉幻想,准备斗争'''</font></center> <font size="4" color="#545454> 本文作者[[黄奇帆 ]]2020-06-12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 最新的统计显示,截至6月8日24时,全球确认新冠患者超过700万人,累计死亡41万人左右。预计今年上半年全球确诊病例将超过850万人,全年保守估计将达到1800万-2000万人,按照目前5.5%-6%左右的死亡率,死亡人数将会达到100-120万人。这个疫情对全球的经济、各国的经济将带来怎样的影响?我就这个问题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一、疫情发展的三种判断 针对疫情对经济社会的影响,全世界的经济专家、各种智库发表的判断和预测可谓一波三折,大体上有三种判断。 一种观点认为这是一场暴风雪。暴风雪的意思就是说我的经济本身是健康的,城市本身是健康的,国家整个来说是健康的。但是突然遇上了一个暴风雪受到了灾难,受到了冲击。在暴风雪期间经济会受到一些损伤,但风雪一过天气一放晴、冰雪融化,一切会恢复正常。这个观点在2月份时较为流行。 第二种观点认为是导火索。这场瘟疫灾害,对美国、欧洲以及整个世界经济带来重大冲击,这个冲击可能会持续半年到一年。在这半年里,由于社会停顿、经济断链,形成了多米诺骨牌效应,因而疫情成为导火索,会引爆经济系统里潜在的问题、潜在的危机,引发经济衰退,这个衰退的后果可能会达到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这些观点基本是在3月初出来的。 第三种观点认为比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后的大萧条还要严重。基本上4月份以来,人们普遍认为这场瘟疫不仅仅是引发经济体一连串反应的导火索,而是一个大炸弹。这个大炸弹不是一时性的炸了就结束了,而是全球性的经济停摆、上游中游下游产业链断裂、各个国家之间经济阻断,各类服务业都停止运行。不管你是好系统差系统,不管你是本来要倒闭的企业还是个优秀企业,统统一股脑地停摆。这个冲击顶得上一次世界大战,甚至超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果会比1929年到1933年的经济危机引发的十年大萧条还厉害,是人类这一百年来最严重的灾难之一,将改变人类的历史。 那么,这三种观点的基础在哪呢?在疫情危机的治理。不管你怎么在经济上采取措施来救灾、救企业、救股市,基础还是在病毒灾害的治理。如果不能做到及时果断的封城、迅速建方舱隔离病人以及实施有效的社交隔离政策来控制疫情传播,又不能在一定的时间里拿出疫苗或特效药,这个灾难的基本原因将会一直存在,那么不管你拿几万亿还是十万亿、二十万亿美元在全球进行经济上的救灾,经济也是恢复不过来的,这是一个大的判断,这是对人类的这场灾难的这一个阶段以来的一种判断。 二、高度重视当前发达国家经济社会出现的新动向 在疫情应对过程中,主要发达国家从经济到社会再到政治领域可能会出现一连串的新动向,主要有: 一是大水漫灌之下经济陷入滞涨的风险在加大。为了应对疫情,主要发达国家推出了一系列政策组合。一方面增加赤字、增发国债,对民众、对企业进行救助;另一方面通过降息、重启量化宽松甚至无底线量宽来大水漫灌。这些政策如果是在平时,怎么也会有效果。但现在情况特殊,因为疫情阻隔、经济瘫痪、产业停滞,很多企业朝不保夕,货币超发和经济停滞并行,形成滞涨的风险在加大。 二是欧美社会思潮民粹主义思潮在加强。因为疫情,人们不得不社交隔离,时间久了,社会心理发生变化也是自然的。加上经济停滞、失业加剧,老百姓储蓄率不高、朝不保夕,原来的贫富分化、种族歧视等社会矛盾有可能因这场公共卫生危机而激化。在一些政客和媒体的鼓噪下,欧美国内民粹主义声浪进一步升高,一些激进的言论和行为频频以群体性事件的方式表现出来,威胁社会稳定。 三是大选背景下一些政客操弄的“甩锅”闹剧在发酵。疫情发生期间,恰好一些国家进入大选。一些政客为了赢得大选,不择手段、投机取巧将自身疫情防控不力的责任扣到中国头上,甚至不排除铤而走险对我采取极端措施。目前,这些“甩锅”闹剧频频上演,已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普通民众的对华态度,甚至在极端情况下冒出一些政治黑天鹅事件。对此,我们要有所提防。 三、积极应对美国对华脱钩的系列措施 疫情之下,美方正极力将自身抗疫不力的责任甩锅给中国,加上前期贸易战、制造业回流等政策举措和11月的美国大选,中美关系目前进入自建交以来最困难的阶段。特别是近期,美国近乎以举国之力封杀华为,将共计33家中国公司及机构列入“实体清单”,以财务监督为由对中概股进行打压,限制中国留学生赴美读STEM,暂停/限制部分来自中国的持有F类和J类签证的留学生、研究人员、访问学者入境,一些政客甚至叫嚣要注销中国持有的美国国债,冻结中国在美资产;等等。可以说,当前已经出现了美国在实质性推动与中国脱钩的苗头。 美国对华这些措施有其踪迹可寻。2015年美国国会通过了一个法案,叫《2015年贸易便捷与贸易促进法》。现在这个法案是美国财政部认定相关国家是否是“汇率操纵国”的法律依据。根据这个法案,一旦被认定为“汇率操纵国”,美国将可从以下十个方面对相关国家实施惩罚:一是断掉与对手国的贸易往来;二是禁止美国的银行等金融机构为对手国的企业提供服务;三是对技术进行限制,禁止高新技术向对手国出口;四是不允许对手国企业在美国上市,已上市的也要退市;五是在教育和人才培养上脱钩,限制对手国留学生的规模和就读专业;六是利用对SWIFT的垄断地位,将对手国从现有国际清结算系统中剔除;七是利用“长臂管辖”找各种理由对对手国企业进行打压;八是冻结对手国在美财产;九是降低对手国的主权信用评级;十是采取措施促进对手国资本外逃。 2019年8月,美国财政部一反自定标准和长期惯例,突然决定将中国认定为汇率操纵国。社会上又流传美国将因此对中国制裁如对中概股进行退市,引发美国股市暴跌,财政部后来又改口确认中国不是汇率操纵国。尽管如此,近半年多来,许多美国政客在各种场合看似东一榔头西一棒的甩锅中国、脱钩中国的言论,综合在一起却是来源于一个系统的算计。对此,我们不能掉以轻心。一要丢掉幻想,准备斗争;二要坚定信心,保持定力;三要守住底线,灵活应对;四是要抓住关键,补齐短板。归根到底要办好自己的事,以更大的力度和决心对内深化改革、对外扩大开放,加快补齐我们在法治、创新等方面的短板,以更高水平的改革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 四、坚信当今世界仍有五个“不会变” 不管怎样,我认为未来的10年,世界和中国有五个基本格局五个大趋势不会变。 一是全球化大趋势不会变。人类的全球化事业是过去几十年、未来几十年发展过程中的必然趋势。中间某一时段会有磕磕碰碰,但绝不会出现全球化终止。从10年、20年、30年长周期时间来看,全球化总是在越来越深入、螺旋式的发展过程中,在克服问题的过程中得到新的发展。即使是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美苏冷战时期,也不是没有全球化,而是基于美苏两个阵营的各自及相互的全球交往。苏联解体后的近三十年,美国一极独大、主导着全球化进程。这次疫情也必将重塑全球化的表现形态,将形成多极协调平衡的全球化。特别是在世界贸易组织(WTO)改革进程中,将出现双边、多边FTA与WTO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局面。因此,总的来说,全球化不会停滞,是在曲折中上升。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两会期间强调,中国将坚持多边主义和国际关系民主化,以开放、合作、共赢胸怀谋划发展,坚定不移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 二是世界经济中心东移的大趋势不会变。最近30年、40年,世界经济的中心开始东移,从欧美重心逐步移到亚洲。1980年时亚洲的GDP占世界的20%,2019年已达到36%。尽管亚洲还不是世界的中心,但是亚洲在世界的比重、份量不断地加重。未来10年、20年,这个趋势不会变。因为亚洲的抗灾的复苏能力比欧美的强。不管是我们国家的体制还是亚洲其他国家的体制,亚洲人的文化和抗灾能力比较强。1998年世界经济危机的时候,亚洲的国家最先复苏。2008年危机的时候,全球都遇上了世界金融危机,又是亚洲的国家最先复苏,进入加速度发展。疫情后,我也相信包括中国在内,亚洲国家日本、韩国、新加坡等也会率先复工、复产、复苏。亚洲国家过去30年有个趋势,就是每年世界GDP新增的30%在亚洲,预计2030年时亚洲的GDP占世界经济的比重将可以达到40%。所以,今后几十年,世界经济的中心进一步东移的大趋势不会变。 三是新科技革命对世界的变革的大趋势不会变。新科技革命对世界带来的变革性拉动,不会因为新冠疫情、新冠病毒肺炎而终止、而改变。5G基础上的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新能源、新的生命科学,这些对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颠覆性的变革、对未来的生产力的拉动,将是极其巨大的、革命性的。这一块现在刚开始。在疫情下它发挥独特功能,疫情过后它更会波澜壮阔。这是第三个不变。 四是中国进一步改革开放的大趋势不会变。中国的改革开放,不会因为中美贸易战而改变,也不会因为疫情而改变、而退后,也不会因为一些西方政要、政客有意地抵制跟我们脱轨、脱钩、要撤出中国而改变。我们决不会因为有人搞逆全球化的贸易战而被逼得关上开放的大门,退回封闭的老路,不会的。“在任何情况下,中国开放的大门都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这是习总书记在2018年博鳌论坛上的讲话。过往的开放是要素、流量、资金、贸易量的开放,现在除了要素、流量的国际化、规模化以外,更多的是规则、规制等制度型开放,是营商环境与国际接轨,实现国际化、市场化、法治化。近日,海南自由贸易港总体方案公布,传递的信号正是中国进一步改革开放的大趋势不会变。 五是中国经济内在的巨大活力、潜力的格局不会变。中国14亿人口的潜力,潜在的经济活力和发展的余地、空间还是非常大的,还没到增长的极限。一般来说,国家的发展在人均GDP由3000美元到1万美元有个中等收入陷阱,一旦跳过这个门槛达到人均GDP 1万美元,往3万、4万将是比较平坦的阶段;而一旦过了人均5万、10万美元以后,会遇到增长的极限,增速会放缓。中国现在正好跳过了中等收入陷阱,进入了1万至-3万美元的发展阶段,后面有足够的发展空间。假设未来15年翻一番2万美元,再下一个15年翻半番为3万美元,那么到2050年GDP规模可能达到42万亿美元。所以在这个意义上,中国发展的潜力、空间很大,我们自身的内循环就可以把中国经济正常的拉动百分之几的增长,而且还可以拉动周边国家、国际社会,包括欧美给它们一个空间,让他们出口到中国来,也是帮别人一起发展。帮别人的也就是帮自己,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定是在互利、互助中发展的。而中国一定能担当这样的大任。我对我们国家疫情后的发展充满信心。 ---- [http://zx33a68os.mtzxgf.net/aw2/994e97c792934a749f310a84d1eab10a.html?id=5AC56231985747BB954C780DF5ADE7D0&from=groupmessage&isappinstalled=0 黄奇帆:丢掉幻想,准备斗争]
返回至
黄奇帆:丢掉幻想,准备斗争
。
导航菜单
个人工具
创建账户
登录
名字空间
页面
讨论
变种
视图
阅读
查看源代码
查看历史
更多
搜索
导航
首页
社区主页
新闻动态
最近更改
随机页面
帮助
华师附中老三届
站群链接
社友网(sn)
产品百科(cpwiki)
产品与服务(sn)
社区支持农业(sn)
工具
链入页面
相关更改
特殊页面
页面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