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所有赚钱套路就三个:底层收智商税、中层找接盘侠、上层玩金融”的源代码
←
所有赚钱套路就三个:底层收智商税、中层找接盘侠、上层玩金融
跳转至:
导航
、
搜索
因为以下原因,您没有权限编辑本页:
您所请求的操作仅限于该用户组的用户使用:
用户
您可以查看与复制此页面的源代码。
咱们那几位明星大佬,谈来谈去还是什么“新零售”、“智慧零售”、“无界零售”,什么这个度、那个狐、什么团的,说到底都是帮着企业主搞流通的,帮企业主薅消费者的羊毛。 什么团啊、零售啊怎么说也算商品流通,还算是个正事,但事实是大佬们现在主玩的都是金融:什么这个白条那个白条的,这才是大佬们赚钱的核心手段。 大佬们玩法这么单一,下层的小鱼小虾能玩啥?底层吃瓜群众不要信什么创业培训了,都是瞎扯淡。 没有新科学技术,没有新的经济动能,没有增量,只有存量竞争,说白了就是互相玩,财富互相转移,穷了这家富了那家,有份工作就好好干,不想工作就尽量把钱投入资产。 什么共享模式啊、新能源啊最后一地鸡毛,现在看5G可能有希望,但不关老百姓事,人生有几个20、30年去等待啊? 在没有新的科学技术引领新经济浪潮之前,赚钱套路逃不出以下三种: ==底层赚钱套路:收智商税== 核心:信息不对称。 模式:诓。 收智商税发展到现在有很多很好听的名字,其中典型的一个叫知识付费。 说实话,除了应用学科外(比如医术),占比最高的知识付费都是玩虚头巴脑的东西,什么创富课、经济课、心灵课、人际关系、情感关系、职业规划等等。 这些领域光张嘴吹牛就可以了,因为没什么实打实技术,无外乎都是思维上的套路,玩的就是刺激和牵制看客的欲望——“你想要怎么样,学了我的东西你就会怎么样”。 真金白银的东西很少: 一是“导师”们也未必知道什么是真相,这个占比很大,毕竟骗子多; 二是有些有货的导师,真货也大多不会告诉你。 收智商税是个百试百灵的赚钱套路,尤其是互联网时代,信息流通更容易,收智商税在网上就可以收了。 很久以前玩的是线下;然后互联网来了,玩文字流,1根网线加PPT,有的连PPT做的档次都特低,也能骗到钱。现在是视频流,PPT上加点声音,或者露个脸在那义正言辞的瞎说。 尤其是现在自媒体培训,最典型收智商税的套路,看着“导师”们的气质感觉很多高中都没毕业,眼神里带着市井的睚眦之气。学员们一脸朝气和憨厚,自身本来咬文嚼字能力就弱,非要做梦靠文字发家… 知识要想卖得久,你自身思想先要有体系,有深度啊。 卖知识=颠覆人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没这水平走不远,最后都给各个平台和高中没毕业的“导师”做了嫁衣。 知识付费当“导师”义正言辞瞎说,也是很费精力功夫的,都是辛苦钱,赚的都是哄人的功夫,比哄孩子要累。 ==中层赚钱套路:找接盘侠== 60、70年代的生意人,都懂的一个赚钱秘诀:就是走在“模仿”的前面。 人都是分圈层、阶层的,圈层之间是一个下层不断模仿上层的关系。 下层圈子努力模仿上一级圈子的一切行为,从衣食住行到行为模式,而上一层圈子努力摆脱下层的“模仿”,追一步,跑一步,一追一跑,永无止境。 生意机会就在此产生了——模仿就是接盘。 赚钱就是拿着上层玩剩下的东西,去下层接盘侠。 国内高层模仿国外贵族,国内中产模仿国内高层,四五线模仿一线中产,乡村模仿县城和省会。 现在最大的接盘侠群体是中产阶级——人傻积蓄多能干活。 中产阶级模仿上层阶级: 衣着寻求名牌武装自己,但兜里钱紧张还穿不起,就出现了什么ZARA之类,还弄了好听的名字叫“快时尚”,没钱穷装的委婉说法。 饮食-各种口味名店; 读研读博士——学历就是个商品,上层人已经玩剩下了,没啥含金量了,中产特别重视,智商永远追不上上层人,只会模仿。 学习钢琴小提琴芭蕾舞——上层现在都不玩这些了,这是一种纯奢侈消费,没什么价值,钱太多没地方花玩玩可以,中产阶级却拙劣的模仿,就好似弹钢琴等于跻身上层一样,钢琴弹得好在火锅店门口伴奏赚钱吗? 出国深造——在30年前,上层人早已玩腻了,现在人家出国深造是造关系,政治需要,中产阶级拙劣模仿,好似出国就步入人生巅峰一样,事实证明没什么卵用,孩子出国多半是父母积蓄的一种高级败家。 在这些模仿里,生意机会就有了:出国中介、艺术培训、各种伪奢侈品、学区房…. 走在“模仿”前面的生意,相对轻松点,只要能抓到“模仿”的关键点,有本钱+个把年月+苦心经营,大概率打造一台赚钱机器,“模仿”这种风行一般时间都会持续个十年二十年,尤其是层级越高的模仿,比如对西方贵族的崇拜和模仿,这里面的生意机会能持续个几十年甚至上百年。 ==高层赚钱套路:吹泡沫== 前面的赚钱套路,还停留在“挣钱”和“赚钱”的阶段。都是辛苦钱。 最高级的套路莫过于吹泡沫了。 这套路玩法西方走过近两百年。无外乎两个玩法: 放贷和炒资产。 好听的叫法是什么什么惠金融和什么什么投资。 都是吹泡沫,钱这玩意就是个数字,只要有方法吹,就能把它吹大。 低级思维看钱,是各种累、付出所得的回报; 高级思维看钱,钱就是个数字,不用干活不用付出,只要找到“吹泡”的机会就能把钱吹多。 放贷玩的是复利,资本做大了必玩放贷,看市面上各种白条就知道了,这才是大佬们的核心利器,所谓的公司本职业务都是表面。这个小老百姓也玩不了,不谈。 这里重点说的是炒资产,小老百姓想发家致富,只能靠这个。 资本主义的核心在于资本,资本的核心在于资产价格,赚取资本的核心是吹大资产价格,俗称泡沫。 假设整个社会只有ABC三个商品,总价值300元,每个商品原本价值100。努力把A商品吹高价格,吹到200元,总价值不变,那么另外两个商品只值50元。但这么玩太明显,所以现实上是多发300元货币,这样A价值400元,B和C各价值200元。 大家都涨了,只是A涨得多,这个大家可以接受,但A涨了,B和C降了,大家就接受不了… A玩的差不多了,就该换B玩了,吹高B,然后卖出找接盘侠,然后再换C玩。 在这个生意里,只需提前买入即将吹高的资产就可以了。 只要玩资本的地方必有泡沫,没泡沫叫资本吗?所以那些专家分析某某资产到底有没有泡沫之类的文章,纯属睁眼睛说瞎话,混淆视听赚流量收智商税。 对于某个领域吹资产价格来说,古董字画虚拟币等等,就不多说了。 如果有一天你没钱没人脉了,请牢记犹太人“卖煤”的思维!
返回至
所有赚钱套路就三个:底层收智商税、中层找接盘侠、上层玩金融
。
导航菜单
个人工具
登录
名字空间
页面
讨论
变种
视图
阅读
查看源代码
查看历史
更多
搜索
导航
首页
社区主页
新闻动态
最近更改
随机页面
帮助
华师附中老三届
站群链接
社友网(sn)
产品百科(cpwiki)
产品与服务(sn)
社区支持农业(sn)
工具
链入页面
相关更改
特殊页面
页面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