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吴南生口述(5):回到揭阳玉湖的洪家老寨”的源代码
←
吴南生口述(5):回到揭阳玉湖的洪家老寨
跳转至:
导航
、
搜索
因为以下原因,您没有权限编辑本页:
您所请求的操作仅限于该用户组的用户使用:
用户
您可以查看与复制此页面的源代码。
{{4}} 原创2021-12-06 08:52·[[用户:骏骅堂|骏骅堂]] <br> [[文件:原广东省委书记吴南生.jpg|600px]] <br> 原广东省委书记[[吴南生]] <br> 我自从在外公家被缩在灶间的阿爸吓了一跳,就日夜念叨着他。时隔不久,一天清晨,外嫲来,她和阿妈嘀嘀咕咕了好一会。阿妈开始收拾东西。看阿妈收拾,我也兴奋,一张破纸,一段线头都要拾到阿妈的包袱里。东西收拾完,阿妈抱妹妹,阿嫲抱弟弟,两人身上各有一个包袱。这就是我们家除了织汗衫机、床板和咸菜坛子之外的全部家当。我问剩下的东西怎么办?阿妈说,不要紧,外公会来收拾了去。我问小姨一家走不走。阿妈说,他们也走,不过姨丈是伙头,要做饭,不跟我们一起走。 <br> 我们上了去揭阳的船。船分男女舱,我们进的是女舱。船开了,咚咚咚的机器声很大,还有很大的柴油味。船开不久,同舱几个婶母围了过来, <br> “多大了?” <br> “叫什么名字?”她们七嘴八舌问道。 <br> 我答了。 <br> 一个促狭的婶婶就狡猾地笑笑,问我认不认字。我说,“我认字啊。” <br> 她指着舱门两个字问道,“这两个是什么字呀?” <br> 我认识一个“女”字,上船的时候又听过阿嫲说过,“到女舱。”因此就说“女舱。” <br> “哇!”大家一片叫好。那婶娘就说,“这孩子聪明。”阿嫲阿妈自是高兴得合不拢嘴。 <br> 机船走了很久,到了一个地方,换木船。木船是墟船,乡下人一、三、七赶集,叫趁墟。木船载人也载货,供趁墟用。 <br> 水很清。船在走,就像在水上滑,拖出一条弧形的水带。哗哗的水流声显得四周一片宁静。我看得入迷。船晃啊晃,我趴在船头,渐渐就有点迷糊。也不知过了多久,阿妈把我摇醒,说新墟到了,下得船来,有一个婶婶来接,她把弟弟放她带来箩筐的一头,把妹妹放另一头。阿嫲摸摸我的头,叫我乖,听阿妈的话。她便返船,回汕头去。我跟着阿妈,阿妈跟着挑箩筐的婶婶,一路走。路很长,妹妹在沉睡,弟弟那时已经会走几步路了,在箩筐里,他想站起来,咿咿呀呀,手舞足蹈,讲一些谁也听不懂的话。走啊走啊,走到我快趴下了,阿妈就说,“快到了,快到了。”又走,快趴下了,阿妈又说快到了。 <br> 近晚时分,我们来到了玉湖的洪家老寨,阿妈的老家。 <br> [[文件:今天的揭阳玉湖乡村.jpg|600px]] <br> 今天的揭阳玉湖乡村 <br> 我的外公家祖祖辈辈也是农民。到了他那一辈,信了教,教友撮合,和澄海县大东山的阿嫲结了婚,出外打工。先搞建筑,是递砖传瓦的小工。后来搞起了织造。他一辈子信教,到了晚年,参加传教,却反对教会,说教会的教义解释得不对,又说教会黑暗,常与他人辩论,不再上教堂。他的主张类似安息日会,认为上帝造人,于星期六休息。他也练气功,当时叫因足子静坐法,也习中医,不时给人看病。一九三八年,日本兵入侵,他带全家回玉湖,一次在山泉里洗澡,感冒失医而逝。 <br> 外嫲家也是世代务农。她家的兄弟姐妹多,均信教。大姐嫁饶平,后一家移民加拿大。二姐嫁南岭,夫家姓郑。阿嫲最小。兄弟多学医,也有一个在澄海县东里搞织造,还有一个,我叫他惠光老舅,大革命时期参加共产党,二七年,县委被破坏,他和当时的县委书记及上级特派员一道被杀害了。 <br> 到了外公家老屋,阿妈忙着照顾两个小的。有几个婶娘来帮忙,她们搬来了几捆稻草,一大碗咸菜和几个番薯,问寒问暖。一个到灶间,点了火,开始煮粥。我困得不行,在稻草堆上一倒就沉沉睡着了。清晨起,迷迷糊糊,一时竟不知身在何方。一股甜甜的香味弥漫在灶间,我嗅了嗅,确认了是干稻草的清香和灶灰的灰烟味儿。墙真老,可能有上百年了吧,泥砖斑斑驳驳,露着夹杂的蚬壳和沙石,我用手去抠,抠出来的蚬壳破破碎碎,叫人泄气。 <br> 阿妈说,这是个老寨。能走的都出去打工,走光了。真的呢,寨子里很多屋子屋顶没了,墙壁塌了,倒下的泥砖上长满了青苔和一蓬蓬生气勃勃的山茅。 <br> 阿妈又说,“人穷,不出去也没办法。你外公啊,小的时候,在山坑里捞到了两尾虾,不舍得吃,虾泡盐水里,每天吃粥,撮起虾尾吸一吸,也不知道吸了多少天,最后一次,一吸,虾壳折了,掉下几条白白胖胖的小蛆来。” <br> 穷归穷,山村的人情却醇厚。我们刚回的时候,天天有人来看我们,有的来了带几块番薯,有的带块花生糖板。花生炒香了,加糖压成的。我第一次吃,那香味竟然到今天还记得。阿妈说,春节快到了,糖板是各家自己做的。我叫阿妈也做,可是阿妈不会。那段时间,每天都有老寨在外地打工的子孙回来。回来一个就热闹半天。天寒地冻,冷得直打哆嗦,我跟在一群小孩后面,赤着脚,流着鼻涕,哪儿热闹就上哪儿去,哇哇大叫,乐得疯疯癫癫。 <br> 现在回过头来看,改革开放之后大批农村人口流向城市这样的事,其实早在上百年前就开始了,其间由于战争和解放后方针政策的错误停顿过,但工业化是一种社会进步,或迟或早,总是会发生的。
该页面使用的模板:
模板:4
(
查看源代码
)
返回至
吴南生口述(5):回到揭阳玉湖的洪家老寨
。
导航菜单
个人工具
登录
名字空间
页面
讨论
变种
视图
阅读
查看源代码
查看历史
更多
搜索
导航
首页
社区主页
新闻动态
最近更改
随机页面
帮助
华师附中老三届
站群链接
社友网(sn)
产品百科(cpwiki)
产品与服务(sn)
社区支持农业(sn)
工具
链入页面
相关更改
特殊页面
页面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