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艾伦·施瓦茨”的源代码
←
艾伦·施瓦茨
跳转至:
导航
、
搜索
因为以下原因,您没有权限编辑本页:
您所请求的操作仅限于该用户组的用户使用:
用户
您可以查看与复制此页面的源代码。
{{4}} [摘要]他不仅是一位美国计算机程序员,还是一位积极的互联网活跃人士。在他短暂的生命里,施瓦茨参与开发了RSS格式,创办了Creative Commons组织,制定了web.py网站框架。 [科技英雄传]RSS先驱:艾伦•施瓦茨 艾伦•施瓦茨(Aaron Swartz),出生于1986年11月8日,2013年11日自杀身亡。 他不仅是一位美国计算机程序员,还是一位积极的互联网活跃人士。在他短暂的生命里,施瓦茨参与开发了RSS格式,创办了Creative Commons组织,制定了web.py网站框架。施瓦茨还参与创办了著名的社交新闻聚合网站Reddit,后来该网站与自己创办的另一家公司Infogami合并。 除此之外,施瓦茨还参与了很多社会活动。2009年,他创办了“渐进式改变运动委员会”(Progressive Change Campaign Committee),推进互联网领域的社会活动。2010年,他成为哈佛大学Safra研究实验室的制度腐败研究员。施瓦茨还创建了互联网组织Demand Progress,大力呼吁反对美国国会提出的《禁止网络盗版法案》(Stop Online Piracy Act)。 2011年1月6日,施瓦茨被警方逮捕,罪名是他系统地下载了大量的JSTOR学术文章。联邦检察机构随后指控他有11项犯罪,可能会被罚款100万美元,并入狱服刑35年。 两年之后,也就是检察机构拒绝施瓦茨代理律师第二次提出的辩诉交易之后,施瓦茨在纽约布鲁克林的公寓自缢身亡。2013年6月,施瓦茨在去世后进入“互联网名人堂”。同年,美国图书馆协会向施瓦茨颁发了詹姆斯•麦迪逊信息自由奖,并称他是一位“直言不讳的倡导者,鼓励人们参与政府事务,不受限制地访问学术文章”。 '''职业成就''' 施瓦茨出生于美国伊利诺伊州的芝加哥,他的父亲曾经创办了Mark Williams软件公司,因此施瓦茨从小就开始接触计算机、编程、互联网和互联网文化。年仅13岁时,施瓦茨就获得了“ArsDigita奖”,这个奖是颁奖给那些创造了“有实用价值、有教育价值、有协作功能”的非商业网站的人们。14岁时,他成为RSS 1.0开发团队的一员。 2001年,施瓦茨加入了万维网联盟(World Wide Web Consortium,简称W3C)RDF核心工作组,编写了RFC 3870和Application/RDF+XML Media Type Registration等文件,描述了一种全新的媒体类型RDF/XML。施瓦茨还曾与约翰•格鲁伯(John Gruber)一起编写了Markdown语言。 施瓦茨曾就读于著名的斯坦福大学,但在大一暑假之后,他就离校并加入了创业孵化公司Y Combinator的第一期夏季创始人项目,并创立了自己的软件公司Infogami。Infogami内置的Wiki平台可以支持网上免费图书馆Open Library和web.py网络框架,但施瓦茨认为自己需要更多的合作伙伴来继续进步。 Y Combinator建议,Infogami与Reddit合并。2005年11月,双方正式合并。最初,Reddit发现自己难以盈利,但后来该网站风靡,每月独立访问用户数量达到数千万。2006年10月,Reddit被《连线》杂志的母公司康泰纳仕集团(Conde Nast Publications)收购,施瓦茨也随自己的公司迁往旧金山工作。但由于志向不同,他最终选择离开。 2007年9月,施瓦茨还曾与好友西蒙•卡尔斯腾森(Simon Carstensen)推出Jottit,一个免费的wiki技术工具。 '''社会活动''' 施瓦茨还是一名积极的互联网运动人士。2008年,施瓦茨创立了Watchdog.net网站,收集和呈现政客们的有关数据。同年,他撰写了广为流传的《开放访问游击队宣言》(Open Access Guerilla Manifesto)。 2009年,为了更有效地推动社会活动,施瓦茨成立了“渐进式改变运动委员会”,并在该委员会发起了自己的第一次社会活动,向马萨诸塞州议员提交了数千人签名的“向肯尼迪致敬”请愿书,呼吁他们尊重前参议员泰德•肯迪尼(Ted Kennedy)的遗愿,由一位参议员牵头投票支持医疗改革。 在阻止《禁止网络盗版法案》(SOPA)的运动中,施瓦茨发挥了关键作用。该法案希望打击互联网盗版行为,但批评人士指出,它会导致美国政府随意关闭涉嫌侵权的网站,并给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带来无法承受的压力。 在挫败该法案之后,施瓦茨于2012年5月21日在“F2C:2012从自由到连接”(F2C:Freedom to Connect 2012)活动上发表了题为“我们如何阻止了SOPA”的主旨演讲。 '''信息自由''' 2008年,施瓦茨下载并公布了大约270万份联邦法庭文件。这些文件存储在由美国法院行政管理办公室管理的“公共使用法院电子记录数据库”(PACER)当中。 2010年12月27日,施瓦茨提交了一份《信息自由法案》申请,要求获得更多维基解密消息来源布拉德利•曼宁(Bradley Manning)受对待情况的信息。 2011年到2012年,施瓦茨参与设计和实施了DeadDrop系统,该系统允许匿名知情者发送电子文档,而无需担心泄密。 根据美国当局的指控,2010年底到2011年初期间,施瓦茨利用JSTOR系统,通过麻省理工学院(MIT)的计算机网络下载了大量学术文章。在这段时间,施瓦茨担任哈佛大学研究员,这使得他获得了JSTOR账户,进而获得了访问MIT“开放校园”并接入JSTOR的权限。 施瓦茨通过JSTOR总共下载了480万篇论文,甚至导致JSTOR一度瘫痪。由于他不断变换IP和MAC地址躲避封锁,JSTOR无计可施,被迫禁止所有MIT用户访问,长达四天。 2011年1月6日,施瓦茨在哈佛大学校园里被MIT警方和美国情报机构探员逮捕。当年7月11日,施瓦茨以电信诈骗、计算机诈骗、非法通过受保护电脑获取信息、破坏受保护电脑等罪名遭到起诉。2012年9月12日,联邦检察机构又增加了9项重罪,这使得施瓦茨可能会被判入狱50年,并被处以100万美元罚款。 2013年1月11,年仅26岁的施瓦茨自杀离世。之后,检察机构撤消了对他的起诉。 施瓦茨家人和他的合作伙伴创建了一个纪念网站,并发布了一份声明。声明称:“他作为一名程序员和科技专业人员,利用自己娴熟的技能为互联网和世界提供了一个公平公正的平台,而不是为自己谋私利。” 路透社称赞施瓦茨是一位“在线偶像”,他“帮助建立了一座信息自由流通的山峰,包括大约1900万页的联邦法院文件”。法新社则称,施瓦茨的案件“凸显了社会的不确定性,以及公众对待那些攻破计算机系统并共享数据,但却不为自己,而是惠及他人的人们的态度不断发生变化。”
该页面使用的模板:
模板:4
(
查看源代码
)
返回至
艾伦·施瓦茨
。
导航菜单
个人工具
登录
名字空间
页面
讨论
变种
视图
阅读
查看源代码
查看历史
更多
搜索
导航
首页
社区主页
新闻动态
最近更改
随机页面
帮助
华师附中老三届
站群链接
社友网(sn)
产品百科(cpwiki)
产品与服务(sn)
社区支持农业(sn)
工具
链入页面
相关更改
特殊页面
页面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