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讨论:谁如此关心学生”的源代码
←
讨论:谁如此关心学生
跳转至:
导航
、
搜索
因为以下原因,您没有权限编辑本页:
您所请求的操作仅限于该用户组的用户使用:
用户
您可以查看与复制此页面的源代码。
师生关系中的“不等式” 杨清海 胡宝鼎 在当前教育改革中,媒体上有关师生平等的话题“热”了起来,甚至连老师该不该在讲台上授课,学生该不该站起来答问也成了问题,似乎“平等”就是“时时、事事、处处一个样”,师生之间除了平等之外不存在其他关系了。闹得一些教师在思想上无所适从,工作上畏首畏尾,影响了正常的教学工作。 只要客观地看,就会发现,师生关系除了政治上的平等关系之外,很像数学中的不等式。你看,年龄的长与幼,知识的多与少,身份上的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等等,无不呈现出“不等式”的关系。比如,教师对学生要全面照顾、精心呵护。学生就寝之后,值班教师要检查学生睡好了没有,蹬被子没有,这并不意味着教师成了学生的“奴仆”,而是教师应尽的职责。但反过来却行不通,我们没有理由在这件事上要求“平等”,要学生去看看老师睡好了没有,蹬被子没有。再比如,学生要尊敬老师,师生见面学生要先问老师好,然后老师礼貌作答。这并不说明学生“低人一等”,而是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必修课,使学生从小养成讲文明、讲礼貌的良好习惯。学生应尊敬老师,而老师则应爱护学生。尊敬与爱护,体现了中华民族文明礼仪的优良传统,与师生是否平等是两回事。当然,学生对老师的某些言行提出质疑甚至批评,老师应当平心静气地与学生平等讨论,老师错了也要作自我批评。这不能看成是学生不尊敬老师,相反是学生维护老师威信的表现,是师生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的体现。 处理好师生之间教育与被教育、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至关重要。师生是矛盾的统一体。这个统一是在矛盾不断出现又不断解决的过程中实现的。在教学过程中,教育者只有“诲人不倦”,被教育者才能“学而不厌”,从而形成和谐的校园曲。教师是解决矛盾的主要承担者,因为教书育人是教师肩负的神圣使命,而学生尚未长成,缺乏足够的规范自我的能力,所以教师必须被赋予教育权与一定的管理权,必须具有一定的权威。如果教师没有教育和管理的权力,“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就必然导致教学秩序的混乱,教师责任的丧失,学生学业的荒废。教师在施教过程中,对犯有错误的学生提出批评乃至给予适当的惩戒,这与无论谁闯了红灯都要受到警察的处罚是一个道理,并非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不平等,而是职务、职责使然。如果以让学生自主管理为由而教师放弃管理,任其“放羊”,或者以让学生自主学习而教师放弃教导,任其“自流”,就如同在不等式中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势必使正确的师生关系变得面目全非。谁这样要求,谁就剥夺了教师成其为教师的基本权力;如果教师这样做,也就丧失了教育者的资格,到头来,只能是对学生的不负责任。 当然,我们强调师生关系中的“不等式”,并不是否定师生之间众多的平等关系。师生之间建立平等的同志式的关系,是社会主义教育的美好理想。我们不能说一项工作重要就忽视了其他工作,在解决一种错误倾向时而掩盖另一种错误倾向。在这方面,我们过去曾经吃了不少亏,应当引以为戒。头脑中多一点辩证法,少一些形而上学,做事情就会稳妥得多,我们的教育改革才能健康发展。 (作者:杨清海,河北省邢台市临西县一中党支部副书记、校长;胡宝鼎,河北省邢台市临西县职教中心党支部书记) 责任编辑:周溯源 李文阁
返回至
讨论:谁如此关心学生
。
导航菜单
个人工具
创建账户
登录
名字空间
页面
讨论
变种
视图
阅读
查看源代码
查看历史
更多
搜索
导航
首页
社区主页
新闻动态
最近更改
随机页面
帮助
华师附中老三届
站群链接
社友网(sn)
产品百科(cpwiki)
产品与服务(sn)
社区支持农业(sn)
工具
链入页面
相关更改
特殊页面
页面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