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气功简史”的源代码
←
气功简史
跳转至:
导航
、
搜索
因为以下原因,您没有权限编辑本页:
您所请求的操作仅限于该用户组的用户使用:
用户
您可以查看与复制此页面的源代码。
<br> <center><font size="5" color=blue;">'''气功简史'''</font></center> <font size="4" color="#545454> 中国的气功,有几千年的历史。 最早的气功来自"巫术"和“舞术”。如《素问·异法方宜论》的“痿厥寒热,其治宜导引按跷”,历代著作中的静坐、坐忘、禅定、胎息、行气、服气、调气、周天、内丹等也都属于气功的内容。 气功这个词首先见于晋朝许逊著的《灵剑子》一书。据考察认为此书不是许逊亲自所著,因为书中有很多气功术语都是宋朝以后才开始用的,所以成书时间不会早于宋朝。 在(南北朝)释僧祐 《弘明集》(四部丛刊景明本) 弘明集卷第十二 : 则理同造化夫陶铸敷气功则弘矣而未有谢惠於所。 在晋、隋、唐这一时期,有很多古人用气来命名的著作,如《气诀》、《气经》等,书中写的都是练气、用气的内容。《气经》中讲了几十种练气、用气的方法,连发放外气的方法都有,叫“布气”。以后的宗教吸收了气功,气功就成了宗教修练成仙成佛的法门。 宋朝的气功 金、元之后,为了抵外族的侵略,将气功的修炼用到武术上来,逐渐形成了武术气功。随着武术气功的兴起,宋代又开始讲吐纳之气了。随着武术气功的发展,武当派、少林派两大家逐渐形成。 明清的气功 清末少林派的著作《少林拳术秘诀》,内有专章叫《气功阐微》,专门阐述气功。其中明确指出:“气功之说有二:一养气、一练气。” 1929年张学良将军为张庆霖编著的《练气行功秘诀》写的序文也提到:“气功大而御敌兴邦,小而强身健体,养生医病。 1931年:王竹林正式出版了《意气功详解》一书,直接以气功命名。很多医生通过学练道家、佛家功夫,把它用到医疗上来,称之为“气功疗法”。 1934年董浩写的《肺痨病特殊疗法——气功疗法》 1938年方公溥出版了《气功治验录》,还创立了“公溥气功治疗院”。 解放以后,老干部刘贵珍,在河北省卫生厅的同意和支持下,将自己练功与多年临床经验予以总结,写了一本《气功疗法实践》,该书在卫生部的关怀下,正式出版,以后还译成外文,“气功疗法”在国内外就传开了。以后又把气功作为中医学的一部分,成立了气功疗养院、气功疗养所,在气功治疗、气功研究方面均取得了很大成绩。 八十年代中后期,随着群众气功热潮,气功逐渐发展成为一门学科。“气功”成了传统身心健康,性命双修的一门学问。 2000以后,健身气功得到国家认可,由国家体育总局成立健身气功管理中心负责健身气功的全民推广。 在天津市召开全国健身气功管理工作会议。全国31个省区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体育局和5个计划单列市以及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有关部门的代表参加会议。 2010年全国健身气功活动站点已经达到13000多个,习练易筋经、五禽戏、六字诀和八段锦等推荐功法的人数破100万人。海外推广交流也有新的突破,2011年还成立了国际健身气功联合会。
返回至
气功简史
。
导航菜单
个人工具
创建账户
登录
名字空间
页面
讨论
变种
视图
阅读
查看源代码
查看历史
更多
搜索
导航
首页
社区主页
新闻动态
最近更改
随机页面
帮助
华师附中老三届
站群链接
社友网(sn)
产品百科(cpwiki)
产品与服务(sn)
社区支持农业(sn)
工具
链入页面
相关更改
特殊页面
页面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