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中国首例(本土)人体冷冻一周年纪念”的源代码
←
中国首例(本土)人体冷冻一周年纪念
跳转至:
导航
、
搜索
因为以下原因,您没有权限编辑本页:
您所请求的操作仅限于该用户组的用户使用:
用户
您可以查看与复制此页面的源代码。
原创 于浮生 冷冻启示录 2018-05-29 在中国山东省济南市,距离市中心半个多小时车程的银丰生命科学研究院,有一位女士,在这里安详地沉睡着,等待着未来某天能够被唤醒。 她的名字叫展文莲,在2017年5月8日凌晨因肺癌停止了呼吸。山东银丰生命科学研究院紧急为其实行了手术和冷冻保护剂灌注,经过60多个小时的处理和程序降温后,她被放入了-196℃的液氮罐中。展文莲成为了中国(本土)首例人体低温保存志愿者。 1、5月初的某日下午,我收到赵磊先生及银丰生命科学研究院宣传中心主任李庆平先生的邀请,邀请我参加中国(本土)首例人体低温保存一周年纪念活动。 我登上了去往济南的火车,在路上思绪万千。人体低温保存,俗称人体冷冻,这个曾经在科幻小说和电影中出现的概念,在现今这个你敢想它就敢发生的时代,已经成为了现实。 人体低温保存的意义在于,通过低温医学技术,为临床死亡的人的生命,按下暂停键,等待未来医学及科技水平发展的时代能够复活。我是人体低温保存的支持者,坚定不移地相信该技术存在的意义,这是对死亡的一次挑战。 国内像我这样的支持者还有很多,自展文莲的新闻在国内引起热议后,国内人体低温保存支持者情绪振奋。 在此之前,能够实施人体低温保存的机构主要有三家:美国的阿尔科生命延续基金会(Alcor)、美国人体冷冻研究所(CI) 、俄罗斯 KrioRus。全部都在国外,国内支持者们想了解这些机构,存在着语言不通、路途较远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对于濒临死亡,却又想成为人体低温保存志愿者的人,成为了最大的障碍。 这次,终于等来了中国第一家能够实施人体低温保存的机构! 然而,关于该机构——山东省银丰生命科学研究院的信息,只有新闻中的只言片语,远远满足不了支持者们迫切的求知心。 我在2017年中旬,在武汉市有幸见到过来此出差的银丰生命科学院实验技术人员。了解到银丰相比国外机构,虽然成立时间较短,但在技术上,人性化等方面颇具一系列优势。我被深深的折服,但遗憾的是至今未去参观过。 我此行的目的,即是要揭开银丰生命科学研究院的神秘面纱,并为国内人体低温保存支持者们带来一手的信息。 2 、5月12日,周六,我抵达济南,到酒店下榻后,我见到了北京的赵磊,李俊铎二位先生,以及刘慈女士。 这三位是中国第一例人体低温保存的志愿者,2015年,重庆作家杜虹罹患胰腺癌,依照其愿望,女儿张思遥和女婿鲁辰,通过网络志愿者赵磊、李俊铎等以及在美国的同学,辗转联系到了美国Alcor生命延续基金会。 美国Alcor生命延续基金会的两位临床专家奔赴中国,刘慈女士以其流利的英文,承担了翻译工作 5月30日下午5时许,两位专家为其实施了手术。目前,杜虹的头部保存于美国Alcor的液氮罐中。此事件登上了新闻头条,在国内引起热议。很多人开始打听此事件中的几位志愿者。 李俊铎是中科院的航天工程师,与好友赵磊在QQ上成立了人体冷冻复活交流群(群号216152987),此群成为了国内人体低温保存爱好者之家,平日讨论很是热闹。 李、赵二位还做了公众号“冷冻启示录”,翻译了大量国外相关文章资料、Alcor的案例报告,并搜集了相关的视频,致力于第一时间为大众分享人体低温保存相关信息。 我也是看了“冷冻启示录”上的内容,对人体低温保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有幸成了qq群中的第三位管理员。 之前我与李、赵二位当之无愧的中国人体低温保存先行者的交流,都是在网络上,未曾见过面,所以,一见面便展开了热烈的交流。 3、我们三人讨论了一会儿,等到了西安作家郝继伟,他著有《永生的秘密》一书,也是人体低温保存的支持者。 我们四人随即下楼参加欢迎晚宴,宴前见到了李庆平先生和老朋友,李庆平先生给我们介绍了一些邀请过来的媒体朋友,科技日报记者张盖伦等等。 “过去一年内,我们一直保持神秘。这次邀请了这么多媒体朋友,和民间支持者们,是让大家看看我们的真实情况,一年时间内做了什么,有什么进步;以及了解我们未来的目标,未来将要做的事;想听听大家的建议,请大家为我们的生命延续研究计划,做一个见证。”李庆平说。 宴会开始,我们见到了山东银丰生命科学研究院的副院长贾春生。 贾院长热情地为我们介绍在座人士:外聘专家阿伦德雷克(Aaron Drake)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院区)心外科主任孙文宇教授,原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麻醉科主任类维富教授等等,全部是医学上的权威专家。 山东银丰生命科学 研究院专家团队 阿伦德雷克(Aaron Drake),曾经是美国阿尔科的临床响应专家,杜虹案例的冷冻手术即是他和Jose医生完成的。后因其对人体低温保存前的手术有着丰富经验,受聘至银丰生命科学研究。 孙文宇主任是展文莲的冷冻手术操作者之一,据悉,孙主任曾与阿伦进行过数次动物实验和演练,阿伦对孙主任精湛的技术表示佩服。 讲述此事的人称,孙主任除了医学知识过硬外,还曾赴美国学习了多种高精尖手术,更重要的是,中国相对美国人口基数更庞大,孙医生行医生涯中救治了大量的患者,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毫不夸张的说, 孙主任是从“死神”手中抢下过很多条命的人。所以,阿伦的叹服是理所应当的。 贾院长还给我们介绍了桑教授等法学专家,桑教授以其酷似影星刘烨的外形让我印象深刻。 “银丰生命科学研究院接下来的一系列生命延续研究计划,例如捐献的人体器官的低温保存、转运,临床应用等等,不可避免地会涉及到法律、伦理问题。所以银丰生命科学研究院将会成立伦理委员会,邀请法学专家、伦理学专家及社会人士参与,共同探讨、解决法律及伦理问题。”贾院长说。 听完此话,我对银丰的生命延续研究计划更加好奇,也对银丰的严谨、考虑周全的态度表示赞同。 4、宴会中,让我印象颇深的有两位。 一位是类维富主任,麻醉学专家。类主任曾是展文莲临终前的舒适化病房负责人。就是他向展文莲的丈夫桂军民讲述了人体低温保存的概念,并坚定了桂军民的信心。 类医生除了是对人体低温保存的支持者,还是一位风趣幽默的老先生。 他说:”我希望我以后旁边的罐子里,不要是个打呼噜的人。还有不要爱喝酒的,我怕我没醒过来,他就把酒喝光了。‘’ 另一位是坐在我右手边的银丰生命科学研究院低温医学研究中心主管刘峰。大家对于他应该不陌生,新闻照片中在展文莲的低温液氮罐旁边的就是他。他打趣地说:“我应该是我们研究院被媒体曝光最多的工作人员吧。” 谈及人体低温保存,刘峰看向我的眼神变得坚定: ”我和你一样,相信人体低温保存是技术,而未来的复活,是一种信仰! 实现信仰的过程中,我希望有更多像你们这样严谨、热情的相关专家,不懈的努力。 夜里,我久久无法入眠,明天的纪念活动后,银丰生命科学研究院的生命延续研究计划,将浮出水面。 5、5月13日清晨,接待人员将我载往山东银丰生命科学研究院。 抵达后,工作人员打开了大厅的灯,我眼前的景象充满了科技感 : 整体是深邃的蓝,棚顶灯光点缀,宛如梦幻般的流转星河。 工作人安排来宾在会议室稍作休息,等待未到场来宾。我和张记者出来参观。在大厅写有”纪念中国首例人体低温保存志愿者“的展板前,有一位男士正在凝视着展文莲的照片。 我走到侧面看了看,突然想起—他正是展文莲女士的丈夫桂军民。之前在媒体报道上见过他的照片。 大厅里,回荡着邓丽君的《我只在乎你》,据说这是展文莲最喜欢的歌。 他静静伫立在展板前,默默看着。从他的背影中,我感受到了他对妻子的万般思念;他的手,反复攥紧叠成小块的发言稿,放开,又攥紧。 他后来说:“我的妻子拥有大爱和奉献精神,自愿捐献躯体造福医学研究。每当我想念她的时候,我就驱车到研究院,了解保存状态。 他对媒体记者说出了他的美好愿景: ”我希望能看到将来生命科学及科技研究能取得更大的突破,妻子从梦中醒来,回到我的身边。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 6、活动正式开始,山东银丰生命科学研究院执行院长曲廷瑜报告了展文莲躯体的保存情况:”山东银丰生命科学研究院YF—103F志愿者展文莲女士,在2017年5月8日6小时22分手术和灌流处理,55小时23分钟程序降温,于2017年5月10日18:47被成功转移至-196℃的1号液氮保存罐进行长期超低温保存。 他说:”在过去一年中,设备运行状态良好,按自动控制及人工每日巡检记录显示,罐内液氮液位在1800mm—2580mm间稳定浮动,各温度记录点无较大温度变化,罐体及保护舱体未移动,其保存状态稳定。 自2017年5月10日至2018年5月10日的365天期间,共加液36次,平均10天补充液氮一次,液氮总消耗14.45立方米(计11.68吨),日均液氮液位降低50.4mm,消耗39.58L ,保存过程日消耗液氮约占罐体总量的2.5%......根据一年来的运行监测和数据,我们相信银丰生命科学研究院的保存设备可以实现长期安全保存。“ 在过去一年里,即使在节假日期间,即使液氮罐可以实现自动加液和报警,工作人员仍兢兢业业地坚持人工巡检,间隔时间不超过48小时,确保罐内液氮高度保持在1.8—2.5米之间。 接下来,外聘专家阿伦 德雷克(Aaron Drake)介绍了银丰生命科学研究院在技术、设备上的优势,这也是广大人体低温保存支持者最关心的问题之一。 微创双通路体外循环技术: 本次人体低温保存灌流手术,采用了微创双通路体外循环技术,该技术只有在心肺移植等重大心脏外科手术中才会被采用,而被应用于人体低温保存手术中,在世界范围内尚属首次。 用最快的速度,最小的损伤,建立符合人体保存条件的体外循环。通过大腿的根部的动脉我们建立一个体外循环,其中包括ECMO技术。人体中对缺氧最敏感的是脑,所以必须优先保护脑部。 名词解释:ECMO是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的英文简称,它是代表一个医院,甚至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的危重症急救水平的一门技术。其原理是将体内的静脉血引出体外,经过特殊材质人工心肺旁路氧合后注入病人动脉或静脉系统,起到部分心肺替代作用,维持人体脏器组织氧合血供。 ECMO的基本结构包括:血管内插管、连接管、动力泵(人工心脏)、氧合器(人工肺)、供氧管、监测系统。 低温手术台: 温度是影响身体和脑氧代谢的重要因素,降温可以使脑部和机体的氧耗量明显减少。整个灌流手术在低温手术台上进行,同时使用生物支持系统和体外循环降温技术,实现身体降温和冷冻保护剂的灌注,灌注完成后病人将转移至程序降温仪中。 自主研发—自动程序降温仪: 该设备是一台可以连续程序降温到零下190℃的人体降温专用设备。 由银丰生命科学研究院自主研发,具有大跨度、高精度的特点,通过准确控制降温速率,确保身体内外温度均降至—190℃左右,从而避免温差产生的物理应力损伤机体和细胞。 自主研发—液氮保存罐 该液氮保存罐由银丰生命科学研究院自主研发,其有自动报警和自动加液等功能。根据之前运行一年的数据,证明了我们自主研制的液氮保存罐良好的低耗性能。 阿伦德雷克介绍,银丰生命科学研究院与国内外的各大低温医学研究机构和临床专家在进行密切的洽谈合作,参加国际低温生物学会(SFC),与国际器官保存联盟(OPA)沟通交流,接待澳大利亚人体低温保存机构(CAA)和马来西亚人体低温保存机构(Avarev)的来访交流,寻求新的临床研究合作医院等。 正在发言的阿伦德雷克(Aaron Drake) 同时积极订制开发最新低温灌流手术监测系统,进一步优化低温保存设备,参加生命支持系统“ECMO”培训和专家团队建设。 除此之外,银丰生命科学研究院首席科学家、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教授沈柏均先生,是一位自1993年就开始致力于低温医学的科学研究,并建立了并创建山大齐鲁医院低温医学研究室的博士生导师。曾在2014年起,先后赴俄、美,对世界三大人体低温保存机构进行考察与交流。 活动进行至此,我已经对银丰生命科学院在专业人员、技术、设备上的优势有了充分了解。山东银丰生命科学研究院,使用高精尖的技术和设备,以极其严谨的态度,对每一位人体低温保存志愿者负责。 我有充分的理由相信,虽然山东银丰生命科学研究院成立较晚,但相比国外机构,在技术和设备上已经实现了弯道超车!后者居上! 相信他们对技术、设备的要求不会止步于此,请让我们拭目以待! 7、还有两个谜题没有揭晓,是银丰生命科学研究院-银丰生命科学公益基金会的生命延续计划以及会员制度。 纪念仪式结束后,银丰生命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贾春生将来宾邀请至楼上会议室。 会议室现场 首先,工作人员给我们播放了关于中国首例(本土)人体低温保存的纪录片,这是银丰生命科学研究院,首次公开关于中国首例(本土)人体低温保存的全部过程。 纪录片中,先介绍了志愿者展文莲女士的基本情况。以及丈夫桂军民从听说人体低温保存,直到签署遗体捐献登记表和生命延续计划参与计划文件,这一段时间内的心路历程。 施术过程中,我感受到了,手术及灌流的紧张和专注、程序降温的缓慢和精准。中间插播了一些关于低温医学的知识,并有银丰生命科学研究院的专家进行插播讲解。 我直观地看到了施术过程,以及各类设备的运转。到了最后,展女士的遗体被平稳置放至液氮保存罐中,我紧张地心放了下来,竟然有一种想欢呼的喜悦。 片尾,是一段延时摄影,拍摄的是大自然从严冬至暖春盛夏,万物复苏、草长鹰飞的画面,象征着人体低温保存支持者,通过人体低温保存技术,从而延续生命的美好愿景。 纪录片还介绍了去年8月13日新闻公开后,有数十家媒体要求采访并跟踪报道,数百家国内外主流媒体转载或评论“中国首例人体低温保存”事件。 据不完全统计,国内网络媒体点击量估计超过2亿人次。作为展女士的丈夫,桂先生在2017年9月接受了腾讯新闻的《和陌生人说话》的专访,2017年12月参加央视节目《越战越勇》,透露了在决定低温保存妻子前后的心路历程,他的大爱和故事感动了无数人,让社会公众对人体低温保存研究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由于新闻事件,过去的10个月,银丰研究院吸引了社会各界的密切关注,接待参观2000多人次,接到咨询电话200多人,其中有媒体记者、有寻求合作的,还有希望参加低温保存的志愿者。 接下来,纪录片介绍了研究计划推行的困难: 1.法律理解有误 2.异地红会态度 3.响应时间紧迫 4.家属意见差异 5.科学认知不足 针对这些问题,银丰生命科学研究院保持沉默,以努力换取骄人的成绩。 一、完善设备、提升团队 加强临床专家建设及培训,经过扩充,组建了两个完整的临床专家梯队;加强应急团队培训、演练和模拟转运。在视频中展示了专家照片和团队训练场景。 二、寻求合作与支持 2018年3月与山东省胸外科医院达成合作、共建舒适化病房医院和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基地。在视频中展示了书面文件。 三、设备、系统、技术的维护和开发 包括之前介绍过的:密切检测液氮保存罐运行情况(展示了监测记录表及检测视频)、检测低温保存的动物实验数据、完善并研制第二代低温保存设备(此处用图文将第一代和第二代设备进行了对比)、开发低温手术灌流自动监测和数据采集系统、组织器官的保存及复苏(包括脐带血管、皮肤、卵巢、断指等等) 四、积极参与与各大低温研究机构的交流和合作 参加国际低温生物学会(SFC),与国际器官保存联盟(OPA)沟通交流,接待澳大利亚人体低温保存机构(CAA)和马来西亚人体低温保存机构(Avarev)的来访交流,寻求新的临床研究合作医院等。同时积极定制开发最新低温灌流手术监测系统,进一步优化低温保存设备,参加国内最好的生命支持系统“ECMO”培训和专家团队建设。 五、寻求切实的法律及伦理援助 咨询了山东省内外法律专家,多位法律界人士对于人体低温保存表达了认可、包容态度。并展示了法律界人士对人体低温保存在媒体上的回复。 在中国,作为该领域的中国第一个研究机构,银丰生命研究科学院需要面对许多不同的声音和质疑, 需要在改变传统观念,病人病情时机把控和家属心理承受度等方面做出许多工作,在过去一年中他们一边不停地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诸多咨询,并开展近十次志愿者病情评估。 8、贾院长喜悦地向大家宣布:银丰生命科学研究院获得山东省红十字会的支持,建立和完善了遗体调拨相关手续和路径。同时,依据《山东省遗体接受单位条件及设置审批程序》第八条,经过山东省卫计委的审批,成为国内首家获得遗体捐献接受单位资质的非公立医学医疗机构。 贾院长说,人体低温保存研究只是生命延续计划中的一项,这项计划还有这些内容: 1.干细胞保存及应用:例如人类医用细胞资源库的建设运营,自体免疫细胞为主的细胞培养制备和临床应用研究。 2.基因科技计划:例如以基因测序技术为基础的生物医学新技术和衍生产品研发,进行精准医疗。 3.组织器官银行计划:组织器官为主的深低温保存、转运及临床应用等领域。肿瘤样本的保存、生育力保存等等。 除此以外、有关于人体低温保存的研究,还有低温保护剂的研发等等。 这项计划的实施,能够更好的保障人类的生命健康,比如重病患者能够及时获得器官移植,能利用基因测序技术防患疾病与未然等等。并且,生命延续计划的实施,让我对人体低温保存志愿者的复苏,看到了更大的希望。 9、现在,介绍一下国内支持者关心的银丰生命科学公益基金会生命延续计划会员制度。 会员以认同银丰生命科学公益基金会生命延续计划为必要前提,分为四种,采用递进升级制。 普通会员:生命科学爱好者,义务参与基金会志愿服务活动,积极宣传。推动生命延续计划的参与者,在官网注册并提出申请,经基金会评估审核同意后成为普通会员,无需交纳会费。 认证会员:符合普通会员条件,缴纳会费,积极宣传推动(宣传材料质量要高) 志愿者会员:符合认证会员条件,认同遗体器官捐献,自愿捐献。 荣誉会员:符合志愿者会员条件,愿意以学术和影响力推动研究计划。 注:会员细则及申请文件,待与银丰生命科学公益基金会沟通后发布,普通会员条件已是细则。 如果要参与人体低温保存研究,还需满足一些特别条件。比如,要具有较高的科学素养,要获得直系亲属的一致同意,要认同研究计划实施过程中的规范和禁忌等……“不可能用人为手段干预志愿者的去世时间,不可能在人去世数天之后再进行冷冻……这都是规范。”贾春生说,“它是一项科学研究,不是商业买卖。” 并非所有人都适合进行人体低温保存。如果病人做过心脑血管方面的大手术,其血管可能因承受不住冷冻剂灌流时的压力而无法开展。所以,志愿者必须接受病情评估。 10、伦理委员会正式成立。 伦理委员会吸纳了多名法学专家, 在会议室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李俊铎、桂军民等,也提出了宝贵意见。 “其实从目前来看,需要解决的只是医疗和器官捐献领域的常规法律问题。”中国海洋大学法学教授戴昕说,如果不考虑日后复活,法律问题并不复杂,主要涉及遗体捐献程序,遗体捐献保存与管理制度,遗体捐献过程中造成损失的责任分配等。但如果技术真的发展到低温保存人能够复活的程度,法律和伦理问题会变得极其棘手和复杂。它涉及的将是整个社会结构的变革。 10 整个活动结束后,我随赵磊参观了阿伦 德雷克的办公室,墙上挂着八张中国城市地图装饰画。阿伦说这都是他到过的城市,他非常喜欢中国,喜欢中国的文化。 阿伦拿出了一个Alcor的液氮保存罐的缩小版模型,与阿伦宽大的手掌差不多大,他介绍说这是由3D打印的。如下图所示: 我接过仔细把玩,希望银丰生命研究院也能出一些这样具有纪念意义的小玩具,送给会员及人体低温保存支持者们珍藏。 最后,我们和银丰生命研究院的工作人员,在研究院园区合影留念,感谢活动这次他们对我们热情招待。 后记: 回来的路上,我一直在整理此次的照片和文字资料,对于国内人体冷冻支持者们,我想将一位诗人(笔名:食指)的《相信未来》送给你们: 朋友! 坚定地相信未来吧! 相信不屈不挠的努力! 相信战胜死亡的年轻! 相信未来!热爱生命! (End) 以下为本公众号运营者(李俊铎、赵磊)想说的话: 1.本文作者为人体冷冻的热心支持者于浮生,也欢迎其他朋友积极投稿。 2.我们的文章,仅为您未来可能的冷冻选择提供参考,但是我们无意也无法 为任何冷冻机构的经营或承诺背书,所有文字和图片仅代表我们当前的所见所闻。 3.在冷冻的实际案例中,病人会在海关,医院和临终关怀医院等机构遇到各 种限制。此次座谈会中也有当地红十字会的领导出席并发言,他对人体冷 冻表示了支持。在此,我们呼吁国家有关部门对人体冷冻(人体低温保存)进行评估,对其进行立法,改变现有的不合理的各种限制,保护人民群众选择人体冷冻的自由,保障冷冻 者应有的权利。 4.我们建议银丰放宽对病人的各种限制。诸如年龄,疾病,宗教信仰等。 5.我们建议银丰能够依托自身的优势,向公众展现更多有利于人体低温保存的实验或医学证据,例如低温保存的脑组织切片显微照片等。 6.我们感谢银丰生命科学研究院的热情款待,对银丰董事长和员工们的远见、决心和努力工作表示赞赏! 我们期待更多国人能看穿迷雾,希望早日与那些冷冻者们未来再见! ---- [https://mp.weixin.qq.com/s/XD-0I91sivrMz8tHDjZxvg 中国首例(本土)人体冷冻一周年纪念]
返回至
中国首例(本土)人体冷冻一周年纪念
。
导航菜单
个人工具
登录
名字空间
页面
讨论
变种
视图
阅读
查看源代码
查看历史
更多
搜索
导航
首页
社区主页
新闻动态
最近更改
随机页面
帮助
华师附中老三届
站群链接
社友网(sn)
产品百科(cpwiki)
产品与服务(sn)
社区支持农业(sn)
工具
链入页面
相关更改
特殊页面
页面信息