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大同主义:导言”的源代码
←
大同主义:导言
跳转至:
导航
、
搜索
因为以下原因,您没有权限编辑本页:
您所请求的操作仅限于该用户组的用户使用:
用户
您可以查看与复制此页面的源代码。
{{4}} 习近平主席指出: “理论创新对实践创新具有重大先导作用, 全 面深化改革必须以理论创新为先导。 ” (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75 页)习近平主席还指出: “ 实践发展永无止境, 我们认识真理、 进行 理论创新就永无止境。 ” ( 《论中国共产党历史 习近平》 P122 ) 二十世纪是意识形态的世纪,各种政治理论和政治实践异彩纷呈。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 形成了相互对峙的意识形态国家集团:斯大林 主义国家集团与自由主义国家集团。对峙双方皆自以为是正义的化身, 对手是魔鬼, 既想消灭对手,又怕被对手消灭, 由于对峙双方拥有足 以毁灭地球多次的大量核武器,全面战争意味着同归于尽,因而导致 冷战。 各种政治理论体系,皆为思想家对于社会现实的认识,对于社会 目标的设定, 对于政治架构的分析,对于政治走向的预判等等,所作 出的理论构建。大千世界,纷繁复杂, 瞬息万变, 人类有限的智力是 不可能完全把握的。此外,各种价值之间存在张力, 同一价值的不同 侧面亦可能存在张力。不同的人及不同的社会,亦可能存在利益冲突。 因此, 各种政治理论及政治实践,都不可能尽善尽美,都可能存在诸 多问题。 无疑,相互对立的两种意识形态,均蕴含不少正确的因素。然而, 斯大林主义主张结果平等 , 存在机会不平等, 把个人视为政治工具, 漠视个人财产权利,缺乏政治权力制约,忽视个人自由,误判社会发 展进步的根本动力等问题。自由主义视自由为最高价值,主张机会平 等 , 存在过分追求物质利益,结果不平等,利益集团操控政治等问题。 其它政治理论体系亦存在诸如此类的自身问题。因此,政治理论的创 新与超越仍然存在很大的空间。 2013 年 3 月 23 日, 习近平主席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发表题为 《顺应时代前进潮流 促进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演讲, 首次提出人 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 习近平主席在演讲中指出: “ 这个世界, 各国 相互联系、 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 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 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 有你的命运共同体。 ” 2017 年 1 月 18 日, 习近平主席在瑞士日内瓦万国宫出席“共商 共筑人类命运共同体 ” 高级别会议, 发表题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 同体》的主旨演讲, 以大国领袖的责任担当, 深刻、 全面、 系统地阐 述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习近平主席在演讲中指出: “ 让和平的薪火 代代相传, 让发展的动力源源不断,让文明的光芒熠熠生辉,是各国 人民的期待, 也是我们这一代政治家应有的担当。 中国方案是:构建 人类命运共同体, 实现共赢共享。 ” 如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习近平主席高屋建瓴, 指明了道路: “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关键在行动。我认为, 国际社会要从伙伴关系、安全格局、经济发展、文明交流、生态建设 等方面作出努力。 ” (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第二卷》 541 页)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 提出: “不忘初心, 方得始终。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就是为 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 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 ” 2018 年 4 月 8 日, 习近平主席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联合国秘 书长古特雷斯时指出: “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人民谋幸福, 为民族 谋复兴, 为世界谋大同。 ” 综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与“为人民谋幸福 ” 两个崇高理念 的意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也就是构建人类普遍幸福共同体。 “ 为 世界谋大同 ” 就是构建世界大同,就是构建人类普遍幸福的世界人民 共和国。 两千多年前,儒家就提出了大同的崇高理想。谋幸福是中华文明 及其他文明圈之历史传统。联合国建议用幸福指数来衡量社会及国家 的发展进步程度,可见幸福为最大价值。 自古以来, 中国思想家就提 倡平等自由仁爱等价值, 儒家的“大同 ” 、 佛家的“众生平等 ” 、 墨 家的“兼爱 ” 包含平等的价值, 先秦儒家提倡的“垂拱之治 ” 、 道家 提出的“无为而治 ” 及“逍遥自在 ” 包含政治自由的价值。 美国《独 立宣言》正文开篇是这样写的: “我们认为下述真理是不言而喻的: 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赋予他们若干不可让与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存 权、 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 在短短的一句话里, 就包括了“平 等 ” 、 “ 自由 ” 、 “幸福 ” 这三种人类社会的终极价值。 两百多年前 的法国大革命, 高扬“自由平等博爱”的伟大旗帜。伟大的马克思、 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提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 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 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 其中蕴含“平等”与“自由”的价值。 由此可见,东西方的哲学家、思想家,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已经认识到, 幸福、 自由与平等是人与社会的终极价值。除了以上三种价值,另一 种重要的价值就是尊严。没有尊严的人生,相当于奴隶的人生。既没 有平等, 更难言有幸福。对人类社会而言,爱就是粘合剂,具有永恒 的价值。 西方人普遍信仰基督教, 提倡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 提出 “爱邻如己 ” , 主张“博爱”。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主张“仁 ” , 认 可一种有等差的爱――仁爱,把仁爱推到极致,爱所有的人,也就是 博爱, 也就是墨家的“兼爱”。绝大多数人首先是利己的,人与人之 间的爱实际上是存在差别的, 纵使基督教提倡“博爱 ” , 大多数基督 徒其实爱家人比爱邻人多,爱教友比爱教外的民众更多,爱同一教派 之教友比其他教派的信徒更多。仁爱更符合人性现实,也是一项终极 价值。会不会存在第六项、第七项终极价值,甚至更多的终极价值? 当然存在, 见仁见智。理想社会,就是终极价值能够可持续普惠绝大 多数好人的社会。 何谓大同中的“大”?幸福、尊严、 自由、 平等、 仁爱等终极价 值就是最大和最重要的价值, 就是“大”。 何谓大同中的“同”? “同” 就是人人普遍享有, 至少是可以共同追求幸福、尊严、 自由、 平等、 仁爱等终极价值。 按照中国传统文化“福禄寿”的排列顺序, 以及中西方思想家对幸福的普遍推崇,幸福就是人类终极价值中最大 的价值, 最核心的价值。友谊的最高境界就是, “有福同享, 有难同 当” 。 社会的最高境界就是, 人人皆为朋友, 人人“有福同享 ” , 人 人同享幸福, 人人共享幸福, 也就是普遍幸福。 大同就是普遍幸福, 大同社会就是普遍幸福社会。天下大同的实质,就是先建成普遍幸福 的社会,然后建成人类普遍幸福共同体,最终建成人类普遍幸福的世 界人民共和国。 普遍幸福的大同社会的发展目标是: 生产力高度发展, 社会保 障完善, 公众胸怀爱心, 人民具有尊严, 社会公平正义, 公民自由解 放, 人间普遍幸福。 构建普遍幸福的大同社会。须以幸福、尊严、 自由、 平等、 仁爱 为大同社会最主要的终极价值; 以人类普遍幸福的世界人民共和国作 为人类社会的终极理想; 大同社会的政治架构六权分立; 法治是大同 社会的基础; 道德是大同社会的支柱; 民主是大同社会的栋梁; 市场 经济体制是大同社会的必然选择;社会保障是普遍幸福的出发点; 以 人为本、 公平正义、 社会和谐、 廉洁政治、优质教育、科技进步、环 境优美、 文化繁荣、 宗教包容等是大同社会的重要构件。 国家是一个“小天下 ” , 七大文明圈分别是一个“中天下 ” , 全 球是一个“大天下”。要实现天下大同的美好理想,首先,应该在一 个国家内构建普遍幸福的大同社会, 实现“小天下 ” 之天下大同。在 大多数“小天下 ” 均建成大同社会的基础上, 逐步实现天下太平, 达 致和而不同。然后,世界各国把调动使用军队的权力让与联合国,建 成以安全与保障为基础的人类普遍幸福共同体。最后,在联合国的基 础上, 通过裁军和合军,把各国军队整合成统一的联合国安理会执法 部队, 接受联合国的统一指挥领导,通过自由、 民主、 和平、 渐进的 方式, 建立人类普遍幸福的世界人民共和国, 实现天下大同。 每个好人在仁爱的公正平等社会里,自由地过着有尊严的幸福美
该页面使用的模板:
模板:4
(
查看源代码
)
返回至
大同主义:导言
。
导航菜单
个人工具
创建账户
登录
名字空间
页面
讨论
变种
视图
阅读
查看源代码
查看历史
更多
搜索
导航
首页
社区主页
新闻动态
最近更改
随机页面
帮助
华师附中老三届
站群链接
社友网(sn)
产品百科(cpwiki)
产品与服务(sn)
社区支持农业(sn)
工具
链入页面
相关更改
特殊页面
页面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