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蔡元培为保北大8次请辞,却牵头酿造革命惨案?毛主席评价最中肯”的源代码
←
蔡元培为保北大8次请辞,却牵头酿造革命惨案?毛主席评价最中肯
跳转至:
导航
、
搜索
因为以下原因,您没有权限编辑本页:
您所请求的操作仅限于该用户组的用户使用:
用户
您可以查看与复制此页面的源代码。
爱啃书的初拾 2021.3.18 蔡元培为保北大8次请辞,却牵头酿造革命惨案?毛主席评价最中肯 名垂历史的人物,大概都有个传奇的少年经历。 作为近代学术泰斗的蔡元培,更是以“17岁中秀才,23岁中举人,24岁中进士,26岁成为翰林院编修”的璀璨经历,在风云涌动的民国历史上谱写了一曲传奇。 出生于绍兴商业世家的蔡元培,在学术上可谓是少年得意,功成名就! 光绪老师翁同龢曾评价他是“年少通经,文极古藻,秀才也!” 备受各方器重的蔡元培本可在仕途上安稳走下去,但甲午战争爆发后,中国的混乱让蔡元培备受刺激,他愤怒于清廷的无能,更心系民族的危亡。 意识到大清王朝已经气数将尽后,蔡元培毅然辞职南下,踏上了一条与旧王朝不合作的不归路。 他说:“自36岁以后,我已决意参加革命工作。革命只有两途:一是暴动,一是暗杀。” 暴动?暗杀! 这两个词汇注定是无法安生的,更注定是道路险阻的!我想,如果不是专门去了解蔡元培的人生经历,恐怕大家都能难将温文尔雅的北大校长,与这两个充满血腥的词汇联系在一起。 然而,动荡年代中,许多选择更是无奈而为! 1904年11月20日,辞官南下的蔡元培和反清革命人士在上海成立了大名鼎鼎的革命组织——光复会,博学多识的蔡元培被推荐为会长。 蔡元培为保北大8次请辞,却牵头酿造革命惨案?毛主席评价最中肯 同加入光复会的,还有徐锡林、秋瑾、黄炎培、刘师培等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 光复会成立的目的,是众人想通过暗杀和暴动的手段推翻清王朝统治;为此,蔡元培专门在爱国女校开设了实验室,并与陈独秀、章士钊等革命者进行炸弹和毒药制造。 据说,著名学者林语堂在年轻时曾拜访蔡元培,却被办公室的景象深深惊吓;他怎么也没想到:众人心中的儒雅君子,摆放在收藏柜中的,竟然是各种炸弹和手榴弹。 在光复会成立的那段时间中,反清爱国人士也举行了大大小小的暗杀活动,效果都不是很理想;但即便这样,其中一次失败的暗杀还是震惊了全国,也让蔡元培重新找到了自己的人生方向! 清朝末年,腐败无能的清政府为缓和国内矛盾,就派出满族贵族载泽、兵部侍郎徐世昌等五人去国外考察,说是要学习西方现代政体。 光复会得知消息后,决定由爱国青年吴樾前往开展刺杀行动;但炸弹引爆时发生意外,壮志未酬的吴樾当场牺牲! 革命友人的死,彻底给蔡元培敲响了警钟! 他忽然意识到:真正的救国,不仅仅是暗杀几个人;真正能拯救中国的应该是,为尚在愚昧中的国人去贯彻新的思想和知识。 正是这番想法,点亮了中国教育的希望之火! 【重整北大学府: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1916年,袁世凯去世的第3年! 国内局势再次发生好转,彼时的教育总长范源濂以“国事渐平,教育宜急”的理由,郑重邀请对北洋政府失望的蔡元培出山任教,以拯救乌烟瘴气的北大学府! 要知道,北大前身是清政府用来培养官员的学堂,官僚气息浓厚,学生被老师们尊称为“大人”,更有学生私下吃花酒,捧名角,出入烟花柳巷。 学风不端,教风散漫! 许多故友劝他,不要接这个烫手山芋,蔡元培却说:“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1917年1月4日,蔡元培应邀抵达北京。 当天的报纸上是这样登载的:大风雪中来此学界泰斗,如晦雾之时,忽睹一颗明星也。 北京成新政新事,人们对改革之举充满期待,而与风雪同行的蔡元培也注定要改写历史。 蔡元培为保北大8次请辞,却牵头酿造革命惨案?毛主席评价最中肯 学生们懒散站成一排,带着看笑话的心态等待新来的校长! 却没想到,蔡元培下车后,却向着这群迎接他的队伍脱帽鞠躬,这让全校学生和老师惊讶,这位校长似乎有些不一样。 是的,这位校长的确不一样! 蔡元培上任后,立刻对北大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他深知学校是学习的地方,不是“官僚养成所”,所以改革的第一步便是改变北大的校风。 对于懒散度日、照本宣科的教员,他选择了无情面的辞退,甚至不惜得罪当权者! 为了给北大带来更多新鲜血液、新潮思想,他选择在招聘教师的原则上,不以学历和立场论人才。 身为学生的梁漱溟报考北大时未被录取,蔡元培却因欣赏对方的佛学研究,专门聘请了梁漱溟来担任北大讲师。 为了让陈独秀担任北大文学系系长,蔡元培先是三顾茅庐;为通过教育部审核,还特意帮没有学位的陈独秀造假证书,才成功将陈独秀请入北大校园。 经过蔡元培的苦心经营,北大拥有了一批“星光璀璨”的名师队伍,有主张女子也能和男子接受同样教育的胡适,也有积极倡导使用白话文的鲁迅,更有梳着大辫子拥护帝制的辜鸿铭…… 旧派与新派的对垒,犹如百家争鸣! 于是校园里时常可以见到这样的滑稽场面: 拖着辫子、穿着长袍的晚晴遗老在课堂上讲流利的英语,西装革履、皮鞋手表的新文化青年却为学生普及儒家思想、老庄哲学! 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蔡元培的到来,彻底让充满官僚气息的北大获得了新生;同样的,蔡元培陪伴北大成长的十年,为保学生曾8次辞职,而这份艰难求存的岁月中,亦实现了高等学府真正意义上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就如后人评价般:北大是在蔡元培手里才变成了真正的北大。 【人无完人:无法弥补的错误,终身背负的痛悔】 因为对北大学府的卓越贡献,以至于后世提到蔡元培对他最深的印象应当是“教育家”“北大校长”,是当代无数青年学子甚至是学界泰斗所敬佩的人物。 但人无完人,即便蔡元培的人生经历散发着耀眼光芒,却也有着因错误决断,无法抹掉的瑕疵和人生痛悔! 那是1927年的事情! 早年跟随孙中山革命的蔡元培,出任南京国民政府大学院院长,并在此期间担任了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会会议主席。 当时国共两党关系已是冰火两重天,作为国民党四大元老之一,影响力不容小觑的蔡元培,却在一次“是否清共”的会议上,对积极反共分子吴稚晖提出的“弹劾共产党”的提议表示了赞同,同时主张“取消共产党人在国民党之党籍”来实现两党分家。 可蔡元培万万没有想到,这份提议却被国民党高层利用,以“清共”名义在上海滩发起了血腥弥漫的4.12反革命政变,无数爱国人士和进步分子丧身在枪弹刀棍之下。 政变的突如其来,甚至导致不少抛掉党派之分的国民党内部人员,也遭到了清剿。 据不完全统计:国民党的清党,先后杀了30多万人。 当时全国的共产党员还不足6万人,被杀了2.6万,剩余被杀的都是国民党的左派人士,这项数据可谓触目惊心。 鲁迅曾对这次清党行动严厉谴责:我平生从未见过有人杀人杀成这样的; 其弟周作人也连番指出:“南方之事全败于清党”,而“吴蔡诸元老”难却其责。 就连一向尊重蔡元培的周总理,也发电报强烈反对这次清剿行动。 涉身其中的蔡元培,被这场残暴的围剿彻底镇住了! 除了后悔,更多是惊恐! 蔡元培为保北大8次请辞,却牵头酿造革命惨案?毛主席评价最中肯 他没有想到蒋介石下手如此之狠,更没想到他以为的“法治清党”,竟然让这么多无辜性命和爱国人士惨遭杀戮! 可是,眼前的桩桩血案已经成为无法争辩的事实,他唯一能做的,便是想尽所有办法,去努力营救国民党左派与共产党员,可惜力量薄弱的他,在这场声势浩大的杀戮中,更多努力却是无济于事。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 民族危难面前,蔡元培彻底改变对共产党的偏见,在国民党高层奔走周旋,只为拥护国共合作! 蔡元培的经历和选择,酿造了他无法抹灭的痛悔和内疚! 然而被时代裹挟的那代人,谁又能真的独善其身呢? 所以,在回顾蔡元培人生经历的时候,我们似乎也不该用“对错”这样决定的标准来衡量;无论是蔡元培,亦或是胡适、辜鸿铭等重要的历史人物,他们有生而为人的私心和短处,但在与慌乱时代狭路相逢的过程中,其种种选择是为了捍卫脚下的国土,也是守护内心的信仰! 特别是在民族危亡面前,那种身先士卒的勇气和精神,是岁月洪流永远无法冲散的! 【学界泰斗,大德垂后世】 1940年的春天,华夏国土仍旧满目疮痍! 爱国坚守“矢志抗日、决不妥协”的蔡元培,办学主张“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蔡元培,带着对家国故土的不舍和期盼,在晚年避居的香港,仓皇病故! 临终前,他已无法言语,却始终不肯闭眼! 直至弥留之际,又突然如呓语般缓缓开口:科学救国、美育救国! 这八个字,是蔡元培留给家人的最后遗言,更是留给沦丧国土的明亮希望! 然而遗憾,先生毕生为救国而办学治学,浩然正气成教育革命之先驱;可临终时,他所看到的,仍旧是满目疮痍的国土,连绵不绝的战火! 蔡元培去世后,蒋介石在重庆主持公祭,延安方面同时举行各界追悼大会。 其中,毛主席在唁电中赞誉先生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 周总理亦提挽联: “从排满到抗日战争,先生之志在民族革命;从五四到人权同盟,先生之行在民主自由。” 可万人敬仰的背后,却藏着蔡元培鲜为人知的艰辛! 他一生功成卓绝,影响不凡,从满清重臣到国民政府教育总长,其要职身份无不令人敬仰和羡慕。 然而,就是这位被形容为“一己之力影响着整个时代变迁”的北大校长,死后却无一间屋、一寸土的遗产,反而欠下医院千余元医药费用,就连入殓时衣衾棺木,都是商务印书馆的王云五先生代筹。 晚年居无定所,临终贫困潦倒! 而导致凄凉晚年的原因,则是蔡元培将毕生薪资和积蓄,全部用在了资助青年学生和爱国教育事业上。 蔡元培为保北大8次请辞,却牵头酿造革命惨案?毛主席评价最中肯 他一生为官,却不为金银和前途,满心打算的,便是匡扶国家民族之大厦,重塑国民教育之基石! 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教育之先锋,民族之楷模! 先生之德高山仰止,亦应我辈永景仰! ---- [https://m.toutiaocdn.com/i6940840422264717835/?app=news_article×tamp=1616051337&use_new_style=1&req_id=202103181508570101351550434508CD65&group_id=6940840422264717835&wxshare_count=1&tt_from=weixin&utm_source=weixin&utm_medium=toutiao_android&utm_campaign=client_share&share_token=73fff244-f171-4df0-8688-473b47a72314 蔡元培为保北大8次请辞,却牵头酿造革命惨案?毛主席评价最中肯]
返回至
蔡元培为保北大8次请辞,却牵头酿造革命惨案?毛主席评价最中肯
。
导航菜单
个人工具
创建账户
登录
名字空间
页面
讨论
变种
视图
阅读
查看源代码
查看历史
更多
搜索
导航
首页
社区主页
新闻动态
最近更改
随机页面
帮助
华师附中老三届
站群链接
社友网(sn)
产品百科(cpwiki)
产品与服务(sn)
社区支持农业(sn)
工具
链入页面
相关更改
特殊页面
页面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