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华侨回国,被物价吓得半死!”的源代码
←
华侨回国,被物价吓得半死!
跳转至:
导航
、
搜索
因为以下原因,您没有权限编辑本页:
您所请求的操作仅限于该用户组的用户使用:
用户
您可以查看与复制此页面的源代码。
<center><font size="6" color=blue;">'''华侨回国,被物价吓得半死! '''</font></center> <font size="5" color="#545454> 01 每一个回国探亲或旅游的华人都有一个大快朵颐的吃货梦,我当然也不例外。 但坐进哪怕是很一般的餐馆里,每个人消费一两百元人民币是最基本的。 我在大连、上海去过不同档次的饭馆,从街边早餐店到星级宾馆里的餐厅,曾见过茶盅大小的一碗特价打折粥都要8元钱。 一小笼屉生煎包子要18元。 汤包要22元,更不要说上百元的菜肴了,可谓比比皆是。 中国的普通人至少要工作五六个小时才够自己出门吃一顿饭,让我对请我吃饭的人顿生出一种心怀愧疚的感觉。 同时更忍不住开始怀念在美国不到10美元就能吃一顿很不错自助餐的生活。 美国的普通人工作半个小时左右就够出门吃一顿饭了。 细想,以消费型为主的美国经济之所以能健康发展,跟定价机制的合理性密切相关。 中国的高物价只是表面的现象,导致高物价的背后原因实际上最耐人思考,一顿饭的定价里有多少是各种税收和管理费用,算清楚后恐怕还是挺吓人的。 在中国期间我也去过几次超市。 在家乐福里看到了在美国的中国超市里也有的茶叶、牛肉干(粒)、麻糬、凤梨酥等。 我惊讶地发现这些东西的价格居然高于它们在美国的售价,有些是略高,有些甚至高出两三倍。 在中国制造的小食品运到美国之后的售价居然低于原产地,不禁让人有点百思不得其解。 挣美元的我们买同样的零食居然比挣人民币的同胞花更少的钱,我也真是醉了。 相反,美国食品进入中国后的售价都翻到两倍或以上。 我看到的加州红酒在家乐福售价108元,在美国不打折时是6美元左右,打折的时候我曾买过3.99美元一瓶的。 番茄酱32元,在美国不打折时是2到3美元的样子,打折时我买过99美分一瓶的,如此等等。 对美国和中国而言同属奢侈进口产品的法国人头马,进口到美国是125美元一瓶。 而到中国是1558元,依旧是美国的两倍,从某个角度可以看出中国进口税之高。 在中国期间我还去过上海地摊买水果,看起来很一般的李子、桃子开口就要15元一斤。 大连的樱桃也开价15元,让不会讨价还价的我十分无所适从,不得不赶紧叫上亲朋好友前来帮忙。 这些时令水果的叫价显然都超过了美国同类产品的价格,味道也不是记忆中的样子,让我不免唏嘘。 当然在国内逛商场的经历就更惨不忍睹了。 在国内一家一条丝巾都可以标价1688的商店里,我真有立马石化的感觉。 在美国逛梅西百货、第五大道、Dillard’s或各种名品专卖店我对价格都从没有这么惊讶过。 后来有网友告诉我现在的商店基本上不是为普通百姓消费的,一般的人常去的是网购或在地摊“淘货”,我突然理解了为什么淘宝会充斥各种假货了。 在美国出门喝杯咖啡或饮料是最正常不过得了,价格从一两美元到四五不等,店里一般还提供免费的WiFi。 所以一般的美国人很喜欢到咖啡店去消磨时间,带上手提电脑还能顺便处理一下工作。 这次我在一家装潢档次中等的饮料店里买了一份个人量的菊花茶,就花了56元,一个果盘88元,让我这种美国中产阶级收入水平的人都觉得实在有些贵,显然不是中国一般工薪阶层会去消费的地方。 星巴克就更是了,我在上海的星巴克买一杯咖啡要25元,看来普通收入的中国人买杯星巴克咖啡要工作一个小时的样子。 在一家美国的星巴克店里,买了同样大小的一杯咖啡只花了1.89美元,这是对会员的定价,非会员的价格是2.10美元,是在中国价格的一半,对普通收入的美国人来说只要工作上五六分钟就够买一杯星巴克咖啡的了。 值得注意的是,星巴克在全球的定价机制是一样的,在中国高出这一倍的价格显然和各种明目的税和管理费有关。 不过前面说的这些吃喝穿衣还是最简单的,住房的昂贵也不用我说了,我想多说几句的是车的价格。 在美国原装两万美元上下的MiniCooper在中国售价要四十几万,和我SRX越野同配的车价比我的两倍还多出不少,就是国产化以后的别克、奥迪什么的也比在美国原装的同品卖得昂贵,还不说国产化之后质量有所折扣。 我坐过一辆两年新的别克,车内材料的折旧速度等同美国同款车七八年的样子,说明所用的材料质量要差很多,但愿这些材料都只用在装饰性的部位,而不是车的主架(Frame)。 常有朋友给我打电话抱怨中国物价的昂贵,这次回国一趟我才有了比较直接的认识,如果说以我在美国超过平均水平的收入到中国消费都会产生迟疑的话,普通收入的中国老百姓恐怕就更得精打细算才行了,我从心底理解了中国人蜂拥海外旅游购物的原因,这不能不说是中国向消费型经济转型的巨大障碍。 这些年中国作为国家的确是富了,甚至可以说富到了流油,但老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是否同比,我不免有些怀疑。 02 首先来看衣。 众所周知,即使在美国买一件衣服,都可能写着Made in China。 美国为了做控制定价权,厂商给中国的代工厂下单的时候都有一个原则,就是把各种成本核算清楚,最后给中国代工厂5%的利润。 莫名觉得心酸。 另外他们有意制造中国代工厂的过剩产能,比如李维斯有1000个订单,中国刚好有两个代工厂,每个代工厂各有500个订单的产能。 但是事情没有你想的那么简单,他们并不会这样分配给这两个代工厂。 他们一定是先给第一个代工厂1000个订单,这个工厂马上把产能增加到1000。然后同样给第二个代工厂1000个订单,第二个代工厂马上也把产能增加到1000,两个代工厂为了做生意就要抢订单,只有降低价格、杀价竞争,搞到最后中国代工厂接近零利润,甚至是负利润。 知道真相的我眼泪掉下来。 而正是因此,中国代工厂生产的商品到了美国才变得便宜。 唉…… 再来看看吃的。 美国对农业的政策是补贴:分两步走,第一步低息贷款,第二就是直接给钱。 美国政府通过这两个直接补贴的办法使得美国农副产品都很便宜。 而相比之下,中国的小麦和玉米的价格比美国贵50%,所以粮食鸡鸭鱼猪等等,都还是我们比较贵。 其实对于农业,中国也有两个补贴的办法,第一是农机具的补贴,第二是保护价收购。 不过就第一种而言,拥有农机具的是商人,不一定是农民,他们帮农民耕地是收费的,对他们进行补贴之后对农产品的价格影响不大。 而第二种保护价收购的情况,只要农产品价格跌了以后,政府马上按照保护价格来收购,但是卖到市场也是保护价。 所以保护价收购听起来是保护农民的,但实际是全体老百姓买单。 03 再来看下住的。 对于住房,美国政策主要是控制通货膨胀和税收。 中美两国同样最大城市的商业地产项目,美国的价格是我们的30%。 中国的地产总共要收12种税跟多种费用,这加在一起就是占了房地产价格的70%左右,这些就是我们比美国高出的部分。 中国房价为什么会涨这么快?美国过去100年通货膨胀平均每年平均3%,房价涨幅差不多每年4%,因此在美国买房可以对抗通货膨胀。 中国过去10年,中国平均每年印钞速度是18%,另外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的房价平均每年的涨幅分别是北京23%、广州21%、上海17%、深圳14%,加一起平均是18.75%,接近19%,因为钞票印得过多导致严重的通货膨胀,老百姓买房子来避险,这是中国房价涨的最主要的原因。 心好塞。 04 最后来看下出行的吧。 同样的汽车,中国的价格是美国的300%。 吓晕了。 经过计算发现,关税、增值税,剩下的146%缺乏解释。 另外,中国没有高端豪华车的本土品牌,这就使得国外的豪华车品牌联合垄断在中国同时提高价格,而没有办法与之竞争。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总代理制度存在缺陷,这个制度要求一个城市要设立一个总经销商,看上去好处在于可以保证服务品质,但缺点是给了它们一个销售垄断的空间。 下面再来看看国外的~ 首先来看看主食,这个当然是最重要的啦。 做面包的面粉是0.35欧元1公斤。 一个南美女佣最低月工资1千欧元可购面粉2857公斤,即5714市斤。一欧元约合6.87元人民币,即2.41元人民币1公斤面粉,1.21元1市斤。 面干每包1公斤0.39欧元,合人民币2.85元1公斤,即1.34元1市斤。比国内便宜得多。 另一超市(法国人开的,家乐福旗下)面干0.49欧元1公斤,合人民币3.59元1公斤,即1.7元1市斤。 烤熟的面包0.19欧元1个,合人民币1.3元1个。长的面包0.35欧元一条,可供一人做一天的主食。这种面包当天卖不了就要丢弃,因过了夜口感不好。 本国出产的特级米买3包算2包。每包1公斤,0.55欧元,合人民币4.03元1公斤,即1市斤1.89元人民币。 橄榄油卖3计2每瓶1升,1.79欧元,合人民币13.1元。世界名牌白叶牌橄榄油3.26欧元1升,合人民币23.9元,绝对安全卫生。 有些人不喜欢吃主食,信仰“无肉不欢”,那就来看看肉类。 去毛去内脏的鸡1.95欧元1公斤。星期六下午可减至1元,因为星期日不营业,怕放坏了。猪肉成腿的也是1.95元1公斤。分解开来的肉就会贵一点,因为国外人工贵。 杀好去内脏的(留有肝)兔子每只4.95欧元,合人民币36.30元。每只2公斤以内。 再来看看牛奶。 各产地的牛奶,本地最便宜,因省去运费。每包1升0.45欧元,合人民币3.3元。可分4次喝。一个女佣月工资可买2222包牛奶,合4444市斤。红色的是脱脂牛奶供年纪大的人喝。绿的去掉一半脂肪。蓝色的是全脂牛奶。 分色包装是让顾客购买时方便挑选,好人性化。 外地的牛奶卖0.79欧元一升。 不同超市价格不同。这是家乐福旗下的超市本地牛奶买一包0.51元,买6包一提每包只要0.48欧元。这里绿色装脱脂牛奶。各超市牛奶和包装颜色不完全统一。1.22欧元的是加钙加维生素D的牛奶。 05 好了,再来看看饮料。 罐装芬达(桔子)33毫升0.39欧元。合人民币2.86元一罐。最便宜的只要0.14欧元一罐,合人民币1.02元。下面是1.5升瓶装饮料,都在1欧元以下。总的看比国内便宜。 可口可乐33毫升的0.22欧元一罐,合人民币1.61元一罐。比国内便宜得多。 2升的百事可乐1.09欧元一瓶。 家里有小孩的可能更关心奶制品。 小孩吃的奶粉最贵的14.6欧元一罐一公斤,一般10元上下。上面买第一个7元,卖第二个只用3.99元。不用担心吃成大头娃娃。 另一超市奶粉价格。给两个月孩子吃的奶粉正在减价,8.25欧元一公斤,合人民币60.5元一公斤。国内绝对比这贵。 给小孩吃的东西一般都不贵。价格一元多点的营养品是给小孩吃的。小孩是社会的将来,政府规定孩子的食品在价格和质量有特别保证。 酸奶。500克一杯装减价40%,0.46欧元一大杯。上格有一种特别减价的酸奶0.6元8个1000克。 被人买光了。这价格在国内绝对没有。这里的酸奶放在0到6度的冷柜里。 保质期一过马上丢掉。所以晚上经常看见超市门口的垃圾箱上有成箱的酸奶。也有流浪汉拿去吃。 06 接下来是水果。 本国苹果0.75欧元一公斤,合人民币2.74元一市斤。不用洗连皮吃也没关系,不用担心农药残留;进口的1.299一公斤。 核桃4.95元1公斤,小一点只要2.99元1公斤。 再来看看其他的生活用品价格。上部是蜂蜜,最便宜的3.89欧元1瓶1公斤,本地的名牌产品5.79元1瓶。 另一超市的蜂蜜。最便宜的是0.95元1瓶。这超市的名牌产品价格4.99元1瓶1公斤。这里绝对没有假的蜂蜜。 食盐是不加任何东西的纯海盐,价格跟粗细有关。 细的每包1公斤0.18欧元,粗的每包0.22欧元,合人民币1.24或1.51元1公斤即人民币0.62或0.76元1市斤。国内食盐最便宜的1元1包半市斤还不到,比国外贵了几倍,而且为了抗湿还加了有害的氰化物。 上好的古巴白糖每包1公斤0.82欧元,合人民币5.6元,即人民币2.8元1市斤。 蛋糕最便宜的0.54欧元1包,500克。 海蟹,2.5欧元1只,重500克以上,即17.2元人民币1市斤。最便宜的海鱼0.5欧元1公斤。 超市一角。便民超市很多,步行3、4分钟就有一家,所以购物很舒适。 外国人自己产的鞋,不花俏,但很牢。 老外自己国产的女鞋。中国产的便宜,最贵的不过20欧元,便宜的6欧元一双。要到中国人开的店里买。 老外的首饰很贵,每个都是100欧元以上。 理发店的价格。老外的理发真叫理发。洗头,剃胡,修面另加。洗头1.95元;定发型11.95元;女人理发14.95元;男人理发9.95元;去色26.95元;染色17.95元。一搂搂地卷曲35.95元。 总之,在国外品牌的东西是贵的。但一般吃用的不贵,只吃饱穿暖那只需要很少的钱。 ---- '''源自外网链接:凯迪社区''' [https://mp.weixin.qq.com/s/P_3Yth9JoXy5faIa2D5jxw 华侨回国,被物价吓得半死!]
返回至
华侨回国,被物价吓得半死!
。
导航菜单
个人工具
创建账户
登录
名字空间
页面
讨论
变种
视图
阅读
查看源代码
查看历史
更多
搜索
导航
首页
社区主页
新闻动态
最近更改
随机页面
帮助
华师附中老三届
站群链接
社友网(sn)
产品百科(cpwiki)
产品与服务(sn)
社区支持农业(sn)
工具
链入页面
相关更改
特殊页面
页面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