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最大民营油企破产,上百亿身家归零!”的源代码
←
最大民营油企破产,上百亿身家归零!
跳转至:
导航
、
搜索
因为以下原因,您没有权限编辑本页:
您所请求的操作仅限于该用户组的用户使用:
用户
您可以查看与复制此页面的源代码。
走进企业家俱乐部 2020.10.29 号称中国“第四桶油”,民营石油首富薛光林“被破产”了。 在光汇石油官网的主席致辞中,薛光林表示,“20多年前,我有一个梦想,建立一个中国民营的全球性能源公司。”如今随着一纸公告,他的梦想要暂时停止了。 公开资料显示,光汇石油是“三桶油”(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之外的第四大石油集团,也是中国最大的海上供油服务商。创始人薛光林以88.8亿元的财富进入2012年福布斯中国富豪榜,排名第59位。2015年,薛光林190.5亿元的财富位列第51位。 被法院裁定破产 4月16日晚,光汇石油发布公告称,由于薛光林在4月11日因债务逾期被香港高等法院裁定破产,按照公司的相关规定,薛光林在公司包括董事会主席等在内的全部职务均被撤销。 根据香港高院判决书,越南国家石油公司(Petrolimex)因光汇石油未能偿还逾3000万美元的债务,申请对光汇石油破产清算。薛光林是光汇石油的创始人,他于2018年4月23日以个人名义为光汇石油做出担保,但债务逾期后,薛光林没有提出延迟法定追债要求的申请。香港高院还认为,光汇石油已不具备偿还债务的能力。 在公告中,光汇石油表示,本公司细则第89(4)条规定,其中包括,倘董事破产或获颁布接管令,则董事职务将须予离任。薛光林作为董事会主席兼本公司执行董事的职位已相应撤销。薛光林亦已不再担任本公司行政总裁、本公司薪酬委员会、提名委员会及执行委员会成员及本集团附属公司的董事职位。 公告还指出,董事会获悉,薛光林打算采取一切必要行动,向香港高等法院提出申请,要求对破产令提出上诉,并寻求重新委任为公司董事。董事会认为薛光林免任公司执行董事后,公司正在进行的债务重组工作将会继续进行。 公开资料显示,2008年,光汇石油在港交所借壳上市。在《财富》杂志发布的2017年中国500强榜单中,光汇石油以493.6亿元的营业收入、15.2亿元的利润,排在第139位,同时也是民营石油企业的首位。 1992年,25岁的薛光林带着2000元钱到深圳创业,最开始做的是当时正热门的电子商贸,靠着倒卖传呼机赚到了几十万元的原始资本。1993年,在中国正逐步从石油出口转向石油进口的节点,薛光林决定进入石油领域。 但中国的石油市场长期由中石油、中石化这“两桶油”把控,特别是在1998年两方重组之后,大批民营石油公司遭遇危机。但光汇石油还是从中找到了突破口,在深圳,光汇石油是当时唯一一家有油库仓储的公司,于是顺理成章的成为联系中外石油供应的中转库。而且为了处理好和两桶油的关系,薛光林后来还曾对媒体表示,他把油库租出去的价格远低于市场价格。 2006年,由于中国石油进口的需求不断扩大,薛光林又盯上了海上供油市场。为了获得相应的准入资格,薛光林跑遍了各大部委报审批和办手续,并且积极布局下游产业链、笼络海外客户,最终成为当时五家拥有海上外轮免税供油资质企业中的唯一民企。 2008年,光汇石油在港交所借壳上市。在《财富》杂志发布的2017年中国500强榜单中,光汇石油以493.6亿元的营业收入、15.2亿元的利润,排在第139位,同时也是民营石油企业的首位。 薛光林曾称,光汇石油与两桶油之间是互补关系,大的项目光汇石油没法儿做,但可以做边角料。 从2000元创业,到10亿美元“蛇吞象”收购 说起薛光林的创业历程,充满个人传奇色彩。 在媒体的一篇报道中就提到,在1992年,出生在中国安徽省的薛光林,年仅25岁的他揣着2000元人民币,只身南下深圳打拼。 在深圳几家公司短暂打工之后,薛光林创办了光汇石油,但起初仅是一家石油贸易公司。但让他赚到第一桶金的生意其实是当时十分流行的电子产品——BP机(传呼机)。 积累了足够资本的薛光林开始向石油贸易领域扩张。2003年,光汇石油获海关总署批准,设立20万平方米的成品油公共保税仓。与此同时,薛光林将目光瞄准海上供油,并向有关部门申请保税船供油牌照。为获得这一牌照,薛光林早已开始布局,建立华南地区储量最大的油库基地。 2006年,随着国家开放海上供油市场,凭借仓储、运输与零售等下游产业链优势,早已布局海外客户市场的光汇石油2006年顺利取得免税船供油牌照。 查阅资料后了解到,当时中央政府下发的保税油牌照分别给予中石化长燃有限公司(中石化与长航合资企业)、中石化舟山公司、中海集团燃油销售公司(中石化与中海合资成立)、中船集团燃油销售公司(中石油与中船集团合资企业)和光汇石油五家公司。前四家都是央企,而光汇石油是唯一的民企。 2011年,薛光林以石油富豪的身份,第一次出现在公众的面前,是在当年的《福布斯》大陆富豪榜单中,他以28亿美元身家与复星集团董事长郭广昌并列第19位。 由于全球原油供应过剩,2014全球油价下跌。但这一年的2月18日,光汇石油宣布一项“蛇吞象”收购——以10.75亿美元(当时折合约65亿元人民币) 的基本购买价,收购美国Anadarko石油公司在中国渤海拥有的所有油田资产。光汇石油原是一间99%以上收入来自非上游业务的公司,主业是海上供油和石油贸易。这一收购让其成功进军海洋石油开采上游业务。 对于光汇石油收购行为,有投行分析师持怀疑态度,该分析师认为国际油价未来会下跌到哪里无法确定。对此,在2014年接受《环球企业家》杂志采访时候,薛光林表示,作为一家能源企业,管理层要预测未来十至二十年后的能源发展趋势,在原油价格下跌时,是大力收购的最好时机。薛光林还认为,远洋运输每年都能给光汇石油带来稳定的收益,但这绝不是爆发式的业绩增长,想赚大钱,必须向上游延伸。 尝试互联网转型 接下来的日子,薛光林又把眼光转向互联网战场: 早在2014年,光汇石油就投资了由腾讯牵头成立的中国首家互联网银行微众银行,持股4%。 2015年,入股由保监会批准设立的四家互联网保险公司之一的易安保险。 2016年1月,上线"能源产业链+金融+互联网"的电商平台光汇云油,进入互联网金融领域。 2016年12月,投资由招商局、中国移动等筹建的招商局仁和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持股7.5%。 以光汇云油为例,公司披露的数据显示,其APP下载量已超过第二名到第十名总和,是互联网加油这一赛道的领跑企业。 据南方日报此前报道,光汇云油以1个月的储油期限,在用户购买一定容量(升)的储油卡后,可获得12%的固定年化收益,外加因1个月后油价变化而带来的浮动收益或亏损。满1个月后,兑付方式可以选择现金兑付或者抵换相应面值的加油卡。 有媒体曾发文质疑称,按照理财产品的标准来看,光汇云油存在类证券化、资金池等违规嫌疑。 另据《财经天下》周刊报道,目前光汇云油虽仍有储油卡业务,但客服人员表示已与油价无关,仅剩固定年化收益,且最低储油时间也已延长至3个月。 记者注意到,光汇石油的股票已于2017年10月3日起停牌,至今未复牌。光汇石油在2017年3月最后一次对外发布的财报称,截至2016年12月底,公司总负债218.75亿港元(约合人民币187亿元),其中银行债务129.55亿港元(约合人民币110.8亿元)。 2018年底,光汇石油未偿还的债务密集到期: 去年11月,因拖欠平安银行3.39亿元贷款,光汇石油持有的微众银行1260万股股权进入司法拍卖程序。去年12月,因未按时履行法律义务,光汇石油被广州铁路运输中级法院强制执行,执行标的为40.8亿元。 中海油也曾高调驰援债务重组中的光汇石油。2018年底,光汇石油公告显示,中海油通过旗下两家公司,为前者的曹妃甸油田项目提供总额达7亿美元的融资与垫资计划。 一代民营油企巨头,就此落幕,着实令人唏嘘! ---- [https://mp.weixin.qq.com/s/aLdKfTTjqHk4TpMHRTcoog 最大民营油企破产,上百亿身家归零!]
返回至
最大民营油企破产,上百亿身家归零!
。
导航菜单
个人工具
创建账户
登录
名字空间
页面
讨论
变种
视图
阅读
查看源代码
查看历史
更多
搜索
导航
首页
社区主页
新闻动态
最近更改
随机页面
帮助
华师附中老三届
站群链接
社友网(sn)
产品百科(cpwiki)
产品与服务(sn)
社区支持农业(sn)
工具
链入页面
相关更改
特殊页面
页面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