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一个让人难以接受,却不得不承认的事实:生命可能永远没有终结”的源代码
←
一个让人难以接受,却不得不承认的事实:生命可能永远没有终结
跳转至:
导航
、
搜索
因为以下原因,您没有权限编辑本页:
您所请求的操作仅限于该用户组的用户使用:
用户
您可以查看与复制此页面的源代码。
03-11 16:30自媒体,科学达人,优质创作者 本文参加百家号 #科学了不起# 系列征文赛。 随着科技文明的不断发展,人类的视野和探索范围也随之不断延伸、扩张。曾经,人类对世界的理解仅限于头顶和脚下的方寸之地。现在,在科技力量的帮助之下,世界这一词语的含义也从方寸之间延展到了930亿光年。 在对世界进行探索的过程中,无数问题如潮水般汹涌而来,试图将人类淹没其中,但显然它们失败了,人类反而因此对世界有了更加清晰和深刻的认识,无数科学理论也因此应运而生。 平行宇宙各种解释 在众多科学理论中,平行宇宙理论绝对是最瞩目的“出圈达人”,许多科幻作品中都对其有所提及,甚至给出过许多不同的解释。 比如,有的说法认为,平行宇宙都是“子宇宙”,由“母宇宙”提供能量维持演变和发展,就像苹果树上结出的苹果,虽然大小、颜色甚至是口味不尽相同,但总归都是苹果,结构都是相同的,它们都依靠树干输送的养分成长。 有的说法指出,所谓的平行宇宙本质上源于最初宇宙的不断分裂,分裂速度可能是指数级,也可能远大于指数级,但不管怎样平行宇宙的数量是无限的,并且所有宇宙一旦分裂就会彼此远离,因此无法察觉到彼此的存在。 当然了,平行宇宙的解释或说类型远不止上面列举出的两个,著名物理学家、科幻作家布莱恩·格林就曾将平行宇宙模型分为了九种,一个比一个脑洞大开,这里就不展开详细描述了。 平行宇宙概念创造者 平行宇宙的概念最早诞生于1954年,美国物理学家休·艾弗雷特三世(Hugh Everett III)是公认的概念创造者,而他之所以会提出这个概念,主要是在学习了哥本哈根诠释之后觉得它很“荒诞”。 “荒诞”的哥本哈根诠释 哥本哈根诠释究竟是什么理论,又为什么觉得它荒诞呢?可能很多人都知道一个非常经典的物理实验——光的双缝干涉实验。 实验方法很简单,就是让一束光通过有两条平行缝隙的硬纸板,我们能够在纸板后面的投屏上看到明暗交替的条纹,该实验证明了光是一种波。 其实这个实验早在19世纪初就已经被科学家们做过,但100多年来没有人觉得这个实验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直到20世纪之后它才再一次引起了物理学家们的重视。 为什么?因为爱因斯坦提出的波粒二象性被证实了,可如此一来,科学家们不得不面临一个头疼的问题:光是一个个粒子,当光通过其中一个缝隙时,它怎么知道还有另一个缝隙存在的呢?换句话说,它到底通过的是哪一个缝隙呢? 以玻尔为首的哥本哈根学派是这样解释的:光子同时穿过了两个缝隙,但这并不是说光子能够分身,而是因为它处于“叠加态”中,它可以同时处于不同位置、拥有不同的速度,所以在双缝干涉实验才能够自我干涉,出现干涉条纹。 大家都知道,在这个实验中一旦双缝处有观察者,能够确定粒子通过哪条缝,那么干涉条纹就会立即消,而对这种现象哥本哈根学派是这样解释的:粒子以不同概率出现在各处,数学上能够用波函数计算这种概率。 在没有测量之前,这种演化是平滑的,而一旦进行了测量,那么这种平滑的演变过程就会立即被打破,坍缩成叠加态中的某一种确定的状态。 当人们追问:为什么测量会导致波函数坍缩,粒子又如何从叠加态变成确定态的,哥本哈根学派表示这些问题没有任何意义,只需要知道结果就好。 对于这样不确定的解释,很多物理学家并不能满意,他们孜孜不倦地寻找着问题的答案,而休·艾弗雷特就是其中的一员。 平行宇宙概念诞生 1954年的某个夜晚,艾弗雷特与几个好友开怀畅饮之时,一个念头瞬间在其脑海中乍现,在随后的一个多月时间中,他将这个念头发展成了论文的初稿,而正是这篇论文,创造了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平行宇宙概念。 艾弗雷特是这样想的:如果测量不会打断波函数的连续演变,如果叠加态中所有的状态始终是真实存在的,那么世界将会是什么样的呢? 根据这个思路,艾弗雷特提出了一个非常疯狂且颠覆认知的观点:每当观测者和叠加态中的东西发生接触时,观测者的波函数都会分岔,叠加态中的每一个状态都会产生一个分支,每个分支中都会有这个观察者的“分身”,而每个“分身”看到的叠加态确定结果都是不同的,因此每一个分支都会踏上不同的发展道路。 简单来说,当你在双缝实验中观察粒子会通过哪一条缝隙,在测量结果得到的那一瞬间,世界会分岔成两个互不影响的平行世界,其中一个世界中的你观察到的粒子是从左缝通过,而另一个世界中的你观察到的粒子是从右缝隙中通过,两个世界的“你”都是独一无二的。 生命永远不会终结 想象一下,如果平行宇宙概念正确,那么就会出现一个让人难以接受,却不得不承认的事实:生命根本不会终结。 为什么?因为我们的思想是动态的,几乎每时每刻都会有新的决定、想法和选择,宇宙也不停的跟随我们的决定、想法和选择进行分岔。 就好比你前一秒想拿起手机看一下通知,下一秒又决定放弃这个想法。而在另一个宇宙中,你其实已经拿起了手机。 生命也是同样的道理,即便我们的生命在当前世界中走到了尽头,但总有平行宇宙中的我们在好好的生活着,并没有被死亡所威胁,所以从某种角度来看,生命根本就没有终结。 深入思考平行宇宙概念的可能性 其实当艾弗雷特将他的论文拿给他的老板,也就是著名物理学家约翰·阿奇博尔德·惠勒(John Archibald Wheeler)看时,惠勒当时的内心是极为震惊的。 想想看,全世界有几十亿人,每个人每天能够面临几百种选择,这就意味着每天会出现无数个平行宇宙。注意,是分裂出无数个包含了1400多亿个已知星系的宇宙,这确实足够疯狂。 正如普林斯顿大学物理学家胡安·马尔达西那(Juan Maldacena)说的那样:“站在量子力学的角度思考这个理论,我相信这是最合理的解释,但如果站在生活的角度,我绝对不相信这个理论”。 ---- [https://mbd.baidu.com/newspage/data/landingshare?context=%7B%22nid%22%3A%22news_10298595865107276408%22%2C%22sourceFrom%22%3A%22bjh%22%7D&isBdboxFrom=1&pageType=1&rs=1207163683&ruk=vz83fLN1fC3DHiHOB7vk9A 一个让人难以接受,却不得不承认的事实:生命可能永远没有终结]
返回至
一个让人难以接受,却不得不承认的事实:生命可能永远没有终结
。
导航菜单
个人工具
创建账户
登录
名字空间
页面
讨论
变种
视图
阅读
查看源代码
查看历史
更多
搜索
导航
首页
社区主页
新闻动态
最近更改
随机页面
帮助
华师附中老三届
站群链接
社友网(sn)
产品百科(cpwiki)
产品与服务(sn)
社区支持农业(sn)
工具
链入页面
相关更改
特殊页面
页面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