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近期国内外几件不起眼的事情,释放了不同寻常的信号”的源代码
←
近期国内外几件不起眼的事情,释放了不同寻常的信号
跳转至:
导航
、
搜索
因为以下原因,您没有权限编辑本页:
您所请求的操作仅限于该用户组的用户使用:
用户
您可以查看与复制此页面的源代码。
原创 夏斐君 斐君思享汇 2020.11.20 文章主要内容: 一、一篇不起眼的文章,意味深长 二、千亿国企华晨集团的破产不过是冰山一角 三、长江经济带座谈会上的新提法 四、RCEP任重道远 一、一篇不起眼的文章,意味深长 本周,财经媒体《财会信报》刊登了一篇重磅文章,《坚持党对金融工作的绝对领导,保障金融政策的公共性质》。看标题,稀松平常,这是一直以来都强调的。但是,内容非常重磅。 《财会信报》知道的人不多,但文章和作者的分量非常重磅,是准官方媒体,在顶层财经金融圈非常有分量。 这篇文章的由头是,“人民银行近日起草了《中国人民银行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此次修订旨在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金融改革部署,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财会信报》为此专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学者。” 该学者表示,坚持党对金融工作的绝对领导,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中国道路优越性的关键之一,《人民银行法修订草案》应该坚持这个原则。 后面重点来了,“坚持党对金融工作的绝对领导,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紧迫的现实问题。” 尤其是这一句,文章强调,“在中国,‘中央银行自主性’和‘军队国家化’一样是个伪命题,必须尽早澄清,要像强调‘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一样强调‘党对金融的绝对领导’。 为什么强调?《人民银行法》为什么这个时候修订?“伪命题”、“尽早澄清”……值得细品啊。 文章还表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应该允许华尔街金融资本家这样的力量存在。 “经济的资本化市场化的加深,会循环往复增加金融资本的力量。党领导金融,就是绝对不允许华尔街金融资本家阶层出现。” “坚持党对金融工作的绝对领导,保障金融政策的公共性质,应该是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根本特征和重大创新。” 点评: 终于看到体制内学者公开对“央行自主性”提出“批评”,虽然有点晚,但总算是一个积极信号。同时,从中也可以看出,“悬崖勒马”、“马已今服”并非一个意外事件,而是国家金融政策导向的一个重大转折。 上面加粗的内容,值得一品再品啊。金融这个要害领域和必占高地,看来已经接近最终胜负了。 二、企业债爆雷,巨大的金融风险依然存在 本周,千亿国企出了大事。16日晚间,东北大国企华晨集团公告,债务违约金额合计65亿元。 千亿国企,坐拥宝马,债务违约高达65亿……20日最新消息是,华晨集团已经正式破产重整。 此前,华晨集团已经发生实质性违约。10月下旬,华晨宣布私募债券“17华汽05”发生违约,债券余额为10亿元,这也是华晨集团史上首次公开市场债券出现违约。 要知道,华晨集团背后的股东,一个是辽宁省国资委,持股比例为80%,另一个是辽宁省社保基金会,持股20%。这样的超大国企,结果连10亿元都违约,圈内人士觉得信仰已经崩了。 为什么要说这件事? 因为华晨企业债爆雷,不是单个事件,而是冰山一角。因为华晨的债务违约,近期债券市场哀鸿遍野,相关股票一片深绿。这是市场对企业债缺乏信心的表现。 斐君认识的业内人士透露,企业债问题已经引起决策层的高度关注和担忧。 企业债市场规模过大,一旦风险集中释放,一定是颠覆性风险、系统性风险。 精通金融问题的马霞老师分析说,企业债一旦出问题,不仅仅是几个债务违约企业出问题,债券风险会迅速扩散,火烧连营,从而影响几乎所有企业的再融资能力。一旦企业再融资出现障碍,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转就会出问题,企业债是国民经济安全的生命线,根本没有试错成本。 其实,长期以来,我们企业债的规模并不大,这是中国金融稳定的最大底气之一。但是最近一些年来,受一些智囊和经济学家的忽悠,我们开始学美国,搞企业债扩容,于是有了华晨事件引发的企业债爆雷。 我们可以看看美国企业债的雷有多大。 2020年,全美将有7437亿美元的企业债到期,远高于2019年的5843亿美元。2020年上半年,美国公司债发行量更达到了1.78万亿美元,相比去年同期增长了73%。哪怕经济下行,美国各个企业都在肆无忌惮地发债,反正有政府兜底。如果美国一直不要脸地QE下去,它的金融一定崩溃。这一次美国企业债的恶化,跟2008年次贷危机在本质上没有区别,甚至更为严重。 这么多年来,我们一直在学美国,尤其是财经金融领域,导致我们体内患上了不少“美国病”。如果不加紧去除这些病症,不夸张的说,美国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我们绝对不能重蹈覆辙 尤其是拜登上台后,美国忽悠能量加强,欺骗性加大,我们在经济金融领域犯错误的几率可能会加大。 要清醒的认识到,中国的主要危险是金融,不是军事,不是地缘政治。 三、长江经济带座谈会的新提法 江苏视察期间,在南京召开的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大领导有个新提法,“把握好开放和安全的关系,织密织牢开放安全网”。 此前,关于开放的表述,一直是“处理好开放和自主的关系,更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 此次强调开放与安全的关系,也不同于上半年疫情结束后,一直强调的“统筹发展与安全两件大事”。 斐君理解,“统筹发展和安全”更多是地缘政治、军事层面的考量;“把握好开放和安全的关系”强调更多的可能是金融安全。 进一步扩大开放,最大的风险依然是金融,现在突出强调“织密织牢开放安全网”,我们看到了决策层的底线思维和未雨绸缪。可见,我们对开放可能遭遇的风险都做好了准备。 当前,内外资本有合流之势。对于国际金融资本来说,收割中国、瓜分中国的财富,重复当年分食苏联的故事,是他们渡过此轮危机的唯一办法。对于内部投机资本来说,由于天然的原罪,他们有深深的不安全感,与外部资本合兵一处,是一种理性选择。 美国金融创新带来的恶果说明,当一个国家最聪明的脑袋争相投奔资本,并设计各种收割韭菜、危害国家长远经济安全的金融游戏时,最终大众和国家经济都要受到严重威胁。 跨国资本集团,对于向目标国输送、复制华尔街的这一套、培养徒子徒孙,是不遗余力的。 金融战术是衰落霸权仅剩的“利器”之一,我们必须筑牢金融防火墙,不能被忽悠,金融领域一旦犯重大错误,就是洪水滔天。好在大领导的新提法,已经表明了底线意识、底线思维。 四、RCEP任重道远 关于RCEP,成功签署协议值得祝贺,但依然任重道远。 这个经济新体系,发展成形还任重道远,有关产业链体系及其布局,可以调整优化,但最核心的金融服务体系,包括专业投行和清算银行建设等等,尚未见雏形。 等到RCEP形成了自己的金融体系,并逐步取代美国操纵的WTO金融体系,那才是一个有分量的新东西。 这个世界是复杂的,大家都在玩圈子,你牵头建个圈,人家也牵头拉个群,东方搞,西方也搞,圈里套圈,群里有群。RCEP签署后,CPTPP圈又来了,成员国是高度交叉的。 无论划多少圈、建多少群,只要破不了美元霸权,或者继续有意无意的、自知不自知的供养霸权国,最后很多努力都是为别人做嫁衣裳。 一句话,当务之急,不再供养霸权,击破美元。美元破,天下安。 其实,从另一个层面来看,搞RCEP,就是以我们的产业链优势和市场优势,把自己的人搞得多多的。跟我们做生意多了,依赖我们的,自然就会扩大人民币结算,从而不断挤压美元,这是一个细水长流、温水煮美元的过程。 对外破美元霸权,和对内金融整肃、打击资本集团,是一个硬币的两面;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近期一系列事件,其背后的大逻辑,无非在此而已。 ---- [https://mp.weixin.qq.com/s/bnZ4ZWFfjD2e_Irekk9XmA 近期国内外几件不起眼的事情,释放了不同寻常的信号]
返回至
近期国内外几件不起眼的事情,释放了不同寻常的信号
。
导航菜单
个人工具
创建账户
登录
名字空间
页面
讨论
变种
视图
阅读
查看源代码
查看历史
更多
搜索
导航
首页
社区主页
新闻动态
最近更改
随机页面
帮助
华师附中老三届
站群链接
社友网(sn)
产品百科(cpwiki)
产品与服务(sn)
社区支持农业(sn)
工具
链入页面
相关更改
特殊页面
页面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