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古大存与猴子田”的源代码
←
古大存与猴子田
跳转至:
导航
、
搜索
因为以下原因,您没有权限编辑本页:
您所请求的操作仅限于该用户组的用户使用:
用户
您可以查看与复制此页面的源代码。
{{4}}[[古大存]]与[[猴子田]] 作者:[[叶国建]] 猴子田是红色村,<br> 串珠成链红基因;<br> 熠熠生辉春常在,<br> 怀念将军古大存!<br> [[古大存]],他是一位共和国的将军;[[猴子田]],它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粤东地区小山村。为什么最近市、县、镇领导和机关干部都分期分批先后来到“猴子田”参观学习、传承红色基因? [[文件:古大存与猴子田01.jpg]] 究其原因是“猴子田”早在90多年前就与被毛泽东主席称誉为“带刺的红玫瑰”的“古大存”结下了不解之缘,因而猴子田一时间成了网红的打卡点。 [[文件:古大存与猴子田02.jpg]] 我们将时间的日历往后翻到1927年。 话说古大存将军(1897.4.24—1966.11.4),“官”至党的“七大”、“八大”候补委员和广东省委书记、广东省人民政府副主席。然而,此时的他,由于行军作战,风餐露宿,转战南北,他积劳成疾得了颈痈了。据说颈痈,为中医病名,是发生在颈部两侧的急性化脓性疾病,俗名“痰毒”。相当于西医的颈部急性化脓性淋巴结炎。特点是初起局部皮色不变,肿胀,疼痛,灼热,肿块边界不清,虽然颈痈不是伤筋动骨之疾,但也不得不需要住下来治疗一段时间。 众所周知,1926年的海陆丰,农民运动风起云涌,高潮迭起,直至1927年冬苏维埃政权建立。当年的猴子田仅是一个40余户人家的自然村,人口只有20O人左右,村里有一幢泥砖墙体结构的瓦房叫做兰远楼,也就是今天人们称之为的“将军楼”。它是上三(个房间)下三(个房间)两排横屋的典型的陆河客家“围屋”,它的主人姓叶,名君敬,而叶君敬此时是乡农会会长,“带刺的红玫瑰”——古大存同志就是住在兰远楼内的横屋下厅间一边工作一边疗伤,由乡农会叶君敬会长负责保卫工作,如有敌特情况,立马上山入住兰远楼附近的上蕉窝山寮。 [[文件:古大存与猴子田03.jpg]] 2019年3月24日,笔者有幸与猴子田的数位村民专程前往五华县梅林村瞻仰古大存故居。环视古大存故居,青山环抱,人杰地灵,细究古大存生平事迹,受益匪浅。 [[文件:古大存与猴子田04.jpg]] [[古大存]],字永鑫,1897年4月24日出生。早年就读于广东公立法政专门学校,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第一、二次东征,参与创建东江革命根据地和东江红军,是东江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建者之一,先后担任中共东江特委委员、常委、军委书记、东江苏维埃政府副委员长、东江红军总指挥、红十一军军长。1930年,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一军成立,任军长兼代政委。抗日战争期间被任命为广东省委常委兼统战部长,并当选为中共七大南方代表团团长兼党支部书记。1940年12月16日他率部抵达延安,担任中央党校第一部学生党支部书记、部主任,并参加整风运动,1945年出席中共七大当选为中央候补委员。抗战胜利后,先后担任晋察冀中央局委员兼党校校长、中共中央西满分局常委兼秘书长、土改工作团团长、东北局委员兼组织部副部长、东北行政委员会交通部长等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担任中共中央华南分局委员、常委、统战部长、副书记,中南军政委员会委员,中共广东省委书记处副书记、书记,广东省人民政府副主席、副省长兼民政厅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省政法委员会和老根据地建设委员会主任、省政协副主席等职。古大存同志是中共七大,中共八大的中央候补委员。 身患颈痈古大存,此刻在叶匡兰、庄伍婆等瞒着敌、特,上山采摘青草药给予服用或敷贴,或许是对症下药,或许是古大存的体魄强壮,或许是古大存一边疗伤一边工作且成绩显着,他的颈痈逐日有所好转。他还经常与群众一起上山砍柴,一起下田种地,边劳动边宣传革命道理和革命思想,广大人民群众的革命觉悟也大有提高,不少群众不怕牺牲与他并肩战斗,积极主动地与敌特展开坚决的斗争。 因为古大存的“颈痈”不是什么大病大痛,疗伤时间也不长,以致鲜为人知。而在一次与古大存将军的儿子、广东省红色旅游文化促进会红色文化教育学院名誉院长古延贤同志交流中谈起,古延贤大为震惊。他说,母亲健在的时候曾经说过父亲身患颈痈这个很少人知道的“小事”,看来该去猴子田看看乡亲们,感谢乡亲们。于是,他在2019年6月22日携夫人专程前往陆河县螺溪镇书村村猴子田寻找父亲的革命足迹,考证他父亲曾经使用过的部分文物。 [[古延贤]](左)与[[叶君敬]]孙[[叶国长]]亲切交谈 [[文件:古大存与猴子田05.jpg]] 当天上午,猴子田热闹非凡。全村男女老少手擎小小的国旗,盛情欢迎将军的后代,古延贤夫妇非常感动,不断向村民们招手致意。 [[文件:古大存与猴子田06.jpg]] 在兰远楼大厅,古延贤仔细聆听了烈士遗属回忆古大存等同志在猴子田一桩桩、一件件的革命事迹,重温革命历史,并深切缅怀了老一辈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在古大存曾经住过的房间里,古延贤十分细心查看父亲用过的办公桌子等用品后动情的说,革命故事要世代相传,大家要铭记革命历史,永远铭记老一辈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让红色基因薪火相传。 2020年8月 '''作者简介''' [[叶国建]],上世纪60年代末上山下乡到广州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四师四团(今海南农垦红田农场),从连队战士、文书、指导员等基层岗位一路走来,至70年代末到昌江县农场部,80年代初到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原广东农垦管理干部学院)管理教学,直到退休。退休后笔耕不缀,发有多篇农垦与知青题材的文章,出版有散文集《心路》。 [[文件:古大存与猴子田07.jpg]]
该页面使用的模板:
模板:4
(
查看源代码
)
返回至
古大存与猴子田
。
导航菜单
个人工具
创建账户
登录
名字空间
页面
讨论
变种
视图
阅读
查看源代码
查看历史
更多
搜索
导航
首页
社区主页
新闻动态
最近更改
随机页面
帮助
华师附中老三届
站群链接
社友网(sn)
产品百科(cpwiki)
产品与服务(sn)
社区支持农业(sn)
工具
链入页面
相关更改
特殊页面
页面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