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足迹》:五班趣事”的源代码
←
《足迹》:五班趣事
跳转至:
导航
、
搜索
因为以下原因,您没有权限编辑本页:
您所请求的操作仅限于该用户组的用户使用:
用户
您可以查看与复制此页面的源代码。
{{4}} '''五班趣事'''<br> [[user:延奇南|延奇南]]、[[user:景晓穗|景晓穗]]合作 <br><br> '''趣事一''' <br> 刚刚入学时,我们初一级的女生被分配住在靠近学生食堂南边的宿舍里,宿舍是金字架建筑的平房,典型的1958年大跃进时代的建筑。据说以前做过我们学校小工厂的车间。我们班有名的搞笑大王景晓穗早早注册完毕来到宿舍,放下行李,就挨着个到每人的床前看新同学的名字(新生入校每人的名字贴在“辘架床”的床边),当她看到赖苗同学的名字时,马上掏出笔在“赖”字旁加了个竖心,又在“苗”字旁加了个犬右,于是赖苗便成了懒猫。加完看完,晓穗回到自己的床上坐下。稍后进来的赖苗按照床边的姓名找自己的床位,一看被改动的名字便气愤地问:“谁写的?!”晓穗慢悠悠带着一脸坏笑说:“是--我--”。于是赖苗拿起笔冲到晓穗的床前,也想来一番涂改回报她。但是面对“景晓穗”三个字看了半天,没法实行报复,苦思半天,只好悻悻地在“景”字上加了三撇。晓穗看了看:“影”就“影”吧,嘿,嘿,嘿……。这就是我们那一代“初中鸡”调皮捣蛋的真实写照。 <br><br> '''趣事二''' <br> 我们住在学校的同学一日三餐都在食堂吃,8个人一张桌子,没有凳子,桌上放一个小型脸盆装菜用。和我共分一盆菜的是3个女同学和4个男同学。记得男同学是:梁乃昌、鲁穗生、张兆宁和姚佑根。女同学是马慧心、徐小桔、袁家英和我。四个男生都爱吃肉,那时每盆菜的最上面,中间放着一点点肉,总是让“吃饭打冲锋”的他们先分,幸好我们4个女生对肥肉都不太“感冒”,每次吃饭,先任由他们4男生“抢”完,我们才去舀自己的那份菜。倒也相安无事。<br> 我们女生宿舍就在饭堂旁边,地势比饭堂高,在宿舍和饭堂之间的高低差那时还没有砌台阶,只是一个斜斜的45度土坡,有一天晚饭前,我往饭堂去吃饭。刚走到那小坡前,吃饭铃响了,只见同餐桌的一男生匆匆忙忙往饭堂跑,可能是刚洗完澡,一只手边跑边扣着只扣了最上面一个扣子的衣服,另一只手提着他的铝饭盒,目的十分明确:抢在前面分好菜!没想到他跑到那土坡时脚下一滑,整整好地在我面前摔了个大马爬,饭盒摔了老远不说,那盖子骨碌碌地一直滚到了饭堂门口,衣服也敞开着,别提多狼狈了。想起他们平时抢肉吃的样子,再看看眼前的他,我实在禁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br><br> '''趣事三''' <br> 我们班的地理课是由刁贤生老师任教,有一次他不知有什么事,临时请了教初三地理的老师来顶班,课的内容现在已毫无记忆了,只记得老师的普通话在讲到“江门”这个地名时,犯了与黎子流同样的错误,引起了全班同学的第一次哄堂大笑。后来,在课堂提问时,由于她不熟悉我们班同学的名字,就拿着花名册随意点了一个同学回答问题,她点中了姚佑根同学,但她按照一般名字的读音,把“根”字读成了“斤”音,于是又引起了第二次的哄笑。史楠飞课后休息时,模仿着老师的发音,阴阳怪气地给姚佑根起了个外号叫“咬肉精”,后来简称为“小咬”。 <br><br> '''趣事四''' <br> 叶国穗,一张小白脸,总是一副斯文像,得一雅号:秀才。 有一次上习字课,上课前休息时,秀才忙着看课外书,不去打水做好磨墨的准备,他的同桌景晓穗提醒他也不去。上课铃响,老师已进了教室,他不敢再去。晓穗决定不给他水用。眼看别的同学墨都差不多磨好了,情急之下秀才把鼻涕擤进了墨盒磨墨。据景晓穗说,那墨磨好后还是一丝丝的呢!史楠飞说:“快看!‘秀油’啊!”<br> 另一次,上课铃响,秀才冲进教室,坐定后,从裤袋里摸出一只没毛的小麻雀低头玩起来。奄奄一息的小麻雀快死了,秀才悄声说:要给它喂点水。课堂上哪里去找水?抓耳挠腮一番,秀才往麻雀嘴里挤了两滴钢笔水。小麻雀张大了蓝黑色的嘴喘了几口气,就没动静了。 <br><br> '''趣事五''' <br> 我和李锡玲下厂劳动时被分在了膳食组,天天在饭堂帮忙,第一天就是吃鱼,面对一大箩只有手巴掌大的鲮鱼,我们只得机械化地不断劏。李锡玲不知从哪里听说,把鱼的胆汁挤在草纸上,再把草纸晒干,以后再把纸放在水里都不会沉底,还会在水面上团团转。为了证明这个传说是否真实,我们把鱼胆都留了起来,待到下班就拿草纸如法炮制。等到班上的女生都到齐了,打来一盆水,从那张宝贵的草纸上吝啬地撕下一角放在水面上。结果当然是可想而知啦:十几个脑袋挤成一堆,看着那点纸沉到盆底,然后一哄而散。我们真傻! <br><br> '''趣事六''' <br> 有一次下午上语文课,王志敏同学好象是又趴在桌子上睡着了,张贵和老师点名让他站起来,背诵毛主席诗词《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 》,王志敏背了第一句:“暮色苍茫……,”紧接着又背:“……在险峰”了。全班同学都笑起来,他尴尬地边抓耳挠腮,边悄声问同座的马慧心说:“下一句是什么来着?” 马慧心笑得前仰后合说:“你都背完了,哪还有下一句呀?” <br><br> '''趣事七''' <br> 我们那时候的洗澡房旁边的那间房就是学校管乐队排练的地方,记得洗澡时,常有鼓乐喧天的声音伴随。景晓穗趴在窗外看管乐队排练。回来后绘声绘色地对同学们说:“乐队指挥的那动作,活象个炒菜的大师傅,”她边学边挥舞着双手“这边抓点盐,那边抓点醋,再远点抓点酱,然后就双手不停地炒啊炒,最后炒完一锅端起来,再往地下一摔——得,全玩完!”被她这么一说,还真像那么回事! <br><br> '''趣事八''' <br> 刘冀东是我们班体育委员,一次在岗顶操场上体育课,老师让他叫口令指挥我们操练,他不知是只会喊向前的口令不会喊向后转的口令,还是故意让全班同学出洋相,反正我们按照他的口令,一直向着岗顶操场那尖尖的三角地带前进,那里平时没人去,野草长得大半人高,地下凹凸不平有的地方还积着水,里面肯定还生活着不少爬行动物——眼看我们就要操到围墙了,他还不叫停。大家也真听话,就一直前进。后来他终于喊了一声口令,却是让大家“趴下!”没辙,趴吧!那堂课后全班都成了泥猴子。 <br><br> '''趣事九''' <br> 我没想到史楠飞在家的小名和我一样都叫“南南”。一次课间休息,他妈妈到学校来找他,在窗外喊了声“南南!”全班同学的脑袋倏地转向课室外,我吓了一大跳,“这里怎么有人知道我的小名?”本能地刚想答应,幸亏史楠飞答应得快,我才知道不是叫我,只觉得脸刷地红到了耳朵根,心脏的血都停止流动了。看看左右,其实没有一个同学注意我的变化,大家都为这个小名在打趣史楠飞呢!我这才放下心来。 <br><br> '''趣事十''' <br> 当时每天白天都要收蚊帐,晚上睡觉时再挂好。一次睡在上铺的延奇南挂蚊帐时,不小心碰到了房樑上生锈的大钉子,一小片铁锈掉到眼睛里,疼得她捂着眼睛嚎啕大哭。我们也不知道怎么了,直觉是她的眼睛要瞎了,于是一群女生搀扶着她,前呼后拥,往校医室跑。现在想一想,那个场面真的是很壮观。<br> 跑到校医室门口,听见动静的校医已经迎出来了,延奇南却突然破涕为笑。原来一场嚎啕,泪水把铁锈冲出来了!于是乎,浩浩荡荡的一群人打道回府。 <br> [[华附67届初中校友回忆录集《足迹》|返回《足迹》目录]]
该页面使用的模板:
模板:4
(
查看源代码
)
返回至
《足迹》:五班趣事
。
导航菜单
个人工具
登录
名字空间
页面
讨论
变种
视图
阅读
查看源代码
查看历史
更多
搜索
导航
首页
社区主页
新闻动态
最近更改
随机页面
帮助
华师附中老三届
站群链接
社友网(sn)
产品百科(cpwiki)
产品与服务(sn)
社区支持农业(sn)
工具
链入页面
相关更改
特殊页面
页面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