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千亿芯片大骗局,创始人准备跑路!媒体集体失声,那就我来扒!”的源代码
←
千亿芯片大骗局,创始人准备跑路!媒体集体失声,那就我来扒!
跳转至:
导航
、
搜索
因为以下原因,您没有权限编辑本页:
您所请求的操作仅限于该用户组的用户使用:
用户
您可以查看与复制此页面的源代码。
2020-10-10 1. 千亿弘芯项目爆雷, 创始人准备跑路! 糟了! 天雷滚滚的武汉弘芯半导体项目开始跑路了! 9月22日,芯榜接到知情人爆料:弘芯团队正从武汉撤退,前往广州再大干一场。 知情人长达十几页的图文爆料宣告了这个号称投资1280亿、骗得武汉政府团团转的明星芯片项目彻底凉了。 与此同时,刚刚有了一点气候的中国芯片事业,再次遭到重挫。 后果可能无法估量! 我相信很多人对武汉弘芯并不了解: 这是一家什么公司? 它为什么能骗得政府团团转? 它使了什么手段? 今天,媒体不敢说的,我来扒个底朝天! 2.“武汉弘芯”考 要扒武汉弘芯的来龙去脉,就必须选扒出它的母公司。 时间回到2017年。 当年11月2日,一个叫曹山的男人和李雪艳的女人成立北京光量蓝图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8亿。 这两个人身份极度神秘低调,以至于网上几乎找不到他们的照片,根据爆料者资料显示,曹山本尊是这样的: 当然,18亿注册资本是随便填的,就连办公室,他们也是租了一个50平米的商住两用房。 然而想不到的是,光量蓝图仅仅成立13天就开枝散叶了。 不知什么高人引荐,11月15日,它与武汉市背景的东西湖区工发投联合成立了武汉弘芯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 弘芯注册资本20亿,武汉政府注资两亿,占股10%,其余90%归属光量蓝图。 那么光量蓝图出资多少呢? 说出来大家可能不相信,一毛钱都没出。 因为公司章程规定,母公司出资时间是两年后的2019年12月。 就这样,一无技术、二无团队、三无商业背景的芯片项目正式落户武汉。 有了两亿打底,弘芯甚至没等到批地就马不停蹄破土动工了,因为它必须一边施工一边筹钱。 一方面,承包商和供应商的款可以先欠着;另一方面,有了政府信誉背书,它从银行与机构那里贷到了一笔又一笔巨款。 有了钱,它反过来又扩大建设,大手笔挖人,以数倍工资从台积电挖来很多员工。 弘芯半导体很快就成为了明星项目,2018年,它被纳入武汉市重点项目,2019年,升格为湖北省重点。 2020年初,武汉市发改委发布《2020 年市级重大在建项目计划》红头文件,弘芯总投资达到了惊人的1280亿人民币,遥遥领先其他制造业项目。 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孔尚任《桃花扇》里的评语对弘芯来说恰如其分。 2019年底,弘芯资金链断裂爆雷了。 首先,武汉法院查封武汉弘芯价值7530万元的土地使用权,这意味着弘芯卷入了巨额债务问题。 其次,武汉政府发布公告,明确指出:弘芯半导体项目“存在较大资金缺口,随时面临资金链断裂导致项目停滞的风险。 最后,为了应对资金困难,弘芯将价值5.8亿元的ASML光刻机抵押出去换取贷款。 到2020年9月,记者走访弘芯工地,弘芯的厂房和办公楼都已经停止了施工。 种种事实显示,弘芯半导体变成了一个烂尾工程,投资1280亿的国家级项目沦为一个笑话。 3.深不可测的套路 有个流传很广的段子,我一直当笑话看: 一个人想吃火锅,他给甲打电话,顺路带点羊肉过来,然后告诉乙捎点蔬菜和丸子豆腐,最后告诉丙拎几瓶啤酒上来,就差酒了。 放下电话,他微微一笑去烧水了…… 没想到这个空手套白狼的段子在今天竟然成为了魔幻般的现实。 那么,弘芯做局的人是怎么玩的? 首先,画大饼 为了打动政府,弘芯一出生就喊出了几近浮夸的口号: 建成14纳米逻辑工艺生产线; 建成7纳米以下逻辑工艺生产线; 建成晶圆级先进封装生产线。 行外的人可能不太明白这些数据的含义,简单说来就是弘芯要在短时间内打破美国芯片封锁技术,成下一个台积电英特尔。 在这种情况下,一个个假大空的口号呼之欲出:“真正自主可控”“填补国内空白”…… 这对于一家刚起步的芯片公司来说,未免太过不切实际。我们对比华为,芯片搞了这么多年,现在仍然被美国卡住了脖子。 然而牛皮吹破天没关系,对招商引资的人管用就行了。 其次,请大咖 2017年,蒋尚义空降武汉弘芯担任CEO。 各位可能不知道蒋尚义何许人也,说出来惊得大家眼珠子都掉下来。 蒋尚义以前是台积电创始人张忠谋的左膀右臂,担任台积电研发副总裁,在圈内素有“蒋爸”之称。 2013年退休后,他又在台积电做了两年董事长顾问,然后来到了中芯国际。 弘芯以超过两倍的薪水将这个芯片教父级人物挖到旗下,可谓是做足了声势。 最后,买机器 除了引进行业专家,武汉弘芯半导体项目还斥巨资购买装备。 2019年12月,弘芯宣布冲破美国封锁,斥资数千万美元买了一台ASML光刻机。 为了迎接这台光刻机,弘芯还专门搞了一个进场仪式,背景板上赫然写着“弘芯报国、圆梦中华”八个大字,让人热血沸腾。 回过头我们看,弘芯闪转腾挪之间迅速配齐了目标、人才、设备三大芯片刚需,就等着地方政府入局了。 4.可怕的游戏正在复制全国 目前,我国每年进口半导体超过3000亿美元,连续多年占据中国进口规模之最。 在中美大国博弈的风头上,芯片国产化被放到最迫切的位置。 在这种局面下,投机商蠢蠢欲动,借芯片之名狂割国家韭菜。 2017年,成都引进格芯半导体,计划投资90亿美元建设一条12寸晶圆代工线。 然而格芯从政府那里拿钱拿地后不干正事,专门从国外搞一些淘汰的二手设备。 2020年5月,格芯连发3份通知,宣布公司因经营情况彻底停工,数百亿投资付诸东流。 2015年11月,德科码半导体落户南京,宣布总投资额达30亿美元,最后实际投资46亿人民币。 在圈了南京政商两界一笔又一笔投资后,2020年7月10日,德科码正式提交破产申请。 2016年1月,贵州引进华芯通,同样是高举高打4年后宣布关门。 还有号称投资400亿元、国内首个专注于柔性半导体的陕西坤同半导体,项目爆雷后查出母公司北京坤同一分钱没出,成为又一个“0元大股东”。 当前中国正在掀起一场轰轰烈烈的造“芯”运动。 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新增半导体企业超过10000家,2020年前8个月,国内又增加了7000多家芯片公司。 动辄千亿投资的规划、遍地开花的产业园区、名目繁多的补贴与奖励……成为了这场运动的标配动作。 然而,举国的芯片热中,居心不良的团队打着振兴国产芯片的旗号,上演了一场场空手套白狼的圈钱好戏。 例如,当我们抽丝剥茧后,弘芯半导体骗局浮出了它的真面目: 曹山李雪艳等人成立空壳公司,通过空壳公司设立弘芯半导体项目,然后弘芯将债务和风险全部转嫁给政府、银行、分包商、供应商。 从开始、布局,到掩护,最后到现在撤退,这个游戏堪称完美。 有人可能会说,事情都发生了,再写这个岂不是事后诸葛亮? 不! 悲剧虽然发生,但它带来的教训却远远没有引起重视。 大家可能不知道,这个可怕的骗局正在复制到全国。 比如,我们上面提到的南京德科码,董事长李睿为在南京、淮安、宁波3个地方推出了半导体项目,最后全部烂尾。 再比如,弘芯母公司、北京光量蓝图创始人曹山摇身一变,又去了山东济南成立了逸芯珠海半导体。 零元大股东、先开工后批地、挖来三星大将夏劲秋……一样的配方,一样的剧本,一样的悲剧正在重演。 ---- [http://zx.mtzxgf.com/aw2/2ffa26daf6314a61b5d05063b46cb0f9.html?id=F50F75C359134FB2925C3019BE4628D1 千亿芯片大骗局,创始人准备跑路!媒体集体失声,那就我来扒!]
返回至
千亿芯片大骗局,创始人准备跑路!媒体集体失声,那就我来扒!
。
导航菜单
个人工具
创建账户
登录
名字空间
页面
讨论
变种
视图
阅读
查看源代码
查看历史
更多
搜索
导航
首页
社区主页
新闻动态
最近更改
随机页面
帮助
华师附中老三届
站群链接
社友网(sn)
产品百科(cpwiki)
产品与服务(sn)
社区支持农业(sn)
工具
链入页面
相关更改
特殊页面
页面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