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又一教育巨头破产:拖欠员工3个月工资,卷走12亿跑路”的源代码
←
又一教育巨头破产:拖欠员工3个月工资,卷走12亿跑路
跳转至:
导航
、
搜索
因为以下原因,您没有权限编辑本页:
您所请求的操作仅限于该用户组的用户使用:
用户
您可以查看与复制此页面的源代码。
2021-08-20 作者:Gawaine 编辑:黄晓军 来源:深氪新消费(ID:xinshangye2016) 韦博跑路两年后,满商场追着人跑的华尔街也顶不住压力要破产了。 8月12日上午,华尔街英语传出风声,公司将于下周正式宣布破产。当天晚上消息已经得到华尔街员工证实并透露:在此之前,公司已拖欠员工3个月工资。得知华尔街即将破产后,几乎全都提出了离职。 早年,华尔街英语在中国扩张势头最猛时,公司人数超过3000人,但在经营不善、陆续裁员之下,现在只剩下1000人左右,全国门店目前也仅留存30家不到。 8月16日,华尔街英语被法院强制执行,执行标的106200元。 员工的追薪、学员的维权,这家有着近50年历史的全球成人英语培训品牌,在进入中国的第21年,算是狼狈地走到头了。 想当年,华尔街英语靠着铺天盖地的广告营销和狼性销售的拉客模式,场面搞得“锣鼓喧天”。而今潮退了才发现,这依旧是个裸泳者。 01、1984年,钻研了10年老子思想的李文昊开始研究佛教和风水。当时,一位风水先生看过生辰八字之后告诉他,说他前生乃中国人。这让当时45岁的李文昊诞生了要在中国度过余生的想法。 15年后,已经出售了全球地区所有华尔街英语机构的李文昊,只身来到中国。 他在中国当时的高端商场里闲逛时,敏锐地发现中国人对于外国奢侈品的消费力颇高,且其相关外贸市场的英语人才数量十分有限,整个中国的成人英语市场还没有做出一个像样的培训机构。 李文昊立即决定购回中国地区的特许经营权,重新开设英语培训学校,在中国市场打造新的华尔街英语。 他说,这次不仅仅是做生意,更多是为了他的文化信仰和生活理想。 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李文昊意识到机会来了。在欧洲出生的他深知中国与其他国家不同,近几个世纪以来相对封闭,加入WTO所带来的英语需求将会是块巨大的蛋糕。 外贸政策放宽之后,外资纷纷入华掘金,世界500强里,进入中国的有480家。国家商务部的统计资料显示,2002年末在外资企业中直接就业人员超过2350万人,占中国城镇劳动人口的比重约11%,其工业增加值占全国的27.22%。 势头之下必有市场,向往进入外企的人潮,都愿意花高价为自己买那张英语门票。 他和董事会商议后做出决定,拿出8200万的助学金,两年内按月发放来帮助中国的英语爱好者学习英语。这一举动让华尔街英语得到了上海市政府的青睐,以长期为各级政府官员提供英语培训的官方机构身份,华尔街英语开始在培训市场打开名气。 闲暇时间的李文昊,喜欢透过北京国贸西楼 6 层办公室的玻璃窗,注视着北京最繁华的商业区里那些密密麻麻的写字楼。 而他所在的华尔街学院,正是北京国贸办公楼中进出中国人数量最多的办公机构之一。短短两年里,华尔街英语就在北京和上海设立了 6 个培训中心,注册学生将近2万人。 02、华尔街英语进驻中国市场1年后,急需布局管理层的李文昊找到了柯大卫,让他担任华尔街英语中国首席执行官。 后者在这个位置上一待就是10年,这也是正是华尔街英语在中国市场大力扩张的10年。 做保险出身的柯大卫深谙营销之道,一心想把华尔街英语打造成星巴克般的一体化模式。 柯大卫在采访会上表示要将华尔街做成“星巴克” 在对手们都在想尽办法用低价从第三方手里购买课程和产品销售给学生时,柯大卫成立了华尔街独有的课程自研、教师自培体系。 “我们要提供最好的教师,最好的课程和最好的产品”柯大卫并不愿意跟其他培训机构玩价格战,相反以高价位高品质来做市场定位。 他从一线城市开始渗透布局,7个城市55个学习中心。 2006-2008年,华尔街英语在中国的利润增长率就超过40%;2009年,利润至少达到了1500万美元,即使面对经济危机,仍然保持利润增长。 在高成本下相对同行更慢的扩张中,有一个问题摆在了柯大卫面前。高定价能提升单个培训中心的利润,但单个门店的辐射范围就那么大,有限的网点约束了利润上限。 想加大扩张但现金流不够,怎么办?服务行业惯用的预收费模式,成了华尔街拓店的主要手段。 快速增加现金流扩张门店吸金,又把收到的钱继续用于拓店。截至2018年,华尔街英语扩张到了将近80家培训中心,学员超过7万。 但英语培训这种技能性行业的结果导向非常分明。客户学至满意大概率不会再来,学无所成更不可能继续复购,且预付费模式下让客户一次性交几个学年的钱,意味着几年都无法从这些人身上再拿到钱。 培训中心想要经营下去,不得不靠着满商场追着人跑的狼性销售手段去拓客,“你好,考虑学英语吗?”。 据业内员工透露,华尔街英语的课程销售每个月的合格业绩是15万,最便宜的课程价格在4、5万。 当然不是每个人都愿意立即掏出几万块钱来买课,遇到嫌贵的人,华尔街的销售们通常会把这个数字说成每月一千不到。 从一下子拿四五万,降低到先拿一千块钱,名为分期付,实为教育贷。 当签下贷款合同的那一刻起,学员的征信就被华尔街英语拿去金融机构抵押贷款了。而贷款的钱,下一秒就能全部落到华尔街的账面上,然后由学员来分期还款。 你还没上完第一节课的时候,华尔街已经拿着你的钱找到了下一个学员。 03、“退款者联盟”是华尔街传出破产消息被停课后,由几千个学员为退款组成的豆瓣小组。他们互相寻找相同片区的学员,发展到微博、微信群等,以求向华尔街英语和金融结构维权。 早在2016年的3·15前夕,《深圳晚报》就报道了多位学员实名投诉华尔街英语虚假宣传、合同欺诈、退费难的问题。同年6月,华尔街英语因为“虚假或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被上海市场监督局罚款250万责令改正。 自此之后,不少曾经提供教育分期产品的银行为了规避名誉风险,开始纷纷退出教育分期的领域。不过华尔街转头就找上了度小满,也就是以前的百度金融继续做分期贷款。 网传《华尔街英语集体诉讼维权》在线文档 根据退款者联盟成员流传出的一份《华尔街英语集体诉讼维权》的公共文档显示,目前为止已经有超800名学员登记,方式则多数为通过金融机构贷款交费,学费总金额高达近6400万,其中最高有一名学员交了110万。 “如果不按时把分期的学费还上,征信肯定会受到影响的,原来我们的钱不是分期给学校!”豆瓣网友们在痛诉上课无门、退款无路却依然要照还贷款的情况时纷纷表示,“课程顾问只说可以分期付款,我们大多数人都没有意识到自己背上了贷款合同。” 利息少、手续低,先交一千立马就能上一个月课,是华尔街课程顾问们诱导学员们掉进教育贷陷阱的惯用套路。 就民事角度而言,一旦分期成功,学员与贷款机构之间就建立了借贷关系,但却不与华尔街形成直接法律关系。所以即便华尔街英语不能正常提供授课服务,学员们仍需继续还款。 来看看华尔街每一个课程顾问都必须培训的销售话术: 华尔街英语曾任员工爆料的培训资料 根据华尔街英语已离职的销售透露,一个培训中心会配置3-4个英语外教,而课程顾问却会有六七个。 华尔街的自培体系里,培养得最好的不是授课体系,而是售课体系。 学员的统计不过冰山一角,华尔街英语董事长王成茂透露出来的数字是,学费还欠12亿。 如今人去楼空的华尔街英语大门紧闭,这12亿里面的多少贷款,都在等着学员悉数还完。 04、2020年5月,当李文昊重新接手回华尔街英语时,柯大卫曾经认为“最正确选择”的两位股东——霸菱亚洲和中信资本,已经撤资1个多月了。 艾瑞咨询给出过一份数据统计,2019年成人英语市场规模尚有953亿,实用英语和应试英语为主要份额,占比高达99.3%。在疫情的冲击中,2020的年市场规模缩水了37.6%,降至595亿。 疫情蔓延之下,华尔街英语赖以生存的击鼓传花式门店生意很难做,拉不到新客户,就没钱维持那么多门店的运转。 届此,82岁高龄的李文昊,不得不抵押房产,甚至用上高利贷,凑出8500多万给华尔街救急,但效果甚微。 其实早在疫情之前,成人英语市场的规模就已经开始缩水。 在2008年的全国两会上,颁布的新版《企业所得税法》规定,外商投资和外国企业原本执行的在投资退税、特许权使用费免税和定期减免税等税收优惠要逐步取消。而对于本土企业的税收,要适当优惠。 市场源于需求,当国家政策对外资的偏向逐步降低,转而扶持本土企业时,外企的光环越来越少了。 根据独立机构Universum的调查显示,在2007年,有多达50.2%的大学生毕业后想去外企工作。到了2017年,这一数据下滑到了18%,且呈现持续下降的趋势。 同时在2017年1月,国家出台制度改革,对于职称英语考试不再作统一要求。 当国企开始比外企受青睐,学英语,进外企,不再成为潮流。政策的出台也使得大家对实用英语和应试英语的需求骤减,整个成人英语市场并不乐观。 或许正是如此,在李文昊接手的13个月里,华尔街英语的贷款、融资相继受阻,最终只能走上破产清算的道路。 银行的贷款申请不下来,资本集体撤出教培行业,双减政策不是华尔街式微的原因,却成了切断其输血来源的风险。 鼓声停了,花只能砸在手里。 05、目前最焦灼的是,等到华尔街宣布破产之后,员工和学员们或许难以等到赔偿。 破产清算受偿顺序第一位是破产费用,而后才是债务和职工债权。但大多数企业破产费用都支付不起,只能由清算组向法院申请终结破产程序,受偿率等同为零。 玩惯了击鼓传花,未公开过自身财务状况的华尔街,会交得起破产费用吗? 可怕的是从维权统计表上看,有一位学员被诱骗的分期贷款,需要还款到2028年。 ---- [http://zx.mtzxgf.com/aw3/fdec2852f79540f281a01b55671c37c3b2.html?id=561D8B16D27A459587CDA6CA03F36B05 又一教育巨头破产:拖欠员工3个月工资,卷走12亿跑路]
返回至
又一教育巨头破产:拖欠员工3个月工资,卷走12亿跑路
。
导航菜单
个人工具
创建账户
登录
名字空间
页面
讨论
变种
视图
阅读
查看源代码
查看历史
更多
搜索
导航
首页
社区主页
新闻动态
最近更改
随机页面
帮助
华师附中老三届
站群链接
社友网(sn)
产品百科(cpwiki)
产品与服务(sn)
社区支持农业(sn)
工具
链入页面
相关更改
特殊页面
页面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